近年屢次發生惡質托嬰中心不當照顧,甚至虐兒致死的不幸事件。有托嬰需求的家長人人自危。
如果試著用家長的角度,假設自己有2歲以下的寶貝孩子要送托育,該怎麼查找資訊呢?
就算先把令人煩惱的「價格」問題放一邊,先鎖定「優質」的托兒所,就已經困難重重。
業者的廣告都說自己很優質。要怎麼辨識呢?
負責管理托嬰中心品質的政府單位,雖然架設了網站,公布評鑑結果,但這些「三年一次評鑑」的結果真的可以相信嗎?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的網站告訴家長們「優等、甲等」的托嬰中心就是「首選」,可以安心送托。
但,不久前,臺北市《我們的托嬰中心》爆發保母虐兒致死案。這樣惡質的托嬰中心,竟然是去年社會局「評鑑甲等」?!
評鑑甲等的托嬰中心隔年就發生虐嬰致死的不幸事故,這樣的評鑑結果,對家長又有什麼參考價值呢?
在不幸事件發生後,《我們的連鎖托嬰中心》才接連被踢爆,原來早就屢次違規!原來早就屢次被罰!只是家長都不知情。
政府能夠主動公布這些資訊,或許家長在做功課、找資料時,就能避開這種「甲等地雷」。
惡質的托嬰業者,對於不當照顧、虐兒事件,屢次隱匿不報,主管機關的作為也過於消極,裁處不夠嚴厲。而且,被裁處後,相關資訊也沒有公布給家長了解。
有甲等托嬰中心虐兒致死的案例在眼前,現在的家長只能看「評鑑結果」送托,實在是提心吊膽。只好在網路上四處打聽、找評價,祈禱自己的孩子不要踩到地雷。
這種情況,負責管理托嬰中心的政府實在失職。
除了托嬰中心良莠不齊難以辨識的問題外,意外發生後,托嬰中心蓄意隱匿,也製造很多虐兒黑數。
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3條規定,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司法人員、村(里)幹事、其他執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業務人員為「責任通報人員」。上述人員發現有疑似兒虐案件,就必須依法通報。
當托嬰中心不當照顧導致嬰幼兒受傷時,相較於醫護人員或社工等居於協助角色的第三人,托嬰業者為了規避責任,都有非常強烈的「隱匿不通報動機」。
換言之,發生了兒虐事件的托嬰業者,不可能自己通報,只要瞞得過家長,社會局根本不會知道有兒虐事件發生。
面對這些有強烈「不通報動機」且在法律上有責任的托嬰業者,我嚴厲要求台北市社會局提出相關的改善辦法,檢視業者的通報成效、強化業者的通報行為。
先前我在民政委員會質詢時,就曾要求社會局「檢討托嬰中心評鑑辦法」。提升「突擊檢查」「錄影畫面抽查」的佔分比重。
今天社會局進行《預防兒虐專案報告》,針對劣跡不斷的惡質業者,我提出兩點要求:
✅ 針對特定惡質托嬰中心,社會局應立即公布《我們的連鎖托嬰中心》各分所的稽查、違規調查報告及裁處結果,警惕其他業者。
✅ 社會局應彙整並且公佈所有托嬰中心的「違規紀錄」及「裁處結果」,以便利查詢的方式,供社會大眾檢視。
我認為,「安全」是托嬰中心最基本的條件。
政府不能「報喜不報憂」。除了改革評鑑方式,更應該主動公布裁罰資訊,並且做成容易查詢的系統。
把惡質托嬰中心的黑歷史攤在陽光下,讓孩子安全、家長安心。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
責任通報人員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八卦
近年屢次發生惡質托嬰中心不當照顧,甚至虐兒致死的不幸事件。有托嬰需求的家長人人自危。
如果試著用家長的角度,假設自己有2歲以下的寶貝孩子要送托育,該怎麼查找資訊呢?
就算先把令人煩惱的「價格」問題放一邊,先鎖定「優質」的托兒所,就已經困難重重。
業者的廣告都說自己很優質。要怎麼辨識呢?
負責管理托嬰中心品質的政府單位,雖然架設了網站,公布評鑑結果,但這些「三年一次評鑑」的結果真的可以相信嗎?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的網站告訴家長們「優等、甲等」的托嬰中心就是「首選」,可以安心送托。
但,不久前,臺北市《我們的托嬰中心》爆發保母虐兒致死案。這樣惡質的托嬰中心,竟然是去年社會局「評鑑甲等」?!
評鑑甲等的托嬰中心隔年就發生虐嬰致死的不幸事故,這樣的評鑑結果,對家長又有什麼參考價值呢?
在不幸事件發生後,《我們的連鎖托嬰中心》才接連被踢爆,原來早就屢次違規!原來早就屢次被罰!只是家長都不知情。
政府能夠主動公布這些資訊,或許家長在做功課、找資料時,就能避開這種「甲等地雷」。
惡質的托嬰業者,對於不當照顧、虐兒事件,屢次隱匿不報,主管機關的作為也過於消極,裁處不夠嚴厲。而且,被裁處後,相關資訊也沒有公布給家長了解。
有甲等托嬰中心虐兒致死的案例在眼前,現在的家長只能看「評鑑結果」送托,實在是提心吊膽。只好在網路上四處打聽、找評價,祈禱自己的孩子不要踩到地雷。
這種情況,負責管理托嬰中心的政府實在失職。
除了托嬰中心良莠不齊難以辨識的問題外,意外發生後,托嬰中心蓄意隱匿,也製造很多虐兒黑數。
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3條規定,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司法人員、村(里)幹事、其他執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業務人員為「責任通報人員」。上述人員發現有疑似兒虐案件,就必須依法通報。
當托嬰中心不當照顧導致嬰幼兒受傷時,相較於醫護人員或社工等居於協助角色的第三人,托嬰業者為了規避責任,都有非常強烈的「隱匿不通報動機」。
換言之,發生了兒虐事件的托嬰業者,不可能自己通報,只要瞞得過家長,社會局根本不會知道有兒虐事件發生。
面對這些有強烈「不通報動機」且在法律上有責任的托嬰業者,我嚴厲要求台北市社會局提出相關的改善辦法,檢視業者的通報成效、強化業者的通報行為。
先前我在民政委員會質詢時,就曾要求社會局「檢討托嬰中心評鑑辦法」。提升「突擊檢查」「錄影畫面抽查」的佔分比重。
今天社會局進行《預防兒虐專案報告》,針對劣跡不斷的惡質業者,我提出兩點要求:
✅ 針對特定惡質托嬰中心,社會局應立即公布《我們的連鎖托嬰中心》各分所的稽查、違規調查報告及裁處結果,警惕其他業者。
✅ 社會局應彙整並且公佈所有托嬰中心的「違規紀錄」及「裁處結果」,以便利查詢的方式,供社會大眾檢視。
我認為,「安全」是托嬰中心最基本的條件。
政府不能「報喜不報憂」。除了改革評鑑方式,更應該主動公布裁罰資訊,並且做成容易查詢的系統。
把惡質托嬰中心的黑歷史攤在陽光下,讓孩子安全、家長安心。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責任通報人員 在 林穎孟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昨日民政委員會質詢,針對社會局的精實計畫中規劃減少個案的等待時間我非常認同,然而我認為個案被服務以及被訪視時間不應該被縮短。社會局則承諾精實計畫中是以時序的品質改善為主,個案被服務以及被訪視時間不會被縮短。
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的推廣保護性案件責任通報人員學習方式將由實體課程改為線上課程,此舉是為了「節省辦理實體課程成本」。然而實體與線上課程的品質有差異,所以我詢問家防中心此課程如何評估改為線上課程?並且要求不應取代實體課程,否則人員訓練將因為「精實計畫」恐降低品質。
家防中心回覆目前責任通報人員的訓練是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受訓,然而這樣的結果導致許多常見的通報失誤樣態,之後將會將這些失誤樣態做成線上內容,供通報人員可以隨時複習觀看,至於實體課程的部分,她們會繼續辦理,不會取代。
另外社會局在「任意未經同意散佈被害人影像」的108、109年度規劃上沒有校園宣導的計畫,然而在106、107年度卻有在計畫書內。我要求社會局要加強辦理國小、國中、高中的校園宣導,並建議使用晨光時間來加強相關法治教育。
最後我強調,社會局在減少編制預算的規劃上總預算不能減少,單項科目比方節省紙張的預算應交給需要的科目使用。「社會安全網」的案件量增加26%,就恐怕有新增人力需求。社會局表示案量增加主要是因為有主動家訪以及鼓勵通報等方式導致脆弱家庭的訪視個案增加,也因此衛福部今年補助93人的社工人力。
我同時要求社會局,除了要提供詳細數據說明案量增加的分析外,在增設人力部分,衛生局已答應增設精神衛生訪視人員的人力,社會局應與衛生局做跨部門整合,訂定十年精神衛生計畫。社會局長則是當場允諾。
責任通報人員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評價
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除了中央和地方兩邊的訊息要對得上、資料要一致之外,我們還需要便捷、有效率、足夠親切的線上資源來協助民眾。
【單一窗口】
盡量讓民眾一個窗口就能解決所有疑惑,朝整合跨部會的單一諮詢窗口。
【增加網站便利性】
衛福部 1957 福利諮詢的網頁,有提供包括社會保險、勞工相關、各類福利等等多項資訊,但目前並沒有放上這波紓困的資料,這樣其實滿可惜的。
【提供最佳方案建議】
我們看到政府很多部會網站都建置了「防疫、紓困、振興」專區,提供懶人包、Q&A、圖卡等,就是希望讓民眾可以快速從網路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這部分當然要肯定政府的努力。但我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希望可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最佳方案」。是不是可以嘗試建置「微型的一條龍服務」,幫民眾整合他們需要的方案、提供解答,就像電信門市幫你算最優惠的方案一樣,協助民眾判斷跨部會、多方案的申請,對他們最有利的選擇。
疫情除了經濟需要紓困,我們的心靈也需要紓困。
台灣經歷過很多災難,也有很多救災經驗,不過這次的武漢肺炎與過去的災難型態有點不一樣。地震、森林大火,我們稱為「天災」,恐攻、重大刑案等,我們稱做「人為災難」。
而有種災難叫做「 生物災難 」(biological disaster)。
生物災難特性是持續的時間長、影響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與結束,好像看不到終點,因此越來越焦慮。當我們在救援時,災難也還在持續發生,災難會給社會巨大的損失、破壞原本的運作,對人的身心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且生物災難是慢性的,涵蓋的層面更大,而台灣過去的確只有面對 SARS 的經驗。
【心理急救】
經歷過921、八八風災的臺灣,都曾讓「災難精神醫學」這個議題被拿出來討論。但無論921或是重大風災,都與這次我們所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一邊救災一邊發生災害」的武漢肺炎,就是我們所謂的「生物災難」不一樣,生物災難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點。
所以我們對於一般災難的治療模式,已累積了相當的經驗,但用在目前的狀況,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就我們目前治療的模式,有參考也有要調整的地方。WHO 和美國精神醫學會都強調「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的概念,其原則是準備、觀察、傾聽、聯繫。
助人者在受到訓練後,就得對(災害)受難者提供實質的幫助,而不是直接的治療。這個協助是什麼?不外乎有資訊給予(現在狀況如何?我們安全嗎?你的家屬的狀況?)、陪伴支持(傾聽需求或鼓勵)、資源連結(針對需求提供實質協助,例如:金錢紓困、生活需求),重點在於:藉由即時的伸出援手來緩解焦慮。
【脆弱群體辨識】
我們要辨識在災難下,暴露程度不同的「受災族群」,包括患者、被隔離者、防疫人員、其親友與接觸訊息疲轟炸者。另外,本身有精神疾病、曾經有創傷、受虐等經驗、自己或家人有成癮問題、社經地位不利等族群,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助人者如何具備「敏感度」,將資源的分配,優先投放給這些群體,並給予特別的關懷,這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先聚焦的地方。
舉例來說,對這次執行敦睦艦隊任務的海軍官兵、或是第一線醫事人員、空服人員,一些遭受創傷性打擊的案例,需要給予主動的關懷、有效鼓勵和支持。特別需要注意,他們有可能被獵巫、排擠或被歧視。
越戰催生了美國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希望政府可以派遣專業人力處理,結合衛福部和民間的資源,主動提供各類復原所需的支持,包括個人諮商、支持性團體等,應該要開始準備。比如可使用社區的組織與能量,像是社區的頭人、社區的活動、講座座談會,減少社會的驚惶,和群體間的排擠拉扯。想辦法讓每一個人能夠主動關心、聯繫、提供資源,甚至生意方面的支持。希望短期之內提供心理急救;中期則使其能不受歧視地回到崗位上與恢復正常生活。當社區發現有確診病患或疑似案例,大家總不免開始標記甚至是污名畫當事人,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也讓對於當事人是二度傷害。因此希望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來建立韌性的社區。
【假消息傷害心理健康】
另外, 就NCC所提供的數據,截至 4 月 20 日的統計資料,「於指揮中心通知廣電媒體澄清錯假訊息並說明改正作法,協助轉請廣電媒體回應、加強自律」這項業務總次數目前是「1 次」,看起來台灣都沒有什麼假訊息,但真的是這樣嗎?
目前訊息的傳播不僅只有有電視媒體,「自媒體」是另一大宗。比如: LINE、臉書、youtube、Google、PTT 等社群平台,未來期望對於自媒體、傳統的媒體都盡可能減少假訊息的傳遞狀況。目前社會人心惶惶,我希望假訊息,不要成為社區心理健康的「防疫破口」!
【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工作者給薪疑義】
日前接獲陳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 2 月 26 日發函,主旨寫道「符合自主健康管理條件之工作人員,暫勿前往機關上班」,這些人員包括:「申請赴港澳獲准者」、「通報個案但已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隔離條件者」、「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個案」、「自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一級及第二級國家返國者」。但是,因為在這期間出國,而返國後需要隔離採檢,尊重這份公文沒有去機構上班的人,雇主認定不屬於他們的責任,因此不給付薪資。但在 3 月 19 日,衛福部說 26 日公文中的「暫勿」文字,只是「建議」,因此人員在管理期間適用的假別和薪資,應該由院所自訂請假規範。
在這段期間因為遵守 2 月 26 日指揮中心公文的「暫勿」規定而沒有去上班的醫療工作人員,因為 3 月 19 日的公文認定為「建議」,這些受影響的醫療工作人員,他們的假別算是事假、病假、還是防疫隔離假?導致他在這段期間因自主健康管理所請的假,有的並沒有被給付薪資。一樣是配合政府政策,正常工作的醫事人員,可以有機會得到相關的獎勵,但自主健康管理,依規定沒有入院上班的人員,卻被變相扣薪,我主張應該讓這類醫事人員能回復權益,讓乖乖遵守規定的醫療人員不要被變相懲罰。蘇貞昌院長也對此表示肯定,團隊也會持續關注。
在此謝謝為疫情拼命努力的所有單位人員,也向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們,說聲辛苦了。或許沒辦法一次到位,但我們會持續努力、持續發聲,持續修正與服務,一起迎接更好的明天。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責任通報人員 在 洪玉鳳 Youtube 的評價
20121018台南市議會第一屆第四次定期大會市政總質詢(8/9)
洪玉鳳+蔡淑惠質詢--指責立人國小霸凌事件校方冷處理+另一種霸凌
台南市立人國小有位二年級邱姓女學童9月11日遭同班四位男同學霸凌,甚至被拖到廁所毆打,全身傷痕累累,家長發現後要求校方與施暴者家長溝通,不要再欺負該學童,但情況依舊,迄今月餘,教育局仍不知有此事。市議員洪玉鳳18日在市議會總質詢揭露此事時,指責校長高斌領是否施暴者的家長是該校老師,有同僚與親戚關係才徇私冷處理?她強調,霸凌最大元兇是隱匿、不處理。談到該位女學童遭此待遇,她一度紅了眼眶,哽咽的要大家有同理心。市長賴清德要求教育局好好處理,校長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洪玉鳳議員先問教育局長鄭邦鎮,指其最近是否有接到校園霸凌的通報呢?鄭說沒有。洪玉鳳議員表示,立人國小9月11日發生一起二年級的邱姓女學童遭同班4位男同學拖去廁所毆打,家長獲悉後請校方協調施暴者家長不要再讓自己孩子欺負同學,但仍無結果,邱姓女學童還是遭毆打與被踢,她質疑該案至今已一個多月,校方冷處理,不往上呈報,是否有二位施暴者家長是該校老師所致呢?
洪玉鳳議員指出,經其深入瞭解,四位施暴的男學童,其中一位還曾是受害者,最後卻加入加暴行列,且同班也另有其他二位學童也曾遭霸凌,她曾與受害學童面談,受害者還是希望到學校上課,但希望不要被毆打,讓她聽了很辛酸,也忍不住掉下眼淚,他希望校長與老師們以同理心來看待霸凌,弱勢受害者是自己的孩子或孫子時,感受如何呢?
校長高斌領原本說該事件是學生遊戲的衝突事件,但在洪玉鳳議員還原事件後,他則解釋有請訓導處介入處理,將孩子分班教導。洪玉鳳議員則質疑此種處理霸凌事件方式與態度,如何導正孩子的價值觀呢?教育局長鄭邦鎮則說此事件他很痛心,會盡責任彌補,也會介入調查,並請校長提出報告。
蔡淑惠另外指出,101年10月16日某家公立幼兒園營養午餐,將爛掉的水果發給小朋友吃,教育人員對於學童吃的安全把關竟然如此鬆散,她認為這也是另一種霸凌。
責任通報人員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評價
日前在 #新北中和 #景平路 因捷運 #新北環狀線 施工廠商自行調撥車道,且事先未提出交維計畫,而發生了令人悲痛且遺憾的死亡車禍。此次道路復舊作業,雖屬 #臺北市政府捷運局 負責,但出了人命是這麼重大的事,市府務必要扛起責任,究責是一定要做的,避免憾事重演是我們要持續掌握。處理任何事都要有同理心,若今天事故發生在我們家人身上,我們會希望對方如何處理?
侯市長和 市府捷運局 李政安局長 於2日夜間前往事故發生地突襲視察 #道路刨鋪 作業,要求在場工作人員出示施工通報單以及交通維持計畫,確認相關施工以及指揮人員確實值勤。新北市境內多數工程為新北市府負責,主管機關必須不定期檢查施工廠商有無依照核准交通計畫內容進行,面對不同路段採不同處理方式,最重要的便是周遭安全的維護。謝謝所有不分晝夜辛苦施工的夥伴,不僅市民朋友的安全,現場工作人員自身安全一樣重要。
事故發生在新北市,侯市長嚴格要求所有相關單位記取教訓,將安全維護視為施工第一要務,千萬不能抱著僥倖的心態,所有施工人員都須擔起責任,達到施工安全「零鬆懈」的標準,絕不允許有任何因疏失而造成的憾事再次發生。
#新北大工程 #侯Sir出任務 #行動治理
-趕快來跟侯市長做朋友吧!-
☑️LINE@ https://page.line.me/youyi/timeline/
☑️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houyuih/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ou.yu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