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力量持續的關注居住議題,我們就多幫他推一把,現在也只剩下風雨飄搖的他們在對水深火熱的我們,繼續居住正義的路上。
雖然離大選還有一大段時間,可是目前各候選人除了帥哥美女牌之外,我們都沒有看到太多關注居住正義的人,很可惜,而四年前那些曾經說要關注的人,而今上了台就換了腦袋、收了錢就變了臉,靠著年輕人上位,卻一腳把年輕人踩在腳底下,墊著自己的身價,吸乾我們的血。
而且那些人都很會掰,弱智的令人討厭。
居住正義怎麼辦?
拿掉正義,居住問題從未解決過,馬政府雖推過合宜住宅,可惜被有心人扭曲,蓋得亂七八糟不說,應該大量興建才有效果的,變成少量蓋蓋的樂透宅。
蔡政府雖想力推社會住宅,但認真執行的人不多,不願配合得更多,而且當台北市發現房價因此而下跌後,垃圾億元們與市長們就開始反對了,用一堆垃圾的藉口來反對興建,這些不分藍綠的垃圾們,阻擋了年輕人可能的幸福,為自己帶來了豐厚的政治酬庸。
設計上應該要足夠才會發生效果的,而今還是被上下刻意的扭曲與瞎掰,依然變成樂透宅。
如果你是有錢人,如果你是炒房囤房一族,自然要反對居住正義,自然會認為憑什麼窮鬼可以跟你住在一起?
當六都紛紛成為昂貴的空城,只剩下自以為有錢的人住得起這裡,年輕人終於受不了高房價物價的剝削,而紛紛離開都市或這個國家,這個國家剩下啥?
早就啥也沒剩下了,等到台積電通通搬到中國或美國或越南之後,炒房囤房一族才知道,這個國家已經被你們毀了。
你以為你為你的子孫掙來的房產,有多值錢?42年後台灣人口大減近六百萬人,你已經死了,但你的房產根本就填不滿,這些資產終於是成為一堆垃圾。
就像廢棄的永達技術學院旁,以前房東們還以為這些房子至少值一些錢,可是現在就是一堆垃圾與廢墟,瞬間。
面對居住正義的公平稅制
政府逃避很可恥而且沒用
相信不少關心房價議題的朋友有印象,五月時,國發會「公共政策參與平台」上有個 #應課徵空屋稅 的提案,不到兩週就迅速達成5000人連署的提案門檻,凸顯 #高空屋高房價 及 #公平課稅 確實是許多人關心的重要議題。該提案對應的主管機關內政部及財政部,在七月底時都已正式回應。
內政部的正式回應以 #空屋認定困難 為由否決提案,財政部則同樣否決了提案,在其「議題手冊」中更羅列以下否決理由:
1️⃣房價影響因素眾多,空屋稅效果有限
2️⃣已授權地方政府訂定差別稅率,達成量能課稅目標
3️⃣空屋認定易生爭議,稽徵成本效益不彰
問題是,空屋稅真的有這麼不可行嗎?以下分成三點來跟主管機關再商榷。
(文長注意)
一、空屋認定的關鍵,還是在政府要不要做
財政部與內政部否決提案的共同原因是「空屋認定困難,稽徵機關舉證耗時及耗力」。問題是,「空屋稅」並非台灣創舉,主管機關不妨多借鏡他山之石。
例如,加拿大溫哥華及日本,都有開徵空屋稅。2017年溫哥華市長Kennedy Stewart宣布,對一年空置超過六個月的房屋,徵收1%空屋稅,結果在一年之內,溫哥華的空屋數量就下降了15%;日本則定義空屋為「建築物或附屬建築物沒有人居住或做其他用途」,另針對「特定空家」(有傾倒危險、嚴重危害衛生、嚴重破壞景觀及與周遭環境不適切狀態的空屋),除了取消固定資產稅的優惠稅率,最多可能要多繳5倍的稅。
回頭看台灣,其實行政院主計處每十年都會進行 #空屋普查,最近一次在2010年,當時盤點出的空屋數達156萬戶。而內政部營建署也有 #低度用電戶調查,2019年的統計是96萬戶。
無論是否推動空屋稅,政府的第一步就是檢討整合跨部門的調查方法,提供人民更可信的空屋參考指標;其次,財政部的議題手冊自己也提到,台北市是以 #低度用電用水 作為認定依據,確認後就以 #非自住稅率 來開徵,並開放居民申覆,表示政府認定早有案例,關鍵還是要不要做而已。
二、研究證實,提升住宅持有稅,的確會影響房價
回到空屋稅提案者的主要精神,其實是想要政府去處理台灣 #住宅持有稅過低的問題,讓投資客或建商有餘裕持有大量住宅,來進行囤房及炒房,才會長期造成「高空屋x高房價」這樣違反市場原理的現象。因此,必須透過稅率來提高房屋活化的誘因,來解決市場和房價的扭曲。
先看台灣的 #不動產實質稅率 約為0.13%,相較於新加坡0.17~0.36%、日本0.2%、倫敦0.38%、紐約0.72%,確實偏低。
再看提高住宅持有稅與房價是否相關?財政部稱沒有相關,但學者 #彭建文 等早在2007年便透過對北市大同區與內湖區的實證研究指出「有效稅率每提升1%,房價將會降低2.02%」,顯然有相關性。
財政部又稱「1972年時曾課徵的空地稅作為懲罰性稅制,歷經十年後停徵,期間並無實證指出明顯效果。」然而, OURs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日前指出,包括《基隆市稅務局105年研究報告:空地稅課徵可能性與研究-以基隆市為例》及《花蓮縣開徵空地稅實施可行性研析》等政府研究報告都明白指出,空地稅效果不彰,與造成不動產有效稅率過低,有高度關係。
財政部如果還要堅持宣稱「空屋稅效果有限」,恐怕需要拿出更多佐證。
三、提升持有成本,囤房稅也是條路徑,然而現行制度法規空白授權根本無法量能課稅
撇開空屋稅的認定如何更完善有待討論,其實囤房稅也是個能增加住宅持有成本的路徑。現行房屋稅第五條即有區分自住跟非自住者(四戶以上)適用不同稅率。
然而,囤房稅政策真的是像財政部說的「已授權各地方政府訂差別稅率,達到量能課稅的目標」嗎?
實際上並非如此。
仔細比較各地方政府的 #非自住房屋稅率,就會發現只有台北、宜蘭、連江有訂完整的累進稅率,桃園是4戶以上通通2.4%,新竹縣則是1.6%。至於其他縣市,非自住通通只訂最低標準的1.5%,不管持有10戶或4戶都一樣,根本沒有量能課稅、抑制囤房的效果。
關鍵在於,目前的財政部是透過《房屋稅條例》第5條「各地方政府『得』視所有權人持有房屋戶數訂定差別稅率」,而非「應訂定差別稅率」,形同空白授權給地方政府,讓地方府會得以規避訂定差別稅率。換句話說,財政部如果真的有心落實量能課稅,制度面絕對可以有改善空間。
👉結論:增加持有成本、完善稅制政策,的確有助於房市正常化,甚至改善租屋市場
此外,這次提案有件有趣的是,就是內政部的議題手冊明白指出「未來若能透過稅制改革,引導擁多屋者之房東將適合的房屋釋出給需要的民眾承租,提升本部包租代管政策成效,本部亦樂見其成。」
可見得,內政部也認同持有稅提升能幫助到包租代管,然而可能這基調打臉財政部,所以最後在JOIN平台上正式回覆上就被拿掉了。
時代力量認為,透過增加住宅持有成本,的確有助於房市正常化,甚至改善租屋市場。然而,重點還是如何形塑有效的政策,讓囤房稅制和空屋認定更為完善可行,而非停留在當前「立意良善、徒具形式」的法規狀態,對高房價高空屋依舊一籌莫展。而讓居住正義真正落實,改善居住困境,就是時代力量的任務。
今(9/4)日下午14:00 立法委員 黃國昌 會舉辦「邁向居住正義、台灣需要囤房稅」公聽會,屆時委員的粉專及YouTube會有直播,請大家一同關注。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2年4月2日 內政委員會 質詢內政部社會司 大家是否常在部落活動中心、教會或是風雨球場看到高掛著紅色布條 寫著老人照護或是幼兒托育等相關部落服務 這些都是由熱心的地方協會向中央申請經費服務老人與小孩 解決很多部落的問題。 但是你知道嗎?申請這些經費的管道相當複雜 譬如說 內政部只補助「志工」...
財政部 主計處 在 柯志恩 Facebook 八卦
明明"無影"也能說的活靈活現!
蔡總統自誇她在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要求購置台灣駐紐約辦事處的一棟大樓,以此證明自己有「氣魄和願景」。不料被陳水扁和外交官打臉,因為該辦事處2005年10月5日正式啟用時,蔡英文是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到2006年1月才入閣擔任副閣揆,難怪被扁諷刺說,明明沒有經手的事,也能講成這樣。
事實上,這棟樓的購入是在游錫堃擔任行政院長任內。2017年1月我代表國民黨參加游錫堃率領的跨黨派祝賀川普就職觀禮團,抵達紐約時還順道去拜訪這一棟位於紐約第五大道42街的台北辦事處,當時游錫虧還很自豪他花14億元購入,如今大樓已增值為45億元。政府一項重大決定,期間必經過多人共同的努力,例如游前院長也對當年的財政部長林全、主計處長許璋瑤、外交部長簡又新及夏立言處長表達感謝,並謂「尤其夏立言在第一線從找房、議價、購買、裝修、搬遷到啟用,費盡心力,辛苦不言可喻」。事實證明,很多人親身參與這棟樓的催生,他們應該得到掌聲。但做事的人沒有急著攬功於一己身上,反倒是整個計畫的局外人為了美化政績、博取美名,不僅自吹自擂、天花亂墜,且被戳破牛皮後竟還說她都有「長期關心」,實在不可思議!
明明"無影代誌"講成真的一樣,還說得活靈活現、語氣加重,這種到處割稻尾的唬爛話,一到選舉更是變本加厲、不絕於耳!好像任何建設都是他一人之功。奉勸政治人物切勿以為民眾很好騙,因為以今日資訊的迅速流通、透明,以及查證的便捷,已使愈來愈多的政治謊言不攻自破、即被拆穿!
財政部 主計處 在 柯志恩 Facebook 八卦
明明"無影"也能說的活靈活現!
蔡總統自誇她在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要求購置台灣駐紐約辦事處的一棟大樓,以此證明自己有「氣魄和願景」。不料被陳水扁和外交官打臉,因為該辦事處2005年10月5日正式啟用時,蔡英文是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到2006年1月才入閣擔任副閣揆,難怪被扁諷刺說,明明沒有經手的事,也能講成這樣。
事實上,這棟樓的購入是在游錫堃擔任行政院長任內。2017年1月我代表國民黨參加游錫堃率領的跨黨派祝賀川普就職觀禮團,抵達紐約時還順道去拜訪這一棟位於紐約第五大道42街的台北辦事處,當時游錫虧還很自豪他花14億元購入,如今大樓已增值為45億元。政府一項重大決定,期間必經過多人共同的努力,例如游前院長也對當年的財政部長林全、主計處長許璋瑤、外交部長簡又新及夏立言處長表達感謝,並謂「尤其夏立言在第一線從找房、議價、購買、裝修、搬遷到啟用,費盡心力,辛苦不言可喻」。事實證明,很多人親身參與這棟樓的催生,他們應該得到掌聲。但做事的人沒有急著攬功於一己身上,反倒是整個計畫的局外人為了美化政績、博取美名,不僅自吹自擂、天花亂墜,且被戳破牛皮後竟還說她都有「長期關心」,實在不可思議!
明明"無影代誌"講成真的一樣,還說得活靈活現、語氣加重,這種到處割稻尾的唬爛話,一到選舉更是變本加厲、不絕於耳!好像任何建設都是他一人之功。奉勸政治人物切勿以為民眾很好騙,因為以今日資訊的迅速流通、透明,以及查證的便捷,已使愈來愈多的政治謊言不攻自破、即被拆穿!
財政部 主計處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評價
2012年4月2日 內政委員會 質詢內政部社會司
大家是否常在部落活動中心、教會或是風雨球場看到高掛著紅色布條
寫著老人照護或是幼兒托育等相關部落服務
這些都是由熱心的地方協會向中央申請經費服務老人與小孩
解決很多部落的問題。
但是你知道嗎?申請這些經費的管道相當複雜
譬如說
內政部只補助「志工」交通科目
原民會只補助「誤餐費」科目
教育部只補助「設備」科目
上述三種補助,皆交由地方政府執行
地方協會都得跟縣市政府分別申請
這麻煩的申請資源管道,往往將政府的資源複雜化
增加地方協會的行政程序,經費往往也都卡在縣市政府
讓服務地方的協會長期以來相當困擾
經費程序繁複,協會與志工常常得自己先掏腰包來服務地方。
應將這些資源,由內政部主持跨部會的整合成專款專用的單一窗口,
將教育部 原民會 交通部(復康巴士補助)主計處 財政部等等相關單位的資源,
整合起來,更方便於對於部落服務的落實。
祖靈之邦- 原住民族網路電視
www.youtube.com/abohome

財政部 主計處 在 蘇巧慧 Youtube 的評價
#翻轉城鄉 #前瞻基礎建設
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設立的目的就是要均衡區域發展,因此,過去超過一半以上的經費,就是用來補助地方投入基礎建設,以「翻轉城鄉就是前瞻」為目標,包括 #捷運樹林萬大線 #三鶯線,都有賴於前瞻預算的挹注。但八年共8,400億元的前瞻計畫將在2025年8月結束,屆時若還有未完成的工程,建設經費又該如何因應?主計長今天再次承諾,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結束後,經核定但未完成的工程,將會由中央政府總預算持續編列,讓地方建設得以延續。
事實上,這同時也凸顯地方政府財政來源不足,因此我也要求財政部、主計總處對財政劃分制度通盤檢討;此外,台灣目前也有許多新興議題正在發生,包含尖端科技(如量子科技、太空科技)、永續發展(如氣候變遷因應及調適)、及傳染病防治工作等,應該考慮一併納入前瞻計畫,為國家發展作更長遠更深的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