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頂級『豬大骨煲湯』🐷你吃過沒?~
最天然的美顏聖品,吃進滿滿膠原蛋白🍲
為什麼要做這個大骨煲湯🤔
因為我做餐飲的關係會去品嚐各式的美食
第一次接觸到大骨煲湯的時候嚇到我了😱
我想說這也太補了吧!🤤
大骨裡骨髓與嫩筋的有滿滿的營養精華與膠質
吃完感覺我皮膚都變好了...😳
另外也想到小時候媽媽怕我長不高
也都會用大骨熬湯給我喝
所以這是一道充滿回憶和愛心的料理!👍
現代人蔬菜攝取少,我用數種中藥搭配大骨熬製十小時
來自豬大骨加上豬骨腳筋熬製出膠質
搭配蔬菜煮過不單能增加湯頭鮮甜,還能吃到蔬菜的精華
可以給小孩滿滿的營養,大人也能吃到美味,一年四季都很合適💪
而且這鍋底適合涮肉,我們使用本土黑毛梅花豬
涮至大骨湯底,更加提升肉質鮮嫩多汁🤤
最後湯底精華要煮上大骨粥,吃得飽又兼顧營養👍
🌟牛奶大骨煲四~五人份原價1280元現在只要980
牛奶大骨湯底2500g,內含大骨骨邊肉1000g
再給你嚴選本土黑毛梅花豬肉兩盒,肉質鮮嫩多汁
還有手工特製燕丸和貢丸,扎實嫩肉搭上嫩筋攪拌摔打而成
讓你吃起來口感彈牙!燕丸還加入新鮮菠菜,
更香、營養價值更高
豆皮古法製作,酥脆又纖細
手工蛋餃皮嫩蛋香加上新鮮絞肉,吸附湯汁好吃一口接一口
🌟如果愛吃肉那我還要特別推薦豬軟骨!
爽脆有嚼勁!搭配鍋底燉煮更加提升口感層次
👉現在一次購買兩組就享有優惠,四組還可以
免運!
聚餐真的超方便,你真的要給我機會吃看看~
http://magicstudio.tw/bigbone?tag=FB
如果有下訂問題歡迎加LINE:goo.gl/KDVrlr 詢問
同時也有9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放蛇實試惡店—實試跑馬地最惡粥麵店 燒味界「澳牛」光速餐 中環人龍店唔准加單番茄麵店 (果籽 香港 Apple Daily) 跑馬地有一個惡女人,蓮園粥粉麵老闆娘陳麗霞。她以惡聞名,但卻奇在店有很多名人捧場客,熟客有前財政司梁錦松、四太梁安琪,演藝界有徐小鳳、郭富城等等。店在跑馬地已有30年歷史,...
豬 腳 粥 在 張欣欣 Facebook 八卦
結婚後, 搬了出來住, 為見爸爸, 有時便約他出來飲茶.
老人家嘴碎, 也喜歡提及過去, 但我喜歡聽.
一邊聽, 一邊滿有興趣地向他問這問那, 他也樂意地細心為我解釋.
‘老豆, 你細個時食咩架?’
‘吃番薯囉!’
‘有無零食架?’
‘鄉下很窮, 哪會有.’
這幾年, 聽下聽下, 得知我們是來自潮州的一條叫葵嶺的鄉村.
祖先在那裡世代務農, 然多年仍是十分清貧, 用現代講法可謂根正苗紅就是.
‘十一, 二歲, 才第一次穿褲子!’
‘窮到咁嘅?’ 我不忍心問老豆怕唔怕醜.
‘是的, 我爸爸, 即你呀爺, 在我兩, 三歲時便走了. 我也不曉得他是什麼樣子的.’
聽到’你呀爺’三個字, 我本想笑, 但這時笑不出.
不少人, 當爸爸還在跟前時, 永遠不珍惜;
偏偏有些人, 求見爸爸一面而不得.
小時侯的我, 曾怨爸爸不懂和我玩;
看到爸爸和媽媽吵架時, 也永遠覺是爸爸的不是.
事實上, 他小時候哪有爸爸去學習及效法?
鄉下的生活, 也是現今的人永遠不能想像的.
爸爸提起祖母時, 常用潮州發音‘呀摩’(即母親).
可能, 他從小到大便這樣喚娘, 改不了口.
‘阿摩一個女人, 便這樣養大了七個子女.’
‘種菜及番薯, 自家不敢吃多, 都拎去賣給人, 或換些米回來.’
‘平時都是吃粥的, 但很稀的, 插不上筷子.’
‘我們七人, 嚷著不夠吃, 阿摩便叫我們去睡.’
‘後來, 才發現, 呀摩自己沒有吃, 都給了我們子女.’
‘咁你點知架?’ 我插嘴問.
‘有一日, 我們嗌呀摩, 呀摩正坐在椅中, 但腰伸不直, 雙手也不夠力撐起身來, 我們才知道她幾天沒吃東西.’
沒有祖母, 沒有爸爸, 更沒有我,
這樣親的一個人, 我未曾親過.
我聽著, 眼濕濕.
留在鄉下, 是死路.
爸爸在十多歲時, 偷渡來港.
臨離開鄉下時, 阿摩只給了爸爸一個像饅頭的東西, 好讓他沿途充饑.
這個又乾又硬饅頭, 卻已是阿摩的所有.
‘每天, 只敢吃一點點, 然後揣在懷中, 不敢丟掉.’
赤腳小子, 一個饅頭, 便如此走過來.
‘走呀走呀, 怕人, 更怕野狗追殺.’
‘忍痛爬過鐵絲網時, 後面有人發現了, 追過來, 我不顧一切地跑.’
‘終於, 入了香港境內, 只覺腳下濕漉漉, 還道是汗水, 原來是血!’
‘老豆你中槍呀?’ 我緊張地問.
‘不是. 不過爬過鐵絲網時, 腳甲被倒勾勾了出來, 當時太緊張, 完全不覺痛, 這時才殺豬價地叫痛……’
我聽落, 腳趾都不自覺地感到有D痛……
從此, 努力工作.
沒有技能, 只一身氣力, 日日去送貨.
‘一年只休年初一至三! 日日七時開工, 夜晚收八九點!’
‘試過踩單車運幾十斤貨, 由九龍城車去調景嶺, 上山時單車上不到, 唯有揹貨在背由山下徒步上山!’
我對斤兩沒有什麼概念, 但從九龍城到調景嶺的距離總算是知道的.
‘那時候, 個個都是如此, 人人靠自己, 死慳死抵, 渾無娛樂!’
老實說, 初時和爸爸說話,
只道是膝下承歡, 有點應和他的成分;
但後來, 覺得從與他說話中, 我覺得有些東西, 是我們這一代所缺乏的.
‘每月出糧, 九成寄回鄉下.’
‘第一封從香港寄返鄉下的信, 是”命令”阿摩從此要吃飯, 不准再吃粥!’
‘腰要板得直一直的!’
每一年, 他總回鄉下.
‘回去時, 總要買數十包大米, 送給葵嶺的窮人.’
‘我窮過, 知道沒有得吃的苦.’
現在, 不少年青人覺得回鄉是老土乏味, 接濟貧苦是自找苦吃時, 其實這種人情味我們又知道得幾多?
‘在那裡小學的老師, 每人也要一兩套衫褲.’
‘為何買衫褲給老師?’ 我問.
‘因為他們教小朋友識字, 但收入不多.’
尊師重道, 不是只在嘴上說的.
阿摩之前走了.
爸爸說, 他來香港後, 這是第一次哭.
那晚, 淚水不停湧出.
那時候還小, 我看不到, 這是爸爸說的.
我問他, 有沒有第二次?
他說, 第二次的哭, 是因為我.
‘那一天, 在電話聽到大學取錄了你, 我便哭了.’
‘當時我在VAN仔上, 淚水也不停湧出, 我怕其他人看到, 不停抹, 但淚水不停流, 很肉酸呢.’
‘因為那時我覺得, 我終於培養了一個兒子成材了, 我對得住呀摩了!’
可能是, 我一直不了解爸爸.
小時候, 家窮, 但窮得硬正.
後來, 他不單是一個滿分的爸爸,
更是一個孝順的兒子.
那個小小的饅頭,
雖乾又硬,
卻代代傳承.
豬 腳 粥 在 范范 范瑋琪 Facebook 八卦
謝謝范媽媽ㄧ早就傳來的寶貴名單,據說凡吃到30家以上就算老饕!你們吃過幾家呢?分享ㄧ下吧!👅👅👅
★台北好吃的小吃百大名單
1、古早蛋餅
台北市羅斯福路3段水源市場正門天橋下
2、耕莘魷魚羹
台北市羅斯福路3段210巷12號
3、大學口糯米腸包香腸
台北市羅斯福路3段316巷1號之6
4、藍家割包
台北市羅斯福路3段316巷8弄3號
5、國王香雞排
台北市羅斯福路3段6段276巷(景美
6、海生煎包
台北市景文街53號(景美夜市)
7、同安街麵線羹
台北市同安街85之1號(汀洲路自強市場)
8、兄弟麵線
台北市汀洲路3段235號
9、客家魷魚羹
台北市汀洲路3段289號
10、劉記四神湯
台北市南昌路2段2巷口(郵政醫院後面)
11、燒餅攤
台北市金山南路1段129巷與臨沂巷口
12、政江號
台北市金山南路2段109號
13、不一樣饅頭店
台北市金山南路2段182號
14、生炒花枝
台北市師大路39巷(阿鑫麵線對面)
15、師大廣東粥
台北市龍泉街17號
16、許家生煎包
台北市龍泉街24號前
17、燈籠滷味
台北市龍泉街52號
18、老天祿滷味
台北市武昌街2段55號
19、鴨肉扁
台北市武昌街2段2號
20、建中乾麵
台北市寧波西街(建中後門正對面)
21、元祖楜椒餅
台北市和平西路3段109巷內(萬華西三水市場口)
22、新竹肉圓
台北市萬華西三水市場119號(龍山寺對面)
23、兩喜號魷魚羹
台北市廣州街225號
24、紅燒鰻
台北市昌吉街51號(近台北橋)
25、雙連圓仔湯
台北市雙連街74號
26、三重花枝羹
台北市忠孝西路1段38號B1(天津街)
27、韓國魷魚羹
台北市中山北路1段105巷13之5號
28、石牌阿財鍋貼
台北市石牌好樂迪附近(石牌商城)
29、白川町涼麵
台北市土林文林路112號
30、客家鹹湯圓
台北市大南路24號
31、牛奶燴飯
台北市士林光華戲院巷子裡(49元街,很多飯麵都49元)
32、上海水煎包
台北市士林光華戲院旁巷子
33、帝一鐵板燒
台北市士林夜市裡
34、中國讚蔥燒包
台北市士林大南路十二號
35、宋江小吃店
台北市天母北路二號
36、洋蔥
台北市天母北路九巷五號(歐弟說超讚)
37、女娘的店(豬油拌飯)─台北市天母東路九七號(歐弟說讚)
38、金春發牛肉(牛鞭牛腦)台北市北投中央北路二段一六九號一樓
39、復興崗小籠包
台北市北投中央北路二段四十七號一樓
40、文化魷魚(肉)羹
台北市北投中央北路二段四號一樓
41、金仙魚丸(滷肉飯)
台北市北投新民街三商百貨旁(北投市場)
42、金獎排骨飯
台北市北投尊賢街二三五巷二號一樓
43、麵線
台北市廷平北路中段高速公路橋下附近
44、青島刀削麵
台北市鄭州街牛肉街裡(塔城街)
45、老崔蒸包
台北市酒泉街7巷2號
46、桂圓粥
台北遼寧夜市裡(靜修女中旁)
47、王家麵館
台北市八德路2段273號
48、珍蜜香腸飯
台北市八德路3段2號
49、吃香喝辣
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115巷18之1號
50、豬腳
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115巷20號
51、黃記麻辣臭豆腐
台北市南京東路4段133巷7弄2號
52、光復饅頭
台北市南京東路5段73號
53、丁記麵線
台北市復與南路1段31巷2號
54、長春四神湯
台北市長春路119號(吉林路口)
55、北一排骨
台北市忠孝東路4段205巷3號
56、阿水獅豬腳
台北市忠孝東路4段235之1號
57、肉粽麟
台北市延吉街114號
58、阿財魚翅羹
台北市延吉街157號
59、阿婆甜不辣
台北市延吉街華視後停車場
60、感謝您鹽酥雞
台北市大安路和信義路郵局旁
61、小龍飲食
台北市光復南路13巷31號
62、紅麵線
台北市光復南路420巷4號
63、大王麻辣館
台北市富陽街101號
64、穆記牛肉麵
台北市吳興街239號1F
65、老蔡鵝肉
永和信義路9號之1
66、豫溪街臭豆腐
永和區豫溪街72號之1
67、哥弟筒仔米糕
永和區保安路29號
68、日發巴拉打
中和市華新街129號
69、全成肉粽
台北市南港中南街155號
70、四季補藥燉排骨
台北市內湖瑞光路3段
72、淡水阿給
淡水區真理街6之1號(最老店)
72、黑店
淡水區中正路一段六二巷十號 台北市
73、辛發亭冰店 (蜜豆冰) 台北市士林區安平街1號 (02)2883-1123
74、上海生煎包 (肉包) 台北市士林區士林夜市陽明戲院入口
75、海友十全排骨 (藥燉排骨) 台北市士林區基河路101號
76、戴記獨臭之家 (涼拌臭豆腐) 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145-1號(02)2760-7663
77、阿亮麵線 台北市大南路慈誠宮門口右側 (02)28810655
78、東發飲食店 (蚵仔麵線) 台北市饒河街94號 (02)2767-8319
79、連豬腳麵線 台北市饒河街66號前 (02)2746-6536
80、王紀青蛙下蛋 台北市文林路101巷口 (02)2881-0202
81、合和堂餅店 (鳳凰酥) 台北市饒河街72號 (02)2761-6506
82、林記大餅包小餅 (紅豆餅) 台北市士林夜市357攤 (02)2883-3439
台北南區
83、鴨肉扁 (鵝肉) 台北市中華路一段98-2號 (02)23713918
84、蕭家乾麵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90巷6號 (02)2368-3897
85、九龍坊-港式茶樓 (豉椒燴鳳爪) 台北市通化街19巷6弄2號1樓(02)2755-5558
86、北港米糕粥 台北市華西街59號 (02)2302-3281
87、天香臭豆腐(臭臭鍋) 台北市臨-江街21號?/td (02)2325-3160
88、許記生煎包 台北市龍泉街24號 (02)2223-1861
89、公園號酸梅湯 台北市衡陽路2號 (02)2388-1091
90、鄭記台南碗粿 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216號 (02)2306-0935
91、東區粉圓(紅豆湯)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16巷38號 (02)2777-2057
92、東區特製涼麵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16巷31號 (02)2711-3289
新北市
93、古早厝 (豆腐捲) 新北市深坑區深坑街140號 (02)2662-2534
94、金山鴨肉攤 新北市金山區金包里街104號 (02)2498-1656
95、三協成餅舖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81號 (02)2621-2177
96、石門劉家肉粽 新北市石門區中央路30號 (02)2638-1088
97、廟口豆腐 (白斬土雞) 新北市深坑區深坑街133號(集順廟口)(02)2662-4645
98、三豐芋冰城 (芋頭冰磚) 新北市板橋區民族路15號 (02)2952-4097
99、可口魚丸店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32號 (02) 2623-3579
100、南寧饌麻辣火鍋(熱炒、烤物)台北市吉林路228號 02-25375886
101.披薩市 (有素食)
三重仁美街45號(網路排行榜冠軍)五寸49元。十寸199元;02-22800887
豬 腳 粥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放蛇實試惡店—實試跑馬地最惡粥麵店 燒味界「澳牛」光速餐 中環人龍店唔准加單番茄麵店 (果籽 香港 Apple Daily)
跑馬地有一個惡女人,蓮園粥粉麵老闆娘陳麗霞。她以惡聞名,但卻奇在店有很多名人捧場客,熟客有前財政司梁錦松、四太梁安琪,演藝界有徐小鳳、郭富城等等。店在跑馬地已有30年歷史,招牌有炸兩、黃沙豬潤粥,我們決定放蛇實試。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0308/HZ3CW4PKUYVHVG3G2EE76B3BRE/
專欄作家馮睎乾2017年稱灣仔再興為燒味界「澳牛」(澳洲牛奶公司),指「兩者都客如輪轉,經營方式亦似,同樣係座位有咁窄得咁窄,落單有咁快得咁快,食客永遠點相同嘅嘢」、「再興阿姐阿叔,論傲嬌程度,其實比澳牛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間店在清朝起已扎根銅鑼灣,曾是「車胎人美食推介」,歷經四代人,不少人為燒肉、叉燒慕名而來,叉燒堅持無鬆肉粉,蔡瀾等名人經常幫襯。我們在平日放飯時間實試這個光速餐, 看看是否能匹敵澳牛!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0306/ZC2RNQAPVNLXUSKRWFKXP3G2XI/
歌賦街有兩間人龍店,一是牛腩店九記,老闆最近因打客以惡聞名,在對面以番茄麵聞名的大牌檔勝香園,據說亦不遑多讓。我們在網上食評見到,「阿姐好似精神分裂咁」、大大聲鬧「落乜呀!頭先都冇落!要乜快講!」、「侍應們全都有如患了躁狂症,夥計與夥計之間抓狂的大罵,都不算奇怪。」、「如果你點的東西來遲了,你去催;又或者久久都沒有人抹枱沒有人給你下單,你去問呢,他們還會罵客人呢!」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0309/UJW3G4F5SLRRPKL6LLZDNKSW44/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跑馬地美食 #灣仔美食 #上環美食 #澳洲牛奶公司 #蓮園粥粉麵 #九記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aS4mO-c95A/hqdefault.jpg)
豬 腳 粥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的老粥店,經營困難。工夫多,利錢少,才賣廿多元一碗的生滾粥,扣除食材、人工、燈油火蠟,哪有錢賺?另一大問題是沒新人入行,年輕人如果做飲食業,都去做café泡咖啡,哪會在粥店洗米煮粥執碗清潔?濕手濕腳又辛苦!
在旺角的妹記生滾粥同樣面對類似的問題,沒太多年輕人入行,開了40多年,只靠一班老兵工作,第三代老闆蔡覺東(阿東)有感老人家工作辛苦,希望聘請後生仔女幫手,他喜歡年輕人的魄力,覺得能幫老店注入新的力量。
我們特別派來90後記者同事Peter到粥店打工,由樓面侍應到煮粥劏魚切肉各式廚房工作都做齊,希望Peter能以他的活力幫助老店,而妹記又可有新血加入。
可惜,第一日上班。Peter已經遲到,本來早上七時開始工作,Peter卻遲到了半小時。奇怪是老闆阿東竟然沒罵他,還叫他先吃碗粥才開工!阿東說,做粥店,要習慣早起,也一定要吃早餐,因為體力勞動多,要吃飽才有足夠氣力。
接下來,Peter要到樓下魚檔取鯇魚,回來清洗,切豬腸豬肺。魚腥味再加豬臊味,不是人人受得了!Peter雖然刀功不好,甚至連拿刀的手勢都有問題,但他勝在不怕臭味,及格有餘!不過刀功真的很差,到需要切鯇魚片時,因要把魚肉切得極薄,他完全失手!阿東都說初學者做不來,要慢慢學的。
早餐時段多人,Peter開始要在樓面幫手,做侍應。這部分,他卻做得不錯,一來他懂英語、普通話、日文,妹記近年多了遊客來,懂多國語言的Peter完全幫到手!又因阿東最近想減輕老人家落單的工作,新增設了用app落單,慣用高科技的Peter當然駕輕就熟。
到了午飯時間,因為客人愈來愈多,妹記一向用銅煲爆香鯇魚再煮粥,要保持銅煲清潔,才不致粥有燶味,午市時,Peter就一直蹲在廚房後面洗煲,想不到樣子弱弱的他,沒何怨言,而且洗得乾乾淨淨。
不過,當他要幫手煮粥時,就出現大問題了。向來沒煮食經驗的他,用銅煲爆香材料時,因為油燒得不夠熱,一點火和「鑊氣」都沒有。煮粥的分量亦掌握得不好,每每要師傅出手幫助,廚藝零分。
經過一天辛勞後,老闆阿東覺得Peter工作及格但不高分,優點是不怕魚腥、不怕濕水,而且肯學肯捱,任何崗位都肯接受。但缺點呢?「是遲到,守時很重要。遲到是當飲食業的一大忌。」阿東說。但為何又沒有罵他呢?阿東解釋,他會盡量給年輕人機會,他覺得從前那種不斷罵人的方法,套用在現代管理中,是很不通的,他寧願慢慢解釋給年輕人知,讓他們明白守時的重要,這樣更貼近年輕人的想法。
至於Peter,一天工作最辛苦還是在廚房時,始終經驗不足。對於遲到,他也感到內疚,並承諾會檢討。將來會否做飲食業?或者會,或者不會。說不定。不過其實飲食業的確需要他們,起碼可令老店更添活力。
採訪:呂嘉俊
拍攝:馮逸家、王瑋彤
妹記生滾粥品
地址:旺角花園街市政大廈4樓熟食中心11-12鋪
電話:2789 0198
營業時間:星期三至一7am-3pm(星期二休息)
詳情: http://bit.ly/2CYO4Ke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uUR35YfxUk/hqdefault.jpg)
豬 腳 粥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太子新填地街尾段,晚上黑森森,唯獨路口三間食店人聲鼎沸、光如白晝,是打冷老號陵發相連三鋪。舊日,浴德池在旁邊,隔籬上海街、砵蘭街霓虹舞動,麻雀館、舞場、卡拉OK……燈紅酒綠漸黯然,陵發至今64年,愈做愈旺。經營老店的魏家三兄弟年過花甲,早已衣食無憂,但仍兢兢業業,要讓92歲的老父見了開懷。古有70歲老萊子,為了逗樂雙親,穿上彩衣,扮作小孩跳舞。戲綵娛親,有力又有心,於古於今都是一種幸福。
陵發相連三個鋪位,左右兩鋪招呼客人,座無虛席;中間鋪是明檔廚房:一碟碟切好的鵝掌翼、凍魚大眼雞烏頭、鹹菜花生蜆仔肉陳列檔前;砧板師傅在起鵝片;熱盆韭菜豬紅炆門鱔炆春菜冒着白煙;滾油炸蠔餅、明火燴蠔仔粥,不消幾分鐘就上桌來。「打冷,好似快餐,即叫即有。」老闆魏鎮南說。
以前打冷講求快,他謂求求其其放鹽放糖去吃就算;現在打冷高級了,講求醬料和調味。磨豉醬、普寧豆醬他選最靚最高級的,蝦醬從大澳入貨,連豆瓣醬買貨回來也再加工;豆腐雞腳自家炸好或炆或滷,保證新鮮。
「我們做事,最緊要放一個心下去。」南哥說。這裏的滷水鵝注重濃郁肉味,藥材只是添香。大廚黃師傅透露,一煲滷汁歷史悠久,他03年從老闆手上接過來一直保養至今。凍魚鮮甜不柴,也是沿用傳統方法在魚水中慢慢浸熟。所謂「魚水」,即用浸過魚的水,加鹽加薑,魚就不會浸淡了。
炸蠔餅、蠔仔粥人人讚好。蠔肥量足,有的大似鵪鶉蛋;因着水域和品質,貨源經常改來改去。蠔仔粥鮮甜無比,靈魂在於湯底,用大地魚老雞豬骨螺片黃豆,熬足五小時出味來。
鹹雜仍是南哥親自調味,譬如生鹹菜,啤水兩小時,搓透撈糖,加入南薑粉、麻油添香;指甲大小的蜆仔肉工夫最多,女工逐粒逐粒揀,啤水啤到無沙無泥,南哥方入味,少有店家肯去做了。鹹雜或鮮香或爽脆,送一碗綿稠的潮州白粥,其味無窮,絕不比豐腴鬆香的鵝片遜色。
父親 大牌檔起家
70歲的南哥,四歲起就在檔口「掹人衫尾」幫父母招徠客人。話說父親魏林盛和平後由鄉下潮陽來港,最初給大牌檔運煤炭,又賣過經濟飯,1955年來到新填地街尾浴德池旁邊做起大牌檔,檔名「陵發」取「零舍發」諧音。最初兩枱八凳賣魚蛋粉麵;未幾在旁多開一檔「陵記」,開始打冷。
89年,陵發入鋪浴德池後面,多了「潮州白粥」四字,「冷字我們潮州話是人,打人打人比較粗俗,不如說食白粥,踏實些。」南哥解釋。05年,浴德池舊樓拆卸,搬到隔鄰三間自置地鋪。今天,陵發和陵記兩個字號依舊掛在店前,由他這個大哥和二弟魏鎮坤(Martin)、三弟魏鎮輝合力經營。
「阿爸在大牌檔賺了第一桶金就去了做物業投資,供樓供鋪。」Martin回憶。人稱「六叔」的父親,買下不少物業。「阿爸45歲已經退休,無做幾十年了,看着你們做。」南哥笑。當年在店,父親的角色是和事佬,夥計扭計、想不通,由他疏導勸解;店務全落在妻子和兒子們身上。
兒子 陸續回歸
73年,南哥和鄉里在父親佐敦道上兩個鋪位搞潮州菜館,間中返陵發幫手。為了子女升學,他87年移居加拿大,照樣做潮州菜。接着老二Martin 89年也移民去了,父親召回在匯豐做文職的老三來接力,舅仔負責廚房。
「媽媽那時是檔口的主力人物,洗切,整大腸,樣樣都是她做。阿爸只是深夜夥計收工去麵檔企三句鐘淥麵。」南哥說。96年,母親因腦瘤做手術,他返港陪伴,頂替母親在店幫手。幫着幫着,父親要求他留下來。一留,就到今天。
「阿媽最辛苦,永不退休。潮州女人又慳又勤力。」Martin也很疼惜母親,母親08年健康惡化,他回港侍奉在側。「我本擬阿媽百年歸老就返回加拿大,我老婆仔女全部在那邊。阿爸叫我留下,說:『阿媽走了,還有我你要照顧噃!』自小,阿爸都好疼惜我,我永遠不會逆他意思。」
事實上,父親心清目明,起居有家傭照顧,Martin還是回鋪了。「阿爸教我們做生意,今日生意好,明日生意不好,唔緊要,顧好出品,保持水準就得喇。」當年,他覺察有出品要改善,忍不住出手。從13歲起,他就在檔口幫父親,主力到街市入貨。回歸陵發後,他也負責早上收貨備料,在廚房幫廚,而最撚手的滷大腸至今仍親自炮製;傍晚開市他轉看樓面,做到凌晨才收工。
夜檔的艱難
雖說64年老字號,除了位處近70年歷史的舊樓,陵發鋪內完全不見殘舊痕迹,磁磚白牆異常光潔。「清潔那方面,阿輝夜晚就算夥計做完,他仍會再做兩三個鐘,夥計抹了他都用乾布捽過。」南哥很欣賞弟弟的勤快。
「用過的東西都爛掉了,現在最舊的是人,我自己都70了,兩個弟弟也六十幾。」南哥哈哈笑。當初,他帶領夥計做廚房,教會夥計就退出來。
每天傍晚,他五點半返鋪開檔,八點左右三弟阿輝回來接手開檔,他就跟樓面,在街上時站時坐,一眼關七。三兄弟各司其職,一埋位就無停手,整晚也沒交談一句。「三兄弟做事一定有摩擦,通常今日鬧完,明天就無事。也沒空去理,沒空去記,明天又開始了。」
這頭新填地街尾,也曾有過霓虹不夜天,陵發不乏江湖捧場客。「回歸前,六幾年七幾年那時代的人很複雜,有時他們打打殺殺,周圍『吹雞』去哪裏哪裏打架,通常有好多在這裏傾大佬指示去做事,他們辦完事回來吃,吃完就走,又不會托你水龍(走數),打架出去打。」南哥在新填地喊打聲中打長大,只記住人家的好。「我們做夜檔好辛苦的,大佬知道我們搵食艱難,也會叫細路仔不要來搞事。」
沙士一役,百業蕭條;自從深圳24小時通關,才是夜檔的真正難關,「跳舞場客、卡拉OK,那些人一班班來消夜,現在都無了。」以前陵發開到凌晨五點;現在兩點已沒甚麼客人,不得不打烊了。
為父 心事
「如果不是阿爸,這裏散了。」嚴肅的老三阿輝提起父親,開始有點笑容,「阿爸對我好好,我傷風感冒看醫生看不好,他就拿藥給我。」
當年兩個哥哥移民,阿輝臨危受命,除了煮、切,甚麼都做,「阿爸教我做人做生意都要老實,兄弟間不要計較。」過去整整30年,除了農曆新年店休6日和每月例假,他不曾放心走開一天,「做飲食要親力親為,我病假一日都無請過;62歲了,歐洲都沒去過。」
「舊老闆六叔日日在窗口同我們打招呼。他眼和耳仔都好好,只是腳行不到。」做了近20年樓面的阿鄭指一指對面大廈說。原來92歲的六叔就住在店鋪對面,雖然要爬一層樓梯才有升降機,也不肯搬走。Martin替他找了一部爬樓梯輪椅回來,圓他的心願。
「阿爸好和善,講理由。以前我在店鋪跟人吵,他就會拉開我去飲杯茶,傾偈緩和一下,回來我就不覺一回事了。」Martin指,父親從八十年代已不過問店鋪事,現在每日望鋪,只是一種懷念、關心。
「看着兒子在做生意,他從樓上望下來都很開心。所以我們有煩惱事都不敢跟他說,只說開心事給他聽。」南哥補充。陵發生意上軌道多年了,客人常回頭,就算市道淡靜,來打冷的仍然絡繹不絕。「現在不做好似好可惜,阿爸又在,他那麼開心,惟有維持下去啦!做得幾耐得幾耐。」南哥身體大不如前,最近才入過醫院;但老父的心,他明白。
Martin和阿輝不約而同希望多做幾年退休去,一個想返加拿大享受晚年;一個想去見見外面的世界。而三兄弟的子女都無人想接手,南哥了解:「以前十五六小時我們一樣捱,回家只是一張床,睡下去,起身就出來鋪頭了。有了錢好像沒了家庭,我不想他們翻版像我一樣。」從前多辛苦他也甘心,「就是想仔女多讀書,到外面找好工作。」
潮州人出名慳儉,「賣花姑娘插竹葉,好嘢、滷水鵝自己捨不得食,要賣出去的。就算鹹蛋一隻都只食半邊,有時花生送粥,自己都是食粗嘢。」南哥一生習慣,吃飯「求其要快」,每晚夥計吃甚麼他就吃甚麼。這夜,他為自己加餸一碗「魚凍」,「即是結凍的魚,汁好似啫喱膏。鯇魚用豬肉汁煮了,又甜又鮮。我由細到大最鍾意食。」
珍饈不及家常菜,最堪咀嚼的,還是親情滋味。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
陵發潮州白粥
地址:太子新填地街625-627號地下
營業時間:從缺
電話:6440 7169
詳情: http://bit.ly/2Llve0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Y1KtLoYV3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