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榮幸與郭元益如此重要的一年合作!
伴點時光—郭元益150周年〔伴手禮〕紀念禮盒
郭元益150周年 X 聶永真
"糕"是郭元益的起家餅,也是台灣甜點發展的起點。早年糖並非垂手可得,而糕點更是生活中的奢侈品。先民們混合糖粉與米粉製作糕點,將最貴重的禮物獻給上天感謝過去一年的恩澤。1867年,郭元益創辦人將祖傳糕點裝在竹籠裡,挨家挨戶挑擔叫賣。150年來"糕"不僅僅是米食文化的體現,亦是承載世世代代台灣味覺記憶的甜點。
“Gao”, or paste cakes, is the root of Kuo Yuan Ye,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origin to Taiwanese style sweet pastries.
In early years, sugar was an unattainable commodity, and cakes were a rare luxury.
The ancestors created pastries by mixing sugar with rice powder and offered them to the divinity as a token of gratitude for the year’s blessing.
In 1867, the founders of Kuo Yuan Ye began selling the pastries made with the recipe passed down in the family, distributing them door to door in basket loads placed on a shoulder pole.
For the past 150 years, “Gao” has been inseparable from Taiwanese rice culture; the sweet treat is intrinsic to the shared memory to all Taiwanese people,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
濃縮郭元益150年來以糕起家的品牌軌跡,「伴點時光—郭元益150周年紀念禮盒」不盲目媚俗翻轉口味,而是反諸台灣傳統「吃餅配茶」的在地飲食文化,由郭元益糕餅師傅與設計師聶永真聯手操刀,以「豆+茶」為核心主題,從糕點的風味、外型到包裝完整呈現禮盒的概念,整體製作工法成本很高卻不奢侈華麗,除了送禮體面,也希望適切反映郭元益用心琢磨於糕點研製與一直以來在地深耕的品牌價值。其中在口味的部分,以豆3、茶7的口味比例,設計出抹茶紅豆、花生紅茶兩款伴點茶糕,紅豆與花生的甜配上略澀的茶香,每一口都彷彿讓人回到與親朋好友吃餅配茶的美好午後時光。
在糕點造型的部分,突破過去單面壓模作法,特別開發專屬餅模讓單一塊糕就有上下層口味與搭配簡樸中文字樣之餅模設計,並以雙圓造型構成迷你、小份量精緻茶點,傳遞「兩兩相伴」的溫暖意涵,也象徵郭元益品牌150年來的貼心陪伴。設計師聶永真表示,這是自己首度嘗試食物設計,從小時候的郭元益糕餅記憶中,挑選了自己最喜歡、也代表台灣在地的土豆、紅豆,並搭配上西式、日式的飲品:紅茶、抹茶,期望即便是傳統糕點,還是可以呈現出創新質感的年輕化設計,讓過去象徵生活中奢侈品的糕餅,藉由美好滋味,繼續承載世世代代台灣在地記憶。
豆+茶的元素也延伸至外盒包裝,整體視覺以低調溫潤的大地底色,用擺盤的概念放上小巧亮眼的伴點茶糕;裝幀用紙則分別取自日本竹尾紙廠及台灣本土紙業,在盒裡延伸到盒外一氣呵成,讓收禮者端捧於手中,感受到實在、卻不過份盛大鋪張的質感,誠如台灣人樸實的文化內涵。封面則以台灣糕仔的時代故事引言,接著翻閱餅盒上層、下層,享用郭元益經典的傳家麻油綠豆糕、黑芝麻、花生糕仔,及年輕人喜愛的珍珠奶軋、法式牛軋黑巧克力,讓味覺也隨著時光旅行。
全新改裝開幕的郭元益新形象店,特別選擇在座落於中山北路上的門市打造新一代形象店也有特殊意涵,由於該門市是國際觀光客最多、也是品牌中罕見年輕新人會自行前往選購喜餅的服務點,因此希望藉由全新空間氛圍與試餅服務,吸引新一代消費者愛上經典糕仔,並傳遞年輕創新意象,品牌故事繼續延伸。空間設計上也從糕仔的製程與外觀形象出發,像是代表糕粉的磨石子地板、拿來蒸糕的蒸籠轉化成陳列櫃,以及櫃檯上方綠豆糕形狀的視覺設計,讓消費者一進店便能深刻感受到糕仔主題。
………………………………………………………………
伴點時光—郭元益150周年〔伴手禮〕紀念禮盒
………………………………………………………………
上層:豆茶系列〔紅豆抹茶、花生紅茶〕
豆:茶 = 3:7的特調比例,以略澀的茶香引出淡雅的甜蜜豆香,紅豆與花生的醇厚風味搭配抹茶與紅茶的雅緻香氣,打造新午茶時光的味蕾感動。
下層:經典系列
黑芝麻(百年糕) 以傳承百年製餅技藝,手工研磨,佐以熟粉壓製,芝麻濃郁,口感綿細、入口即化,風味香而不膩。
………………………………………………………………
首批限量3000盒
九月:郭元益新形象概念店 當月限定
十月:全台郭元益通路
郭元益新形象概念店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34號
02-25682136、02-25684956
AM9:30~PM9:30
#郭元益
#郭元益150週年
#伴點時光
#豆茶
#郭元益中山店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9萬的網紅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蘿潔塔的廚房】豆漿優格,包括如何培自己養菌母,非常值得一看的影片喔。 這是日本很流行的一個製作豆漿優格的方法,不需要優格機,也可以製作豆漿優格,史上最經濟划算的選擇。 這是日本很流行的一個製作豆漿優格的方法,不需要優格機,也可以製作豆漿優格,史上最經濟划算的選擇。 缺點就是一開始 "麻煩了點...
「豆花製作比例」的推薦目錄:
- 關於豆花製作比例 在 聶永真 Aaron Nieh Facebook
- 關於豆花製作比例 在 聶永真 Aaron Nieh Facebook
- 關於豆花製作比例 在 聶永真 Aaron Nieh Facebook
- 關於豆花製作比例 在 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 Youtube
- 關於豆花製作比例 在 I am Ma Xiaohuai Youtube
- 關於豆花製作比例 在 Dd tai Youtube
- 關於豆花製作比例 在 豆花製作步驟-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0月|網路名人美食 ... 的評價
- 關於豆花製作比例 在 豆花製作步驟-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0月|網路名人美食 ... 的評價
豆花製作比例 在 聶永真 Aaron Nieh Facebook 八卦
去年設計的美到不行的〔伴點時光—郭元益150周年紀念禮盒〕入圍〔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Final round!
謝謝郭元益的糕餅師傅,當初為了試出提案中豆茶三七比例的糕餅層,花了幾個月時間挑戰了數十次失敗又重來的模具機制與翻糕技術。
....................................................................................................
最溫暖的是,此次金點設計獎參賽是由客戶主動報名的!
郭元益人美心美 <3 我懶我慚愧
_
糕點口味 x 設計 ——
「伴點時光—郭元益150周年紀念禮盒」濃縮郭元益150年來以糕起家的品牌軌跡,不盲目媚俗翻轉口味,而是反諸台灣傳統「吃餅配茶」的在地飲食文化,由郭元益糕餅師傅與設計師聶永真聯手操刀,以「豆+茶」為核心主題,從糕點的風味、外型到包裝完整呈現禮盒的概念,整體製作工法成本極高卻不奢侈華麗,反映郭元益用心琢磨於糕點研製與一直以來在地深耕的品牌價值。
其中在口味的部分,以豆3、茶7的口味比例,設計出抹茶紅豆、花生紅茶兩款伴點茶糕,紅豆與花生的甜配上略澀的茶香,每一口都彷彿讓人回到與親朋好友吃餅配茶的美好午后時光。
糕點造型更突破過去單面壓模作法,特別開發專屬餅模讓單一塊糕就有上下層口味與搭配簡樸中文字樣之餅模設計,並以雙圓造型構成迷你、小份量精緻茶點,傳遞「兩兩相伴」的溫暖意涵,也象徵郭元益品牌150年來的貼心陪伴。
設計師聶永真表示,這是自己首度嘗試食物設計,從小時候的郭元益糕餅記憶中,挑選了自己最喜歡、也代表台灣在地的土豆、紅豆,並搭配上西式、日式的飲品:紅茶、抹茶,期望即便是傳統糕點,還是可以呈現出創新質感的年輕化設計,讓過去象徵生活中奢侈品的糕餅,藉由美好滋味,繼續承載世世代代台灣在地記憶。
包裝 x 視覺 ——
豆+茶的元素也延伸至外盒包裝,整體視覺以低調溫潤的大地底色,用擺盤的概念放上小巧亮眼的半點茶糕;裝幀用紙則分別取自日本竹尾紙廠及台灣本土紙業,在盒裡延伸到盒外一氣呵成,讓收禮者端捧於手中,感受到實在、卻不過份盛大鋪張的質感,誠如台灣人樸實的文化內涵。
盒面則以台灣糕仔的時代故事引言,接著翻閱餅盒上層、下層,享用郭元益經典的傳家麻油綠豆糕、黑芝麻、花生糕仔,及年輕人喜愛的珍珠奶軋、法式牛軋黑巧克力,讓味覺也隨著時光旅行。
http://www.kuos.com/inform_detail.php?sn=30
豆花製作比例 在 聶永真 Aaron Nieh Facebook 八卦
去年設計的美到不行的〔伴點時光—郭元益150周年紀念禮盒〕入圍〔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Final round!
謝謝郭元益的糕餅師傅,當初為了試出提案中豆茶三七比例的糕餅層,花了幾個月時間挑戰了數十次失敗又重來的模具機制與翻糕技術。
....................................................................................................
最溫暖的是,此次金點設計獎參賽是由客戶主動報名的!
郭元益人美心美 <3 我懶我慚愧
_
糕點口味 x 設計 ——
「伴點時光—郭元益150周年紀念禮盒」濃縮郭元益150年來以糕起家的品牌軌跡,不盲目媚俗翻轉口味,而是反諸台灣傳統「吃餅配茶」的在地飲食文化,由郭元益糕餅師傅與設計師聶永真聯手操刀,以「豆+茶」為核心主題,從糕點的風味、外型到包裝完整呈現禮盒的概念,整體製作工法成本極高卻不奢侈華麗,反映郭元益用心琢磨於糕點研製與一直以來在地深耕的品牌價值。
其中在口味的部分,以豆3、茶7的口味比例,設計出抹茶紅豆、花生紅茶兩款伴點茶糕,紅豆與花生的甜配上略澀的茶香,每一口都彷彿讓人回到與親朋好友吃餅配茶的美好午后時光。
糕點造型更突破過去單面壓模作法,特別開發專屬餅模讓單一塊糕就有上下層口味與搭配簡樸中文字樣之餅模設計,並以雙圓造型構成迷你、小份量精緻茶點,傳遞「兩兩相伴」的溫暖意涵,也象徵郭元益品牌150年來的貼心陪伴。
設計師聶永真表示,這是自己首度嘗試食物設計,從小時候的郭元益糕餅記憶中,挑選了自己最喜歡、也代表台灣在地的土豆、紅豆,並搭配上西式、日式的飲品:紅茶、抹茶,期望即便是傳統糕點,還是可以呈現出創新質感的年輕化設計,讓過去象徵生活中奢侈品的糕餅,藉由美好滋味,繼續承載世世代代台灣在地記憶。
包裝 x 視覺 ——
豆+茶的元素也延伸至外盒包裝,整體視覺以低調溫潤的大地底色,用擺盤的概念放上小巧亮眼的半點茶糕;裝幀用紙則分別取自日本竹尾紙廠及台灣本土紙業,在盒裡延伸到盒外一氣呵成,讓收禮者端捧於手中,感受到實在、卻不過份盛大鋪張的質感,誠如台灣人樸實的文化內涵。
盒面則以台灣糕仔的時代故事引言,接著翻閱餅盒上層、下層,享用郭元益經典的傳家麻油綠豆糕、黑芝麻、花生糕仔,及年輕人喜愛的珍珠奶軋、法式牛軋黑巧克力,讓味覺也隨著時光旅行。
http://www.kuos.com/inform_detail.php?sn=30
豆花製作比例 在 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 Youtube 的評價
【蘿潔塔的廚房】豆漿優格,包括如何培自己養菌母,非常值得一看的影片喔。
這是日本很流行的一個製作豆漿優格的方法,不需要優格機,也可以製作豆漿優格,史上最經濟划算的選擇。
這是日本很流行的一個製作豆漿優格的方法,不需要優格機,也可以製作豆漿優格,史上最經濟划算的選擇。
缺點就是一開始 "麻煩了點"!!
其實,一開始做菌種還蠻擔心的,因為身邊沒有人吃過, 深怕吃了中毒身亡怎辦~~~??? 後來,鼓起勇氣,還是開始試吃看看!!
不得了了!! 不吃都不知道,豆漿優格竟然比牛奶做的優格好吃!! 而且細緻滑嫩, 很像豆腐,就算加醬油吃也不奇怪。
我除了加過蜂蜜,還加過醬油跟泡菜, 都不錯吃。
豆漿優格為植物性的蛋白質,跟牛奶做的優格不一樣。
據說,豆漿優格的好處:(有沒有這麼神奇,不知道..)
1.改善便祕整腸,瘦身。(❤❤這個家人都見證,真的很有幫助!)
2.改善過敏體質、花粉症、免疫力提升。(兒子最近起床的鼻涕有減少現象, 持續觀察中.....)
3.皮膚變好(還沒感覺....)
4.白頭髮變黑.....???!! 我好需要阿~~!!
第一次出品的優格因為有點發酵過度,變得有點酸,後來加蜂蜜就不感覺酸了,而且很好吃!
後來每天都取一匙的豆漿優格做下次的菌母,注意時間,就不會發酵過度,變得酸酸的。(而且每天做,就不用一直做菌種或買包裝菌種)
培養菌母的時間約要3天左右,而且需要非常細心的關注菌種的培養環境,不能有任何雜菌混入,不然就會失敗。
失敗的狀況就是,優格沒辦法凝固、水乳分離、豆漿產生惡臭,等等…
因為蘿潔塔一次就成功了,所以沒有失敗的照片可以分享給大家。
這表示,自己培養菌母並不是很難。
★★★豆漿建議選用 有機無糖的原味豆漿, 糙米一定要有機糙米,避免農藥的問題。
★★★有用過便宜的豆漿做,凝固的狀況不太好,可能是因為豆漿的本身豆子不夠濃,所以無法凝固,所以建議大家用比較好的豆漿來做,做出來的品質會比較好
。
還有比例上如果調配得宜,做出來的優格很細緻跟豆花一樣口感。
★★★最近我發現,如果沒有每天吃,把酵母放入豆漿中,然後先冰在冰箱,一樣會凝固,只是比較慢,這樣也會避免酵母死掉。
豆花製作比例 在 I am Ma Xiaohuai Youtube 的評價
今日小贴士:
干黄豆100克,内脂3克,清水1500ML
注意事项:
用清水1500ML打出豆浆再过滤掉豆渣,最后剩
1200ML左右的豆浆。这个克数刚好了是一包内
脂需要的豆浆比例。干黄豆最少需要提前浸泡
6个小时以上。
豆花製作比例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臘肉是湖北、四川、湖南、江西、雲南、貴州、甘肅隴西、陝西的特產,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據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甯王,兵敗南下走巴中,途經漢中紅廟塘時,漢中人用上等臘肉招待過他;又傳,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避難西安,陝南地方官吏曾進貢臘肉御用,慈禧食後,讚不絕口。加工製作臘肉的傳統習慣不僅久遠,而且普遍。每逢冬臘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其餘乘鮮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醃入缸中。七~十五天後,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幹水,進行加工製作。選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後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熏幹而成。或掛於燒柴火的灶頭頂上,或吊於燒柴火的烤火爐上空,利用煙火慢慢熏幹。西部地區林茂草豐,幾乎家家都燒柴草做飯或取暖,是薰制臘肉的有利條件。即使城裏人,雖不殺豬宰羊,但每到冬臘月,也要在那市場上挑那上好的白條肉,或肥或瘦,買上一些,回家如法醃制,熏上幾塊臘肉,品品臘味。如自家不燒柴火,便托鄉下親友熏上幾塊。
豆花製作比例 在 豆花製作步驟-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0月|網路名人美食 ... 的八卦
找豆花製作步驟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豆花製作比例,嫩豆花做法,豆花製作材料相關資訊,找豆花製作步驟就在網路名人美食食譜烹飪. ... <看更多>
豆花製作比例 在 豆花製作步驟-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0月|網路名人美食 ... 的八卦
找豆花製作步驟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豆花製作比例,嫩豆花做法,豆花製作材料相關資訊,找豆花製作步驟就在網路名人美食食譜烹飪.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