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ywuofficial
國中校花說她最喜歡綠色之後
我就覺得不喜歡綠色就不夠潮。
青少年時期的邏輯就是這麼莫名其妙。
像是小朋友走斑馬線不能踩到黑色柏油,
也像是右邊比左邊討喜的偏執概念。
👧🏻
前天拍一整天,
中途為了焦距視線問題,
坐在地板上拍攝。
Sandy你在幹嘛?
我在穿新blazer啊~
這卡拍不到腳啊!
對齁⋯呃⋯(尷尬癌發作
👶🏻
#nikeflyleather 又軟又透氣,
網路上說他看起來像真皮
但製作過程卻減少使用了90%的水和80%碳排放。
So green!
🌲🌲🌲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
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 張愛玲
我不喜歡這句話的實情,
但很喜歡這句話的精神。
有點矛盾,
可在犧牲奉獻與分崩離析間的那一道防線,
太薄弱,我看,像是在輻射面前蓋一道隔柵。
你的光景是什麼呢?
你擁有對方也擁有自己嗎?
你願意孤注一擲,但值嗎?
今天要聽:宇宙人的現在就讓我走
「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的推薦目錄:
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在 我是大A Facebook 八卦
非業配文。
身為一個媽媽,我不吝於讚美孩子,我媽的孩子、myself.
不時看到蔡女放閃,收到新的包包和首飾;我接著就會讚嘆命好,藍白拖的命好。「你看我都對名牌沒興趣,我只是喜歡買傢俱、家電和餐具。」咦?
瑪黑家居就是我的大魔王,都是我想要的,有人懂我了。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看著我的酒櫃,我都害羞地跑開(?)
搶了我不知道多少錢的瑪黑,很好意思邀請我去新開的敦南店,可能想要我在某根樑柱上簽名,搞得像廟宇一樣,「信女大A捐贈。」帶著一個小時前還在山上,和只想在路上的父子倆,我們突兀地來了。
以下為重點整理:
一、門市和選物都很美,請務必要逛。有種實用,叫做好看就是實用。
二、同理,不要以貌取人,以為很美就很貴,好看就是難相處(?)推開長得家世很好的大門,進去就對了。
三、個人覺得瑪黑敦南店是,臨時要送禮的佛腳。有台灣的精緻調味料,也有低調浮誇的餐具。承認吧,對我還有好多感覺。(欸不是這首!)承認吧,中年的送禮都是趕得像開了五指。
四、瑪黑家居後面是新開的瑪黑餐酒館,很美又好吃。以價格來說一點都不貴喔,會再二訪。(仿美食部落客口吻)(每次都很想留言,「不是以價格來說」那是要以什麼來說?以八字來說嗎?一點都不重喔。)
五、瑪黑餐酒館沒有雷,它不是西貢海灘。我最驚豔推薦的菜色:生蠔、小卷、海膽燉飯、伊比利老饕,和香火指名要點的和牛紐約客。(巴下去)(你爸背包客你點紐約客)
其他荒謬的開箱文請看圖說,瑪黑請匯款購物金到我的會員帳戶謝謝,自愛、勿念。😂
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在 張盛舒 Facebook 八卦
Netflix 的「婚姻故事」正在熱播,原本人人稱羨的佳侶,在離婚過程中,互相傷害的相愛相殺,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在這部片的精彩演出,應該值一個最佳女主角獎。
今天早晨,我散步到上海常德路195號,一幢七層樓的老舊公寓,因為張愛玲在65室住了十餘年,與胡蘭成的愛恨情仇就在這裡發生,所以現在被列為上海的保護文物,連電梯都還保持當時的德國柵欄式電梯,真是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句話。而「婚姻故事」裡的愛情,和當年的張愛玲與胡蘭成,何其相似,就像千百年的輪迴,只是人物變幻。
1947年十月,因漢奸罪名被通緝,東躲西藏的胡蘭成,回到了65室。清晨,他驅前看著躺在床上的張愛玲,輕吻了她的額頭,與她告別,張愛玲潸然淚下,半起身擁抱他,嘴裡顫抖著呼喚:”蘭成!”。
他反身下樓。從此兩人再也沒見過面。
1995年,孤獨的張愛玲死在洛杉磯,65室裡,卻永遠留下她在”傾城之戀”裡,白流蘇的緩緩告白:
「愛情的力量,能讓一個城市傾頹。」
1943年,年齡相差15歲的張愛玲碰到胡蘭成,那時候,這位貴族之女才24歲,從來沒談過戀愛,卻已震驚文壇,名滿全國。而胡蘭成結過婚,在日偽機關裡做事,長袖善舞,是十足的政客。張愛玲卻一縷情絲牢牢繫到了他的身上。在送他的照片背面,寫下了深情的告白: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她自道這段「落到塵埃裡」的情緣,是早已預見日後的淒涼結局嗎?從1943年末兩人相識,1944年結婚,到1946年張愛玲提出分手,兩人其實聚少離多。甜蜜的時光何其短暫,這時的胡蘭成,已因為漢奸罪名而被通緝,但仍不改風流本色,與別的女人同居,傷透了她的心。
所以,人與人之間的緣份,到底是善緣還是孽緣? 當愛在心頭蔓延時,誰有辦法理性判斷,眼前這人,真是我一生的良人嗎?要知道,當理性從心頭湧出時,就表示愛情在腦海裡消退了呀!那麼,如果遁入空門,四大皆空,就能避開人生的痛苦嗎?在傾城之戀裡,張愛玲透過筆下人物,罵白流蘇道:
「妳就算剃頭當了尼姑去化緣,化的也還是塵緣,離不了人。」
既然離不了人,在漫長的生命過程裡,你總想碰到你的Mr. Right?還是,你想把碰到的人,都變成Mr. Right呢?前者宿命,後者造命,兩者其實並不衝突,如果人能先“認命”再來“造命”。先了解宿命的限制,在造命時,不就更能量身打造,事半功倍,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嗎?
人生,往往只有在刻骨銘心的遭遇之後,才能重新定位生命的選擇,認識自己的不足。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這就是愛情的代價,也是人生的代價,它應該是打破虛幻的外在假相,反樸歸真的轉折點;當你渡過去了,雲淡風清,地球仍然在轉,可是渡不過呢?那是你的命嗎?
我很喜歡弘一大師(李叔同)的一首偈,謹送給所有正在忍受愛情的代價的情人們。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余何適?廓爾忘言。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