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心裡有很多感到疲憊的黑暗面
一開始開啟粉絲團的時候其實還沒有網紅這個詞
(我是2011年開始做粉絲團的,甚麼時代的眼淚)
當初FB才剛開啟這個功能
身為一個剛嫁過來的專業閒人
我就開始在粉絲團寫起一堆又一堆的廢話
發洩我每天在韓國受到的驚嚇、挫敗跟趣事
所幸我爸媽把我生的還有點文采
就這樣莫名的累積了一些版友
雖然我輕描淡寫
但其實我當初是背負著宏大的使命感
就是想要成為一個台灣人窺探韓國人真實生活的平台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
就這樣我閒到了2014年
慢慢越來越多人稱呼我為”網紅”
網紅是甚麼呢?
就是不是youtuber、也不是部落客、也不是模特兒、漫畫家,
總之甚麼都不是但在網路上有點聲量的人
這樣聽起來我好像的確是
畢竟我就是一個在FB裡耍嘴皮子起家的人
於是我活生生的被歸類到網紅類別
直到今日大部分的網紅在社會上都有著非常負面的刻板印象
因為我們甚麼也不是
但其實我們都還是很認真的在做我們的工作
至少我認識的幾個同行都挺認真的
我的每一篇發文都需要著墨於正確傳達表達我的意思
因為文字沒有表情
同一段文字有一百種的解讀方式
將我的發文可能被錯誤解讀的機會降到最少
是我工作裡重要的一環
而這比你們想的要來的困難
一萬個人有一萬個看法
四十萬人就有四十萬種解讀
每當有所失誤
就會被說”你算是一個公眾人物,餔拉餔拉餔拉餔拉”
如果你的失誤傳到別的不熟悉的平台
那些這輩子沒有看過你一篇發文的人
瞬間都變得很會幹譙你
似乎他們有多了解你、多懂你
而可怕的是人心智比想像的脆弱,
那些瞬間,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其實是他們口中訕笑的如次惡劣
曾經同一個東西放在我的粉絲團(有40萬人訂閱戶)
大家肯定我的老實,並且稱讚當一個敢講真話的網紅值得鼓勵
放在我的YT(那時候大約3萬訂閱戶)
被罵說我故意講東西爛是想紅,想引起廠商注意
或是有人說我想紅好可憐
但上傳呈現的東西是一模一樣的
到底是我不一樣?是我工作做得不夠好?還是是你們看我的眼神不一樣?
是不是隨著我追蹤人數的多少
你們會對我有不一樣的評價?
用不一樣的標準、眼神來看待我的每一句發言?
現實生活中我是一個很簡單的人
對朋友不滿我會直說、受傷我會哭泣、生氣我會大吼
而這些進入到了網路世界就會變得他需要被包裝才會正確地被傳達
反而變得很不簡單
經過了八年的磨練
寫一句話我可以猜到十種被說閒話的內容
檢查我們的影片,我可以猜到十種被酸的內容
也許你會說那你就修正就好
如果我不停地修正不停地更動
最終就是失去我自己並且可能所有東西都難產
畢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理智的我也是很清楚的
那些不認識我本人的台灣太太的捕風捉影
讓我不再願意出去參加社交活動
那些沒看過我幾篇發文的網友對我評頭論足
讓我休息時間不太願意再看其他任何網紅或是YT作品
那些想要利用我而被我嚴厲斥責的商人
讓我懷疑是不是這個世界只有當奸商才能存活下去
就這樣我的這份工作一點一滴地改變了我的生活、我對人的想法
而這一切我一直以為傷害只是短暫的
我最終都會想開、想通、走出來
但近幾個月我發現這些只是一直慢慢侵蝕我的生活
小小的傷口們累積成大大的傷口
然後慢慢的潰爛
我還是很喜歡我的工作的
特別是對於堅持台韓交流的初心還是沒有變
也許多了一些商業化維持營運
但可以跟大家分享兩邊文化的不同我還是覺得非常有趣
不專業的文化分享受到大家肯定也是成就感十足
也許在很多文字表現的方式、影片編輯的內容、商業化呈現的東西
都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但還是謝謝一路很多溫暖版友不嫌棄
讓我慢慢一路走到現在多角化的經營
最近在做心態上的調整遇到很多瓶頸
這篇文章只是非常突然的有感而發
哈哈哈哈哈感謝大家收看這篇廢文XDDDD
各位晚安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金獎導演吉勒摩·戴托羅代表神作,連後來勇奪奧斯卡的《水底情深》都無法超越的經典,13年後重新上映! 🔥女主角的三個挑戰融合了現實與幻想,卻又和歷史緊緊相連! 🔥羊男代表子宮?整個故事都是假的?瞳魔的原型竟然是聖露西?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上映至今已經13年的《羊男的迷宮》,在IMDb與爛蕃茄上始終...
「讀墨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讀墨評價 在 台灣妞韓國媳 Facebook
- 關於讀墨評價 在 譚蕙芸 Facebook
- 關於讀墨評價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 關於讀墨評價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 關於讀墨評價 在 EHPMusicChannel Youtube
- 關於讀墨評價 在 邦尼幫你 Youtube
- 關於讀墨評價 在 [心得]讀墨Readmoo Pro 2 10.3" 心得分享-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讀墨評價 在 【讀墨電子書使用祕技】這個「第一台」到底有多厲害!? 的評價
- 關於讀墨評價 在 閱讀器Kobo和mooInk大家比較推哪台呢? (第2頁) 的評價
- 關於讀墨評價 在 關於讀墨的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讀墨評價 在 分享電子書平台Kindle、Kobo、Mooink及閱讀器心得- 書籍板 的評價
- 關於讀墨評價 在 readmoo讀墨的評價和優惠,YOUTUBE、PTT和商品老實說的 ... 的評價
- 關於讀墨評價 在 readmoo讀墨的評價和優惠,YOUTUBE、PTT和商品老實說的 ... 的評價
讀墨評價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沒有誰比誰高貴](六之五)
反修例運動此前多場審訊,不論是襲警、藏武器、暴動案,在法庭裡的檢視方法,採取視覺較微觀。示威者在這條街被捕,隔一條街發生的事,不會視為相關。時間上檢視也收得狹窄,例如7.21元朗襲擊,或831太子站事件,示威者受事件影響之後上街,法庭不會視為有參考價值(relevant).
然而國安法第一審,唐英傑開電單車涉衝向警察防線,車上插了「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旗幟,案件搬到法庭,被提升到「恐怖活動」「煽動他人分裂國家」層次。
法庭對刑事案件審訊,多檢視可觸摸之物,如翻看閉路電視、檢視直播片段、化驗被告背包或手袋的物件。
但驗視一句話的意義,用甚麼方法,拉闊到歷史何年何月,翻查幾多本字典,還是要揭開人腦看看人的思想?
早幾天,辯方專家證人,港大學者李詠怡當被控方逼問舉殖民旗的人心裡想甚麼,梁天琦設計口號的心底意思。Eliza一度在庭上表示:「我沒法子有讀心術 (I am not a mindreader).」
如何去讀一場社會運動的集體心理?社會學家,明顯和法律專家有不同看法。
這天,彭寶琴法官問及Francis,他如何理解「反修例運動的時間線(timeline)」。作為專研社運的學者,Francis認為運動由2019年6月9日開始,延續至大約2020年中,但難說某一日正式結束。彭官反問:「逃犯條例不是撤回了嗎?在2019年9月條例撤回後,李教授你仍然覺得運動繼續下去?」Francis說是。
彭官亦問Francis,「你在問卷中問示威者,那一個口號有代表性,但每一個集會不是有主辦單位嗎?大會不是有他們的主題?」(亦即民間所謂的大台)
Francis回應道,每次遊行雖有個別主題,但整場大型反修例運動不只是個別遊行。「例如人們最初對『齊上齊落』口號感到有共鳴,因為此口號表達了整場運動裡,示威者感到的團結精神和聯繫感(togetherness)。很多時候,口號不是直接與政策訴求有關,而是表達示威者的情感和感受。」
這天,辯方專家證人,中大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Francis進入第二天作供。高個子的他,頭髮長及頸,穿了淺灰色西裝外套,外套布料質地有反光效果,西裝上的縐紋特別顯眼。他出現在證人枱時,拿着橙色的布袋,把厚厚的文件塞在布袋內,擱在證人枱。
Francis喜歡把手踭擱在枱上,竪起前臂,長長的手指揮舞着,談起他熱愛的社科方法論,語速越說越快,微微地左右搖動帶輪辦公室椅子。法官不只一次請他說慢一點。
有些時候,三位法官們發問的問題,比雙方大狀們更多。
Francis說,曾向全香港市民抽樣撥打電話作民意調查。為了要有隨機性,撥打住戶家居電話時,會向聽電話的人問,若家居住戶多於一人,那一位同住者的生日日期較接近,則邀請該人來回答民調。
唯一的男法官陳嘉信,手指之間常夾着筆,雙眉上下舞動,立即發問:「為何打電話去家居要這樣問,而手機則不用問?」
Francis解答道:「在外國,曾有研究發現,在家庭中負責接電話的人,永遠都是家庭主婦。」法官杜麗冰聽到後,臉上綻放出會心微笑,更向陳官互相交換笑容。Francis續說:「又或者是年輕人搶着電話聽,這樣,民調做出來就會有偏差。」
另一個社會學方法論的提問,也是由陳嘉信法官追問出來的。Francis團隊亦曾於廿多場遊行或集會活動中做現場調查。調查員會被分派在集會或遊行現場,邀請參加者填問卷。
但隨着運動變得更流水式,出現更多變數,甚至出現衝突。為了保護調查員安全,例如7.27元朗遊行,他們會派出少量資深調查員到現場,派發含有QR Code的單張,示威者可以事後上網填寫。
無論是代表控方的周天行檢控專員,抑或法官都問Francis,讓人拿單張回去跟QR Code填問卷,怎樣肯定填的人真是去過現場?
陳嘉信法官問:「你說,填問卷的人很熱心,你怎知他們會不會『熱心』過頭,上網虛構答案?」他雙手在空中比劃着括號,把「熱心」二字強調。
Francis說,他們巧妙地在網上問卷中加入了一條題目:「這天在那一個示威地點加入隊伍」,亦有一個選項是:「我今天沒有參加遊行」。填表者並不知道,研究員會剔走沒參加遊行的人的意見。
「他們填的時候,不知道這條題目若答了,其實篩走了自己,最終我們便可以只分析參加過示威的人的數據。」三法官聽罷,明白學者一早想到這些漏洞,點頭表示明白。
法庭裡,尋找「光時」意義之旅,控辯雙方均花心力指斥對方研究方法有漏洞。
代表律政司的署理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嘗試從Francis的研究裡,找尋不足之處。Francis和團隊以5種研究方法:全港性電話民意調查、示威現場問卷調查、焦點小組、連登討論區大數據分析、公共討論分析(時評人在傳媒的言論),多管齊下來理解社會運動中口號的意義。
周專員指,調查大部分於2020年初之前進行,而本案發生的日子(2020年7月1日)之前一段時間,即2020年2月至7月,Francis沒有相關研究。周專員問:「沒有任何事阻止你進行更多研究吧。」
Francis指,當他自己知道要做專家證人時,已是2021年4月底,時光追不回了。「我不能坐時光機回到過去(I cannot travel back in time to do it.) 周專員堅持追問,可以做電話民調呀。此時陳嘉信法官插嘴表達其看法:「即係你叫李教授在2021年問番啲人9個月前在想甚麼?」
Francis望着陳官說:「你說的我認同,即使可以問,搜集回來的數據也不會可信。問人今日在想甚麼會較可信,你問人一年前想甚麼,可信性甚低。」
周專員轉以「以子之矛」嘗試再去進攻。「你曾說過口號的意義會隨時間改變,你在案發前一段相關時間,無研究喎。」Francis再解釋,除非遇到重大事件,口號的意思隨時間改變,基本上是以年計,或以十年計,「口號意義改變,並非分分秒秒在變動」。
Francis在庭上首次披露,他團隊進行的「連登討論區」大數據研究,份量之浩瀚,他和團隊從連登「時事台」從2019年6月到8月21日的討論帖子及回應留言,涉及2千5百萬個,電腦檔案足有38GB。
周專員從枱底拿出幾疊白紙,原來他的團隊從連登討論區,人手萃取了一些帖文,叫Francis即場示範如何做Coding (編碼)工作。
西裝骨骨的Francis翻閱着文件,開始說:「呢位網民【四葉妹妹】有提及過「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沒提及「港獨」及「五大訴求」,可算為「1, 1, 0, 0」; 網民【英國男孩】完全沒提,電腦會記為「0, 0, 0, 0」;這位【草尼馬仔】貼了光時旗的照片,不含文字留言,我們技術上沒法認出。但不改變們這個整個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在嚴肅法庭,聽到鬼馬的網名,旁聽者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控辯雙方過招,誰的「方法和總結」算是合理,光時究竟意義何在,是否違犯國案法?
Francis今天較完整披露他的看法。他認為,控方專家劉智鵬教授,以歷史及語言學角度去看「光時」這口號的意思,作出一個聲稱,就是「『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這口號,只有唯一一個解讀,並為所有人共知」,「但我認為劉教授沒有提供充足證據去證明這個聲稱」。
Francis解釋,劉教授報告中用了「necessarily」一字,即口號詮釋的唯一可能「必然」是這樣,這是Francis自己認為需要用多種社科方法驗證的假設。
口號究竟是由喊的人那端衍生意思,還是從接收者那邊決定意思?
陳法官指,他理解控方劉專家報告中指的是,「喊口號的人懷有分裂國家意圖和目的」。但Francis卻說,喊口號基本上是一個「傳播行為」,不只是一個人單方面「個人表達」那麼簡單。
一個口號喊出來,是由嗌的人承擔意義發送者責任,還是接收的人也有份貢獻意義?如此哲學性問題,在法庭的空氣裡交鋒。
Francis又像在講課一樣,「作為傳播學者,我認為,喊口號是一個溝通行為,不只是一種自我表達。我嗌一個口號,會考慮接收者如何理解。」
小個子的法官杜麗冰,左手手指戴了綠寶石戒指,她一邊說話一邊以手部語言輔助她的比喻:「好像我跟一百個人說,我喜歡西瓜,有人會覺得我愛吃紅色的生果,另一個人覺得我愛吃綠色皮的水果。我發送一個訊息,但別人接收不同。」
Francis補充:「不止這樣,說話的人會小心用字。例如有一句句子意義明確,另一句句子的意義含糊,如果我要表達自己,減少誤會,我會選較明確的那句。」陳官提出,智力不同的人也會用字不同。
Francis反駁:「不只,也看大家出身甚麼背景,像你們法庭背景的人理解『引導性問題』(leading question)和我們社科人便不同,不只是智力差異的問題。」聽到這句話,杜官和陳官都作深思狀。
控方曾挑戰,指若文字意義多樣,人們便沒辦法溝通。Francis在此反駁:「劉教授說,人們會跟社會慣例(convention)去用字,但問題是,社會有很多慣例。文字使用很複雜,也有修辭學(rhetoric)作為一種慣例。劉教授把語言意義解得太過死板(too rigid),語言意義多樣,修辭令人們變通調適,否則世界便沒有創意寫作了(creative writing)。」
控方周專員指出,劉教授也有其「證據」,就是警方跟據示威錄影片段,數算有多少次出現「光時口號」,而這口號與「顛覆元素」如港獨訴求、暴力行為同時出現。Francis反駁,這數據只在「點算上」可靠,但兩件事同時出現(co-appearance),並不等於有關。
Francis用一個生活化的例子,說明兩種同時出現的東西,無必然關係。「在大學,學生在班房可以自由入座,兩個大學生每次課堂都一起坐,可以解讀為他們是朋友;但在中學,課室座位是被編排的,兩個中學生常並排而坐,只能說他們是一起坐。」
然後,Francis就望着控辯雙方大狀的方向:「就像在這個法庭,李先生和周先生也一起坐,要考慮這是個法庭場景。」眾笑。
至於示威場景,有其特性,Francis解釋:「好像每年香港七一遊行,於同一個示威裡出現的團體,訴求可以不共容。如性小眾、勞工及外傭團體也會各自有訴求。」
即使大型示威有一些共同訴求,各人理解也有差異。Francis指,他有研究2014雨傘運動,其口號為「我要真普選」,「但落實到具體解釋,甚麼是『真』的普選?『真』字既開放又抽象,讓人各自己想象。」
文字容易於不同場景被誤解,Francis特別澄清了一個可能的誤會。焦點小組討論的指引中,研究員需要留意討論覆蓋不同範疇。其中一個範圍呈在法庭文件中,寫道:「社會運動意識形態和激進化(social movement ideology and movement radicalization」。
Francis特別澄清「激進」二字的在的學術意思:「激進化,在研究社運學術世界裡,意思是與社會常態的距離(deviation from social norm ),涉及更重大改變的意思,並沒有『好與壞』的評價。」
「好像反修例運動最初,有人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這訴求較溫和,因為過去香港也曾成立過,相比起來,『解散警隊』這口號則較激進」。陳官補充:「即是要求更徹底的社會改變。」
陳官亦引述文件中的資料,好奇地向Francis查問:「為何你認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比『五大訴求』更激進呢?」Francis解釋:「修辭學上,『革命』比『訴求』所涉及的改變,幅度更大,這是明顯的。」
在香港的刑事審訊上,「不爭辯事實、客觀存在」是常用術語,去指控一個人做了一件事,作為刑事案的入罪條件。然而一支旗,一句口號,如何建基於事實,使用這種法律語言,又出現了奇特的交雜和火花:
周專員指出,警察報告中點算示威口號出現次數是「客觀、不爭辯的事實」。
Francis反駁道:「你們只是提供了口號在示威現場,曾出現過的這個事實。」
周進逼:「你們只是倚賴別人的意見。」
Francis:「我們紀錄了人們表達意見的這個事實。我們分析的文章、人們論述過這些意見,都是一種『社會現實』(social facts)」
周再問:「你是否同意,劉智鵬教授報告裡,他對光時口號的解釋,是對的(correct)?」
詮譯變成了對和錯,二元對立,二選一,社科學者抗議了。
Francis:「我們的總結是,口號是開放的,抽象的,不只一個解釋,每人有每人的論述。我不會評價一個時評家對口號的解釋,正如我不會評價焦點小組裡一個平凡人的解讀。(I wouldn’t judge)我不會說,這個人的解讀是正確,這只是他自己的說話 (I wouldn’t say if this guy is correct, it is his own articulation)。」
周不放棄:「你不會異議,若我說劉智鵬教授的解讀是對的。」
Francis斬釘截鐵回應:「我會異議,問題並不在對與錯」。
杜麗冰法官嘗試插話,問Francis:「你會否覺得劉教授可以作這樣的解釋,即使你不贊同其解讀?」
Francis說:「我個人不會對口號作這樣的詮釋。劉智鵬教授的詮譯,只是『其中一個詮釋』。其解讀的地位沒有特別高,也沒有特別低。相比起某一個時事評論員,或者我們焦點小組的某一個參與者。」
周天行在盤問到最後,拋出了這個問題:「我說,我方對口號的理解方法(approach)更可靠。」
Francis噗哧笑了,全場亦爆出陣陣笑聲:「哈哈,肯定不是。警察在『點算口號』上或許是可靠,但我挑戰警察報告中『對數據的理解』,當口號與顛覆元素共同於示威場合出現,根本不是支持口號有顛覆意義的證據。我對警察報告是完全不贊同。」
此時,周天行專員彎腰,跟坐在他旁的同事耳語了逾三十秒。
周專員回過頭,橫空拋出這句話:「我向你指出,你的報告不可靠,不相關。」
Francis咬字清晰,語氣肯定回應:「我的報告,既可靠,合乎標準,亦相關。」
誰的解讀更有權威?控方專家認為喊口號的人必然意圖顛覆;辯方則指出,口號是開放和曖昩的,任何人的解讀,都沒有比另一個人的解讀更有權威。
一支旗,八個字,意義之爭,連繫着多位國安法被告的命運。
國安第一被告唐英傑,身型壯碩,年輕的他坐在犯人欄,由幾個懲教署職員押送。
唐的學歷不算高,是一位日本餐廳的厨師,然而穿着深色西服的他,還押了一年後,出席他自己的審訊,連日聽學者解讀他舉過的一支旗,都堅持翻閱着厚厚的法律文件,專心地聽着耳機,坐在他旁邊隔了犯人欄的翻譯先生,即時以廣東話傳譯。
「Rhetoric….修辭學」英語對話,小聲的廣東話,在法庭後方響起了,兩條聲道有些重疊。
幾名穿墨綠色制服的懲教署職員, 和唐一起坐在寬闊的犯人欄內。懲教職員的身體,慢慢挪移越近唐的方向,他們偶爾也竪起耳朵,跟進學者們的辯論進程。連穿着保安制服的叔叔,都聽得懂英語,都留意到辯論擦出火花,露出驚訝的表情。
八個字,有罪還是無罪,全城關注。誰的解讀更高貴?
時鐘已到下午四時半,明天Francis繼續作供。
***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一):[Regime & Redeem]
7月2日控方專家劉智鵬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10137115741348/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二):[Just Do it]
7月9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29321820489544/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三):[過去與未來]
7月12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37523026336090/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四):[知行合一]
7月13日辯方專家李詠怡及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0215429400183/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五):[沒有誰比誰高貴]
7月14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3328702422189/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六):[選櫻桃的人]
7月15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5860505502342/
(圖為辯方專家證人中大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離開高等法院)
讀墨評價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八卦
#一線三的心情抒發 #以下有雷
還沒看過《火神的眼淚》者請斟酌閱讀😉
最近很火紅的 #火神的眼淚 職人劇
前兩天輪休把短短十集一口氣完食了,
打從心底覺得拍得很好,整部片都是,
無論是緊湊的劇情、刺激的火場畫面、
整個小隊長時間黏在一起的革命情感、
面對外行鯛民指責、長官卻選擇相信外行、
甚至是隊員之間面臨各自的心魔與黑暗面、
還有官僚間的草菅人命、制度殺人的呈現,
絲毫不誇張地濃縮在電視劇裡呈現出來。
整部電視劇的劇情走向、人物性格描寫、
甚至是每個環節的台詞、動作、故事發展,
我卻幾乎可以預測、猜中發生什麼事,
甚至搶先一步說出那個角色的台詞。
因為那就是我們的日常呀。
別誤會,火神是評價非常高分的職人劇場,
能夠把警消的日常表演得如此淋漓盡致,
演員與劇組肯定都下了非常多的苦心,
絕對是要給予最高的敬意與鼓勵;
只是,一齣呼聲如此高的電視劇播畢了,
消防員的命運有因此而不同嗎?
早就該淘汰的破爛裝備、無腦的自私鯛民、
熱愛關說的民意代表、只想升官的長官,
不覺得這些東西充滿滿都是既視感嗎?
最近大雨連連路面溼滑,
一連跑了好幾個路倒的救護,
雖然我們到場只是協助現場的控制,
主要是由專業的救護人員到場判斷與救治。
倒在地上的阿伯臉旁邊有一攤鮮紅色的血,
伴隨著看起來應該是少部分的臉部組織,
紅紅濃濃稠稠的,阿伯還掙扎地想爬起來,
年紀大了雙腳無力,不小心滑倒了。
救護車在我們到場後3分鐘內也到了,
趕緊先幫阿伯固定頸部,把他扶了起來,
看著阿伯臉上被削去一大半的皮膚,
救護員一點也不怠慢的沖洗著傷口,
一邊詢問我們能否通知阿伯的家人。
很幸運地旁邊大樓管理員認出了阿伯,
說阿伯是他們這裡的住戶,立刻打了電話,
阿伯的老婆搭著電梯緊張兮兮的衝下來,
第一句話就是指責阿伯「沒事幹嘛跑出門」
接著「你們可不可以不要那麼粗魯?」
阿姨指著正幫阿伯清理臉部傷口的救護員,
頤指氣使地揮著手,一邊戴起她的墨鏡,
嚷嚷著阿伯害她不能在家裡上視訊瑜伽,
救護員攙扶阿伯上救護車時她還在吵鬧,
質疑為什麼一定要由家屬陪同才能送醫,
救護員這是耐心地向阿姨解釋相關流程,
完全沒有露出任何一絲不耐煩的表情,
臨走前還不忘跟我們回了揮手說謝謝。
把傷者送上救護車就沒我們的事了,
抄登完資料目送救護車離去,我心想,
這些選擇擔任消防救護員的人都是天使吧,
如果是我,大概已經爆氣臭罵那個阿姨一頓、
督察組跟所長已經接到她的投訴電話,
回去等著叫我寫檢討報告了吧。
希望所有出門執勤的警消兄弟姐妹,
注意自身安全,切記自己一定要先安全。
偷偷暴雷一下,劇情裡面最不切實際的,
大概是議員請辭良心發現那一段吧🤪🤣
#一線三的日常
#火神的眼淚 #公視職人劇 #Netflix
#消防員 #同安消防隊 #警察 #台灣警察
Photo by 一線三的秘錄器
Written by 一線三
Post by M 編
讀墨評價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評價
🔥金獎導演吉勒摩·戴托羅代表神作,連後來勇奪奧斯卡的《水底情深》都無法超越的經典,13年後重新上映!
🔥女主角的三個挑戰融合了現實與幻想,卻又和歷史緊緊相連!
🔥羊男代表子宮?整個故事都是假的?瞳魔的原型竟然是聖露西?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上映至今已經13年的《羊男的迷宮》,在IMDb與爛蕃茄上始終都維持著極高的評價,而且本片也是導演Guillermo del Toro(吉勒摩戴托羅)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他近年來最為人所知的《水底情深》,更是為他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兩項大獎,奠定了他在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Guillermo del Toro的許多作品都是自編自導的,同時他也習慣在拍攝之前,畫下整個作品的美學風格,所以也留下了他恐怖怪誕的個人印記。不僅是視覺效果,在他的故事中,也常以黑暗童話或寓言故事來影射現實中的人性與想望。
主人翁Ofelia所遇到的奇幻冒險,與現實中她所遇到的艱困挑戰形成了完美的對照。而墨西哥籍的Guillermo del Toro ,也將他成長階段,受到西班牙內戰流亡人士的影響,反映在作品裡,生動呈現了當時西班牙在佛朗哥政權管治之下的悲劇,以及法西斯主義的意識形態對人們造成的迫害。這可小可大的故事格局,為觀眾留下了許多解讀空間,非常值得我們重複欣賞與解讀,更是在13年後的今天,意外成為了現代集權與極端主義的借鏡。
所以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會先分享電影中的三大『關鍵』;再用用奇幻、現實、歷史的三個角度去解析羊男給予Ofelia的三個挑戰;最後則會列出電影裡的象徵與彩蛋。相信不管你有沒有看過《羊男的迷宮》,這支影評都會讓你再度愛上這部人生必看的電影喔!
#羊男的迷宮
#人生遺片清單
#PansLabyrinth

讀墨評價 在 EHPMusic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微信公眾號:ehpmusicchannel
----------------------------------------------------------------------------------------------------------
♫ 一鍵收聽你想聽的歌 ♫
❖ 抖音/TikTok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wduBTjBHknz5U4_ZM4n6qm
❖ 華語歌曲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z5t_T2v2iuW1pqnj89kY4F
❖ 廣東歌/粵語歌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xBtfYS-CM3UXto2VbUL8hA
❖ RAP/說唱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yD5qKNqumkTXqtPiYj3mlr
❖ 古風歌曲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y9uWRObrUifsgJBdpBEq-y
❖ 翻唱/改編/Remix/EDM 歌曲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z9-257u_Eknjf0sjW6HDjH
❖ 更多分類歌單: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45x_D7DgK5313D3ftM_EQ/playlists?view=50&sort=dd&shelf_id=17
----------------------------------------------------------------------------------------------------------
❖歌詞在下面❖
一草一木怡然成趣,一粥一茶處處生花。忙碌的時光裡,一份閒情最可貴……仲夏近端陽,國風歌者劉珂矣發布全新國風唱作單曲《閑庭絮》。這首歌是在珂矣讀了清代文學家沈復《浮生六記》後的有感而發。對於此書,前人曾有“讀之心醉”的評價,曾翻譯過英文版《浮生六記》的著名作家、學者林語堂也曾稱蕓娘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而在珂矣看來,《浮生六記》最動人之處就在於沈復與蕓娘的彼此成就與相互滋養。此次的歌曲製作團隊質誠精良,吉他編配及演奏邀請到著名歌手李健的御用吉他手向巍老師,簫則由剛剛發布全新EP的青年演奏家“塤公子”吳題錄製,老搭檔百慕三石參與了作曲並擔任製作人,該單曲由慕音樂全網發行,傾情推薦。
”閑“是一種生活態度,但它卻時常體現在沈復與蕓娘略顯拮據的生活當中。論詩賞月,聽風弄草,觀燈游湖……他們過著平淡而又不平凡的布衣生活。鄉居生活烈日炎炎,蕓娘會想到做“活花屏”的方法避暑遮陽;沈復撿回一些古樸的巒紋石,二人便巧手布置成了蔦蘿雲松的“仙島”假山;沈復喜歡喝點薄酒,蕓娘就為它設計了節省空間又攜帶方便的墨梅盒盛菜點。兩顆雋秀、妙趣的心靈,於歲月中相契相依。而這一出一幕,便是他們日常生活點滴中細水長流的輕暖……
今天的生活,似乎比古時忙碌了許多,彼此之間的相處也因為心靈的“不在意”而片段化了。抽出一些閒時,付與一些閒情,好好的去“過”我們的生活吧!願我們可以和最親近的人一起閑庭信步,絮語家常。
演唱:劉珂矣
作詞:劉珂矣
作曲:百慕三石/劉珂矣
編曲:百慕三石/劉鑫磊
製作人:百慕三石
特別感謝:陌緒
吉他編配/演奏:向巍
簫:吳題
和音:張戀歌
錄音:姜皓天
錄音棚:Studio21A
混音:劉鑫磊/百慕三石
製作助理:劉凱
混音棚/母帶:珊瑚錄音棚(Coral studio)
宣傳發行:慕音樂(Mu music)
一船炊煙煮酒 月兒仍半開半待
青山聽我談笑 蘭影也入懷
你看花蔭漸成海 心裡便水面風來
你看青石堆疊 便雲林樓台
閒時立黃昏 笑問粥可溫
琴聲浮或沉 聽懂只一人
閒時立黃昏 笑問粥可溫
君畫梅竹深 晚霞任紛紛
一船炊煙煮酒 月兒仍半開半待
青山聽我談笑 蘭影也入懷
你看花蔭漸成海 心裡便水面風來
你看青石堆疊 便雲林樓台
閒時立黃昏 笑問粥可溫
琴聲浮或沉 聽懂只一人
閒時立黃昏 笑問粥可溫
君畫梅竹深 晚霞任紛紛
閒時立黃昏 笑問粥可溫
琴聲浮或沉 聽懂只一人
閒時立黃昏 笑問粥可溫
昨夜生爐暖 雪落了無痕
注:閒時立黃昏,笑問粥可溫 取自網絡,改編自陌緒
----------------------------------------------------------------------------------------------------------
❖歌手資料 About Singer
➸ 微博 | https://www.weibo.com/liukeyi2628
❖歌曲上架平台
➸ 酷狗音樂 | https://t4.kugou.com/song.html?id=7yoZo70wmV2
➸ QQ音樂 |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YEYGPWp
----------------------------------------------------------------------------------------------------------
❖ 合作郵箱:ehpmusicchannelhk@gmail.com
❖ 微信:EHPMusicChannel(id:xy-z1315)
(歡迎查詢合作/投稿音樂/攝影作品等等)
❖Original Photo by thedragonflyer
❖歌曲版權為歌手本人及其音樂公司所有,本頻道只作推廣及宣傳之用,若喜歡他們的音樂請到以上平台鏈接購買歌曲支持。
❖Like, Comment, Share & Subscribe❖
❖喜歡的請分享及訂閱本頻道❖

讀墨評價 在 邦尼幫你 Youtube 的評價
立即加入邦尼頻道會員計畫:https://www.youtube.com/c/isbonny/join
(#你的恐龍會隨著你的會員等級一起成長哦!)
------ 邦尼評測正式支援4K高畫質串流囉!!!
立即加入邦尼社團挖好康:https://fb.com/groups/isbonny
#Mobiscribe #ePaper #電子紙 #電子閱讀器筆記本 開箱短評測、實際體驗 4096 階 Wacom 觸控筆書寫體驗、電子閱讀器體驗。本即將帶來 Mobiscribe 評測、實測、評價、推薦、值不值得買。除了告訴你 Mobiscribe 值不值得買外,更讓你能夠一窺 Mboiscribe 所搭載的 6.8 吋 前光電子紙顯示器,內建閱讀器 APP 支援 .epub , txt , pdf 等檔案格式,也可以另外安裝 樂天 Kobo , 讀墨 Readmoo , 國資圖 iLib 等等, MobiScribe是一款對於舒適閱讀體驗為出發的電子紙產品,擁有相對輕巧的機身,除了方便單手握持閱讀外,也更容易隨身攜帶。
#什麼是前光? 答:Mobiscribe 所採用的電子紙顯示器,在螢幕的光源配置上,採用 eInk 顯示器普遍的螢幕兩側配置,因此稱為前光。
本期節目介紹的所有APP安裝檔案:https://s.iwaishin.com/2NlppDa
[ Mobiscribe 產品資訊 ]:
- 販售通路-UDN 購買連結
https://s.iwaishin.com/2BPBR8O
- FB討論社團
https://s.iwaishin.com/2q6jQjG
- 實體展示與銷售地點:台北三創生活園區7樓(台北市中正區市民大道三段2號)
- 實體展點(僅展示不販售): MERCI Design 桃園藝文店 - TheGoods好物事務所 (桃園市新埔六街80號)
邦尼官網:https://www.isbonny.com
#邦尼評測:超深入 3C 科技使用體驗
#邦尼LOOK:3C 科技產品開箱快速動手玩
#邦尼LIFE:屬於邦尼幫你團隊的私密生活玩樂
#邦尼TALK:有內容的聊聊科技資訊吧!
你訂閱了這麼多頻道,就是少了一個幫你評測幫你了解科技生活的科技頻道,立即訂閱「邦尼幫你」吧!
訂閱邦尼幫你:https://lnk.pics/isbonnyYT
邦尼幫你 FB:https://www.fb.me/isbonny
邦尼幫你 IG:https://www.instagram.com/isbonny/
邦尼社團:https://fb.com/groups/isbonny
邦尼Line官方帳號:@isbonny(http://line.me/ti/p/%40isbonny )
邦尼信箱:service@iwaishin.com
邦尼評測(產品合作):me@iwaishin.com
快來找我們玩!!!!
本期卡濕:
露點的:Mobiscribe 、 驢子的手
主謀(製作人):邦尼
內容創作:威信
色影師:又民
剪接 / 後期:又民
麥聲人:歐登
內容夥伴:IWAISHIN 愛威信 3C 科技生活
特別感謝:Mobiscribe & 每一個看影片的「你」
邦尼老實說:本影片係由 Mobiscribe 有償委託測試,並由邦尼幫你秉持第三方評測的客觀事實,衷心製作消費者體驗報告。
我們是邦尼幫你:
以「邦尼幫你」為出發點,秉持著「科技很簡單,新奇可以好好玩」的初衷,以更多實境使用場景及戲劇內容豐富以往艱澀難懂的科技資訊,回歸消費者角度思考產品價值,並以「幫你玩、幫你測、幫你試」等實測內容給予產品評價,此外更期許能夠成為「更貼近消費者觀點」的內容創作者及具有媒體影響力的科技內容創造團隊。

讀墨評價 在 【讀墨電子書使用祕技】這個「第一台」到底有多厲害!? 的八卦

(寧心舍評測) 讀墨 mooInk Plus 2開箱、外觀設計、重量及用後體驗(同場加映:直掀式保護殼介紹). 寧心舍積塵•12K views · 3:32. Go to channel · 5個 ... ... <看更多>
讀墨評價 在 閱讀器Kobo和mooInk大家比較推哪台呢? (第2頁) 的八卦
Readmoo 讀墨今年適逢Readmoo 讀墨創站10 週年,配合本屆書展也推出超豐富的線下、線上活動,不僅攤位(攤位編號C1000)上安排全系列閱讀器,包括目前熱烈預購中的 ... ... <看更多>
讀墨評價 在 [心得]讀墨Readmoo Pro 2 10.3" 心得分享- 看板book 的八卦
圖文好讀版
https://link.medium.com/KdBUu9Ve9yb
二月初新入手的Pro2 剛好使用超過兩個月,想說試著寫下這兩個月使用的心得,提供給如
果像我當初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買的人一些參考。
首先附上購買證明,希望可以降低這篇文是葉配的可能性
【選擇Readmoo或是電子書閱讀器的理由】
其實一開始也在平板跟電子紙之間猶豫,主要游移的點在於身邊主要的朋友都是用平板在做
筆記或是看paper,甚至如果要看電子書其實有那些商城也可以看,但我最後選擇試試看讀
墨10.3吋電子書閱讀器的原因有以下(按重要性排序
1. 螢幕藍光:
因為工作性質幾乎要整天盯著螢幕,雖然平板有很多濾藍光的方式,但試過後感覺還是有
差。雖然藍光對視力傷害還不是很確定影響大不大,但基於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道
理,如果能讓生活中一段時間避開螢幕背光應該也沒什麼不好吧
2. 閱讀需求:
因為未來會有一段時間在國外生活,可以預期應該很難購買到實體的中文書,這真的對於很
常靠中文閒書打發時間的人來說實在很恐怖,幾乎等於是斷掉一項興趣,所以買電子書來讀
大概是唯一的出路,加上第一項的理由就決定要買閱讀器了
3. 封閉式閱讀器應該可以比較快(?:
不知道在哪裡聽到這樣的說法,就是開放式系統的原生安卓會讓原本處理器跟記憶體就不太
好的電子紙速度更慢,而封閉式至少可以比較有可能捨棄掉一些功能而加快,加上實體去書
展翻過覺得換頁速度是可以接受的就決定選讀墨10.3吋的Pro 2了
保護殼可以折疊當書架
選擇一個好看的待機畫面 其實當書桌擺飾也不錯
當然猶豫的點就會是這個價格,買一整套下來快1w7的價格實在有點嚇人,確實對於一台可
能只能看書跟看文件還有做筆記的機器來講,實在是有點偏貴(如果你還會想要看影片或是
做其他事的話)。所以划不划算應該從需求看,如果你的需求跟我上面提到的類似,或許可
以考慮看看。
因為剛好這兩個月都有使用到看書,看文件跟做筆記的功能,順手紀錄了一些客觀數據跟使
用心得
【看書&文件】
漫畫的顯示效果如下
A4 板式PDF 顯示如下
我認為10.3吋的優勢就在於還能夠除了看一般流式書籍,也還能夠看板式甚至將漫畫雙頁播
放。換頁速度上,個人是覺得還可以,但這個真的很個人,建議可以去實體書店翻翻看
另外,有無聊測了一下只看文件跟書的待機時間,從100%到11%,總共五天,實際閱讀時間
為8個小時。這個數據稍微有點意外,我以為電子紙還可以撐更久甚至到一週以上,但到五
天的續航力應該也算夠用了,只是要記得充電XD
【筆記】
這是當初沒預想到會用到的功能,但因為剛好第一堂上課的時候忘記帶筆記本就想說試試看
。
整體寫下來的感覺是順暢的,並沒有甚麼延遲,而觸控筆上第二代是不需要充電只需要更換
筆頭,原廠附贈的是兩種各兩支,一種是類圓珠筆,一種是類鉛筆。個人是比較偏好鉛筆的
觸感,所以都是用後者,寫起來的感覺跟實際的鉛筆是相似的。
耗電量上,一整天上六個小時的課,電量會從100%掉到55%。
個人覺得美中不足的是筆芯的消耗速度感覺,偏快,到目前為止上過七週的課,共42小時,
筆芯消耗速度如下圖數據,幾乎快要使用到一半。所以如果要長時間做筆記的或許可以參考
看看這個速度符不符合預期
左側為完整筆芯 右側為使用42個小時的筆芯
雖然筆芯看起來還有一半但看起來快要用完了
【結論】
目前使用兩個月,雖然還是非常偶爾會遇到死機的情況,就是要重新開機解決,但整體使用
上算順暢,而更新率上身旁的朋友有些會覺得速度太慢,但個人使用上是覺得對於看書跟文
件上真的還好,影響不大。
因為才剛入手也還沒遇到什麼維修的問題可以分享,所以整體來說算是蠻推這台閱讀器的,
如果有最新的使用情況更新,會在上來發文回報。
----
Sent from BePT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2.183.20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81984102.A.997.html
※ 編輯: star07 (111.252.183.207 臺灣), 04/20/2023 17:49:35
※ 編輯: star07 (111.252.183.207 臺灣), 04/20/2023 17:53:48
※ 編輯: star07 (111.252.183.207 臺灣), 04/20/2023 17:55:0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