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調查局刻意誤導輿論風向的記者會,到綠官各種出格的言論,「黑譚風波」顯然還有得吵,而台灣距離WHO想必也越來越遙遠了。>
調查局的說明根本邏輯不通。首先,調查局說,媒體指稱PTT等網站上有對譚德塞的攻擊貼文,不過都是在3月27日之後貼文的,不是譚德塞所說的3個月前的事,所以不算。但譚德塞指責的是,台灣網友對他的攻擊是從3個月前開始的,且持續了「2、3個月之久」。調查局可以認真點聽清楚譚德塞的發言嗎?
更何況,在WHO的臉書粉專、推特和多個支持民進黨的臉書粉專和PTT上,2月以來不知有多少貼文以「黑鬼」、「黑奴」等歧視稱呼來羞辱譚德塞,甚至還有惡毒的走狗圖,如果調查局都看不到、查不到,那應該是有「政治色盲」的問題。
面對譚德塞的指責,民進黨政府不見一絲絲歉意和羞愧,反而是變本加厲的自大傲慢。行政院長蘇貞昌批譚德塞「不知感恩」,中央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說譚德塞應該向台灣學習。真不知他們如此大言不慚的底氣究竟是從何而來?就算台灣防疫做的不錯,但相較全球17個零確診、8個確診病例個位數的國家,至10日累積確診病例已達382例的台灣,防疫表現大約只是中段班;更何況,台灣至今未做大規模篩檢,確診數字維持低檔不令人意外。
更等而下之的是駐德代表謝志偉竟拿譚德塞的中文譯名做文章,稱他已改名「譚德」,塞不見了,因為他已經「挫塞」;民進黨立委鄭運鵬也譏笑老譚已挫塞。譚德塞這3個字只是音譯,民進黨政治人物竟用閩南語諧音來罵人,實在是有夠低級、幼稚。
彭蕙仙》調查局的政治色盲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00410004645-262105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