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美國疫情正進入最痛苦的兩周,不只確診人數大步攀升,死亡人數也正隨著醫療體系崩潰而爆增。在這個危機時刻,勇於站上第一線用專業和民眾溝通、甚至違逆總統川普的頭號人物,無疑是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主任佛奇,這個年屆八十的戰疫老兵,從愛滋到伊波拉帶領美國打贏無數病毒戰爭,這回極有可能是他的最後一役,他深刻剖析新冠病毒的特性,呼籲美國落實隔離政策,並提醒病毒隨時可能捲土重來,尤其在中國解封後,什麼時候是第二波?歐美將病毒傳向第三世界還是可能再反撲,這個世界看似被鎖國政策孤立,其實病毒已經大家綁成更緊密的生命鎖鏈,讓大家不得不攜手對抗。】
{內文}
(Dr. Anthony Fauci/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
我是安東尼佛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所長
2020美國面對新冠疫情,所有專業意見幾乎都是他說了算。
(Dr. Anthony Fauci/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
你不會想要用你的知識把人們搞糊塗,讓他們眼花撩亂,而是真的希望他們能了解你在說些什麼
他是白宮醫療最重要的諮詢顧問,自今年二月首度站上第一線,哪怕是從來不把科學與專家意見,放在眼裡的川普總統,決策都曾多次因為和他的看法相左,180度大轉彎。
(Dr. Anthony Fauci/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
疫情會變得比現在更糟
80歲的佛奇是義大利後裔,藥師家庭出身的他,畢業於康乃爾大學醫學院,1968年加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後,曾幫助美國度過越戰那段最艱困的時光,1984年被任命為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後,更在一次次磨練中,成為全美甚至是全球最頂尖的免疫傳染病學家。
(Dr. Anthony Fauci/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
我現在相信,我們所屬的機構已投入大量努力和精力,足以掌握生物醫學科學,假以時日,我們將獲得很多的答案
長達30年的職業生涯,佛奇共歷經六位美國總統,細數他所帶領打過的戰「疫」,是從1980年代的愛滋 人為炭疽熱 生化恐怖主義,一路戰到2003年SARS及2014年的伊波拉。
(Dr. Anthony Fauci/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
SARS的情況要比一般情況嚴重得多,事實上,這比普通流感要嚴重得多
這位生化界的沙場老將從不言勝,即便是2008年接受小布希總統頒贈,號稱美國平民最高榮譽的總統自由勳章,他仍維持一天只睡五個小時,15小時高強度地專注工作,如今年屆八十再被徵召應對新冠疫情,佛奇深知疫情險 政局更險,哪怕得公開跟川普唱反調,他也不斷強調所言本乎專業。
(Dr. Anthony Fauci/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
我沒被下封口令,我將秉持我一貫的信念,為您們提供全部的真相
這是美國建國以來最難打的一場仗,當全美新冠肺炎通報確診病例,已大步超越中國和義大利居全球之首,總統川普在美東時間3月29號公開預警,美國死亡人數的高峰,可能會在兩周以內到來,如果我們不保持社交距離,美國這個世界頭號強國傑出科學家的搖籃,就算死上百萬人也不是不可能。
(Dr. Anthony Fauci/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
即便擴大這些(防疫)準則,我們還是會失去很多生命,確切地說,我們會死多少人,將取決於緩解方法的效率,但很明顯地,您們昨天前天已經看到了,在一天之內,死亡人數就爆增一倍,我的意思是,這一切真的已經非常非常讓人清醒
佛奇並不想用數字去嚇大家,儘管他對當下疫情的推估,新冠肺炎確實可能導致美國10到20萬人死亡,他以中國武漢為例,新冠病毒從開始到進入緩衝期,約莫走了兩個半月,但如今的歐洲仍處高峰,美國各項數字也還在攀升,高峰期到底有多少人會感染甚至死亡,將取決於當地政府及民眾隔離措施,是否即時到位並充分落實,他無法同意某些流行病學專家推估,全球最終可能會有50%到60%民眾,先後染病的說法,因為證諸歷史,最多感染人數的大流行病,也不過15%到20%,新冠病毒就算感染力再強,也必須在毫無警覺與防範的前提下,才會讓人類半數以上全倒,這跟先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史丹佛大學結構生物系教授Michael Levitt,根據中國武漢染病數據成功預言,韓國疫情減速,義大利接近拐點,不謀而合。
(Dr. Anthony Fauci/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
讓我們面對這個現實,要量化它(染病數字和死亡率)非常困難,因為你同時進行了兩個動態操作,一方面病毒正在上升,你又在用緩解措施試圖將其拉下來,然而 (美國)決定延長,不只是延長,而是延伸整個緩解過程直到4月底,我認為這是一個明智且謹慎的決定
面對外界質疑,美國防疫初期錯失先機,之後粉飾太平,甚至檢測試劑漏洞百出醫療設備準備不足,在國內外輿論無情的抨擊下,美國能無畏站上溝通第一線的
一直是佛奇。
(Dr. Anthony Fauci/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
如果你看每一場疫情的爆發,都有點像是陷入戰爭迷霧中,我的意思是,人們會嘗試做對的事,而且有時候他們從一開始就做對的,但有時候他們是邊走邊修正,我認為無論我們現在在哪裡都很好,無論如何它都不完美,我們仍須要取得更多的設備,我們正在作一切事情以獲取更多設備,我們仍需要確保有更多可用的試劑,而且它必須快速地得到結果
在他眼裡,全世界的人都在一條船上,無論是先進或者落後國家,年輕健康的人或者年長慢性病患者,唯有徹底做好隔離才能挽救最多生命,美CDC和WHO特別提醒,新冠病毒對糖尿病患尤其危險,因為血糖高的人對病毒 細菌的接收度,遠比一般人要高得多,佛奇要大家別過度樂觀預期,新冠肺炎會像當年的SARS,只維持一季就徹底消失,傳播力更強的COVID-19,隨時都可能捲土重來,即便眾多得過的人已經具備了免疫力。
(Dr. Anthony Fauci/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
我們預期,新冠病毒會在我們的監控下停留一段時間,然後隨著我們進入下一個冬季 秋末 冬季,它可能會再回來,希望到那時,我們在公共衛生領域已經做好更充分的準備,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我們已經測試了幾種藥物,希望其中一些是有效的, 而且我們已經非常非常接近完成疫苗研發,正如您所知,我已經說過很多次,疫苗開發可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才能準備好,因此可以想像這將會變成一個循環,病毒會捲土重來,但當我們能做到以上這些,我們將會和現在居於非常非常非常不同的處境
目前已知WHO正組織多國,加速試驗瑞德西韋 克力芝,和氯奎寧等舊藥治療新冠病毒的療效,因為在中國逐漸解封後,我們很快就會知道會不會有第二波,而歐美各國當下的疫情大爆發,也勢必會傳到第三世界國家接棒,並隨時伺機反撲鬆懈警戒的老大陸,佛奇說,我們必須將眼光放遠,找出一種足以對付不同冠狀病毒的疫苗,畢竟封鎖邊境後的全球各國,將會是一條比過去更緊密的生命鎖鏈,看似一個個分離的孤島,卻被病毒宰制不得不攜手對抗。
Search
諾貝爾化學獎 在 [新聞]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大學首次考試只得20分- 看板Gossiping 的八卦
1.媒體來源: 大紀元
2.記者署名: 記者陳俊村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大學首次考試只得20分
4.完整新聞內文:
【大紀元2023年10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報導)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化學教授巴汶帝(Moungi G. Bawendi)透露,他在大學時首次
化學考試只考了20分,不但沒有及格,而且是全班最低分。這次的經驗差一點就毀了他的
一生。
據法新社報導,巴汶帝有突尼西亞人和法國人的血統。他在高中時對理科很在行,不用什
麼努力就能獲取好的成績。但當他於上個世紀70年代到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就讀時,他發現他在高中的學習方法行不通了。
現年62歲的巴汶帝表示,他在高中時不用念書都能參加考試。但當他第一次在哈佛大學參
加化學考試時,他被巨大的考場和嚴格的監考人嚇到了。
他說,當他看第一道題目時,他答不出來,再看第二道題目,也想不出答案。最後,他在
總分100分中只拿到20分,是全班最低分。
他說:「我想:『天啊,我完蛋了,我在這裡做什麼?』」
儘管巴汶帝深愛化學,但他知道自己沒有學會如何準備考試,而且很快就改正過來,了解
如何學習了。他提到,他後來幾乎每次考試都拿100分。
他說,這是他第一次拿F的成績,是全班最低分,「這可能會很容易地毀了我。」
對於年輕人,他提供的簡單建議就是「堅持」,不要讓失敗「毀了你」。
除了巴汶帝之外,獲得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還包括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化學教授布魯斯(Louise E. Brus)和俄羅斯固態物理學家艾吉
莫夫(Alexei I. Ekimov)。
圖:https://reurl.cc/a4LgzD
美國科學家巴汶帝(Moungi G. Bawendi)、布魯斯(Louis E. Brus)與俄羅斯科學家艾
吉莫夫(Alexei I. Ekimov)獲得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Jonathan NACKSTRAND / AFP)
這三位科學家因其在量子點(quantum dot)領域的貢獻而榮獲這個獎項,他們將平分
1,100萬瑞典克朗(約100萬美元)的獎金。
布魯斯與巴旺迪為師徒關係,先前同在貝爾實驗室(Bell Labs)任職。布魯斯為實驗室
研究員,巴旺迪則在他手下當博士後研究員。
巴旺迪自1990年開始在MIT擔任教授。針對自己獲得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他於10月4日早
上告訴MIT新聞網站說,他在接到諾貝爾委員會的電話通知時,感到「意外和震驚」。
他還說,他在MIT從事跨學科的研究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說:「MIT的氣氛確實能讓我探索其他科學領域,這一直是我取得進展的關鍵。這是個
很獨特的地方,能成為它的一員是很棒的事情。」
5.完整新聞連結: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10/7/n14090033.htm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
美國國會宣讀《大紀元》歷史 永錄國會記錄
https://www.ntdtv.com/b5/2023/07/14/a103748421.html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7/13/n14033882.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48.6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96779170.A.96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