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導文】所謂的「諮商理論的整合與應用」
.
《一》整理:四大心理諮商學派的「時間關鍵點」
如附圖,前三大心理學勢力如果以「時間關鍵點」區分的話,(1)心理動力取向:強調〈過去〉的影響,過去能被釋放、重新詮釋定位,案主就會自行頓悟、人生暢通。比較適合過度壓抑、被過去卡住的人(2)人本取向(案主中心、存在意義治療):強調〈未來〉的重要,意義將引導案主如何看待此時的苦難,並助度過苦難,適合沒有目標或遭逢意外打亂人生的人(3)認知行為取向:強調〈現在〉,覺察此刻、做出選擇,並應用於生活,有立即性,適合正身陷困境或情緒的人,從現象觀察到行為改變。
第四勢力指的是:後現代觀點(敘事、焦點)、家族治療及女性主義治療。個人覺得時間點沒有特別區分,而是踩在「建構論」與「系統觀」立場,時間感是從被社會建構到可以自己主動建構。
.
《二》整合:心理師自己的核心論與組合技
對心理師而言這麼多家理論當然背不起來,也不可能彷如字典對照般使用。心理學知識的整合,在我看來,是激發心理師去思考與選擇個人立場,組織出自己的核心論及組合技。
(1)核心論:即自己相信的心理學理論--人是什麼、如何發展、怎會發生障礙及諮商裡的處方。核心理論的認同不見得是四大勢力選其一,而是心理師依個人生命與經驗認同的結果,選擇、創造、組織出一套關於人的說法,這個整合是屬於自己的,說起來用起來最為熟悉。(2)組合技:自己的核心論重視什麼發展動力或諮商目標,才會衍生「該用什麼方法、什麼說詞」來傳給案主,技術、技巧、方法是配合產生的,各家各派都可創意應用或修改發明,是謂「組合技」。
各家諮商理論看起來互相排斥,其實還好,讀通了就會發現「誰沒有過去現在未來,那只是面臨改變的處理順序不同罷了。」使用上,心理師的核心論與組合技都會因為熟悉與擅用而先出現,去框看看是否能解釋案主,如果行不通,就會切換不同的觀點。
.
《三》應用:案主的類型
諮商理論百家爭鳴,是因為人的類型、需求百百種,心理學家的個人故事是如此,案主當然也是。因此實務上並非心理師拿理論套用案主,很多時刻反而是案主的議題、背景、條件、能力、需求及諮商限制帶頭讓心理師不得不使用與案主類型搭配的理論。
例如說,一個喪子而悲傷失落的案主,最終會發現人本取向比較適合他的生命發展,用其他理論則像是在繞遠路。
心理師的核心論與組合技是種立場,有立場有立足點才能與案主的人生碰撞,因為我們有選擇,也對自己負責,所以案主可以參閱我們選擇的過程,而不是非得遵從我們的選擇。不通時,心理師會切換不同觀點再次審視案主的情況,或者彼此合作找到新路徑,整合後諮商理論的知識與概念便能派上用場。
這是我所謂的「心理師個人對諮商理論的整合與應用」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