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Partner 文章更正啟事】
最近有一篇 2013 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上關於地中海飲食的研究,先是被下架,並在研究團隊承認錯誤、修改後,再重新上架。因為當初我們在地中海飲食的文件中,有引用了這篇文獻,因此獲知這個訊息時,我們立刻全面重新評讀,並對文章做出相對應的修正,並說明如下。
這篇論文被下架的原因是:
當初有約 20% 的受試者,在研究中沒有適當的進行隨機分配,因而影響了最終的結果。原本文獻的結論是地中海飲食組在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比低脂飲食少 30%,但重新上架後的文獻,把修正之前統計上的錯誤重新計算之後,結果是兩個飲食在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差距,就沒那麼大了。
為什麼要提這件事情呢? 因為在「地中海飲食有 13 種好處!該怎麼做?營養師醫師完整教學」的文章裡,我們正好引用到這篇文獻,為了對所寫的內容負責,我們根據重新發表的文獻,修改了文章的內容。
針對地中海飲食對心血管疾病的幫助,更正為:
「結果發現有高風險心血管疾病的人,地中海飲食額外增加初榨橄欖油或堅果類的攝取有助於減少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
我們也想藉著這個機會跟大家說,醫療專業人員在講什麼東西有什麼好處或風險的時候,其實應該是要很嚴謹的。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儘量避免過度的推論。如果是根據學理,合理的推論,這通常還可接受,但如果是過度推論,甚至是用這些推論來促進特定產品或藥品的利益,那就不是好事了。
另外,科學家也不是永遠不會犯錯,但我們相信,科學家是很樂於承認自己錯誤,且理解自己所知有限的一群人。
我們講的話,可能不吸引人、可能不動聽,但這世界的許多進展,其實就扎根於這群默默奉獻生命與知識於這個宇宙的人們。
我們的謹慎,是希望民眾不要被錯誤的資訊誤導,也避免自己傳播了錯誤的資訊。但即使非常謹慎,我們也還是一定會犯下錯誤,因為人就是會犯錯。當真的犯錯時,我們會清楚地告訴大家,我們犯了什麼錯誤?我們為什麼犯下這個錯誤?將來我們如何避免這類的錯誤?
希望這樣的努力,有可能刺激社會上眾多的媒體一起改變。雖然力量很小,但相信有各位朋友們的支持,一定會改變一些事情的!
---
□ 地中海飲食有 13 種好處!該怎麼做?
https://www.medpartner.club/mediterranean-diet-introduction/
□ 延伸閱讀:橄欖油採購必懂的7大關鍵
https://www.medpartner.club/olive-oil-selection-myth/
---
面對媒體失能的年代,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https://youtu.be/ewMJ4T0qQ5c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it.ly/2s0CibA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s://www.medpartner.club
知識講解實驗破解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MedPartner
立即查詢醫藥營養資訊: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PanSci 泛科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可能性調查署第二季 #思覺失調 在面對重大社會案件時,常有討論認為「殺人者可以利用精神疾病來躲避死刑」,難道,精神疾病真的是傳說中的 #免死金牌 嗎? 讓我們從大家聽過的「思覺失調」來聊聊:我們是如何鑑定被告的精神狀況?精神鑑定在司法上究竟又具備什麼樣的意義? 🧠泛科學再度與「法律白話文...
論文introduction中文 在 Ying C. 一匙甜點舀巴黎 Facebook 八卦
(新專欄系列《法國甜點大師群像》熱騰騰出刊,大家一起來認識法國甜點圈的大師們和明星主廚現象!中文請按「繼續閱讀」。文長簡介也長,不過讀起來非常輕鬆有趣,不要被長度和註釋嚇到囉!)
The introduction of my new column on French pastry chefs (in Chinese) has just been published. In this very first entry I talk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celebrity chefs in France (or in Paris especially) and its important drivers. I plan to introduce the important figures in this industry and their signature pastries in the following posts. The reason why I'd like to write about this is because I think it'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context of the pastries on the table before you know how to appreciate and correctly judge them. I also believe that it's the time that we talk about other influential and talented chefs than Pierrer Hermé and Sadaharu Aoki only. I hope this column would make French pastries, their basics, their news, and the innovators more approachable to everyone here in Taiwan, so that we could discuss something more than people's subjective taste when it comes to pastry shop reviews and critics.
第一篇緒論和大家談討法國明星甜點師現象以及甜點圈生氣勃勃、百花齊放的現象,接下來將會一一介紹當前重要、引領世界潮流的甜點大師和他們的作品。和之前《法式甜點鑑賞》專欄相互並進、互相補充,相信會讓大家對當代法式甜點有更深入的瞭解。
因為要先為當代的法國甜點界做簡單的描述,所以文中提到非常多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的甜點師及店家,以至於完全是論文規格,光是註解就寫了31個。但不管註解的話,文章本身讀起來還是充滿樂趣的。建議大家一開始時可以完全不管註解直接讀過去,之後看到有興趣的地方、有興趣的主廚再回過頭去看註解。至於對法國甜點界已經有相當認識的朋友們,相信會讀得非常過癮。
當初設計這個專欄時,主要希望能達成兩個目的,一是因為台灣目前法式甜點店越開越多,我希望能藉著更深入了解法式甜點的基本功、當代甜點界的大師、作品風格、技巧等,讓台灣的大家在吃甜點的時候能夠對眼前的作品脈絡更為熟悉、進一步提升甜點鑑賞的趣味。另一個目的,則是希望提升更多人對甜點的認識與喜愛,讓手藝人的用心與付出都能被看見、更進一步促進彼此的交流與溝通,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希望有一天,台灣的甜點界也能和當代的法國一樣百花紛呈。
論文introduction中文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八卦
#投出去的稿件終於被接受了,開心之外,還真的讓我鬆了一口氣。除了要感謝指導老師耐心潤稿外,#新思惟的上課內容也是大大推了我一把。
【林孟緯物理治療師,是在臺灣碩士畢業後,前往美國就讀博士,並特別抽空飛回臺灣,陸續上完新思惟三堂研究課程,帶著各種技術與知識,回到美國加速論文產出。】
▌ #即使念了研究所,#還是不懂學術寫作。
雖然在碩士時期有投過幾篇到台灣的期刊,但是對於要如何投 SCI 期刊真的是完全沒任何概念。Introduction、discussion 兩段寫完之後,自己都覺得兩段相似度爆表,由於菜味十足,整篇完稿還會掉菜蟲。
接下來就是統計部分,#明明學校都有教,還學習用 SPSS 或是 SAS 計算,課本買了,課也上了,也確定老師是用中文講解,#怎麼換我算的時候會初一十五結果不一樣?這是怎麼投稿……
看著 SPSS 報表一串數字,我完全不知道要怎麼呈現那些數字。期刊上面呈現的圖表,總是看了看,然後就洗洗睡……因為我根本畫不出來。即使從 t test 到 GEE,SPSS 的統計方式真的很夠用,問題是他的繪圖模式不夠直覺,有大神說用 MATLAB 或是 R,我光看程式碼都飽了,根本不知道怎麼畫出跟期刊上一樣品質的圖,更不要說投出去後還要跟 reviewers 答辯,光想到我都累了。
對於一個入門者來說,上述問題還不包括研究問題發想、論文語法、圖片與引用文獻格式這些基礎且瑣碎的工作。不幸的是,到了博士班,這些我通通要自己來,而且要做得好也要做得順。
▌ 新思惟研究課,專為入門者量身設計。
#新思惟的課程,#其實蠻適合研究入門者來學。
講師會拆解各個段落應該如何寫作,避免 introduction 無法引出整個研究問題的核心價值,以及在探討過去研究時無法深入的盲點,也會講解 discussion 該如何探討自己研究與他人研究的差別與優缺點,有效呈現自己實驗結果的特色,甚至連題目該如何訂定才能捉住 reviewers 的眼球,都有教!尤其臨床類型的研究,可能因為族群或是介入在各個研究都差不多,如何訂一個讓 reviewers 想繼續深究的題目就更顯重要。
▌ 零基礎的初學者,統計也能快速上手!
新思惟的互動實作課程也是非常實用的一環,蔡校長會用很有效率的方式讓大家掌握統計,旁邊還有很多助教給大家發問。縱使是已經念過研究所的人,我也很建議來上這門課,有時候在學校因為時間關係而無法弄懂的統計,來這裡可能會有恍然大悟的感受。
新思惟系統化的教導如何使用 MedCalc,做出符合 SCI 期刊投稿格式的圖表,此外,蔡校長也會將這些圖表更進一步優化,避免大家按了一些「自爆」按鈕而不自知。
下午課程如何跟 reviewers 答辯的部分也讓人受益良多。有些 revision letters 裡面的問題真的令人無法招架,吳昭慶醫師會分享很多他如何回應 reviewers 的技巧與應答語氣。這部分也是入門者在投稿時比較不容易處理也不容易看到的部分。
新思惟的課程,整體不會流於理論講解或是大拜拜的形式,而是非常實際的解決投稿上會遇到的問題跟傳授有用的技巧。#不論新手研究者或是研究所畢業的人,來一趟新思惟,#一定會有所收穫!
▌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開放報名!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 【新班公開】2021 / 1 / 30(六)
➠ 【立即報名】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年初投資自己,年底 PubMed 有你!
論文introduction中文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評價
#可能性調查署第二季 #思覺失調
在面對重大社會案件時,常有討論認為「殺人者可以利用精神疾病來躲避死刑」,難道,精神疾病真的是傳說中的 #免死金牌 嗎?
讓我們從大家聽過的「思覺失調」來聊聊:我們是如何鑑定被告的精神狀況?精神鑑定在司法上究竟又具備什麼樣的意義?
🧠泛科學再度與「法律白話文運動」聯手出擊!帶你深度思考、理解議題。有任何想法,都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們討論。
⚖️【章節重點】
00:50 什麼是思覺失調?
02:00 我們與思覺失調的距離
03:52 罹患思覺失調的人們
05:15 思覺失調可以被醫治嗎?
06:15 思覺失調的鑑定
07:33 鑑定之後呢?
08:24 為什麼精神鑑定可以減刑?
09:06 誰向深淵推了一把?
⚖️【追蹤我們】
如果你喜歡我們💙
除了按讚影片、訂閱頻道,開啟小鈴鐺🔔
還可以到這些地方和我們一起聊生活中📱、時事裡📰、課本上📚沒有的科學 ↓↓↓
PanSci 科學新聞網|https://pansci.asia/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nSc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ansci/
Telegram|https://t.me/pansciasia
💻【新增工作人員】
助理剪輯|楊詠鈞
助理美術|陳紫含
⚖️【參考資料】
👉法律白話文運動
(1) 網頁|https://plainlaw.me/
(2)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lainlaw.me
(3)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lainlaw.me/
👉政府公開資訊
(1)精神疾病患者門、住診人數統計_衛福部統計處|https://reurl.cc/R4X1nx
(2)您知道嗎?「精神分裂症」已經更名為「思覺失調症」_衛福部|https://reurl.cc/vDW1Do
(3)認識精神疾病_衛福部|https://reurl.cc/V61X16
(4)刑法 第 19 條_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reurl.cc/exOmLW
👉論文或研究報告
(1)Glutamate and dopamine in schizophrenia: an update for the 21st century|https://reurl.cc/5lpqO7
(2)Language in schizophrenia Part 1: an Introduction|https://reurl.cc/Y1X6qX
(3)Chapter 25 - Schizophrenia|https://reurl.cc/Wd135L
(4)John Nash, Game Theory, and the Schizophrenic Brain|https://reurl.cc/MvNk0K
(5)The environment and schizophrenia|https://reurl.cc/D93ZOR
👉其他相關網站或資料
(1)What causes schizophrenia? What we know, don't know and suspect|https://reurl.cc/8Gp3xg
(2)Schizophrenia|https://reurl.cc/ZObGmW
(3)什麼是思覺失調?_思覺基金|https://reurl.cc/9Eprld
(4)創造雙贏 "精神分裂症"更名 需要大家支持_台灣精神醫學會|https://reurl.cc/nzOoeX
(5)免死金牌或修復之路?——隨機殺人事件後的精神/心理鑑定_報導者|https://reurl.cc/E7RZng
(6)數學家奈許: 真實經歷比電影更意味深長——《有一天會成真!》_Pansci|https://reurl.cc/mn3vvj
(7)思覺失調症的藥物治療_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https://epaper.ntuh.gov.tw/health/201801/project_3.html
(8)龍建宇|湯姆熊割喉案-思考刑法與精神疾病的關係_法律白話文運動|https://reurl.cc/R4Xbeg
(9)「思覺失調症」新療法!一個月打一針,不必每天吃藥,患者有望重返職場!_風傳媒|https://reurl.cc/5lp2Dv
(10)Schizophrenia中文譯名由「精神分裂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的歷史軌跡_台灣精神學會|https://reurl.cc/7Xp3bb
👉新聞
(1) 思覺失調症新型療法 可助六成患者重回社會|https://reurl.cc/oLQx8q
(2) 思覺失調殺了小燈泡父母竟叫兒別吃藥|https://youtu.be/31H8CpjNKdw
(3)訴求思覺失調 殺死牙醫嫌犯盼能減刑|https://youtu.be/50m6azpuZ2U
(4)思覺失調!開賓士撞死父 改輕判20年|https://youtu.be/lzvZ6vdnBps
(5)罹患思覺失調症 男失控打死老母!|https://youtu.be/vxdcBE3rMlg
(6)罹患"思覺失調症" 割喉龔嫌恐逃死 |https://youtu.be/ShUgXhF2cRg

論文introduction中文 在 英文論文的rationale - 留學板 | Dcard 的八卦
在西方科學的論文裡, 這也就是你在Introduction那段所說的故事。 想像你做了一個很棒的演講, 觀眾問你"What inspired you or motivated you to do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