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想起來,
寫這個劇本,
是一兩年前的事情了。
我因為先前工作的關係,
認識了這個導演,
他那時剛拍好了追婚日記,
裡面有林依晨周渝民跟陳柏霖,
他說想要拍一部跟台灣當年素人選秀和流行音樂興起有關的電影,
一起試試看吧,
我想也沒想就說好啊。
說起來我是一點都不懂劇本的,
一開始就天真地,
抱著既然寫過小說,
可能可以往那個方向走走看的心情。
那個"慘了我根本不會寫劇本嘛"的感受,
反而是寫到一半的時候,
開始變得很強烈。
我記得自己在農曆年的假期裡,
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一直猛寫,
零食跟正餐,
都放在堆滿台詞的桌上,
筋疲力盡的時候,
我就抓一把稀哩呼嚕地吃。
這部戲,叫做"你的情歌",
故事的設定是十年前,
那一年的台灣,
有超級星光大道,
有蕭敬騰楊宗緯跟林宥嘉,
那時候的周杰倫跑去拍了電影,是不能說的秘密,
大家結婚時都選蔡依林跟陶喆的合唱歌曲當開場,
今天妳要嫁給我。
我無比堅持地選了五月天跟陳綺貞的歌。
那是個很美好的年代,
歌很好聽,
夢想好像很容易成功,
可是我站在十年後,
回頭看著這一切,
一面聽著歌,
一面覺得自己會把這件事搞砸,
我發誓再也不要寫劇本了。
2.
不瞞各位,
這個劇本中間改了很多次,
導演跟我一起想過各種架構,
寫出各出各樣的結局,
印象中最深刻的,
是討論劇本時,
導演一直替我打預防針。
他說:
雖然我會非常努力,
但不是每個劇本都能拍成電影,
你知道吧?
你,真的知道喔?
他每次這樣說,
我就戒慎恐懼的點點頭。
後來電影真的拍了。
這時導演又改了說法:
......也不是每個電影拍了就能上片,
這個你知道吧?
我: 沒關係,這件事我都沒有跟別人講,真的沒關係。
他很怕我失望,我知道。
我也很怕他失望,
不知道他知不知道。
3.
選角的時候,
我見到謝博安。
他好年輕,表情很羞澀,
導演說他是當年超偶的冠軍,
我去YouTube尋找他的影片,
還是個純真的小孩子模樣。
影片裡的小男孩長大了許多,
在房間裡,
他拿著吉他,
試唱了幾首歌給我們聽,
我好驚訝,
那個安靜的年輕人,
好像用什麼東西抓住了我的肩膀,
把我整個人搖了一搖。
負責選角的某個人突然說:
你要減肥喔。
謝博安停下來,
帶著歉意說我知道,
我會開始運動,
然候吃少一點。
他本人明明超可愛的。
#傅孟柏更英俊我要抱著歐巴桑心情下次另寫一篇
4.
從見到謝博安,
到電影正式開拍,
中間又隔了七八個月。
電影拍攝時,
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就是這場電影,
彼得演出了1.8秒。
是的,
他真的有演,
不是我安排的,
我也沒有去關說,
我發誓。
(我在心中吶喊謝博安要減肥難道彼得就不用嗎)
當時的彼得,
是一個QQ捲髮,滿臉鬍渣的男子。
他在戲裡面的角色,
設定為某個音樂節目的評審。
那一陣子,
只要我婆婆逼他去剪頭髮刮鬍子時,
彼得就會義正嚴詞地作出一個我不吸毒的手勢,
斷然拒絕:
不行!!!
你忘了嗎?
我要拍電影,
要是跑去剪頭髮,
會不連戲,
導,導演會罵!!!
明明只出現兩次各不到一秒的鏡頭,
但彼得那個信心爆棚式地展現專業演員敬業態度,
真的很好笑。
#還自行穿了花花衣呢
不過後來我發現,
彼得心裡還是很徬徨,
有天夜深人靜時,
他突然轉過頭問我:
欸,
你覺得......
導演叫我去演,
是不是因為我長得很像黃國倫?
#還是包小柏
5.
這整件事,
我就像作了一場夢,
目前那個夢的高點,
停留在導演邀請我去看第一次的試播帶。
在那之前,
我從來不知道我寫的字會變成影像,
變成活生生的人,
而且是長得那麼好看的人,
談著洶湧而壓抑的戀愛,
一字一句說出那些我房間裡包著毛毯編出來的話。
如果,
早知道是這樣的,
或許那個農曆年,
當我把自己關起來的時候,
我會催個油門,
把事情搞得更煽情一點。
(那時都是我自己一個人,
一邊寫一邊念著男女主角的台詞,
一旦覺得太害羞,我就趕快用食指瘋狂delete)
總而言之,
這是我的第一個劇本,
你的情歌。
明年的1/23,
小年夜要正式上映。
平時的我,
寫著如周記般的點心文章,
便覺得愉快不已,
我想,
這是這幾年來,
我試著端端看的一道大菜了。
我不確定自己究竟是不是寫劇本的料,
也不知道到底會不會有人去看,
我記得片商說要放在賀歲春節檔期,
我立刻緊張地問:
這樣好嗎?
賀歲片不都是......賭神這類的嗎?
#公海到了沒
#巴拿馬總統跟我還算有些交情
6.
最後我想說,
導演的名字是安竹間,
我很謝謝他,
願意給我一個機會。
無論票房如何,
這都是我從來沒想過會作成的事。
對了,
當導演有次無意間提到他是金牛座的時候,
我立刻就知道,
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
他不能撐到最後。
#越挫越勇絕不回頭請叫我金牛座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
談婚論嫁小說 在 侯文詠 Houwenyong Facebook 八卦
這幾天的連載讀得還愉快嗎?
今天,嗯,沒有新的連載。想跟大家說說話,聊聊當時寫到這裡時的心情。還有,也想徵求一下大家的想法、聽聽大家的討論。
老實說,這樣做有點猶豫。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看不到小說連載,心裡嘀咕著:給我小說,不要作者?
可是又想想,這裡不是Facebook嗎?8/7之後拿到新書的人固然可以一次看得過癮,但現在看連載的人,如果隨著故事進展,可以不時聽聽作者創作時心情,並且回饋一下、討論一下自己的看法與想法,這樣的樂趣,應該是8/7之後買新書的讀者享受不到的吧?
說起來,不管是愛情故事、金錢、物質的故事,這些故事的經驗都是每個人都有的。就像之前說的,一千萬種人就有一千萬種故事,我寫了其中之一的想像,但還有九百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種是屬於大家的,無論如何,我都想聽聽大家的經驗。
更何況,這次的女主角們都是在三十歲左右(雖然心彤還有一個小時才到三十歲)。過去我寫的主角,不管蘇怡華、謝政傑、俞培文,多少還有一些自己的經驗,現在這些女主角的經驗與內心戲,在我的生命中可以說是,完-完-全-全沒有的。
更何況之二是,這個看起來近似愛情的故事,我自己的人生經驗其實是很淺薄的——所謂三折肱成良醫,我很幸運(也很不幸),在遇到雅麗小姐之前雖然也談過一些戀愛,但遇到雅麗小姐之後——就沒有什麼重大的閱歷了。
自曝了這麼多弱點之後,大家一定可以理解,一開始寫這些故事時,我那種戰兢兢的心情。
(但話又說回來,不能讓自己戰戰兢兢的故事,似乎又不那麼吸引人了。)
所以,當初從第一章第一節走到這裡,大家連載雖然看了五天覺得很久,但我基本上是忐忐忑忑、來來回回爬了二個多月,才總算爬到這裡的。換句話,大家閱讀是用我寫作的14倍速在前進的。
在爬到這裡之前,天天在猶豫,這個故事乍看之下又俗又慫的故事(還有人說像韓劇,哈哈,好像也是……),還要繼續寫下去嗎?
從前危險心靈寫謝政傑的時候,每天自己從內在變成謝政傑,陪著他笑、陪著他哭、陪著他生氣、陪著他高興——這我都可以理解。但像我這樣一個知天命有餘、花甲未滿的大叔,陪著像心彤這個「盧」的要死的未婚女子又哭又笑的,到底是為什麼,理由就有點模模糊糊了。因此,開始寫的前二個月的心情與其說是忐忑,更精確地說,其實更多的是「觀望」——就像沙漠走了沒多遠,心裡想著,現在回頭還來得及,還來得及那種隨時想放棄的觀望……
寫完了高翔和心彤KTV唱歌這一個章節之後,忽然有了一種感覺,覺得自己好像已經過了一個西出陽關無故人、再也無法回頭的里程碑了。倒不是有海關那類的限制讓我不能回頭。而是,經過了這一場戲(就說是戲吧),心彤這個角色——也不曉得為什麼,忽然直覺地感受到她彷彿開始有了一種很真實的生命力。讓自己願意扎扎實實地繼續寫下去。
(當然,也因為這樣,她開始有了自己的個性,變成了一個不是我要她怎樣就會完全配合的角色了。當然,小說也變得越來越麻煩。話又說回來,既然要寫小說了,就得認分,畢竟這本來就不是一件貪圖輕鬆的工作。)
當初故事寫到這裡時,除了心彤外,大部分最重要的角色幾乎都還沒出場,作為作者的我,小說的終點在哪裡也完全看不到——儘管當初也稍微設想過結局——但二年後當我終於寫到《全書終》時,結果和當初的設想是完全不一樣的。
因此,對像我這樣的作者而言,旅程儘管已經走了二個月,但往前走——跟開始完全一樣,是一場幾近全盲式的馬拉松探索。
至於為什麼大叔願意扎扎實實地花二年的生命陪著故事裏的這個有點讓人喜歡又令人討厭的小姐哭哭笑笑的理由,回頭看看,當初說的出來的理由似乎也沒一個真的夠理直氣壯的。
想想,或許支持我繼續寫下去的力量,與其說是看見,還不是說是相信。因為某些因素,說服自己,相信了筆下的故事存在著某種真實的生命、情感的。不管那個情感來自十歲的頑皮鬼、十五歲的少年、三十歲的女神、四十歲的暢銷作家、精神科醫師、五十歲的主任、六十歲的教授……對於他們的生命情感的尊重與珍惜,都是一樣的。因為相信了那樣的真實,因此願意用時間、心力繼續付出,因為付出,有了某種在那個氛圍下對生命的凝視,因為凝視,漸漸累積了更多能閃現再不怎麼樣的日常生活中的莊嚴,因為那樣的莊嚴,支持自己繼續探索下去。
或許就是這麼簡單的力量。
****
之前說過了,一開始寫時,戰戰兢兢的地方很多很多。因此,既然大家是史上第一批閱讀《人浮於愛》的讀者,連載到這裡,真的是非常真心誠意想把大家當成老師來請教問題的。
很希望大家就不管自己的生命經驗、或者是看法給我回饋、討論。我的問題不少,但先提幾個簡單的議題。大家如果想談別的,也非常歡迎。
【問題一】××歲的時候,如果你還未嫁我未娶,我們就結婚吧!這聽起來真心真意嗎,還是虛情假意?
【問題二】最好的朋友搶了自己的男朋友,或自己搶好朋友的男朋友?這理所當然嗎?還是應該人神共怒?
【問題三】你周圍有像心彤這樣的朋友嗎?或者,心彤這樣個性的人,會是你的朋友嗎?
嗯,這幾個簡單問題,我都很想知道大家的想法。
接下來,就看大家的囉。
故事的部分,今天先休息一天囉。大家說我聽。明天我們繼續接著往下看。
◆從第一章第一篇看起:https://goo.gl/nrNx6i
談婚論嫁小說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我們不評價任何人的生活,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只要你樂於、安於自己的生活,那對於你來說就是幸福。
無論是和你價值觀不一致的另一半,還是「看不慣」你活法的朋友,他們喋喋不休的「緊箍咒」其實都不必太在意。生活是一個漂亮的萬花筒,每個人都有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享受它的權利。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無關貴賤,只因喜歡。
取自《你不能決定出身,但可以選擇人生》
*********************************
各位朋友,早安:
如果您沒看過昨天的直播,很推薦您聽聽看。尤其在講到對「中年婦女」的聯想時,朋友們的回饋,讓我驚訝……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557588978507472/
這篇摘文,也用了帶著某些貶抑的方式,使用「中年婦女」這幾個字。我們可以去理解,作者萬特特談到這幾個字的脈絡,是想要凸顯「自我」的重要性—在扮演任何角色之前,那個常被我們遺忘的立基點。
人們常常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套在他人身上,要他人認同。似乎他人認同,便有心安,便刷了存在感。
「除了你自己,沒有人有義務讓你高興。」
這段話是說得天經地義,可是,不少人就是無意識地覺得他人有義務讓自己高興。如果他人沒讓自己高興,自己便跟他人過不去。
作者萬特特,真的很獨特,她談「自我覺察」讓我驚豔。我想著,她把「美好」跟「自我覺察」放在一起,是不是觸及到了,「存在便是美好」的層次?
多數人活得昏沉,多數人抱怨著自己的生活入眠,一覺醒來,繼續用同樣的心態重複著讓自己抱怨的生活。自我覺察,深度一層又一層,當我們注意到,只有自己是自己的觀眾,而「自己」又是眾多念頭的暫時虛構,於是我們走向解脫!
成長到一定程度的中年人,表現於外的圓融,也不是多麼深不可測。只是那些跟人較勁的力氣,大多都收了回來,試著去降伏自己躁動的心。
祝願您,如果人到中年,記得捨不得自己!
*********************************
你離美好生活,只差一個自我覺察的距離
【文/ 萬特特】
我們所有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根本原因是我們把最珍貴的一切,投資給了別人,投資給了外物,而捨不得投資一點點給我們自己。
.
蘇拉在外商工作幾年後存了一筆錢,於是辭職開了一家書店。店裡不忙時,她會親手磨咖啡豆煮咖啡、泡花果茶、烘焙小點心,讓來看書的客人們免費品嘗。一個人的小日子,過得也算愜意。
前幾天去店裡找蘇拉,她跟我說起一件發生在她身上的「趣事」。
蘇拉的親戚介紹了一個男孩給她,兩人互加微信。幾次微信上的禮貌寒暄之後,對方約她吃飯,地點選在一家蘇拉常去的西餐廳。
用餐期間,男孩說:「看你的社群動態,感覺你挺愛花錢的,不過也是,現在美女都愛花錢。」
什麼什麼?愛花錢?蘇拉仔細回憶了一下自己發過的動態內容。上週末跟朋友去香港品嘗街頭小吃,上個月自駕去了古鎮采風,兩個月前去了趟韓國帶回了護膚品和幾件漂亮衣服。想來想去,其他的也就沒什麼了。
結帳時,蘇拉堅持各付各的,男孩送她回家。
路上,男孩又說:「你出去玩都是住四星級以上的飯店嗎?其實老百姓經濟實惠就好啊。」
「我覺得安全更重要。」
「不要太愛慕虛榮,像你這樣會嫁不出去的。」
「我不認為我愛慕虛榮,我把自己養得好一點,不是讓別人來教我省錢的。」
好吧,很明顯,第一次見面兩人就沒戲了。
沒過幾天,蘇拉接到了親戚的電話:「你說你跟人家見面,怎麼就不知道收斂點呢?你那天背的包包是不是又是新買的,人家一看就知道不便宜。你點的牛排要八十塊錢人民幣一份,你這會讓人家以為你是個不懂持家的女孩,不適合結婚。」
蘇拉掛了電話,又生氣又想笑。
蘇拉說,選擇中高級一些的西餐廳是覺得環境不吵鬧,適合兩個人聊天溝通,自己背的包包也認為是跟那天衣服比較搭配的。至於牛排,蘇拉說她一直都吃菲力,沒有故意點貴的。她覺得自己全程禮貌,反倒是男孩誤解她的話讓她十分不舒服。本以為話不投機,這事就算過去,沒想到男孩跟親戚又言語了一番。
她不明白,花自己的錢,買自己喜歡的衣服,吃自己喜歡的美食,怎麼就成了不適合結婚了?
後來蘇拉在部落格轉發了這樣一段話:很多時候,女孩子並不怕窮本身,怕的是窮的心態,怕的是一直窮下去,還怨怪別人太奢侈。
一個永遠只求你省,卻不想自己去賺的人,還是算了吧,一段只想著讓你降低標準,而不敢對自己提高要求的婚姻,不要也罷。
其實往往是對物質有要求的女孩,更懂得如何好好經營自己和生活。
每個把自己養得很貴的女人,都在追求一個可以懂得欣賞她的男人和一份相媲美的愛,而不是為了讓你教她省錢的。
前幾天,我被一個認識了十幾年的同學封鎖了。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假期,我在社群動態曬了一張和妹妹在香港迪士尼與卡通人物合影的照片。
大喜在底下回覆:一到假期就出去瀟灑,肯定存不了什麼錢吧?
我反覆看了好幾遍,確定那個頭貼是我的國中同學大喜,而不是我的七姑八姨們。我沒有回應,本也沒記在心上。某天晚上,我正躺在沙發上一邊看書,一邊用美容儀推臉,大喜發來了訊息:我們認識這麼多年了,我也不怕跟你直說。
我們同歲,都快三十歲的人了,我知道你在外面一個人打拚辛苦,但也得知道存點錢,挑男朋友的眼光不要太高。等我們奔向四十歲的時候,一個中年婦女沒有錢沒有老公,可怎麼辦?
讀完大喜的訊息,我氣得差點沒把美容儀扔出去。我明明在一個美麗的年歲,怎麼就快成了中年婦女了?
我點開了大喜的社群動態。
大喜畢業一年後便結婚生子,如今專心帶寶寶。同學聚會時,常被女同學們羨慕。
大喜的社群動態每天有五則以上的內容都是照顧寶寶的日常,循環播放。還有轉發的各種生活資訊,比如「快來看,太可怕了,馬上就要被刪除了。」「快來按讚,送水杯一個。」
我們不評價任何人的生活,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只要你樂於、安於自己的生活,那對於你來說就是幸福。
我本想和上次一樣,不回覆大喜的訊息,準備洗漱睡覺。誰知道她又接連發了無數多則。
「我看你照片裡又換了一雙新的運動鞋,你買那麼多鞋子幹嘛,有兩雙換著穿就好了啊。」
「前幾天逛街碰見你媽媽了,聽說你還沒有結婚的打算,你說你工作那麼拚命有什麼用,找個好老公嫁了就都解決了。」
「你新做的頭髮得花不少錢吧,像我這樣直接紮馬尾多省時間。」
……
我回覆:大喜,每個人都在走自己的路,我買的每一雙鞋、每一個包包都是我自己賺的錢,我享受這樣的生活,我不想活成一個中年婦女。我不評價你的生活,你也別指點我的生活好嗎?
再然後,我就被大喜封鎖了。
我呆呆地,看著已經不是好友的聊天介面好一會兒。回想起十四歲認識大喜的時候,她被罰寫古文,我幫她抄寫。我回答不上數學題,她偷偷告訴我答案。
大喜和我,在畢業後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我無法體會她為人妻為人母的快樂,她也不懂我努力寫文章到半夜,常常眼睛乾澀得連隱形眼鏡都摘不下來的感覺。
對很多女孩來說,所謂的安全感,就是找到一個可以依靠的男人,結婚生子,然後從此一生闖蕩江湖,追求快意人生的人。
你的錢花得值不值,買的東西是好是壞,他們根本不關心。他們只關心自己 把到嘴邊的話說出來,企圖在對你的指手畫腳中,找到一點存在感。
珍.奧斯汀的小說《艾瑪》裡,哈莉特問艾瑪:「你為何不結婚?你如此天生麗質。」
艾瑪說:「告訴你吧,我連結婚的想法都沒有。我衣食無憂,生活充實,既然愛情未到,我又何必改變現在的狀態呢?不用替我擔心,哈莉特,因為我會成為一個富有的老小姐,只有窮困潦倒的老小姐,才會成為大家的笑柄。」
在自給自足的前提下,把自己努力賺來的錢花在安排生活上並沒有錯。
畢竟,我們好好經營自己,就是為了不必委身於生活,不想過不塗口紅、不做指甲的糙日子,不想連喝一杯咖啡都要心疼半天。
無論是和你價值觀不一致的另一半,還是「看不慣」你活法的朋友,他們喋喋不休的「緊箍咒」其實都不必太在意。生活是一個漂亮的萬花筒,每個人都有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享受它的權利。
真正喜歡你的人,是不會讓你降低姿態,去遷就他的標準,而是不斷努力,拔高自己,和你一起過越來越好的生活。
書上說,你愛喝茶,我愛咖啡;你喜歡包子豆漿,我喜歡牛奶麵包;你享受一群人涮火鍋的喧囂,我偏愛兩個人吃法餐的浪漫。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無關貴賤,只因喜歡。
努力做一個真實的自己,買心儀的東西,去想去的遠方,在父母有需要的時候給他們最好的,這就是你一路向前的理由和動力。
願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好這一生。
.
以上文字取自
你不能決定出身,但可以選擇人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6278
高寶書版
https://www.facebook.com/gobooks3/
.
改為線上直播_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談婚論嫁小說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在上一集中,我們講述了艾莉絲.孟若的小說〈浮橋〉:
金妮的丈夫獲邀至屋內參與社交,但屋外卻秘密展開了一場命定的邂逅──在沼澤上,在晃動的水面和群星之間,金妮和瑞克這對臨時的姊弟戀,在浮橋上接吻了。
這是一個晃蕩不安的吻。
他們的腳下並非堅實之地,而是浮橋,是水面。
這當然是個隱喻:這場相遇超脫於原本的日常生活之外。
太陽已然隱沒,所有可見、可預測的個人歷史(那些屬於堅實的、屬於日常生活的「地面」)亦隨之消逝,唯有浮動不定的星光存留於水中,存留於空間之中。
一個秘密而懷抱著背德的刺激與快樂的吻。
伊格言說,這是生命中一扇「偶然敞開的窗口」。
像是一段時光的逆反:
年輕的金妮曾經嫁給比她大許多歲的社運狂熱分子,如今,金妮老了些,卻吸引了比她小許多歲的少年瑞克。
金妮是個重症病人,剛做完化療,病體虛弱;她與瑞克的邂逅彷彿一項神賜之禮。
孟若的小說原文如下:
「真可惜月亮還沒出來。」瑞克說:「月亮出來時這裡真是好。」「現在也好。」他手臂溜過來環住他,好似他這樣做一點問題也沒有,並且要多久就多久。他親她的嘴。對她來說,她似乎生平第一次參與一個**本身就是件大事**的親吻。完整的故事,單單就事件自己。一首溫柔的序曲,足夠的壓力,全新的探求和接受,持留的感謝,和滿足的分開。
什麼叫做「第一次參與一個本身就是件大事的親吻」呢?這什麼意思?
伊格言說,是的,如果你接受了你男友或女友的吻,那是因為你們是情侶。
你們的吻可能用以表達愛意,或者,其實是更親密的做愛的前奏。
一個吻總是隸屬於某段關係,它往往是某件「更大的事情」裡的一個環節,所以,它並不是「本身就是一件大事」。
但在這裡,金妮和瑞克的吻並非如此。
此事純屬意外;然而在那一刻,那「本身就是件大事」,
或者那大事突然幻化其身形,變成了「全部的事」──偶然的窗口擴大了,張開了。
整個世界被窗口溢出邊界的光所籠罩。
而原本的生命主體(一位社運份子的妻子、一場意外疾病的襲擊、一段尚可接受卻又有些食之無味的婚姻)則逆反成為殘餘,成為贅物,成為幻影。
事情顛倒過來了。
那是人類無可窮盡的深邃與神秘,生命本身如流體般變幻不定的可能性。天啟。
這是作者獻給書中人的禮物──或者反過來說:書中角色獻給作者的禮物......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談婚論嫁小說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上一集我們談到了故事中,年輕人妻羅娜與丈夫的學生來諾,兩人間產生了曖昧情愫。
他們的雙人探戈正踩在紅線上,猶疑地,正要踏出下一步。今天我們繼續來看羅娜的故事。
正當羅娜陷入與來諾曖昧的隱密心事,家中卻來了個不速之客──
堂姊玻莉出現了。
玻莉沒比羅娜大幾歲,但從小就沒了母親的羅娜其實根本就是被玻莉帶大的。
對於羅娜而言,那是個亦母亦姊的存在。
玻莉來找羅娜,帶了個行李箱,就此住下,似乎沒有要走的意思。
羅娜大概猜得到怎麼回事:
她自己出身底層,父親和母親現在都過得不好;
而玻莉的境況也不遑多讓。
她是走投無路才投奔到羅娜這兒來的。
因為親族們總認為羅娜過得比他們好些──她嫁得好。
藉由美貌與婚姻,她兵不血刃地實現了自己的階級流動。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羅娜在這個家能有多少自由呢?
她畢竟不是一家之主。她能夠自作主張讓玻莉賴著這個家不走嗎?
就算她很願意,老公布壬登也不會同意吧?
所以羅娜和玻莉狠很吵了一架。
不巧的是,就在玻莉為此崩潰大哭之後,羅娜和布壬登一家四口出門進行了一趟家庭小旅行。
他們將玻莉獨自一人留在家裡──
這使得羅娜在整整兩天一夜的度假行程中一直提心吊膽。
她相信自己的直覺;
直覺是,當他們到家時,將會看見玻莉將自己吊死在後院裡──
為了玻莉自己無解的困境,也為了控訴羅娜的無能為力。
於是整個漫長的回程,焦慮不已的羅娜在心中持續看見玻莉在門後上吊的幻象。
隨著關鍵時刻逼近(他們就要回到家裡了),恐懼與歉疚在羅娜心中翻騰。
她終於受不了了,在心中展開和上帝的協商,
一場討價還價,一個「沒有信仰的人的投機禱告」──
如果,如果能讓玻莉一切平安,她願意拿什麼去換?
作者孟若這樣描寫羅娜的內心掙扎:
不能是小孩。她一把抓住那想法丟掉,好似把孩子們從火裡抓出來。不能是布壬登,為了相反的理由。她不夠愛他。可以說她愛他,到某一程度,而她要他愛她,然而和她的愛平行有點恨的微鳴,幾乎總是在那裡。因此以他來討價應該受譴責──也沒有用。
她自己?她的容貌?她的健康?她想到也許她的取徑不對。在這樣一種情況,可能由不得你選擇。由不得你設條件。你碰見時就會知道了。你必須答應兌現承諾,在無知於是什麼的情況下。答應。
可是和孩子們無關。
伊格言說,我們或許都做過類似的事吧?
向神許願。求神應允。和神討價還價。
或者,這根本也稱不上「討價還價」,而僅僅只是交付自己的一些什麼──
向神示弱,向神表達自己獻祭的意圖。
向命運臣服。誠心誠意。
美麗的羅娜心中千迴百轉;
在此,她的恐懼重合疊上了童年時期,那寒冷雪天裡,對廣播劇裡小人物們的擔憂──
同時也是對命運的擔憂。這是同一主題的再次顯現......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談婚論嫁小說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講到馬奎斯,第一反應一定是《百年孤寂》。但你知道這位大師還有非常好,甚至以我觀點,好到比《百年孤寂》還厲害的短篇小說嗎?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0/27/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馬奎斯 #百年孤寂 #文學
────
我們能掌控自己的愛情嗎?愛情裡,有多大一部分不是凡人所能控制的呢?上一集我們討論了馬奎斯〈你滴在雪上的血痕〉這篇小說──暴露狂比利硬闖海水浴場,在更衣間遇見了他生命中的天使妮娜。毫無邏輯與道德觀念的愛神,就在此刻襲擊了這對小情侶。馬奎斯形容,此時妮娜看見比利脖子上掛一面沒有聖徒像的獎牌,「靜靜隨他的心跳一起一伏」。伊格言說:在一般情況下,心跳的起伏是不可能被肉眼看見的;這個特寫幽微暗示的,正是掌控愛情的頂頭上司:「命運」,以及命運的毫無邏輯,不可理喻。
是的,沒有什麼能大過命運,即使「一見鍾情」也無法。馬奎斯怎麼描述妮娜和比利的熱戀過程呢?馬奎斯說,妮娜‧達康特帶著比利‧桑其士上了自己的床,獻出童貞,穢亂大宅:
將近兩星期的時間,他們每天在同一個時刻赤裸裸熱情地狂歡痛飲,無視於以前睡過那張古老大床的內戰英雄和多情祖母們的遺像正訝然瞪著他們。即使在做愛的歇息時間,他們仍赤身露體,窗戶也不關,吸著船上垃圾由海灘漂進來的氣味、糞便的氣味,不吹薩克斯風的時候就聆聽院子傳來的家常聲響、香蕉樹下單調的蛙鳴、水滴落在無名墓上的聲音、他們以前沒有機會學的自然律動。
這回可不只是更衣間內的心跳起伏了;尚且兼之以香蕉樹、蛙鳴、滴水聲、各式各樣的氣味,萬事萬物,無一不充滿「生之欲力」;甚至連連祖母的鬼魂們都是「多情」的。伊格言說:從兩人隱密卻暴烈的心跳,到各式各樣大自然的神秘律動,小說中細節與意象的擴大發展,正暗喻了命運君臨一切的威力。性的神秘正是生殖的神秘,也是自然的神秘,更代表了命運的神秘;它無處不是,無所不在,當然,也將繼續像烏雲一樣籠罩在兩人身上。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人事已盡,一切聽天由命。
〈你滴在雪上的血痕〉這篇小說收錄於馬奎斯的短篇集《異鄉客》中。名為「異鄉客」,因為說的都是身處歐洲的拉丁美洲人的故事。對這些拉丁美洲人而言,隔著遙遠的大西洋,歐洲就像是一座幻美的海市蜃樓。他們帶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來到這幻影之地,不知眼前迎來的將會是何種命運。而比利和妮娜也不例外──二人狂戀數月,不顧家人反對,閃婚,啟程前往巴黎進行蜜月之旅......
────
賈西亞‧馬奎斯,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九二七年生於哥倫比亞小鎮,拉丁美洲魔幻寫實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名作如我們所知:《百年孤寂》。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曾於一短文中討論《百》書中的人物命名問題。是,昆德拉說得對極了,我們確實不容易弄清楚那四五個奧瑞里亞諾、七八個阿加底奧‧布恩迪亞之間的差別;這除了折磨讀者之外,也簡直是在為難那些人物關係圖的編纂者。(可憐的編輯!)而昆德拉的看法是,沒錯,馬奎斯當然就是故意的,他使用重複姓名隨機產生器的目的,正是取消個體獨特性,刻意將讀者擲入系譜的迷宮之中──於此,時間洪流浩浩湯湯,個體被消滅,代之以一組又一組的同名序列(奧瑞里亞諾們、阿加底奧們),而「歐洲個人主義的時代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時代了,可是他們的時代是什麼?是回溯到美洲印地安人的過去的時代嗎?或是未來的時代,人類的個體混同在密麻如蟻的人群中?我的感覺是,這部小說帶給小說藝術神化的殊榮,同時也是向小說的年代的一次告別。」
這論點深沉,武斷,尖銳,帶有昆德拉式的洞見與其狡獪之慣性,需要解釋。他的意思是,於其個人之小說史觀中,現代主義小說的人物們特別不愛生小孩──因為「後裔的終結」正象徵著個人獨特性的標舉。(如何面對一個小孩?至少有著你一半基因,介乎雷同與差異之間,且個人的任何特質皆可能於小孩身上被精準複製?)而《百年孤寂》在小說史上的革命意義在於,布恩迪亞家族雖同樣以絕子絕孫告終(後裔之終結),然而其中的個體獨特性卻也被馬奎斯的命名策略徹底消滅。這是現代主義內部一個嶄新的矛盾──標舉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傳統V.S.泯滅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百年孤寂》──亦因之而被昆德拉界定為「向小說的年代(即現代主義時代,強調個體殊性的年代)的一次告別」。對此,育有二子的馬奎斯不知作何感想──二0一四年四月十七日馬奎斯以八十七歲高齡辭世,我們再也沒機會問他了。───伊格言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