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驚傳立委國會助理涉入共諜案,利用職權刺探機密、發展情報組織,並交付中國。
#國會滲透哪幾招?
立法院受到滲透的可能影響範圍:
1.情報洩漏——不是只有機敏資料才會動搖國本
2.木馬屠城——立委權責影響法案推動與行政監督
3.攻心為上——收買指標性人物,作為傳聲筒以及帶出統一風向
針對這次的事件,我們先聊聊情報洩漏的部分。
過去也曾有社會大眾擔憂親中立委利用職務之便,獲取機密情資的問題。當時相關單位表示事涉機密的部分會依規定提供。
那麼,究竟立委和國會助理可以接觸到哪些層級的情資呢?
立委辦公室能獲得的情報,分成主動取得和被動取得。
以我所在的外交國防委員會為例,我們每次開會,都會有不同單位的業務報告,大部分的業務報告,大家打開國會頻道也可以看到轉播,但也有一部分業務事涉機密,這時就會以秘密會議的方式說明,國會頻道不會轉播,報告時也會清場,只有立委才能列席。此外,一些機密事項的報告或考察,也會進行參與人員管制。像這類的情報,知情者少,洩密危機度中等,要由國會途徑洩密,需要立法委員本人具備過人的記憶力。
本屆的立法委員共113席,可獲知高階機密情報的人數有限,但國會助理人數就遠不只113人了。秘密會議國會助理不能參加,那助理層級能知道什麼呢?國會助理在處理法案、質詢、選民服務案時,常常需要跟各部會溝通詢問蒐集資料。
這些資料有的層級屬於大眾皆可獲取的範圍,但也有一部分內容,需要業務單位提供,否則一般人難以取得,或者需要花費較多力氣獲取。當然真正機密的資料,業務單位一般會明確表示依照法規無法提供,即使我是國防外交委員會的委員,我們辦公室團隊也曾在調閱資料時,遭國防部或外交部以機密軍事、外交情報為由婉拒。
或許有人會講,既然這樣,那洩密程度應該不至於影響國安核心吧?但在目前假新聞都能作為資訊戰發揮重大影響的狀況下,可能影響國防機密的範圍,已不僅只是傳統大家認知的武器軍備或作戰計畫洩密,民生建設、情報戰、經濟戰、心理戰、各種滲透影響、竊取各產業機密,都可能打擊社會安定與國家發展。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包含能源、水資源、通訊傳播等等,這些如果遭受到攻擊或威脅,都可能導致嚴重後果。許多看似不是那麼重要的資訊,彙整起來,也可能拚出一片完整的拼圖,影響全局。
此外,國會助理能拿到各部會聯繫窗口資料,也能跟各部會聯絡人、相關媒體、產業混熟,這些人脈資料,是很有價值的。
你可能聽過這樣的故事:
你想追一個心儀的對象,但苦無認識的機會,不過你知道他很喜歡一間早餐店,很常光顧,所以連續蹲點一個月,裝作每次不經意巧遇,最後成功聊了起來。
這就是情報的力量。
立法院身為台灣最高民意機關,所具有的立法、監督權責,都可以說是台灣民主政治運作的核心。
簡單說,立法委員是否能獲取機密情資?可以。
國會助理階層能接觸的資訊,是否有可能影響國安?絕對也可以。
上面提到的是實質面的情資洩漏,除此之外,國會殿堂受到滲透,與過去傳出軍事將領遭中共收編,影響的都不只是情資,也包含人心的動搖。
1930年代,劍橋大學有一群人,被蘇聯特工吸收,成為KGB特務。被稱為劍橋五人組的間諜小組,均出身於英國中上流社會,在情報單位、外交部等重要單位身居要職,亦有長期為王室服務的藝術顧問。這些人因同情共產主義,不以名利為主要動機,而成為雙面間諜,長期背離自己的國家與社會網絡,向蘇聯提供情資。劍橋五人組長期以來,持續向蘇聯傳送情報,不僅影響西方情報員的任務乃至生命安危,在身分曝光後,更對當時的社會價值觀造成很大的衝擊,也暴露英美情報機關制度問題與無能。
從這段冷戰間諜史中,我們可以看到,共產黨會從校園、同情者、反美反政府政策者之中,散播有利於己經過包裝的意識形態,進而滲透吸收下線,這類 「意識形態」 間諜,往往動機比單純收錢的更強。
從上面這個歷史可以反思台灣,中國可以很輕易的操縱 「自以為是中國人」 的民族主義情緒,進而吸收一些「嚮往祖國」的間諜,這些人破壞政府的動機,往往比純收錢的更可怕。
近年,中國很明顯在透過大外宣,各種資訊洗腦、文化統戰,搭配滲透手法,操作複合資訊戰,在台灣佈建間諜網。
這次國會助理共諜案,只是中國對台行動的一小部分,國會以外,中國對台灣政界滲透是全面性的,以掌握行政與立法兩部門為目,意圖發動的是一場大型的木馬屠城記。中國未必能以軍事力量打下台灣,但他們近幾年持續在做的,是更不著痕跡的由各種管道收買下台灣。
#民主政體的防禦機制應該有什麼?
中國是否真能在台灣策動像當年劍橋五人組這樣,不求名利,為「統一中國」 而潛伏策動間諜網絡的人,我們不能確定但要高度戒備,可以確定的是,他們絕對有能力,砸錢、用名利、甚至用黃賭毒等不同下三濫手段,去收買願意為他們服務的代理人。
從退役將領到國會助理,都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我們更不能忽略中國對台灣的侵略威脅,無所不在、無孔不入。中共近年一連串大外宣的動作,主要做法就是利用民主以破壞民主,也因此我們一直強調,民主政體應該要有防禦機制。
包含推動防止滲透的相關法案,全面檢討中資規範、有效阻止中共代理人出賣台灣利益,設立對中國的防火牆,而這個防火牆,可以建立在「資訊透明化」上,當資訊透明了,脈絡就清楚了,就更能掌握背後的假鬼假怪。
保密防諜、人人有責!
同時也有2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臺灣民主基金會》 補助去中國?補去哪?去做什麼?說清楚講明白! 外交部認為,中國不算在外交部的業務裡,但在外交部主管的臺灣民主基金會過去數年的「年報」裡,我搜尋中國這個字眼,有上百條。 去中國沒有不可以,但重點內容是什麼? 每一年助理工會都去中國大陸交流,而2018年國民黨則是去上海看台商。 ...
調閱資料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臺灣民主基金會》補助去中國?補去哪?去做什麼?說清楚講明白!
外交部認為,中國不算在外交部的業務裡,但在外交部主管的臺灣民主基金會過去數年的「年報」裡,我搜尋中國這個字眼,有上百條。
去中國沒有不可以,但重點內容是什麼?
每一年助理工會都去中國大陸交流,而2018年國民黨則是去上海看台商。
如果進行活動是和推行民主、人權有關,那當然很好,但這些活動是否和「台灣民主」有關係?目前很難得知。這些資訊未主動公開在網路或是公眾領域裡,還要特別申請調閱資料,才能知道究竟這些到中國交流民主的活動內容是什麼。
今天請教了副執行長,顯然副執行長對於這件事掌握得不足夠,並不知道原來有補助赴中的活動。並不是去中國就不行,如果業務是研究中國人權、研究中國現在的政治環境,我認為這樣沒有問題,但去中國的活動性質到底是什麼,顯然主管並不了解,這才是問題所在。
而預算書裡剛好有一個基金會對於政黨的補助款,是中國國民黨去看了上海的台商,那請問上海的台商是外交部的工作嗎?我問中國是不是外交部管的,大家都跟我說不是,但這預算書裡卻有不少編列的預算跟中國有關係,是否該來看顧探討一下,這是怎麼回事,又是什麼內容?
我們來看看臺灣民主基金為的成立宗旨:宣揚台灣的民主經驗與民主國家相關社團、政黨智庫及NGO組織,建構合作夥伴關係並與國際民主力量接軌。我希望這些補助活動的性質,都能本於臺灣民主基金會設立的宗旨,好好與民主國家建立伙伴關係,共同推展民主價值。
調閱資料 在 呱吉 Facebook 八卦
簡單回應一下很多人對於30分鐘閱讀好心肝報告的問題。我昨日在私人帳號對於這次特權疫苗問題所做的政風處報告只允許議員閱讀30分鐘、且不可作筆記與攝影,提出一些疑問後,市府與網友提出一些回應。
媒體用了很有趣的標題,對閱聽大眾做了奇妙的誤導,叫做「報告限制閱讀30分鐘是市議會內部規定」,好像說是「市議會自己不給議員看報告」,呱吉真可憐,被打臉呵呵。
但認真想想,議會基於監督市政府立場,有可能不准議員閱讀政風處的報告嗎?事實上,是市府聲稱此案已移送檢調,報告不可公開,所以才依照議會慣例,允許議員在有限的時間地點去檢閱報告。所以真相是那30分鐘不是議會限制議員,是議會「凹」來的。
而我的疑問是,不公開這份政風處報告有其合理的依據嗎?是基於偵查不公開的原則嗎?偵查不公開是一個很合理的法律設計,基於保護隱私和落實無罪推定的原則。
但政風處的報告是行政調查,與檢調單位針對這份行政調查報告所做的偵查內容是不一樣的。將隱私資訊去識別化後,做為市議員監督的依據,完全合理。
如果真的是基於偵查不公開的原則,那根本不應該允許議員窺看。
整理幾件事實:
#政風處從未主動告知所有台北市議員有另一份呈核給市長室之「好心肝診所等施打COVID-19疫苗疑涉不當案」之調查報告。僅有告知部分索資之議員,本辦也是於6/22索資,由政風處告知可於6/23至議長室閱覽。
#台北市政府僅有在110年6月21號提供台北市議會一份五頁的政風處報告(府授政二字第1103004564號),且列為普通件。
#政風處提供議員至議長室的完整版調查報告並未列為密等文件,且我在閱覽報告時,上面就明白蓋著「已解密」的字樣。
#台北市議會內規完全沒有網友所言的查閱密等文件規定,僅有台北市政府自行訂定的「「議員索取或調閱資料之處理原則」,不是台北市法規,只是市府內部規則,當然不需要經過議會審議。
#政風處6在6月23日提供的索資回函也從未要求議員不得提及報告內容,或有任何保密義務。
在台灣民主史上,濫用偵查不公開這專有名詞的行政機關與檢調人員多如牛毛,數不勝數。一句話說「市議會自己規定報告只能讀30分鐘」,根本倒果為因。
因為政治立場而覺得議員自我閹割監督職權是理所當然,才是最匪夷所思的民主亂象。謝謝大家指教。
調閱資料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評價
《臺灣民主基金會》
補助去中國?補去哪?去做什麼?說清楚講明白!
外交部認為,中國不算在外交部的業務裡,但在外交部主管的臺灣民主基金會過去數年的「年報」裡,我搜尋中國這個字眼,有上百條。
去中國沒有不可以,但重點內容是什麼?
每一年助理工會都去中國大陸交流,而2018年國民黨則是去上海看台商。
如果進行活動是和推行民主、人權有關,那當然很好,但這些活動是否和「台灣民主」有關係?目前很難得知。這些資訊未主動公開在網路或是公眾領域裡,還要特別申請調閱資料,才能知道究竟這些到中國交流民主的活動內容是什麼。
今天請教了副執行長,顯然副執行長對於這件事掌握得不足夠,並不知道原來有補助赴中的活動。並不是去中國就不行,如果業務是研究中國人權、研究中國現在的政治環境,我認為這樣沒有問題,但去中國的活動性質到底是什麼,顯然主管並不了解,這才是問題所在。
而預算書裡剛好有一個基金會對於政黨的補助款,是中國國民黨去看了上海的台商,那請問上海的台商是外交部的工作嗎?我問中國是不是外交部管的,大家都跟我說不是,但這預算書裡卻有不少編列的預算跟中國有關係,是否該來看顧探討一下,這是怎麼回事,又是什麼內容?
我們來看看臺灣民主基金為的成立宗旨:宣揚台灣的民主經驗與民主國家相關社團、政黨智庫及NGO組織,建構合作夥伴關係並與國際民主力量接軌。我希望這些補助活動的性質,都能本於臺灣民主基金會設立的宗旨,好好與民主國家建立伙伴關係,共同推展民主價值。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radicalwings.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radicalwings/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radicalwings.tw/support.php
調閱資料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評價
在台北生活的你,一定搭過台北的公車。
不過,我們搭的公車,安全嗎❓
臺北市聯營公車,每年總行駛里程數超過1億5千萬公里,滿足雙北數百萬市民通勤、就學、出遊……的需求,是台北市不可或缺的公共運輸服務。
但,臺北市聯營公車的「每百萬公里有責肇事率」,卻在2018年達到柯文哲市長任內的新高點!平均每1.3日就會發生一件公車有肇責事故。
我統計2015~2018年公車事故,共造成「10死、387傷」。
找出原因,才能解決問題。我分析793件公車有肇責事故,發現「未注意前方車人動態」「換道不當」「左右轉違規」「未保持安全車距」「不禮讓行人」等,是公車肇事致人死傷的前五大原因。
這些因素,都是人為疏失。要改善公車肇事問題,勢必要從減少人為疏失下手。
受過專業訓練的職業駕駛,為何會發生疏失?有以下兩大因素:
1️⃣ 不良駕駛習慣:
因為班距過於密集、趕點、或駕駛習慣不良,導致部份司機頻繁發生不當換道、未保持安全車距、未注意前方車人動態等情形
2️⃣ 超時駕駛,司機過勞:
許多科學研究已經指出,疲勞駕駛的危害不亞於酒駕。若司機因疲憊而身心狀態不佳,也可能提高肇事風險。
2015~2018年間,公車肇事後檢查駕駛的工時,竟發現有三成(2018年)到近六成(2016年)的肇事駕駛有超時工作的情形。顯示超時駕駛和事故風險有相當大的關係。
上述兩項缺失,都是陳年老問題。但我研究發現,交通局公運處針對這兩缺失,處理非常消極!
尤其是超時駕駛。我調閱資料後發現,台北市聯營公車駕駛超時工作情形非常嚴重。
勞動局去年針對公車業者執行90場稽查,就發現41次違反勞基法規定。違規比例達45.56%。
而公運處執行的超時稽查,同一家公車業者,連續六次稽查蟬聯超時冠軍,最高有70%的駕駛超時工作。
另外有三家業者,屢次出現在超時前三名,超時率由22%~42%不等。
但這4家超時慣犯,也每次都高分通過市府公車評鑑。
為什麼每次都超時,每次都評鑑通過?
因為台北市政府根本沒有把「超時駕駛」納入公車評鑑的扣分項目!
換言之,公車業者就算壓榨司機到百分之百超時駕駛,在公車評鑑都完全不會被扣分。
有這種放水評鑑,難怪業者有恃無恐!
針對上述兩項缺失,我要求交通局公共運輸處必須:
✅ 全面檢討聯營公車營運服務評鑑計分方式,就下列事項調高佔分比重:
1️⃣ 違反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19之2規定超時駕駛
2️⃣ 違反勞基法(超時工作、未給足例假、溢扣工資、未給予國定假日加班費、未核實紀錄出勤時間等)遭裁處
✅ 針對未注意前方車人動態、換道不當、左右轉違規、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未讓行人先行等不良駕駛習慣,重新設計具體查核方式,納入聯營公車營運服務評鑑,並研究問題根源(是否有班距過於密集、誤點壓力等制度原因造成不良駕駛習慣)
以上兩項訴求,在質詢時獲得交通局和公運處的正面回應。我會繼續追蹤。
保障台北人行的安全,就從改革公車評鑑、防制不當駕駛、超時駕駛開始!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臺北市議會#柯文哲
蘋果【議員批北市公車評鑑管服儀不管超時 公運處願檢討】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realtime/20190509/1564166/
自由【〈台北都會〉「超時」未列入公車評鑑 北市公運處將檢討】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287475
自立晚報【北市公車常態性超時駕駛 應全面檢討】
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tent.php?catid=5&catsid=2&catdid=0&artid=20190509lii002
調閱資料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前國民黨立委丁守中等上百人以非醫事人員施打引發爭議,市府表示,振興醫院在2月造冊上傳系統,並在5月26施打,要請問中央為何接受這樣的健保卡註記,指揮中心表示,等送報告來再檢視。有議員調閱資料發現,振興醫院有高達2千4多劑打在非醫事人員身上,其中,市府在5月24日、27日、和28日三天再給振興100瓶疫苗,要求市府說清楚。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292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