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母學:放鬆是刻意的學習】
昨天Z阿姨的貼身觀察報告,大受好評,也讓所有媽媽大開眼界,於是紛紛留言讚嘆,甚至提出不解。
讚嘆是:原來當媽的可以這樣放鬆到什麼都沒在管。
不解是:什麼都沒在管,蛀牙了、皮囊炎、感冒怎麼辦?
其實Z阿姨看到我鬆的一面,讓我很感動,因為這一切的「鬆」,都是刻意學習「放手」而來。
我的個性裡,拘謹大過狂放,細緻大過粗心,規劃大過隨性,按部就班大過任意妄為。所以我過往的性格與慣性,就是個「嚴謹」之人,這樣的人,成為一個母親之後,便是一個「嚴格的母親」。
因此,過去我是個要求孩子聽話的母親,孩子不服從,我便動手教訓,所以我亦是個傳統母親,教養孩子我一套標準流程,孩子乖,我便稱讚,孩子不乖(或發脾氣)我便懲罰,獎懲分明的結果,別說我自己的孩子跟我彷彿陌生人,連我的姪子姪女都非常怕我。
從嚴格到放鬆,我確實走了一條非常辛苦的道路,因為放鬆根本不是我的本質,因此我得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是我,孩子是孩子」。
當同一個行為,不停重複到兩週以上,那個行為就會成為慣性。因此當我決定改變之後,刻意的練習,讓我體質有了不一樣的改變。
然而,「放鬆」究竟要放到多鬆?都不用管嗎?不管的教養,真的就會培養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嗎?
我這才意識到,「鬆」是姿態與心態,只要把一個大前提做好,我就可以安心的放鬆,這個大前提就是我在書裡提及的「界規」。
界,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
規,管理群體的事務與方向。
只要在家庭裡,將界規設置好,每個人都在安全的界規發展,身為教養者的母親,就兼顧了「管理」與「放鬆」,這是身為母親的職責,也是母親的權限。
譬如,昨天留言,許多父母對「放鬆」感到困惑與焦慮,提問:刷牙不用管嗎?洗頭不用管嗎?洗澡不用管嗎?感冒不用管嗎?
我不是不管,而是我將「界規」設置好之後,就大膽的放手讓她們去嘗試,而我只要「陪伴」孩子即可。
洗澡,在我的家庭裡,三個孩子四歲開始自己洗澡,四歲之前,是我的責任,所以由我管理(這便是管),四歲之後,是孩子的責任(這便是界規)。
洗不乾淨怎麼辦?
為了讓孩子盡量趨近「洗乾淨」,因此在一開始放手時,我會在旁邊看著孩子,教導孩子該怎麼洗,並且告訴孩子,每一次洗完後,記得要用手摸一摸全身上下,感覺滑滑的,就是沒洗乾淨。
當孩子一次又一次做的完熟,我便退出來門口等孩子洗澡,洗完後我會摸摸孩子的身體,檢查孩子是否沖洗乾淨,這個階段亦會維持一段時間,確認沒問題後,才會再往後退一步,直到完全放手讓孩子洗澡。
意思是,從我的責任下放到孩子扛起責任的過程,我做了幾個關卡上的布置,並非什麼都不管,而是一步一步的放手不管。
孩子長大的過程,亦是我放手的過程。
把孩子功課還給孩子之前,我亦是陪著孩子寫功課,欣賞孩子寫得很認真,鼓勵孩子大膽的自己完成,之後才真正的放手讓孩子自己發展,承擔自己寫功課的職責。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孩子原本已經學會自己寫功課,突然某一天,又不寫功課了,而且情況屢屢惡化該怎麼辦?
此時,我會視情況介入,如果必要,我會重新「陪伴」孩子回到理想的「界規」上,以對話探索孩子的困境,為孩子重新設置適合他的界規,重新調整方向,再陪孩子走一段習慣養成之路,然後再一次慢慢的「放手」,達到「讓孩子承擔責任」的目標。
以文字描述,可能太過抽象,大家回想我在書裡提及「三三對英文拒學」的那個例子就可以完全明瞭。
當三三拒學英文,我做的工作就是:1.貼近孩子2.以對話啟動孩子覺知3.讓孩子產生學習意願4.陪孩子走一段學習之路5.三三重新拾回學習的自信6.放手讓孩子承擔學習責任。
所以我教養孩子要達到放鬆的目標之前,應有幾個重要進程,那就是:1.陪孩子養成慣性2.放手讓孩子承擔責任3.遇到挫敗(困境)重新陪伴孩子培養自信4.再放手讓孩子承擔5.完成獨立。
現在,重點來了,從「陪伴到放手」該花多久的時間?
我想這就是我與大部分母親的最大差異是,因為我從陪伴到放手,中間的時間花費的時間,是非常快速的,而其他的母親可能窮其一生都在學放手卻不得其門而入,導致親子關係不斷拉扯與傷害。
究竟該花多久時間才是好的,我的答案是:越快越好。
因為父母干涉多一天,孩子就晚一天成長,因此當孩子穩定,父母就要學會「大膽放手」讓孩子成長。
一如Z所言,所謂「鬆」,實情其實是:
『「以自己為優先」表面上看起來絕絕對對是後母無誤,但再進一步細想,老師隨時保持內在的平穩,時時觀照自己的內在,先滿足自己再滿足別人,不正是愛自己的最佳示範!
而所謂「沒在管」,其實是鬆綁舊式傳統親子的框架,讓自己跟孩子都得到真正的自由。再者,老師也從不把孩子的責任扛在肩上,更不執著孩子未完成的事項,反而只是很專注的活在當下,所以她總是可以沒有負擔,內在飽滿的,輕盈自在的跟孩子玩在一起,孩子一旦得到媽媽專注的陪伴,情感上建立起穩定的親子關係,親子之間的連結也就越容易順暢,所以即使沒用框架在管,孩子也能勇敢地負起責任,走向完整的成熟之路!』
昨天粉專有個認真的學習者「薛連進」,分享Z阿姨寫的「後母教養哲學」時,他也寫了自己的觀察報告,寫的甚是貼近我日常生活中實際狀況,一同分享給大家。
【不為人知的後母真相】文:薛連進
雖然這篇〈後母的教養學〉是用「後母」來形容李儀婷老師,不過實際上是截然不同的觀點出發,得到的結果當然也不一樣。
我剛好這陣子在看儀婷老師的《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看了之後就更清楚老師的教養哲學是怎樣。
簡單來說,她的確很多事都不管,別人的管教方式不管(包括她先生的),孩子的各項生活細節不管,孩子的功課不管,只要不是孩子主動來找她,除非是影響到身體生命,否則她真的幾乎不「主動」介入。(不過所謂的不管,詳細的不管到什麼細節,建議有興趣的朋友還是要實際看過老師的文章或書籍才會比較清楚,畢竟她是很愛孩子的,不是不愛)
每一次事件的發生,她都會先關照自己的情緒,確定自己情緒穩定了,時機適當了,才會介入,才會跟先生、孩子們談話。
這確保了她的情緒穩定,不會在談話中不小心出現情緒化的語言。在書裡看到她與先生、孩子的談話時,我就常常覺得,她為什麼可以這麼平穩?幾乎書中提及的每個事件我自認都無法如此平心靜氣的面對,但是她幾乎都可以。
她在書中強調過好幾次,「規則越少越自由」,除非是真正對她而言非常重要的,不然她就是會放著孩子去做。
當然,這不代表她幾乎不管孩子。相反的,她引導的能力非常強,她情緒穩定,口氣溫柔,使用的字句聽不出嚴厲與過份的期待,因此孩子才能真正的把心底話說出來,也才能把她的話真正聽進去,而不是一切都當耳邊風。
老實說,她的功力太強了,我自認做不到,目前連30%恐怕都做不到。不過她也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大女兒剛出生的前三年吧,她的行為其實跟多數的父母差不多,是在學薩提爾好幾年後,而且是很認真的學,很落實的用,才有如此巨大的改變。
而且她看起來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的人,不管是近距離觀察她的友人,還是她的大女兒,給她的評價都是跟她所說的似乎一樣。
目前我應該做不到她的三成,但慢慢學、慢慢磨,總會越來越好的。
♥還想看Z阿姨寫觀察報告嗎?趕快留言呼喊Z阿姨。
♥「故事表達營」還剩兩個名額,可私訊詢問小編相關細節。
♥兒童暑期「故事表達營」課程資訊:https://reurl.cc/MZxQ5X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以上工作坊三人以上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洽「長耳兔心靈維度」https://reurl.cc/kV2VZn 私訊詢問
「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 在 Facebook
- 關於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 在 人助旅行與助人旅行 Facebook
- 關於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 在 Lyn Chang 張牧喬 Facebook
- 關於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 在 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在PTT/巴哈姆特上手遊推薦遊戲排行 ... 的評價
- 關於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 在 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EDU.TW 的評價
- 關於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 在 歸零重新開始英文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 在 ️從心態出發調整英文學習- 語言板 的評價
- 關於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 在 歸零重新開始英文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 在 ️從心態出發調整英文學習- 語言板 的評價
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 在 人助旅行與助人旅行 Facebook 八卦
【Sandra】004
23歲/台灣人/現居台中
● 國際經驗:
-捷克共和國/交換學生/一學期
-德國/語言學校/三個月
-歐洲/旅行/很多次
關於要怎麼跟不同文化的人互動呢?她說:
我會問他們自己“聽說”他們國家的事情 比如說 聽說你們國家的酒比水還便宜 是真的嗎? 為什麼會這樣呢?
如果遇到自己有去過他們國家或是學過兩句他們國家的語言的時候,我就會說出來,拉近大家的距離,比如說像我自己非常迷戀發音聽起來非常粗糙的語言,德文拉,荷蘭文,真的是一聽到就覺得好開心喔,很巧得是,在公司裡面就有一個荷蘭人,我就告訴他我超喜歡聽荷蘭人說話,然後我曾經學了哪些荷蘭文,你可不可以教我其他的呢,對於他來說,世界上沒有什麼人想學荷蘭文,他真的是受寵落驚blah blah,每次這樣聊都可以聊一個多小時不會停XD
遇到的困難大概是不同人不同個性吧,我在台灣覺得自己是個人緣不錯的人,可是初去歐洲得時候,覺得真的是很難交上朋友也,有些人都好冷漠喔,冷漠的人比例比台灣高好多,但慢慢地,開始接受每個人有不同的個性,在台灣也是如此,只是因為文化背景不一樣,所以共同的話題才會比較少, 重新調整一下態度,再出發,反而就有一些收獲了。
最後,我想說說關於大麻的事情,在台灣,我們覺得大麻不用說,就是毒品嗎,吸大麻就是吸毒,吸毒就完蛋拉,人生都毀了,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馬上就刷一下在眼前出現。 尤其姊姊曾經在監獄工作過,會分享一些吸毒受刑人的價值觀,對於一般人來說,真的是很扭曲又蠻奇怪的,所以會覺得吸毒的人真的是少交往為妙,能避就避吧。但是在歐洲吸大麻,真的好像是蠻平常的事情,我自己覺得大概跟在台灣遇到抽煙的人的比例有點像,我認識一個朋友,平常非常愛抽大麻,但是一到考試他就會戒掉,也就是說~~這些人還蠻正常的,並沒有因為抽大麻就讓自己墮落押或之類的,這些經驗算是讓我對大麻有深一些的認識吧,另外就是不管是人的衣著或者是習慣多在自己眼中多奇怪,真的是要好好的認識別人自己在做定奪吧!
------------------
Sandra是我在布拉格認識的一個朋友,她晚我一學期到捷克科技大學,交換結束後還一個人到德國學習德語三個月!她說的大麻的事,我也蠻有感觸的,我們對於喝酒、派對、夜店、抽菸和大麻的心態,和歐洲國家學生對於這個的心態完全不一樣喔!喝酒就是學生很正常的社交活動,而且可以快速拉近彼此距離;派對是可以認識很多人的社交和聯誼場合;夜店酒吧是朋友晚上想要聚一聚的地方,我認識很少人是單純想去夜店認識陌生人或是找一夜情的;抽菸就是個人選擇,在大學校園內的系館外面,全部都是抽菸的學生,但是我認識的歐洲人很尊重其他人,要抽菸一定會先問或是直接到吸菸區;大麻的話呢... 雖然法令不允許,但是社會可以容許。我常常在宿舍聞到大麻味,也有朋友是重度使用者,偶爾他們也會做Space Brownie、(有大麻的布朗尼),也有專門的大麻酒吧,光是吸二手大麻你都可以stone.
我每次看到他們抽,就會抓著他們一直問東問西,比如說要去哪裡取得阿?價格怎麼樣?在不同國家的法令又是如何?你們怎麼做的 (有特殊的工具磨大麻)、大麻的等級怎麼分?太空布朗尼跟一般的大麻煙效果有什麼不一樣,他們也都很熱心回答!尤其是抽完大麻之後,每個人都笑笑的,人都好好喔!
其他相關文章:
【給要出國當交換學生的建議 (2)─社交篇】
http://fairyseyes.blogspot.tw/2013/08/2_26.html
這篇裡面講了派對、酒吧、喝酒對於歐洲人社交的重要性
【Survival Weekend 捷克國際學生大露營 (1)】
http://fairyseyes.blogspot.tw/2013/08/survival-weekend-1.html
這篇可以看出歐洲學生的Have fun跟台灣學生有多麼不同
-----
害羞不值錢!如果你也喜歡這個單元,請多多用Like給他們一些鼓勵,用Share讓更多人能夠從他們的故事學習看世界的不同角度。
如果他們看到這麼多人喜歡他們的文字,之後也會願意分享更多東西喔!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在下面提問,中英文都可以。
如果你,也有經驗想要分享,或是你有某個朋友,對這個議題很有想法,歡迎到這裡來跟大家分享你的人助旅行經驗。到這裡 (http://4fun.tw/eID7) 告訴大家,你是如何交朋友、玩世界!
我們會不定期整理公告在版上喔!
我是苡絃,這裡是人助旅行。
讓我們一起交朋友、玩世界!
在台灣,當地球人!Yeah!
https://www.facebook.com/fairyseyes
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 在 Lyn Chang 張牧喬 Facebook 八卦
那個..最近改了名字
跟 旻佑哥 蔡旻佑 Evan Yo⠀合唱的歌出來了我才想起來要趕快發文說改了名字ಥ_ಥ
⠀⠀⠀⠀⠀⠀⠀⠀⠀⠀
因為張伶瑀這個名字有點太多故事,自己很容易面對事情的時候,心態不好調整。⠀⠀⠀⠀⠀⠀⠀⠀⠀⠀⠀
所以經過很多考慮之後決定用「張牧喬」重新出發。
⠀⠀⠀⠀⠀⠀⠀⠀⠀⠀⠀
英文名字沒有換,還是用這個被說孩子氣的名字Lyn😌
#張牧喬
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 在 歸零重新開始英文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八卦
一切歸零,重新開始的翻譯結果。 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重新歸零的英文怎麼說| 藥師家 · https://pharmknow.com/to/30829767... 重新歸零如何中翻英?重新歸零的英文翻譯 ... ... <看更多>
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 在 ️從心態出發調整英文學習- 語言板 的八卦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關於我在學習英文的道路上,面對不同的問題如何調整心態來提升學習成效,如果你也有以下的問題,不妨一起來扭轉心態吧!,—,1. ... <看更多>
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 在 調整心態重新出發英文-在PTT/巴哈姆特上手遊推薦遊戲排行 ... 的八卦
【rese... 【reset】調整心態、重新歸零、重新出發──這種鮮明活潑的用語很適合用在口說當中喔! ◇ 贏得像這樣艱難的加賽,的確可以強化你的心理. 【電競英文】〔調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