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我刪掉了,因為被從不認識我的人導風向成我在炫富或是在虐童,刪文是因為會誤導其他人,會以為要填鴨式塞滿課程。
有在長期看我網頁的粉絲就知道,對於體驗/享受人生,我的小孩目前所經歷的人生已經是我盡全力可以給的多采多姿了
我從不是一個逃避的人,今天剛好趁這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育理念。
你們看到的是,我在強迫小孩做不喜歡的事。
但你們卻不知道,小孩的每個家教就像是他們的朋友一樣,他們每天都很期待跟家教老師玩(也因為如此,他們學習的過程並沒有任何的強迫練習,而是放任發展)
我們現在的人生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會趁不同的事件給小孩機會教育
舉例來說,去年下大雨我家店內淹大水,我會拿出游泳池當船在街上划,目的就是給他們苦中作樂的創意
我們會帶小孩環繞世界陪我們去拜訪代理商,讓他們了解什麼是做國際貿易
我們會讓小孩養大量的不同動物,為了培養他們的愛心和耐心(我相信沒有任何小孩的童年有像我們家的小孩養那麼多不同動物)
有人說這是用錢堆疊出來的,那你們絕對不知道我小時候(九歲之前)家裡很窮時,我那小學沒有畢業的媽媽每天都會帶我們去書局看免費的書,蹲在地版上看好多書,直到屁股痛到無法讀書才回家。所以我一直了解熱愛閱讀的重要,才會長大開了一間書店,就是為了提供大家一個更好的閱讀環境。
所以我的小孩已經從小就喜歡閱讀,無論中文或英文都很流利,這點我是驕傲的,因為這樣的語言能力是我長年累月以身作則,天天讀書給他們看,他們自然而然形成閱讀的習慣。
你們所看到的課程,幾乎都是到府的家教,都有家人陪伴,是在小孩最舒服自在的環境下學習的。我們的每個不同技能的老師都是我們細心觀察,確認他們搞笑輕鬆的個性,是可以讓小孩在玩耍中學習而不自覺。
我讓小孩從小就學不同運動,是因為我計劃讓他們長大一點去參加青少年比賽,不是為了成為職業選手,而是我想讓他們從比賽中嘗到失敗的痛苦,只有讓他們提早面臨挫折,他們才懂得未來面對的挑戰。
我讓小孩從小學音樂,也不是為了成為音樂家,而是讓他們了解,要累積大量的練習才能拉好一首曲子,他們才能因此欣賞他人的成功,而不是日後成為酸民。
你們看到的是我強迫小孩學音樂,但你們不知道的是音樂老師是我們小孩心目中的仙女,他們每天都很期待跟仙女老師上課,也很期待跟打鼓老師上課,因為世琦老師很愛講冷笑話給他們聽。
小孩去年第一次上夜店,就是為了看打鼓老師表演。
他們從很小的時候就能從音樂中分辨出各式各樣的樂器音,現在竟然還能聽到歌的旋律就能拉出歌曲,這其實並不是天份,而是靠老師從小有系統性的教學而習得的技能,這樣的技能只有小時候才學得會。
當很多人在反映這是金錢所堆疊的教育時,我想表達的是時間。
時間才是最寶貴的資產。小孩的時間成本低可以快速學習,反而大人就不一樣了,重點是神經細胞的可塑性已經低很多了。
我年紀走到了四十歲,我在反顧我的人生,發現現在的自己的時間成本太高,無法有任何空閒為自己學習新的技能或語言。
我只要有任何空閒,就一定是陪小孩,我相信沒有人可以做到比我還陪伴更多時間的爸爸了(除非你失業),帶他們去高爾夫球場,網球場,足球場,或是每天接送上下學,都是我們父子最快樂的談心時間。 其中還不包括每年累積至少一個月以上的旅遊玩耍。
當你們認為我的家是小孩的囚房時,卻不知道我讓小學受的是開放式的國外教育,我家小孩每天最受挑戰我的就是一直追根究底問我為什麼? 而我也很享受跟他互相思辯的過程。
如果你有好好爬文我過去十五年的文章,就會了解我總是努力學習讓自己更有邏輯思考,並且努力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福利,讓自己的企業從代工轉型升級為更好的品牌。而這也是我一直在教育自己的小孩。
這個課表,是我們家長跟小孩討論過後的結論,我們也仔細跟他們分析每一個課程的重要性(以及趣味性)。
我家並非威權教育,如我文中所說,他們時常挑戰我,他們年紀很小就在練習區分fact or opinion,如果不開心、沒有成就感,我並不會強迫他們
我一直認為,創意這種東西,是需要大量的知識累積才能擁有的東西,而我也希望自己的小孩能擁有創意和獨特性,才會要求他們從小培養閱讀的習慣。
我兒子說他長大也想當老闆,所以當我昨天跟他玩大富翁時,他說要買地又反悔時,我趁機對他機會教育,說做人一定要承擔,講話要守信用,這比任何技能還重要。
這是我在教我自己小孩的方法,我帶他去世界各地陪我跟代理商談生意時,有時對方遇到賠錢的時候,我們會幫助代理商挺過困難時期,這些我都會教育小孩為什麼我要這麼做。
我在教他們的是,永不輕易放棄。
我現在看這個台灣社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大家的眼光都太狹隘,當大家一窩瘋的批判時,是否有人敢站出來發表不一樣的意見?
教育其實沒有正確答案,父母可以做的就是在有限能力內,盡量給予小孩很多的嚐試,好讓他們未來有更多的選擇。
我想我做錯的事是,我以為我在分享有趣的育兒經驗(像是一個典型的虎爸、亞洲父母),但實際上會誤導讀者以為教育一定要這樣填滿課表,而不進一步解釋內容。我還蠻抱歉的,我輕忽了網路發言的責任。
其實我滿樂觀看待批評,很多人批評代表大家都反感傳統的填鴨教育,也很在意小孩子的權益,這代表整體環境的進步,不見得每個人都是為酸而酸
以下這些照片,是身為父母的我們陪伴小孩所過的童年,我們的小孩快不快樂,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就讓你們從照片中來評斷吧。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9萬的網紅Chen Lil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Lily英文聊天術(口說課程):https://bit.ly/36I05CF 📚 Lily新制托福課程:https://bit.ly/2GIs3mC 【 Tutoring App下載 】 用戶可於登錄推薦碼輸入: CHEN (iOS) https://goo.gl/FiKuLe (Androi...
「語言習得方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語言習得方法 在 李昆霖 Facebook
- 關於語言習得方法 在 Facebook
- 關於語言習得方法 在 Mr.elk Facebook
- 關於語言習得方法 在 Chen Lily Youtube
- 關於語言習得方法 在 なるチャン Youtube
- 關於語言習得方法 在 Chen Lily Youtube
- 關於語言習得方法 在 [資訊] 語言習得的關鍵要素(1) - 看板Eng-Class 的評價
- 關於語言習得方法 在 [心得] 【閱讀心得】學外語就像學母語- boo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語言習得方法 在 學外語就像學母語:25語台灣郎的沉浸式語言習得*初學者挑戰 ... 的評價
- 關於語言習得方法 在 語言習得ptt - Krifc 的評價
語言習得方法 在 Facebook 八卦
寂寞不一定是想要有人陪,只是想要有人懂。
What we want when we feel lonely perhaps is not someone to be with, but someone who understands.
水底情深 (The Shape of Water), 2018
#Podcast線上聽:https://lessons.pros.is/3furnw
EP174 - 金獎得主竟然抄襲?從《水底情深》看致敬與抄襲到底怎麼認定?
由知名導演Guillermo del Toro所執導的這部電影榮獲了201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全球票房和口碑更是亮眼。但你知道嗎?del Toro竟然被一位劇作家Paul Zindel指控,抄襲了他一齣名叫做『讓我聽你低語』的舞台劇!
《水底情深》的劇情是在描述:女主角Elisa是一位不會說話的孤兒,在一間研究中心負責打掃的工作。某天研究中心關進了一個半人半魚的生物。原本Elisa只會偶爾在打掃時見到那位魚人,但兩人卻慢慢地發展出了奇特的感情。雖然無法用語言溝通,但他們漸漸心靈相通,而劇情就環繞在他們兩人之間的愛情故事。
不過,這麼特別的故事,難道真的是抄襲而來的嗎?但是原告指証歷歷,說兩部作品中的女主角都是在實驗室工作的晚班清潔人員、都藉由提供食品、跳拖把舞和水中生物發展出信任關係,並且逐漸習得和水中生物溝通的方法。甚至兩者的實驗都和機密軍事任務有關。不僅如此,女主角都在發現水中生物即將被活體解剖殺害後策劃了脫逃方案,都使用了洗衣籃推車作為脫逃工具,也都有另一位工友在過程中提供協助!?
想知道法院是如何判決的嗎?
想知道什麼是『平行創作』嗎?
想知道什麼是『必要場景原則』嗎?
我們會在今天的Podcast節目裡解析《水底情深》的法庭實證案例,也請到了眾勤法律事務所的副所長陳全正律師,幫我們補充一下台灣的法規方向,特別針對常常聽見的『致敬』來做說明。
除了點擊以上圖片和連結,收聽我們的精彩節目外,如果大家還想要聽更多,也歡迎前往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的 著作權x原創我挺你 收聽其他podcast節目喔!
著作權x原創我挺你Podcast節目:https://sndn.link/podcasttipo
(本文與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合作)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KKBOX:https://bit.ly/3aJntQ8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點擊圖片可看免費聽完整節目>
圖片來源:https://www.vanityfair.com/hollywood/2017/12/the-shape-of-water-aquatic-beast
語言習得方法 在 Mr.elk Facebook 八卦
《親子之間的文法句型》
學習任何一種語言都講究文法句型,在親子溝通裡更是重要,老木提出以下經驗供參考。
【錯誤的文法句型1:質疑+批判】
「畫完畫為什麼不收拾桌面? 你真是一點責任感也沒有!」
嗶嗶,這樣的親子對話極可能讓爸媽陷入更大的困境,孩子把你的話當耳邊風就算了,時而還引爆爭辯大戰,因為第一句是質疑,第二句是批判。即便是大人面對質疑與批判時也很容易失控,當情緒站上主導位置,機會教育就退位了,原本需要被修正的問題馬上失焦,只能僵持在你罵一句他頂一句的負面語言裡,這對事情毫無幫助,殘念。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我知道你最有責任感了,一定知道畫完畫要把桌面收拾好,而且你是能幹的小孩,這對你來說是小事對不對?」
這樣的句型好多了,一開始先給孩子戴頂高帽,然後鋪陳一道嘉勉的紅地毯,那麼他們自然而然會開心的上台領獎,而最後的疑問句是的圈套,”能幹”和”小事”是富有催眠作用的餌,能讓受話者輕易上鉤。
【錯誤文法句型2:缺乏感受性的單向對話】
「你真是不長腦,開著冷氣門也不關,沒後手又浪費電,電要錢的耶。」
嗶嗶,像這樣的對話,第一句就引發小孩或狡辯或充耳不聞的情緒,接下來大概也沒甚麼好過程了。何況孩子到了三、四年級之後,漸漸會出現檢討及挑戰權威的心理階段,既然過去你一直示範了批判式的糾正,所以萬一哪天換你忘了些甚麼,保證你的孩子會毫不客氣地複製你的用詞、語氣與神情:「媽媽妳很沒腦袋耶!沒後手又浪費電!」馬上嚐到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的後果。
當然,當大人反過來遭受孩子批判時,很多人會選擇以倫理綁架的方式來壓制:「你可以對爸媽這樣講話嗎? 沒大沒小是欠揍嗎?」不過切記,就算孩子表面上因著你的威嚇而服從,但內在的叛逆就此滋長,久而久之,他們累積的''乖''不是''乖'',而是陽奉陰違以及對於父母雙重標準的不以為然。你怎麼對孩子講話,以後孩子就怎麼對你講話,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啊。
並且”電是要錢的”這一類的語言也是無效的溝通方式,仔細想想,令你肉痛的”錢”對孩子而言重要嗎? 在他們的世界裡,是否擁有足夠的概念去理解或感受電費的多寡?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寶貝剛剛好像有人忘記關門了,那一定不是故意的,但是冷氣都跑掉了,你去關一下好嗎? 我知道你是個有知識有學問的小孩,你曉得這樣不環保,甚至還會傷害到地球另一端的動物,對不對?」
這樣的對話不只是對話,還要搭配配套系統,好比跟孩子講講蝴蝶效應的故事,帶著他們看看北極熊處境的影片,或是熱帶雨林消失危機的節目,讓他們體會任何一個小小行為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連鎖反應,唯有打從心底感受到那份身為地球人的使命感,他們才會發自內心節約能源,一旦正確觀念住進小小的靈魂裡,孩子在日常行為上就會謹慎許多,忘記關水、關燈、關門的情況也會因理解而減少。
能從感受下手的事就從感受面引導,那會比用規矩硬性約束更容易成功。不僅是環保議題,任何生活上的壞習慣都可以彈性應用。
【錯誤的文法句型3:未審先判+缺乏同理性】
「這杯水打翻了,一定是你,不會有別人了!」
「剪刀為什麼不見了? 一定是你用完不收好!」
「同學為什麼跟你吵架? 一定是你先惹人!」
嗶嗶,”一定是你…”這句話是觸動肝火旺旺的開關,接著,我哪有、你亂講、才不是我、幹嘛誣賴我….等反擊性回應可想而知。其實這樣的用詞並沒有站在想認真教會孩子某件事情的立場上,我們只讀到一種急於結案的狀態,這一類企圖迫使孩子當庭認罪的手段,會失去了修正與進化的可能性,有時還等同親手創造了對立機會。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掉入情緒陷阱如是,不但提供了孩子精進狡辯功力的武道場而不自知,還總是親自下海與他們對練。
練到最後,孩子該做好的仍是做不好,倒是習得一身辯才無礙的本事了。
既然對於孩子的錯誤心知肚明,就更該把重點放在如何引導他們改善之上,而非打成一場毫無交集的口舌之戰。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
1.「我知道你是不小心的,那就來擦乾淨吧,你最大的超能力就是”進步”了,相信你可以一邊擦,一邊研究出下次不打翻水的絕招,因為你也不喜歡善後這種麻煩事,是不是?」
2.「給你一個任務,你來設計一個物品的定位系統如何? 想完之後要告訴我們你新規定的方法喔,以後全家都照著這樣做,東西就不會不見了。」
3.「我看得出來你心情很糟糕耶,跟同學吵架一定很難過,來給米米抱一下,跟米米說說今天發生了甚麼事? 然後我們一起來想想,下次遇到同樣的狀況時要怎麼做會比較好? 你是個有智慧的孩子,一定可以找到改良相處的方法。因為米米看到你難過也很心疼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長期使用負面的家庭語言系統,累積的不僅是孩子的錯誤行為,還會傷及親情,你越習慣權威式的糾正,他就越要展現屁孩式的叛逆。所以不如試著轉換心情,把孩子當成客戶,像個大人一樣的對待,試想,當你遇到客戶不如你意時,你會急著逮捕他的錯誤? 忙著批判他的不合宜? 迫使他們認罪? 說些跟他人生經驗無關的教條? 還是想方設法用客戶的語言來販賣你的概念?
當媽媽的路上,老木發現語言的力量何其大,在每個教導的實驗過程裡,結果是大好或大壞,往往都在文法句型上的一念之差。
語言習得方法 在 Chen Lily Youtube 的評價
🌲 Lily英文聊天術(口說課程):https://bit.ly/36I05CF
📚 Lily新制托福課程:https://bit.ly/2GIs3mC
【 Tutoring App下載 】
用戶可於登錄推薦碼輸入: CHEN
(iOS) https://goo.gl/FiKuLe
(Android) https://bit.ly/2M8uz2s
Tutoring FB: https://www.facebook.com/Tutoring-Taiwan-192565801376969/
------------------------------
【Interaction Hypothesis互動假說】
簡單來說,互動假說主張的就是:
語言習得是透過溝通失敗、意義協商以及重新的輸出所達成。
這是我一直比較相信的說法,畢竟最終我的學習是透過互動達成的,不過這個假說也有它的缺陷(續集?)
科普一下,維基百科頁: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action_hypothesis
Reference: Long, M. (1991). Focus on Form: A Design Fea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K. De Bot, R. Ginsberg, & C. Kramsch (Eds.),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pp. 39-52).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
關於授課券的說明如下
輸入推薦碼後除了會有一堂免費的20分鐘,也還會包含原有註冊後就會有的15分鐘級別測試體驗券。
1.級別測試15分鐘(新註冊帳號)
1)免費級別測試的15分鐘體驗券,有可能會因為使用者隱私設定(廣告)而導致系統無法自動帶入免費課程券。若是有這樣的情況,請至APP內"1:1客服中心"進行詢問。
2)必須先完成級別測試15分鐘券之後方能使用推薦碼所附贈的20分鐘課程券。
2.Native(英美圈)外師英語會話1回授課券(目錄 》登錄推薦碼 》輸入推薦碼)
1)無法重複登錄。
2)也能選擇Global外師進行課程。
3)推薦碼登錄後必須在2天內使用完畢。
⁂⁂⁂⁂⁂⁂⁂⁂⁂⁂⁂⁂⁂⁂⁂⁂⁂⁂⁂⁂⁂⁂⁂⁂⁂⁂⁂⁂⁂⁂⁂⁂⁂⁂⁂⁂
ღ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ennlilyy/
ღ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ennlilyy/
ღ 合作邀約:chenlilyofficial@gmail.com
⁂⁂⁂⁂⁂⁂⁂⁂⁂⁂⁂⁂⁂⁂⁂⁂⁂⁂⁂⁂⁂⁂⁂⁂⁂⁂⁂⁂⁂⁂⁂⁂⁂⁂⁂⁂
我是Lily Chen. 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 語言教育碩士
我的頻道分享語言學習方法、實境生活英文,以及留學、托福相關資訊
希望能藉由應用語言學的知識,讓更多人成為自信的bilingual(雙語者)

語言習得方法 在 なるチャン Youtube 的評價
#英語習得 #英語勉強 #英語学習
皆さんお疲れ様ですナルミです!今回はジェイコブさん(英語/言語学専攻)を動画に招待して、皆さんが抱えている英語に関する疑問を解消します!
タイムライン:
0:56 - イギリス英語の方がアメリカ英語よりも上品である
1:51 - フォニックスって何?
3:25 - フォニックスって学校で習うの?
3:27 - 文法力と発音力、どっちがよりわかりやすい?
4:40 - 文法って勉強する必要ある?
6:01 - you knowやlikeを使えば間は埋まるの?
6:33 - フィラーワードって使わない方が良い時ってある?
7:11 - 英語をフォーマルにする方法(敬語にする方法)ってある?
9:53 - 聞き流しで英語って喋れる様になる?
13:45 - ではナルミは何故英語が習得できた?
15:27 - 発音記号をしっかり覚えることって大事?
16:09 - 発音よりアクセントが大事ってですか?
18:22 - 小学校から習う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この会話は本当に使いますか?
19:28 - How are you を十通りで言うと?
エンディング
シノブさんとPodcast(オンラインラジオ)始めました👍
”シノブとナルミの毒舌アメリカンライフ"
アメリカ在住18年目の子供3人+白人子供2人を育てるシノブさんと私の二人でアメリカ生活の苦悩、理不尽さ、恋愛、全てズバズバ斬ります!
Apple Podcast(アップルポッドキャスト) https://apple.co/2phVSyz
毒アメ公式インスタグラム: https://www.instagram.com/dokuame_official/
他のSNSもやってます✋是非フォローしてみてください
Instagram (インスタグラム): https://www.instagram.com/naru_chan_official/
Twitter (ツイッター): https://twitter.com/narumishikiya
Facebook(フェイスブック): https://www.facebook.com/narumi.shikiya/
コメント、質問そしてリクエスト続々お待ちしております!
使用しているカメラ
Cannon 80D
https://amzn.to/2CrJcgo
Lenses:
Canon EF24-70mm F4 L IS USM
https://amzn.to/2RY3VxB
Blog用カメラ
Cannon G7X
https://amzn.to/2CtVODo
Headphone
Bose:
https://amzn.to/2yohxdo
Business Inquiries:
ビジネスのお問い合わせ:
narumi1010@gmail.com

語言習得方法 在 Chen Lily Youtube 的評價
🌲 Lily英文聊天術(口說課程):https://bit.ly/36I05CF
📚 Lily新制托福課程:https://bit.ly/2GIs3mC
Turn on CC subtitles (Both English/ Chinese available)
開CC字幕(中文、英文都有)
How to improve English listening proficiency is a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
I read some research on metacognitive skills and strategies.
Let’s see what scholars have to say about improving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很多人問我如何提升英語聽力,這次我讀了一些關於「後設認知」(metacognitive skill) 的研究,看看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中,學者們認為怎麼提升英語聽力吧!
Reference (See upper right corner in the video):
1. Chen, H. (2011). Brief analysis of strategies to improve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competence among non-English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sian Social Science, 7(12), 68-71
2. Kök, I. (2017). Relationship betwee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y use and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proficien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stening, 1-17.
3. Taylor, S. (1999). Better learning through better thinking: Developing students’ metacognitive abilities. Journal of College Reading and Learning, 30(1), 34-45
4. Vandergrift, L. (2004). Listening to learn or learning to listen.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4, 3–25.
p.s. 這是我這學期的final project之一,大家留言可以留英文,教授也會看到唷 :)
⁂⁂⁂⁂⁂⁂⁂⁂⁂⁂⁂⁂⁂⁂⁂⁂⁂⁂⁂⁂⁂⁂⁂⁂⁂⁂⁂⁂⁂⁂⁂⁂⁂⁂⁂⁂
ღ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ennlilyy/
ღ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ennlilyy/
ღ 合作邀約:chenlilyofficial@gmail.com
⁂⁂⁂⁂⁂⁂⁂⁂⁂⁂⁂⁂⁂⁂⁂⁂⁂⁂⁂⁂⁂⁂⁂⁂⁂⁂⁂⁂⁂⁂⁂⁂⁂⁂⁂⁂
我是Lily Chen. 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 語言教育碩士
我的頻道分享語言學習方法、實境生活英文,以及留學、托福相關資訊
希望能藉由應用語言學的知識,讓更多人成為自信的bilingual(雙語者)

語言習得方法 在 [心得] 【閱讀心得】學外語就像學母語- book | PTT學習區 的八卦
他能通曉25種語言,7種精通的語言學習方法為「沉浸式習得」。 也就是運用小孩子學習母語的方法,在講述何謂「沉浸式習得」 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小 ... ... <看更多>
語言習得方法 在 學外語就像學母語:25語台灣郎的沉浸式語言習得*初學者挑戰 ... 的八卦

那就是「沉浸」在母語環境和大人愛的陪伴裡,自己「習得」!在本書中,Terry除了打破傳統語言學習的迷思,提供高效的「沉浸式 語言習得 」 方法 和實例之 ... ... <看更多>
語言習得方法 在 [資訊] 語言習得的關鍵要素(1) - 看板Eng-Class 的八卦
部落格網址:https://kai-record.blogspot.tw/2015/11/blog-post_8.html
此文是我參與語言習得讀書會的心得,之後會每一週寫一篇。希望能對各位的
英文學習有所幫助。如果各位有需要學習其他語言,這些方法也能提供你意見。
* * *
英日語語言習得經典閱讀集訓班心得(第一週):學習外語必須要大量輸入有意義的內容
我最近開始參加由多國語言達人謝智翔辦理的語言習得經典閱讀集訓班,這門課類似像讀
書會一樣,共同閱讀由日本學者榊原 陽的《ことばはボクらの音楽だ!-マルティリンガ
ル習得プログラム》,當然我是一點都不懂日文的,所以我讀的是英譯版,Language is
Our Music: The Natural Way to Multilingualism。
在第一週我們都還沒看書,所以謝智翔老師先發了一份英文講義,要我們當場閱讀,並要
求我們全程都使用英文發言。當然,謝老師也是同樣以英文跟我們對話。由於現場還有兩
位日本助教,所以有時候他們也會用日文對話。
講義的內容,是概括所有語言自然習得的理論。例如談到文法對於口說的用處,只有在三
種情況下有用:
a. 說話者必須要有足夠的時間去檢查自己如何開口說外語。
b. 說話者必須有意識地糾正。
c. 說話者必須知道文法規則。
然而上述的情況卻不太可能發生,首先真正的對話時間根本不夠讓我們檢查文法;我們通
常講話時,都是著重在於講出什麼內容,而不是如何講出;最後,我們目前所知道的文法
,通常都僅涵蓋部分的文法而已。
那麼,文法最好是用在哪裡呢?它只適合用在考試、寫作,以及事先準備好的講稿。
如果學習文法,不是語言習得的最好辦法,又該用什麼辦法才好呢?在這份講義裡也列了
幾個要點:
1. 聽外語時,必須要先瞭解整段內容,單純只是放輕鬆地聆聽整段內容是沒有用的。一
定要先瞭解含意,再不斷地重複輸入語音到耳朵裡。換句話說,如果還在放CNN、BBC、
NHK等外國頻道,當作音樂背景,也不瞭解內容為何,還是算了吧。不如聽首歌還比較開
心。
2. 學習者一定要對於內容感到興趣,至少不要感到無聊。所以無聊的文法就放給它去吧
。話說最近我為了想衝多益到滿分,買了多益試題來寫,寫沒幾題就開始打瞌睡。可見興
趣真的很重要。
3. 足夠的輸入,才有辦法輸出。一定要極大量的聽讀,才有辦法流利的口說、書寫。
4. 文法在一開始學習語言時,並沒有那麼重要。我個人則認為,除非有寫作、考試的需
求,否則也不必刻意去學文法。
5. 如果語言學習者在練習口說時,已經完整傳達了他想表達的意見,縱使有文法錯誤,
指導者也不要突然地中斷糾正他。
6. 課堂重點應該以對話情境為主,而不是教授文法。文法會在對話中自然習得。
7. 學習環境必須讓學生沒有壓力,並且感到興趣(我認為重點就是連結,你越跟外語人
士連結得越深,外語學得越好)。
我認為語言習得就像是在栽種植物,只要你用對方法,埋下種子後,一定會冒出芽來。但
是你絕對不會知道種子何時冒芽出來。語言習得會經過一段沈澱期,你會發現你一直都沒
有進步,這時不要灰心,持續努力,最後一定可以流利對話的。
在今年三月時,我開始到iTalki找英文老師上課,其實說是上課,也就是聊聊天而已。在
一開始,我的句子斷斷續續,講話也結結巴巴。但是到了11月,我已經能夠流利的使用英
文,雖然在某些不熟悉的對話情境下,說話時仍然會感到一些猶豫,但是大致上都是沒問
題的。
這樣的改變,其實也是自然發生的。我都無法記得是何時改變,只記得突然之間,對話就
沒有什麼太大的障礙了。當然,我除了跟老師對話,私底下也大量地看影片、小說、有聲
書。我有大量的輸入,當然也能改善口說能力。
在這次的課程最後,謝老師要我們開始實驗,從現在起到往後三個月,學習一個自己從未
學過的語言。所以我挑了日語,希望三個月後,透過大量輸入有意義的內容,以及每週三
次參加多國語言Cafe,我能夠把日文學到A2,甚至B1的等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34.2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ng-Class/M.1446991750.A.DF7.html
難道你學英文不看中文解釋的嗎?可以查字典啊。
我說不用刻意學文法,是指我認為文法課沒上也沒關係,偶爾不懂去查文法書就好。
很抱歉引起你的誤會。
不過我也可能誤讀這篇PAPER啦,這是Stephen D. Krashen的The Natural Aproach。
我們讀了Overview的部分,提供你參考。
我離小學時代挺久的,不清楚小學哪一堂課學了中文文法?會教你主詞動詞的擺設位置?
我想應該沒有吧,小學時只是不斷地練習中文而已。
其實我也不會太過於堅持我自己的意見,畢竟我也是剛開始接觸。
只是我會採用他們的方法三個月,之後這個方法行不行,就知道答案囉。
※ 編輯: deathwomen (111.249.34.249), 11/09/2015 08:16:52
※ 編輯: deathwomen (111.249.34.249), 11/09/2015 08:20:55
很抱歉我沒寫清楚。
我否定文法課,就是否定你說的過去式現在式第三人稱單數這類東西,
我否定在課堂上,背誦各種不同型態的文法。有這時間,我寧可多聽一點
有聲書。
但是這不代表我不寫練習題,不跟母語人士練習口說寫作,不去查閱文法書。
如果我會寫練習題,會跟母語人士練口說寫作,會去查文法書,
這樣還是可以去考試吧?
然後我的確是外行人,我也沒打算教英文,只是以一個學習者的角度,
發表我痛恨傳統文法課的看法,然後提出可能的可行辦法,來跟大家討論。
因此謝謝你提出意見,不知道你能否多給我一點相關資料,讓我能夠閱讀?
首先,因為我是外行人,所以我對於所謂不要刻意學文法,大概跟你們的定義不同。
我說的僅只是不用去上傳統教學的那種文法課而已。什麼英文五大句型啊,S+V+O,
我到現在都沒背起來。
如果說是練習題裡內含的文法,或者自己上網查文法資料,我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我不是說,不刻意學文法,就連練習題都不要做,就只是整天聽聽聽,就突然會了。
很抱歉我沒有說清楚。
我不知道各位對於那種文法課的感覺如何,我從國中開始,到高中,
英文是完全沒有進步的。
即便到了大學,課堂上那些文法,上了N次,還是一句話都開不了口。
我是一直到看了網路上一個AJ Hoge的教材後,英文口說才開始有顯著的好轉。
而他告訴我的,也是絕對不要刻意去學文法。
直到今天,從大量英文閱讀、聆聽有聲書、跟述、聽寫之後,寫作跟口說都有明
顯的提升。這也不是文法課帶給我的好處。而且,這些文法我也都忘光了。
我今天能夠用英文溝通,難道是十幾年前,在教室裡的英文文法課嗎?我真的不
這麼覺得,我沒上十幾年前的那門文法課,對今天的我也沒什麼差別。
當然,謝謝各位,告知我的極限,我會再把相關理論讀熟一點。
※ 編輯: deathwomen (163.14.164.16), 11/10/2015 13:25: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