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莉莎莎踩到線
2021.2.12
0.
我想記錄一下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 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這是台灣網路媒體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這篇文長,會從自媒體的話語權,網路媒體識讀等角度來討論這件事情。
在這之前,我想先聊聊事情的發生。
大年初一晚上,有個朋友丟了我一個訊息,說他看到愛莉莎莎針對蒼藍鴿回應。他看完之後,整個被圈粉。然後附上了一個連結給我。
因為長期愛莉莎莎這個頻道都在我的觀察名單中,第一個反應是,他終於要對「肝膽排石法」道歉了嗎?看看他怎麼說吧。沒想到一打開,影片完全是另一個走向,走到一個很奇怪的地方。那時候,影片才上架沒多久,影片下方的留言幾乎都是挺愛莉莎莎的粉絲。
我在訊息裡面,回應朋友說。這支影片我完全不行,尤其是講到學術論文的那一段,基本上是在騙沒有看過學術期刊的人。然後我得到的回答是:
「真假 我被圈粉 你超失望喔」
就因為這句話,我整個覺得事情大事不妙。我在自己的臉書上簡單聊了一下這件事情,然後就開始做功課了。原本以為大年初四才要開始上班,沒想到網路社群的發達,應該不少人都跟我一樣,初一提早開工。
詳細的事情發生經過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我這邊僅作重點摘要。
i. 愛莉莎莎在2020年11月拍攝了一隻關於「肝膽排石法」的影片
ii. 專門討論醫學的 Youtuber 蒼藍鴿,針對這這支影片以「騙局破解」為標,討論其中的錯誤資訊。
iii. 愛莉莎莎在 2021年2月12日,發佈一支影片,以「不忍了」為標,回應蒼藍哥的指責。
iv. 2月14日晚上11:30,愛莉莎莎發佈了影片正式道歉。
這件事情應該還沒結束,還有後續。
接下來,我想針對幾件事情,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首先我先聊一下愛莉莎莎和蒼藍鴿這兩位創作者。
1.
先講愛莉莎莎的部分
我一直以來,都會看愛莉莎莎的影片。風格很輕鬆,他也很有才,很會帶話題,人設也有趣。尤其是自從我在台大兼任助理教授教媒體創作課程後,開始規劃幾個小型的研究計畫,有一批 Youtuber 和 部落格 被我列入固定觀察的名單,她的頻道就在其中。
在我的筆記中,他是一個自詡為名校畢業生,海外生活過的知識網紅,早期分享一些韓國的主題,後來什麼都拍。其中的代表作有兩類,以炫富和較少人討論的話題為主。影片節奏掌握得很好,標題與議題操作也很有想法。
這邊我想小岔題講一下「炫富」這件事情,在 Youtuber 最近幾年的生態中,有一類的影片被社群稱作「炫富」影片。但其實這些 Youtuber 們不見得那麼的富有,而是去體驗一個有錢人的生活,也因此我認為比較合適的用詞應該是「裝闊」影片。
回歸正題。
愛莉莎莎在這次事件中所拍攝的第一部影片,以體驗的形式帶入「肝膽排石法」,引用的是一本名為「神奇的肝膽排石法」書籍,介紹體驗過程及心得。這部影片發布的當下我就看了,坦白說,我對這個療法一點概念也沒有。而以愛莉莎莎的人設來說,我對於他提供的資訊正確度本來就沒有太多的期待,也因此看完這部影片,就關掉看下一部了。
因為過去做了很多年網路媒體研究,也在網路媒體識讀下過不少工夫,因此比一般民眾有概念。假設我真的被影片打動,而想嘗試的話,應該會做的是:先看一下這本書的來源;買來看看;打電話給我熟識的醫生朋友問一下。然後才會決定是否要嘗試這件事情。不過很顯然的,大部分的民眾可能沒有這麼的謹慎。
一個多月後,這部影片被蒼藍鴿以影片回覆指正。本來我以為他會在之後道歉。畢竟之前的原住民事件,他也道歉了兩次。以他的影片人設中,道歉這件事情應該不是個什麼大問題。過往常常操作爭議性影片的他,應該也很能承受網友的批評。
但在蒼藍鴿影片發布後的一個多月間,陸陸續續都有影片發布,其中也有一些是業配影片。許多所謂的黑粉在他的各部影片下不斷的留言請他道歉,都沒有得到回應。然而在 2月12日,他正式回覆了這支影片。沒有道歉,而是反擊了蒼藍鴿的糾正。
詳細影片大家可以去網路上找來看,我簡單節錄這部影片如下:
i. 不會下架之前的影片
ii. 前部影片在上架前已經在 Google上做足功課
iii. 所引用的書籍,得到了許多商業界的名人背書
iv. 蒼藍鴿反擊時所引用的文章是 Lancet 裡面的 correspondence 文,這類文沒有經過正規的論文審核程序,是各說各話,表達自己意見的論壇。
v. 引用該期刊文章的Abstract 做了簡單介紹(但其中的翻譯跟解讀與原文有所落差)
vi. 回應「斷食」這件事情並非蒼藍鴿的解讀
vii. 檢討自己沒有在當時沒有加註足夠的標語
viii. 提出蒼藍鴿未經同意大量引用他的影片,且有妨礙名譽之嫌。
我看到這支影片的反應是「相當驚訝」。
一來,愛莉莎莎沒有想到道歉,而且相當的理直氣壯。二來,我朋友居然受到這支影片感動,而且被圈粉。我馬上去看了底下的留言,當下居然大多數都是支持愛莉莎莎,轉而批評蒼藍鴿。
不過第二天早上重新再看部影片時,整個風向已轉,醫界的人大批湧入批評。
我認為,這部影片後面應該是有人在下指導棋,但即便如此,依舊踩到了非常多不該踩的線。其中我自己最驚訝的是,他對於學術期刊的認知相當簡化。我當下的反應是,他怎麼會故意對他的粉絲扭曲,以取得同情呢?不過我後來覺得比較大的可能是,他沒有讓真正了解學術期刊的人協助他看過這篇論文。至於是哪一個,我沒有跟本人對話過,目前不可考。
這件事情有很多部分可以談,待會我會在後面分段說。我先談蒼藍鴿。
2.
談談蒼藍鴿
在今年元旦,蒼蘭鴿發布影片「破解」愛莉莎莎對於肝膽排石法的影片前,我僅有偶然的幾次看到他的影片。但是在這部影片發布後,在我沒有訂閱他的頻道的情況下, Youtube 自動推播了這部影片給我,我看到標題聳動,再加上回想起之前看過愛莉莎莎的那隻影片,就點下去看了。
因為我之前沒有把他的影片加入觀察名單中,也還沒有完整掃描過他的影片做研究筆記,所以沒有簡述可以分享。這邊僅以他這支影片給我的印象描述。
蒼蘭鴿回應愛莉莎莎的影片中,模仿了去年 Uncle Roger 的作品風格,帶點嘲諷風格回應了愛莉莎莎的影片。我快速的瀏覽一下他的其他影片,並非每一部影片的戲謔感都這麼強。在這邊我無法判斷是因為「愛莉莎莎的這部影片對於醫界殺傷力過大」,還是因為「對方是愛莉莎莎」因此才有特別的規格,抑或是剛好「Uncle Roger 給他靈感」所以才規劃的特別節目。還沒跟本人對話過,目前也是不可考。
不過雖然是一個比較帶有嘲諷的影片,他仍然在片中給了愛莉莎莎一個台階下,指出愛莉莎莎也是受害者,在不知情中推薦了這本書罷了。我自己覺得挺遺憾的是,愛莉莎莎沒有接到這顆球,讓他掉地上了。
我花了點時間,把他過去的影片稍微地掃過一次。他過去幾年影片拍了許多系列,風格跟器材軍備也有升級過幾次。以一個專門做醫學知識的 Youtuber 來說,非常地敢嘗試。在這麼硬的主題當中,要能夠擴散不太容易,除了他的個人風格之外,我相信他在也下了不少功夫做調整,在追求知識正確和追逐流量中找到平衡,相當不簡單。
詳細的觀察目前因為我對這頻道認識的有限,先停在這。
在這次的事件中,很多人提到說他是不是要蹭愛莉莎莎的流量,還是他僅是單純的因為事情重大而回應,這一點我不得而知。但我想稍微講一下蹭流量這件事情。要做社群,製作 Youtube 影片,要相當程度的了解演算法。即便不是用相當科學的方式去分析,也會在影片一部部創作的過程中學習。針對時下的主題做觀點分析和回應,本來就是一個創作者會做的事情。我知道很多人會對於「大量的惡意蹭流量」感到反感,但我認為對於單純的「蹭流量」這件事,不需要太負面判斷。
聊完這兩個創作者後,我想討論幾個這次的關鍵爭議,及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3.
學術期刊與Youtube自媒體的話語霸權
在 2月13日晚上,Clubhouse 平台上有一個聊天室,針對這件事情討論。討論中,愛莉莎莎也在其中加入。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 白袍恐懼症 的粉專,裡面有節錄。這個聊天室的標題,其中用了幾個有趣的字眼,叫做「誰能擁有話語霸權」。我覺得韻味很深,所以把它拿來當作這一個子題的小標。
在整個事件裡面,其實很少人在討論學術期刊跟 Youtube自媒體的關係,頂多只有在討論愛莉莎莎不懂醫學,不懂學術。但我認為,這次愛莉莎莎踩過界的導火線,就在這個地方。否則如果接下蒼藍鴿給他的球下莊,不拍第二部影片,這件事情就落幕了。即便是介紹的肝膽排石法有很大的問題,也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也就是所謂的「炎上」。
先講 Youtube 的機制。
Youtube 是一個商業平台,上面所運轉的機制,是一套演算法。這個演算法大致上會去符合一個目的 — Google 的商業利益。在這樣的商業利益為前提之下,即便他沒有也無法公開演算法細節,但「討好閱聽人」這件事情,已經是普遍大家的認知。
既然決定 Youtube 上面話語權的關鍵是「閱聽人」,那麼製作觀眾想要看的主題就成了重要關鍵。雖然說人人能上傳影片,但是要能夠曝光到觀眾面前,是完全另外一回事。加上 Youtube 的平台特性,大多數能上發燒的影片,除了某些特定時期外,還是以娛樂為大宗。
但是學術期刊就完全不一樣了。
學術期刊的刊登模式,在於 Peer Review,所謂的同儕審查。主要原因是投稿期刊的人大多數都已經有博士學位,而被邀請去審查期刊的人大多也是博士。而「得到審查者的青睞」是發語權的關鍵。當然這其中也是有些操作,像是刻意去引用可能的審查者的文獻等。但這不在這次的討論範圍。
真正在競爭的,是每一個期刊之間的公信度,在學術圈會用 Impact Factor (IF),一個影響力的指標來計算。雖然後來也有一些新的指標像是SJR等,不過 IF 值還是相對通用的用語。這個指標跟 Google 早期設計的演算法 Page Rank 不太一樣,但是有類似之處。基本上的核心概念,就是文章被引用的廣泛度。
這兩個曝光機制的規則,完全不一樣,甚至可說是在光譜的兩端。百萬 Youtuber 所做的主題,即便不是人人都喜歡,但是基本上都有一個特質,大眾。題目可以很分眾,不見得人人愛,但是大部分的觀眾都能看得懂。而學術期刊呢,講求的是對這世界的研究貢獻。如果是 Nature, Science 這樣的期刊,選題較廣一點,不同領域的研究者有興趣還有機會看。但是各個領域的專業期刊,跨領域的人除非研究需要,否則固定閱覽的機會不高。
一個在 Youtube 圈子裡面有影響力,有高度發語權的人,去討論一個學術期刊,就像我剛才所提的,一個光譜的兩端。不是簡單地踩到線而已,而是踩過了非常遠的界線。
我不知道愛莉莎莎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勇氣做這件事情。但依照他在第二部影片中義正嚴辭的討論方式,我傾向他應該是真的不懂,誤會了學術期刊和商業雜誌的區別,不了解商業書籍跟學術期刊之間的距離,甚至不知道 Google 和 Google Scholar 所能尋找到的資料有什麼不同。
因為這個差異之大,所以兩個圈子的交集非常有限。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前一節提到,蒼藍鴿能夠把學術領域艱深的東西,帶到一般大眾面前,是值得讚許的能力。但即便如此,在 Youtube 裡面的硬知識仍然無法獲得大量的流量,這被 Youtube 平台的觀眾特性所限。
4.
兩個專業的互相挑戰
在 2月14日下午,一場由林氏璧在 Clubhouse 的討論中,我聽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隨手把他抄了下來。很抱歉我沒抄到是誰的發言。大致的意思是
「民眾需要得到相對的知識,需要等價交換的。」
他在闡述這件事情的時候,是以醫學知識來討論。不過我的看法是,在 Youtube 上面持續長久獲得流量的知識,其實也是需要等價交換的。
我其實很意外的在這場 Clubhouse 的討論中,聽到了很多醫生對於「正確的醫學知識無法在網路中傳播」的討論,然後衍伸了相當多衛教的問題。的確,這個問題也困擾我很久。你去 Google 一下肝膽排石法,扣除因為這次事件衝到前面的新聞外,看看能看到什麼醫學的見解。
基本上沒有。如果有,估計也是在很後面,一般民眾找不到。這個詞的基本上完全被體驗文攻下,一直到這次爭議為止。而在 Youtube 上面也是相當類似的狀況。
在這樣子的前提下,其實不難理解愛莉莎莎所說的「其實他也做了功課」是什麼意思。他真的有做功課,但僅限在 Google 上面的非醫學觀點知識。對他來說,如果沒有與專業醫師溝通的情況下,Google 可能已經是他能想到的最好方法了。
這一節的標題,我寫下「兩個專業的互相挑戰」,意思就是這個。當我們在批評愛莉莎莎高估自己的能力,僅用 Google 就做完功課的同時。其實我也在反思自己,為什麼科普的知識,我們沒有用各種 SEO 的攻略,鋪天蓋地的用數位行銷攻佔所有的關鍵字,讓民眾不會搜尋到錯誤答案呢?
我在這場 Clubhouse 的討論中,聽到很多醫生提到,他們的工作是醫生,做衛教是有興趣才做的。這一點我相當同意,的確很多在做 Youtube 或是做部落格的人,都是在工作之外的製作。很多行業的創作者,都不是全職投入的。
其實我對這個事情並不悲觀。
在這次「愛莉莎莎踩過線」的事件中,我相信所有的網路創作者,都會得到相當大的謹惕。這並不代表過去沒有人踩過線,但可能過去踩線的人「網路聲量沒有那麼大」或是「踩的線沒有這麼誇張」。
相對的,醫界的人也吹起了哨子。當整個醫界都開始重視這件事情之後,投入自媒體的醫師,或是開始做內容行銷的醫院診所,應該也會越來越多。我比較樂觀的期待,明年的大年初一,網路上的醫學正確知識能見度會越來越高。
接下來,我想開個子題,更深入討論這件事情。
5.
網路媒體識讀及數位行銷
愛莉莎莎所踩到的誤區,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導火線「挑戰學術期刊」讓這次事件拉到高點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大眾平時會犯下的錯誤他也犯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前一個子題所提到的 Google。
我們必須得面對一件事情,就是對很多人來說,Google 和 Wikipedia ,的確是取得資訊的重要來源。即便是我平常找資料,也不會動不動就用 Google Scholar 查詢期刊。但我能夠盡量不讓自己踩到誤區的方式,也僅能靠我平常的媒體識讀訓練,和對網路知識充滿懷疑的高度警戒。
什麼網站,什麼內容,會被 Google 優先排在前面?在演算法的設計中,有一些指標去判斷這個搜尋引擎對於網站的信任。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個指標也逐漸在改變。但是即便如此,Google 仍然在放了相當大的權重在這上面。我舉個個人的經驗。每次我在搜尋跟狗有關的知識時,「每日頭條」幾乎都會在搜尋結果的前幾頁。這件事情讓我非常頭痛,但也沒辦法,這就是這套演算法的機制。
當然,演算法的機制並不是單純的看網站的信任度,其他還有很多過去使用者對該文章的互動所產生的數據指標。這邊我先點到為止,以後有機會再專門針對這件事情討論。
但如果我們去換位思考一般民眾使用 Google 的習慣,應該很多在教相關領域的老師都會搖搖頭。但比起 Google 到的答案就通盤相信,我覺得已經比盡信從 LINE 群組得到的訊息好很多了。
我無法想到根本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個長期的教育扎根才能改善的議題。或許在 108 課綱之後,如果有越來越多高中開始跟學生談「網路媒體識讀」的議題,能夠讓大眾對於「找資料」這件事情有更高的警備心。
另外一個解決這件事情的方法,可能也得從你我開始做起。「每日頭條」之所以能夠攻佔那麼多關鍵字的首頁,跟他全面的在 SEO 上面佈局有關。現在整個 Google SEO 戰場非常激烈,幾乎你能夠看到的,能賺錢的大領域,都在上演 Google 首頁搶奪戰。如果我們想要抨擊這些網路謠言,最好的方法不是在 LINE 群裡面跟朋友抱怨,而是好好的寫一篇文章迎面他。
並不是說寫篇文章迎面對擊錯誤資訊,就一定有用,這後面還伴隨著從關鍵字優化之類的 SEO 知識,數位行銷的技巧等等。我不是很確定到底整個醫界誰該做這件事情,會有最大效益。畢竟要花時間做這些事,後面還是得有一定的商業模型來做誘因支撐,否則熱情很快就沒了。我能想到的可能性是,大型醫院的部落格及網站優化,又或者是私人診所的內容行銷。是否有可能因為商業競爭,向其他產業一樣運用行銷策略在網路上增加曝光度呢?
6.
醫病關係與信任感的建立
先說明一下,在這個子題裡面,我較難做深入的討論。這邊提出來的觀點,希望醫生朋友們也可以幫忙思考一下。
我很意外的在這次事件中,聽到很多人討論醫病關係的問題。大致的概念是這樣。
醫生認為:「生病應該要去看醫生而不是 Google。」
民眾認為:「看完醫生之後還不是要去 Google。」
我本來沒有深思這個問題。但在幾場討論中,我不斷的聽到一般民眾對這件事情的抱怨,而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
先講我自己吧。我自認為自己是個什麼都想找專家問的人了,但我仔細思考後才意識到,我人生中的許多病痛,都是在 Google 上面找了又找。原因很簡單,在醫院的經驗很差,幾乎都是被醫生「打發」走的。
很多人提到,這個部分跟台灣的醫療環境有關。醫生一個下午要看幾十個病人,每個人能被分到幾分鐘?有人提到美國的醫院能夠看比較久,這問題不存在。不過以我在美國看醫生的經驗來說,因為實在太貴了,除非是什麼非得去看不可的病,否則我也是 Google。
我想談一下信任這件事情。
信任感的建立,是所有關係的基礎。為什麼網路創作者的業配有影響力,其實也是建立在觀眾與創作者間的信任基礎上。去醫院聽醫生的話,還是看愛莉莎莎的影片,抑或是讀一本有商業名人作序的書,你會選哪一個?
就理智來說,我應該會選擇去醫院聽醫生的話。但是說坦白話,以我在台灣看醫生的經驗,實在沒有碰到幾個讓我能花時間跟他建立信任關係的醫生。
信任這件事情兩面刃。對於網路創作者來說,獲得讀者的信任,會有更深的業務合作機會。但是,也同時意味著,你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更重。因為他們會相信你。但要如何讓民眾更相信醫生,而不去聽信偏方,這可能不僅是醫界,而是所有想做科普的人都得想的問題。
這邊有一個小延伸,是我無法討論的題目。很多醫生提到,因為他們的醫師身份,所以說話都要非常的注重遣詞用字,風險和副作用都要講的很清楚。但是網路上的很多言論都會誇大,而且只要他沒有賣產品,就沒有違法。這部分我實在無法深度討論,只能交給法律專家來。
7.
自媒體的困境
最後我想聊聊自媒體的困境。這個子題跟這次的事件關係較小,但我想提供給對自媒體產業不太熟悉的人有多一點資訊可以思考。
過去幾年,有資源的傳統媒體還沒有重視網路平台。網路上的獨立創作者,一個一個出現。然而幾年過去了,現在創作者所要面臨的,已經不是彼此的競爭,還必須要面對各種傳統媒體品牌排山倒海的進入。
這個部分,很多 Youtuber 都有聊過。前一陣子 Joeman 也分享了他對於這個子題的看法。
不過我想講的重點是,很多人以為 Youtuber 很賺錢,自媒體很風光很自由。但其實,自媒體是一個走在時代前端的新創產業。他很新,不傳統,營運模式還在測,PMF還在找,而且受制於平台演算法不斷的改變,充滿了不確定感。
台灣有所謂 Youtuber 這個職業還不到十年。而且即便是 Youtuber,每個人的營運模式可能都完全不一樣。有的是一人公司,有的自己開公司,有的有經紀公司,有人自己剪片,有人外包。
以創作的題目來說,由於受限於演算法的要求,每週得出一部影片,最好是兩部。創作一兩部大作不難,但在這樣大量消耗的情況下,一年要產出近百部作品,絕對不是一件容易事。更何況是兩年,三年呢?
再加上演算法的殘酷,可能第一年你想要先衝訂閱,努力拼到五十萬。結果第二年演算法改了,訂閱數不重要了,好吧,再想想別的目標。
我的看法是,未來全職的網路創作者會越來越少,要養團隊,有其他產品,或是將創作轉為副業的情形會越來越多。沒有所謂的一個題目可以做五年十年,不只是愛莉莎莎,你會看到各個創作者都在不斷的調整頻道走向,加入子題,甚至是換題目做。
8.
小結一下
我不太想用什麼兩邊各打五十大板來做結論。因為這件事情就不是這樣。當我看到愛莉莎莎第二部影片出現的時候,就知道事情不妙了。不管怎樣,都是錯得離譜。但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跟鄉民一起撻伐其實沒有什麼意思。所以我決定花一個晚上的時間,記錄一下這次發生的事情。希望愛莉莎莎以及其他創作者能多了解這件事情所造成的影響。
另外,我非常高興這次能在 2月14日參與了由林氏璧所開的 Clubhouse 討論群,能夠聽到很多醫師和一般民眾的討論,讓我能反思這次事件。高密度的聽到許多醫生的意見不太容易,但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是大量聽到一般民眾的想法。我不敢說這是個嚴謹的田野調查,在討論中我也沒有錄音,僅在我覺得聽到有趣的觀點時,簡單做下筆記而已。但這些理性的討論,讓我能在一天內聽到那麼多的意見,對我的大腦來說,是場很激烈的運動。
這是我對愛莉莎莎踩到線的看法,這樣的事情,我相信大家都是不願意看到的。但事情發生之後,所帶出來的問題,希望能提供給大家一點思考的方向。
《#愛莉莎莎踩到線》
註:非常感謝大家能讀完我的這篇研究筆記。如果當事人有機會能看到這篇文章,裡面若有什麼解讀錯誤的部分或是想跟我分享更多你的心路歷程,歡迎私訊跟我聯絡,我會非常高興。這件事情已經發生,很多傷害已經無法彌補。但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我希望這件事情能給社會帶來一些正面的反思。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Ashlee xi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分手後還是要讓自己前進 提升自我 自信就來🥰 祝福各位2020都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 快追蹤Blaire左撇子 ✨Youtube👉🏻http://bit.ly/2MMtBfG ✨ Facebook 👉🏻 http://bit.ly/37...
「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的推薦目錄:
- 關於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 在 Facebook
- 關於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 在 賴賴 & 織織 Facebook
- 關於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 關於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 在 Ashlee xiu Youtube
- 關於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 在 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 Youtube
- 關於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 在 優缺點學習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 在 優缺點學習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 在 認識自己繪本pp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 關於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 在 認識自己繪本pp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 在 賴賴 & 織織 Facebook 八卦
【賴賴】昨天是受難者的頭七,首先祈求逝者早日安息,傷者早日安心。
事情發展至今,大家最在乎的無非「誰塑造了兇手」、「誰該為此負責」、「如何預防解決」這三件事。
這篇文章雖然有點長,但應該可以幫大家解答。
*
第一、「誰塑造了兇手」
我們先從人性之本開始。
如果說貼心、懂事、孝順、負責、守法、愛人,是善。
如果說任性、暴力、忌妒、貪心、胡鬧、害人,是惡。
以這個基準去判斷的話,人性應該本惡。
回想你的嬰兒時期,都是不如你意就大哭大鬧、到處破壞也不覺有錯、兄妹搶你東西就大打出手、爸媽日夜照顧也不懂體恤。
或著,你也可以說人本白紙。
畢竟嬰兒做出這些行為時,並不是懷有惡意的,那幾乎是一種生理反應。
因為善,是需要學習的,那都是我們有了同理心才慢慢才學會的。
知道逗別人開心,自己也會窩心。知道做好自己本分,可以獲得大家信任。知道別人需要安慰,因為自己也曾沮喪。學會愛人、因為也想被愛。
人類是群居動物,所以我們找出了一種讓你幸福、我也幸福的方法。
這是善的由來,因為我們有同理心。
而鄭嫌的所作所為就像一個21歲的嬰兒,或著說21歲的恰吉。
那已經不是天生之惡,畢竟我們嬰兒時期可不會想致任何人於死地。
也就是說,他並沒有在成長過程中學會善與同理心,反而將惡發揮到了極致。
*
第二、「誰該為此負責」
看完第一點,答案呼之欲出。
也就是有機會教導鄭嫌為善,卻沒有教好他的人。
我認為這次隨機殺人事件,鄭嫌自己要付85%的責任、他的父母10%、他的學校4%、還有某個族群1%。
這種隨機殺人者,動機多半有三種:
1、過的太苦:「是這個不公平的世界把我逼到這步田地,我都得不到幸福,你們憑什麼幸福?」
2、過的太爽:「生活太安逸,真想找點刺激。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為什麼我不能要人命。」
3、不想再當透明人:「你們這些平常根本不看我一眼的人,現在終於會怕我了逆?終於感受到我的存在了逆?」
鄭嫌被質詢的時候聽起來像第一種,但其實他是第三種。
追根究柢,他就是認為外表帥不贏金城武、念書念不贏謝震武、LOL打不贏史丹利、把妹又把不贏陳冠希。
「我想幹大事,但這社會只當我是個廢人,那就走著瞧吧!」於是悲劇就發生了。
當然他本人該付85%的責任,畢竟人生的每一條路都是選擇。
像鄭嫌這樣的傳統家庭,台灣多到不能再多。多的是命運比他乖桀、家庭環境比他惡劣,卻努力挺過來的人,
逃避現實卻想做大事,家人要求一下就覺得活著好痛苦,自認悲劇男主角,標準中二病加草莓族(還要加恰吉)。
實在不值得同情(或著說世上還有更多人值得你同情)。
而他父母的10%責任是我認為他們關心確實不足,
不然就不會說出「只知道他很宅、愛打暴力電玩、朋友很少、沒交過女友。」這種話。
如果可以多關心他的想法、分享他的心情、找出他的興趣,而不是只在乎他的課業、他的成績、他的出路。
或許慘劇就不會發生。
而學校的4%責任在於學校不該淪為只是收學費、給學歷的地方。
雖然現在很多溺愛的父母根本不容老師發揮管教的空間,但學校的老師如果能早一步正視那些可以看出他潛在暴力行為的跡象,與他父母共同討論該如何教育的話,
或許也有機會阻止慘劇。
最後1%,我所說的某個族群是指:
認為月入220K是勝組,月入22K是魯蛇、有女友是勝組,沒女友是魯蛇、考上公職是勝組,當作業員是魯蛇、
大學畢業是勝組,高職畢業是魯蛇、富二代是勝組,窮三代是魯蛇、開車買房是勝組,公車租房是魯蛇。
抱持著這樣想法的人。
台灣缺乏創意,很多父母都是這樣教育,造成在台灣所謂的「成功」流於單一化,完全不在乎個人特質與可塑性。
大家不會專注的問自己內心深處想做什麼、適合做什麼,不會追求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生命,而是大家都想要做別人眼中的「人生勝組」。
每個人都想上大學,每個人都想考公職,每個人都想當包租婆,每個人都想當張忠謀。
殊不知大學升學率達100%,其實跟你國中畢業是一樣的,反正大家都有畢業證書,你有什麼特色可言?
這種用「數字」與「高低」來定義人價值的社會,逐漸累積了無數魯蛇心中的不平衡。
其中一個就是鄭嫌。
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刻板思維的人」多少還是需要付1%責任的關係。
但無論如何,除了他本人之外,他身邊的任何人都沒有錯到需要被社會大眾霸凌的程度,還是希望大家能平心靜氣的去思考。
*
第三、「如何預防解決」
我們都贊同「用愛感化這世間的一切罪惡」。
但愛真的能感化所有人嗎?如果可以,早就世界和平了。
所以我依然支持「隨機殺人者」應判死刑。
很多人把支持死刑的人說成屠夫(謎之音:蔬菜不好,肉好~~~),或是隨媒體嗜血的人,我不以為然。
你有沒有想過支持死刑,其實是發自於內心深處對暴力最無助的恐懼,以及對受害者最沉痛的同情。
我贊同很多死刑都有討論空間,但「隨機殺人者」就是該判死刑。
像我這種會讓座給老婆婆、會扶殘障上公車、會跟服務生說謝謝、會撿流浪貓回去養、盡量不得罪人、不結仇、善待朋友、孝順父母、看到血就發抖、甚至從來沒在PTT噓過人,
卻要在搭捷運時,擔心被一個素未謀面的人奪去生命?
受害者沒有對不起你、沒有招惹你、甚至根本不認識你卻要因為你不爽就賠掉性命,這是我完全不能接受的。
人死當然不能復生,死刑確實不能完全弭平傷痛。
死刑,當然也無法阻止不怕死的人。
但死刑的意義本就在於「確保兇手不可能再犯」以及「讓怕死的人不敢痛下殺手」。
所以如果今天有「終身勞改,不得假釋與特赦」的方案,我絕對支持廢死。
犯人明知會被判死刑,還犯案的原因多半是因為「活在世上太痛苦」或「活在世上太無趣」,不如一死了之。
既然如此,當他們發現做了這些事,不但死不了,還會變得「更痛苦」、「更無趣」時,就會再削減一些動力。
或許你會說,他們犯案完再自殺就好啦。
但對嗜血的人來說,除非他有槍可以秒殺自己,不然砍自己是沒什麼快感的。
然而實行酷刑的話,人權團體勢必也有話說。
所以死刑,已經是以德報怨,已經是,最大的寬容了。
*
其實真正有資格決定「我要兇手死」或「我要原諒他」的,只有被害者而已。
但亡者已逝,我們能做的只有抱著同理心去支持還被害者一個公道,如此而已。
我支持死刑,我不是暴民。
希望這件事盡快落幕,台灣的教育會更好,大家都能做自己的人生勝組。
peace.
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八卦
謝謝各位一年來的陪伴
昨天大贏了,上百通的感謝私訊沒法一一回,今天心情平靜了,總算能寫一點選前不能寫的心底話。
有不少人這樣問我:
「粘爸,1124大敗時,你是少數叫大家安啦…
美國會出手的,繼續開心過日子就好。
我很想問,為什麼當時大家崩潰成一團,開始找加勒比海小島移民的時候,粘爸可以這麼鎮靜,很篤定覺得局勢會扭轉回來?」
老實說,1124時我跟大家一樣難過,但我真的不崩潰,因為我知道他會當選,但真正讓我崩潰的是看到他進了中聯辦,看到他拿了一堆空的訂單在小港機場歡呼,看他去了美國時演講胡言亂語,看到他忘記給高雄人的承諾,這才真正讓我崩潰了一晚。
當時我很恨,我恨我為何不相信自己選前的直覺,出盡全力去喚醒更多人,我明明看到了脈絡,但只溫和提醒大家,他並沒有能力足以承擔責任的這件事,最終讓這把火燒到自己的身上,因為他準備出來當總統。
在他宣布YesIdo的那一刻,我看著電視上那個意氣風發的臉,腦袋浮現的不是亡國感,我腦海浮現的是小時候被我父親,剝個精光關進廁所,拿水管痛打的畫面,你知道最讓人心痛的,不是身上一道道的鞭打痕跡,不是嘴角的黑青瘀傷,而是你看到他的趾高氣昂的嘴臉,你知道自己無法阻止他想幹麻就幹麻,是那個痛喚醒了我,我想到自己的孩子受的是台灣的自由民主開放教育,不懂共產黨社會下是另一種扭曲環境,人們想好好活著必須鬥爭別人,我自己是在父親這種嚴苛的思想教育環境下長大的,但我的孩子不是,他們不適合活在共產主義的鐵幕下,因此我必須放下焦慮,想辦法做些什麼,只是我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頭一個禮拜,我真的很慌,尤其去年農曆年,對岸文攻武嚇不斷,台灣內部親共份子積極落井下石,我是真的害怕戰爭突然爆發,於是先存好戰時物資,並先行想好了一旦台海開戰時的逃亡路線,聯絡了台東認識的少年船家,又想到朋友在台東山上有農舍能藏,想好應變計畫並通通都聯繫好,甚至美國的朋友都連繫好,了解認養程序,必要時願意幫我照顧兩個孩子一輩子,終於讓我比較心安一點,但這樣足夠嗎?
我應該還能做什麼,但我只是一個庶民,我沒有錢,我沒有人,我只有一支筆,可是一支筆能做什麼?
於是我開始寫文章~
過去由於都是寫教養文,我知道自己的閱聽眾有超過六成都是女性,於是我跟出版社小編告了假,告訴他我要暫時放棄親子教育文,先來寫政治文,於是這一趟旅程就這樣上路了,是不是能成功我不知道,但我必須先觀察這個人是不是值得我支持。
那陣子當我沮喪氣餒時,我就會去看看蔡英文正在做什麼,看她在最艱辛困難的時刻遇到的哪些事,看看身旁哪些人對她吐口水、踩兩腳、潑糞、放狗咬她、背刺,我知道政治很現實,當韓大勝時自然一堆人急著沾光,這個世界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很少,這很正常。
但最令我感動的,是她這人的忍耐與包容,即使泰山崩於前依舊面不改色,她那種溫和而執著的眼神,讓我想起自己母親,想起青少年時期胡鬧的自己,想起她是怎麼在父親大男人威權主義下,一方面應付家裡三個不長進的大男孩闖禍,一方面正常操持家務與輔助老公生意,那是一份女人獨有的堅韌特質,我在蔡英文身上.看見了她如何負重前行,我理解到原來看似若不禁風的她,本質上其實是百煉鋼化為繞指柔,OK!她是值得我付出時間精力的價值的人。
於是我開始動筆寫,把生意暫且放下一些,用輕鬆的筆調去寫故事來化解大家的焦慮,這一路很感謝家人的幫忙,尤其是老婆的包容跟體諒,她暫時把我借給了蔡英文,而由於爸爸騰出不少空閒時間去寫文的關係,我家兩個孩子在這一年多,由不自動變成了幾乎全自動,課業上自己安排打理,這個危機讓全家人都改變了,因為害怕來日不多,我們學習更珍惜當下的幸福。
我觀察到很有趣的一點,隨著文章曝光量加大,好幾篇接近百萬的觸擊率時,開始有一些無名帳號或奇怪的平台來接觸,願意免費替我架設網站或提供優渥稿費,但我深知這背後的水藏得很深,因此一直堅持拒絕並封鎖,因為有些錢你一但收了,就再也無法回頭,這期間中共的網軍依舊不斷攻擊,臉書提醒有陌生人在不知明的地點,嘗試要登入更改密碼的信件,曾一周幾十封,而且都集中在凌晨3點-5點之間,這背後要說沒一股勢力進來,那是睜眼說瞎話。
或許很多人都以為,我很討厭韓,其實剛好相反,對於韓,其實我的感覺很親近的,對蔡反而距離遙遠,這次大選,韓真的讓我想起自己,你知道嗎?因為從小我也不是一個認真讀書的孩子,考試都靠作弊都靠朋友罩,而總統大選就像聯考,那個考試範圍太大了,不是靠小聰明能混過關的,根本不是我們這種人能玩得起,我國中時小考作弊、段考作弊、模擬考作弊,但聯考呢?絕對就只能被認認真真,每天扎實準備的孩子給慘電而已,所以我深信蔡英文會贏,而且是大贏,因為天道酬勤,而「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我在蔡英文身上看見了中庸之道,看見了平常與中道,那才是王者的霸氣。
不過,當然還是有看走眼的地方,原本以為老K陣營不致於如此下流,不會連聯考都想靠作弊成功,但他們還是再次的破了我想像的下限,還真的打算這麼做,最幸運的是,選前兩天,由五眼聯盟出手先破了蔡止兀抹糞的局,維持了這場聯考起碼的公平,這真的是很驚險的一關,這世界還是必須要有人出來維持基本價值與公理的,感謝老天。
文末,我想感謝一下這一路上,陪伴我走到最後一天的讀者與朋友們,是你們私下不斷的鼓勵,讓我看見了希望,真的!並不是我寫了什麼的功勞,而是你們大家都願意站出來發聲,是我們每個人都站出來舉起自己手上那盞燈,用微弱的燈光凝聚成璀璨的星河,用一張張的選票匯集成力量,向世人向世界展現了台灣人的意志。
尤其特別感謝平常閱讀我文章的女性讀者,謝謝你們願意去影響你們的丈夫,謝謝你們出來主持公道,謝謝你們展現了女性中道的力量,翻轉了那種歧視仇女的沙豬文化,是你們用一圈圈的漣漪,不斷讓影響力傳遞出去,昨晚的結果,真的是女力的大爆發展現,或許你們沒意識到,但我可以告訴大家,這是一個女傑時代的展開,在台灣這次選舉得到了印證。
最後,我預測一下選後情勢,選舉是一面照妖鏡,能照出很多人的本性,就跟酒後吐真言一樣,一個人的人品如何,在三杯黃湯下肚後是裝不了的,選後才是酒醒的開始。
因此,選後很多人會大轉變,從處處施鹽,變成慈眉善目,從驕傲猖狂,變成循規蹈矩準時上學的好學生,什麼仇女、腥羶色、骯髒字眼都會暫時消失,大家不用太意外,也不用酸他們,只要靜靜觀察就好。
要記得,這只是開始,只是起點而已,不是結束,這是第一次本土政權能在連任上碾壓對手,也是台灣邁向國家正常化的第一步,以台灣利益為優先的價值,已經被大大充能,願意歸隊台派,我們就相挺,共產紅色魔爪只是暫時蟄伏,他們檢討後還會再捲土重來,但我相信憑藉著台灣人強韌不屈的天性,會一次次的戰贏。
接下來的日子,就讓我用親子教養文來叨擾大家的版面了,謝謝你們,我衷心感謝各位陪著我打了這場勝仗,祝福各位在未來台美深化經濟交流下,也能荷包滿滿,家庭幸福美滿,咱們下次見!😁😁
#這個小小而多山的台灣是我們的家
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 在 Ashlee xiu Youtube 的評價
分手後還是要讓自己前進
提升自我 自信就來🥰
祝福各位2020都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
快追蹤Blaire左撇子
✨Youtube👉🏻http://bit.ly/2MMtBfG
✨ Facebook 👉🏻 http://bit.ly/37pChjZ
✨ Instagram 👉🏻 http://bit.ly/2SJZjxR
-------------------------------
✨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goo.gl/cJUSVh
-------------------------------
✨ Instagram 👉🏻 https://goo.gl/m5Ro8b
✨ Weibo 👉🏻 http://weibo.com/ashleexiu/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ashlee.lin.0/
------------------------------------------------
💥冬天維持好身材好難?
立即填寫妳的Email,
完成問卷就可免費獲得「冬天維持好身材的5大秘訣」!
👉🏻 http://bit.ly/2MtZYPT
------------------------------------------------
✨ 飲食菜單
👉🏻https://ashleexiu.com/diet/
✨ 打造易瘦體質-系統化菜單
👉🏻https://ashleexiu.com/training
✨ 翹臀心機-升級臀部訓練
👉🏻https://gluteband.ashlee.click
-------------------------------
常用的營養品
✨【MYPROTEIN】http://bit.ly/Ashleexiu
✨【專屬6折碼】👉🏻 MYPASHLEE
-------------------------------
史上最強護具
✨【SBD】https://www.sbdapparel.com.tw
✨【折扣碼】👉🏻 Ashlee
-------------------------------
常用的拉力帶
✨【VERSA GRIPPS】https://www.versagripps.tw/
✨【折扣碼】👉🏻 Ashlee
-------------------------------
高蛋白健身魚
✨【POSEIDON】https://www.poseidonfh.com
✨【折扣碼】👉🏻 Ashlee
-------------------------------
【ASHLEE 團隊】
✨ Ashlee
✨ 企劃:Yishu
✨ 剪輯:騰凱
✨ 美編:庭萱
✨ 營養師:亭安
✨ 社群助理:芊芊
-------------------------------
更多影片
✨ 如果再一次遇見前男友 https://youtu.be/Zwjoee7QJt4
✨如何面對分手? https://youtu.be/dhKVaqoGw_Y
✨減肥!在家也可以運動 https://youtu.be/6yd0_6UFhuA
✨【8週變身計畫】美女大改造 https://youtu.be/-RIaQ-S6_74
✨ 我的xx呢..... https://youtu.be/uAKzcnkOm4Y
-------------------------------
✨ 二手出清 👉🏻 https://shopee.tw/show_o_o
-------------------------------
原文字幕
大家好
我是Ashlee歡迎來到我的頻道
今天這一集
我們邀請到Blaire
大家好 我是Blaire
大家知道Blaire的 應該知道她頻道裡分享很多
她自己對感情的觀點
誤打誤撞
所以呢我覺得他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選
來跟我一起拍這部電
對這部電影 這部影片
不要緊張 我好緊張
這支影片她好緊張
今天反而是我來帶領她
我們用聊天 輕鬆的方式
單身
多久了
這樣大家就會知道我上一段感情
你沒有公開嗎
沒有公開
真的喔 就大概不到一年
而且我覺得我的讀者們都知道
就是發文阿 比較低潮
他們就知道有點問題 看得出來
但是因為我還是保護當事人
所以他決定不公開就沒有特別公開
所以你是因為對方不想要被公開
就有討論過 是理性的分開
是和平的 和平分開
對OK
那妳現在走出來了嗎
我覺得我就跟大家說
沒有走出來這個東西
我們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出來
只是你看你用什麼樣方式繼續過你的生活
我偶爾還是會突然間想到這個人
所以不知道這是走出來還是沒有走出來
應該不是說走出來 應該說放下
走出來
我覺得可能遇到下一個人就會走出這段傷痛
但是放下一個人
如果你突然想到他這是放下嗎
這是已經放下了嗎
不一定
對我來說 我覺得可能妳跟他分手之後你會想到他
應該對我來說就算放下了
那妳現在想到他妳會做什麼動作嗎
因為我自己知道我看了會陷下去或者是會更難過
所以不要做你知道會難過事情
就妳明明知道你看到他現在的生活
可是沒有你或者是他有別人了
你會很難過
那我覺得你很厲害
因為像我是那種剛分手
我會控制不了自己
一定就要去瘋狂盯他的Facebook Instagram
看他到底在幹嘛
然後就讓自己變得更痛苦
就是有點像是讓用更痛苦來
讓自己還提醒自己還活著的
我是沒有到提醒自己還活著
我就是想讓我就痛到不行 然後更快痊癒
那這樣有效嗎
有對我來說真的
所以妳失戀的當下 或者是很痛苦想他的時候
妳會做什麼
我覺得也是一樣會有不同的階段
剛開始一定就是很難過
然後接下來我可能就會用一些很變態的方法
讓我自己很難過
比如說看我們以前的照片 影片
然後看完我會把它收起來
真的很變態
對 而且看著當下會超級痛
那我跟妳這完全相反
我完全不看 因為我知道我看了會哭爆那種
你是哭爆嗎
我就是讓自己哭爆
因為我知道很多讀者應該
因為連我自己都覺得好快就走出來
但是我們自己本人都知道
其實沒有他們眼中的那麼快
或者是其實表面上我們扮演的角色跟呈現出來的
跟我們私下其實有一個蠻大的差距
所以你真實的比如說你這麼痛苦
那段時間大概走多久
我覺得看每一段感情不太一樣
年紀小的時候真的很久才走出來
對 就覺得他是唯一
對 就覺得天要塌下來
對 因為世界很小 那個時候的朋友圈很小
我記得我難過最久的應該是一個
大概高中的時候的感情
真的就三個月每天哭
我高中好像也差不多
現在可能就三天或三小時就沒事了
就會覺得人生中還有很多事要做啊
對我想在看影片的你 如果是失戀的話
一定要讓自己找很多事情做
而且不是鳥事 就是要有意義的事情
做妳會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對 我覺得是一種繼續提升自己的事情吧
比如說交朋友阿 學習 各種
健身啊 對我都忘記講
那像我自己的話
我覺得用那種很痛很變態的方式來折磨自己
是我一個更快走出來的其中一個方法
我想知道Blaire
我會給自己一段時間也是哭
然後好好的去回想一下
但是我不會用到那麼殘忍的方法去看
但是我會好好的回想我們所有的點滴
就是在心裡面播一次你們最美好的畫面
然後也是讓自己哭個兩三天
真的是大哭
可是我覺得一定要找朋友
因為你哭完你會覺得世界末日
你會覺得你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人
一定要找好朋友理解你的人或者家人朋友
像我妹就很常聽著我哭或是我最好的朋友
對 過了那段時間之後
他會知道說那你現在是可以約出來的
妳現在是需要被疼愛的
妳現在需要被約出來吃飯的
對讓周圍讓環境去帶出妳的情緒
在接下來下一步可能三天後你要實際去做
就是在去找很多其它的重心
比如在多學一個語言
或者去多加入變身計劃
類似一種計劃性的東西
或者是一個新的挑戰的東西
可是對我來說
我覺得朋友的陪伴固然很重要
所以我的署名都會是
然後可能就是那個人的名字
然後怎麼樣
我還有會做一件事情
就是我會把這段感情或是說這個對象
他的所有優點
或者我跟他在一起快樂的地方
跟他我眼裡的缺點跟我覺得跟他在一起
什麼東西很讓我不喜歡 我把它全部寫下
然後就整理我自己的思緒
然後到最後就發現其實好像也沒什麼
對我覺得他這點很好
是因為我們在失戀很痛苦
是因為我們百分之99都在想他好的那一面
然後很常忘了我們分手可能有很大的原因是
他那個不好的那一面
我們要知道這只是一個得失心
就像妳那支影片裡面講的不甘心
其實妳沒有這麼需要他
還不錯啊 我覺得自由自在的
妳不用顧慮到說 另外一個人的感受
你想幹嘛就幹嘛
我還特別拍了一支影片
叫做我單身我驕傲
因為太多人覺得單身是一個罪惡
單身是一個很丟臉的事情
我覺得並不是阿
反而是很多自由的時間 然後很多優勢
但我覺得會不會是比較有自信的女生是這樣想
因為我不知道是生物本能嗎
還是怎麼樣
你看像我們女生懷孕 我們需要懷10個月
可是男生是可以到處播種的
所以會不會是因為我們生物的天性
所以會讓女生會比較傾向於有一個依靠
然後有一個家的感覺
所以我覺得就是自信吧
比較新時代女性 獨立的女性會覺得無所謂
很享受單身
(Yishu)我覺得隨著時間也會慢慢的改變
對我說有人三天 有人三個禮拜
有人三個月人 有人三年 對啊
第2個最快方法就是找到下一個人
但是也不要 就是寧缺勿濫
你反而是可以去多交交朋友
然後多去挑戰或者多去認識新的人
就會有不一樣的火花
而且我覺得有時候你認識新的朋友
你會發覺到就是世界很大
那Blaire可以請妳分享一下
你覺得要怎麼樣快樂的單身
我覺得就是找到自己的自信
因為像你剛剛說的
如果我們有自己的自信跟自信的在過我們的生活
不一定是對自己有自信
是對自己的生活對自己未來有自信
有信心的話
你可以很快的找到你的重心的方向
不一定是快樂
可能是辛苦
但是你是有成就感的
但是妳剛有戳破我一個盲點
那如果沒有自信的女生怎麼辦
因為很多時候可能說可能身材不夠好
你就去找回你的自信
那就是去練身體
你可能覺得你的皮膚不夠好
那就去用對方法保養去找醫生找什麼的
你覺得哪裡不夠自信
覺得妳的談吐不夠好 就去多練習
自信是可以用方法找的去提升的
對
謝謝Blaire的分享
那我再問你一個問題
我覺得大家會點進來
就是想問分手了之後妳會做什麼
分手了然後勒?
那在妳身上分手了之後
然後呢 這三個字妳會
就妳要給觀眾什麼話跟妳會想要說什麼
我覺得這真的是一個不同的階段
像我以前分手了
然後勒 我就是趕快認識新的異性
看自己可不可以趕快走出來
但我到了現在這個年紀
我發覺這個方法不是對的
因為那個人其實很可憐
而且你也不是因為妳欣賞這個人而去靠近他
那現在的話我覺得就回到妳剛才講的
我覺得找到自信吧
你可能不管各方面都去提升妳自己
然後讓妳自己變得更強
然後相對的妳就會有自信
然後妳就可以就算單身也是很快樂
真的
那妳覺得分手了,「然後勒」?
我覺得然後就繼續過妳的生活
就是沒有什麼然後呢
他出現之前妳也在過妳的生活
妳也很快樂
他只是出現在妳生命篇章的這一個部分
那他結束之後不代表說妳這個人生就毀了
而是他就出現了一下子
妳還是可以回到原本的正軌上
甚至更好的
甚至因為他的出現妳已經成為另外一個人了
那如果有些人他想要裝作沒這回事
可是他腦中就會一直想到那些過去的快樂
我覺得就是妳要先誠實的面對自己
妳要先 因為有一些人會裝
我有時候也會
因為畢竟我們會在觀眾面前或者在朋友面前
家人面前想要逞強
但心裡其實超痛苦
但就一定要找到出口
先面對自己之後
妳才會有一個出口
像一個栓子一樣
妳把它先慢慢地宣泄掉
妳才可以 才不會突然間爆發 然後太痛苦
那個無法自己承受
那今天謝謝Blaire的分享
那謝謝你看到現在 我們下次見
Peace
#分手 #blaire #單身

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 在 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 Youtube 的評價
【新竹形象照VLOG】不用重新投胎,找對攝影師即可!遇見更好的自己!展現美麗與自信。(非業配影片) ft. iWE Studio
-
#新竹人相攝影 #講師形象照 #新竹攝影分享
-
時隔一年,終於把影片剪輯完成~現在回想,只能讚嘆攝影師的巧手,讓我的照片超級好看!也因此接了更多的演講邀約和授課機會!當初我還想說等在瘦一點再去拍照,還好情勢所逼,硬著頭皮去拍照,也學到很多寶貴經驗。而2021年更加充滿挑戰,艾蛙自創品牌,很快又要去找攝影師了!自己擔任商品代言人是最有效率的!只能說攝影師堪稱魔術師,美化形象無可挑剔。雖然拍照費用不便宜,但是相當值得喔!非業配影片,請自在觀賞。
-
隨著社會發展,大眾對於個人形象越來越重視,尤其是金融、保險、教育、銷售、法律、行銷顧問等行業,一張優質的個人形象照既能為公司形象加分,又能增加好感度、拉近與人的距離。當你擁有個人IP就能夠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感。
-
很多人的氣質很好,可是被拍照時顯得有些呆板和無聊。姿勢一樣、笑容類似、看上去都差不多的既視感。但是我認識的攝影師很不一樣,我們有做好事前溝通,從燈光和擺設,都是由當事人的角度出發,讓拍照照的過程充滿驚喜感,挖掘出自己不知道的模樣。所以,拍攝個人形象照必須要事先做功課,從服裝、首飾配件、鞋子的挑選都要符合自己的高標準。
-
這和團體拍攝的形象照不同,沒有千篇一律的SOP,不同的手勢、微微的站姿角度都能改變一個人的氣勢!透過攝影師的指導,可以突破自我,展現自信的樣貌,相當不可思議!特別感謝冠瑋還搞笑示範,讓我僵硬的身軀能表現得更加自然。挪出一個預算,預約好一個時段,細心的、投入的為自己留一個時間,拍攝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
了解自己的本質,是攝影師與客戶的共通默契。不管用什麼方法,攝影師一定要確定了解你的特質,你想表達的形象是什麼。所以溝通非常重要!我想要的就是像演員劉濤一樣的風範,全身散發著優雅幹練的氣息!超級感謝貼心的造型師MIA 能幫我打造三種不同的妝容,並且給予服裝上的搭配建議,這對個人形象照是非常加分的!
-
投資自己,時時刻刻,不僅要投資腦袋學習,更要管理好時間,並且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如果你想要更具有影響力,去拍攝形象照是個很好的選擇。因為自己是最好的資產,我們永遠可以選擇活出最好的自己,勇敢地投資自己,打造有歸屬感與實現自我價值的人生吧!祝大家都能莫忘初衷的往前走,
當遭遇低潮困頓時,也別忘了一路上曾經的愛、分享和感動。
-
本日金句:
成長有兩個階段:放開手與往前走。
There are two parts to growing up:letting go, and moving on.
-
新竹首席攝影師
iWE Studio l Your Photographer
https://www.facebook.com/IWEphotographer
超專業造型師
Mia-Olove Stylist 咪小姐
https://www.facebook.com/miachen2250/
2021/6/6 補充金句:
Often times we lackvis not the opportunity, but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很多時候我們缺的不是機會,而是決心與勇氣。
=
【新竹美食旅遊+延伸閱讀】
【2021新車開箱】Kymco FAMOUS 新名流 125 ABS七期
https://youtu.be/JegWosrAeh0...
【5分鐘出好菜】台式炸年糕,作法超簡單!
https://youtu.be/EZDy4RmUDYo...
【2021福袋懶人包】寶雅福袋!登錄發票再抽奧迪百萬名車
https://youtu.be/0WjfOxnrC7g...
茂昌草本茶:紅豆花芝圓,香Q可口
https://youtu.be/qwDSgudhIyI...
Bingo 賓果廚房,濃湯,飲品,冰淇淋,甜湯,餅乾無限暢飲
https://youtu.be/uHblB22h50k...
【2020新竹寶山鄉】秘境之旅!
https://youtu.be/TT1EHN2TNBo...
帝王食補,胡椒豬肚雞口味清爽
https://youtu.be/cZaUte_UO-U...
黑糖飄香遊新城,甘蔗職人體驗好好玩!
https://youtu.be/9tm9DKfNQ8Y...
日本進口鮪魚蔥花丼甘鮮滑腴,油嫩爽口!
https://youtu.be/E4YpsGWkwLQ...
肥滋滋鯛魚燒!一隻25元
https://youtu.be/dAMxqQi1tNk...
傳承三代的純樸家鄉味,雅珍號ㄍㄜㄍㄜ羹
https://youtu.be/vsTefYqVxYs...
北門炸粿,百年老店!
https://youtu.be/I2V2BBxxwEM...
涼冰菓店,五十年代古早冰棒!
https://youtu.be/El4Uj1poHXQ...
甘木赤水咖啡館,真正的手做蛋糕只有親嚐才知道
https://youtu.be/fy7bOEHrQGE...
無名雞蛋糕,一個六元
https://youtu.be/ZqbJgND-_Os...
到日式老屋「湖畔生活」的豊賀伴手,快樂吃梅花冰
https://youtu.be/pjKjesa6jPk...
美美早餐點心館,脆脆的香酥餅皮配上雙蛋
https://youtu.be/_7Uwd5lm_cg...
熊寶廚房健康滷味,家傳私房菜
https://youtu.be/gxl0nDYz4Sw...
竹北鄧記牛肉餡餅!爆漿牛肉餡餅
https://youtu.be/c30gi9EBQfM...
新竹旅遊Vlog X來新竹市採荔枝
https://youtu.be/jjSTs0jOlMg...
金陵包子,鮮肉包就是要配青辣椒
https://youtu.be/Ynv9rgh1J0A...
竹北音樂酒吧推薦!Soul bar DJ現場演奏
https://youtu.be/QKXPsolWYOw...
料多味美的禾日香魯肉飯專門店
https://youtu.be/_fgCv-EiKWY...
草本茶 竹北勝利店,開幕慶!
https://youtu.be/rLMBXPVwX4Y...
吳家紅茶冰-中正店,歡慶開幕
https://youtu.be/pCYk25OgpMI...
【新竹湖口老街美食推薦】小窩口窯烤Pizza
https://youtu.be/n0C_5Ff20Mc...
【新竹美食週記】湖口老街-邱媽媽客家美食
https://youtu.be/LEEHvLdXICw...
鄭家祖傳特製雞蛋糕!民國57年創立
https://youtu.be/L0Nre8kjbR0...
東門旺角!母親節大餐推薦
https://youtu.be/ufGGvDWSlq0...
【新竹假日花市】香Q可口的白玉米只要10元!
https://youtu.be/9NZ6y3H1bmk...
肆爺炒泡麵!三杯雞炒泡麵創新又美味!
https://youtu.be/xIYNnhQRs4M...
烤桶柑橘子!阿嬤的古老智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uK3J......
【竹北人的後花園】厚食聚落
https://youtu.be/Q_8qVxIX3Ag...
老漁港新海鮮美式餐廳,十全十美水桶海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ZdqH......
ㄤ咕麵,新竹關西人氣老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zAFR......
燒番麥!一級棒碳烤玉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1TKl......
太空總薯,現烤現做起司馬鈴薯香濃可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jTr......
米咕家的日式飯糰好吃又健康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SlG......
璽子牛肉麵,斤餅專賣店!斤餅很好吃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PwU......
竹蓮市場上好佳筒仔米糕,手工現切的肉燥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v4Wm......
❤ 艾蛙的社群 / 歡迎追蹤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iwa_hu/...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iwa.vs.doll...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AiwaHualwa1...
My Blog:http://alwa1919.pixnet.net/blog...
Website:https://www.aiwamkt.com/

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陶瓷雕塑展 #林洛安專訪
凝結萌芽的瞬間,微觀生機之傳承
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曾說「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本書」藝術家林洛以植物的意象,創作出內心對於美的造型想像,綠意盎然、生生不息又完美的幻想世界
山林間奔放自由的童年
中忘卻停下腳步回頭探究自我。洛安回想起就學的時光說到:我一直是生長在台北的孩子,相當融入城市中快速的腳步、繁忙的生活,求學的階段就讀普通國高中,下課後不外乎穿梭在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擠在電影院般排排座的補習班,周末再起個大早到圖書館報到,日復一日的規律又乏味的生活讓我漸漸遺忘觀察日常事物的樂趣。
聊著聊著,說到小學久遠的記憶略微模糊,述說在自然中度過的童年時光「當時媽媽將我和弟弟送到陽明的森林小學就讀,全校只有六個班級,還記得每個班級在大水溝旁邊都有塊田,每天早上都要從水溝撈水照顧自己的農作物,可能是四季豆、番茄或是小黃瓜。在森林小學的課程一周有兩日半天的自然課程,老師讓我們在山中集合,每周帶學生認識校園周遭的植物與動物,除老師的講解還需到圖書館翻閱圖鑑、書籍,認真查資料加上寫生畫圖才能完成一張學習單,那時候就發現自己對於植物寫生的喜愛。」經過這段敘述,可以想像童年在山間奔跑的自由與快樂,加上林洛安家裡曾開過花店,走在路上、有花草的地方,母親便會一一告訴她這是什麼花、這是什麼植物…,因此在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累積了大量植物知識。
林洛安的父親長年居於雲南的西雙版納,從事普洱茶商的工作,回台期間總會與她分享在當地與茶山村民互動、述說生長了百年的野生茶樹是多麼地高,而茶的採收作業是如何遵循季節更迭來摘取葉芽,使茶樹生長得更茂密;不使用農藥與人工化肥,以維持大自然間生息的平衡,洛安每每聽起關於茶山的故事,便會對大自然有種景仰與說不出的感謝,感謝大自然的照顧。
在城市中尋找綠意
近幾因搬家緣故,有幸家中多了一片小小的花園,喚起林洛安對花草的興趣,開啟了綠手指生活,其中對於多肉植物更是上心,其圓潤而飽滿的葉面和多變的外型令她感到驚奇,漸漸投身研究如何種植,進而有了自己一個多肉植物小天地。
就讀研究所期間,林洛安曾於誠品歐風花藝店打工一段時間,每日店內皆會保有2、30種進口花材與葉材,以及各式植栽與大型植物裝置,打工期間認識了許多植物與花材,也能利用上班空檔練習花材的搭配。這些生命經驗、對於植物的喜愛與研究,不知不覺已成為創作的養份。
取材於自然的溫度創作
大學就讀台藝大工藝設計系期間,林洛安接觸了多樣工藝媒材,包含金屬、陶藝與木工等,剛開始她覺得陶藝並不吸引人,經過兩年的學習,發現陶藝的塑造過程、裝飾技法與燒成都有著深厚學問與知識,而陶土的易塑性、能立體呈現作品外型等特質,更是令她深受吸引的原因。洛安認為「陶土經常被形容成為一種溫暖的材,在適當的濕度下捏塑起來的觸感柔軟細緻,其原料包含高嶺土及複雜的礦物質,使其成現不同的色彩、硬度、燒成溫度、黏土顆粒的粗細。對於土的掌控,水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只要對乾濕度控制得宜加上眾多的成型方式,黏土就能在手中千變萬化,結合了土、水及在燒成環節需要用到的火,這樣近乎自然的材質皆取之於大地,甚至滋養了同樣被喻為溫暖的材質-木材,大地對我而言就是最溫暖的存在。」
從眾多媒材當中,林洛安選擇專注於陶藝創作,本次展覽作品造型元素靈感通常源自於植物的啟發,更將自然界植物所展現的對稱、飽滿、滑順、曲面等元素納入其中。
捕捉生機展現瞬間
本次系列作品以植物發芽的瞬間與繁衍的傳遞,作為展覽主軸,林洛安觀察到許多女性藝術家創作靈感經常來自植物、花卉與性徵,例如美國女性畫家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的花朵繪畫「對於大部分的開花植物來說,花朵背負著複雜美妙的繁衍工作,它們色彩艷麗、香味誘人,花瓣的造型襯托出花粉和花柱,吸引昆蟲來傳遞花粉,繁衍後代。」。
(萌系列作品)微觀植物的細節,作品呈現圓潤、簡潔的線條,將特點聚焦,林洛安舉例作品(萌),在一似葉面組織的平面上的兩點,象徵著甫冒出的芽點,佐以戲劇性的色彩打光加強重點。(傳遞系列作品)外型靈感來自於顯微鏡下的花粉,理念源自花粉的傳遞過程,授粉代表著植物生命延續與傳承。在作品的展現上也承續著自然界的定律「散撥越多種子提高生存機率的定律」大量複製同樣一件的組件作品ex. (向光),使用種子發芽意象並向著陽光方向排列,呈現出律動感及方向性。藉由不同的媒材質感與成形方式,希望能更貼近她所想要傳遞的視覺感受。
自然的樂章與傳達
「我希望透過我的作品,也能傳達這樣的感受給觀者,讓觀賞的人能夠感受到美好及愉悅的情緒。」當藝術家林洛安徜徉於大自然所帶來的感動及美時,經由創作將這些生長的瞬間記錄下來,透過這樣的實現過程,傳遞給觀者,同時也達到自我療癒。林洛安的作品如同一首平靜溫涼的歌曲,卻飽含生命力與希望,帶領觀者徜徉於自然界的篇章。她更希望此次展出能有別於以往以材質特性為出發的習慣,以最純粹又新穎的視覺感受傳達作品義涵,帶來不一樣的陶瓷雕塑作品。(文:金車文藝中心)
林洛安學歷: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所陶瓷組
2009- 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系
獲獎 :2014 第十屆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 入選獎
2014 澳洲黃金海岸國際陶藝獎 入選
2014 南投縣第十五屆玉山美術獎 入選獎
2014 南瀛獎 佳作
2014 西班牙17 th Biennal de Ceràmica d'Esplugues 入選

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 在 優缺點學習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八卦
提供優缺點學習單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認識自己教材、自我價值教案、 ... 特質卡遊戲 認識自己遊戲 認識自己ppt 自我探索教案 優缺點學習單 人格特質學習單 ... ... <看更多>
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 在 認識自己繪本pp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八卦
繪本學習單.[PDF] 【附件2】:海洋教育教案設計格式悠遊海洋世界-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三、自編教材、東北角海岸照片、學習單及PPT. 教學時數... 展,佐以文本、繪本及影片等 ... ... <看更多>
認識自己學習單特質篇 在 優缺點學習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八卦
提供優缺點學習單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認識自己教材、自我價值教案、 ... 特質卡遊戲 認識自己遊戲 認識自己ppt 自我探索教案 優缺點學習單 人格特質學習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