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3.2
難得來發篇感性的文章好了。
我們回想一下十八歲那年的夏天,
當年認識的同學,一起做蠢事的好朋友們,二十年後還在聯絡的還有多少人呢?還能一起共事的又有幾人呢?
其實我也沒想到,一個好朋友aka大學同學aka復健科專科醫師,被我(熱情邀約:❌)(盧小小:⭕️)了幾次,真的丟下了台北市的高薪工作,願意來到國境之南服務。
人生無常,當年跟我說要當國際汁男的好朋友(大誤),居然能在國境之南重逢。
38歲還能跟好朋友一起共事,也是一種幸福。
從今天起,恆春旅遊醫院 有專職的復健科專科醫師:詹育叡醫師。
除了 #復健醫學/#老人醫學,詹醫師同時也是 #中醫師。
希望能幫到屏南的長輩們,不要再因為筋骨酸痛,去聽地下電台買藥,把腎臟都弄壞。
不然,下一攤我可能又要抓看看有沒有腎臟科的同學要來了。
恆春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就醫不方便的地方。常常救護車都在屏鵝公路上面狂奔,急重症的病人也常常都要跟這100km的距離賽跑,比看看命長還是路長。
大家都在努力改善這邊的醫療環境,希望能讓恆春半島的民眾不用千里迢迢的再跑去屏北或是高雄就醫。
老詹,謝啦。
--
我突然覺得我應該要轉職人力介紹所。
然後拿顆哈密瓜,踩著雀躍舞步,去跟院長遞請款單啊,呵(大誤)
做個紀念,再許個宏願,
不知道有沒有一天,把那些動物臉全部解鎖呢?全部都被我拖來恆春作伴。
(被同學們拖下去圍毆)
詹育叡醫師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八卦
旋轉~跳躍~鬼遮眼
我決定拎一顆哈密瓜來去跟院長請款(❌)
謝謝小彬哥的打氣洋香瓜
我記得當初丟下市區工作,離職來恆春專任服務的時候,又遇到武漢肺炎疫情。
https://www.facebook.com/309451919769378/posts/510665282981373/?d=n
除了各地的粉絲寄來的口罩、卡片、零食之外,彬哥也讓我印象很深刻。
『這個真的不是要你幫忙業配,只是一點心意給你們鼓勵,你留在恆春多久,我每年都會寄哈密瓜過去』
轉眼就一年了,武肺疫情又來了!但阿彬哥哥的瓜也來了❤️
這一份一份的心意,大概就是支持我每天200km來回高雄恆春的動力,謝謝你們!
彬哥有特別交代:
#一箱給善心的五十嵐恆南店店長美儀
#一箱給一樣丟下北部的工作和家庭來恆春服務的復健科詹育叡醫師(我同學真的超有義氣,我一招手他就跟著來恆春了!)
#剩下的給開刀房和麻醉科護理人員
我們會帶著大家的心意一起撐下去!
最困難的時候,讓我們一起見證人性的美好
詹育叡醫師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八卦
原文連結:
https://www.taisounds.com/w/TaiSounds/society_20080418455056276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句話:「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昨天(8/3),恆春旅遊醫院新的醫療大樓動土。陳時中部長和潘孟安縣長都提到:「百廢待舉,硬體的建設只是第一步,後續不管是軟體、設備、醫護人員招募,都還有很長的路要努力。」
但總是有左膠故意忽略內容出來咆哮:「只蓋大樓有什麼用?醫師沒有增加。」、「假日三個醫師輪流把三家醫院撐起來,那表示都沒有增加醫師啊。」
坐在鍵盤前打打字、上鏡頭咆哮:「政府都不用負責嗎?」如果你怕濕鞋,而站在田邊講空話,這其實很容易,但我更歡迎你們這些人,捲起袖子,親自下來做做看。
現實擺在這,大家捫心自問,先別說如果來偏鄉工作,薪水只有都市的2/3,甚至更低,就算是跟都市領一樣的酬勞,你要不要來?犧牲家庭、生活、小孩求學、照顧長輩,離鄉背井,你要不要?左膠講得很輕鬆,加錢嘛。但,偏鄉人口就這樣,錢從哪裡來?加了錢,前面遇到的種種家庭上、生活上的困難,就真的消失了?
為什麼不增人?人從哪裡來?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除非是紙紮的金童玉女啦!
我有一點感觸想聊一下。講道理不需要咆哮,數字會說話,全台灣的麻醉專科醫師有1,271人,其中醫學中心佔了493人,區域醫院佔了570人,地區醫院87人,這些人大部分都在北部,都在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而每年只會新增訓練63個容額。
全台灣的復健專科醫師總共1,225人,每年新增訓練容額40人。
全台灣的胸腔外科醫師加上心臟外科醫師才637人,而且每年訓練容額都招不滿,常常都只有十幾個人。
再來,恆春真的沒有新增醫師嗎?先不要講我自己從高雄來到恆春。恆春半島上個月開始有了屏南唯一一個胸腔外科醫師林聿騰醫師;我同學詹育叡醫師,復健專科編號978。他們兩位都是捨掉北部的工作,而下來恆春服務。
以麻醉科來說,現在也多了署屏的李醫師、旗山的張簡醫師、洪醫師也都一起來支援人力的缺口。外科有高雄榮總、高醫的醫師來恆春支援。心外有枋寮的康醫師來支援恆春旅遊醫院和南門醫院。人力從來不像鍵盤前的嘴砲高手,能夠無中生有,尤其是需要長時間培養的醫護人力。
結果,有這麼多人願意跳下來支援,除了要感謝願意來支援的學長們以外,這是縣府、屏東衛生局、還有三家醫院大家努力的成果。到了咆哮左膠口中,卻變成「只蓋大樓,不徵醫師?」呵呵,我笑到想哭。
七月份,我們完成了兩個胸腔外科的氣血胸手術。一個是北部人跑到恆春來自殘,把利器戳進左胸。一個是工作時突發胸痛呼吸困難的自發性氣胸。在以前,這些人只能坐著救護車,經過漫長的屏鵝公路,轉送到100km里外的醫院。
上個月,我太太在恆春市場買菜,聽到賣菜的大姐在跟其它客人說,手麻手痛要去恆春旅遊醫院掛復健科,她自己去過超有效。
我到恆春幾年來,一次自費都沒收過,甚至我和詹醫師都是中西醫師,我們幫病人做針灸治療,連健保都沒申報,完全是做服務的。在都市,疼痛治療都是按照部位收取自費,我和詹醫師都是做服務的。在健保制度下,這些都沒有辦法量化成薪水。
我不想講什麼犧牲奉獻,太矯情。願意離開都市來到這裡的人,絕對有他們自己的抱負。犧牲這兩個字由別人來要求實在太沉重,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人,去要求別人的話,那叫做偽善。
你說我付出很多嗎?在我看來,在恆春,那些感謝和鼓勵的小卡片,收到的水果零食蛋糕,比起我微薄的付出,我其實收穫的更多。
我們為什麼願意離鄉背井到恆春來?這些圖就是回答。對我來說,這些善的聚集,我能回報的就是善的十倍振興。
力所能及的範圍,雖然金額不大,但我自己帶頭捐款。我聯繫了一家鮮奶廠商,他們願意捐恆春偏鄉的小學一學期的鮮奶。我聯繫了三家出版社,第四家還在談,他們要捐一批新的童書到屏南的鄉鎮圖書館。
以上,是我能力範圍內,願意盡自己的一些心力,不為了什麼,但憑本心去做而已。
有人質疑我做這些事是為了聲量?為了選票?
好笑,我沒有要選舉,這輩子都沒有,我從不打算從政,因為我想保有「弱問不平事,許看三尺劍」的自由。(白話文的意思是看不順眼的骯髒事,我可以任意的指著鼻子罵娘,不用考慮政治關係、考慮選票、考慮支持度)
至於那些能講出這種話「#我選不上是因為恆春選民素質不夠高,#他們沒福氣,#才會不投我」的,也難怪只能在鍵盤前面關心恆春吧。
「To say is one thing, and to do is another. 」
用台語諺語來解釋這句話,就是不要成為「死道友,毋通死貧道」這樣的人,共勉之。
誰真心愛這片土地,人們心中自會有一把尺,看官們自有公論。
#編輯刪掉了我原稿內幾百句的髒話吧
只好再放一次原文連結:
https://www.taisounds.com/w/TaiSounds/society_20080418455056276
詹育叡醫師 在 詹育叡- 祐民醫院 的相關結果
經歷: 臺北榮民總醫院研究員醫師 台北市立和平醫院主治醫師 衛生福利部恆春旅遊醫院主治醫師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 時間, 一, 二, 三, 四, 五. 早08:00-12:00. ... <看更多>
詹育叡醫師 在 聯醫陽明院區-收到民眾來函感謝復健科尤稚凱醫師、詹育叡 ... 的相關結果
聯醫陽明院區-收到民眾來函感謝復健科尤稚凱醫師、詹育叡醫師暨7A病房等醫護團隊親切細心診療及愛心關懷. 聯醫陽明院區-1011004-7蘇先生感謝. 民眾蘇文和先生來函感謝 ... ... <看更多>
詹育叡醫師 在 詹育叡| 恩樺醫院| 呼吸照護中心 的相關結果
主治: · 復健專科、神經內科、小兒發展遲緩 · 學經歷: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復健科醫師 ·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醫師 · 台灣復健醫學會專科醫師 · 台灣老年醫學會專科醫師.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