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並不是我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而是我拼命減肥,你卻看不到我的努力
那麼,究竟要努力到什麼時候
才會被人注意到你真的有瘦?
有研究使用一款神奇的電腦程式
先模擬出人臉在不同體重下會產生的變化
再調查人們看了這些模擬結果後的感想
然後發現,一旦減到4公斤這個里程碑*
就能被多數人發現 #你瘦了
此外研究人員還進一步發現
當瘦到6至8公斤時 (BMI差2.66)
人的顏值,還會再提升一個檔次:
旁人不僅會說你瘦了,還會開始驚呼
天啊你變帥了 / 變美了!
而根據衛福部資料,在不傷身體的前提下
少吃多動一星期,理論上最多能減0.5公斤
照這速度來算,你至少要努力兩個月以上
才能瘦到被同事朋友看出來。再努力半年
就連以前打槍過你的學長 / 學妹
都要為沒看出你這潛力股而痛哭
所以就從2019的最後幾天開始
跟明年瘦下來的自己,約好一趟東京之旅!
3分鐘翻轉新年運勢,找出你的2020代表詞
再抽台北 <> 東京來回機票!
► http://bit.ly/2ZeZUsF
#日常陷阱題 #習慣養成app
#怪奇事物所XFourdesire
#怪奇冷知識465
註:BMI值差異為1.33,在此用平均身高(女性160與男性175)試算。
同時也有4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針織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標籤:#新楓之谷 #楓之谷 錯誤修正:待更新 影片章節: 0:00 影片主題 與 心態建議 1:19 伺服器差異介紹 2:39 創立角色的注意事項 4:08 創角後必須了解的事情 5:19 獲得寵物與寵物復活介紹 6:13 防具的建議與取得 7:17 長期使用防具的取得方式 8:24 過渡飾品的...
註注差異 在 Facebook 八卦
愛莉莎莎踩到線
2021.2.12
0.
我想記錄一下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 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這是台灣網路媒體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這篇文長,會從自媒體的話語權,網路媒體識讀等角度來討論這件事情。
在這之前,我想先聊聊事情的發生。
大年初一晚上,有個朋友丟了我一個訊息,說他看到愛莉莎莎針對蒼藍鴿回應。他看完之後,整個被圈粉。然後附上了一個連結給我。
因為長期愛莉莎莎這個頻道都在我的觀察名單中,第一個反應是,他終於要對「肝膽排石法」道歉了嗎?看看他怎麼說吧。沒想到一打開,影片完全是另一個走向,走到一個很奇怪的地方。那時候,影片才上架沒多久,影片下方的留言幾乎都是挺愛莉莎莎的粉絲。
我在訊息裡面,回應朋友說。這支影片我完全不行,尤其是講到學術論文的那一段,基本上是在騙沒有看過學術期刊的人。然後我得到的回答是:
「真假 我被圈粉 你超失望喔」
就因為這句話,我整個覺得事情大事不妙。我在自己的臉書上簡單聊了一下這件事情,然後就開始做功課了。原本以為大年初四才要開始上班,沒想到網路社群的發達,應該不少人都跟我一樣,初一提早開工。
詳細的事情發生經過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我這邊僅作重點摘要。
i. 愛莉莎莎在2020年11月拍攝了一隻關於「肝膽排石法」的影片
ii. 專門討論醫學的 Youtuber 蒼藍鴿,針對這這支影片以「騙局破解」為標,討論其中的錯誤資訊。
iii. 愛莉莎莎在 2021年2月12日,發佈一支影片,以「不忍了」為標,回應蒼藍哥的指責。
iv. 2月14日晚上11:30,愛莉莎莎發佈了影片正式道歉。
這件事情應該還沒結束,還有後續。
接下來,我想針對幾件事情,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首先我先聊一下愛莉莎莎和蒼藍鴿這兩位創作者。
1.
先講愛莉莎莎的部分
我一直以來,都會看愛莉莎莎的影片。風格很輕鬆,他也很有才,很會帶話題,人設也有趣。尤其是自從我在台大兼任助理教授教媒體創作課程後,開始規劃幾個小型的研究計畫,有一批 Youtuber 和 部落格 被我列入固定觀察的名單,她的頻道就在其中。
在我的筆記中,他是一個自詡為名校畢業生,海外生活過的知識網紅,早期分享一些韓國的主題,後來什麼都拍。其中的代表作有兩類,以炫富和較少人討論的話題為主。影片節奏掌握得很好,標題與議題操作也很有想法。
這邊我想小岔題講一下「炫富」這件事情,在 Youtuber 最近幾年的生態中,有一類的影片被社群稱作「炫富」影片。但其實這些 Youtuber 們不見得那麼的富有,而是去體驗一個有錢人的生活,也因此我認為比較合適的用詞應該是「裝闊」影片。
回歸正題。
愛莉莎莎在這次事件中所拍攝的第一部影片,以體驗的形式帶入「肝膽排石法」,引用的是一本名為「神奇的肝膽排石法」書籍,介紹體驗過程及心得。這部影片發布的當下我就看了,坦白說,我對這個療法一點概念也沒有。而以愛莉莎莎的人設來說,我對於他提供的資訊正確度本來就沒有太多的期待,也因此看完這部影片,就關掉看下一部了。
因為過去做了很多年網路媒體研究,也在網路媒體識讀下過不少工夫,因此比一般民眾有概念。假設我真的被影片打動,而想嘗試的話,應該會做的是:先看一下這本書的來源;買來看看;打電話給我熟識的醫生朋友問一下。然後才會決定是否要嘗試這件事情。不過很顯然的,大部分的民眾可能沒有這麼的謹慎。
一個多月後,這部影片被蒼藍鴿以影片回覆指正。本來我以為他會在之後道歉。畢竟之前的原住民事件,他也道歉了兩次。以他的影片人設中,道歉這件事情應該不是個什麼大問題。過往常常操作爭議性影片的他,應該也很能承受網友的批評。
但在蒼藍鴿影片發布後的一個多月間,陸陸續續都有影片發布,其中也有一些是業配影片。許多所謂的黑粉在他的各部影片下不斷的留言請他道歉,都沒有得到回應。然而在 2月12日,他正式回覆了這支影片。沒有道歉,而是反擊了蒼藍鴿的糾正。
詳細影片大家可以去網路上找來看,我簡單節錄這部影片如下:
i. 不會下架之前的影片
ii. 前部影片在上架前已經在 Google上做足功課
iii. 所引用的書籍,得到了許多商業界的名人背書
iv. 蒼藍鴿反擊時所引用的文章是 Lancet 裡面的 correspondence 文,這類文沒有經過正規的論文審核程序,是各說各話,表達自己意見的論壇。
v. 引用該期刊文章的Abstract 做了簡單介紹(但其中的翻譯跟解讀與原文有所落差)
vi. 回應「斷食」這件事情並非蒼藍鴿的解讀
vii. 檢討自己沒有在當時沒有加註足夠的標語
viii. 提出蒼藍鴿未經同意大量引用他的影片,且有妨礙名譽之嫌。
我看到這支影片的反應是「相當驚訝」。
一來,愛莉莎莎沒有想到道歉,而且相當的理直氣壯。二來,我朋友居然受到這支影片感動,而且被圈粉。我馬上去看了底下的留言,當下居然大多數都是支持愛莉莎莎,轉而批評蒼藍鴿。
不過第二天早上重新再看部影片時,整個風向已轉,醫界的人大批湧入批評。
我認為,這部影片後面應該是有人在下指導棋,但即便如此,依舊踩到了非常多不該踩的線。其中我自己最驚訝的是,他對於學術期刊的認知相當簡化。我當下的反應是,他怎麼會故意對他的粉絲扭曲,以取得同情呢?不過我後來覺得比較大的可能是,他沒有讓真正了解學術期刊的人協助他看過這篇論文。至於是哪一個,我沒有跟本人對話過,目前不可考。
這件事情有很多部分可以談,待會我會在後面分段說。我先談蒼藍鴿。
2.
談談蒼藍鴿
在今年元旦,蒼蘭鴿發布影片「破解」愛莉莎莎對於肝膽排石法的影片前,我僅有偶然的幾次看到他的影片。但是在這部影片發布後,在我沒有訂閱他的頻道的情況下, Youtube 自動推播了這部影片給我,我看到標題聳動,再加上回想起之前看過愛莉莎莎的那隻影片,就點下去看了。
因為我之前沒有把他的影片加入觀察名單中,也還沒有完整掃描過他的影片做研究筆記,所以沒有簡述可以分享。這邊僅以他這支影片給我的印象描述。
蒼蘭鴿回應愛莉莎莎的影片中,模仿了去年 Uncle Roger 的作品風格,帶點嘲諷風格回應了愛莉莎莎的影片。我快速的瀏覽一下他的其他影片,並非每一部影片的戲謔感都這麼強。在這邊我無法判斷是因為「愛莉莎莎的這部影片對於醫界殺傷力過大」,還是因為「對方是愛莉莎莎」因此才有特別的規格,抑或是剛好「Uncle Roger 給他靈感」所以才規劃的特別節目。還沒跟本人對話過,目前也是不可考。
不過雖然是一個比較帶有嘲諷的影片,他仍然在片中給了愛莉莎莎一個台階下,指出愛莉莎莎也是受害者,在不知情中推薦了這本書罷了。我自己覺得挺遺憾的是,愛莉莎莎沒有接到這顆球,讓他掉地上了。
我花了點時間,把他過去的影片稍微地掃過一次。他過去幾年影片拍了許多系列,風格跟器材軍備也有升級過幾次。以一個專門做醫學知識的 Youtuber 來說,非常地敢嘗試。在這麼硬的主題當中,要能夠擴散不太容易,除了他的個人風格之外,我相信他在也下了不少功夫做調整,在追求知識正確和追逐流量中找到平衡,相當不簡單。
詳細的觀察目前因為我對這頻道認識的有限,先停在這。
在這次的事件中,很多人提到說他是不是要蹭愛莉莎莎的流量,還是他僅是單純的因為事情重大而回應,這一點我不得而知。但我想稍微講一下蹭流量這件事情。要做社群,製作 Youtube 影片,要相當程度的了解演算法。即便不是用相當科學的方式去分析,也會在影片一部部創作的過程中學習。針對時下的主題做觀點分析和回應,本來就是一個創作者會做的事情。我知道很多人會對於「大量的惡意蹭流量」感到反感,但我認為對於單純的「蹭流量」這件事,不需要太負面判斷。
聊完這兩個創作者後,我想討論幾個這次的關鍵爭議,及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3.
學術期刊與Youtube自媒體的話語霸權
在 2月13日晚上,Clubhouse 平台上有一個聊天室,針對這件事情討論。討論中,愛莉莎莎也在其中加入。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 白袍恐懼症 的粉專,裡面有節錄。這個聊天室的標題,其中用了幾個有趣的字眼,叫做「誰能擁有話語霸權」。我覺得韻味很深,所以把它拿來當作這一個子題的小標。
在整個事件裡面,其實很少人在討論學術期刊跟 Youtube自媒體的關係,頂多只有在討論愛莉莎莎不懂醫學,不懂學術。但我認為,這次愛莉莎莎踩過界的導火線,就在這個地方。否則如果接下蒼藍鴿給他的球下莊,不拍第二部影片,這件事情就落幕了。即便是介紹的肝膽排石法有很大的問題,也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也就是所謂的「炎上」。
先講 Youtube 的機制。
Youtube 是一個商業平台,上面所運轉的機制,是一套演算法。這個演算法大致上會去符合一個目的 — Google 的商業利益。在這樣的商業利益為前提之下,即便他沒有也無法公開演算法細節,但「討好閱聽人」這件事情,已經是普遍大家的認知。
既然決定 Youtube 上面話語權的關鍵是「閱聽人」,那麼製作觀眾想要看的主題就成了重要關鍵。雖然說人人能上傳影片,但是要能夠曝光到觀眾面前,是完全另外一回事。加上 Youtube 的平台特性,大多數能上發燒的影片,除了某些特定時期外,還是以娛樂為大宗。
但是學術期刊就完全不一樣了。
學術期刊的刊登模式,在於 Peer Review,所謂的同儕審查。主要原因是投稿期刊的人大多數都已經有博士學位,而被邀請去審查期刊的人大多也是博士。而「得到審查者的青睞」是發語權的關鍵。當然這其中也是有些操作,像是刻意去引用可能的審查者的文獻等。但這不在這次的討論範圍。
真正在競爭的,是每一個期刊之間的公信度,在學術圈會用 Impact Factor (IF),一個影響力的指標來計算。雖然後來也有一些新的指標像是SJR等,不過 IF 值還是相對通用的用語。這個指標跟 Google 早期設計的演算法 Page Rank 不太一樣,但是有類似之處。基本上的核心概念,就是文章被引用的廣泛度。
這兩個曝光機制的規則,完全不一樣,甚至可說是在光譜的兩端。百萬 Youtuber 所做的主題,即便不是人人都喜歡,但是基本上都有一個特質,大眾。題目可以很分眾,不見得人人愛,但是大部分的觀眾都能看得懂。而學術期刊呢,講求的是對這世界的研究貢獻。如果是 Nature, Science 這樣的期刊,選題較廣一點,不同領域的研究者有興趣還有機會看。但是各個領域的專業期刊,跨領域的人除非研究需要,否則固定閱覽的機會不高。
一個在 Youtube 圈子裡面有影響力,有高度發語權的人,去討論一個學術期刊,就像我剛才所提的,一個光譜的兩端。不是簡單地踩到線而已,而是踩過了非常遠的界線。
我不知道愛莉莎莎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勇氣做這件事情。但依照他在第二部影片中義正嚴辭的討論方式,我傾向他應該是真的不懂,誤會了學術期刊和商業雜誌的區別,不了解商業書籍跟學術期刊之間的距離,甚至不知道 Google 和 Google Scholar 所能尋找到的資料有什麼不同。
因為這個差異之大,所以兩個圈子的交集非常有限。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前一節提到,蒼藍鴿能夠把學術領域艱深的東西,帶到一般大眾面前,是值得讚許的能力。但即便如此,在 Youtube 裡面的硬知識仍然無法獲得大量的流量,這被 Youtube 平台的觀眾特性所限。
4.
兩個專業的互相挑戰
在 2月14日下午,一場由林氏璧在 Clubhouse 的討論中,我聽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隨手把他抄了下來。很抱歉我沒抄到是誰的發言。大致的意思是
「民眾需要得到相對的知識,需要等價交換的。」
他在闡述這件事情的時候,是以醫學知識來討論。不過我的看法是,在 Youtube 上面持續長久獲得流量的知識,其實也是需要等價交換的。
我其實很意外的在這場 Clubhouse 的討論中,聽到了很多醫生對於「正確的醫學知識無法在網路中傳播」的討論,然後衍伸了相當多衛教的問題。的確,這個問題也困擾我很久。你去 Google 一下肝膽排石法,扣除因為這次事件衝到前面的新聞外,看看能看到什麼醫學的見解。
基本上沒有。如果有,估計也是在很後面,一般民眾找不到。這個詞的基本上完全被體驗文攻下,一直到這次爭議為止。而在 Youtube 上面也是相當類似的狀況。
在這樣子的前提下,其實不難理解愛莉莎莎所說的「其實他也做了功課」是什麼意思。他真的有做功課,但僅限在 Google 上面的非醫學觀點知識。對他來說,如果沒有與專業醫師溝通的情況下,Google 可能已經是他能想到的最好方法了。
這一節的標題,我寫下「兩個專業的互相挑戰」,意思就是這個。當我們在批評愛莉莎莎高估自己的能力,僅用 Google 就做完功課的同時。其實我也在反思自己,為什麼科普的知識,我們沒有用各種 SEO 的攻略,鋪天蓋地的用數位行銷攻佔所有的關鍵字,讓民眾不會搜尋到錯誤答案呢?
我在這場 Clubhouse 的討論中,聽到很多醫生提到,他們的工作是醫生,做衛教是有興趣才做的。這一點我相當同意,的確很多在做 Youtube 或是做部落格的人,都是在工作之外的製作。很多行業的創作者,都不是全職投入的。
其實我對這個事情並不悲觀。
在這次「愛莉莎莎踩過線」的事件中,我相信所有的網路創作者,都會得到相當大的謹惕。這並不代表過去沒有人踩過線,但可能過去踩線的人「網路聲量沒有那麼大」或是「踩的線沒有這麼誇張」。
相對的,醫界的人也吹起了哨子。當整個醫界都開始重視這件事情之後,投入自媒體的醫師,或是開始做內容行銷的醫院診所,應該也會越來越多。我比較樂觀的期待,明年的大年初一,網路上的醫學正確知識能見度會越來越高。
接下來,我想開個子題,更深入討論這件事情。
5.
網路媒體識讀及數位行銷
愛莉莎莎所踩到的誤區,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導火線「挑戰學術期刊」讓這次事件拉到高點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大眾平時會犯下的錯誤他也犯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前一個子題所提到的 Google。
我們必須得面對一件事情,就是對很多人來說,Google 和 Wikipedia ,的確是取得資訊的重要來源。即便是我平常找資料,也不會動不動就用 Google Scholar 查詢期刊。但我能夠盡量不讓自己踩到誤區的方式,也僅能靠我平常的媒體識讀訓練,和對網路知識充滿懷疑的高度警戒。
什麼網站,什麼內容,會被 Google 優先排在前面?在演算法的設計中,有一些指標去判斷這個搜尋引擎對於網站的信任。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個指標也逐漸在改變。但是即便如此,Google 仍然在放了相當大的權重在這上面。我舉個個人的經驗。每次我在搜尋跟狗有關的知識時,「每日頭條」幾乎都會在搜尋結果的前幾頁。這件事情讓我非常頭痛,但也沒辦法,這就是這套演算法的機制。
當然,演算法的機制並不是單純的看網站的信任度,其他還有很多過去使用者對該文章的互動所產生的數據指標。這邊我先點到為止,以後有機會再專門針對這件事情討論。
但如果我們去換位思考一般民眾使用 Google 的習慣,應該很多在教相關領域的老師都會搖搖頭。但比起 Google 到的答案就通盤相信,我覺得已經比盡信從 LINE 群組得到的訊息好很多了。
我無法想到根本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個長期的教育扎根才能改善的議題。或許在 108 課綱之後,如果有越來越多高中開始跟學生談「網路媒體識讀」的議題,能夠讓大眾對於「找資料」這件事情有更高的警備心。
另外一個解決這件事情的方法,可能也得從你我開始做起。「每日頭條」之所以能夠攻佔那麼多關鍵字的首頁,跟他全面的在 SEO 上面佈局有關。現在整個 Google SEO 戰場非常激烈,幾乎你能夠看到的,能賺錢的大領域,都在上演 Google 首頁搶奪戰。如果我們想要抨擊這些網路謠言,最好的方法不是在 LINE 群裡面跟朋友抱怨,而是好好的寫一篇文章迎面他。
並不是說寫篇文章迎面對擊錯誤資訊,就一定有用,這後面還伴隨著從關鍵字優化之類的 SEO 知識,數位行銷的技巧等等。我不是很確定到底整個醫界誰該做這件事情,會有最大效益。畢竟要花時間做這些事,後面還是得有一定的商業模型來做誘因支撐,否則熱情很快就沒了。我能想到的可能性是,大型醫院的部落格及網站優化,又或者是私人診所的內容行銷。是否有可能因為商業競爭,向其他產業一樣運用行銷策略在網路上增加曝光度呢?
6.
醫病關係與信任感的建立
先說明一下,在這個子題裡面,我較難做深入的討論。這邊提出來的觀點,希望醫生朋友們也可以幫忙思考一下。
我很意外的在這次事件中,聽到很多人討論醫病關係的問題。大致的概念是這樣。
醫生認為:「生病應該要去看醫生而不是 Google。」
民眾認為:「看完醫生之後還不是要去 Google。」
我本來沒有深思這個問題。但在幾場討論中,我不斷的聽到一般民眾對這件事情的抱怨,而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
先講我自己吧。我自認為自己是個什麼都想找專家問的人了,但我仔細思考後才意識到,我人生中的許多病痛,都是在 Google 上面找了又找。原因很簡單,在醫院的經驗很差,幾乎都是被醫生「打發」走的。
很多人提到,這個部分跟台灣的醫療環境有關。醫生一個下午要看幾十個病人,每個人能被分到幾分鐘?有人提到美國的醫院能夠看比較久,這問題不存在。不過以我在美國看醫生的經驗來說,因為實在太貴了,除非是什麼非得去看不可的病,否則我也是 Google。
我想談一下信任這件事情。
信任感的建立,是所有關係的基礎。為什麼網路創作者的業配有影響力,其實也是建立在觀眾與創作者間的信任基礎上。去醫院聽醫生的話,還是看愛莉莎莎的影片,抑或是讀一本有商業名人作序的書,你會選哪一個?
就理智來說,我應該會選擇去醫院聽醫生的話。但是說坦白話,以我在台灣看醫生的經驗,實在沒有碰到幾個讓我能花時間跟他建立信任關係的醫生。
信任這件事情兩面刃。對於網路創作者來說,獲得讀者的信任,會有更深的業務合作機會。但是,也同時意味著,你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更重。因為他們會相信你。但要如何讓民眾更相信醫生,而不去聽信偏方,這可能不僅是醫界,而是所有想做科普的人都得想的問題。
這邊有一個小延伸,是我無法討論的題目。很多醫生提到,因為他們的醫師身份,所以說話都要非常的注重遣詞用字,風險和副作用都要講的很清楚。但是網路上的很多言論都會誇大,而且只要他沒有賣產品,就沒有違法。這部分我實在無法深度討論,只能交給法律專家來。
7.
自媒體的困境
最後我想聊聊自媒體的困境。這個子題跟這次的事件關係較小,但我想提供給對自媒體產業不太熟悉的人有多一點資訊可以思考。
過去幾年,有資源的傳統媒體還沒有重視網路平台。網路上的獨立創作者,一個一個出現。然而幾年過去了,現在創作者所要面臨的,已經不是彼此的競爭,還必須要面對各種傳統媒體品牌排山倒海的進入。
這個部分,很多 Youtuber 都有聊過。前一陣子 Joeman 也分享了他對於這個子題的看法。
不過我想講的重點是,很多人以為 Youtuber 很賺錢,自媒體很風光很自由。但其實,自媒體是一個走在時代前端的新創產業。他很新,不傳統,營運模式還在測,PMF還在找,而且受制於平台演算法不斷的改變,充滿了不確定感。
台灣有所謂 Youtuber 這個職業還不到十年。而且即便是 Youtuber,每個人的營運模式可能都完全不一樣。有的是一人公司,有的自己開公司,有的有經紀公司,有人自己剪片,有人外包。
以創作的題目來說,由於受限於演算法的要求,每週得出一部影片,最好是兩部。創作一兩部大作不難,但在這樣大量消耗的情況下,一年要產出近百部作品,絕對不是一件容易事。更何況是兩年,三年呢?
再加上演算法的殘酷,可能第一年你想要先衝訂閱,努力拼到五十萬。結果第二年演算法改了,訂閱數不重要了,好吧,再想想別的目標。
我的看法是,未來全職的網路創作者會越來越少,要養團隊,有其他產品,或是將創作轉為副業的情形會越來越多。沒有所謂的一個題目可以做五年十年,不只是愛莉莎莎,你會看到各個創作者都在不斷的調整頻道走向,加入子題,甚至是換題目做。
8.
小結一下
我不太想用什麼兩邊各打五十大板來做結論。因為這件事情就不是這樣。當我看到愛莉莎莎第二部影片出現的時候,就知道事情不妙了。不管怎樣,都是錯得離譜。但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跟鄉民一起撻伐其實沒有什麼意思。所以我決定花一個晚上的時間,記錄一下這次發生的事情。希望愛莉莎莎以及其他創作者能多了解這件事情所造成的影響。
另外,我非常高興這次能在 2月14日參與了由林氏璧所開的 Clubhouse 討論群,能夠聽到很多醫師和一般民眾的討論,讓我能反思這次事件。高密度的聽到許多醫生的意見不太容易,但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是大量聽到一般民眾的想法。我不敢說這是個嚴謹的田野調查,在討論中我也沒有錄音,僅在我覺得聽到有趣的觀點時,簡單做下筆記而已。但這些理性的討論,讓我能在一天內聽到那麼多的意見,對我的大腦來說,是場很激烈的運動。
這是我對愛莉莎莎踩到線的看法,這樣的事情,我相信大家都是不願意看到的。但事情發生之後,所帶出來的問題,希望能提供給大家一點思考的方向。
《#愛莉莎莎踩到線》
註:非常感謝大家能讀完我的這篇研究筆記。如果當事人有機會能看到這篇文章,裡面若有什麼解讀錯誤的部分或是想跟我分享更多你的心路歷程,歡迎私訊跟我聯絡,我會非常高興。這件事情已經發生,很多傷害已經無法彌補。但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我希望這件事情能給社會帶來一些正面的反思。
註注差異 在 賴品妤 Facebook 八卦
#影片就是影片 !#中國人才講視頻 !
言論自由是台灣民主的寶藏,而語言對一個國家的集體認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涵,台灣與中國雖然都使用同一種語言,但我們的腔調、用詞和慣用語都有極大差異,這就是不同生活文化、集體想像的表現。
#從用語來統戰台灣
我同意語言會互相影響、流通,而台灣是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人民當然可以選擇自己想要使用的詞彙,但是,我認為,面對中國戰略性地將台灣的慣用語置換,並進一步進行思想統戰的意圖,教育部應該要有所警覺!
在教育部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中,「視頻」一詞原本只有一個釋義是「電視波所包括的頻率範圍,在二十赫至四百萬赫之間」。
但是,在四年前被納入了第二種釋義「泛指影音檔案」,而這不是台灣原本的用法,這是中國對「視頻」的釋義。
甚至在 #政府機關的公文 中,就直接看到許多來自中國的用詞,如「#優化」、「#視頻」等,這些原本就非台灣的用語。
語言為國家立國之本,如果我們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忽視了自我文化的保護,任由中國系統性地入侵、置換,就可能動搖我們的集體認同,影響我們對自我文化的想像,而讓中國達成統戰目的。
所以,我今天建議教育部,應勇於任事,整理出一份台灣與中國用語的對照表,或架設公開平台,提供各公家單位參考,鼓勵大家 #多使用台灣的用語,盡量 #避免使用中國慣用語。#教育部蔡清華次長 也十分認同我的想法,並當場允諾會儘速來處理。
我也提醒教育部,在審議詞彙時,應更加注意詞彙的產生來源以及文化傳承的脈絡,或是考慮增加標註字彙的源頭;教育部也承諾,將會與專家學者來研究,一同保護我們台灣的語言。
#教育部 #教育文化委員會
#中國慣用語入侵中
#信息素❓#合同❓#走心❓#結婚是領證嗎❓
註注差異 在 針織帽 Youtube 的評價
標籤:#新楓之谷 #楓之谷
錯誤修正:待更新
影片章節:
0:00 影片主題 與 心態建議
1:19 伺服器差異介紹
2:39 創立角色的注意事項
4:08 創角後必須了解的事情
5:19 獲得寵物與寵物復活介紹
6:13 防具的建議與取得
7:17 長期使用防具的取得方式
8:24 過渡飾品的取得
8:57 終身飾品的取得方式(上)
10:54 各種好用的副本裝備
♫BGM♪:🔊🔊🔊
🔊https://www.youtube.com/audiolibrary/music?nv=1
【外部連接區】
●○●○●○●○●○●○●○●○●○●○●○●○●○●○●○●○●○●○●○●○●
如果喜歡~歡迎訂閱XD
※我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Gxr54lBRXgfQOjdKX96sA
可以看到頻道中其他的影片呦~還有別忘了訂閱個XDD
●○●○●○●○●○●○●○●○●○●○●○●○●○●○●○●○●○●○●○●○●
※我的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redhatkid/
分享一些生活瑣事和遊戲中一些小攻略。
●○●○●○●○●○●○●○●○●○●○●○●○●○●○●○●○●○●○●○●○●
※我的twitch:
https://www.twitch.tv/hathat030
努力改善品質中......orz
●○●○●○●○●○●○●○●○●○●○●○●○●○●○●○●○●○●○●○●○●
※我的巴哈姆特:
https://home.gamer.com.tw/homeindex.php?owner=conanaptx54
有事沒事會上去哈拉~只是030 我有點懶的經營小屋=3=
●○●○●○●○●○●○●○●○●○●○●○●○●○●○●○●○●○●○●○●○●
※新楓之谷:
伺服器 - 優依娜
角色ID - 一瞬間的決心
備註:有興趣可以找我聊聊天。030
●○●○●○●○●○●○●○●○●○●○●○●○●○●○●○●○●○●○●○●○●
※電腦設備:
處理器(CPU):AMD Ryzen 5 3600
顯示卡(GPU):NVIDIA GeForce GTX 1060 6GB
記憶體:16G
麥克風:Blue SNOWBALL ICE USB 小雪球
鍵盤、滑鼠、耳機:路邊貨
※剪輯軟體:
錄影軟體:Ocam(免費,但看清楚合約。)
影片剪輯:威力導演(付費)
縮圖製作:PhotoCap 6.0(免費)
素材裁剪:小畫家、剪取工具(內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uT4C4PeMk4/hqdefault.jpg)
註注差異 在 阿康嚼舌根GOODSKANG Youtube 的評價
Apple Watch 6 / 跟 Apple Watch SE 推出以後,現在最火紅的問題肯定就是要買幾代,這部影片補充上一部影片的訊息,如果沒看過上一部影片的話建議先去看看囉!
上部影片 Apple Watch 6 購買前必看!完整分析 Series 6, 5, 4, 3, SE 各代差異:https://youtu.be/HmuYJbsKDHA
Apple Watch 生活應用心得:https://youtu.be/rCzo4e8IOfg
延伸閱讀:
Apple Watch 音樂相關問題 :https://youtu.be/2sMKT75rjBI
Apple Watch 材質相關選擇:https://youtu.be/gfMPP7kxuCE
Apple Watch 錶帶1:https://youtu.be/7YU7ugBVvfE
Apple Watch 錶帶2:https://youtu.be/8CKYdTFDBPM
一起加入頻道會員: https://m.youtube.com/sponsor_channel/UCuQ7s6G50qzqgDbQB6qKDDw?noapp=1
00:00 - 00:18 重點搶先看
00:19 - 00:39 補充上部影片
00:40 - 01:17 各種需求你先考慮
01:18 - 01:47 簡單圖表判定你要買哪代
01:48 - 02:46 GPS 版 vs GPS無線網路版
02:47 - 03:53 不戴手機外出運動想聽音樂
03:54 - 04:56 Nike 版差異
04:57 - 05:28 Hermès 版本
05:29 - 06:26 純GPS版、跌倒偵測與通話
06:27 - 07:36 跌到偵測延伸、洗澡防水
07:37 - 08:13 家庭共享
08:14 - 08:51 大推SE無線網路版原因
08:52 - 10:18 鋁殼不鏽鋼鈦金屬&錶面材質
10:19 - 11:31 裸機 & Apple Watch 保護方法
11:32 - 12:06 結論買哪個材質版本?
12:07 - 12:34 真的不建議買 Apple Watch 3
12:35 - 13:13系統更新看 SE 真的很划算
13:14 - 13:53 錢是你的!開心最重要
13:54 - 14:59 心電圖各種開放疑問
15:00 - 15:35 網路到貨時間好快?
15:36 - 15:59 現場搶購疑問
16:00 - 16:14 最終結論!
iPhone 12 Pro 只剩3筒相機?現在可以買iPhone 11嗎?Apple Watch 6 會準時嗎?與電池新消息:https://youtu.be/8t820iNwxhE
iPhone 12 確認延後開賣!蘋果親口承認 & 高通爆雷:https://youtu.be/uB6Ei3opaXA
iPhone 12 確定取消 120 Hz?Apple Glass 與發表會各項新品心得:https://youtu.be/ITOZqID7Y4M
iPhone 12 變更貴?不附充電頭還要漲價:https://youtu.be/9YGIYMfIPRA
iPhone 12 跟 Apple Watch 6 都有海軍藍:https://youtu.be/eysNzJaR8GA
iPhone 12 京東方 vs 三星:https://youtu.be/y4dd14HuUME
iPhone 12 竟然這麼小?比 iPhone SE 2020 還要小:https://youtu.be/o4_Vyq7rABI
iPhone 12 九月開賣:https://youtu.be/_ck61RRSma0
iPhone 12 與 Apple Glass :https://youtu.be/aK7UQ7NnUOA
可以詳細看更多的影片了解:
【iPhone SE2開箱實測!超多缺點?對決 iPhone 11 Pro!續航耗電, 拍照人像夜拍, 尺寸對照】
https://youtu.be/fpFldVsdwBI
【Apple Watch 必要嗎?Line, Nike版, GPS與LTE ,Siri, 運動, 心電圖, 錶帶, 生活應用和版本選擇心得全分享】
https://youtu.be/0sLMNYMLE4Q
【Apple Watch 6 消息流出?不負責任心得預測】
https://youtu.be/Fqm8xtpMkyc
【必學功能與技巧!完美解放 Apple Watch 生活安全又方便!】
https://youtu.be/rCzo4e8IOfg
【鈦金屬 Apple Watch 5 開箱!哪個版本適合你?鋁殼版不鏽鋼版鈦金屬版怎麼選?】
https://youtu.be/gfMPP7kxuCE
【必看!完美解放你的 Apple Watch!心電圖ECG跟這個都很重要!】
https://youtu.be/E_2p0jCoBiY
【港版 Apple Watch Series 5 開箱!台灣沒有的心電圖ECG與兩大重要功能應用】
https://youtu.be/CHvtgE-EFIU
各種系列清單:
阿康Apple Watch 錶帶開箱介紹:https://reurl.cc/ex5Rej
阿康Apple Watch 必裝Apps:https://reurl.cc/Wd465Z
阿康Apple Watch 保護殼&錶帶開箱全系列:https://reurl.cc/qdD7Qg
阿康iPhone保護殼開箱系列:https://reurl.cc/xZD5n1
所有全部影片開箱系列:https://reurl.cc/pdDlOa
阿康食記 & 生活 Vlog:https://reurl.cc/d0rN68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願意支持贊助我的話
別忘了點影片中的『加入』
或是點此連結加入頻道會員囉: https://goodskang.pse.is/v7avu
阿康IG:https://instagram.com/goodskang
按讚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goodskang/
拍攝器材:Sony a6400 + SEL18135, iPhone 11 Pro, 智雲Smooth 4, GoPro Max
收音設備:RODE VideoMicro, AirPods Pro, iPhone 11 Pro 和 GoPro Max 內建
剪輯軟體:Final Cut Pro X
片內素材:Pexels
背景音樂:Epidemicsound,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合作邀約請寄:goodskang@gmail.com
或是到FB, IG私訊都可以囉!
版權聲明:此影片若有其餘用採用素材,皆以幫助素材擁有者推廣為主,若有採用都會在影片敘述標注讓觀眾知道出處與來源,若版權擁有者對於附註或是其餘想法問題,還請讓我知道
Content / Right:All Material / Section / Pictures / in this video is 100% in order to help the source owners gain more exposure, all reference / credit is obviously attached in the description for viewers, any content that may be right-violated or unclear please feel free to let me know.
#AppleWatch6 #AppleWatchSE #AppleWatchSeries6 #AppleWatch5 #AppleWatch4 #AppleWatch跌倒偵測 #AppleWatch心電圖 #iPad8 #Apple發表會 #AppleWatch6開賣 #iPhone12開賣 #iPhone12Pro #iPhone12ProMax #iPhone12Max #AirTag #AirPower #AppleEvent #iPhone1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gtT4q1u4s/hqdefault.jpg)
註注差異 在 一貧伏特加 Youtube 的評價
大家好~我是一貧伏特加
既然要做金手套系列
從棒球守備光譜來看
投手是最困難的守位,接著是捕手,然後才是游擊手
不過有些人不會把投捕算在裡面,因為他們的工作和內外野手相比差異較大
但金手套獎還是會頒給所有的位置,當然不用防守的指定打擊除外
所以就由投手打頭陣
來介紹個近代數一數二強的投手金手套吧!
特別感謝棒球視角的配音
按讚棒球視角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aseball.vision/
如果覺得有重要的事情我沒有提到的話記得留言和我討論喔!
最後不要忘記Like & Subscribe
Hashtags:
#MLB #一貧伏特加 #Zack Greinke #道奇 #皇家 #響尾蛇 #釀酒人 #天使 #賽揚 #棒球 #大聯盟
註:
1. Jackie Robinson是大聯盟史上第一位非裔美籍球員
2. 12:26愛操投手的勃chy亂入
3. 2018國聯冠軍戰釀酒人就曾讓Wade Miley連續兩場先發
4. 吹密 = Trade me
音樂:
I am old school hip hop beat
Disfigure - Summer Tune [NCS Release]
Enter Sandman - Metallica
FB: https://www.facebook.com/abovodka/
影片最新資訊都會在粉絲團公布
趕快訂閱按讚關注唷!
以上就是這次的介紹
謝謝大家的收看
See y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R6QjNE8l-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