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引述了李卓人說話問我還有沒有世代矛盾 #我心直口快答了 //他笑言:「要看看世代矛盾有沒有消失,你叫李卓人出來參選,看看他還吸不吸到青年票便知道了。」//
其實在這個訪問中,我提出好多身份建立的元素,例如儀式、圖藤、神話。改變它們的內涵就改變了身份的意義。同樣地,內涵回應不了下一代的情景,它們與它們製造的身份就會終結。當然這些悶話,寫來都無人看。
//八十後馮智政:我已是「最後一代」對六四有深刻感受者
作為八十後,馮智政對六四也有「直接」的記憶,那就是小時候家人帶自己前往六四相關的遊行。他認為,不同世代有不同的「圖騰」:彼此對歷史的「記憶」可能相近,同樣知道六四發生什麼事,但「感受」的深刻程度、對中國的情意結,會有很大分別。而這種不同,又會塑造出兩代人不同的心理面貌、身份認同。
「在我們成長的年代,我們即使支持民主、對六四鎮壓反感,但我們仍會前往內地,與內地人交流。和我同代的人中,仍然有為數不少相信自己是中國人、對六四有深刻記憶、在支聯會身上得到政治啟蒙。但我們(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出生)已接近是最後一代,會有這種想法。」
馮智政分析,新一代對比上一代,面對香港本地環境急速惡化、中港矛盾升溫,對於「建設民主中國」的執著相對淡薄;對於六四鎮壓深刻程度也不及上一代。所以他認為,由司徒華開創的六四燭光悼念晚會,有其時代意義,31年來始終如一,但隨時間過去,會逐漸變成純禮儀式的活動:「在記憶傳承的過程中,總有一些事物會不可避免地失去。」
相對於李卓人認為世代差異已經拉近,馮智政認為,兩代人之間的思想矛盾始終會存在,只是暫時隱藏起來:「支聯會始終背負著『建設民主中國』的思想,和新一代格格不入。只是在2019年反修例期間,衍生了『不割席』的主張。矛盾會繼續存在,只是暫時被放下。」
他笑言:「要看看世代矛盾有沒有消失,你叫李卓人出來參選,看看他還吸不吸到青年票便知道了。」//
https://www.hk01.com/%E6%94%BF%E6%83%85/477123/%E5%85%AD%E5%9B%9B31-%E6%AD%B7%E5%8F%B2%E8%BD%89%E8%A7%92%E7%9A%84%E4%B8%96%E4%BB%A3%E4%B9%8B%E7%88%AD-80%E5%BE%8C%E5%AD%B8%E8%80%85-%E6%88%91%E6%98%AF-%E6%9C%AB%E4%BB%A3-%E6%B7%B1%E5%88%BB%E6%84%9F%E5%8F%97%E8%80%85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