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記憶最深的韓劇嗎?
今天來聊這輕鬆話題~
#螢火蟲與滿月的千年之戀好慘
🌙
台灣從早年的港劇,日劇,
近十年轉成了韓劇,陸劇,
其實它們相互風格差異大,
而韓劇強在造星一流,演員到位,
儘管裴勇俊時期的冬季戀歌,
到Bi Rain喬妹浪漫滿屋時期已開始出現韓流,
但我入坑是從2013『來自星星的你』開始的,
(附註:我一直都以看歐美劇為主)
說在這裡,順勢先來解決一個大家的疑惑:
⭐️
為什麼叫『星星教授』?
因為那時我迷上其中男主角,
金秀賢飾演的外星人都敏俊,
腳色是個大學的心理系教授,
而那年我正好在緯來有個熱門節目單元,
在和觀眾玩塔羅牌的段落叫烏鴉嘴占卜,
每週錄的那節目也叫做『來自星星的事』,
隔年我在中天新聞台有每天晨間星座單元,
也叫做『來自星星的秘密』,總是西裝出現,
總之~隱約地開始跟星星變得分不開,
星星月亮太陽的事物彷彿能為我帶來幸運;
👇
回主題,那年起,因全智賢金秀賢劉仁娜樸海鎮,
我開始追這四人相關的新舊韓劇,
『擁抱太陽的月亮』『藍色海洋的秘密』
『仁顯皇后的男人』『奶酪陷阱』
『主君的太陽』又迷上孔孝真,蘇志燮,
對了,那時意外看了部『浪漫醫生金師傅』,
又再迷上徐玄振,回頭追了『又是吳海英』,
『一起吃飯吧』,還有後來『愛情的溫度』;
其中一部『製作人Producer』,
這倒是那時首次看IU演戲,是追金秀賢來著,
之前也只是聽她的歌,喜歡的程度還差GD很遠,
再回主題,2017發生了件事,
就是『鬼怪-孤單與燦爛的神』的出現,
孔劉金高銀李棟旭劉仁娜不得了,害慘我了,
至今我覺得整體ost是史上最好聽的一部韓劇,
那之後,我突然得了韓劇急凍冷感症,
也許是找不到能填補上的那種感覺,
『Signal』『Voice』『金秘書』『當你沉睡時』
『黑騎士』,『李屍朝鮮』『觸及真心』,
包括『太陽的後裔』還有很多有的沒的熱門劇,
沒有一部我撐得完三集,差不多可以說,
就比起歐美劇,覺得韓劇太唯美,
劇本也可能脫不出一個範圍了,
(還是得推給鬼怪的完美害的)~
有意思的是,今年隨著我喜歡IU歌曲的升溫,
加上Game of Thrones最後一季給我的無比空虛感,
想想近兩年老看歐美劇不看韓劇,就姑且一試,
跟上了TVN首播『德魯納酒店』,
驚呆之下發現劇本升級了,IU升級了,
後面越追越看越好看,再等待下週的同時,
索性乾脆往回追IU去年劇『My Mister我的大叔』,
這下不得了,第一集就掉進去,
支線故事演得之完整,各角色都有各自感覺,
而且上述提到的兩劇,根本就天堂與地獄,
夢幻與現實的大反差,每集都讓我有眼淚,
於是我,終於又再度回到了追韓劇的狀態....
☀️
講完了,這是我的韓劇故事,
今天,繼續追德魯納中。
那~你有沒有回憶中特別偏愛的呢?
🙂
#德魯納酒店 #GameOfThrones
#星座運勢 #塔羅占卜
#安格斯 #色彩 #圖騰 #占星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萬的網紅TEEPR 推一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朴敘俊 #朴敏英 #宋慧喬 #朴寶劍 #池昌旭 #愛奇藝 #iQiyi 💃🏻《金秘書為何那樣》由朴敘俊和朴敏英所主演的戀愛喜劇,有名的「衣櫃之吻」 💃🏻《她的私生活》的矇眼之吻,裡面吻戲多到被稱作「吻戲教科書」 💃🏻《男朋友》由宋慧喬和朴寶劍主演,大推讓人會融化的「車窗之吻」 活動時間為:8...
觸及真心演員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我們往往被自己的恐懼限制了而不自知。完美主義,阻礙我們成長。
即使無法掌控結果,仍鼓足力量為一點可能性站出去,才是人生的領導力!
勇敢,不需要完美。勇敢,不是天生的人格特質,而是有方法、有步驟可以學習的能力。能承認自己的脆弱、卸下盔甲的人,才能同理他人,建立真正的連結、結合各方力量讓自己更強大,幫助我們解決在工作、家庭、婚姻、教養、人際上的難題。
只要擁有以下四組可教導、可觀察與可衡量的能力,便能真正勇敢地面對自己、領導他人:
☑ 與脆弱共處:培養勇氣的基本功。即便無法掌控結果,仍勇敢站出來。
☑ 走出自己的路:選擇一、二個價值觀,宣告並落實它。
☑ 建立互信:信任是凝聚團隊的最佳黏著劑。
☑ 跌倒後再爬起來:學習克服錯誤,面對傷痛,從中獲得更多的智慧。
取自《召喚勇氣》
*********************************
我在演講的時候,多次引用作者對於同理心的說法。同理心,是建立關係的核心。
而願意同理,進行連結,可以幫助自己更強大,也營造團隊的信任關係,包括「家庭」這個團隊。傳統的教養,常常只要孩子聽話,壓抑孩子的情緒,常容易造成關係的疏離,因此孩子慢慢養成報喜不報憂的習慣,以免引來更多責罵處罰。
在成長過程中,我很容易聽到「零錯誤」這種論調,但這種說法並不合理,連「不貳過」的難度都非常高。只要願意走出去創新實驗,錯誤就會不斷出現,作者的態度比較合乎人性,提醒我們試著從錯誤中學到教訓、面對傷痛、接納自己的脆弱與不完美。
不容許錯誤的出現,就容易使用責備,而非同理。少了同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流於表面。
「別人的批評讓我們感到自卑,於是我們藉由批評其他人,把受傷的感覺丟包。」
我們被責備,然後責備他人,代代相傳。這種互動方式常導致自卑與受傷,當事人需要花更大的力量才能站起來接納自己。
常在版面上跟朋友談自卑的議題,也有朋友受自卑所苦。所以我看到這本書,特別挑選了兩篇相關的摘文,把同理心跟自卑放在一起討論,也許能對版面上的朋友有些幫助。
我很喜歡這位作者,各位可以一併參考作者的演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G6JhOHMmc
祝願各位朋友,能藉著這本書,召喚勇氣,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
【文/ 布芮尼.布朗】
培養同理心的方法
方法一、用他人的眼光看世界,或稱換位思考。
我們透過一系列獨特的濾鏡看世界,這些濾鏡取決於我們是誰、我們的出身背景,以及我們的豐富人生經驗。濾鏡顯然涵蓋了年齡、種族、種族特性、能力,以及精神信仰等因素。另外還有一些濾鏡也形塑了我們看世界的方式,包括知識、智慧與經驗。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是獨一無二的,因為觀點是個人歷史和經驗的產物。正因為如此,當十個人目擊了同一個事件,對於發生了什麼事、怎麼發生的,以及為何會發生這件事,十個人可以提供十個不同的看法。
那麼世上有可觀察、可知的普遍真理嗎?
當然有,數學和科學是最好的例子。但人類豐富的情緒、行為、語言和認知,可以形成許多有效觀點。
我們對同理心有個最常見的誤解,就是相信我們可以摘下自己的濾鏡,透過別人的濾鏡看事情。這是不可能的,濾鏡和我們是一體的。不過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將別人的觀點視為事實,即使別人的觀點和我們的不同。這可能是個挑戰,尤其當你成長於主流文化——白人、異性戀、男性、中產階級、基督徒,你很可能從小就被教導,你的觀點才是正確的,其他人都需要調整他們的觀點。或是說得更精準一點,沒有人教導你任何觀點,你人生中遭遇的所有制度和情境形塑了你的觀點。
孩子可以很快學會換位思考,因為他們天生對這個世界及其他人的行為充滿好奇心。
假如你的父母曾教你如何換位思考,你要心懷感謝。若你小時候沒學過換位思考,長大後就需要格外努力,而且要突破重重心防,才能順利學會。
此外,你需要抱持學習心態,而不是無所不知的心態,才能學會換位思考。唯有包容、尊重與重視多元觀點,我們才能看見這個世界的全貌:我們要為誰服務、他們需要什麼,以及如何觸及他們的心。
碧昂絲在二○一八年九月號《時尚》雜誌(Vogue)發表一篇以第一人稱寫的文章,我很喜歡其中一段:
「如果掌權者只雇用與選擇外貌、言論和成長背景跟自己相似的人,他們將永遠無法深入了解與自己的經驗不同的體驗。他們會一直雇用同一批模特兒,籌劃類似的藝術展,選擇同一批演員,最後的結果是,所有人都成了輸家。社群媒體最棒的地方就是徹底的一視同仁。每個人都有發言權,每個人說的話都同樣重要,每個人都有機會透過自己的觀點為世界增添色彩。」
碧昂絲指定攝影師泰勒.米榭爾為雜誌封面掌鏡,這是《時尚》創立一百二十六年以來,首次起用非裔美國人拍攝封面照片。
方法二、不評斷他人。
若你和多數人一樣喜歡評斷他人,那麼你會覺得這一點很難做到。研究顯示,我們在兩方面特別容易批評他人:在我們最自卑的領域,我們很容易會評斷他人;我們也會批評在上述領域表現比我們差的人。因此,假如你發現自己對別人的外貌非常毒舌,而你百思不解為何會如此,這代表外貌對你來說是個需要克服的議題。
檢視自己在哪些領域對他人的批評最敏感,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這容易導致自卑的惡性循環。別人的批評讓我們感到自卑,於是我們藉由批評其他人,把受傷的感覺丟包。
我經常在組織裡觀察到這個現象。狗屁倒灶的事像雪球般從山頂滾下來,最後掉進消費者的懷裡。自卑與評斷氛圍瀰漫的組織文化,創造不出優質的顧客服務。
要遠離評斷他人的習慣,意味我們要覺察自己在哪些方面最容易受自卑影響、最容易感到糾結。往好處看,如果我們在某些方面有強烈的自我價值和紮實的自信心,就不太會去批評他人。因此,只要努力建立自我價值和自信心,就能遠離評斷他人的習慣。
方法三、理解他人的感受。
方法四、說出你對他人感受的理解。
我把這兩點放在一起講,是因為這兩點在實踐面密不可分。要理解他人的情緒,並且說出我們對這些情緒的理解,需要先和自己的感受連線。這代表我們有能力以清晰流利的語言描述情緒,不然,至少代表我們感到自在,而且能與人對話。只不過,我接觸到的受訪者大多一進入情緒的國度就渾身不自在,要對談如流更是天方夜譚。
在我看來,情緒識讀和懂得使用正確的措詞一樣重要。當我們說不出或說不清楚自己的狀態,就無法走出情緒的影響。當我們無法清楚描述自己的感受時,就像是這種情形。當我們無法辨識、指稱與詳述自己的感受,就幾乎不可能處理那個情緒。
如果這些理由還不足以說服你開始學習表達情緒,那麼我要告訴你,唯有具備情緒識讀能力,才能擁有同理心、克服自卑,在失敗後重新歸零並站起來。舉例來說,假如我們無法辨識失望和憤怒、自卑和內疚、恐懼和悲傷之間微妙但重要的區別,我們要如何重新振作起來? 假如我們無法辨識自身的情緒,幾乎就不可能辨識他人的情緒。
另一個特點「說出你對他人感受的理解」或許是我們最害怕的一點,因為我們可能會誤解他人的感受。當我們猜錯時,要有繞回修正的勇氣。事實上,只要我們真心對話、留意對方的反應、保持好奇,我們就能邊做邊修正。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對心理治療師的刻板印象是很愛說,「我聽到你說的是...」。這種確認可以讓對方有機會說,「不對,我不是那個意思。我不是難過,我是非常火大。」
方法五、保持覺察。
「保持覺察」這個詞有時會觸動我的敏感神經,所以我決定用「隨時留意」一詞。聶夫對保持覺察的了解,尤其是不要過度認同或誇大感受的部分,與我們的研究完全一致。
反覆思考和鑽牛角尖毫無助益,就和完全沒有覺察一樣,過猶不及都不可取。簡言之,我實踐保持覺察的做法是,隨時留意對話裡發生了什麼事,這對話引發我產生了什麼情緒和什麼肢體語言,以及對方產生了哪些肢體語言。壓抑和誇大情緒同樣會導致「同理心射偏」,兩者產生的偏差不相上下。
***
同理心還是同情心
當我們內心充滿掙扎,渴望他人的連結和同理時,需要與某個人分享。這個人能夠接納我們的美好與不美好,而且有資格聽我們的心事。要找到這樣的人,需要一點練習;要成為那樣的人,也需要練習。要順利實踐同理心,需要湊齊對的人、對的時間,以及對的議題。
同理心是和別人一起難過;同情心是替別人難過。同理心會促成連結;同情心會切斷連結。我總是把同理心想像成一個神聖的地方,某個人掉進了很深的井裡,他在井底大喊,「這下面好暗,好可怕。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們望向井底並說,「我看到你了」,然後我們沿著梯子向下爬,並且確信自己有能力爬出去。「我知道待在那下面是什麼感覺,你不是孤單一人。」你絕對不能在不知道怎麼爬出去的情況下,有勇無謀的跳進井裡,如果你這麼做,就是陷入泥淖。陪某人一起掙扎,同時清楚畫出彼此之間的界線,才是同理心。
同情心是望向井底並說:「哦,你真慘,那裡看起來很可怕,我真替你難過。」然後你就走開了。
當某人在痛苦之中,最有力量的安慰是「我也是」(Me Too)。事實上,柏克就是利用這三個字,發起了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我也是」運動,並以實際行動聲援。這個運動的訴求是普遍存在的性騷擾和性侵犯問題,尤其是在職場。這個運動證明,同理心有助於培養勇氣,並促成有深度的改變。
.
以上文字取自
召喚勇氣:覺察情緒衝擊、不逃避尖銳對話、從心同理創造真實的主導力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4347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觸及真心演員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我們往往被自己的恐懼限制了而不自知。完美主義,阻礙我們成長。
即使無法掌控結果,仍鼓足力量為一點可能性站出去,才是人生的領導力!
勇敢,不需要完美。勇敢,不是天生的人格特質,而是有方法、有步驟可以學習的能力。能承認自己的脆弱、卸下盔甲的人,才能同理他人,建立真正的連結、結合各方力量讓自己更強大,幫助我們解決在工作、家庭、婚姻、教養、人際上的難題。
只要擁有以下四組可教導、可觀察與可衡量的能力,便能真正勇敢地面對自己、領導他人:
☑ 與脆弱共處:培養勇氣的基本功。即便無法掌控結果,仍勇敢站出來。
☑ 走出自己的路:選擇一、二個價值觀,宣告並落實它。
☑ 建立互信:信任是凝聚團隊的最佳黏著劑。
☑ 跌倒後再爬起來:學習克服錯誤,面對傷痛,從中獲得更多的智慧。
取自《召喚勇氣》
*********************************
我在演講的時候,多次引用作者對於同理心的說法。同理心,是建立關係的核心。
而願意同理,進行連結,可以幫助自己更強大,也營造團隊的信任關係,包括「家庭」這個團隊。傳統的教養,常常只要孩子聽話,壓抑孩子的情緒,常容易造成關係的疏離,因此孩子慢慢養成報喜不報憂的習慣,以免引來更多責罵處罰。
在成長過程中,我很容易聽到「零錯誤」這種論調,但這種說法並不合理,連「不貳過」的難度都非常高。只要願意走出去創新實驗,錯誤就會不斷出現,作者的態度比較合乎人性,提醒我們試著從錯誤中學到教訓、面對傷痛、接納自己的脆弱與不完美。
不容許錯誤的出現,就容易使用責備,而非同理。少了同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流於表面。
「別人的批評讓我們感到自卑,於是我們藉由批評其他人,把受傷的感覺丟包。」
我們被責備,然後責備他人,代代相傳。這種互動方式常導致自卑與受傷,當事人需要花更大的力量才能站起來接納自己。
常在版面上跟朋友談自卑的議題,也有朋友受自卑所苦。所以我看到這本書,特別挑選了兩篇相關的摘文,把同理心跟自卑放在一起討論,也許能對版面上的朋友有些幫助。
我很喜歡這位作者,各位可以一併參考作者的演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G6JhOHMmc
祝願各位朋友,能藉著這本書,召喚勇氣,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
【文/ 布芮尼.布朗】
培養同理心的方法
方法一、用他人的眼光看世界,或稱換位思考。
我們透過一系列獨特的濾鏡看世界,這些濾鏡取決於我們是誰、我們的出身背景,以及我們的豐富人生經驗。濾鏡顯然涵蓋了年齡、種族、種族特性、能力,以及精神信仰等因素。另外還有一些濾鏡也形塑了我們看世界的方式,包括知識、智慧與經驗。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是獨一無二的,因為觀點是個人歷史和經驗的產物。正因為如此,當十個人目擊了同一個事件,對於發生了什麼事、怎麼發生的,以及為何會發生這件事,十個人可以提供十個不同的看法。
那麼世上有可觀察、可知的普遍真理嗎?
當然有,數學和科學是最好的例子。但人類豐富的情緒、行為、語言和認知,可以形成許多有效觀點。
我們對同理心有個最常見的誤解,就是相信我們可以摘下自己的濾鏡,透過別人的濾鏡看事情。這是不可能的,濾鏡和我們是一體的。不過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將別人的觀點視為事實,即使別人的觀點和我們的不同。這可能是個挑戰,尤其當你成長於主流文化——白人、異性戀、男性、中產階級、基督徒,你很可能從小就被教導,你的觀點才是正確的,其他人都需要調整他們的觀點。或是說得更精準一點,沒有人教導你任何觀點,你人生中遭遇的所有制度和情境形塑了你的觀點。
孩子可以很快學會換位思考,因為他們天生對這個世界及其他人的行為充滿好奇心。
假如你的父母曾教你如何換位思考,你要心懷感謝。若你小時候沒學過換位思考,長大後就需要格外努力,而且要突破重重心防,才能順利學會。
此外,你需要抱持學習心態,而不是無所不知的心態,才能學會換位思考。唯有包容、尊重與重視多元觀點,我們才能看見這個世界的全貌:我們要為誰服務、他們需要什麼,以及如何觸及他們的心。
碧昂絲在二○一八年九月號《時尚》雜誌(Vogue)發表一篇以第一人稱寫的文章,我很喜歡其中一段:
「如果掌權者只雇用與選擇外貌、言論和成長背景跟自己相似的人,他們將永遠無法深入了解與自己的經驗不同的體驗。他們會一直雇用同一批模特兒,籌劃類似的藝術展,選擇同一批演員,最後的結果是,所有人都成了輸家。社群媒體最棒的地方就是徹底的一視同仁。每個人都有發言權,每個人說的話都同樣重要,每個人都有機會透過自己的觀點為世界增添色彩。」
碧昂絲指定攝影師泰勒.米榭爾為雜誌封面掌鏡,這是《時尚》創立一百二十六年以來,首次起用非裔美國人拍攝封面照片。
方法二、不評斷他人。
若你和多數人一樣喜歡評斷他人,那麼你會覺得這一點很難做到。研究顯示,我們在兩方面特別容易批評他人:在我們最自卑的領域,我們很容易會評斷他人;我們也會批評在上述領域表現比我們差的人。因此,假如你發現自己對別人的外貌非常毒舌,而你百思不解為何會如此,這代表外貌對你來說是個需要克服的議題。
檢視自己在哪些領域對他人的批評最敏感,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這容易導致自卑的惡性循環。別人的批評讓我們感到自卑,於是我們藉由批評其他人,把受傷的感覺丟包。
我經常在組織裡觀察到這個現象。狗屁倒灶的事像雪球般從山頂滾下來,最後掉進消費者的懷裡。自卑與評斷氛圍瀰漫的組織文化,創造不出優質的顧客服務。
要遠離評斷他人的習慣,意味我們要覺察自己在哪些方面最容易受自卑影響、最容易感到糾結。往好處看,如果我們在某些方面有強烈的自我價值和紮實的自信心,就不太會去批評他人。因此,只要努力建立自我價值和自信心,就能遠離評斷他人的習慣。
方法三、理解他人的感受。
方法四、說出你對他人感受的理解。
我把這兩點放在一起講,是因為這兩點在實踐面密不可分。要理解他人的情緒,並且說出我們對這些情緒的理解,需要先和自己的感受連線。這代表我們有能力以清晰流利的語言描述情緒,不然,至少代表我們感到自在,而且能與人對話。只不過,我接觸到的受訪者大多一進入情緒的國度就渾身不自在,要對談如流更是天方夜譚。
在我看來,情緒識讀和懂得使用正確的措詞一樣重要。當我們說不出或說不清楚自己的狀態,就無法走出情緒的影響。當我們無法清楚描述自己的感受時,就像是這種情形。當我們無法辨識、指稱與詳述自己的感受,就幾乎不可能處理那個情緒。
如果這些理由還不足以說服你開始學習表達情緒,那麼我要告訴你,唯有具備情緒識讀能力,才能擁有同理心、克服自卑,在失敗後重新歸零並站起來。舉例來說,假如我們無法辨識失望和憤怒、自卑和內疚、恐懼和悲傷之間微妙但重要的區別,我們要如何重新振作起來? 假如我們無法辨識自身的情緒,幾乎就不可能辨識他人的情緒。
另一個特點「說出你對他人感受的理解」或許是我們最害怕的一點,因為我們可能會誤解他人的感受。當我們猜錯時,要有繞回修正的勇氣。事實上,只要我們真心對話、留意對方的反應、保持好奇,我們就能邊做邊修正。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對心理治療師的刻板印象是很愛說,「我聽到你說的是...」。這種確認可以讓對方有機會說,「不對,我不是那個意思。我不是難過,我是非常火大。」
方法五、保持覺察。
「保持覺察」這個詞有時會觸動我的敏感神經,所以我決定用「隨時留意」一詞。聶夫對保持覺察的了解,尤其是不要過度認同或誇大感受的部分,與我們的研究完全一致。
反覆思考和鑽牛角尖毫無助益,就和完全沒有覺察一樣,過猶不及都不可取。簡言之,我實踐保持覺察的做法是,隨時留意對話裡發生了什麼事,這對話引發我產生了什麼情緒和什麼肢體語言,以及對方產生了哪些肢體語言。壓抑和誇大情緒同樣會導致「同理心射偏」,兩者產生的偏差不相上下。
***
同理心還是同情心
當我們內心充滿掙扎,渴望他人的連結和同理時,需要與某個人分享。這個人能夠接納我們的美好與不美好,而且有資格聽我們的心事。要找到這樣的人,需要一點練習;要成為那樣的人,也需要練習。要順利實踐同理心,需要湊齊對的人、對的時間,以及對的議題。
同理心是和別人一起難過;同情心是替別人難過。同理心會促成連結;同情心會切斷連結。我總是把同理心想像成一個神聖的地方,某個人掉進了很深的井裡,他在井底大喊,「這下面好暗,好可怕。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們望向井底並說,「我看到你了」,然後我們沿著梯子向下爬,並且確信自己有能力爬出去。「我知道待在那下面是什麼感覺,你不是孤單一人。」你絕對不能在不知道怎麼爬出去的情況下,有勇無謀的跳進井裡,如果你這麼做,就是陷入泥淖。陪某人一起掙扎,同時清楚畫出彼此之間的界線,才是同理心。
同情心是望向井底並說:「哦,你真慘,那裡看起來很可怕,我真替你難過。」然後你就走開了。
當某人在痛苦之中,最有力量的安慰是「我也是」(Me Too)。事實上,柏克就是利用這三個字,發起了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我也是」運動,並以實際行動聲援。這個運動的訴求是普遍存在的性騷擾和性侵犯問題,尤其是在職場。這個運動證明,同理心有助於培養勇氣,並促成有深度的改變。
.
以上文字取自
召喚勇氣:覺察情緒衝擊、不逃避尖銳對話、從心同理創造真實的主導力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4347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觸及真心演員 在 TEEPR 推一波 Youtube 的評價
#朴敘俊 #朴敏英 #宋慧喬 #朴寶劍 #池昌旭 #愛奇藝 #iQiyi
💃🏻《金秘書為何那樣》由朴敘俊和朴敏英所主演的戀愛喜劇,有名的「衣櫃之吻」
💃🏻《她的私生活》的矇眼之吻,裡面吻戲多到被稱作「吻戲教科書」
💃🏻《男朋友》由宋慧喬和朴寶劍主演,大推讓人會融化的「車窗之吻」
活動時間為:8/20中午12:00-9/17晚上23:59分
「愛奇藝邀你體驗全新升級」
活動期間只要是愛奇藝新版APP註冊用戶,
就可以領取一次7天 VIP權益喔!!
趕快到活動頁面去領取吧!
https://iqiyi.cn/vip7
👇想要看這些超心空KISS片段的朋友可以點下面連結唷👇
l APP下載/打開連結:https://s.iq.com/ca4cvL-9a
l 金秘書為何那樣:https://s.iq.com/ac4cw9-b3
l 她的私生活:https://s.iq.com/a34cxk-20
l 男朋友:https://s.iq.com/794cvW-6b
l 觸及真心:https://s.iq.com/3b4cv1-ec
l 德魯納酒店:https://s.iq.com/9c4cup-cc
l 會讀心術的那小子:https://s.iq.com/ef4cvC-bc
l 重返18歲:https://s.iq.com/164cvK-49
l 便利店新星:https://s.iq.com/8b4cw3-66
l VIP:她們的秘密:https://s.iq.com/3a4cwj-3e
l 皇后的品格:https://s.iq.com/8e4cvP-74
《金秘書為何那樣》是由朴敘俊和朴敏英所主演的高甜戀愛喜劇,改編自同名人氣網路漫畫,這部劇有名的「衣櫃之吻」。《她的私生活》這部劇要推薦給大家的就是「矇眼之吻」!裡面吻戲有10幾場,更被稱為是「吻戲教科書」。《男朋友》由宋慧喬和朴寶劍主演,超美好的身分差姊弟戀
,不得不介紹一下,那就是讓人會融化的「車窗之吻」。《觸及真心》由李棟旭和劉寅娜所主演 ,大推的肯定是「護唇膏之吻」。《德魯納酒店》是由IU和呂珍九所主演,一定要提到第12集的「花謝之吻」,因為不只畫面唯美,讓人心動!《會讀心術的那小子》由朴珍榮和辛睿恩主演,其中讓人害羞的畫面就是「天臺之吻」了。《重返18歲》這部劇是改編自美國電影《回到17歲》,由金荷娜、尹相鉉和李到晛所主演,這次我要大推的就是「相認之吻」了!《便利店新星》由池昌旭和金裕貞所主演,而要介紹的親親畫面是第一集就出現的「飛天之吻」!由張娜拉和李相侖主演的《VIP:她們的秘密》劇情有牽扯到小三、外遇等等,所以會有些讓人氣得牙癢癢的吻戲,不過這裡還是介紹比較甜一點的吧,那就是「早安火熱之吻」!《皇后的品格》是由張娜拉和申成祿等人所主演,當中的「皇帝好渣親親」在劇中幾乎和女演員們都親過一輪啊!
-----------------------------------------------------------------------------------------------------
Facebook【TEEPR推一波】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8G0oX4
推一波官方IG 追起來
👉https://reurl.cc/avGrdQ
官方哔哩哔哩(bilibili)帳號:
BF-TEEPR推一波
👉https://reurl.cc/Agb4le

觸及真心演員 在 祖寧 Youtube 的評價
#2019韓劇推薦排行 #德魯納酒店 #偶然發現的一天
🎈抽獎方法
留言寫下你的2019最推薦的韓劇以及原因
#我推薦 並且分享這支影片
就有機會獲得7-11百元禮卷
我會分別在YT以及FB個別抽出一位
問卷得獎者也會一起公布唷!
📺本集為劇光燈系列
專講戲劇的單元,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戲劇
那就不要猶豫按下訂閱了!開啟小鈴鐺不錯過任何戲劇新片吧!
📍第10名 浪行驚爆點/浪客行
▶網友點評
堪比電影的效果,有砸錢拍的就是不一樣,不是只是談談情情愛愛,當中還探討到政治權力的關係,可以有更多的人生探討。
📍第9名 天才醫生車耀漢
▶網友點評
我眼中,這部劇最大的特色是劇初所有角色都是敵視與對立的,但到劇終不僅大家誤會冰釋也能各自幸福…我想這就是此劇所傳達的訊息:「理解與包容能打碎所有的隔閡」!
關於此劇的主旨「安樂O」,病患、家屬、醫生,站在生命的議題上,也各有其不同的見解與立場。但對於正在走向死亡的病人,應致力於緩和身心的痛苦與重視餘下的時光,而非直接剝奪唯一的生命。 感謝《醫生約翰》在極熱煩燥的夏天,為觀眾抹上清涼暢快的色彩🌈!
📍第8名 觸及真心
▶網友點評
這部劇很多有趣搞笑的部分,幾乎每一集都有笑點,雖然主要是在描述愛情的部分,也有穿插一些懸疑故事。
📍第7名 山茶花開時
▶網友點評
(這部很多人都超認真寫,看了很感動)
每個角色個性都很鮮明,演員將角色塑造得很有魅力,可以完全投入戲中感受每個人的情感。導演拍攝的手法以及剪輯的手法都增加了戲劇的可看性,最重要的是編劇將劇本台詞寫得很好,寫得讓人很有共鳴,不僅認同角色也會反思自己的人生。OST也都搭配得恰到好處,為戲劇添加畫面的感染力。
📺延伸觀看:
山茶花開時劇評│https://youtu.be/S4jSG4XY_K4
📍第6名 她的私生活
▶網友點評
喜歡這部戲是因為它的題材很接近我們這些追星族,雖然沒有女主角那麼的瘋狂,可是也很能感同身受,在愛情線的描寫上面也很好,誰說追星就不好,追星的人也是非常值得人喜歡的呢~
📍第5名 如此耀眼
▶網友點評
結局的旁白音。認為人生低迷時,一起哭泣一起大笑,意想不到卻是自己得了病,而人生的遺憾一直到老還是一直記著,並且重複回想...雖然有點沉重,卻像是壓在自己身上的石頭慢慢的被移開來,安靜地思考著自己的人生。
📍第4名 Sky Castle
▶網友點評
不知道算不算是類型劇,但是點出韓國教育體制下的問題發人深省,劇情張力很強,包含懸疑的成分在內,讓人不自覺的想看完,最後結局我覺得還不錯,改變現狀不是一時就可以的,希望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影響,進而改變整個體制。
📍第3名 請輸入檢索詞www
▶網友點評
這部片是難得韓國第一個站在女性視角的韓劇,故事以三個不同階段的女性為代表,內容非常多女性在職場受到的歧視、不公平對待,甚至還有將韓國三O集團與政治操控這個議題寫入,算是很貼切現實面。這部女性都非常有個性、有想法,擺脫傳統女性就是懦弱、沒有位階的形象,這個戲詮釋的非常到位,非常好!
📍第2名 偶然發現的一天
▶網友點評
從題材方面就很少見,主角是漫畫人物裡的群演,可以看到有別於天空之城裡金惠允演出不同性格的角色,端午非常活潑可愛,整部不只主角配角顏質都很讚,演技也讓人為之一亮,希望他們能繼續發光發亮。雖然到後面劇情發展重複,結尾沒有收得很好,但還是很喜歡這部裡的演員們,尤其是這部偶然發現的一天的花絮一定要看,劇組氣氛好,粉紅泡泡不比劇裡少!有時是花絮比劇裡好看又好笑呢!(小聲)
📺延伸觀看:
偶然發現的一天全劇評│https://youtu.be/wKq-dB8RG98
📍第1名 德魯納酒店
▶網友點評
題材非常特別,會讓人期待死亡後的世界,以及會反省自己的人生該珍惜的該把握的,離別永遠是沒辦法適應的,一開始就註定是悲劇,讓人好奇後續的發展。
📺延伸觀看:
《德魯納酒店》鬼客人盤點!經典語錄+小彩蛋
│https://youtu.be/zL4NlRFcWt4

觸及真心演員 在 祖寧 Youtube 的評價
구미호뎐/Tale of the Nine Tailed/九尾狐傳:故事講述名為李硯的九尾狐等待心愛的女人輪迴投胎轉世,雖然遇見相貌相似之人,對方卻無他的狐狸珠,而那女人還是尋奇類的PD,緊抓著他不放,兩人因而展開奇妙的因緣。
#九尾狐傳 #李棟旭 #Gumihodyeon
🔖各節看點
00:00 兩萬訂閱Q&A募集
00:31 九尾狐傳10
00:39 飾演不可殺伊的演員是誰
01:12 韓國虎眉民俗故事
03:33 會想戴虎眉看前世嗎?
03:50 李朗母親變餓死鬼的意思
05:08 李朗擺脫奴役合約的契機?
06:00 令人沉迷的美夢
07:20 李硯送艾草的原因
08:23 其他橋段閒聊
主演:李棟旭(Lee Dong-wook)、曹寶兒(Jo Bo-ah)、金汎(Kim Bum)
📺本集為劇光燈系列
專講戲劇的單元,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戲劇
那就不要猶豫按下訂閱了!開啟小鈴鐺不錯過任何戲劇新片吧!
✦記得訂閱我的頻道✦
✦祖寧 IG搜尋 / ning_twins0125
https://www.instagram.com/ning_twins0125
✦合作邀約請來信:twinszuning@gmail.com
-
✦Podcast聽聊劇:
Appla用戶: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513288553
sound on:https://player.soundon.fm/p/563ed9ad-3de2-4454-b979-890eb8a9b159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show/3B8eaxOJeyRexedVw6mCrO
google播客:https://bit.ly/3fHV8Mm
kkbox:https://pse.is/38ttwd
-
✦加入LINE官方帳號,立刻收到影片推播:https://lin.ee/4StYEV9

觸及真心演員 在 觸及真心ptt 的八卦
觸及真心 高清雲類別: 韓劇年份: 更新時間: 該劇翻拍自同名網絡小說,講述巨星演員吳允書因突然爆發的和富三代之間的醜聞而一落千丈,為了出演著名編劇 ... ... <看更多>
觸及真心演員 在 韓劇#李棟旭、劉寅娜確定出演《觸及真心》 - 戲劇綜藝板 的八卦
《觸及真心》是一部在2016~17年通過KakaoPage連載的長篇網路小說,講述頂級女演員「吳允書」突然爆出和財閥三世的緋聞,事業開始走下坡路。 ... <看更多>
觸及真心演員 在 《觸及真心》3分鐘片花: 劉寅娜與李棟旭甜蜜愛情上線啦 的八卦
... 《 觸及真心 》改編自網路小說,描述頂級女 演員 「吳允書」突然爆出和財閥三世的緋聞,事業開始走下坡路;而她為了出演知名編劇的電視劇,到韓國最厲害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