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冷 不待見的鐵塔
今天請容許小編科宅跟風一下新聞,寫一則中外冷知識。
前情提要,桃園市復興區,接近拉拉山風景區的「巴陵山馬崙古砲台遺址」在標高1314公尺處,竣工了一座渾身通紅的「巴陵鐵塔」。鐵塔於七月十四日晚間點燈試亮相——然後就被罵到飛高高。
當區長被議員質詢何故要蓋這又醜又沒用的「巴陵鐵塔」時。他的答覆很明確——塔是本來就要蓋的,用途是增強山區收訊、避雷等防災用途。當局是在當地泰雅族部落的耆老建議之下,與其蓋一個傳統樣式的防災鐵塔,很醜很突兀,不如加以適當的美化,兼具活化當地觀光的功能。
斥資一千三百萬元台幣建造的「巴陵鐵塔」是立意良善,執行走樣的例子吧。首先它顯然不幸地變得更突兀囧。而且在夜間深山照射人造強光。母湯!對野生動物的作息有不良影響。而或許比起「一生一世」(標高的諧音)鐵塔的浪漫燈光(光害),觀光客更樂意看天然的星星吧。
反觀被效法的對象:巴黎鐵塔……不,這裡不是反觀,因為艾菲爾鐵塔的名聲也並不是一面倒的讚譽。自從伊始,對它深痛惡絕的人也所在多有。
熱愛巴黎的在地文人雅士、畫家、建築師,就曾經聯名陳書抗議。建築師古斯塔夫.艾菲爾(Gustav Eiffel)正在蓋的,不是建築界的世界奇觀,而是:
「這是 #滴在純淨白紙上的一滴骯髒的墨水,是 #魔鬼強塗在巴黎美麗臉龐上的可怕污點。」
將鐵塔視為眼中釘的紳士們,將會抑鬱的發現,位於巴黎中樞的這座鐵塔完工後,幾乎在巴黎的任何地點,它都會在窗外、街道盡頭、公園樹頂......在天際線激凸著,就算你再不愛它,也避不開它的「視線」。它就無時無刻不盯著你看,盯得你心裡發毛~~
話說回來,台北市內也幾乎哪裡都看得到台北101。大概是這樣的感覺。
巴黎鐵塔是為了 1889 年巴黎世界博覽會(Exposition Universelle)而蓋的。打從一開始就除了拿來炫耀法國的雄偉(無誤)之外,沒有任何實際功能。而且,最初在委任艾菲爾建造時,官方甚至一開始就指定好,建築體必須要「容易拆除」,並且預計在世博會的二十年後就果斷拆了它。
為什麼是二十年?因為這個新世界奇觀居然是個BOT案 🤣。真的!它不只是以建築師艾菲爾命名,更幾乎是艾菲爾自掏腰包蓋的。成本估計高達七百八十萬法郎,折合現今幣值約三千六百萬美元,而巴黎政府只出得起一個零頭。正因此,前二十年產權屬於艾菲爾。二十年後才會回歸巴黎市政府。
面對排山倒海的陳抗,巴黎政府於是有個方便的藉口:「忍一忍吧,二十年後回歸市政府,我們再把它拆了。」
活在這個平行宇宙中的你知道,我知道,獨眼龍也知道:巴黎市政府食言了,鐵塔沒有拆掉。官方說詞是:「因為近年無線電通訊技術突飛猛進,巴黎鐵塔對於通訊的角色變得非常重要,不便拆除」——復興區區長一定有參考吧XD
巴黎鐵塔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仍然屹立不搖。就算在二戰中巴黎被德軍佔領,而在1944年,希特勒在接近敗戰時,對牠的將軍下令「焦土巴黎」——把鐵塔在內的巴黎地標都炸掉。這邊請想像電影《帝國毀滅》片段。但佔領軍 Dietrich von Choltitz 將軍認為希特勒的精神已經失常,拒絕執行這條命令,並和平地向戴高樂的「自由法國」投降。von Choltitz 因而被尊為「巴黎的救星」......科科,說不定只是因為老闆希特勒發給他的軍餉不夠,所以炸藥人手都不夠用吧。
回到那群討厭鐵塔,卻又到哪兒都甩不掉它的文人。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的作家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是著名的痛恨巴黎鐵塔。在1890年出版的旅遊散文《漂泊生活》(La Vie errante)中,莫泊桑就開宗明義的說了圖二中的引文——他討厭鐵塔,以致他索性出國去啦。
*注:雖然我是用名言產生器做的圖,但書和話都是真的。該書是他到義大利、突尼西亞等地遊玩的文字紀錄。
坊間流傳一個故事:莫泊桑雖然不特別喜歡巴黎某家餐廳的菜,但卻幾乎天天跑到那裡吃中飯。嘿,猜怎麼著,那餐廳居然就在艾菲爾鐵塔的下方(一說是在鐵塔裡),據說,莫泊桑向不解的鄉親解釋道:「我也沒辦法啊,這裡是全市唯一看不到鐵塔的餐廳。」
雖然這應該只是個虛構故事,但它的邏輯就好像「如果你討厭一個人,那就跟他結婚吧,反正無論是誰都會討厭他的另一半。」OAO"
對莫泊桑來說,幸好他不用忍受艾菲爾鐵塔太久,因為在 1893 年,43 歲的他就英年早逝了。忽然感到有點傷心的每日一冷,我們下次見。
參考資料: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217622
http://www.storm.mg/lifestyle/334920
http://www.thisisinsider.com/eiffel-tower-facts-and-history-2017-3
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23-eiffel-tower-facts-youll-be-surprised-to-read
__
#給讀者的資料查證挑戰
請問文末莫泊桑到鐵塔吃飯的故事,出自哪?科宅(應該)知道,但是科宅不說~
話說,讀者有要揪團去桃園復興巴陵鐵塔玩嗎?只是為了不要看到它XD
會不會也有人討厭台北101討厭到逃離天龍國、逃離台灣?
角色故事產生器 在 倫敦男孩 の 美食旅遊記事 Facebook 八卦
*本活動已結束,勿再留言囉*
3/2(三)晚上19:30 台南新光三越西門店新光影城~【全面攻佔2:倫敦救援】電影首映會贈票活動!
【全面攻佔2:倫敦救援】(London Has Fallen ),由Catchplay發行,巴巴克納加菲Babak Najafi 導演,演員傑哈巴特勒 (Gerard Bulter)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亞倫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
活動方式:按讚分享+留言寫下『2016開春最強動作鉅獻【全面攻佔2:倫敦救援】就在台南新光三越西門店新光影城』,就有機會參加3/2(三) 19:30的特映會,名額共有10組(每組2位),截止時間2/26(五)18:00,如超過10組將以亂數產生器抽獎,屆時會私訊請粉絲提供身份資料供現場核對。
《劇情大綱》:延續上一集【全面攻佔】(Olympus Has Fallen,2013),以恐怖攻擊為題材,緊湊的劇情、槍戰、爆破與傑哈巴特勒的精湛動作打鬥場面讓觀眾血脈噴張。選角方面,除了主角傑哈巴特勒、上一集飾演總統一角的亞倫艾克哈特與飾演美國眾議院院長的摩根費里曼...等主要角色皆強勢回歸,再次合作打擊恐怖份子。
【全面攻佔2:倫敦救援】請來導演巴巴克納加菲接手執導,以全世界首相齊聚英國,連帶讓恐怖份子有機可乘進行令人髮指的恐怖攻擊,將故事主軸拉到倫敦,並把國內危機擴大至國際間共同的大災難,導演與編劇這次將故事格局拉大,進而帶出恐怖攻擊事件將如何影響著國家間的關係與全球人民的安危。
特映地點:新光三越台南西門店新光影城
特映時間:3/2(三) 19:30開始 18:30劃位入場。
正式上映時間:3/4
預告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lwrFlAnwo
角色故事產生器 在 謝欣芷x愛唱歌 Happy Singing Facebook 八卦
「欣芷碎碎念」
最近又變成了歌曲產生器。除了寫自己的歌, 也幫忙小花生學校的音樂老師準備年末聖誕音樂會的歌曲.
學校的音樂老師真的是一種很全能的生物. 由同學校其他老師寫的劇本, 然後照著那個劇本, 老師在很短的時間內得整合出一個音樂劇, 用上所有學校老師的人力資源, 會跳舞的編舞, 結合家長的力量來做舞台設計和服裝.
我能做的, 也不過就是把老師忙亂中彈唱出來的詞曲聽寫成五線譜. 然後每天去陪孩子們練習唱歌. 當一個家長志願者,很開心。我的能力能夠幫助人,很幸福。
當角色對換, 我不再是一個執行者的時候, 我反而學到好多好多的東西. 我知道了老師們是怎麼用課餘的時間在幫學生準備這些材料. 同時我深深的覺得, 這些老師, 除了本身的薪水, 這些附出, 都不求回報的. 看到孩子們站在台上唱起歌來的感動, 無價.
中午和好久不見的好朋友吃飯, 聊起做兒童音樂的種種, 他們才知道原來, 我們和主流音樂是不一樣的. 如果沒有抱著為孩子做事的精神來做, 或許會被沉重的現實壓力打垮. 台上的人表面上的光鮮亮麗, 背後有多少人的附出, 又有多少團隊的人受著委屈, 普羅大眾絕對不知道。吞下去之後,我們還是得笑著。
但連我自己都訝異, 兒童音樂竟然已經做了要十年了。
曾經,有很親密的家人不諒解的問我,為什麼你一定要帶著年幼的小孩回去做這個根本不賺錢的事情?給別人做就好啊?又不是非你不可。
是阿,真的,做音樂的人好多,但總是有只有我才能做到的事情。
信念,覺得累的時候記起最初的那個信念。
然後你往旁邊看,身邊好多人和我一起走著。
聽了學校老師的故事。多年前,她寫下一首歌,每年的某一天,全世界所有的蒙特梭利學校的孩子們一定會傳唱。和我一起聽吧!聽了,心裡會平靜下來的。
角色故事產生器 在 故事產生器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八卦
2.故事人物老是想不到名字?隨意輸入... ,2020年7月5日— 小故事自动生成器是一款小说创作软件,它可以帮助用户自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