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愛的界線,才能夠愛的心安理得。」
心沒有安就沒愛,就是一筆交易。
什麼是交易?我給你錢你給我東西,一來一往,各自有所得。
勒索也是一場交易,只是不甘心而已。
「勒索」是,我有了你的什麼,你要付給我我要的利益,孩子被綁了裸照被拍了,我們給錢換回來,那父母有什麼是我們需要用不斷付出來換回來的呢?
大部分都是渴望把「名聲」贖回來,因為沒人想被說不孝。
每次寫到有關父母的事,留言多到好像我們台灣的父母都擅長「親情勒索」孩子一樣,這只是父母他們的責任嗎?孩子們該有的責任在哪裡?
有很多留言一直說的,父母與我們對事情的認知不同、父母認為的孝的定義與我們不同該怎麼辦?
我們跟父母想的當然要不一樣啊!
如果我們想法跟父母都一樣,這到底是我們沒進步還是父母「太進化」!?我們世代不同年紀不同連手機功能的需求都不一樣,我們竟然「肖想」想得到他們認同!?
這跟要我成為唐鳳一樣困難吧!
我母親那時候被我阿嬤指定丈夫,在那時代可以說她孝順乖巧聽話,但是,來到現在,我母親如果要我嫁給誰誰誰我還聽,就是沒有主見沒有自我沒有為自己負責的笨蛋一個吧!
我知道你會說我沒有辦法啊,我也沒有在意他們覺得我孝不孝啊,但是他們就在那邊一哭二鬧三上吊,用盡各種方法要我付出更多或是要去告訴祖先別人之類的。
不要忘了,被「勒索」是可以協商的,你要2千萬我就沒有,但是1千萬如何?
之前我有一個朋友說到他的女朋友要的東西他買不起,我說你就跟他講說我現在買不起,換另外一種你負擔得起的可不可以?
「她如果生氣很不高興怎麼辦?」他真的是一個太過貼心到超過能力的男孩,這會雙輸。
「那你是不是剛好有一個機會可以了解她,如果這一個女生不會替你著想,那你還要跟她在一起嗎?或是說你要這樣子的愛情嗎?」我回他。
不過,大部分的時候,我們不是被親情勒索,是「親情威脅」。
「勒索」是你還有能力本錢保護自己,所以可以協商、討論,是有空間的,但是,當對方說什麼我們覺得都要照單全收,沒有討論協商的空間,這個就叫威脅。
你想想看從小到大什麼樣子的狀態,我們覺得有被威脅的感覺?
學長很大隻他會打扁我,他要我給他錢我只好給,我年紀很小爸爸媽媽打我的時候我沒有能力反擊,我覺得很害怕,只好聽話,有人拿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沒有能力保護我自己,只好就範⋯⋯所有威脅!只會發生在「你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狀況之下發生。
你對父母親對你的要求必須要做到,而無法協商無法反擊,這是威脅你的行為!但你沒有能力保護你自己嗎?你不是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能力,有自己的力量,有自己的意識嗎?或是你有試著跟他們協商討論嗎?
你有長大嗎?
這就是你需要負起責任的部分。
你必須要找回自己的力量!才能夠劃下愛的界線。
至於如何找回自己的力量呢?我又得來推薦自己的書了。
「我不要完美 只要完整—-成為自己的七堂課」,這是我十幾年來上過的課的重點摘要,裡面有一套完整的方式教你如何「練習」找回自己,學習一套新的方式是需要練習的,不能只看一看書覺得知道就好,你要改變,就要不斷地練習才會發生。
而當你知道你是誰,你就會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愛?想過什麼樣子的生活,成為什麼樣子的人?就算你還不知道,至少,你會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或是,可以辨認出來這是別人過去傷口的投射還是自己的軟弱。
在這之前,你是沒有力量劃清界線。
我非常感謝我的父母給我很大的學習,他們給我的愛以及壓力,督促著我去學習如何尊重自己的感受同時愛他們。
從我開始加入演藝圈,我的母親就一直不斷地提醒我,要我什麼工作都接,要我努力賺錢要嫁給有錢人,剛開始我很受傷,我很難過我的母親沒有看到我的特別或是我的能力,好像在她心裡我是一個沒有能力養活自己的人,我很難過,但好像自己也虛弱的無法反駁。
在上了幾年身心靈成長課程,我也不斷在裡面練習,有一天我媽媽又在說這些事情的時候,我突然很清楚的辨認出來,她這麼怕沒有錢,是因為過去破產的經驗造成的傷口,投射在我身上,跟我有沒有能力沒有關係,就算我那時存款裡面有好幾百萬她還是講一樣的話。
因為那是她過去的痛苦經驗,不應該加在我的身上,或者是說,我不應該買單。
於是我反擊了。
「媽媽請不要再這麼說了,以前那個年代,女人賺錢可能真的很辛苦,或者女人就只能這樣了,但是我們現在不一樣,我可以選擇擁有什麼樣子的人生會帶給我快樂,父母親不是都希望小孩快樂嗎?再說我非常了解我自己的個性,我是無法嫁入豪門的,請你不要擔心我,妳的擔心會帶給我負面能量,這反而對我不好,請相信我,我可以好好的照顧自己的。」
我母親沒有說話,我不知道他真實的感受,但是我也不需要知道,他接不接受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為我自己的感覺負起所有的責任,說出我該說的話,我的能量是往上走的,我沒有被我母親的負面情緒拉著往下沉淪。
保護自己是自己的責任,不然誰能保護你。
父母親能不能改變能不能成長不是你的責任,但是,你能不能成長能不能改變就是你自己的責任。
我不知道我媽媽怎麼想的,但是她之後就沒有提過了,也可能她有提但是我一點都不在意了。
如果你還一直認為說你父母親他們不能改變不會成長,其實是你自己不願意成長不願意面對不願意改變。
不要忘了,「關係」是一面鏡子,所有你不喜歡對方部分,都是你自己也有的特質,只是你拒絕去面對而已。
好消息部分是,你看到了問題,就有解決他的能力。
覺得被勒索,就去協商溝通。
覺得被威脅,就去找回自己的力量。
想要改變你的生命型態?想要解決複雜交錯的親情關係伴侶關係朋友關係?想要找到快樂平靜的心?
請先找回你自己。
祝福大家 共勉。
#維持愛的界線才可以愛得心安理得
#親情勒索可以協商
#親情威脅是因為自己沒有力量
#說出自己的感受是為自己負責任
#父母親有沒有成長不是你的負責任
#關係是一面鏡子
#你看到了問題就解決的能力
#成為自己是需要有步驟做練習的
#丁寧新書「我不要完美只要完整——成為自己七堂課」教你怎麼一步一步練習成為自己
#買書練習粉絲頁按讚分享自己來
「親情勒索 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親情勒索 定義 在 丁寧 Ding Ning Facebook
- 關於親情勒索 定義 在 劇評可以毒舌,待人必要親和。 Facebook
- 關於親情勒索 定義 在 瑞典劉先生 Facebook
- 關於親情勒索 定義 在 [討論] 孝道本質上是情緒勒索嗎? -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親情勒索 定義 在 遇到家人情緒勒索怎麼辦?只需回兩個字:確實 |搞笑|應對 的評價
- 關於親情勒索 定義 在 媽媽情緒勒索dcard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10月 的評價
- 關於親情勒索 定義 在 媽媽情緒勒索dcard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10月 的評價
- 關於親情勒索 定義 在 父母親情勒索的運費、客服和退貨,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親情勒索 定義 在 父母親情勒索的運費、客服和退貨,DCARD、PTT 的評價
親情勒索 定義 在 劇評可以毒舌,待人必要親和。 Facebook 八卦
昨天剛看完《媽、我可以不當妳女兒嗎?》日劇,今天又看了這本漫畫叫做《我可以被擁抱嗎?因為太過寂寞而叫了蕾絲邊應召》,有些感觸。
雖然《媽、我可以不當妳女兒嗎?》整體有點頭重腳輕,提出了親情綁架的問題後,在故事的最終有些太過輕盈地放下了。我比較期待看到的不只是母親親情綁架一個小孩的過程,更希望能夠深入討論造成這些綁架行為的部分成因,對我而言這部戲在這一塊的解釋稍微少了點。
不過最終回還是有擊中我的部分,女主角美月在經過一連串的抗議後,媽媽採用更激烈的手段來威脅女兒可以回歸那個所謂「溫暖的家庭」,在那個瞬間,美月發現自己生命歷程中那份家庭的定義,可能會在這樣的悲劇後出現更慘烈的偏移,於是她選擇投降放棄對抗,回去家裡當一個媽媽的寶貝女兒。
在這段劇情中,編劇為女兒美月寫下的口白是:「我其實,只是倦了。」
我覺得這部分的描寫相當真實,而且貼近現實世界中常常遭受親情綁架之受害者的心境。放棄掙扎不全然是價值觀的認同,有更多時候只是知道後果的慘狀後,提早來臨的厭世情緒而已。和《媽、我可以不當妳女兒嗎?》劇中相同、放棄對抗重回親人的親情勒索的子女,在這社會裡絕對是相當的多。也因此我才更希望這樣的故事能更深入、更明確、更有意識地去傳達這樣的問題與因應做法,來讓電視觀眾群做好準備。
--
而今天看的這本漫畫《我可以被擁抱嗎?因為太過寂寞而叫了蕾絲邊應召》,書名相當衝擊,但其實內容比想像中更陰鬱,但也更貼近於當代社群社會。這本漫畫是作者的類自傳,她畫出了自己一路走來遭到家庭期望強力壓制後,所產生的各種憂鬱躁慮。
當她在中輟後,拚了命的想工作,找了長期打工,卻被家人說那不是正規工作。找了飲食業的工作,被家人認為那不夠體面無法做長久。拖著傷痕累累的身體去當上班族,則換來憂鬱症的發病。最後她朝向漫畫家志業前進,卻讓家人無法諒解,她在經過各種長思後,決定從父母的過度期望中,拿回自己的身體自主,於是找來應召女來體驗第一次性愛。
故事非常震撼,內容也充滿了一個長期被家庭壓制的憂鬱靈魂,會產生的一切厭世思考,對我來說是很衝擊的閱讀經驗,也建議大家可以在看過《媽、我可以不當妳女兒嗎?》後,當成延伸閱讀的題材。
《我可以被擁抱嗎?因為太過寂寞而叫了蕾絲邊應召》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7695
親情勒索 定義 在 瑞典劉先生 Facebook 八卦
最近在看兩部中文連續劇,一部是紅透半邊天的臺灣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另一部是中國的《都挺好》。
清明假期最後一天,我先講講鄰國的劇吧,因為這是一部主軸完全繞著家庭轉的劇,把人性最醜陋的真實面,露骨地透過親情刻畫出來。一個強勢的媽媽與愛錢的爸爸、一個被父母捧在手心所以愛面子又愚孝的長子、一個啃老要錢又長不大的次子、和一個從小被男尊女卑觀念嚴重迫害的倔強小女。雖然時間設定是在我這一輩,但因為社會發展程度的不同,我感覺更像是父母那輩發生的故事。除了刻劃出人性在金錢與親情兩端展現出的貪婪又難以取捨之外,這部戲更讓人省思的是關於「孝順」與「親情勒索」之間,我們該如何界定與拿捏;在愛恨糾結之外,又加入了複雜的妯娌關係與親家相處,劇裡每個角色都被刻畫得時而令人搖頭卻又讓人同情,我想這就是真實的人生吧,每個人同時都在當壞人與好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當中滋味只有自己明白。這部戲太紅了,引起中國當局乃至國際不少輿論反響,連我最愛讀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都寫了篇專文在講它,探討中國父母對於孩子予取予求的親情勒索與巨嬰文化。
而《我們與惡的距離》實在是非常令人心儀的劇,我想就不需要對故事內容多做介紹了,已經紅透半邊天。我想點出的是,沒有十全十美的社會,每個社會都有它正在經歷的痛苦與掙扎,《都挺好》在反映的是中國社會越來越明顯的兩代問題與養育糾結,不能說臺灣完全沒有這些問題,但我們經歷了近十年眾多盪天動地的社會運動與大型思辨之後,眼前浮現著的更多是讓人無法找到答案的問題。《我們與惡的距離》就一口氣把這些似是而非的議題結合起來呈現,到底所謂壞人和好人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如果哪天你就成了壞人那一頭,在言論自由與道德底限之間;或正義與鄉愿之間,你能不能量化;又要怎樣去拿捏那把尺(甚至真的有那把尺嗎?)。劇還沒播完,而我正在思考的問題是,在黑與白之間到底還有多少層的灰?
在來到瑞典以前,我是一個黑白分明的人,或許更多是披著仗了年輕的銳氣,覺得對就是對,而錯就是罪該萬死,認為在道德與正義之下,沒有能被接受的例外。後來,在24歲至29歲之間,看遍各種對對錯錯荒誕無理的事,有些甚至降臨我的人生,因此銳氣沒了;也難以定義什麼才叫做正義,因為對與錯之間,永遠找不到真相;就算找到了,你要怎麼讓所有人都認同那就是真相。除此之外,長期醞釀在瑞典的平等博愛精神下,我開始懂得去將心比心、去理解他人的處境。在我人生最難過的那一年,我讀了一句話,心有戚戚焉,大致是說,要心存善念對待他人,因為,每個人都正在打一場你不知道的戰役。
至於父母養育的問題,我想了又想,原本想找個瑞典可以提供我們借鏡的地方,可是還真的找不到,瑞典的父母是給國家不是給孩子養的,而且獨居老人比例好高,沒在跟你談「養兒防老」這回事,畢竟孩子也算是國家養大的。
最後,雖然離題了,但我第一次開始認真思考黑白灰的定義,是在當兵期間讀了陳俊志的《台北爸爸,紐約媽媽》,以下這段話還是讓我謹記至今,甚至剛剛寫文章到一半又跑入我的腦海:
「我自以為正義的,徹底譴責父親,妖嬌外遇阿姨阿珍給善良的母親帶來的傷害,在我心中歷歷如繪。我的世界楚河漢界黑白分明,裁定爸爸和阿珍是偷情者,敗德者,在邪惡的誘惑下毀滅了我們家庭的完整。媽媽含辛茹苦,完美無暇,值得整個世界的敬重。我當時並不知道,日後的感情路上,我輪流替換著不同的角色,和每個人都一樣。愛的棋戲中,有時我是背叛者爸爸,有時是辛苦的無辜者媽媽,更常是誘惑者阿珍阿姨。」
#雖然離題了但還是推薦大家去看這兩部戲
親情勒索 定義 在 遇到家人情緒勒索怎麼辦?只需回兩個字:確實 |搞笑|應對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訂閱頻道看更多好片: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s2nbiCJbfN_U_QShakr7A?sub_confirmation=1看更多☛除夕傳訊祝客戶新年快樂開工才被回覆 ... ... <看更多>
親情勒索 定義 在 媽媽情緒勒索dcard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10月 的八卦
媽媽情緒勒索dcard相關關鍵字 · #父母情緒勒索金句 · #老年父母情緒勒索 · #父母情緒勒索dcard · #長期被父母情緒勒索ptt · #父母情緒勒索ptt · #親情勒索定義 ... ... <看更多>
親情勒索 定義 在 [討論] 孝道本質上是情緒勒索嗎? - 看板WomenTalk 的八卦
如題
最近想了想
發覺孝道就是情緒勒索
會這樣想是看到板上其他人分享與父母相處經驗時
很多從旁觀者角度看
明顯是情緒勒索的
尤其說得一嘴孝道的人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人與人是彼此獨立
社會的善是靠所有人自願付出而積累
沒人生下來有義務為其他人付出
那叫做奴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28.6.2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26398752.A.73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