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這角色很辛苦,常被外人惹怒就算了,自己的丈夫小孩也很容易讓自己氣得半死,下週過年要好好回去抱一下自己的媽媽(畫完覺得自己快變親子作家)
#國插週報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新聞挖挖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真正1080P畫質!!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親子作家 在 MIT 台灣誌 Facebook 八卦
夜很深,大麥影像的辦公室,好幾處的燈還亮著,對於製作MIT台灣誌近18年的麥哥來說,星期一的來臨,總是有些忐忑,因為即將要面對變幻莫測的收視率挑戰,幸而,有許多愛看我們節目的忠實觀眾支持,讓MIT台灣誌順利走了那麼多年…
在不久的天亮後,麥哥要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新挑戰,電影“黑熊來了”能不能在眾多強片環伺下,繼續有院線願意放映?繼續讓更多人看到我們臺灣唯一的一種熊?
13號星期五“黑熊來了”開始上映,到現在已經是星期一過了凌晨3:00,麥哥星期日一早奔到高雄2場映前,現在還在準備明天上午電臺通告、及傍晚的映前見面會… MIT台灣誌剪接暫告一段落的工作人員,看到麥哥凝視一張照片許久,問他這陣子東西南北奔波,會不會吃不消,眼底已經出現血絲的麥哥,指了桌上的照片說:拍攝MIT台灣誌時,經常遇到一些參與野外調查的研究人員向他致謝,因為經由節目的播出,他們的爸媽終於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在沒有訊號的深山裡頭做些什麼;他們的小孩,看到了上山後幾乎失聯一樣的爸爸,正做著對臺灣的未來,很有貢獻的大事…
當初到花蓮大分拍攝記錄美秀老師和這些學生,麥哥很單純的只是想讓國人和他們的家人,看到野外研究人員真實的學術調查日常,甚至沒有預期到底能不能看到熊…… “黑熊來了”首映前三日,麥哥和美秀老師的黑熊研究團隊,各自在全臺各戲院努力跑包場映前、映後,這讓麥哥想起2014年大分黑熊研究站前的大合照,一群保育尖兵,堅毅、執著的眼神!
已經走進電影院,投下臺灣黑熊一票、努力幫忙宣傳的朋友,麥哥萬千感激,面對強片、新片爆滿的嶄新一周,“黑熊來了”需要更多的宣傳、加油和衝刺,我們會密集上傳各界人士的觀後文,推薦還不清楚“黑熊來了”,對我們有什麼意義的朋友,進戲院、挺黑熊🙏
感謝親子作家 彭菊仙 推薦~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06546482811492&id=214234818709341
親子作家 在 Facebook 八卦
有一次去參加節目,跟一位親子作家聊天,聽到我說跟高中的兒子們一天只有十分鐘相處時間,他訝異地驚呼:「這樣好嗎?」「我跟國小的兒子女兒每天相處至少兩個小時,你怎麼能放任自己跟孩子這麼疏離?」
其實在孩子小時候,看見朋友高中的孩子叛逆、拒學,甚至對著朋友大吼大叫,我也有這樣的質疑,「為什麼會跟孩子的關係弄得這麼糟?為什麼小時候天真可愛的孩子,會變成這樣?」
當時的疑問,等到兒子們上高中時,我才驚覺,我們一廂情願想給孩子愛的方式,已經不是他們需要的。
沒有遇過,真的無法理解當高中孩子父母的為難。
以前總覺得做什麼事都應該全家人一起,總是想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在孩子們小時候我們常常安排出遊,帶著他們到各景點、遊樂場去玩耍,除了工作的時間以外,用盡各種方法跟孩子們互動,總想著要帶他們體驗所有的美好。只要有放假,我們就會安排好行程,全家一起出遊。
國中以後出去過幾次,哥哥竟然問我,他想留在家裡休息,「可以不要去嗎?」我很難理解,「怎麼可以不去?是全家人的活動,好不容易放假可以出去走走。」「花蓮這麼美,為什麼不想去?」
硬是要想留在家裡的哥哥們同遊的結果,他們就是上車睡覺,我在驚呼碧海藍天的美時,他告訴我,「好山,好水,好無聊……」有時我興奮地下車拍照,他們卻寧可留在車上睡覺,吃什麼都沒興趣,去哪裡都沒意見,整個旅程弄得他們不開心,我也很痛苦。
有一次開車六小時帶他們到台東看熱氣球,回來跟大家談起時,我說得興奮激動,弟弟卻說:「累死了,開那麼久的車,就看幾個氣球,有什麼好玩?」花很多錢去賞鯨,哥哥卻說:「幾條魚跳來跳去,要看什麼?」堅持不走出甲板。真是讓我非常訝異,原來大孩子看我們替他們規劃的行程,已經是這樣的角度。
他們冷漠的態度,一度讓我非常傷心,但是幾次以後,我調整了心態。如果勉強他們一起去,他們不開心,我也氣個半死。等到兩個哥哥年紀大到可以相伴在家之後,我們決定尊重他們的意願,規劃行程前先問他們要不要去?不去,我們就只訂我們和妹妹的房間,行程完全不需要考慮他們,更隨興自在,可以緩步慢行,不需要看他們無聊不耐煩的表情;我們愛吃辣,也不再需要顧忌吃不了辣的哥哥。
上次去日本也先問他們要不要去?替他們訂同一個飯店、機票,訂了一天共同行程,然後給他們一些錢,前三天讓他們自己規劃行程、研究如何坐電車、先想好要買的東西。現在想想當時真是做對了,如果那五天都要一起走,弟弟去秋葉原三次,我大概會瘋掉;我們每天走十幾公里去看樹、看風景,他們應該會爆炸;我們興奮地要去吃名店燒肉,他們卻寧可吃十分鐘可以解決的吉野家。
慢慢的,生活中我們也學習凡事不勉強他們,給了機會和資源,他們要怎麼運用,要用什麼方法去面對,就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多問只是讓想法不同的自己生氣和惋惜。放手,對雙方都好。
菊仙老師說:「爸媽最艱難的功課不是陪伴,是放手。」
想想我自己在高中前,每天坐車上學就會看到海,沒有太多的感覺,甚至不會多看一眼。可是自從跟工程師談戀愛後,騎車到任何一片海,隨便一個夕陽、一個浪潮,都能讓我感動不已,潮起後落下來的不是海水而是滿天的愛心。
我想,兒子們不是不願意欣賞美景,而是啟動他們去欣賞的人還沒出現,而那個人不會是我。用這樣的方式跟哥哥們相處後,我們幾乎很少劍拔弩張,能夠好好針對每件事情溝通和調整。
在陪伴高中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很感謝有菊仙前輩走在我們前面,時常的經驗分享。這本書就像武功祕笈,面對青少年孩子給出的難題,見招拆招。讓我知道即將要面臨的問題,我必須調整自己的心態,放手讓他們去嘗試、學習用不同的方式去陪伴他們長大。
{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
作者:彭菊仙
今天晚上我跟菊仙老師有一場直播,歡迎大家上線陪我們聊聊與青少年相處的修練❤️❤️
天下文化
未來Family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神老師&神媽咪
親子作家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評價
真正1080P畫質!!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4LKheg8ZzA/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ycan3YOvjx_wjIcjrKXXIoC9p_w)
親子作家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評價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00:30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xV2pGokVXU/hqdefault.jpg)
親子作家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評價
2014最好玩、好看、好吃的食育繪本系列,讓孩子透過主角小奈奈與奶奶共同做料理的過程:構思菜單、採買食材、烹飪料理到美食上桌,體驗親子料理的美好時光,並在過程中穿插四個活潑可愛的健康小精靈,引導孩子認識健康飲食外,更替孩子的健康把關、加油!書末的「好好吃食譜」,介紹該故事中的料理,食譜詳細羅列出所需食材、料理步驟,以及貼心小提醒,親子一起做料理,好吃又好玩!
★買食育繪本就送全球獨家限量『小孩版』健康小精靈圍裙
http://www.cwbook.com.tw/product/ProductAction.shtml?prodId=0000012698
《我的第一套「好好吃食育繪本」》
1. 第一套由營養師規劃的健康飲食料理繪本:結合作者的營養學專業X教育現場推動經驗所設計。
2. 健康管理從小扎根:四個健康小精靈帶孩子認識食物類別,從小養成正確的飲食和營養均衡概念。
3. 培養愛惜食物的觀念:由兩個可愛的祖孫角色,帶領孩子從認識食材、採買到烹飪的過程,發現每道料理美味健康的祕密,體會食物得來不易的心情。
4. 美味食譜動手做:書末附有故事中的好吃菜單,可帶孩子跟著動手做料理。
5. 型男主廚MASA、親子部落客小雨麻、親子料理達人聿飯糰、暢銷親子作家番紅花、愛料理App創辦人蕭上農好吃推薦!
專家推薦:
幸福是廚房裡的笑聲加烹調的香味
文/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游珮芸
如何讓幼小的孩子喜歡上清淡的飲食,不排斥蔬菜類的料理,並且學會營養均衡的概念?
我們可以在「食育繪本」裡找到答案。
作者吉田隆子是資深的營養管理師、大學教授,也長期在日本的幼兒園和保育園指導幼兒的飲食,這個系列正是融合了她營養學的專長與教育現場跟幼兒們接觸的經驗所寫成的故事和食譜,還配上了插畫者溫馨可愛的圖。作者安排了一位幼兒園的小女孩當主角,讓小女孩跟著奶奶去買菜,一起下廚作料理; 同時創造了四個健康精靈,帶領孩子認識食物的分類和不同種類的營養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飲食是生活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跟我們的健康和幸福息息相關。跟孩子一起讀完繪本之後,闔起書來,帶著孩子一起去買菜,領著孩子一起下廚吧!跟繪本中的奶奶一樣,教孩子如何選擇新鮮食材,認識蔬菜水果;和孩子一起削皮、切菜,觀察食物烹調過程的變化,看著水滾了、菜熟了,引人飢腸轆轆的香味滿溢出廚房......。或者在做菜的過程偷吃一口,或者隨性的聊天說笑......。如此,家庭中飲食的記憶,不只是吃多少飯、顧及了多均衡的營養素,還是家人之間溫潤的愛、珍貴的相處時光和細細品味每一樣食材、料理的享受。如此,不只帶給孩子和大人自己身體的健康,還有濃濃的幸福感呢!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www.facebook.com/parentingtw
親子天下Baby 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ing.lifebuzz
親子天下悅讀 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ing.reading
嚴選部落客 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ingbes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pGjA98R6jI/hqdefault.jpg)
親子作家 在 2022-10-13《依同開Mic辣》 李明依專訪親子作家陳婧 - YouTube 的八卦
來賓: 親子作家 陳婧(Tracy) 主題:新書《七感遊戲玩出七大能力》 【本公司所有版權,非經同意不得重製,違反必究。】 【節目歌曲因版權問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