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哪種親密關係,尊重彼此是獨立的個體是首要原則。……書中形形色色的家人與伴侶訪談,有助於我們循線找出在潛藏在立場衝突下的關係議題,從政治了解自己、家人與愛。
溫馨小提醒:
1. 談政治不要提高音量。
2. 喝酒不聊政治。
3. 不要把你贊同但來路不明的網路文章貼給另一半看(用你自己的話講出就好)。
4. 如果真的聊不起來,就不要開啟話題。
5. 不要一開頭就說:「你們xx 黨怎麼會這樣……」
6. 如果你的朋友嘲笑你另一半的政治立場,你應該幫你伴侶說話。
7. 不要去看你另一半在同溫層的網路留言。
8. 不要用 line 或 email 吵政治。
9. 理解對方是真誠支持他的政黨且立意良善,即使你們立場不同。
10. 切記,討論政治最終沒有贏家。
取自《在家不要談政治》
************************************
「找出政治爭執背後的真正糾結,避免它一再撕裂關係。專注解讀於情緒的意義,觀察那些一再重複的惱人經驗,它們會深深烙印在心裡。若能辦到,你就能從表相通往意識深層。為了讓你成功卸下武裝,找出爭執的根源是必要的;接著你便會清楚了解到,所愛之人並非你的敵人。」
藉著相異的政治立場,去探索如何經營關係,是這本書很重視的議題。延伸來說,不只有政治,任何價值觀上的不同,我們都可以學習尊重,而尊重是維繫關係的基礎。
沒有尊重,難以理性討論!
有時候我們因為對方的想法跟我們不同,就直接把對方當成敵人對待。我真的很納悶,這過程是好到了誰?
還有很多人,傷害對方,只為了證明自己對。我實在難以理解,傷害對方,就真的帶來了愉悅嗎?
不過,在家庭中,還是有朋友樂此不疲,把爭論當成討論,終日激憤,把言語當成利劍不斷進行攻擊。衷心祝福他們,藉著作者的提醒,找到修復關係的方式!
最後,今天是平安夜,不管各位朋友的立場,是相同還是相異,都祝福各位平安!
************************************
【文/ 珍.賽佛】
如何自己診療自己的政治病
要如何自己進行我對訪談對象所做的事呢?
首先分析你的爭執模式。找出你做了哪些事造成爭執,就能快速展開改變關係的過程。你可以靠自己,無須藉助他人之力,清楚地評斷自己在關係中扮演的角色,你能馬上開始實行。一開始先不要害怕,盤點你自己討人厭的行為。如果以下的敘述聽起來很熟悉,就要多加留意。承認這些症狀,就可以治癒政治病,或至少緩解狀況。
***
症狀檢查
症狀一:你刻意用充滿敵意的評語開啟政治「討論」。例如,「你有看到川普今天在推特上發的無恥言論嗎?)。
症狀二:就算對方安靜下來,離開位子、要求你停下來,清楚地表達不想要參與討論,你還是不斷地評論新聞。
症狀三:你不斷拿與自己觀點相同的新聞評論轟炸對方,卻拒絕閱讀、收看或聆聽任何其他立場的資訊。
症狀四:你清楚地表示,對方要為民主制度與美國精神的崩壞負責,因為他做了錯誤的投票決定。
症狀五:你很少以正常的語氣談論政治,總是大吼大叫或哭泣。你很常翻白眼。
症狀六:一找到機會就要延續上次的吵架話題,也不管對方的感受或意願。
症狀七:對方講了什麼挑釁的話,你總是上鉤想反擊。你老是找藉口:「我就是克制不了自己。」
症狀八:對方的觀點讓你超火大,你完全看不出當中有任何價值或正當性。改變對方觀點是你唯一的目標。
在政治對立變得更嚴重、引起更多爭執之前,現在就是你開始自我檢視的時候。然而,你要如何找出藏在政治爭執下的情感根源?下面一些問題可以刺激思考,讓你探究自己的情緒根源,以及你怎麼對待立場不同的家人或伴侶。這些問題我會讓受訪者回答,也會拿來自我反省。保持開闊的心胸,即使答案很不堪,或喚起痛苦的過往及感情經歷,也試著去接受。有耐心,就會有所頓悟,終將如釋重負。
請明白,只要一展開自我探詢,就有助於找到答案,找出政治爭執背後的真正糾結,避免它一再撕裂關係。專注解讀於情緒的意義,觀察那些一再重複的惱人經驗,它們會深深烙印在心裡。若能辦到,你就能從表相通往意識深層。為了讓你成功卸下武裝,找出爭執的根源是必要的;接著你便會清楚了解到,所愛之人並非你的敵人。
我也建議你注意自己的夢,它往往未經修飾,也沒有被善加利用的資源。無意識會透過它們跟你溝通。夢境能顯示清醒時沒有意識到的真相。梅根的父親因政治理念不合而惡狠狠對待女兒。梅根曾夢到父親去世,然後從棺材裡坐起來發表自己的輓詞。這個夢有些詼諧卻精準地預言到,直到人生最後一刻,她爸爸都會掌握決定權。
進行自我探究的基本原則就是問自己,潛藏在政治爭執背後的起因為何,心理議題如何透過政治歧見顯現出來。表面上的爭執理由無論多合理,也不要受其迷惑。就像我們訪談中所見,將注意力從政治轉到心理因素,便能揭開政治爭執的真相。
***
五個自我探究的基本問題
這些問題有助於你發現養成政治爭執模式的人生經歷或心理根源:
問題一:對方的行為、性格是否使我想起家裡的任何人?
問題二:為什麼和這個人爭執會讓我這麼生氣?在政治範疇之外,過往的人生中有這樣生氣過嗎?
問題三:我只是想要對方傾聽我的觀點,或其實企圖想改變他的想法?這是否重現了我過往哪個經歷?
問題四:我為何會如此急切地想讓對方接受我的想法?
問題五:除了政治以外,兩人在相處上有什麼部分讓我很不滿?為什麼?如果伴侶不想談論某些新聞議題,或是我意識到再怎麼談都不會有結果,為什麼我還是堅持要講?
***
給政治對立的你們一些建議
除了努力進行自我覺察,釐清自己過往經歷的問題根源,你也可以在下次談政治時採用「政治達人保證不再吵架的十大妙招」,自我覺察的效果必會加乘。
以下的篇幅彙整了一些建議,教你如何從自身做起,轉變在政治對立下焦躁不安的氛圍。經由自我覺察改變自己的行為,就能帶來轉化,如同微笑表情已被證明能讓人更開心。以下的建議取自我的生活經歷、心理治療的工作經驗,以及最重要的,是受訪者們教我的事情。銘記於心並且加以實踐,就能帶領你跨越政治對立的鴻溝,還會有許多正面發展。只需誠心努力,就比較不會那麼生氣,情緒也會比較穩定,而對方也會注意到你的改變。就如同許多受訪者的經驗,你也會發現彼此變得更親密,也更能接受政治以外的歧見。比起原本就立場相同、無需協調的伴侶,你們會更珍惜這段關係。
我所給的建議很多像是常識,但從生活與工作中我發現,如果內心有障礙、幻想或是隱藏的意圖,就算知道應該怎麼做,也很少會落實。因此我相信,推測並探究所有可能的阻礙,找出自己對不同立場的態度、偏見及想像,是必要的事情。打破與異溫層的互動固定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
政治達人保證不再吵架的十大妙招
第一式:切勿提高音量
就算只是大聲一點點,對方也會覺得你在大吼大叫。提高音量保證會讓敵意上升,對方自然就停止溝通,不再聽你講話。如此一來,就不可能有理性討論的空間。
第二式:朋友之間絕不喝酒聊政治
即使在完全清醒的狀態下,談論敏感話題都很難好好應對,更不用說是幾杯黃湯下肚之後。
我所訪談的挺川普同志伴侶──彼得與杰克,以前習慣在喝幾杯之後開始吵政治,爭論總統的人格。最後無可避免地大小聲起來(謹記「第一式」)、摔門。有一次還吵到砸爛手機,不久後他們達成了共識,絕不會再喝酒談政治。請以此為借鏡。
第三式:千萬不可不顧對方的意願,就將文章或網站連結塞給你的伴侶、親人或朋友,無論那個議題有多爭議、論點多麼符合你的立場。
如果你一定要和朋友或伴侶分享特定黨派立場的文章,就要照哈利與艾倫的方式。艾倫先寫紙條問道:「哈利,如果我給你一篇文章,表達我在某個議題上的觀點,你願意讀嗎?當然,我也會讀你寄給我的東西。」
不過他們很少要對方讀。
我還提供一個小撇步。表達意見時用自己的話,不要引述「專業的」外部資料,否則只會將對方越推越遠。
第四式:如果兩個人遇到某個話題就聊不下去,那就不要談。
對於某個敏感議題,有許多與你立場相同的人能討論,你不用硬要去找無法進行理性對話的人。你知道什麼事不能聊。要和對方達成共識,有意識地避免衝突破壞關係,不要打破這個默契。要進入成熟的關係,一部分在於承認,有些事一談就只會引起彼此的痛苦。
你依舊能忠於自己的理念,無需強加在沒意願接受的人身上。
第五式:討論政治時,開頭千萬別說「你們那派的人怎麼會這麼認為……」。
這不是對話的開場白而是譴責。表現出厭惡或鄙視他的立場,他必定會被激怒,拒絕與你交流。在羞辱對方之後,你們不可能還會有理智、和善的討論。
第六式:如果與你同陣營的人當眾嘲諷、侮辱你伴侶的政治觀點或人格,你有義務挺身捍衛。彼此都要為對方講話。
不吭聲的話,等同於背棄你的伴侶。
第七式:若伴侶、家人跟你立場不同,就別讀他們在社群網站上的政治貼文。
你可以料到他會在社群網站上貼什麼卻忍不住想引戰(請看「第五式」)。雖然網路評論是公開的,但這件事跟偷看對方的日記沒兩樣,是個禁忌。
第八式:永遠不要用電子郵件或簡訊吵政治
寄電子郵件或傳訊息似乎比較簡單,但很沒人情味,會傷感情,更容易造成誤會。如果你真的想討論並找出解方,就應該打電話、親筆寫封信或安排見面。
第九式:不管你有多討厭他的立場,都要相信他的誠意與善意。
相互尊重是理性討論的先決條件,也是愛的必要成分。
第十式:接受現實,吵政治沒有贏家。
想清楚,你永遠也無法改變對方的想法,不管是政治還是其他方面,所以別再嘗試了。只要你放下那個念頭,你們馬上便能禮尚往來地重啟溝通。不暗自抱持任何意圖,只是單純說明你自己的立場,這才是有效的溝通。
我們都會幻想自己有說服他人的能力,可以改變別人,尤其是我們重視的人。其實我們對他人的影響力很有限,但自己不願面對現實,所以才會感到無助。在感情以及政治上,若能承認自己影響力有限,遵循此原則,就會產生正面效果。放棄不可能達成的目標,自然就能提升對話品質,贏得對方的信任,甚至挽救你們的關係。
.
以上文字取自
在家不要談政治:擁抱不同立場,修補彼此的關係黑洞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2120
可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a.2481921385304…/3207308265952128
.
12/28蔡璧名老師《學會用情: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2》新書分享會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39134477005452/
三峽公益講座_愛得圓融,被愛也欣喜_談感恩與祝福的心法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270247934072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親人去世禁忌」的推薦目錄:
- 關於親人去世禁忌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親人去世禁忌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親人去世禁忌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 關於親人去世禁忌 在 [心情] 讓人無言的喪禮禁忌… - 看板marri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親人去世禁忌 在 親人過世禁忌有哪些?服喪多久能去廟裡拜拜?8小時內不能碰 ... 的評價
- 關於親人去世禁忌 在 親人過世百日禁忌!服喪期間可以拜訪親友嗎?守孝該注意什麼 ... 的評價
- 關於親人去世禁忌 在 遺像擺放有大禁忌!家中親人去世後,遺像千萬不能放這兩個地方 的評價
- 關於親人去世禁忌 在 親人去世以後,這8個禁忌不能犯,當心冤魂纏上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親人去世禁忌 在 喪事期間可以愛愛嗎? 的評價
- 關於親人去世禁忌 在 喪事禁忌去別人家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親人去世禁忌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無論是哪種親密關係,尊重彼此是獨立的個體是首要原則。……書中形形色色的家人與伴侶訪談,有助於我們循線找出在潛藏在立場衝突下的關係議題,從政治了解自己、家人與愛。
溫馨小提醒:
1. 談政治不要提高音量。
2. 喝酒不聊政治。
3. 不要把你贊同但來路不明的網路文章貼給另一半看(用你自己的話講出就好)。
4. 如果真的聊不起來,就不要開啟話題。
5. 不要一開頭就說:「你們xx 黨怎麼會這樣……」
6. 如果你的朋友嘲笑你另一半的政治立場,你應該幫你伴侶說話。
7. 不要去看你另一半在同溫層的網路留言。
8. 不要用 line 或 email 吵政治。
9. 理解對方是真誠支持他的政黨且立意良善,即使你們立場不同。
10. 切記,討論政治最終沒有贏家。
取自《在家不要談政治》
************************************
「找出政治爭執背後的真正糾結,避免它一再撕裂關係。專注解讀於情緒的意義,觀察那些一再重複的惱人經驗,它們會深深烙印在心裡。若能辦到,你就能從表相通往意識深層。為了讓你成功卸下武裝,找出爭執的根源是必要的;接著你便會清楚了解到,所愛之人並非你的敵人。」
藉著相異的政治立場,去探索如何經營關係,是這本書很重視的議題。延伸來說,不只有政治,任何價值觀上的不同,我們都可以學習尊重,而尊重是維繫關係的基礎。
沒有尊重,難以理性討論!
有時候我們因為對方的想法跟我們不同,就直接把對方當成敵人對待。我真的很納悶,這過程是好到了誰?
還有很多人,傷害對方,只為了證明自己對。我實在難以理解,傷害對方,就真的帶來了愉悅嗎?
不過,在家庭中,還是有朋友樂此不疲,把爭論當成討論,終日激憤,把言語當成利劍不斷進行攻擊。衷心祝福他們,藉著作者的提醒,找到修復關係的方式!
最後,今天是平安夜,不管各位朋友的立場,是相同還是相異,都祝福各位平安!
************************************
【文/ 珍.賽佛】
如何自己診療自己的政治病
要如何自己進行我對訪談對象所做的事呢?
首先分析你的爭執模式。找出你做了哪些事造成爭執,就能快速展開改變關係的過程。你可以靠自己,無須藉助他人之力,清楚地評斷自己在關係中扮演的角色,你能馬上開始實行。一開始先不要害怕,盤點你自己討人厭的行為。如果以下的敘述聽起來很熟悉,就要多加留意。承認這些症狀,就可以治癒政治病,或至少緩解狀況。
***
症狀檢查
症狀一:你刻意用充滿敵意的評語開啟政治「討論」。例如,「你有看到川普今天在推特上發的無恥言論嗎?)。
症狀二:就算對方安靜下來,離開位子、要求你停下來,清楚地表達不想要參與討論,你還是不斷地評論新聞。
症狀三:你不斷拿與自己觀點相同的新聞評論轟炸對方,卻拒絕閱讀、收看或聆聽任何其他立場的資訊。
症狀四:你清楚地表示,對方要為民主制度與美國精神的崩壞負責,因為他做了錯誤的投票決定。
症狀五:你很少以正常的語氣談論政治,總是大吼大叫或哭泣。你很常翻白眼。
症狀六:一找到機會就要延續上次的吵架話題,也不管對方的感受或意願。
症狀七:對方講了什麼挑釁的話,你總是上鉤想反擊。你老是找藉口:「我就是克制不了自己。」
症狀八:對方的觀點讓你超火大,你完全看不出當中有任何價值或正當性。改變對方觀點是你唯一的目標。
在政治對立變得更嚴重、引起更多爭執之前,現在就是你開始自我檢視的時候。然而,你要如何找出藏在政治爭執下的情感根源?下面一些問題可以刺激思考,讓你探究自己的情緒根源,以及你怎麼對待立場不同的家人或伴侶。這些問題我會讓受訪者回答,也會拿來自我反省。保持開闊的心胸,即使答案很不堪,或喚起痛苦的過往及感情經歷,也試著去接受。有耐心,就會有所頓悟,終將如釋重負。
請明白,只要一展開自我探詢,就有助於找到答案,找出政治爭執背後的真正糾結,避免它一再撕裂關係。專注解讀於情緒的意義,觀察那些一再重複的惱人經驗,它們會深深烙印在心裡。若能辦到,你就能從表相通往意識深層。為了讓你成功卸下武裝,找出爭執的根源是必要的;接著你便會清楚了解到,所愛之人並非你的敵人。
我也建議你注意自己的夢,它往往未經修飾,也沒有被善加利用的資源。無意識會透過它們跟你溝通。夢境能顯示清醒時沒有意識到的真相。梅根的父親因政治理念不合而惡狠狠對待女兒。梅根曾夢到父親去世,然後從棺材裡坐起來發表自己的輓詞。這個夢有些詼諧卻精準地預言到,直到人生最後一刻,她爸爸都會掌握決定權。
進行自我探究的基本原則就是問自己,潛藏在政治爭執背後的起因為何,心理議題如何透過政治歧見顯現出來。表面上的爭執理由無論多合理,也不要受其迷惑。就像我們訪談中所見,將注意力從政治轉到心理因素,便能揭開政治爭執的真相。
***
五個自我探究的基本問題
這些問題有助於你發現養成政治爭執模式的人生經歷或心理根源:
問題一:對方的行為、性格是否使我想起家裡的任何人?
問題二:為什麼和這個人爭執會讓我這麼生氣?在政治範疇之外,過往的人生中有這樣生氣過嗎?
問題三:我只是想要對方傾聽我的觀點,或其實企圖想改變他的想法?這是否重現了我過往哪個經歷?
問題四:我為何會如此急切地想讓對方接受我的想法?
問題五:除了政治以外,兩人在相處上有什麼部分讓我很不滿?為什麼?如果伴侶不想談論某些新聞議題,或是我意識到再怎麼談都不會有結果,為什麼我還是堅持要講?
***
給政治對立的你們一些建議
除了努力進行自我覺察,釐清自己過往經歷的問題根源,你也可以在下次談政治時採用「政治達人保證不再吵架的十大妙招」,自我覺察的效果必會加乘。
以下的篇幅彙整了一些建議,教你如何從自身做起,轉變在政治對立下焦躁不安的氛圍。經由自我覺察改變自己的行為,就能帶來轉化,如同微笑表情已被證明能讓人更開心。以下的建議取自我的生活經歷、心理治療的工作經驗,以及最重要的,是受訪者們教我的事情。銘記於心並且加以實踐,就能帶領你跨越政治對立的鴻溝,還會有許多正面發展。只需誠心努力,就比較不會那麼生氣,情緒也會比較穩定,而對方也會注意到你的改變。就如同許多受訪者的經驗,你也會發現彼此變得更親密,也更能接受政治以外的歧見。比起原本就立場相同、無需協調的伴侶,你們會更珍惜這段關係。
我所給的建議很多像是常識,但從生活與工作中我發現,如果內心有障礙、幻想或是隱藏的意圖,就算知道應該怎麼做,也很少會落實。因此我相信,推測並探究所有可能的阻礙,找出自己對不同立場的態度、偏見及想像,是必要的事情。打破與異溫層的互動固定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
政治達人保證不再吵架的十大妙招
第一式:切勿提高音量
就算只是大聲一點點,對方也會覺得你在大吼大叫。提高音量保證會讓敵意上升,對方自然就停止溝通,不再聽你講話。如此一來,就不可能有理性討論的空間。
第二式:朋友之間絕不喝酒聊政治
即使在完全清醒的狀態下,談論敏感話題都很難好好應對,更不用說是幾杯黃湯下肚之後。
我所訪談的挺川普同志伴侶──彼得與杰克,以前習慣在喝幾杯之後開始吵政治,爭論總統的人格。最後無可避免地大小聲起來(謹記「第一式」)、摔門。有一次還吵到砸爛手機,不久後他們達成了共識,絕不會再喝酒談政治。請以此為借鏡。
第三式:千萬不可不顧對方的意願,就將文章或網站連結塞給你的伴侶、親人或朋友,無論那個議題有多爭議、論點多麼符合你的立場。
如果你一定要和朋友或伴侶分享特定黨派立場的文章,就要照哈利與艾倫的方式。艾倫先寫紙條問道:「哈利,如果我給你一篇文章,表達我在某個議題上的觀點,你願意讀嗎?當然,我也會讀你寄給我的東西。」
不過他們很少要對方讀。
我還提供一個小撇步。表達意見時用自己的話,不要引述「專業的」外部資料,否則只會將對方越推越遠。
第四式:如果兩個人遇到某個話題就聊不下去,那就不要談。
對於某個敏感議題,有許多與你立場相同的人能討論,你不用硬要去找無法進行理性對話的人。你知道什麼事不能聊。要和對方達成共識,有意識地避免衝突破壞關係,不要打破這個默契。要進入成熟的關係,一部分在於承認,有些事一談就只會引起彼此的痛苦。
你依舊能忠於自己的理念,無需強加在沒意願接受的人身上。
第五式:討論政治時,開頭千萬別說「你們那派的人怎麼會這麼認為……」。
這不是對話的開場白而是譴責。表現出厭惡或鄙視他的立場,他必定會被激怒,拒絕與你交流。在羞辱對方之後,你們不可能還會有理智、和善的討論。
第六式:如果與你同陣營的人當眾嘲諷、侮辱你伴侶的政治觀點或人格,你有義務挺身捍衛。彼此都要為對方講話。
不吭聲的話,等同於背棄你的伴侶。
第七式:若伴侶、家人跟你立場不同,就別讀他們在社群網站上的政治貼文。
你可以料到他會在社群網站上貼什麼卻忍不住想引戰(請看「第五式」)。雖然網路評論是公開的,但這件事跟偷看對方的日記沒兩樣,是個禁忌。
第八式:永遠不要用電子郵件或簡訊吵政治
寄電子郵件或傳訊息似乎比較簡單,但很沒人情味,會傷感情,更容易造成誤會。如果你真的想討論並找出解方,就應該打電話、親筆寫封信或安排見面。
第九式:不管你有多討厭他的立場,都要相信他的誠意與善意。
相互尊重是理性討論的先決條件,也是愛的必要成分。
第十式:接受現實,吵政治沒有贏家。
想清楚,你永遠也無法改變對方的想法,不管是政治還是其他方面,所以別再嘗試了。只要你放下那個念頭,你們馬上便能禮尚往來地重啟溝通。不暗自抱持任何意圖,只是單純說明你自己的立場,這才是有效的溝通。
我們都會幻想自己有說服他人的能力,可以改變別人,尤其是我們重視的人。其實我們對他人的影響力很有限,但自己不願面對現實,所以才會感到無助。在感情以及政治上,若能承認自己影響力有限,遵循此原則,就會產生正面效果。放棄不可能達成的目標,自然就能提升對話品質,贏得對方的信任,甚至挽救你們的關係。
.
以上文字取自
在家不要談政治:擁抱不同立場,修補彼此的關係黑洞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2120
可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3207308265952128
.
12/28蔡璧名老師《學會用情: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2》新書分享會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39134477005452/
三峽公益講座_愛得圓融,被愛也欣喜_談感恩與祝福的心法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270247934072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親人去世禁忌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八卦
生死禁忌
文:薯伯伯
我有次到西藏朋友家中探訪,看到客廳的櫃子玻璃上放著數張照片,但有些人臉奇怪地被剪去。我心想,是不是好像小學生那樣,跟朋友吵架後,就把仇人的頭部撕下,但怎麼看也不題像是這種原因。
一問才知,原來那些沒臉孔的人,是已經去世了。按西藏的習俗,西藏人在親友去世後,普遍都不會留下照片。不單不留照片,甚至連名字也儘量不叫,只會稱之為「drong-ken」(གྲོངས་མཁན་),就是逝者的意思。如果親人經常叫死者的名字,會使逝者在輪迴路上回頭,影響來生。傳統上漢人也忌諱直呼死者名字,但大多是出於禮數,而不是宗教習俗(有關漢人這方面的傳統,可參見《禮記‧檀引》)。
剛到西藏開咖啡館那年,對這些習俗完全不熟悉,有次看到經營小賣部的鄰居家前圍了白色的簾幕,我好奇地探頭進去一看,見他們忙著包饃饃(類似包子、餃子之類),也有其他鄰居坐著吃饃饃。
我沒有想到會是別的事情,當時還笑著問:「阿姐, 你們在野餐嗎?」鄰居大姐沒有回答,只是說:「來吃一點饃饃嗎?」我說好,便坐進去。饃饃肉汁豐富,吃起來味道甚佳。我問鄰居:「你們弄這麼多饃饃,今天是甚麼特別的日子?」
鄰居大姐說:「因為我的女兒去世了。」
我嚇了一跳,她女兒很年青,大概就只有二十來歲,怎麼一下子就死了?後來聽說是在林芝工作時被毒死,反正其他人也是這麼說,具體是甚麼原因,我也沒有問了。我當時拿了一些錢,放在白色信封裡,問明藏人沒有帛金金額尾數單雙的禁忌,便交給了鄰居大姐。
鄰居大姐平和地說了聲謝謝,又叫我多吃一些饃饃。我忽然想起自己以前好像曾經拍攝過死者的照片,就存在電腦裡。那個年代智能手機還不太流行,我猜想他們未必有女兒的照片,便主動說:「我有些你們女兒的照片,就在電腦裡,不如我打印出來,給你們留一份?」鄰居一聽,帶點尷尬語氣,連聲說不。
然後我又想起,雖然跟鄰居家的女兒見過很多次面,但從來沒有問過名字,或是問了卻忘記,便道:「你的女兒其實叫甚麼名字呢?」逝者的繼父聽吧,語氣十分別扭,吞吞吐吐地說:「這個嘛⋯⋯這個怎麼說呢⋯⋯其實我們藏族人,人去世後,都不會再提他們的名字了。」他這樣說,我才知道自己犯了禁。過了多年,想起那次的失禮,還是覺得尷尬萬分。
說到西藏的禁忌,大概因為我在西藏居住多年,經常收到來信,問我在這塊土地上,有甚麼風俗習慣一定要留意。我把一些基本的禁忌告訴遊客後,總會說一句:「西藏禁忌其實很多,有些是意想不到的,身為遊客,若然不小心犯禁,只要誠心道歉,當地人明知你不懂規矩,其實都是挺包容。」
就像鄰居女兒喪事上,我在短短數分鐘裡,把喪禮當野餐,又說要洗照片給死者父母,又問對方逝者名字,一分鐘犯了數個禁忌。幸好鄰居也明白我只是無心之失,也沒有怪責我,更沒有影響我們之間的睦鄰關係。反正事情過後,我們每次見面,都是照樣打招呼,鄰居關係非常和睦。
過了數月,他們就搬走了,好多年都沒見到。早幾天在街上碰面,虛寒問暖,忽然想起往事,是以寫文記之。
—————
照片:天葬的禿鷲,直貢提寺上空。
親人去世禁忌 在 親人過世禁忌有哪些?服喪多久能去廟裡拜拜?8小時內不能碰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而今天要來分享的是, 以喪家的角度, 探討 親人 剛過世時、治喪期間以及百日、對年內的 禁忌 。 究竟 親人 過世 禁忌 ... 老人 去世 後,有2樣遺物不能燒,有1件東西 ... ... <看更多>
親人去世禁忌 在 親人過世百日禁忌!服喪期間可以拜訪親友嗎?守孝該注意什麼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親人 過世百日 禁忌 !服喪期間可以拜訪親友嗎?守孝該注意什麼?【單程 ... 老人 去世 後,有2樣遺物不能燒,有1件東西一定要燒掉!否則家裏將陰魂不散 ... ... <看更多>
親人去世禁忌 在 [心情] 讓人無言的喪禮禁忌… - 看板marri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是否同意記者抄文:NO
我岳母上週意外過世了。
我和老婆工作都在中部,也住在中部,離我爸媽家不遠;岳家則是在南部。
接到岳家通知後,我載著老婆趕回南部。因為宗教信仰和法律背景的關係,我有參
與助念阿彌陀佛以及檢察官相驗的過程,在南部住了幾天,大致處理一些事情後,
身為無奈的上班族,我和老婆又趕回中部,回公司上班。我也搭乘下午的班機到中
國出差。
回中部之前,岳父特別告訴我,禮儀師有交代,因為我和太太有見到岳母的遺體,
所以在岳母出殯前,我們不可以進我父母的家裡。
我太太從小耳濡目染,比較相信這種禁忌。因為我在中國出差,傷心的她想要有人
陪伴,原本想回婆家睡覺,但又擔心禁忌問題,所以,她傳訊息來問我的意見。
我是這樣回她的:
妳是我們家的媳婦,妳的媽媽過世,我們當然會好好照顧妳。怎麼可能在這段期間
不讓妳進家門?
妳放心回婆家睡覺,我們家裡有正信的信仰,不用擔心這種禁忌的問題。
娘家媽媽過世,喪事期間不能進婆家?
這種禁忌真的很讓人無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7.151.134.7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504541645.A.F57.html
※ 編輯: dummy5566 (107.151.134.74), 09/05/2017 00:14:53
我瞭解這些禁忌或習俗有它形成的原因,我把這篇寫在婚姻板而不是民俗板,
是因為我覺得,假如我們家沒有挺這個媳婦,那我太太真的會很辛苦。
※ 編輯: dummy5566 (107.151.134.74), 09/05/2017 00:23:42
我們家有正信的信仰,不擔心這種禁忌。
我知道岳父是好意,我也沒有怪他。服喪期間,我們也不會跑去別人家。
我只是覺得,如果連婆家都不能進,這個媳婦就太辛苦了。這種「連婆家都不能進」的
禁忌讓我覺得很無言。傳統習俗中,媳婦在喪禮有很多事要做,包括幫往生的公婆換衣
服、拜菜飯等等,這種時候,就把媳當自家人;但媳婦需要協助的時候,卻又把她當外
人。
※ 編輯: dummy5566 (107.151.134.74), 09/05/2017 00:39:36
我反應大?樓上二位可以說說我有什麼反應嗎?
岳父跟我說的不會影響我,所以沒關係。他真正影響的是我太太。
※ 編輯: dummy5566 (107.151.134.74), 09/05/2017 07:17:36
我不知道我到底有什麼地方讓各位覺得「反應太大」,有人能說一下嗎?
我岳父叫我不要回爸媽家,也不讓他女兒進婆家。我當下就是「喔」然後沒有任何
反駁,到底是哪裡反應大?各位從哪裡看到我反應大?
後來是我太太說,她心情很低落,想回婆家睡覺,但又擔心她爸爸的禁忌。
我就告訴她,我們家有正信的信仰,不擔心這些禁忌。
我有哪裡不喜歡我岳父?我有哪一個字說我岳父是歪信?我只說這種禁忌很讓人無言。
有位板友說得好,如果把岳父改成婆婆,或許板上各位的反應就完全不同了。
什麼宗教並不重要,不管是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回教,只要不會讓信徒覺得困擾
就可以了。板上有位禮儀師站內信告訴我化解的方法,跟樓上這位板友教的很像。
他說,先去土地公廟拜拜,或去熱鬧的地方感染正能量,最好帶張淨符在身邊,如
果沒能去土地公廟拜拜,進家門後燒香跟家中神明報告,就可以化解這種禁忌。
像這種有教導化解的方法,對我太太的困境也有幫助。如果你要說這是「正信」的
信仰,我也沒有意見。
但我岳父傳達的民俗禁忌,只有禁止,沒有任何化解方法,對我太太的困境完全置
之不理,就讓人很無言。
※ 編輯: dummy5566 (107.151.134.74), 09/06/2017 00:16:56
妳不能理解是妳的問題。事實上我太太到現在仍然被這個禁忌困擾。
我跟我太太說沒關係,我爸媽也跟我太太說沒關係,但是岳父仍然跟我太太說不行。
這樣妳有看懂了嗎?
你可以明確指出哪一段內文嗎?
只說「感覺」,我也感覺你們充滿偏見。
事實上就是我爸媽ok但岳父堅持,請學會看懂中文好嗎?
習俗禁忌對民眾影響很深遠。我不在意,我爸媽不在意,但是我太太還是持續覺得
困擾。她雖然去公婆家睡,但心裡一直覺得不安。
這個困擾,儘管我跟他說「沒關係」,公婆也跟她說「沒關係」,她還是非常在意。
並不像上面許多板友說的「你爸媽不在意不就得了」。
我不會被這個習俗困擾,但我太太會,她被困擾,我又不在旁邊,很難幫得上忙。
我不是對岳父有意見,而是對這個禁忌有意見。倘若那個禮儀師有告訴我岳父化解
的方法,我岳父就會讓我太太依法化解,而不是禁止她回婆家。
※ 編輯: dummy5566 (211.22.185.43), 09/07/2017 09:01: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