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 My baby boy is born!!!👶🏻
3kg, super lovely😍
🈹
原來生仔真係好痛㗎😱
搏鬥36小時 可惜最終都係要剖腹
無辦法 安全最緊要嘛
#養兒方知父母恩
🆎
英文名由KC契爺改好, Marat
佢話要好Man, Man 到心口有胸毛😏
㊗️
多謝仁安醫院所有護士和霍醫生的照顧
多謝這幾天來祝福探望我們的好朋友
多謝我屋企人的緊張和鼓勵
多謝BB爸爸的陪伴, 沒有你就不能有我們
🈵
#我已經患上我個BB最得意症
#視線不能轉移 #換片餵奶令人好忙
#新手父母多多指教 #契媽媽們爭換片
#中國其中一項偉大發明 #坐月 #正式開始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howtindo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新消息請到 http://www.howtindog.com 或訂閱 http://facebook.com/howtindogs 係兩個星期前錄的舊片, 我唔係病咗咁鬼耐. 雖然而家影音使團周身蟻, 都唔需要再打落水狗, 但係既然已經錄咗, 就出埋佢. 影音使團還有其他慣用技倆, 例如Arg...
視線不能轉移 在 howtindog Youtube 的評價
最新消息請到 http://www.howtindog.com
或訂閱 http://facebook.com/howtindogs
係兩個星期前錄的舊片, 我唔係病咗咁鬼耐. 雖然而家影音使團周身蟻, 都唔需要再打落水狗, 但係既然已經錄咗, 就出埋佢. 影音使團還有其他慣用技倆, 例如Argument from Silence, Argumentum ad Populum等, 不能盡錄. 都是一些故弄玄虛, 轉移視線的爛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01xOXkvdBA/hqdefault.jpg)
視線不能轉移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22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nwQTiHjFAoo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國務院港澳辦一連發出3篇聲明,強調中央有權力有責任維護香港憲制秩序。過去一年本港政治形勢遽變,泛民中央走上攤牌之路,中港關係緊繃,一國兩制何去何從,令人憂心。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關鍵在各守分際,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必須堅持,香港也不能成為顛覆基地。香港政局來到轉折點,各方對形勢發展各有判斷。今年立法會選舉,民主派力爭過半議席,有機會實現,有人主張「政治攬炒」,一邊癱瘓立法會和政府運作,一邊借助外部勢力,逼中央讓步,然而看在中央眼裏,大有可能視之為顛覆破壞「一國」。對於任何國家來說,國家安全都有絕對凌駕性,沒有妥協空間。以國家安全作為政治要脅籌碼,不惜一切硬撼,隨時粉身碎骨,民主自由皆化為幻影。
蘋果頭條
抗爭運動未畫句號,抗疫工作又尚未成功,民望長期集體低迷的林鄭月娥管治班子,昨突傳出大地震消息。四名現任局長將會被撤換或調職,近日捲入兩辦地位風波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聶德權,率先被爆出被離任,以承擔「政治責任」,但其後傳他將平調為公務員事務局長,其空缺首度由「武官」、人境處長曾國衞接任。民政事務局長劉江華也盛傳因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大敗被撤換,由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民建聯成員徐英偉頂上。民主派及政治學者分析,今次調動反映北京對港將有更鷹派路線,甚至淪為槍桿子政權。
東方正論
特區淪陷,兩制崩壞,黑暴與疫禍夾擊,反對派拉布癱瘓議會,港府招架無力,形勢危急,港澳辦中聯辦代中央行使監督特區權力,齊發聲指斥泛民議員亂港,警方一舉拘捕黎智英及泛民領袖共十五人,一時間風聲鶴唳,預警必有大事發生,果然是一國出手先兆,率先整頓的是特區問責班子。
昨日傳來港府大地震,消息指有四名局長將會離任,當中包括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羅智光、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和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據悉勞福局副局長徐英偉將獲委任為民政局局長,機電署署長薛永恒出任創科局局長,而金融發展局行政總監許正宇則會出掌財經局。而最令人矚目的調動是入境處處長曾國衞,將會接替聶德權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而聶德權則會平調接掌公務員事務局。
星島社論
政府昨傳出問責班子人事調動消息,五個局長職位將換人;與此同時,港澳辦發言人就中央對港權力、泛民人士被捕及郭榮鏗蓄意癱瘓內會事件,連發三炮,火力極猛。兩件事之間有一條脈胳貫通,就是在中央眼中,反對派所為已嚴重衝擊「一國兩制」,超越主權底線,危害國家與香港根本利益,這亂局一定要強力遏止。因此,特區政府管治班子必須強化,而「兩辦」則根據中央授予的權責,依法出手撥亂反正。
港澳辦與中聯辦發言人上周二齊轟郭榮鏗濫用權力,惡意拖延內會會議,涉嫌公職人員行為失當,泛民隨即反擊,將視線轉移到《基本法》二十二條,質疑兩辦無權干預立會。港澳辦發言人對此作出強力駁斥,主要指出三點:中央按《憲法》與《基本法》管轄香港特區,授予高度自治權,既然由其授權,當然有權監督;一般而言,中央對香港事務不會過問,但如出現嚴重情況,影響「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實施,中央就必須出手;港澳辦與中聯辦獲中央授權負責香港事務,依法完全有權監督立法會。
經濟社評
新冠肺炎前天零確診,過去超過一星期亦已一直保持單位數字以下,港府昨天仍宣布將限聚令、停業令延長多14天,復業希望幻滅,不少業界表示失望。疫情稍見緩和,港府須盡快制定復業路綫圖,做好平衡防疫與經濟,並研究是否靈活適度放寬限制,如現時市民普遍的共識,是最多4人同枱進食放寬至6人。
如果政府再了解後,認為可行,風險可控,便可隨時放寬,毋須等待下次限聚令到期,因此可更快回應市民所急所需,是減官僚丶增實效的好事。
港府昨宣布,限聚令和對11類行業的停業令將延長至5月7日,但會放寬食肆入座不得超過5成限制,惟仍維持每枱不能多過4人和每枱相距1.5米的措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wQTiHjFAoo/hqdefault.jpg)
視線不能轉移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3月29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wJ0tcBkdoS0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館藏風波再起,由於觸及國家和《港區國安法》等議題,社會上的討論,又充滿了「黃藍」對壘火藥味,事事敲問政治立場、「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等邏輯,轉移了視線,反而妨礙平常心以事論事。西九文化區管理混亂、M+博物館採購政策透明度不足,遭人詬病多年,不同陣營輿論過去都曾炮轟,真正問題是當局有否認真汲取教訓,切實改善,不當冤大頭亂花公帑。中央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西九將擔當重要角色,當中M+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均為重要項目。
蘋果頭條
兩度獲得金像獎男配角的廖啟智上周一(22日)驚爆患上胃癌,病情一度嚴重,要入院治療及全面停工。當日有報道指智叔情況好轉,但希望低調養病,獲演藝圈各方好友祝福。可惜,今日傳來噩耗。智叔經理人公司今日晚上發訃聞,宣佈智叔今日晚上約8時半,在威爾斯親王醫院離世,其時家人在身邊相伴,終年67歲。魯振順與智叔同屬第八期訓練班出身,他得知智叔離世後,大嘆人生無常,要珍惜眼前人
東方正論
香港遭受暴疫夾擊,經濟蕭條,元氣大傷,最新失業率攀升至7.2%的17年來高位,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前景一片黯淡。天之驕子光環不再,原因固然是多方面,但歸根究柢是港府無能,既搞不好教育,又做不好培訓,甚至資源錯配,有工無人做,何況黑暴一役令僱主對年輕人卻步,更令失業問題成為死結。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昨日發表網誌,就青年失業問題侃侃而談。他指15至24歲人士的失業率高達15.6%,人數達35,500人,當中應屆畢業生約佔10,400人。
星島社論
全國人大常委會今明兩日開會,審議《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的修訂。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料會議周二早上便會結束,若商討的事項獲得通過,將會就修訂作出說明。可靠消息指,立法會議席分布很大機會採用「四三二」方案,即選舉委員會將產生四十個議席、功能界別佔三十席,而地區直選則佔二十席。消息又稱,部分功能組別選舉方法將有變動。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亦預料,日後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的決定,不能上訴及司法覆核,而委員會人數應是不多於十人的單位數字,警方及駐港國安公署會提供背景資料協助。
經濟社評
本港疫情進入清零關鍵時刻,適逢長假在即,專家認為暫時不宜放寬限聚措施,以免疫情反彈。大家應汲取之前教訓,當局固然要將防疫措施做得到位,市民亦切勿貪一時之快,在長假期間放縱群聚,以致增加播疫風險,各方須自律配合,鞏固得來不易的控疫成果,爭取香港早日清零。連續兩天本地零確診,是令人相當鼓舞的好消息,即使昨天有1宗初步源頭不明個案,正正反映第4波疫情已近尾聲,出現反覆在所難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J0tcBkdoS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