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不想過的生活,一直有人正在過著,那些你一直認為很難的遭遇,其實不過就是生活本身……
工作中還是難免有情緒化或者當炮灰的時候,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就告訴自己這只是一份工作,我沒有必要讓它毀掉我的個人行為,而且工作是可以換的,也沒有必要因為一些溝通上的錯位而去討厭一個人……
當自己不能討好所有人的時候,要怎麼樣獲得內心的平和,怎麼才能不去在意別人的評價,怎麼做到有力量去控制自己的行動?
你不只是要在心裡告訴自己不要在意這些人,告訴自己這些人的人生與你無關,你還必須要讓自己做得更好,在你選擇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遠到他們真的跟你不再是一個世界裡的人,遠到他們自己發覺這個議論只是自己純粹的無聊扯淡。
取自《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
*********************************
最近有人跟我討論我的工作型態,我是說到,我的工作不太穩定,不過比較能做我想做的事。
「至少賺到開心,是吧?!」對方這樣總結。
我本來附和了一下,這段互動就告一個段落。後來想想,也不純然是開心,因為很多人如果處在我的位子上,不會開心的。
以我來說,常常跟不同人互動,他們各自的情緒狀態也不同,是會遭遇大小不等的挫折的,而且還難以預期,至少不像坐辦公室。這如果是換成我所知道的一些朋友,那不安全感就會很強烈。
我同時感到興奮,也同時會有壓力。有時工作排得緊,睡眠就不得已被壓縮。有時工作排得鬆,又怕喝西北風。
相對於「開心」,我更像是不斷做對我來說,有意義的工作。做我的工作,要很有意志力,也要耐煩,更需要抗壓性,還有健康的身體。
這幾天賴芳玉律師問我:「你在做什麼?」
「我也不知道!」這是我常有的回答。
我是真的不太清楚怎麼說明,因為我的工作多變,難以定義。演講是各位可以看到的行程,心理治療是跟不同單位私底下的配合,可是,直播、出席新書分享、幫書寫序、大量閱讀推薦書、跟臉書上的朋友們相互陪伴……,這些林林總總,常常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或許,我的工作就是觀察人,以及思考跟人有關的議題。我常常感恩我能做到這種工作,成長飛速,很難無聊。
職場的議題我很少認真思考,這位作者的職場體悟可以參考。
對了,今天在和平青鳥跟賴律師會討論她的新書,會從她的書中,討論「魔幻、謊言、愛」這三個元素,會不同於之前的直播。歡迎各位朋友也一起來看看這有時間限定的美麗書店!
*********************************
當你不能討好所有人的時候
“ 我知道我不需要迎合所有的要求,也做不到讓所有人喜歡,可是當我身邊縈繞著這些躲避不開的聲音的時候,我還是難以抵擋不被影響。 ”
【文/ 達達令】
1
進入職場的第一年,很多人提醒我要保持低調千萬不要樹大招風,於是我就安靜的做一個職場小白,盡量不跟任何人起衝突,分配下來的事情也會一一完成沒有抱怨。
有一天我的主管找我談話,說我太低調太沉悶了,說部門招你們這一批應屆畢業生進來,就是希望你們有活力一些,也可以活躍團隊的氣氛。
主管還建議我,說你看跟你一起進公司的那個誰誰誰,他現在就已經開始接手一部分的重要工作了,你應該像他一樣多發言多提建議多表現自己,不然你的職場之路是很難走的。
於是後來的時間裡,我開始要求自己盡量多表現一些,比如主管分配工作的時候能主動承擔,比如部門分享活動的時候多跟同事互動,比如說經常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寫郵件跟主管彙報。
可是當我沉浸在這些希望討好同事以及主管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逐漸變成了一個很焦慮的人。
隔壁桌的同事今天的表情不對,我就會懷疑是不是自己今天在茶水間倒水的時候沒有跟她打招呼;主管把我昨天寫的方案退回來是不是覺得我寫得一塌糊塗;還有跟隔壁部門同事溝通工作的時候,我總是會提前在心裡問自己一遍,我最近有沒有在開會的時候反駁過他的建議讓他不高興了?
這種感覺讓我開始對職場產生恐懼,有段時間早上一度很害怕起床,走進公司門口打卡的時候我心裡就一直忐忑:天啊! 我祈禱今天不要讓我太心累,最好隔壁同事請假沒來就好了,最好主管出去見客戶就好了,這樣我就不用為了讓他們對我滿意而絞盡腦汁了。
這種狀況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辦法跟身邊的人說出我的焦慮,於是我開始自己寫日記,有天夜裡我突然想起我大四那一年在報社實習的經歷。
我當時被安排在政治新聞部門跟記者去跑新聞,因為是實習生,所以大部分時間做的都是打雜的事,比如說把記者老師今天寫出來稿子的基本版面排出來,然後送到校對室初審,接著把校對過後的稿件拿回來修改,再送二審,在這個期間我們還要把稿子交給負責整個專題排版的老師,讓他把各個豆腐塊平衡的放在一整個大版面上。
當時負責排版的老師是一個肉嘟嘟的男生,我已經忘記他的名字了,就叫他小K老師吧。
小K老師是個安靜的男子,至少在我那幾個月的相處時間的感受是這樣,他每天中午來報社,先將今天的新聞版面排出一個雛形,下午坐等記者把稿子拿回來放進去,再根據初審二審三審的結果不停的進行修改。
小K老師很有耐心,一個版面會有很多篇稿子,每一篇稿子的採訪記者都會來跟他打交道,要求加一句話改幾個字或者是一個標點符號,有時候會精確到標題要加大一個字型大小,他會一邊嚼著口香糖一邊哼著歌,嘴上一邊說著「別急別急,慢慢來……」然後手中的鍵盤飛快的切換著快捷鍵,三五下就把一個整齊的版面搞定了。
剩下的閒置時間,小K老師會一個人玩植物大戰僵屍,而且是一空閒下來就玩,哪怕是等著一個記者上洗手間的三五分鐘,他也會趕快把剛剛排版的視窗切換到遊戲這邊玩一下。
我有一次實在忍不住了就問他為什麼,他給我的回答是,我的手需要保持敏感度,這樣才能維持新聞版面排版的速度與品質,玩大戰僵屍時每一次他都會用不同的策略去嘗試,這樣還能保持頭腦接受資訊的反應速度。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有人玩起遊戲來還如此有理有據的,而且還是工作時間。
但是後來有一次的事情讓我印象深刻,那天晚上我們在值班,突然收到通知說某個新聞需要撤下來,所以值班的記者開始緊急安排替換的稿子,然後重新排版,但是卻發現按照這個速度排版下去,等到明天早上稿子也出不來,於是有人說要打小K老師的電話請求幫忙。
不一會小K老師來了,也是好脾氣慢悠悠的坐下來,然後移動指尖幾下就搞定了,那一刻我看到其他記者拿著版面飛快的拿去審核,再看到周圍一群人大大鬆了一口氣之餘,不停向小K老師表示感謝。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小K老師用自己的專業技能贏得了別人的尊重。
也是因為這樣,我想起他每次因為不喜歡運動,於是就很直接的拒絕辦公室舉辦的那些籃球賽羽毛球賽,他每天慢悠悠的在辦公室裡穿梭,然後安靜的在座位上玩遊戲,也不需要跟同事打成一片,但是身邊的同事都會對他客客氣氣,因為他們每天都在等著小K老師幫他們排出漂亮的版面來。
從想起這件事之後,我開始集中精力於我的工作本身,我做好每一個月兩期的企劃專題,跟客戶打交道的時候盡量留下文字檔筆記方便到最後能夠統一整理檔案,跟其他部門同事溝通的時候我也透過郵件提出需求,實在需要當面溝通的時候我也會先把事情來龍去脈解釋清楚,然後提出幾個選項好讓他配合我的工作。
工作中還是難免有情緒化或者當炮灰的時候,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就告訴自己這只是一份工作,我沒有必要讓它毀掉我的個人行為,而且工作是可以換的,也沒有必要因為一些溝通上的錯位而去討厭一個人,至於有時候需要做很多看起來很無聊沒用的事情時,我不再抱怨說自己是被逼的,我會告訴自己,那就當練習文筆或者蒐集行業資訊當長見識了就好。
***
2
當我到了第二份工作的時候,即使有段時間我一度陷入迷茫之中,因為我發現自己寫出來的方案沒有辦法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不過在那個時候的我已經學會說服自己,這就是我的風格,我只需要按照我的邏輯把屬於我的工作部分完成,至於涉及到這個產品的前景好與不好,我們做這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我不再去問這些終極問題。
在現在的學習思維裡,很多人會提倡專注是一種能力,尤其是在如今的碎片化資訊時代,能夠區別對待每天所接收到的各種知識觀點更是難能可貴,可是有時候我們卻忘了,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在人際關係上沒有辦法太過專注。
有人建議要經營自己的人脈,所以盡可能的認識更多的人更好,也有另外一種觀點就是人脈要學會斷捨離,尤其是要遠離負能量的朋友以及社群網站上那些很嚇人的沒有經過科學認證的所謂常識,於是我們一直強調要遠離有毒的雞湯以及那些不切實際的勵志故事。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雖然這麼做了,但是我們依然覺得焦慮,依然因為身邊的人評價你的瞬間就把你建立很長一段時間的自信給推翻掉。
而且有時候這些推翻是很有用的,比如跟你一起進公司的那個女生一年後就嫁人結婚生孩子當家庭主婦了,那個時候你覺得她太早把自己的一生就託付了,將來一定會後悔的,可是這麼些年下來你發現她還是過得好好的,也沒有出現什麼狗血的情節讓你證明自己當初的判斷是對的,所以這一刻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錯了。
又比如說你看到有比你年紀大的同事在這座大城市漂泊奮鬥,突然有一天他告訴你他要回老家了,而且是那種真的告別這裡回到故鄉的離開,這個時候你的心裡那份要在大城市拚出一片天地的激情會有些振作不起來,因為你發現按照如今的這個職場發展,你到了他那個年紀也有可能跟他一樣,迫於大城市的壓力也想著回到老家算了,於是你一開始走入這座城市的初心又開始動搖了,然後夜裡也會問自己,反正總要回去的,要是趁著年輕就回老家,說不定還能遇上一些合適的工作機會呢……
這些思考的片段曾經在我的腦海裡糾結過很久,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解開這個困局,直到某一天夜裡冥想的時候,我的腦子裡冒出一個念頭:很多時候我都是拿別人的經歷在論證自己的觀點,所以我自己的價值觀或者是一開始的信念,也會因為別人的結果不一樣而左右搖擺。
那個當家庭主婦的女孩如今過得很好,於是推翻了我一開始覺得女生一定要有自己事業的觀點;那個跟我一起工作的同事如今要回老家了,於是推翻了我一開始覺得大城市有更多機會也能成就更多夢想的觀點。
這些以別人的際遇為參考的標準,居然成就了我自己的價值觀論點,這真的是一件讓我後知後覺,更是感覺驚恐的事情!
也就是說長期以來,我學會了不要理會別人那些多餘的建議跟評論,我也學會了要建立強大的內心不要去理會這些閒言碎語,但是我依舊會因為周圍的議論而玻璃心,而這一切的根源在於,我根本就沒有把建立強大內心這件事情付諸行動,我只是一味的高唱要內心強大,一味的逃避別人的評價,但是卻從來沒有試著如何去做才能內心強大。
明白了這一點以後,我開始從自己的人際關係下手,我先跟我最親近的兩個閨密建立了一個群組,和那些純粹分享無聊八卦跟買買買的姐妹群組做出區別,我在這個小空間裡跟她們分享我內心的一些規劃,大的方面比如說想以什麼樣的方式過一生,實際的方面包括準備什麼時候結婚要小孩,打算在這個城市裡安居樂業該做什麼樣的準備,以及我目前能想到的一些夢想清單的事項,這些我都一一和她們分享。
做完這件事情後,雖然感覺生活什麼都沒有什麼變化,但是我心裡卻舒暢了很多,因為我開始把自己內心很虛的一些思考落地呈現出來,並和她們分享,於是她們開始知道,那些家庭主婦跟事業女性的討論跟我們無關,那些是否應該逃離一線城市的討論也跟我們無關。
因為我找到了第三條路的出口,我開始專注於完善我自己當下所要完成的人生事項,我覺得我的生活是有追求的,這份動力不再跟別人的評價討論有關,也不需要每天安慰自己要內心強大,我所需要做的事情僅僅是,用自己的經歷去證明我的邏輯思考是符合我自己的規劃的,這跟對錯無關,跟別人的人生選擇更是無關。
***
3
我還將我的社群好友群組做了一個標籤分類,大概是不同的討論群組裡該如何自我定位,比如說我跟前同事建立的群組,這個空間裡我們通常會分享一些關於互聯網行業的有用新聞,或者是一些創意包裝文案企劃有關的東西;比如說我跟另外一批同事建立的群組,我們會分享關於讀書健身的心得體會,或者是公司當地一些吃喝玩樂的建議。
我從原來的被動跟著別人的發言走,轉變為嘗試著在這個群組裡建立我自己的標籤,比如在第一個群組裡,我給自己的角色就是互聯網行業興趣愛好者,第二個群組裡我給自己的角色,就是一個完善自己的樂享生活愛好者。
這些感覺一旦建立起來了,那就沒有人會問起你為什麼要跳槽到互聯網工作的問題,也沒有人會問你在大城市打拚覺不覺得辛苦這樣的問題,也不會有人提出既然要享受生活那就不應該給自己太多的壓力一定要去看書旅行什麼的。
在這些同類的磁場裡,每個人都開始跟我分享那些我想要的東西,至於那些負面的能量或者是沒有意義的提問或者質疑,也都已經不存在了,因為他們已經明白了我想要的是什麼,所以就不會再拿別人的例子來混淆我價值觀的建立,我感覺生活瞬間清淨了好多。
於是我開始明白,當我向別人分享或者梳理好一種固定的價值觀,就不會再受到另外一種價值觀的強加干擾,就比如說我們的父母總擔心我們在外打拚過得不好,以前的我們總是不停跟他們解釋再解釋,殊不知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日子過好,該讀書旅行該升職加薪該結婚生孩子就一一去做,他們看到這些結果,要比你跟他們嘮叨「我就是不願意回老家,老家有什麼好?」要有用千百倍。
有很多人問過我,當自己不能討好所有人的時候,要怎麼樣獲得內心的平和,怎麼才能不去在意別人的評價,怎麼做到有力量去控制自己的行動?
我目前能得到的答案就是,既然別人的閒言碎語跟關懷建議沒有辦法逃避,那就想辦法自己開闢出一條路來。
你不只是要在心裡告訴自己不要在意這些人,告訴自己這些人的人生與你無關,你還必須要讓自己做得更好,在你選擇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遠到他們真的跟你不再是一個世界裡的人,遠到他們自己發覺這個議論只是自己純粹的無聊扯淡。
那這個時候多嘴的他們幹什麼去了呀?
他們去騷擾另外一個跟他們差不多水準,但是又稍稍有一點特立獨行的人了。
期待這一個特立獨行的孩子,也能早日脫離當前的困局,跑起來,跑得越遠越好。
.
以上文字取自
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0128
.
賴芳玉╳洪仲清 愛・謊言・真相:《待用民宿》的魔幻與真實 新書對談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7929103275354/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9萬的網紅PAPAYA 電腦教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內容綱要 00:00 開場白 00:52 螢幕錄製與串流設定 03:16 擷取桌面與軟體視窗 04:18 擷取視訊鏡頭 05:47 擷取遊戲畫面 / 場景設計 06:52 綠幕去背 07:31 麥克風效果器設定 08:31 建立場景 09:01 工作室模式 09:48 文字公告/跑馬燈效果 10...
「視窗化快捷鍵」的推薦目錄:
- 關於視窗化快捷鍵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視窗化快捷鍵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視窗化快捷鍵 在 偽文女生英國札記 Hong Kong Girl in UK Facebook
- 關於視窗化快捷鍵 在 PAPAYA 電腦教室 Youtube
- 關於視窗化快捷鍵 在 Tech Dog Youtube
- 關於視窗化快捷鍵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 關於視窗化快捷鍵 在 [軟體] 視窗預設最大化的按鈕? - 看板MA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視窗化快捷鍵 在 無邊界模式,能夠切換至另一個應用程式Windows 10 快捷鍵 的評價
- 關於視窗化快捷鍵 在 D2視窗模式快捷鍵設定- DIABLO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 關於視窗化快捷鍵 在 最小化視窗快捷鍵mac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視窗化快捷鍵 在 最小化視窗快捷鍵mac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視窗化快捷鍵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那些你不想過的生活,一直有人正在過著,那些你一直認為很難的遭遇,其實不過就是生活本身……
工作中還是難免有情緒化或者當炮灰的時候,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就告訴自己這只是一份工作,我沒有必要讓它毀掉我的個人行為,而且工作是可以換的,也沒有必要因為一些溝通上的錯位而去討厭一個人……
當自己不能討好所有人的時候,要怎麼樣獲得內心的平和,怎麼才能不去在意別人的評價,怎麼做到有力量去控制自己的行動?
你不只是要在心裡告訴自己不要在意這些人,告訴自己這些人的人生與你無關,你還必須要讓自己做得更好,在你選擇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遠到他們真的跟你不再是一個世界裡的人,遠到他們自己發覺這個議論只是自己純粹的無聊扯淡。
取自《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
*********************************
最近有人跟我討論我的工作型態,我是說到,我的工作不太穩定,不過比較能做我想做的事。
「至少賺到開心,是吧?!」對方這樣總結。
我本來附和了一下,這段互動就告一個段落。後來想想,也不純然是開心,因為很多人如果處在我的位子上,不會開心的。
以我來說,常常跟不同人互動,他們各自的情緒狀態也不同,是會遭遇大小不等的挫折的,而且還難以預期,至少不像坐辦公室。這如果是換成我所知道的一些朋友,那不安全感就會很強烈。
我同時感到興奮,也同時會有壓力。有時工作排得緊,睡眠就不得已被壓縮。有時工作排得鬆,又怕喝西北風。
相對於「開心」,我更像是不斷做對我來說,有意義的工作。做我的工作,要很有意志力,也要耐煩,更需要抗壓性,還有健康的身體。
這幾天賴芳玉律師問我:「你在做什麼?」
「我也不知道!」這是我常有的回答。
我是真的不太清楚怎麼說明,因為我的工作多變,難以定義。演講是各位可以看到的行程,心理治療是跟不同單位私底下的配合,可是,直播、出席新書分享、幫書寫序、大量閱讀推薦書、跟臉書上的朋友們相互陪伴……,這些林林總總,常常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或許,我的工作就是觀察人,以及思考跟人有關的議題。我常常感恩我能做到這種工作,成長飛速,很難無聊。
職場的議題我很少認真思考,這位作者的職場體悟可以參考。
對了,今天在和平青鳥跟賴律師會討論她的新書,會從她的書中,討論「魔幻、謊言、愛」這三個元素,會不同於之前的直播。歡迎各位朋友也一起來看看這有時間限定的美麗書店!
*********************************
當你不能討好所有人的時候
“ 我知道我不需要迎合所有的要求,也做不到讓所有人喜歡,可是當我身邊縈繞著這些躲避不開的聲音的時候,我還是難以抵擋不被影響。 ”
【文/ 達達令】
1
進入職場的第一年,很多人提醒我要保持低調千萬不要樹大招風,於是我就安靜的做一個職場小白,盡量不跟任何人起衝突,分配下來的事情也會一一完成沒有抱怨。
有一天我的主管找我談話,說我太低調太沉悶了,說部門招你們這一批應屆畢業生進來,就是希望你們有活力一些,也可以活躍團隊的氣氛。
主管還建議我,說你看跟你一起進公司的那個誰誰誰,他現在就已經開始接手一部分的重要工作了,你應該像他一樣多發言多提建議多表現自己,不然你的職場之路是很難走的。
於是後來的時間裡,我開始要求自己盡量多表現一些,比如主管分配工作的時候能主動承擔,比如部門分享活動的時候多跟同事互動,比如說經常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寫郵件跟主管彙報。
可是當我沉浸在這些希望討好同事以及主管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逐漸變成了一個很焦慮的人。
隔壁桌的同事今天的表情不對,我就會懷疑是不是自己今天在茶水間倒水的時候沒有跟她打招呼;主管把我昨天寫的方案退回來是不是覺得我寫得一塌糊塗;還有跟隔壁部門同事溝通工作的時候,我總是會提前在心裡問自己一遍,我最近有沒有在開會的時候反駁過他的建議讓他不高興了?
這種感覺讓我開始對職場產生恐懼,有段時間早上一度很害怕起床,走進公司門口打卡的時候我心裡就一直忐忑:天啊! 我祈禱今天不要讓我太心累,最好隔壁同事請假沒來就好了,最好主管出去見客戶就好了,這樣我就不用為了讓他們對我滿意而絞盡腦汁了。
這種狀況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辦法跟身邊的人說出我的焦慮,於是我開始自己寫日記,有天夜裡我突然想起我大四那一年在報社實習的經歷。
我當時被安排在政治新聞部門跟記者去跑新聞,因為是實習生,所以大部分時間做的都是打雜的事,比如說把記者老師今天寫出來稿子的基本版面排出來,然後送到校對室初審,接著把校對過後的稿件拿回來修改,再送二審,在這個期間我們還要把稿子交給負責整個專題排版的老師,讓他把各個豆腐塊平衡的放在一整個大版面上。
當時負責排版的老師是一個肉嘟嘟的男生,我已經忘記他的名字了,就叫他小K老師吧。
小K老師是個安靜的男子,至少在我那幾個月的相處時間的感受是這樣,他每天中午來報社,先將今天的新聞版面排出一個雛形,下午坐等記者把稿子拿回來放進去,再根據初審二審三審的結果不停的進行修改。
小K老師很有耐心,一個版面會有很多篇稿子,每一篇稿子的採訪記者都會來跟他打交道,要求加一句話改幾個字或者是一個標點符號,有時候會精確到標題要加大一個字型大小,他會一邊嚼著口香糖一邊哼著歌,嘴上一邊說著「別急別急,慢慢來……」然後手中的鍵盤飛快的切換著快捷鍵,三五下就把一個整齊的版面搞定了。
剩下的閒置時間,小K老師會一個人玩植物大戰僵屍,而且是一空閒下來就玩,哪怕是等著一個記者上洗手間的三五分鐘,他也會趕快把剛剛排版的視窗切換到遊戲這邊玩一下。
我有一次實在忍不住了就問他為什麼,他給我的回答是,我的手需要保持敏感度,這樣才能維持新聞版面排版的速度與品質,玩大戰僵屍時每一次他都會用不同的策略去嘗試,這樣還能保持頭腦接受資訊的反應速度。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有人玩起遊戲來還如此有理有據的,而且還是工作時間。
但是後來有一次的事情讓我印象深刻,那天晚上我們在值班,突然收到通知說某個新聞需要撤下來,所以值班的記者開始緊急安排替換的稿子,然後重新排版,但是卻發現按照這個速度排版下去,等到明天早上稿子也出不來,於是有人說要打小K老師的電話請求幫忙。
不一會小K老師來了,也是好脾氣慢悠悠的坐下來,然後移動指尖幾下就搞定了,那一刻我看到其他記者拿著版面飛快的拿去審核,再看到周圍一群人大大鬆了一口氣之餘,不停向小K老師表示感謝。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小K老師用自己的專業技能贏得了別人的尊重。
也是因為這樣,我想起他每次因為不喜歡運動,於是就很直接的拒絕辦公室舉辦的那些籃球賽羽毛球賽,他每天慢悠悠的在辦公室裡穿梭,然後安靜的在座位上玩遊戲,也不需要跟同事打成一片,但是身邊的同事都會對他客客氣氣,因為他們每天都在等著小K老師幫他們排出漂亮的版面來。
從想起這件事之後,我開始集中精力於我的工作本身,我做好每一個月兩期的企劃專題,跟客戶打交道的時候盡量留下文字檔筆記方便到最後能夠統一整理檔案,跟其他部門同事溝通的時候我也透過郵件提出需求,實在需要當面溝通的時候我也會先把事情來龍去脈解釋清楚,然後提出幾個選項好讓他配合我的工作。
工作中還是難免有情緒化或者當炮灰的時候,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就告訴自己這只是一份工作,我沒有必要讓它毀掉我的個人行為,而且工作是可以換的,也沒有必要因為一些溝通上的錯位而去討厭一個人,至於有時候需要做很多看起來很無聊沒用的事情時,我不再抱怨說自己是被逼的,我會告訴自己,那就當練習文筆或者蒐集行業資訊當長見識了就好。
***
2
當我到了第二份工作的時候,即使有段時間我一度陷入迷茫之中,因為我發現自己寫出來的方案沒有辦法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不過在那個時候的我已經學會說服自己,這就是我的風格,我只需要按照我的邏輯把屬於我的工作部分完成,至於涉及到這個產品的前景好與不好,我們做這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我不再去問這些終極問題。
在現在的學習思維裡,很多人會提倡專注是一種能力,尤其是在如今的碎片化資訊時代,能夠區別對待每天所接收到的各種知識觀點更是難能可貴,可是有時候我們卻忘了,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在人際關係上沒有辦法太過專注。
有人建議要經營自己的人脈,所以盡可能的認識更多的人更好,也有另外一種觀點就是人脈要學會斷捨離,尤其是要遠離負能量的朋友以及社群網站上那些很嚇人的沒有經過科學認證的所謂常識,於是我們一直強調要遠離有毒的雞湯以及那些不切實際的勵志故事。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雖然這麼做了,但是我們依然覺得焦慮,依然因為身邊的人評價你的瞬間就把你建立很長一段時間的自信給推翻掉。
而且有時候這些推翻是很有用的,比如跟你一起進公司的那個女生一年後就嫁人結婚生孩子當家庭主婦了,那個時候你覺得她太早把自己的一生就託付了,將來一定會後悔的,可是這麼些年下來你發現她還是過得好好的,也沒有出現什麼狗血的情節讓你證明自己當初的判斷是對的,所以這一刻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錯了。
又比如說你看到有比你年紀大的同事在這座大城市漂泊奮鬥,突然有一天他告訴你他要回老家了,而且是那種真的告別這裡回到故鄉的離開,這個時候你的心裡那份要在大城市拚出一片天地的激情會有些振作不起來,因為你發現按照如今的這個職場發展,你到了他那個年紀也有可能跟他一樣,迫於大城市的壓力也想著回到老家算了,於是你一開始走入這座城市的初心又開始動搖了,然後夜裡也會問自己,反正總要回去的,要是趁著年輕就回老家,說不定還能遇上一些合適的工作機會呢……
這些思考的片段曾經在我的腦海裡糾結過很久,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解開這個困局,直到某一天夜裡冥想的時候,我的腦子裡冒出一個念頭:很多時候我都是拿別人的經歷在論證自己的觀點,所以我自己的價值觀或者是一開始的信念,也會因為別人的結果不一樣而左右搖擺。
那個當家庭主婦的女孩如今過得很好,於是推翻了我一開始覺得女生一定要有自己事業的觀點;那個跟我一起工作的同事如今要回老家了,於是推翻了我一開始覺得大城市有更多機會也能成就更多夢想的觀點。
這些以別人的際遇為參考的標準,居然成就了我自己的價值觀論點,這真的是一件讓我後知後覺,更是感覺驚恐的事情!
也就是說長期以來,我學會了不要理會別人那些多餘的建議跟評論,我也學會了要建立強大的內心不要去理會這些閒言碎語,但是我依舊會因為周圍的議論而玻璃心,而這一切的根源在於,我根本就沒有把建立強大內心這件事情付諸行動,我只是一味的高唱要內心強大,一味的逃避別人的評價,但是卻從來沒有試著如何去做才能內心強大。
明白了這一點以後,我開始從自己的人際關係下手,我先跟我最親近的兩個閨密建立了一個群組,和那些純粹分享無聊八卦跟買買買的姐妹群組做出區別,我在這個小空間裡跟她們分享我內心的一些規劃,大的方面比如說想以什麼樣的方式過一生,實際的方面包括準備什麼時候結婚要小孩,打算在這個城市裡安居樂業該做什麼樣的準備,以及我目前能想到的一些夢想清單的事項,這些我都一一和她們分享。
做完這件事情後,雖然感覺生活什麼都沒有什麼變化,但是我心裡卻舒暢了很多,因為我開始把自己內心很虛的一些思考落地呈現出來,並和她們分享,於是她們開始知道,那些家庭主婦跟事業女性的討論跟我們無關,那些是否應該逃離一線城市的討論也跟我們無關。
因為我找到了第三條路的出口,我開始專注於完善我自己當下所要完成的人生事項,我覺得我的生活是有追求的,這份動力不再跟別人的評價討論有關,也不需要每天安慰自己要內心強大,我所需要做的事情僅僅是,用自己的經歷去證明我的邏輯思考是符合我自己的規劃的,這跟對錯無關,跟別人的人生選擇更是無關。
***
3
我還將我的社群好友群組做了一個標籤分類,大概是不同的討論群組裡該如何自我定位,比如說我跟前同事建立的群組,這個空間裡我們通常會分享一些關於互聯網行業的有用新聞,或者是一些創意包裝文案企劃有關的東西;比如說我跟另外一批同事建立的群組,我們會分享關於讀書健身的心得體會,或者是公司當地一些吃喝玩樂的建議。
我從原來的被動跟著別人的發言走,轉變為嘗試著在這個群組裡建立我自己的標籤,比如在第一個群組裡,我給自己的角色就是互聯網行業興趣愛好者,第二個群組裡我給自己的角色,就是一個完善自己的樂享生活愛好者。
這些感覺一旦建立起來了,那就沒有人會問起你為什麼要跳槽到互聯網工作的問題,也沒有人會問你在大城市打拚覺不覺得辛苦這樣的問題,也不會有人提出既然要享受生活那就不應該給自己太多的壓力一定要去看書旅行什麼的。
在這些同類的磁場裡,每個人都開始跟我分享那些我想要的東西,至於那些負面的能量或者是沒有意義的提問或者質疑,也都已經不存在了,因為他們已經明白了我想要的是什麼,所以就不會再拿別人的例子來混淆我價值觀的建立,我感覺生活瞬間清淨了好多。
於是我開始明白,當我向別人分享或者梳理好一種固定的價值觀,就不會再受到另外一種價值觀的強加干擾,就比如說我們的父母總擔心我們在外打拚過得不好,以前的我們總是不停跟他們解釋再解釋,殊不知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日子過好,該讀書旅行該升職加薪該結婚生孩子就一一去做,他們看到這些結果,要比你跟他們嘮叨「我就是不願意回老家,老家有什麼好?」要有用千百倍。
有很多人問過我,當自己不能討好所有人的時候,要怎麼樣獲得內心的平和,怎麼才能不去在意別人的評價,怎麼做到有力量去控制自己的行動?
我目前能得到的答案就是,既然別人的閒言碎語跟關懷建議沒有辦法逃避,那就想辦法自己開闢出一條路來。
你不只是要在心裡告訴自己不要在意這些人,告訴自己這些人的人生與你無關,你還必須要讓自己做得更好,在你選擇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遠到他們真的跟你不再是一個世界裡的人,遠到他們自己發覺這個議論只是自己純粹的無聊扯淡。
那這個時候多嘴的他們幹什麼去了呀?
他們去騷擾另外一個跟他們差不多水準,但是又稍稍有一點特立獨行的人了。
期待這一個特立獨行的孩子,也能早日脫離當前的困局,跑起來,跑得越遠越好。
.
以上文字取自
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0128
.
賴芳玉╳洪仲清 愛・謊言・真相:《待用民宿》的魔幻與真實 新書對談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7929103275354/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視窗化快捷鍵 在 偽文女生英國札記 Hong Kong Girl in UK Facebook 八卦
《醫學生日常:筆記篇》
內外全科醫學士的課程其實從來沒有考核範圍,因為任何存在於世上的疾病或是有關人體內的所有細節,理論上都可以在試題裡出現。
近來除了忙於操練歷屆畢業試試題,我也翻箱倒篋找回這幾年來的學習筆記,試圖把失散的記憶打撈回來,盡力修補知識的漏洞。
1. 課堂講義
剛剛升上大一的時候,我每天都會攜著一疊白紙進出醫學圖書館,不為「摺Lib」苦讀,只為善用免費的列印配額,準備好翌日早課的Lecture Notes。
試過誤把整份簡報印成單面全頁,也有過不少紙張卡住、墨水耗盡的遭遇,呆望著視窗裡那條長長的輪候隊伍,轉過頭來,別人已把筆記印在你剛放進去的那疊紙上,而你又錯用了誰的A4紙,混亂間欠了一頁、缺了張Slide都是等閒事。
近年醫學圖書館翻新了電腦系統,列印過程好像比以往更方便快捷,然而我早已放棄把課堂講義逐份逐份印製出來,也慵懶得連自己翹了多少堂八半課也數不清了。
2. 電子檔案
不再依賴傳統的紙頁筆記,我決定加入鍵盤戰士的行列,把檔案一一下載到平板電腦,在課堂上就能即時輸入筆記,既環保又快捷。
將筆記電子化更可隨意加插圖表、相片或錄音,井然有序的檔案排列也便於搜尋,只是電子產品的誘惑實在太多了,總讓人偏離正軌,難以專心一致地溫習吧。
3. 神碟天書
「神碟」絕非從天而降,內裡儲藏各科天書,皆集結了前人的學習經驗。我們慣常以鐵圈釘裝筆記,人人手捧一本,視之為考試秘笈,每頁都塗滿了螢光線條,久而久之也分不清哪句才是重點。
4. 獨家筆記
三年過去,由舍堂搬回家裡住的那個暑假,我就知道萬般帶不走,更何況是那堆又厚又重的Lecture Notes!跟電視劇一樣,反正隨時可以在網上重溫,我就毫不留戀地把整座筆記山送進廢紙回收箱去了。
原以為那部平板電腦能作取代,後來卻慘遇機件故障,幾百課電子筆記突然被刪,修復不果,真是欲哭無淚......
幸好幸好,我還有幾本獨家珍藏的私密筆記,才不至於一無所有。
手繪而成的解剖圖鑑。手抄筆錄的藥物名冊。自行創作的記憶法大全。日常抄下那些老是記不牢的重點,偶爾記低有趣的課堂與見習生活,筆記與日誌交替穿插,串連起來或許就是這本札記的雛形。
親手寫過一遍,記憶就是特別深刻,這些筆記都是我捨不得丟棄的「簿藏」。
雖然現在的我已忘記了糖解作用的代謝途徑,但這密集的一頁也紀念我曾經這麼青春過。誰的青春不迷茫?哪個醫學生不用走過這些路徑呢?
成長就是,你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學會了很多,同時卻遺忘了更多,所以我還是趕緊去溫習好了......
視窗化快捷鍵 在 PAPAYA 電腦教室 Youtube 的評價
► 內容綱要
00:00 開場白
00:52 螢幕錄製與串流設定
03:16 擷取桌面與軟體視窗
04:18 擷取視訊鏡頭
05:47 擷取遊戲畫面 / 場景設計
06:52 綠幕去背
07:31 麥克風效果器設定
08:31 建立場景
09:01 工作室模式
09:48 文字公告/跑馬燈效果
10:25 轉場特效
11:37 快捷鍵設定
12:03 內嵌聊天室訊息
13:13 新訂閱者通知
► 練習檔下載
載點一 https://tinyurl.com/63w6a97p
載點二 https://share.weiyun.com/JFvHHRuJ
綠幕測試影片 https://tinyurl.com/2eb67395
► 影片中用到的網頁連結
OBS 軟體下載 https://obsproject.com/download
YouTube 串流設定說明 https://tinyurl.com/gl3g2je
Twitch 串流設定說明 https://tinyurl.com/ybkdrtuz
Streamlabs 直播工具 https://streamlabs.com/
► Papaya 電腦教室 - 會員專區 (加入後可觀看會員專區的影片喔)
加入頻道會員 https://tinyurl.com/sxt3d2b
會員專區影片目錄 https://tinyurl.com/y6mvo38a
► 小額贊助 Papaya 電腦教室 ☕️
ECPay: https://p.ecpay.com.tw/A1B71E8
Paypal: https://www.buymeacoffee.com/papayaclass
► Papaya 剪輯影片所使用的軟體
Camtasia Studio https://tinyurl.com/y6thupff
Adobe After Effects https://tinyurl.com/sobj83y
Keynote https://www.apple.com/tw/keynote/
► 影片中用到的多媒體素材來源
Freepik https://www.freepik.com/home
Envato Elements https://elements.envato.com/
Flaticon https://www.flaticon.com
#記得打開影片的CC字幕喔 #OBS #直播 #串流 #線上教學 #螢幕錄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FJQLY3ldGs/hqdefault.jpg)
視窗化快捷鍵 在 Tech Dog Youtube 的評價
不用再靠自己發現小確幸了,Galaxy S10 系列該怎麼玩你都搞懂了嗎?再升級的 O 極限全螢幕該如何設定、Bixby 增加的新功能該如何使用、HDR10+ 格式影片要怎麼拍?
這次我們整理了許多網友們的問題,並一一替大家解答及展示教學步驟,不管你是老手還是新手,肯定能對你產生幫助,趕快來看吧!
00:35 1.圖示排列
01:03 2.導覽列調整與全螢幕手勢
01:34 3.減少動畫轉場
01:58 4.橫向模式
02:23 5.快速開啟通知面板
02:48 6.影片強化工具
03:11 7.全螢幕開啟影視 APP
03:50 8.自訂杜比全景聲音效模式
04:02 9.提升螢幕亮度極限
04:33 10.Bixby 快捷鍵
05:03 11.Bixby 快速指令
05:57 12.夜間模式
06:23 13.放鬆模式
06:47 14.數位健康與應用程式計時
07:21 15.隱藏前鏡頭
07:52 16.Instagram 拍照
08:22 17.編輯相機模式
08:40 18.以 HDR10+ 格式拍攝影片
(勘誤:文字誤植為數位健康)
09:07 19.手掌遙控與懸浮快門
09:40 20.DeX 模式
10:04 21.應用程式分割視窗
10:39 22.彈出視窗檢視開啟多個 App
11:16 23.曲面側螢幕面板
【產品資訊】
》SAMSUNG Galaxy S10 series
http://bit.ly/2VG9W2X
【Galaxy S10 系列挑選指南】
https://youtu.be/lGaOB-z-v40
【Galaxy S10 上市記者會,快速體驗】
https://youtu.be/H6dpVfB5Sa4
大家有問題及意見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唷!!
【背景音樂】
Feel by LiQWYD https://soundcloud.com/liqwyd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iKYGTTaj9oo
==
#SAMSUNG #GALAXYS10 #使用教學
科技狗 3C Dog 的播放分類清單:
【科技狗詳細評測】 :http://bit.ly/2xF87fm
【科技狗開箱上手】 :http://bit.ly/2xIbYZ9
【科技狗使用技巧】 :http://bit.ly/2xKyrVG
【科技狗實地探訪】 :http://bit.ly/2Js0sXr
科技狗 3C Dog 的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3cdog/
科技狗 3C Dog 的官方網站:https://3cdogs.wordpress.com/
科技狗 3C Dog 的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3c_dog/
科技狗 3C Dog 的拍攝測試機回血賣場:https://shopee.tw/3cdog
科技狗 3C Dog 信箱:3cdogs@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Rdakx_-788/hqdefault.jpg)
視窗化快捷鍵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評價
最新陳寗嚴選雙 PD 超高速充電插頭:https://lihi1.com/RMaQ4
陳寗嚴選 iPad Pro/iPhone 保貼 & 充電頭:https://lihi1.cc/VnHIF
陳寗嚴選兩聲道音響:https://lihi1.com/2ecL7
陳寗嚴選抗菌靜電濾網/防潑水抗菌強化膜:https://lihi1.cc/x7Sse
陳寗嚴選 NAS 團購:https://lihi1.com/SuL4Q
──────
NOW! 成為陳寗頻道會員並收看獎勵影片:https://lihi1.com/ZT8bZ
頻道會員經費用於製作字幕及剪接,懇請支持頻道營運!
──────
00:00 WWDC 21 雖沒新筆電,但軟體更新多!且蘋果新功能都跨平台!
01:19 iPad 上的多工作業升級:同時開多視窗,工作更方便、直覺
03:28 以往 iPad 從邊框往左拉可變雙畫面,但不太好用...新增畫面切換按鍵,如同小白球
05:18 焦點視窗模式
06:10 如果你有特殊使用偏好...可自訂疊放、組合多工操作介面
06:41 巧控鍵盤有新增快捷鍵:建議多學習蘋果快捷鍵,才會真好用!
07:35「快速筆記本」:限 Apple Pencil,可作筆記並直接分析文字、加 Tag
09:49 備忘錄自動整理快速筆記,且可共作(以往是第三方 APP,現在都內建)
11:22 「SharePlay」:FaceTime 時的即時互動新模式,一起看電影 / 分享即時螢幕畫面
12:54 Safari 更新介面,讓你看的範圍更大,減少工具列佔比,視覺更輕鬆
13:37 分頁群組:大家都喜歡搜集好用網站+避免以前開太多頁面找不到資料!
16:00 LiveText:機器學習的新應用,自動辨識照片內文字及功能特性
17:42 Visual Look Up 幫你找照片內容的相關情報
18:37 加強版 Swift 寫 Code 更方便,但仍不夠用...要寫 Xcode 還是認命買 Mac 吧!
19:00 Universal Control,只要登入同一 iCloud 帳號,Mac 可控制周圍其他 iPad / iPhone 裝置
#WWDC #iPad #蘋果
──────
陳寗實話說 Podcast 試營運上線:
Apple Podcast:https://lihi1.com/xXnHu
Google Podcast:https://lihi1.com/yfDKF
其餘各大 Podcast 平台也都有上線,請直接搜尋「陳寗實話說」!
──────
本頻道每晚 6 點鐘上新片,還有幾個原則跟你約定好:
1. 開箱零業配:
真實使用過後才發表心得,通常試用至少 1 個月,所以你通常不會看到我最早發表,但哥真性情的評論,保證值得你的等待。
2. 理性討論:
我有自己的偏好,你也有自己的好惡,我們互相尊重,時時用大腦,刻刻存善念,不謾罵,不矯情。可以辯論,不可以沒邏輯。
3. 我團購我驕傲:
我很愛買東西,也很愛比較產品,我自己使用過、多方比較過,還是覺得喜歡的東西,我才會辦團購。(簡單說就是挑品很嚴格,至今 80% 廠商找上門都被我打槍。)辦團購我一定有賺,但我跟廠商拿到提供給你的團購價,也會讓你一定有划算感。所以如果你品味跟我相近,或是剛好有需要,就跟我團購,我們互惠。如果你覺得跟我團購,你就是我乾爹,說話不懂得互相尊重,那就慢走不送,你可以去找一般店家買貴一點。
看了以上,覺得可以接受就請你訂閱,訂閱順便開鈴鐺。我們每天晚上 6 點見。
我的網站連結在這:https://ningselect.com/
也別忘了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讚:http://bit.ly/ningfb
如果有任何問題,包括團購等問題,都可以在影片下方留言問我,同一支影片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會優先用留言回答,如果是比較大的題目,則有機會拍成 QA 影片回答~如果你想問的是針對個人的音響選購、配置問題,可以直接傳 Line 問我:http://bit.ly/ningline
另外團購商品請參考我的商城:https://shop.ningselect.com/
廠商合作請先了解相關原則:http://bit.ly/coopnin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OJB2EASkDA/hqdefault.jpg)
視窗化快捷鍵 在 D2視窗模式快捷鍵設定- DIABLO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八卦
最近回鍋D2 用MAC接WIN外接硬碟玩一開始遇到解析度的問題全螢幕只顯示畫面左上部分後來用-w視窗化解決顯示問題但現在遇到視窗化狀態下F1~F8快捷鍵的問題開啟技能書頁面 ... ... <看更多>
視窗化快捷鍵 在 [軟體] 視窗預設最大化的按鈕? - 看板MA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如題
剛從WIN轉過來很不適應
因為WIN可以按正方形直接最大化視窗
但MAC只有直接變成全螢幕
GOOGLE過可以同時按著OPTION會變最大化
但是也不是真正的最大化 周圍還是會有剩 沒辦法填滿
還要手動拉視窗拉到最大
想請問有沒有啥軟體可以預設讓MAC完整地像WIN一樣最大化視窗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1.200.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C/M.1594955652.A.4A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