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outu.be/AoGxzmW-LQw
你必須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一個官;你我都必須用科學擊潰這些執政黨的惡意側翼,用科學證明民進黨網路社群中心主任范綱皓和其他的無知覺青是錯誤的,然後才能拯救你我的同胞!
你我的同胞正在一個一個死去,如果有疫苗,可以避免感染,可以避免重症,他們本來不需要死的。他們本來有名字,有姓,有星座、有血型,有嗜好,有生肖、有綽號。但現在他們只剩下案號和死亡日期。他們沒有親人為他們送終,沒有親人來得及看他們闔眼、聽他們的最後遺言,因為同住的家人多半還在隔離,他們沒有頭七,沒有喪禮,因為不能群聚,隔離還沒結束。他們染疫,他們孤獨地死去。
你我的同胞正在一個一個死去,如果有疫苗,可以避免感染,可以避免重症,他們本來不需要死的。
明明就有疫苗,明明就有挽救他們生命的方式,但我們的指揮中心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了各方的提供,明明就有緊急授權,但指揮中心撕毀不認。指揮中心毫無同理心,把每個死亡的同胞當作一個數字,所以他們並不急。但我們急啊!我們要救命啊,我們以為這些衛生官員必須先是一個人,然後才能是一個官,但我們錯了。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陽明大學教授、首任疾管局長張鴻仁強調,對於歐美已核准任何醫藥品,只有需求問題,沒有法規障礙,「你要做生意,那就照程序,要救命,閉著眼睛,馬上核准,癌症用藥、救命疫苗,跟維他命是不一樣的態度! 」】結果他也錯了,指揮中心照樣刁難。
這是滿懷好心,想要捐贈五十萬劑JOHNSON % JOHNSON疫苗的佛光會媒體投書,請政府但以蒼生為念:【廿七日佛光會在全球的期待下,正式遞出了向政府申請輸入疫苗的許可文件,次日全台媒體報導始料未及,我們無意讓政府難堪,只考慮蒼生性命的安危,只希望政府儘快讓「非政府組織」協助台灣當前的窘況。我們不懂政治,只知道看著死亡人數的激增,心在淌血….人民的驚慌,不知道政府感受到了沒有?廿九日守在電視機前,盼著陳指揮官給民間一個可以即刻救人的答覆,結論是「由中央和原廠簽約採購,由中央政府統籌分配…」,心中不免充滿問號:「既然中央希望自己簽約,為何遲遲不去簽約呢?」「難道是沒有原廠的管道嗎?還是原廠不賣台灣政府嗎?」「如果原廠不賣政府,是基於各種客觀政治因素,此時政府更應該感到『非政府組織』出面可得到解套的機會,更應該樂觀其成,不是嗎?」】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又在不科學的瞎扯了:【「BNT已經取得台灣緊急授權」(附圖),那個就是在三月份揭露,台灣之前跟德國原廠BNT洽談,合約還是德國原廠傳給台灣的,而且都已經進行到記者會發佈前一天了,當然會有「緊急授權」,可惜被中國阻擾破壞。所以這個「緊急授權」就是被中國破壞掉的那個,買賣不成,那個緊急授權當然就沒用了。】所以我國的緊急授權是不看數字、不看科學根據,只看代理商的反智作法嗎?你已經根據科學數據通過了緊急授權,中國共產黨可以用超能力破壞它,然後下一波要引進的bnt疫苗通通不算,在王定宇跟指揮中心的眼中,不同代理商的同一款疫苗就變成了不同疫苗了?這不科學啊!!!
這是不是太荒謬了?!
你有網軍,我有科學。Science will win.科學不能夠被扭曲,科學不能夠被掩蓋,科學是不能夠被遮掩的。民進黨可以欺騙人民甚麼國際間的疫苗都跟國產疫苗一樣沒有做三期臨床實驗,但人民不可能永遠被騙。
這幾天的每一個心懷邪惡的反智網軍一個一個一敗塗地,一個一個抱頭鼠竄,連執政黨網路社群中心的最高主管都被打得毫無反擊之力,擊敗他們的不是我們,是科學。
科學終將獲勝,科學永遠會獲勝。一個參與過moderna人體實驗的網友跟我說:Science will win. Science will always win.
但我國的疾管署不只阻擋bnt疫苗,今天還是堅持對一個根本連二階臨床都沒有做完的國產疫苗下單五百萬劑,罔顧科學證據和民眾性命,在這場疫苗與生命的爭奪戰中,我們真的還沒有贏,千年暗室,一燈即明,我們只是必須堅守不退,直到燈火點亮的那一刻。
5/29新增21例死亡人數資料如下:
案1950 80多歲男 5/26死亡
案2265 80多歲男 5/26死亡
案2652 70多歲男 5/27死亡
案2862 70多歲男 5/23死亡
案3066 50多歲男 5/28死亡
案3302 60多歲女 5/26死亡
案3618 70多歲男 5/26死亡
案4391 60多歲女 5/28死亡
案4881 80多歲女 5/27死亡
案4893 70多歲男 5/26死亡
案4985 50多歲男 5/27死亡
案5552 60多歲男 5/27死亡
案5594 90多歲女 5/28死亡
案5702 60多歲女 5/27死亡
案5791 30多歲男 5/27死亡
案6283 80多歲女 5/23死亡
案6284 90多歲女 5/23死亡
案7237 60多歲男 5/27死亡
案7274 60多歲女 5/27死亡
案7435 80多歲男 5/27死亡
案7508 70多歲男 5/25死亡
5/30新增10例死亡人數資料如下:
案1574 70多歲男 5/29死亡
案3972 60多歲男 5/29死亡
案4092 70多歲男 5/29死亡
案4798 70多歲男 5/28死亡
案4832 60多歲男 5/28死亡
案5288 60多歲男 5/24死亡
案5682 80多歲男 5/29死亡
案5690 70多歲女 5/28死亡
案6631 70多歲男 5/28死亡
案6907 80多歲男 5/27死亡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必須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一個官;你我都必須用科學擊潰這些執政黨的惡意側翼,用科學證明民進黨網路社群中心主任范綱皓和其他的無知覺青是錯誤的,然後才能拯救你我的同胞! 你我的同胞正在一個一個死去,如果有疫苗,可以避免感染,可以避免重症,他們本來不需要死的。他們本來有名字,有姓,有星座、有血型,有嗜好...
「視知覺障礙會好嗎」的推薦目錄:
視知覺障礙會好嗎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司法精神醫學體系改革2:司法鑑定的漏洞比想像還多!】
首先,感謝各方專家前輩紛紛賜教,讓我深深覺得用功還不夠,且這個領域要改革的項目實在太多,我們團隊會盡快將這些精闢意見整理,以作為我們推動修法與監督行政單位的依據。事實上,精神醫療的最大洞,是在社區預防與復健項目,這涉及錢在哪裡?資源如何分配?跨領域如何整合?等問題,我們會繼續來推動這條漫長改革的路。
今天的系列二,我們會稍微聚焦到法律問題上,先來探討在昨天「系統化攔截模型」中「攔截點3」從法庭與監獄的問題,這也是民眾最關心的,可不可以讓精神犯罪者得到適切的處遇。在勇警李承翰殉職事件一審判決後,許多民眾對精神醫學鑑定,以及法官判決感到失望,我這邊還是要來快速帶大家看一下精神犯罪者的鑑定重點為何,而哪邊應以專家意見為主,哪邊法官又需做定奪?
首先,幾乎世界所有國家,都需要有責任能力才能受刑罰,舉一個很極端的例子,上個月美國有個五歲男童開休旅車想「去買藍寶堅尼」。假設此男童在路上失控撞死路人,那他要負過失殺人罪刑入獄嗎? 而若是他朝向路人衝撞,那要判死刑嗎?想當然,在此狀況下,監護人須負起民事賠償責任或可能的兒福法令刑責,然而,我們卻無法將五歲兒定罪。
因此,各國的法律制度經過兩個世紀的演變,大多把犯人(以下以精神障礙犯罪者為例)分為「完全責任能力」(依法判刑),「部分責任能力」(酌減其刑+保護治療),「無責任能力」(只需保護治療)三類,而判別準則經過演變,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在20世紀下半後,不論是美國的模範刑法典或1975年德國刑法,都走向「犯罪時要有精神疾病」+「因此辨識能力&控制能力有問題」的雙重檢定法則。
但問題來了,司法鑑定,不是只有「責任能力鑑定」,在犯罪者被司法體系攔截時,為了與醫療體系互相配合,我們需要的是「三重能力鑑定」:
1. #受審能力鑑定:所謂受審能力,是指「幫助審判進行」以及「幫自己做重大決定」的能力。犯罪者必須知道自己是被告、知道被告什麼罪、知道刑事法庭是「檢察官起訴被告,律師辯護,再由法官判決」這個過程,最後要能有幫自己做決定(例如要不要上訴、認罪協商等等)的能力。
你可能覺得,管他受審能力,人抓來審就對了。然而,沒有受審能力的混亂病人,最大問題可能是無法釐清犯罪真相,導致判決不準確,譬如其實是別人殺的但堅持相信是自己殺的等等怪異思考。當然,為了個人的尊嚴與其權益,也需要他神智清楚的就審。舉個非精神疾病的例子比較好瞭解,日本「京阿尼縱火案」的犯人,由於縱火燒到自己難以言語,因而是把他醫到一定程度後再正式抓上法庭審判的。
而精神病患很多發病時,充滿幻覺、妄想,言談缺乏連結與邏輯,在法庭上根本不知道在幹嘛。因此這時就要先強制治療一段時間,評估穩定後再去審判。這也能減少「裝病脫罪」的機會,因為抓到以後先送進精神科病房治療,失去自由以外,24小時接受三班護理觀察,每天會談,還要做各種檢查,藥物治療,如果再裝就關久一點,一般人根本不可能維持24小時戒備好幾週到能騙過專業團隊的。
2.#責任能力鑑定:《刑法》19條在2005年修法時,修法理由中提到,關於責任能力多「認以生理學及心理學之混合立法體例為優」,「生理原因」指的是「有無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為準」,「實務即可依醫學專家之鑑定結果為據」,而「心理原因」則是「行為人之辨識其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是否屬不能、欠缺或顯著減低。」這部分「由法官就心理結果部分判斷」。
也就是,犯罪時有精神疾病並不能「脫罪」,而是要看他是否處於「無法辨識行為違法」,或「無法依其辨識控制行為」,要達到如此混亂的程度,其實是不多見的。就算符合刑法19-1,我們應視為「有罪但有心智疾病」(guilty but mentally ill, GBMI),亦即「無刑事責任」(Not criminally responsible, NCR),仍須根據刑法87條監護處分。
3. #再犯風險鑑定:判斷病人的責任能力後,對於責任能力下降或失去,需要監護處分的病人,其實還需要判斷其「危險性」與「再犯風險」,來覺得後續處遇的位置,例如,「高暴力、高再犯風險」,就需要到戒備森嚴的「司法精神病院」去,若治療效果不佳,可能要長期拘留於此。而「中度風險」,則一般送到精神專科醫院的「司法精神醫學病房」。一些犯下輕罪,同時「低度風險」的患者,則是在一般精神科住院甚至社區服務治療,譬如我就聽過我們團隊的醫學顧問講過,有一個失智症的阿婆偷拿一塊豬肉被監護處分六個月;或是從小智障+聾啞人士,被拐騙去搬漂流木,結果違反森林法監護處分一年,同夥都放出來了他還在住院,這類的患者或許接受有強制力的社區治療還對他們比較有幫助。
至於風險鑑定的工具,大致分為非結構臨床分析,精算風險分析(ARA)和結構性專家判斷(SPJ)。其中,非結構分析較為主觀的,預測能力較差;而精算風險分析則是納入一系列的風險因子,根據統計提供一個數據化的預後估計值,來預測未來暴力的可能性;結構性專家判斷則納入部分專家專家彈性調整整體的風險程度。大體上,ARA和SPJ有相同的預測準確性。但某些證據累積較多的領域,ARA的預測力比SPJ好,但SPJ對於治療後的追蹤預測效果較好。
我們來看看實務層面的例子,以我國為例:
1. #受審能力:
我們的法律其實有受審能力的概念,這是來自《刑事訴訟法》第 294 條:「被告心神喪失者,應於其回復以前停止審判。被告因疾病不能到庭者,應於其能到庭以前停止審判。」
問題在於,刑法已在2005年修正時拋棄「心神喪失」的傳統責任能力概念,但刑事訴訟法第294條卻未一併進行修正、仍保留半世紀前「心神喪失」的文字,因此,大概只有「對外界全然缺乏知覺理會及判斷作用」的患者(如昏迷、嚴重譫妄、嚴重失智症)才符合。對於精神病極度發作,認為自已是有八隻腳和100個眼睛的外星使者的患者,並不能符合這條,使得刑訴294很難運用。
因此,實務層面我們會發現很多沒有受審能力的個案仍然被審判、被判刑,例如北投殺童案主嫌,在法院上堅持自己沒病,辯護律師主張精神異常抗辯,是國家機器派來迫害他,誣賴他有病的壞蛋,這種混亂狀態,除了讓法庭增加喜感,並不利釐清真相,追究責任。把他醫到穩定再來審,並非讓他脫罪,而是讓他能神智清楚的知道,自己必須誠懇的面對受害者與司法,無法逃避!
2. #責任能力:
我們上面講過,根據修法意旨,生理原因由醫師鑑定,而心裡原因則有法官充分根據各方證據判斷後判定,然而,實務上法官也常把後者丟給醫師,導致完全由醫師決定審判的過程,和立法精神明顯不符。
再者,許多輿論認為鑑定過程過於草率,其實一部分是沒有足夠鑑定時間與資源,或是在病患急性發作期,就趕著要求做出結論。給予鑑定團隊充分的時間,足夠的法律授權,提升刑事案例之鑑定費用,都是實務上需要的措施。反倒在同一審中找不同團隊多鑑定幾次,並不是最急迫的需求。
最後,對於「有罪但有心智疾病」的個案,目前修法方向朝向打開《刑法》87條的監護處分時間天花板,這點我也贊成。但須注意,過去立法時會設監護處分五年,是根據一些證據顯示(白話的說)「五年醫不好大概也很難好了」,問題是,延長監護處分後,對於高再犯風險個案,或是部分合併人格疾患,在精神症狀改善後,犯罪風險仍難以降低個案的長期拘禁場所如何規劃? 在長期監護處份期間,是否能隨著病情調整治療模式? 監護處份結束後,如何在社區追蹤(目前沒有具有約束力的機制)?這些配套措施,是延長年限以外,需要規劃的!
3.#再犯風險:
我們上面講了很多專業的風險評估方式,但是台灣實務上的鑑定報告會不會寫呢?答案一般來說是:沒有!
唯一和再犯風險評估較有關的法條是《保安處分執行法》第46條:「因有刑法第十九條第一項、第二項或第二十條之情形,而受監護處分者,檢察官應按其情形,指定精神病院、醫院、慈善團體及其最近親屬或其他適當處所。 」也就是說,決定風險高低的,竟然不是專家而是檢察官自己決定! 各位可曾看過法官判監護處分,而檢查官送去慈善團體執行的? 答案當然沒有,因此每個人都是送到地檢署簽約的醫院去,那就沒有所謂風險分級了。
這個目前或許還不是問題,但未來建立「司法精神病院」,或是監護處分年限可無限延長,病人病情改善,但仍有部分風險時,是否都仍需要昂貴的特殊單位住院治療? 或是可以移轉到低強度的病房或社區治療?這就需要建立風險分級的制度!
所以大家就知道了,要改善我們的精神疾病犯罪鑑定過程,並讓病犯得到該有的刑罰,同時接受治療,這需要很完整的配套,除了《刑法》外,還要修《刑事訴訟法》、《保安處分執行法》以及其他配套法令,這也是我們要在國會繼續追蹤的!
明天,我們團隊會再跟大家報告英國、日本的風險分級方式,以及世界各國的司法精神病院狀況,還有台灣成立司法精神病院會面臨的實務層面問題,請大家繼續指教~
視知覺障礙會好嗎 在 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 Facebook 八卦
「試過就回不去 一起當個有磁性的走跳人吧!」
每個人的個性都大不相同,就我們夫妻倆人來說,老劉他比較是一個不麻煩別人的人,就算身體有些什麼狀況,通常他也不太會多說什麼,基本上都是自己默默敷藥或是承受,也因為知道他是這樣的個性,我都會提醒自己要多注意身邊的他。
我想大家都知道老劉是個勞動者(攝影師)也是個辦公者(剪接師),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在生活裡停不下來,喜歡沒事找事做,容易過勞或這裡硬叩叩那裡硬叩叩的過動者。
所以常常白天做了很多事很忙很累,到了晚上睡覺前都會看他,坐在桌子前或床邊自己貼著市售的貼布,(對~即使是這時候了,他還是不會麻煩你,他還是會自己貼,只是有時候我會主動問他需不需要我幫忙貼)。經常在他躺到我身邊睡覺的時候,我都會聞到一股從他身上飄過來的刺鼻薄荷味道,這讓我覺得很心疼。而且尤其在他密集出外景拍攝的時候,這樣貼貼布的情形就會更加頻繁。但是說實在的~我真的不太希望他經常貼一些貼布,因為有些貼布是有類固醇的,長期下來對身體是不太好的。
其實我們也討論過,要怎麼改善他身體疲勞跟硬叩叩的問題,所以他也去試過了針灸,當然這也是慢慢改善的方法之一,只不過時間上的配合真的是比較不容易的。
於是就這樣貼著貼布,過了一段時間了~
-
我想應該有人跟我一樣,看到了電視上播放的空姐硬叩叩的易利氣廣告,我們都被吸引了,但是我們也許也都有懷疑,心裡想著真的有那麼好用嗎?
雖然心中半信半疑,但是我真的很想試試看,所以那當時我就買了磁力貼,就是一個圓圓的貼紙裡面有一顆圓圓的小磁鐵,想說就給老劉試試看,但是老劉一開始也是覺得這麼小的一顆磁鐵,怎麼可能有什麼作用?
但是因為老劉一直都hen相信『聽某嘴,大富貴』,所以老婆既然都說了也買了,他也就姑且一試了。
剛開始的時候,哪裡硬叩叩貼哪裡這是一定的,因為老劉是個勞動族(攝影師)也是個辦公族(剪接師)所以肩膀、頸椎、手腕、及膝蓋都容易硬叩叩,所以經常會看到他全身貼的遍地開花XD。
不過看他持續不斷地貼,應該是他覺得這個方法很不錯,也有改善了他的硬叩叩的問題,於是接下來他也不吝嗇的食好鬥相報,貼到我們家裡的每個人身上來了,像我的部分是因為我的右腳膝蓋之前去日本小豆島嚴重扭傷,後來好了之後,但是只要一遇到感覺要變天了,有時後膝蓋的那地方就會明顯地感覺怪怪的,這時老劉就會很熱心的幫我貼在傷處,說真的~還真的是很有感覺,經常我只要覺得怪怪的時候就會貼一下,過了半天或一天就感覺疲勞消除。
於是~我們兩人變成了經常帶著磁性走跳的人了XD
-
就這樣子我們用易利氣磁力貼很長一段時間了(在小豆島跌傷已經有3年了),一直到那天老劉告訴我『我們貼的易利氣磁力貼,有另外的磁力項圈想找我們試用,問我想不想試試看?』
我第一個反應就是『哇~我要,這太適合我們了,我們本來就有在使用了,現在有了新的項圈,我一定要試試這項圈』。
到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了,這段時間我們真的是每天都戴著貼身使用,連洗澡跟睡覺都沒有拿下,因為是自己的需要也因為有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磁力貼,現在再接觸到磁力項圈會覺得這比起用磁力貼更方便,因為易利氣磁力項圈是整條項圈就有20顆磁石,而且項圈戴只要輕輕一扣就可以戴上,戴起來很輕很沒負擔,而項圈的樣子也時尚好搭配,重點這是完全沒有任何侵入性的,用起來會讓人更是安心放心,當然有了磁力項圈,也讓我們不用在身上四處貼的遍地開花了。
而事實更是老劉和我都覺得最近幾乎都沒感到硬叩叩的感覺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戴著磁力項圈的緣故,像我之前經常低頭做菜,有時脖子、肩膀會容易感覺硬叩叩的,但是最近戴了之後,也覺得不再像之前如果做菜時間長了或是同一個姿勢久了,就會覺得卡卡的,現在脖子、肩膀好像通了輕鬆多了。
還有老劉更誇張,因為之前我請老劉幫我切大量的洋蔥跟蒜頭,切完後居然跟我說他的脖子好累喔!還做了不斷伸長脖子的動作,讓人好氣又好笑。(阿~怎麼拍片都不會叫累,切洋蔥蒜頭就會,很不明白ㄋㄟ)
不過這也讓我想到,如果你平常不是那麼常做菜,而是因為最近疫情的關係,被迫需要經常做菜又剛好你也會覺得脖子有卡卡的困擾的話,那好像也可以試試看喔!
又或是你也是電腦族,不管是工作或是追劇讓你坐著坐著就忘了時間的話,除了訂鬧鐘讓自己記得起身動動之外,我覺得你也滿適合戴著磁力項圈的XD。
-
至於決定推薦易利氣磁力項圈這件事,老劉和我也非常的小心評估,因為我們都覺得關於推薦,尤其又是跟保健相關的是更必須謹慎,所以如果你也有需要的話,我希望你可以好好的參考說明書。
比如適合的人:
像是經常勞動或是工作經常使用電腦、手機,還有不常運動又血液循環比較不好的人,都可以試試!
當然說明書上也有提到不適合使用的人喔~
例如心律調節器等植入式醫療電子設備者,請勿使用本產品。或是正接受醫師治療或有下列症狀,請與醫療人員 諮詢後再使用以及有惡性腫瘤、心臟功能有障礙、 懷孕初期或剛生產後、因糖尿病導致的知覺遲鈍, 還有若因長期配戴接觸肌膚產生濕疹、發癢等情況, 請立即停止使用。
還有關於清洗的問題:
我也特別請教了易利氣的專家,因為我是都會帶著洗澡,感覺這樣的清洗是比較乾淨的,但是專家有提到,不建議項圈的矽膠接觸沐浴乳或洗髮精,因為會有可能減低矽膠的使用壽命,但不影響磁力的效能,不過專家也建議比較好的清潔方法,就是用清水清洗項圈,可以用更久喔!
以上,是我和老劉的使用心得喔~分享給有需要的粉絲們!
心動可以馬上行動喔! http://bit.ly/2UIlzJw
#易利氣磁力項圈EX
#肩頸卡卡族必備
視知覺障礙會好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你必須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一個官;你我都必須用科學擊潰這些執政黨的惡意側翼,用科學證明民進黨網路社群中心主任范綱皓和其他的無知覺青是錯誤的,然後才能拯救你我的同胞!
你我的同胞正在一個一個死去,如果有疫苗,可以避免感染,可以避免重症,他們本來不需要死的。他們本來有名字,有姓,有星座、有血型,有嗜好,有生肖、有綽號。但現在他們只剩下案號和死亡日期。他們沒有親人為他們送終,沒有親人來得及看他們闔眼、聽他們的最後遺言,因為同住的家人多半還在隔離,他們沒有頭七,沒有喪禮,因為不能群聚,隔離還沒結束。他們染疫,他們孤獨地死去。
你我的同胞正在一個一個死去,如果有疫苗,可以避免感染,可以避免重症,他們本來不需要死的。
明明就有疫苗,明明就有挽救他們生命的方式,但我們的指揮中心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了各方的提供,明明就有緊急授權,但指揮中心撕毀不認。指揮中心毫無同理心,把每個死亡的同胞當作一個數字,所以他們並不急。但我們急啊!我們要救命啊,我們以為這些衛生官員必須先是一個人,然後才能是一個官,但我們錯了。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陽明大學教授、首任疾管局長張鴻仁強調,對於歐美已核准任何醫藥品,只有需求問題,沒有法規障礙,「你要做生意,那就照程序,要救命,閉著眼睛,馬上核准,癌症用藥、救命疫苗,跟維他命是不一樣的態度! 」】結果他也錯了,指揮中心照樣刁難。
這是滿懷好心,想要捐贈五十萬劑JOHNSON % JOHNSON疫苗的佛光會媒體投書,請政府但以蒼生為念:【廿七日佛光會在全球的期待下,正式遞出了向政府申請輸入疫苗的許可文件,次日全台媒體報導始料未及,我們無意讓政府難堪,只考慮蒼生性命的安危,只希望政府儘快讓「非政府組織」協助台灣當前的窘況。我們不懂政治,只知道看著死亡人數的激增,心在淌血….人民的驚慌,不知道政府感受到了沒有?廿九日守在電視機前,盼著陳指揮官給民間一個可以即刻救人的答覆,結論是「由中央和原廠簽約採購,由中央政府統籌分配…」,心中不免充滿問號:「既然中央希望自己簽約,為何遲遲不去簽約呢?」「難道是沒有原廠的管道嗎?還是原廠不賣台灣政府嗎?」「如果原廠不賣政府,是基於各種客觀政治因素,此時政府更應該感到『非政府組織』出面可得到解套的機會,更應該樂觀其成,不是嗎?」】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又在不科學的瞎扯了:【「BNT已經取得台灣緊急授權」(附圖),那個就是在三月份揭露,台灣之前跟德國原廠BNT洽談,合約還是德國原廠傳給台灣的,而且都已經進行到記者會發佈前一天了,當然會有「緊急授權」,可惜被中國阻擾破壞。所以這個「緊急授權」就是被中國破壞掉的那個,買賣不成,那個緊急授權當然就沒用了。】所以我國的緊急授權是不看數字、不看科學根據,只看代理商的反智作法嗎?你已經根據科學數據通過了緊急授權,中國共產黨可以用超能力破壞它,然後下一波要引進的bnt疫苗通通不算,在王定宇跟指揮中心的眼中,不同代理商的同一款疫苗就變成了不同疫苗了?這不科學啊!!!
這是不是太荒謬了?!
你有網軍,我有科學。Science will win.科學不能夠被扭曲,科學不能夠被掩蓋,科學是不能夠被遮掩的。民進黨可以欺騙人民甚麼國際間的疫苗都跟國產疫苗一樣沒有做三期臨床實驗,但人民不可能永遠被騙。
這幾天的每一個心懷邪惡的反智網軍一個一個一敗塗地,一個一個抱頭鼠竄,連執政黨網路社群中心的最高主管都被打得毫無反擊之力,擊敗他們的不是我們,是科學。
科學終將獲勝,科學永遠會獲勝。一個參與過moderna人體實驗的網友跟我說:Science will win. Science will always win.
但我國的疾管署不只阻擋bnt疫苗,今天還是堅持對一個根本連二階臨床都沒有做完的國產疫苗下單五百萬劑,罔顧科學證據和民眾性命,在這場疫苗與生命的爭奪戰中,我們真的還沒有贏,千年暗室,一燈即明,我們只是必須堅守不退,直到燈火點亮的那一刻。
5/29新增21例死亡人數資料如下:
案1950 80多歲男 5/26死亡
案2265 80多歲男 5/26死亡
案2652 70多歲男 5/27死亡
案2862 70多歲男 5/23死亡
案3066 50多歲男 5/28死亡
案3302 60多歲女 5/26死亡
案3618 70多歲男 5/26死亡
案4391 60多歲女 5/28死亡
案4881 80多歲女 5/27死亡
案4893 70多歲男 5/26死亡
案4985 50多歲男 5/27死亡
案5552 60多歲男 5/27死亡
案5594 90多歲女 5/28死亡
案5702 60多歲女 5/27死亡
案5791 30多歲男 5/27死亡
案6283 80多歲女 5/23死亡
案6284 90多歲女 5/23死亡
案7237 60多歲男 5/27死亡
案7274 60多歲女 5/27死亡
案7435 80多歲男 5/27死亡
案7508 70多歲男 5/25死亡
5/30新增10例死亡人數資料如下:
案1574 70多歲男 5/29死亡
案3972 60多歲男 5/29死亡
案4092 70多歲男 5/29死亡
案4798 70多歲男 5/28死亡
案4832 60多歲男 5/28死亡
案5288 60多歲男 5/24死亡
案5682 80多歲男 5/29死亡
案5690 70多歲女 5/28死亡
案6631 70多歲男 5/28死亡
案6907 80多歲男 5/27死亡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視知覺障礙會好嗎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11/09(五) 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12/12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8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11.1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0/20(六)或 11/25(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們常常聽過一句話,叫「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句話呢,在心理學有它的理論基礎,這個理論基礎,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叫做「單純曝光效果」,或者是有些翻譯叫做「簡單曝光效果」,基本上都在講同樣一件事。
這個「簡單曝光效果」或「單純曝光效果」,其實是在告訴我們,如果你想要創造一個人對你的好感,或者是他對你的記憶的話,就多出現在他的眼前。
在電視時代的很多廣告操作,就是用這樣的邏輯,當你看一次、看兩次,不管你看什麼節目中間的廣告,都是這個商品的時候,久而久之,你可能不僅是記住它,而且當你有相關的需要時候,你會優先選擇你所熟悉的,也就是你看最多次廣告的那個商品。
這樣的一個概念的理論基礎,其實是來自於1960年代,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叫羅伯.查瓊克,他做的一個研究。他的研究是這樣子做的喔,他找一群大學生,給他們看一些中文字,那當然在那個年代裡面,史丹佛大學的大學生,基本上是不認識中文字的。
所以呢,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些中文代表什麼意思,於是呢羅伯.查瓊克,就把這些中文字,給這些學生看。然後呢,每個字的出現頻率都不太一定,從出現1次,到出現25次不等。然後,試著讓這些大學生,猜猜看這些字是什麼意思?
結果發現喔,重複觀看這些中文字越多次的人,他們就會越覺得這些中文字,所代表的是好的意涵。比如說,當我們看到「劫」難的這個「劫」,這個在我們中文的理解裡面,劫難的「劫」,它通常在指設是負面的意思。
但是,當一個學生看到這個「劫」啊,看了25次之後,他們會認為這個字是代表快樂啊,或者是積極啊,這些正面的意思。而不是像是生病啊,或傷心啊,這種負面的意思。
所以,其實歸根究底,不懂中文就是不懂中文。也就是說,他們對這些中文字的理解,是來自於他們本身好感的投射;當他們看得越多次,他們對那個字的好感就會越高。
有了這個發現之後,查瓊克他就想進一步的看看,這樣的現象是不是適用於人的身上。於是呢,他讓另外一群大學生,觀看一些陌生人臉孔的照片,跟上次實驗一樣,每個人觀看的次數從1次,到25次不等。
結果發現喔,隨著曝光的頻率增加,這些大學生,對於曝光次數越多的人,的主觀好感度、主觀喜好度也會增加。這個研究發現,就叫做「簡單曝光效果」或「單純曝光效果」。
可是,我常常說很多研究很棒,但是我們在理解這些研究的時候,常常是理解「一半」的,怎麼說理解一半呢?因為,當你的理解只停留在這邊,那請問一下,你不斷的在某個你喜歡、心儀的女孩子面前,不斷的簡單曝光,重複曝光,就等於你能夠贏得芳心嗎?
你回想一下,自己在國中、高中的時候,你每次下課都到你喜歡的女生,她的班級前面到處晃晃,每節下課都去,就等於你追到這個女生了嗎?甚至於,很多人在青澀跟悲慘的青少年歲月裡面發現啊,這樣子不僅沒有辦法得到對方的芳心,反讓對方有更討厭的感覺。
她討厭你的程度,就跟你出現的程度成正比,那這到底怎麼回事?這個狀況其實就我剛剛說的,理解任何研究不能只理解「一半」,因為「簡單曝光效果」它的後半部,而且是最重要的那個部分,叫做你要讓「簡單曝光效果」發揮作用,它的「前提」是什麼?
它的前提是,對方一剛開始對你的印象不能是負面的,如果對方一剛開始就討厭你的話,那這個時候,你出現的次數越多,只會讓她的反感越大啊。所以,你說這個研究「簡單曝光效果」,最重要的關鍵在哪裡?
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你的「第一印象」到底給別人什麼感覺?然而,我們常常對於自己的第一印象,是沒有知覺的。也就說我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我們的眼睛看不見我們自己,我們的耳朵多數時候,也沒有真的在聽自己,到底說的是什麼樣的話。
所以我很鼓勵你,在你想要運用「簡單曝光效果」,去創造別人對你的好感之前;首先啊,那最重要的那個第一步,叫做你要先確定,從別人的角度、從別的感知、從別人的眼睛、從別人耳朵裡面,你到底會不會下意識的,創造了一些「反感」給別人?
如果會的話,你第一個要做的是先調整這些部分,否則啊你的曝光次數越高,反而效果會越差。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2月12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如同今天的內容所分享的,你要怎樣讓自己在第一時間,給別人的第一印象是好的?
如果你有這樣的一個需求,或者是你想要深刻的從這一個部分,去瞭解、去前進。你想要讓自己跳脫出「自我感覺良好」,這麼可怕的狀態的話。那麼12月12號的『人際回應力』,會帶給你決定性的幫助。
我們會用有系統的方法,幫助你去理解自己,平常不管在表情,或者是語言上的回應,到底給別人什麼樣的感受?更重要的一點是,你怎麼樣透過「表情的調整」跟「回應的提升」,去創造更美好的人際連結。
而且另外一提,12月12號這一期的『人際回應力』,是我們在2018年的最後一期;如果錯過這一次,下一期就要等到明年4月之後了。所以,我很期待能夠在12月12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視知覺障礙會好嗎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在溝通與人際關係裡面,你會不會遇到有些人,就是很喜歡用預設立場,說得更白話文,就是用「偏見」來對待你。
比如說吧,假設你是一位年輕的女生,他們就會覺得你一定不會開車,方向感一定不好,你稍微表現出,你對於一些事情的感受跟情緒的時候,他們甚至會說你情緒化。
這真的是一個很冤枉,而且很令人挫折,甚至於是很生氣的事情吧,那你會不會好奇,所謂的預設立場,所謂的偏見,到底是怎麼來的?
今天我就跟你分享有三個因素,它組合成所謂的預設立場,第一個因素是什麼呢?第一個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一個心理學的詞彙,他指的就是我們對自己的認知,我們認為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比如說,我們會用一些形容詞,覺得自己是聰明的,或者是愚蠢的、美麗的,或者是醜陋的、勇敢的,或者是懦弱的,這些對於自我的形容詞,都叫做自我概念。
而自我概念它有兩個特色,第一個特色就是,它是主觀的,不是客觀的,而且通常都不準確,也就是說我們覺得自己是這樣的人,跟我們真的是這樣的人,往往是有差距的。
就像是你可能長得還不錯,但是因為小時候的一些經驗,你一直覺得自己很醜,大概的意思就是這樣子。
而自我概念的第二個特色,叫做「自我概念很抗拒改變」,也就是說當你對於自己的某些印象,一旦形成,我們就會傾向不斷的維護這個概念,不管這個概念對我們來說是好的還是壞的?
這個在心理學裡面,也有一種說法叫做「自我確證偏誤」,你會選擇性的看,選擇性的聽,選擇性的思考,也就是不斷的強化,你原本就相信跟認為的事情。
所以你看哦,因為有自我概念,還有自我概念的這兩個特色,今天它不僅是別人對你預設立場,來自於他的自我概念,而你有沒有發現,你對於自己的自我概念,是不是你也預設了自己的立場?
就像我常常講的一句話,叫做「你是如此別人也是如此」啊,所以當我們在面對溝通跟人際的時候,你忽略了自我概念的存在,那幾乎要成功的溝通,那是不可能的。
而第二個組成預設立場的要素叫做「知覺」,這裡的知覺並不是我們身體的感覺,視、聽、嗅、味、觸,而是一種我們對於「外界」人、事、物的感受跟認知。
我們每個人都是過去經驗的產物,我們常常會用過去的經驗,想現在事情去預測未來,如果你過去曾經遇過師長是友善的,你可能對於權威者的相處,就會比較自然跟自在。
然而如果不是如此的話,你可能終其一生,都對於權威者有一種很奇怪的投射,叫做他們稍微講話用力一點點,你就覺得自己做錯了!
而不會去歸因到他們單純的只是在用力說話,或者是他本來就那麼用力,他不管對誰都是這樣子。
其實這些部分,就是我們的刻板印象,而且一旦我們陷入了某種刻板印象,我們為了支持自己的判斷,我們還會收集一些孤立的、單一的事件作為自己的證據,儘管它真的很孤立,儘管它真的很單一。
所以你可能會發現,我們常會在語言上說類似這樣的句型,比如說你「總是」粗心大意,你「每次」都不聽話,你「老是」遲到,這些總是啊、每次啊、老是啊,它就是一種所謂的「刻板印象」。
然而你仔細想想,當你被別人這麼說話的時候,你是不是會滿肚子的火?因為你覺得你被別人貼標籤,被別人用預設立場看待你了!
而最後一個構成預設立場的要素,那就是「情緒」,如果我們在溝通當中,能夠合理而且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這通常是良好溝通的重要特徵。
而且不止如此,如果你能夠回應對方的情緒,你能夠讓對方的情緒感覺到被你承接,那麼有很多所謂的預設立場,很多所謂的衝突,它都能夠得到化解。
其實呢,我們回頭想想,這三個構成預設立場的要素,第一個自我概念,第二個我們對外界人事物的知覺,第三個「情緒」。
你有沒有發現,第一個自我概念的部分,不管是你的自我概念,還是別人的自我概念,它其實是幾乎無法動搖的。
而第二個,我們對於外界人事物的知覺,這也很難在短時間裡面得到調整,所以呢,我常說在溝通裡面,最重要的關鍵因素,並不是要別人拿掉他的預設立場,要別人拿掉他的預設立場,那就好像是要他不要呼吸一樣,這是不現實的。
而是你必須承認預設立場的存在,而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專注在處理情緒,因為當情緒處理好了,自我概念的影響會降低,而且他才有機會一步步的去影響對方,對於眼前的人事物的知覺啊!
那如果進一步來看,要怎麼樣承接別人的情緒,要怎麼樣讓別人感受上,覺得他的情緒有被你懂,這裡的關鍵,就是你如何辨識他的情緒,並且給予適當的回應。
其實熟悉我課程的朋友就會知道,我有一門實體課程,開了很多年,受到很大的歡迎,有很多人在這裡得到很大的前進,那就是【人際回應力】這門課。
【人際回應力】就是讓你用有系統的方法,學會怎麼樣辨識別人的情緒,並且給予最適當的回應,讓你無論遇到任何人,他都可以感覺到被你承接住了,你想要在這方面有所前進嗎?
又或者是你在人際關係裡面,常常困擾於別人對你的預設立場,或者是更困擾自己常常預設了別人?
如果你有這些困擾的話,那麼我在8月3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實體課程,請你一定不要錯過,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啊,這門課的名額已經在個位數倒數了。
所以如果你聽到了這段錄音,看看我們的課程裡面還有名額的話,就請你一定要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然而無論如何,我都希望你有更美好的人際關係,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同時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人際回應力這門課,相關的課程報名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
期待你把握這很難得的機會哦,希望我能夠在8月3號的教室裡見到你,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視知覺障礙會好嗎 在 視知覺評估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露營資訊懶人包 的八卦
在視知覺障礙會好嗎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celebrate513也提到親愛的好朋友平安,我叫罐罐,在此有一篇訊息,需要您協助推介給您所屬公司的老闆或福委會, ... ... <看更多>
視知覺障礙會好嗎 在 視知覺評估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露營資訊懶人包 的八卦
在視知覺障礙會好嗎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celebrate513也提到親愛的好朋友平安,我叫罐罐,在此有一篇訊息,需要您協助推介給您所屬公司的老闆或福委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