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發表了第二個總統任期的就職演說。全文如下:
一、作為共同體的台灣
今天我站在這裡,是以無比感恩的心情,再一次承擔台灣人民交付給我的責任。
這是中華民國史上,最特別的總統就職典禮。它特別的地方,不在於典禮的規模,也不在於參與的人數,而在於,我們都知道,這一路走來有多麼不容易。
我要感謝台灣人民,是你們讓這麼不容易的事,在台灣發生。
我要特別謝謝一些人,他們在過去這四個月的防疫期間,很少被人提及。我要謝謝每一位在防疫初期,在藥房門口排隊的台灣人民。謝謝你們的耐心,以及謝謝你們對政府的信任。是你們讓全世界看到,台灣,即使在最不安的時刻,也能保持公民的美德。
我也要謝謝那些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的人。你們忍受生活的不便,為的是保護他人的健康。謝謝你們,展現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成就台灣防疫的成功。
國家的光榮感,生死與共的共同體,這一段記憶,將會存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團結的感覺,就是這個樣子。
我們今天現場,有許多各國使節代表,而且我相信,世界上一定有許多國家,也都在關心台灣。
我想藉著這個機會告訴你們,你們看到的國家,有一群善良而堅韌的人民。這一群人民,無論在多麼艱難的環境中,依然能靠著我們的民主、我們的團結,和我們對彼此的責任感,克服挑戰、度過難關,讓台灣在世界上屹立不搖。
二、空前的挑戰和絕佳的機會
從一月到現在,台灣連續兩次讓國際社會驚豔。第一次是我們的民主選舉,第二次則是我們的防疫成績。
過去這一段時間,因為防疫的成功,「台灣」出現在全世界的各大新聞媒體上。
「台灣」也寫在我們一箱又一箱送往國外的物資上頭。台灣人是世界上最良善的一群人,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向國際社會伸出援手。
我也希望全體國人,除了分享光榮跟喜悅之外,也能體會「自助助人、自助人助」的精神。
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我們不能有絲毫鬆懈。就算疫情過去了,衝擊也不會立刻散去。
這次疫情對全球的衝擊既深又廣,它改變了全球政治經濟的秩序,不僅加速、加大了全球供應鏈的重組,重新排列了經濟板塊,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消費型態,甚至也改變了國際社會對台灣和周邊情勢的想像。
這些改變是挑戰,但也是機會。我要請所有的國人同胞做好準備,因為接下來,還有各種考驗和難關在等著我們。
未來四年,誰能從疫情中脫困;誰能針對疫情所帶來的改變,研擬國家的生存發展策略。誰能在疫情過後,複雜詭譎的國際情勢間,掌握機會,誰就能讓國家在世界中脫穎而出。
治理國家從來不能依賴激情,而是要在變局中,保持冷靜、指出方向。過去四年,這一點,我做到了。
我說過,我會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給各位。所以,下一個四年,在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民主深化,這四大面向上,我也會超前部署,讓台灣脫胎換骨,我會帶領台灣迎向未來。
三、國家建設工程
#產業與經濟發展
我知道,台灣人民最關心的,就是我們的產業和經濟的發展。我們在2016年啟動了「經濟發展新模式」,致力讓台灣經濟走向世界。四年來,在國際經濟的巨大變局下,台灣不僅挺了過來,經濟成長更回到四小龍的第一名,股市萬點也成為常態。
因為疫情控制得當,台灣至今,仍然可以維持經濟正成長,這是全球少有的。但我們在紓困以及振興經濟上,必須持續超前部署,全力維持經濟穩定成長。
未來四年,我們面對的,是全球經濟更劇烈變動,和供應鏈加速重整的局面。在整體經濟方面,我們將秉持「穩定中追求成長、變局中把握先機」的政策理念,持續落實前瞻基礎建設、兆元投資等重大計畫,來鞏固未來幾十年的經濟發展。
在產業發展方面,我們更要抓住時機,在5+2產業創新的既有基礎上,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讓台灣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
#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第一,我們要持續強化資訊及數位相關產業發展。我們要利用半導體和資通訊產業的優勢,全力搶占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讓台灣成為下一個世代,資訊科技的重要基地,全力促進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發展。
第二,我們要發展可以結合5G時代、數位轉型、以及國家安全的資安產業。我們要全力打造可以有效保護自己,也能被世界信賴的資安系統及產業鏈。
第三,我們要打造接軌全球的生物及醫療科技產業。這次疫情中,無論是試劑製造、或是新藥和疫苗的研發,「台灣團隊」都有足夠的能力,跟全球頂尖技術接軌。我們要全力扶持相關產業,讓台灣成為全球克服疫病挑戰的關鍵力量。
第四,我們要發展軍民整合的國防及戰略產業。除了已經在進行當中的國艦國造、國機國造,我們會更強力推動軍民技術整合,激發民間製造能量,更進一步進軍航空及太空產業。
第五,我們要加速發展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過去四年,再生能源有飛躍性的發展,台灣成為國際再生能源投資的熱點。在這個基礎上,2025年綠能占整體發電量百分之二十的目標,我有信心可以達成,台灣將成為亞太綠能中心。
第六,我們還要建構足以確保關鍵物資供應的民生及戰備產業。面對未來的全球秩序變化,從口罩、醫療及民生用品、能源到糧食供應,我們要把重要的產業鏈留在國內,維持一定的自給率。
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中,誰能擺脫依賴,誰就能掌握國家生存發展的先機。我要請所有產業界的朋友們放心,政府不會讓產業孤單。在未來幾年,我們有幾個主要的策略,來全力帶動產業發展。
#產業發展策略
首先,我們要將國內需求,作為基礎能量,來帶動產業發展。尤其是公共部門的需求,以及維持國家安全的基本需求。
像是在這次疫情中,口罩等防疫物資的戰略需求,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們的國防產業和再生能源產業,也都能循著類似的模式,加速發展。
不只有口罩國家隊,未來,我們也會視各產業的規模及條件,組成國家隊。藉由政府對內部需求的保證,建立「台灣品牌」的全球戰略物資製造業,並且拓展到其他市場。
再來,我們知道,金融支援是產業發展最重要的環節。未來,我們會採取更靈活的金融政策,持續改革金融體制,運用更多元的金融手段,來協助產業的資金需求。
我們也會全力打造安全的產業環境。政府將致力於維持完善的公衛體系、堅固的國家安全體系、穩定的社會、良好的法治、以及健全的市場。有了這些保證,全球的高科技和戰略性產業,才會願意選擇台灣,作為生產和研發基地。
接下來,我們也要持續引導產業布局全球。和美、日、歐洽簽貿易或投資保障協定,這個目標我們會繼續努力。
我們持續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同時,也會積極開拓其他有潛力的市場,鼓勵廠商前往布局,為產業的國際合作,創造更有利的條件。當我們在全球尋找機會時,各地的台商將會是我們最好的夥伴。
最後,則是人才的問題。台灣要成為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就必須匯聚各方的人才。蔡英文的政府,會全力爭取國際上最頂尖的技術、研發和管理人才,讓台灣產業的團隊能夠更加國際化,擁有全球競爭的視野和能力。
未來,台灣更要和國際進一步接軌,我們將在雙語國家及數位領域上,培養更多的本土人才和菁英,讓產業有更強的國際競爭力。
未來四年,更融通的金流、更活水的人流、更強勁的產業實力、更與世界緊密連結的台灣,將開啟嶄新的經濟格局,迎向繁榮新時代。
#社會安定:醫療健康網、社會安全網,接住每個需要幫助的人
產業發展的同時,我們不會忘記社會安定,也是人民對政府的重要期待。一個更好的國家,政府必須要擔起更多責任,來減輕人民的負擔,減少社會的問題。
過去幾年,我們把長照2.0、幼托照顧、居住正義的問題,一個一個補起來了。未來四年,我的目標,就是要把這張網,做得更綿密,接住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盡量不要讓遺憾的事情再發生。
#健康防疫安全網
首先,我們要更強化健康和防疫安全網。台灣已經是高齡社會,疫病的流行,對人民的健康是嚴重的挑戰。因此我們必須強化疫病防治和醫療能量,結合產業,在疫苗和藥物的開發、以及傳染病防治的領域,有更多突破,讓人民可以更健康、受到更好的照顧。
#社會安全網補漏網
接著,我們要把社會安全網的漏洞補起來。這幾年來,有幾起跟「思覺失調症」患者相關的治安事件,引起很多討論。不只是「思覺失調症」,其他精神疾病、毒癮、家庭暴力等問題也一樣。
我了解民眾的憂慮,這不只是個人或家庭的事,更是政府的事。當家庭無法妥善照顧這些患者時,政府就有責任介入協助。
我會強化社會照顧體系,讓第一線的社工能量能夠提升,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讓社工能夠深入最基層,把過去社會安全網沒有接住的人找出來。
另外,對於個案所引發的爭議,我們不能把責任全部推給醫療部門、或個別法官。司法和行政部門,應該要檢討制度、優化制度,該修法的地方,就應該要著手修正。
#國家安全:國防事務改革、積極參與國際、兩岸和平穩定
一個更好的國家,也必須重視國家安全。過去四年,我們推動國防事務改革、積極參與國際,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希望讓台灣在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未來四年,這些政策方向不會改變,我們也會做得更多。
#國防事務改革
在國防事務改革方面,我們有三個重要的方向。第一是加速發展「不對稱戰力」。在強化防衛固守能力的同時,未來戰力的發展,將著重機動、反制、非傳統的不對稱戰力;並且能夠有效防衛「網路戰」、「認知戰」、以及「超限戰」的威脅,達成重層嚇阻的戰略目標。
第二是後備動員制度的實質改革。我們要提高後備部隊的人員素質和武器裝備;後備戰力提高,才能有效地跟常備軍隊協同作戰。此外,平常就要建立跨部會的常設後備動員體制,協調人力物力,平戰轉換時,動員才會順利。
第三是改善部隊管理制度。現在的年輕士官兵,都是在民主自由的社會長大,如何讓他們在軍中,發揮更好的戰力和專長,這是必須正視的課題。
年輕人從軍出現適應上的問題,反映出社會轉變和軍中管理制度的落差。我們必須把落差補起來,不要因為制度的不周全,影響了社會對軍隊的觀感,也造成軍人的榮譽和士氣,在一個又一個的個案中,被消耗掉。
因此,我們要在制度上,強化軍中申訴關懷機制、建立公允的事件調查機制、以及滾動檢討人事配置。在教育訓練上,則要提升各級幹部領導統御能力,達成管理的現代化、專業化。
我們要在維持戰力的團隊軍紀,以及社會價值對個人的尊重之間,取得包容、取得均衡。
#積極參與國際社會
在國際層面,過去四年,我們積極參與各項國際重大議題,包括反恐合作、人道救助、宗教自由、以及非傳統安全等重要全球議題。
在這次國際疫情中,我們在能力範圍內,對國際社會展開無私援助,受到了高度肯定。
台灣,已經被國際定位為民主成功故事、可信賴夥伴、世界良善力量,這是台灣人民共同的驕傲。
未來四年,我們會持續爭取參與國際組織,強化和友邦的共榮合作,和美、日、歐等共享價值的國家,深化夥伴關係。
我們也會更積極參與區域的合作機制,和區域相關國家攜手,共同為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做出實際貢獻。
#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
面對複雜多變的兩岸情勢,過去四年,我們盡力為兩岸和平穩定,做出最大的努力,也獲得國際社會的肯定;我們會持續努力,也願意跟對岸展開對話,為區域安全,做出更具體的貢獻。
我要再次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八個字。我們不會接受北京當局,以「一國兩制」矮化台灣,破壞台海的現狀,這是我們堅定不移的原則。
我們也會持續遵循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這是我們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一貫立場。
兩岸關係正處於歷史的轉折點,雙方都有責任,謀求長遠相處之道,避免對立與分歧的擴大。在變局之中,我會堅持原則,並秉持解決問題的開放態度,負起責任,我也期盼對岸領導人,能承擔起相對的責任,共同穩定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
四、國家體制強化及民主深化
未來四年,除了國家建設的工程,政府體制的優化,也非常重要。立法院即將成立修憲委員會,提供一個平台,讓攸關政府制度、以及人民權利的各項憲政體制改革議題,能夠被充分對話、形成共識。
藉由這個民主過程,憲政體制將更能夠與時俱進,契合台灣社會的價值。而朝野都有共識的18歲公民權,更應該優先來推動。
在司法改革方面,上個任期,我已經實現了「司改國是會議」的承諾,讓「法官法」、「律師法」、「憲法訴訟法」、以及「勞動事件法」陸續完成修法,這都是改善司法體質的基礎工程。
但是司改還在轉型期,現階段的成果,和人民的期待,還有一段距離。我會繼續傾聽各方的意見,不會停下腳步,人民的不滿,就是持續改革的動力。
在未來四年內,國民法官制度一定要上路,讓人民進入法庭擔任國民法官,成為改革的催化劑,讓司法體系與人民的距離不再遙遠,更加符合期待,贏得信賴。
另外,所有憲政機關,都要持續改革的腳步。行政院組織改造工程,將在重新盤點後再次啟動,包括成立一個專責的數位發展部會,還有與時俱進地調整各部會,讓政府的治理能力,更貼近國家發展的需求。
監察院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將在今年八月掛牌成立,它將是台灣落實「人權立國」理念的里程碑,也是監察院轉型的起點。
我也會請九月上任的考試院新團隊,提出完整的改革方案,檢討過去的思維,轉型為稱職的國家人力資源部門,培育現代政府所需要的治理人才。
五、結論
各位國人同胞,過去七十年來,中華民國台灣,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越發堅韌團結。我們抵抗過侵略併吞的壓力、走出獨裁體制的幽谷,也一度走在被世界孤立的曠野之中,但無論什麼樣的挑戰,民主自由的價值,一直是我們的堅持。「自助助人、自助人助」的共同體意識,也始終是我們的信念。
今天我們的現場,有很多防疫英雄:口罩國家隊上中下游產業成員、疫情指揮中心的公衛團隊、以及蘇貞昌院長帶領的政府團隊。
還有更多沒有在現場的各行各業防疫英雄們,醫護人員、郵務人員、藥師、便利商店店員、以及運將朋友等等。
容我無法一一叫出各位的名字,但我想要告訴大家,七十年來,台灣可以度過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依靠的從來都不是一兩個英雄;而是像各位一樣,一起轉動歷史巨輪的無名英雄。是因為有你們,台灣世世代代的幸福、安定、繁榮,才得以延續。
我要向你們所有人致敬。所有的台灣人都是英雄。蔡英文跟賴清德,很榮幸能在此,接受各位的託付。
能在這樣艱鉅的時刻,承擔中華民國總統的重責大任,我心中的壓力多過喜悅。不過,我不會退縮,因為我有你們。
未來的路不會一片順遂,挑戰只會越來越多。不過,我們是一個在驚濤駭浪中走過來的國家。我們兩千三百萬人,是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
我由衷期許所有的國人同胞,要記得過去這幾個月,上下一心、緊緊相依、克服難關的感動。中華民國可以很團結,台灣可以很安全,當一個台灣人可以很光榮,可以抬頭挺胸、昂首闊步。
親愛的國人同胞,未來的旅程還很長,台灣的故事,也正在展開下一頁。台灣的故事,屬於每一個人,也需要每一個人。
兩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請當我們的導引,請當我們的夥伴,讓我們凝聚智慧與勇氣,一起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謝謝大家。
照片提供:中華文化總會
同時也有3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在高興時,特別好胃口;人在悲傷時,還是會肚子餓。何況開工前、收工後! 凌晨一點半的堅尼地城,港鐵收工,車輛停泊,百店沉睡中,唯獨新興食家剛剛亮燈啟爐,開始煲粥搓麵粉做點心;蒸籠白煙漸漸升騰,溫潤香氣飄呀飄,縈繞城西近三十個寒暑,撫慰着夜幕下轆轆的饑腸。 「我們來到西環的時候,它是一個菜欄市場...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英文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八卦
終於,我們一起走到這裡了。
剛剛,我們在板橋,也就是四年前我們接受敗選結果的地方。從那裡出發,我們來到了這次選舉活動的終點。現在,我們站在凱達格蘭大道上。在我的身後,就是總統府。
過去八年,在這個廣場發生了很多事。
野草莓運動的時候,年輕人在這裡主張集會遊行的權利。
反核遊行的時候,二十萬人在這裡,呼籲能源的安全。
洪仲丘事件的時候,二十五萬人在這裡,抗議政府公然說謊、掩蓋真相。
太陽花運動的時候,我們有五十萬人在這裡,捍衛民主、反對黑箱。
但是,人民的聲音,不管怎麼大聲,到凱道就停住了。我身後的總統府,離廣場上的人民,只有幾百公尺的距離,不過,總統府裡面的人,就是聽不到人民的聲音。
政府無能、政府無心、政府無感、政府對人民的痛苦麻木不仁。這就是此時此刻,台灣人民普遍的感受。
不過,台灣社會最令人感動的地方就在於,即使過去八年,我們有這樣的政府,但是,民間社會正面的能量,從來不曾消失,而且一天比一天大。
明天,我們就要把這股能量釋放出來。我以及民主進步黨,只是這股能量的一部分。我說過很多次,這次選舉,我們不是要打敗任何人,而是要打敗這個國家的困境。
如果你也認同這股正面的能量,如果你也希望看到台灣社會的改變,我拜託大家,明天,走進投票所,展現你的意志、展現你的決心。
出來投票,不只是相信蔡英文可以帶來改變,也不只是相信民進黨會帶來改變。出來投票的意義,就在於,我們親手用自己的力量來改變這個國家。
站在我身旁的,有百工百業的代表,有我這次的競選團隊,有我平時跟他們開會討論政策的智庫學者專家,還有,我這些年來,深入基層,在民間社會所結識的好朋友們。
他們今天站在我身旁,還有,我看到現場有這麼多的鄉親陪我走最後一里路,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才能表達我心中對大家的感謝。
這次選舉,一路走來,我的心中充滿了感謝。我感謝人民的支持,我也感謝這個國家成熟的民主。
當我的對手恐嚇說,不投給他們,台灣的社會就會動盪。台灣人民選擇相信我,相信我可以用具體的政策,來解決社會的不安。當我的對手威脅說,不投給他們,中華民國就要滅亡。台灣人民選擇相信我,我可以用決心和毅力,把這個國家真正團結起來。當我的對手訴諸抹黑、訴諸對立,千千萬萬的台灣人民,就用行動來支持我。他們拒絕國民黨用這種方法來選舉,他們也拒絕任何政黨用這種方式來撕裂台灣。
這就是沉默的大多數。這就是沉默的力量。
對立牌已經沒有用,因為我們相信對話。恐嚇牌也沒有用,因為我們相信改革。中華民國更不會因為誰當選而滅亡,因為我們相信,只要有民主,這個國家會比以前更強大。
明天,我們就會用選票證明,恐嚇和對立的舊政治會走入歷史。台灣人追求新時代的決心,終將戰勝一切。
各位親愛的台灣人民,新時代就差這麼一步了。跨過這一步,就是改革的第一里路。
我希望,全體台灣人民用快樂的心情來迎接,台灣民主史上的第三次政黨輪替。這是新政治的起點。我會用五大政治改革,來讓台灣真正走向團結。
黑箱會成為過去。民主國家,不是總統一個人說了算。如果我當選總統,我會讓人民的聲音,透過民主程序,來變成決策的基礎。民主不只是選舉,民主就是我們每天的生活。未來,在團結的基礎上,我們一個一個的來推,我們要的改革。
跨過這一步,也是我們台灣新經濟的第一里路。我會推動五大創新研發計畫,以及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讓產業轉型的機制馬上啟動,讓勞工的薪水和企業的利潤同時成長。跨過這一步,更是新社會的第一里路。我們會推動五大社會安定計畫,我們會建立食品安全的管理系統、發展社區照顧制度、辦理社會住宅。我要讓台灣的社會真正走向安居樂業。
這個新時代,就在我們眼前了。
明天,你的一票,就是投給新政治的一票。
明天,你的一票,就是投給新經濟的一票。
明天,你的一票,就是投給新社會的一票。
明天,不管天氣再怎麼冷,我拜託大家,一定要出來投票。不管刮風還是下雨,不管回家的路有多遠,我拜託大家,一定要出來投票。
選舉活動再過幾分鐘,就要正式告一段落。我要特別把這最後幾分鐘,留給年輕人,尤其是首投族。
我是民主進步黨主席,我以這個身分為榮。這個黨的基因裡面,有著台灣人永不放棄的精神。這個黨的血液裡面,流著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追求自由的渴望。
我從來不會掩飾,我所領導的政黨曾經跌倒、曾經失敗,曾經失去人民的信任。過去這些年來,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讓這個黨重新再站起來。民進黨沒有黨產,我們只有一顆堅定改革的決心。
我再一次拜託大家,去看一看我們這一次所提名的不分區立委的名單。藍綠沒有一樣爛。在十八個政黨裡面,我有信心,民進黨的名單,絕對是最好的。
現在這些人,都站在我身後。他們是食安專家,他們是人權律師,他們是第一線的社會運動者,他們是長期以來,為了這個社會的公平正義,不斷奮鬥的知識份子。他們每一個人,都
代表民進黨改革的決心,他們每一個人,也都代表民進黨打開大門,走出去,跟社會進步力量結合的努力。
如果你在意這個國家沒有是非,這些人在立法院裡面,會幫大家把是非找回來。如果你在意這個社會沒有正義,這些人會在立法院裡面,幫大家把正義找回來。
前年九合一大選,各位回去投票,不只讓故鄉重新燃起希望,你們的努力,還讓全世界都看到。台灣因為你們,在世界上發光發熱。
明天,我拜託大家,這個國家,還需要各位在後面推它一把。如果你還在猶豫,請不要再考慮。坐上巴士,坐上火車,坐上高鐵,用任何方式,明天一定要回家投票。
請相信這些年來大家的初衷,自己的國家自己救,現在,就是完成這個任務的時候。
請投給最好的,請投給最專業的,請你投給陣容最完整的,請你投給,最有能力改變這個國家的政黨。
這個禮拜,我們的車隊從南到北,來回掃了兩次。這一路上,有很多人給我們加油,給我們打氣。我站在車上,看到有年輕人,特地拿著上一次我參選總統的旗子,來幫我加油。
也許,有人會覺得,他們拿錯旗子了。不過,在我心中,那些四年前的旗子,卻讓我最感動,也最感激的。
謝謝你們把四年前的旗子還留在身邊。謝謝你們願意相信,四年前我所說的,有一天我們會再回來。
蔡英文做到了。而且,這一次我帶著更多的台灣人民回來了。現在,站在這裡的我,是一個更堅強的蔡英文。我要帶領台灣人民,走向未來,走向新時代。
明天,就是我們的最後一步。漫長的等待,就要結束。我要拜託所有的人,把你們對台灣的熱情,把你們對改變的盼望,把你們這幾年來的不滿,全部轉化成改革的動力。
出來投票,我拜託大家,就差你這一票。明天走進投票所,在選票上蓋章,把最後一里路走完。
總統票,投給②號蔡英文、陳建仁。政黨票,投給①號民主進步黨。立委票,投給民進黨支持的立委候選人。
改變台灣,一票都不能少。
明天,人民把權力拿回來。
明天,我們把台灣贏回來。
明天,我們一起用選票,讓這個總統府,真正屬於台灣人民。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英文 在 吳秉叡 Facebook 八卦
終於,我們一起走到了這裡。
四年前的今天,我們坦然面對2012敗選的結果。那一個晚上,我跟所有的支持者說:「可以哭泣,但是不要洩氣,更不能放棄。」當時,我並不知道,有一天會再走到這裡。當時,我心中唯一的想法是:個人和政黨可以失敗跌倒,但是,民心不能潰散,台灣不能被擊倒。
感謝台灣人民,過去四年來,一路陪伴著我。歷經的失敗挫折,讓我更堅強,也讓我知道,自己應該要更好。
卸下黨主席,讓我有更多的時間走入民間基層。我在台灣的各個角落,看見辛勤的百姓、善良的人情,還有台灣人最堅強的韌性。
在原住民部落,小學校長為了孩子的教育,讓整個部落獲得新生;在縱谷的有機農場,堅毅的女性帶領一群弱勢者自給自足的耕耘;退休的志工們,一起為漁村辦起熱鬧的搖滾音樂節;年輕人回到家鄉,傳產第二代毅然接下棒子,找尋未來的出路⋯⋯這些,都讓我看到台灣這一塊土地上,真正蘊藏無限的「在地希望」。
當我說要「找回自信、點亮台灣」,我說的就是你們,我在每個人身上看到,夢想不在他方,希望就在家鄉。
當我說,「英派,要成為守護台灣的中央山脈」,是要召喚所有改變台灣的力量,並且提醒所有黨內同志,民進黨必須打開大門,與社會的改革力量結合,而不是政治利益的派系結盟。因此,我們提出最好的不分區立委名單,要改變新的國會。
當我以總統候選人的身份出訪,獲得友邦的高規格接待,我不會以此區別藍綠政黨,更不會認為是自己的成就,而是帶著誠信和民主走出去,讓世界看見台灣。
當我們經過四年的沈潛用心,把一項項改革的方案變成具體的政策,我要告訴人民,台灣絕對不只如此。我不會喊空洞的口號或美麗的數字,但是,我一定說到做到。我們要打敗的,是停滯已久的困境,用穩健的改革,讓台灣再起。
當我說,國民黨不等於中華民國,民進黨也不等於台灣。因為我始終相信,分裂的國家沒有重量,團結的台灣才有份量。人民已經厭倦了分化、對立的舊政治,我們需要一個包容、團結的新台灣。
過去四年,我和民進黨所有的夥伴,從來沒有一刻鬆懈,我們一直跟人民站在一起。終於,我們一起走到了這裡。再過30多個小時,所有的競選活動即將結束。最後的一哩路,在1月16日即將跨出最後的一步。
這一步,選擇的不是誰勝誰負,而是台灣能否脫胎換骨,找到人民企盼的出路。
這一步,不是為了政黨席次的輸贏,而是為了打敗困境,贏回台灣人原有的自信。
這一步,要讓所有的「恐嚇牌」、「對立牌」、「悲情牌」和「賄選買票」走入歷史,迎接包容團結、光明喜樂的新政治。
1月16日,請偉大的台灣人民一起踏出這一步,走進投票所,用手中的選票,寫下歷史,寫下未來共同的許諾。團結我們的國家,讓台灣光榮再起!
政黨票,支持「改革的第一品牌」①民主進步黨。區域立委,請支持民進黨和改革的力量。總統、副總統,支持②蔡英文、陳建仁。
影片來源: TWIMI | 獨立媒體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英文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人在高興時,特別好胃口;人在悲傷時,還是會肚子餓。何況開工前、收工後!
凌晨一點半的堅尼地城,港鐵收工,車輛停泊,百店沉睡中,唯獨新興食家剛剛亮燈啟爐,開始煲粥搓麵粉做點心;蒸籠白煙漸漸升騰,溫潤香氣飄呀飄,縈繞城西近三十個寒暑,撫慰着夜幕下轆轆的饑腸。
「我們來到西環的時候,它是一個菜欄市場呀、屠房呀,做半夜三更為香港服務的基層市民(生意)。」新興第二代老闆徐國興回憶。店是街坊格局,廳面五六張枱,走廊擠多幾張;沒電視,沒電腦收銀;牆上貼着上世紀市政事務署「隨地吐痰得人憎」告示牌、手書中英文提示:「夜深時分,請將聲量收細」恍若穿越到了七八十年代。
店雖說三點營業,但兩點零五分已來了第一個客人——的士司機鄭先生。「我兜到呢度就入嚟坐一坐,當作休息。」樓面阿姐三點才上班,「我慣咗自己招呼自己。好彩放緊暑假,否則坐滿晒學生,企都無碇企。」他逕自取碗筷開茶。
不一會,蒸點心的師傅林哥搬出兩楝點心到點心角,跟他打招呼:「食住先。」
鄭先生取了一籠粉卷,回敬:「新鮮熱辣!」
沒一刻鐘,又走進兩個外籍男,未坐下就去揭蒸籠,顯然是識途老馬。說時遲,做蔬菜批發的梁先生已經倒開黑如墨汁的普洱,自得其樂:「我自己沖(茶),喜歡幾多茶葉就落幾多。」最重要是沒第二個地方如此早開,「我飲完茶就要開工。」跟他搭枱的四眼阿叔,低頭不動,掛着「請勿打擾」的漠然。
這時,六個後生仔嘻嘻哈哈坐滿隔籬大枱,都穿著港大宿舍兆基堂的T恤。原來有人要離港,一班巴打來搞餞行。主角Evric說,大一時師兄帶他來,他又帶師弟來,自己快升大四了。
怪不得新興和附近港大的師生關係密切,有時以點心贊助學生活動;牆上就有幾張港大屬會的感謝狀,當中還有前校長徐立之的簽名呢!
年輕人鬧哄哄,在廚房的阿興伸頭瞄一瞄,「呀!司機、學生,都是熟客,他們自己搞掂。」轉身又忙他的。今天負責炸爐的師傅放假,主力調校食物味道的他,要分身去炸春卷、炸鮮奶。
兄弟班,個個賣力
廳面盡頭,是無遮無掩的開放式廚房,供應近五六十款點心。五六個師傅全日一邊做一邊蒸,做好甚麼就賣甚麼。點心出籠,林哥就速遞到點心角,客人自選自取;三點後也有阿姐用托盤巡場;五六點開始人多插針難入,大聲公輝師傅不時引吭叫賣:「叉燒包、燒腩卷啦喂朋友,古法炮製喇!」「大大件抵食呀!」
懷舊點心如南乳燒腩卷、大過拳頭的雞球大包、糯米包、鵪鶉蛋燒賣,坊間已經少見。
「我們一向以來都是自己做點心,做舊時啲古老嘢。」人稱「海叔」的徐海說。他是阿興的父親、新興的創辦人,在茶樓、酒店做過點心師傅,1972年於九龍橫頭磡七層大廈徙置區開了新興茶樓,經營15年,因為政府收樓被迫結業。
做飲食,哪裏有人需要吃東西,哪裏就有生機。海叔看準西環的凌晨市場,廿八九年前帶領兒子和幾個舊夥計來到加多近街,重新掛起新興的招牌,開始凌晨三點至下午四點的營業循環。因為加租、收樓搬過幾次,五六年前才落腳現址士美菲路。
「我由上環水坑口入行,做了60年,到厚和街(前一個鋪址)無再持牌了。」阿興接手後,海叔仍然朝朝3點必露,坐鎮收銀,做到上午11點返家瞌一瞌,下午3點又回來,都是為阿仔着想:「現在請人艱難,我就幫他打理一下。」
阿興說,現在一盤生意由他和幾個股東拍檔,「他們都是這裏的師傅、舊夥計。」
他指各人一直出心出力,也因為是股東拍檔,大家沒計較,當年才能捱過沙士難關。
63歲的華哥人很害羞,是阿興的拍檔之一,入行超過40年。「我十幾歲已經跟住海叔賣點心,我幫他打工時咁做,佢畀啲股份我,我又係咁做。」他本身住天水圍,海叔揸弗年代已在附近租宿舍給師傅,他乾脆以店為家。「喺呢度好快趣就過一日,雖然辛苦,但係開心嘅!一班拍檔合作咗幾十年,有拗撬都唔會放喺心。」他弟弟阿耀也加入了新興,負責做包、搓皮。全日所有師傅都不停手,肚餓時就走開一陣去醫肚,很快又回到崗位上。兄弟班,個個賣力。
現在海叔不再在廚房勞神,「爸爸雖然88歲,但他真是一個很令人佩服的老人家,對工作好有熱誠,堅持繼續每日上班。」阿興如粉絲仰望偶像。他是家中老大,三個弟弟一個做冷氣,一個做煤氣,最小的到加拿大升學、謀生。「我讀書不是太好,整嘢食覺得好開心,所以有興趣做。」52歲的他,看上去只像40,但入行已經30年,跟着父親研究點心。
靚料正貨 還得用心
從前爸爸日做16小時,阿興接手後一樣日做16小時。每晚凌晨一點多,率先回鋪開爐頭搞醃料,「好多食物要醃,又要煲粥,要早點回來,否則做唔切。我們的品牌是自家製,所以很多事都是親手去做的。」
不少行家慳水慳力,老早已從點心工場取貨;海叔搖頭:「在上面(大陸)的貨拿到來無咩汁,乾爭爭!」
「自己做嘅就靚啲,用料靚啲。在上面取貨不知道,人家做好給你,你看不到人家怎樣做,信心就是這些。」海叔舉例,白米他們入貨比別人貴30元一包,「一日用兩三包米就相差近100蚊,一個月相差幾千蚊。最好食先得,材料嘛!」
父親的信念,阿興切實執行。各式燒賣豬肉餡、蒸排骨,都不用雪藏貨,「食落唔同嘅!」他笑說。魚肉釀豆腐,魚肉爽彈帶陳皮香,烤得金黃的豆腐是買布包豆腐回來炸;豉汁鳳爪的雞腳自家炸後再煮,皮夠爽。如此尋常配料許多食肆直接入現貨,他們貫徹「自家製」,不嫌工夫多,花時間。
棉花雞的魚肚,阿興表示用最貴的一種;咖喱金錢肚,他特別選用夠口感的厚身牛肚,整塊燉腍後裁成條,用秘製醬料醃透;吃起來惹味卻不油滯厚味。
點心都是街坊價,小點17元,頂點才25元。因為沒有炒爐,全店食物只能蒸或炸,50多元的午市蒸魚套餐算最貴了。不過,用料絕不馬虎:除了黃花、紅衫魚、撻沙、烏頭必然冰鮮,鯇魚是鮮蹦活跳的整條買回來;配陳皮清蒸或薑葱的斑頭腩,是取貨20多斤游水大龍躉,抵鋪後才劏魚斬件,務求貨靚新鮮。
「西環初時沒有甚麼店鋪酒樓,現在競爭愈來愈大,我們唯有盡量做好,咁先對得住街坊。」阿興說話的口吻,跟父親如出一轍。
今天,莫失莫忘
要是算上橫頭磡的前塵,新興已逾40年歷史,沒有爭利的驚濤,沒有賺淚的起伏,每一日也如今天:師傅密密手,每樣點心求快也求好:糯米包軟硬適中,加了蝦米吊味、花生粒添口感;腸粉用米漿新鮮即拉,夠薄夠滑;招牌流沙包皮薄軟熟,一咬爆汁,流着濃濃的鹹蛋及牛奶香……
「做就個個(間間)都是那樣做,無話叻得過人,你自己調校的味道好些,你有些心機做就好些。」海叔不直接誇獎,但大夥兒的用心,全看在眼裏。
阿興人很隨和,只是做,沒埋怨。「跟街坊有份感情,每天都碰口碰面,個個從小吃到大,都很熱情、很欣賞你的點心,覺得有份滿足感,也是動力所在。」尤其看着大學生入學、畢業,出來工作後也回來探班,他特別珍視這「金錢以外的東西」。
雖沒米芝蓮加冕,新興捧場客除了街坊大叔,更有不少後生仔女;牆上有E神、霆鋒的留影;CNNgo網站全港最佳心水點心店它榜上有名,中外遊客慕名而至,時常全場爆滿……阿興和拍檔大有條件開晏,不必日夜顛倒。
「有些人都會問我:三點那麼早,開遲一點吧!其實都不想那麼早,但因為儲了一批熟客以及有口碑,他們每一天返工放工常常來光顧你,建立了一些感情,也不想失去這一班客人。」不善辭令的阿興解釋。
想了想,又補充:「太夜,真係好難搵嘢食。」他笑起來,帶點傻氣。
採訪:韓潔瑤 拍攝:關永浩
新興食家
地址:西環堅尼地城士美非路8號地下C號鋪
電話:2816 0616
詳情: http://bit.ly/2MUEwSs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英文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評價
曾慧雲八四年參加無綫第二期藝員訓練班,同期同學有邵美琪及鄧萃雯,她憶述當時大部分同學都未成年,都要由家長陪同簽約,「爸爸好喜歡外國明星慧雲李,所以我的名字叫慧雲,英文名Vivian,我中學畢業時,剛好電視播出由劉嘉玲及劉青雲拍的招考藝員訓練班學員宣傳片,爸爸就叫我去投考,他覺得朝九晚五的工作不適合我,爸爸還帶我去影樓影相,我當時覺得隨便找幾張生活照寄去便算,不過爸爸做事向來認真,覺得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結果化好妝,又擺post,影到好像明星相般,那一期有三千多人報名,只有十多人入選,由於未成年,要父母一起去簽約,其實成班同學都未夠年齡,邵美琪及鄧萃雯都是由父母陪同簽約,當時成班人好好玩,好開心。」全文:http://bit.ly/2DVlPLM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Mings Fashion & Beauty: https://www.mings.hk/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英文 在 侯漢廷為民請命 Youtube 的評價
侯漢廷在演講中,列舉出民進黨關於萊豬議題的十大謊言;
第一,蘇貞昌稱CODEX對萊克多巴胺的安全標準訂出後,民進黨支持台灣採取國際標準。侯漢廷打臉2012年立委投票、2013、2016直到2018年都有民進黨立委要求禁止萊豬,何來遵照國際標準?
第二,蘇貞昌說全球大多數國家開放瘦肉精美豬。侯漢廷稱全球193個國家地區,有160個國家禁止瘦肉精豬肉,蘇貞昌的大多數又是謊言!
第三,陳時中說食安會議只有一名專家反對開放。侯漢廷打臉實際上有七名專家反對、三名持保留意見,哪來的一名反對?陳時中把七當成一,是數學課在睡覺嗎?又是一個謊言。
第四,蘇貞昌說一定標示明確。侯漢廷又打臉,陳時中說標示萊劑做不到、標萊劑是歧視,蘇貞昌又在說謊。
第五,蘇貞昌說政府負起責任、做到最好。侯漢廷列舉了增列貨號一事,農委會推給衛福部食藥署、衛福部又推給財政部關務署、關務署最後又推給了衛福部和經濟部,無限迴圈,互踢皮球推卸責任。
第六,蔡英文說談判美豬會和國人溝通。侯漢廷反問,跟國會溝通了嗎?跟農民溝通了嗎?跟人民溝通了嗎?那跟誰溝通了?跟豬嗎?那民進黨自己和自己溝通就好了!
最後三點,侯漢廷則是反駁了民進黨一再「拉牛救豬」的說詞,稱「要把萊牛比萊豬是徹底謊言」。包含台人食用豬肉量高,營養午餐長照中心現況吃不到美牛,吃豬肉機率高;瘦肉精殘存在內臟比例高,而馬政府沒開放牛內臟,蔡政府卻開放豬內臟;馬政府能赴美查廠、增列貨號,蔡政府卻毫無作為;蔡政府對國際標準偷天換日透過四捨五入,瘦肉精殘留超過馬政府的49%!
侯漢廷說,這是一個充滿謊言的政黨、讓人民生活在恐懼中的政黨。並抨擊丁怡銘事件的本質,是民進黨用公權力、國家機關、開記者會栽贓造謠抹黑一個手無寸鐵的無辜店小老百姓,民進黨不吭聲的人,「能夠說是好人嗎?」侯並引用顧炎武的〈廉恥〉一文,「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批評,有無恥官員,是中華民國的國恥!
侯漢廷最後則充滿感性的說,不是為了政治鬥爭,而是為了守護食安、守護人權、守護下一代的健康,更是守護台灣的善良與是非價值。「中華民國有著最善良的人民,卻選出了最不善良的政黨」,並呼籲大家11/22站上凱道,推翻民進黨,讓人民安居樂業、找回中華民國的光榮與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