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想到就講一下,之前提到國民黨時代到底國民黨長怎樣,現在來提一下後期的狀況。詳細的狀況,我記得周偉航有講過,就是國民黨會在大學內徵才,參加一些組織,然後進而參與黨的運作。
這是對的,但是很後期的事情,原因倒很簡單,國民黨本身是不信任台灣人的,蔣經國年代啟用過一些台籍青年,結果不盡理想,倒不如任用為了利益可以出賣一切的台籍地方仕紳。
到這時代為止,狀況跟我之前講的類似,你要透過一個已經穩定的公務員晉用體系,先確定你自己的能力指標夠,再被抓去參加例如革實院等機構,進一步被上層的人認知,在吸收到各派系內。
這當然是要避免黨出現一堆智障,所以再怎樣靠關係,你還是要有點基本學力,公務員考試還是要過,過了之後才能靠關係擺到需要的位子上。
例外也是有,如果你背景跟連公子一樣硬,那就可以為了你,當年增額錄取幾十到上百個名額。或者皇親國戚,喝洋墨水或是在軍隊洗經歷,直接出任重要職務,也沒人會說話。
還有一種例子,像是王昇為了自己的派系利益,成立過一些辦公室,在聲勢如日中天時吸收了很多中下層的公務員,例如大名鼎鼎的年改之父來希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不過王昇被鬥垮後,這些人又被打散淪落各地,但至少不會被抓去碰掉,國家體制穩定還是有優點的。
但這些正常的黨國關係在李登輝後就垮了,沒有了小蔣制衡,各派系為了爭權奪利,把這個機制拆解到幾乎完蛋的地步。換一個方式說,就是舊有的派系跟傳統不被信任,大家開始回頭依靠傳統的人脈關係。
哪一些?好比先父真正的人脈,不是辦公室同事這些,是多年之後還會一起打麻將的牌咖,我也是長大後看電視才發現,這XX長怎麼跟以前見到的叔叔長得好像。這種個人關係沒有繼承,就是沒有了。
個人關係很早就有了,就是後來備受詬病的「地方黑金」,別以為這是啥台灣人才會有,外省人沒有的詭異9.2%論點,任何殖民統治都需要在地人配合,經過數十年的聯姻,這些外省幫的二三代,早就跟地方的有錢仕紳結合,基層選舉的黑暗就是這樣,在黨國上層的包庇下才存在。很多人都弄錯順序,威權年代你敢靠議員身分賺錢,沒後台怎麼可能不被抓。
李登輝為何要依靠所謂的地方勢力?其實是因為黨國的正常權力晉升體制崩壞,大家回到地方找自己的親朋好友,同學跟同學的同學,最後必然產生的現象。真正的解釋,是台灣的殖民統治,過渡回以地方政治為出發點的正常現象。
現象就是,李登輝不過是找了比較親自己的地方派系來運作,其他奪權失敗的林郝等人,跟新黨那些地方基礎薄弱的,在西瓜偎大邊的效應下,全面輸給李登輝而已。
至此,國民黨剩下的人才管道,就不能走原本的路線,誰曉得這個10級職的公務員,他真正的朋友是你敵對的老大,不是派系內的人很難窺得全貌。除了軍系跟情治系統還保有比較早期的幫派性格外,其他幾乎都沒辦法仔細辨別。
所以,你只能從個人管道找人,或者走以前很少碰的路線,回到大學去找青年才俊。然後又好死不死遇到李登輝的本土化路線,最後除了新黨那些「青年才俊」意識形態相同但能力尷尬以外,就是一群現在都「叛離」的30-40歲助理群。
許多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的退休公務念懷念過去黨國年代,大家都一心為國,其實是美麗的錯誤,就因為你一心為國不為私人派系,人家才不會找你去包工程跟做壞事。他們以為地方黑金是李登輝造成的,其實李登輝只是打開這個長年存在的臭醬缸而已。
進一步讓國民黨走向今天崩潰地步的,應該是馬英九了,哈哈
這故事還有得談,之後再說,大致就是,只有半隻腳踏進情治系統的馬總統,妄想自己跟好朋友們,可以重振小蔣雄風,利用自己權力反過頭刺支持派系一刀,為了消滅地方藩鎮來中央集權,把每個原本支持的地方勢力都打成李登輝黑金餘孽。
更糟的是,這些人野心有餘能力不足貪念無窮大,該給的錢不給,出爾反爾毫無信用,最後從地方開始全面潰敗。要不是這個「中華民國」體系中,真的還有許多相信國民黨比較好的人存在,而為了黨跟國家努力八年...
別說台灣了,中華民國這招牌早就被玩掉了
#細節別找麻煩
#休息無聊亂寫的
西瓜靠大邊效應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八卦
有人說,柯文哲就像宋楚瑜一樣,靠自己的政治明星實力,撐起一片天,但如果要脫離藍綠,自組政黨,那也會像親民黨一樣,一旦流星劃過天邊,就會無影無蹤。這類比,有一個問題,宋的親民黨是從分裂國民黨而來,那時的國民黨還有馬英九這個世代的政治人物穩住陣腳,選舉時藍綠兩強對決下,親民黨和台聯一樣,都是註定被邊緣化。但現在的國民黨,已經蜀中無大將,沒有兩強對決這種事。柯P裂解國民黨,而形成白綠對決的態勢,只會越來越明顯。
另外的問題是,柯文哲雖然和宋楚瑜一樣,除了有選舉能力,還有鎮住、指揮官僚體系的能力外,柯文哲還有一個宋楚瑜沒有的東西,「都會左派意識型態」。這個意識型態代表的是一整套的政策主張,這是維繫政黨長存的重要平台。親民黨沒有這東西,說實話,台灣的其它政黨也都還沒有這東西,現在是勉強靠統獨意識型態撐著。柯P已經處於一個很好的政黨政治起跑點。
柯P有選舉實力,有治理工夫,有意識型態,但要形成能與民進黨抗衡的政黨,還少了一味: 立法人才。選舉是一時的,法案的通過與否才是民主政治裡權力取得的長期關鍵。立法人才不只是嫻熟法案,還有對法律如何在政府政策裡施用,甚至如何在立法院合縱連橫,都要有深刻的了解。目前這樣的能人不多,但一旦柯P連任後,西瓜倚大邊的效應出現,這些人就會浮上檯面,如此則柯P新黨可成。
西瓜靠大邊效應 在 曹長青 Facebook 八卦
面對如此重大問題,居然為了還人情而挺蔡
【摘要:有一位曾自我定位是「挺扁戰將」的人士,過去曾任中常委,與時任黨主席的蔡英文,為是否救扁發生重大爭議,他的發言一度激怒小英,在會中說了重話;這一回他卻參加挺小英大會,也簽署了呼籲蔡賴配的連署,引發阿扁們的不滿,他向筆者說,他是欠了民進黨前台北市黨部主委黃承國的「人情」,不能不回報,才不得不這麼做!】
費邊社:從「西瓜派」到「御飯團」
民進黨英德大戰白熱化,本周三(明天)進入另一個決戰點,坊間盛傳著「西瓜派」、「御飯團」等等各種說法 ,不一而足 , 民進黨這一場「民主內戰」,充分展露人性自私自利的一面,為了勝選,可以不顧公義與原則,初選結束後,如何重建人性的尊嚴,以及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已經成為政治重災後重建的課題。
台語「西瓜偎大邊」,一般都以為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趨炎附勢,投靠有權勢的一邊,其實這句話原來的意思是:像西瓜這樣的水果,身體好的人愈吃愈補,身體虛的人愈吃愈虛。過去的農村裡,如果遇到身體虛的人愛吃西瓜,就會勸他「西瓜偎大邊」——「半瞑呷西瓜,會反症」;如果遇到身體好的人擔心西瓜太涼 ,也會勸他:「西瓜偎大邊,像你這麼勇,吃西瓜有什麼要緊?」
自從英德大戰發生後,政壇一直產生「西瓜效應」,由於蔡英文擁有政治權力,掌握行政資源,許多人紛紛向她靠攏,被叫做「西瓜派」,這種人為數不少,他們好像也是不畏謗毀 ,樂在其中,上周中執會召開後的晚間,有個本土社團聚在一起吃飯聊天,其中一位重要人士說,不論如何,就要「創」給小英出來選總統,這是他們當前「唯一的政策」。
有一位曾自我定位是「挺扁戰將」的人士,過去曾任中常委,與時任黨主席的蔡英文,為是否救扁發生重大爭議,他的發言一度激怒小英,在會中說了重話;這一回他卻參加挺小英大會,也簽署了呼籲蔡賴配的連署,引發阿扁們的不滿,他向筆者說,他是欠了民進黨前台北市黨部主委黃承國的「人情」,不能不回報,才不得不這麼做!
看得出來,「西瓜派」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有的為了人情世故,有的為了權力,也有的是其他因素,一些人平日批評蔡英文不落人後,後來卻加入拱蔡的行列,背後有錯綜複雜的因素。
繼「西瓜派」之後,「御飯團」則是當今「保皇派」最新的說詞。蔡英文聲勢較之前樂觀,當然不是無中生有,而是有心人士刻意操作,在網路上引導話題,帶風向,這些年輕人成為權力者的抬轎者,就被叫做「御飯團」。
當年的太陽花學運的年輕人進入社會工作,不少人進體制內工作,有的是領基金會的薪水,作基金會的專案,或擔任公職助理,或進入黨部上班,他們有的是為了生計,有的是為了累積政治經驗,準備從政,自從英德大戰打後,這些人透過網軍的掌控,控制媒體輿論,成了必然的趨勢,「御飯團」因而正式成軍,介入英德權鬥之中。
從「西瓜派」到「御飯團」,這些現象的產生,代表的是民主政治必要之「惡」,學者黃美英在臉書上批評說,「當年許多民主鬥士,如今只為權位利益,不顧民主程序正義!一些西瓜派朋友、晚節不保,食言而肥、愈來愈肥!」她的評論一針見血,正好點出英德之爭的問題之所在。
——原載《民報》 2019-05-28
西瓜靠大邊效應 在 國民黨西瓜偎大邊效應發酵? 苗博雅酸藍戰鬥小雞變 ... - YouTube 的八卦
國民黨 西瓜 偎 大邊效應 發酵? 苗博雅酸藍戰鬥小雞變"禿鷹小雞" 弱點被柯抓住難怪提早"唱衰"侯|20230622|#shorts. ... <看更多>
西瓜靠大邊效應 在 民調溫度計(3)「西瓜效應」vs.「棄保效應」 的八卦
胡鴻仁 中國時報 1999.11.26
入冬的台灣,寒意漸濃,但是大選的熱浪,四處洶湧。政治地殼開始變動,新的政治能量強力釋出,打開一片新的政治空間,台灣跨世紀的權力交替,正面臨最嚴厲的民意洗禮。誰將引領台灣迎向二十一世紀?是全民關心的焦點。
各種來路的民意調查,紛紛出籠,有些似乎可信,有些則令人持疑,無論調查的結果如何,都在抓取每個人最關切的疑問:「誰第一,誰會贏?」
到底誰會贏?現在當然還難說,也沒有誰說的能算數。看民調嘛,頂多也只能在半信半疑中勾勒出一個模擬答案。大致來說,宋楚瑜仍然暫時領先,跑第一;連戰、陳水扁的人氣在伯仲之間,力爭第二,以圖坐二望一。這是目前選戰的基本態勢。
在這個基本態勢下,輸贏固難定論,但是有兩個可能的效應足以影響輸贏:一是「西瓜效應」,一是「棄保效應」。
所謂「西瓜效應」,就是台灣俗語的「西瓜偎(靠)大邊」,這種效應只有跑第一或被認為篤定會贏的候選人能夠獨享。例如上一次的總統大選,李登輝的勝選,是最典型的「西瓜效應」。
所謂「棄保效應」,這是台灣特殊的政治情境及特殊的選民心理,影響投票行為的一種效應。例如陳水扁第一次競選台北市長,很多跡象顯示「棄保效應」產生作用,就是坊間流傳的「棄黃保陳」。
一般來說,跑第一和跑第二的差距愈大,「西瓜效應」就愈強。扶強而不濟弱,順水推舟,輕鬆愉快又與有榮焉,何樂而不為?這是「西瓜效應」的選民心理基礎。
那麼目前跑第二的人就一定輸到底嗎?那也未必。現在距投票還有一百十幾天,變數仍多,各候選人的潛能也還沒有完全爆發,因此跑第二的仍有可能搶到第一的位置,誰搶到第一,誰就可以在「西瓜效應」上乘風著力。
其次,如果到最後階段仍跑第二,是不是就完蛋呢?也還有一線生機,那就是可能一夜之間翻轉的「棄保效應」,但前提是必須穩定持續地跑第二,既不能落後第一太遠,也不能領先第三太少。
從中國時報日前的民調來看,宋楚瑜仍暫取得「西瓜效應」的制高點,那麼他的「西瓜效應」是否開始浮現?效應會有多大?是否大到足以克制極可能出現的「棄保效應」?這是一個重要的觀察角度。而連戰、陳水扁能不能超越宋楚瑜的人氣,取得「西瓜效應」的戰略位置?或退而求其次,先力爭第二,那麼最後誰能站上「棄保效應」的戰略位置?「棄保效應」的選民心理基礎是否足夠?這也是很重要的觀察面向。
很多人認為,這場跨世紀台灣領導人的競逐,最後會由多組人馬混戰的局面,發展為一對一爭冠。如果目前三個主力候選人的基本態勢持續下去,從選戰的心理面來看,這次大選將是「西瓜效應」和「棄保效應」的對決。
--
勇氣的要義就是狂狷進取,溫和穩當是低能
決心的意含就是大步向前,謹慎仔細是膽怯
負責的內容就是承盡艱難,計算區別是推諉
犧牲的精神就是無畏橫逆,保身退讓是自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GPs.m3.ntu.edu.tw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