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香港街頭抗暴的年輕人】
香港年輕人在街頭肉身抗暴,每每讓我們心酸淚流、夜不成眠。
有些香港年輕人偶而會帶著疲憊跟不安的口吻,問著我說:新一,我們在街頭抗暴奮戰,真的有意義嗎?對此,我常會陷入深思,只能安慰。但真的,想告訴在香港街頭奮戰的你們,你們流的血與汗,你們的犧牲,絕對有意義!!!
的確,香港年輕人、中學生、大學生在街頭抗暴,或許會有遭到殲滅的時刻,畢竟雙方武力太懸殊、不對等;一方是年輕人的肉身抵抗,一方則是失去人性地使出各種現代殲滅武器。不過,縱使不幸的事情發生,前線香港勇武倒下了,真的請相信,新的武勇精神勢必會繼續發酵,並轉入地下。
荷蘭當初為了脫離西班牙獨立就打了八十年,打到民生凋敝,戰場甚至延伸至海外。而印尼為了脫離荷蘭獨立,也至少打了四年,但從獨立意識出現開始算起,則長達數十年。且讓我來說說荷蘭走出獨立自主的故事吧!
●邊界之丘,圍城之戰
貝亨奧普佐姆(Bergen op Zoom)是荷蘭西南方臨海的小城,意思是hills on the border,一座地處邊界位於海陸交界的小土丘。一座邊城。
這座邊城就跟其他城鎮一樣,四百多年來不斷遭到戰事蹂躪。涉入的勢力有帝國的、宗教的、民族/國族的,牽涉到的有英、西、法、德、奧和低地人民本身的勢力競合,以及新舊教意識型態及教會權力的競爭。
這座邊城發生過四次重大的軍事危機,其中兩次發生在1588和1622年,也就是促成荷蘭獨立的「八十年戰爭」(1568–1648)期間。八十年戰爭是確認荷蘭身分認同和國際地位的最重要戰爭。原屬於西班牙的尼德蘭北方七省,在戰爭開打後的13年成立了「荷蘭共和國」(Dutch Republic,1581-1795),然後再經過60年,才成為歐洲公認的國家。
然而,這丁點大的尼德蘭北方七省,為什麼要脫離富國強兵的西班牙?為何要脫離偉大神聖羅馬帝國的管轄?帝國大,資源不是比較多嗎?帝國大,豈不是更能保護他們嗎?
●當地方與中央利益出現衝突
尼德蘭地區傳統的政治勢力,來自地方貴族以及中世紀之後因商致富的中產階級。但西班牙的統治者在國家議會中安插自己的人馬,企圖干預並控制地方政治,引發領導階級的反感。讓人民進一步看自身地位的,則是課稅。神聖羅馬帝國幅員廣大,為了支付防守邊界的龐大軍餉,富有的尼德蘭地區便成了重要的稅捐來源。
課重稅引發人民不滿,而軍隊所攻打的對象也經常是低地商人做生意的夥伴(新教的德國),使得繳稅與低地人產生嚴重利益衝突。帝國發不出軍餉時,甚至縱容軍隊直接在駐地進行掠劫。最後,西班牙作為舊教的主要國家,強勢鎮壓北尼德蘭境內的新教勢力,還一度重新引入宗教法庭。思想審查的保守作風,與發展商業所需要的寬容開放更是牴觸。自此,人們深知帝國的利益顯然跟地方利益完全衝突。
而且,追求獨立的過程,內部意見也十分紛雜。尼德蘭北方以新教為主的省份主張獨立,力抗西班牙外來勢力;南方以舊教(天主教)為主的省份則認同西班牙,希望保持統一現狀。然而最大多數的平民百姓,則是希望日子過得下去就好,誰統治都無妨。
貝亨奧普佐姆在1622年所遭遇的圍城之戰,就是這種狀態的最佳縮影。全城分列為兩派,一派是新教徒,抵抗西班牙;另一派是天主教徒,支持西班牙。戰事極為慘烈,為了攻下一個僅有數千人的小鎮,雙方死傷高達上萬人,最後荷方在奧蘭治親王的軍事增援下獲勝。
獨立的過程確實不是那麼容易。許多城鎮飽受蹂躪,喪失的人命更不計其數。尼德蘭南方的商業大城安特衛普(Antwerp),在一年的圍城中死了60%的人;奧斯坦德(Ostend)則在三年圍城之後,全城覆沒。
●更富強和光榮的國家
八十年的獨立戰爭,代價龐大。但是為了獨立而戰的低地人民,爭取的是他們集體的利益,也就是讓他們得以繁榮發展的自由和寬容的空氣。歐洲許多其他地方的政治與宗教難民,如低地國南部(今比利時)的新教徒,與伊比利半島的猶太人,離開原鄉,遷徙至願意接納他們的荷蘭。這些新移民成為荷蘭人,帶來了知識、技術、財富與人力,幫助剛獨立自主的年輕共和國奠定發展的基礎,促成了17世紀荷蘭的繁榮與強大。
荷蘭共和國的出現,開啟了當時政治上、宗教上、商業上和司法上,最開明和自由的時代,帶來了所謂的荷蘭黃金時期。我們常聽見的畫家林布蘭、物理學家惠更斯、哲學家史賓諾沙和法學家葛羅修斯,都是在荷蘭居住、發明和創作。知名的法國哲學家笛卡兒,以及英國哲學家霍布斯和洛克,也都選擇在沒有思想審查的荷蘭,出版他們的重要著作。
荷蘭的榮景始於獨立,始於擺脫西班牙帝國過去在宗教、政治、經濟上的束縛,始於他們能自由追求自身所嚮往的生活。
●回到香港
國族意識的出現需要時間和共同經歷來醞釀,從凝聚意識到真正獨立又是漫長的過程。香港走向獨立自主的可能性,因缺乏相關外在條件,暫時難以企及。但是香港事件在其他事件(疆、藏、法輪功、各類疫病)的疊加之後,確實有可能改變中國。(如果未能讓中國民主化,至少有可能讓中國勢力弱化,甚至分裂?)香港街頭抗暴的勇武,絕對不會平白犧牲。
勇武流的血與汗,效益未必十分立即,但長遠來看必有意義。
台灣的國家完成與築就之路,必會從這些勇武和新興的香港精神獲得滋養。我想同情香港的台灣人,面對這些慘絕人寰的事件中,需要的不僅是悲憤,更需要意義。而意義能讓目前遙遙無期的國家完成打造之路有更多的耐心和信心。台灣基進的存在所能夠提供的,便是從這樣的歷史縱深看待香港和台灣的現況,讓台灣人清楚武勇的角色,和我們自己的角色。這樣對台灣的未來甚至人類的未來,才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敗而絕望。
真的,謝謝你們,正在香港街頭勇武抗暴的年輕人!!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升旗易得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1.20時事!】升旗易得道 2020年11月20日 主持: Tony Jaa 1.5 , John Connor 11.20 重榜消息【朱利亞尼八大指控!】爆料指28州選票被送往德國和西班牙計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班牙的 重大 歷史 事件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八卦
【寄語香港街頭抗暴的年輕人】
香港年輕人在街頭肉身抗暴,每每讓我們心酸淚流、夜不成眠。
有些香港年輕人偶而會帶著疲憊跟不安的口吻,問著我說:新一,我們在街頭抗暴奮戰,真的有意義嗎?對此,我常會陷入深思,只能安慰。但真的,想告訴在香港街頭奮戰的你們,你們流的血與汗,你們的犧牲,絕對有意義!!!
的確,香港年輕人、中學生、大學生在街頭抗暴,或許會有遭到殲滅的時刻,畢竟雙方武力太懸殊、不對等;一方是年輕人的肉身抵抗,一方則是失去人性地使出各種現代殲滅武器。不過,縱使不幸的事情發生,前線香港勇武倒下了,真的請相信,新的武勇精神勢必會繼續發酵,並轉入地下。
荷蘭當初為了脫離西班牙獨立就打了八十年,打到民生凋敝,戰場甚至延伸至海外。而印尼為了脫離荷蘭獨立,也至少打了四年,但從獨立意識出現開始算起,則長達數十年。且讓我來說說荷蘭走出獨立自主的故事吧!
●邊界之丘,圍城之戰
貝亨奧普佐姆(Bergen op Zoom)是荷蘭西南方臨海的小城,意思是hills on the border,一座地處邊界位於海陸交界的小土丘。一座邊城。
這座邊城就跟其他城鎮一樣,四百多年來不斷遭到戰事蹂躪。涉入的勢力有帝國的、宗教的、民族/國族的,牽涉到的有英、西、法、德、奧和低地人民本身的勢力競合,以及新舊教意識型態及教會權力的競爭。
這座邊城發生過四次重大的軍事危機,其中兩次發生在1588和1622年,也就是促成荷蘭獨立的「八十年戰爭」(1568–1648)期間。八十年戰爭是確認荷蘭身分認同和國際地位的最重要戰爭。原屬於西班牙的尼德蘭北方七省,在戰爭開打後的13年成立了「荷蘭共和國」(Dutch Republic,1581-1795),然後再經過60年,才成為歐洲公認的國家。
然而,這丁點大的尼德蘭北方七省,為什麼要脫離富國強兵的西班牙?為何要脫離偉大神聖羅馬帝國的管轄?帝國大,資源不是比較多嗎?帝國大,豈不是更能保護他們嗎?
●當地方與中央利益出現衝突
尼德蘭地區傳統的政治勢力,來自地方貴族以及中世紀之後因商致富的中產階級。但西班牙的統治者在國家議會中安插自己的人馬,企圖干預並控制地方政治,引發領導階級的反感。讓人民進一步看自身地位的,則是課稅。神聖羅馬帝國幅員廣大,為了支付防守邊界的龐大軍餉,富有的尼德蘭地區便成了重要的稅捐來源。
課重稅引發人民不滿,而軍隊所攻打的對象也經常是低地商人做生意的夥伴(新教的德國),使得繳稅與低地人產生嚴重利益衝突。帝國發不出軍餉時,甚至縱容軍隊直接在駐地進行掠劫。最後,西班牙作為舊教的主要國家,強勢鎮壓北尼德蘭境內的新教勢力,還一度重新引入宗教法庭。思想審查的保守作風,與發展商業所需要的寬容開放更是牴觸。自此,人們深知帝國的利益顯然跟地方利益完全衝突。
而且,追求獨立的過程,內部意見也十分紛雜。尼德蘭北方以新教為主的省份主張獨立,力抗西班牙外來勢力;南方以舊教(天主教)為主的省份則認同西班牙,希望保持統一現狀。然而最大多數的平民百姓,則是希望日子過得下去就好,誰統治都無妨。
貝亨奧普佐姆在1622年所遭遇的圍城之戰,就是這種狀態的最佳縮影。全城分列為兩派,一派是新教徒,抵抗西班牙;另一派是天主教徒,支持西班牙。戰事極為慘烈,為了攻下一個僅有數千人的小鎮,雙方死傷高達上萬人,最後荷方在奧蘭治親王的軍事增援下獲勝。
獨立的過程確實不是那麼容易。許多城鎮飽受蹂躪,喪失的人命更不計其數。尼德蘭南方的商業大城安特衛普(Antwerp),在一年的圍城中死了60%的人;奧斯坦德(Ostend)則在三年圍城之後,全城覆沒。
●更富強和光榮的國家
八十年的獨立戰爭,代價龐大。但是為了獨立而戰的低地人民,爭取的是他們集體的利益,也就是讓他們得以繁榮發展的自由和寬容的空氣。歐洲許多其他地方的政治與宗教難民,如低地國南部(今比利時)的新教徒,與伊比利半島的猶太人,離開原鄉,遷徙至願意接納他們的荷蘭。這些新移民成為荷蘭人,帶來了知識、技術、財富與人力,幫助剛獨立自主的年輕共和國奠定發展的基礎,促成了17世紀荷蘭的繁榮與強大。
荷蘭共和國的出現,開啟了當時政治上、宗教上、商業上和司法上,最開明和自由的時代,帶來了所謂的荷蘭黃金時期。我們常聽見的畫家林布蘭、物理學家惠更斯、哲學家史賓諾沙和法學家葛羅修斯,都是在荷蘭居住、發明和創作。知名的法國哲學家笛卡兒,以及英國哲學家霍布斯和洛克,也都選擇在沒有思想審查的荷蘭,出版他們的重要著作。
荷蘭的榮景始於獨立,始於擺脫西班牙帝國過去在宗教、政治、經濟上的束縛,始於他們能自由追求自身所嚮往的生活。
●回到香港
國族意識的出現需要時間和共同經歷來醞釀,從凝聚意識到真正獨立又是漫長的過程。香港走向獨立自主的可能性,因缺乏相關外在條件,暫時難以企及。但是香港事件在其他事件(疆、藏、法輪功、各類疫病)的疊加之後,確實有可能改變中國。(如果未能讓中國民主化,至少有可能讓中國勢力弱化,甚至分裂?)香港街頭抗暴的勇武,絕對不會平白犧牲。
勇武流的血與汗,效益未必十分立即,但長遠來看必有意義。
台灣的國家完成與築就之路,必會從這些勇武和新興的香港精神獲得滋養。我想同情香港的台灣人,面對這些慘絕人寰的事件中,需要的不僅是悲憤,更需要意義。而意義能讓目前遙遙無期的國家完成打造之路有更多的耐心和信心。台灣基進的存在所能夠提供的,便是從這樣的歷史縱深看待香港和台灣的現況,讓台灣人清楚武勇的角色,和我們自己的角色。這樣對台灣的未來甚至人類的未來,才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敗而絕望。
真的,謝謝你們,正在香港街頭勇武抗暴的年輕人!!
西班牙的 重大 歷史 事件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八卦
※ 2017.09.30 觀點—《每日電訊報》 Ambrose Evans-Pritchard ※
加泰隆尼亞若獨立,歐元可能會危險
加泰隆尼亞若選擇獨立,西班牙若採取經濟報復,可能會危及歐元區。
——————————
在歐盟不敢置信地旁觀之下,一個遠方的威脅迅速膨脹,變成重大的生存危機。它不但比英國脫歐(Brexit)更難解決,也更加危險。
加泰隆尼亞情勢風起雲湧,可能會動搖歐盟計畫的根基,也對貨幣聯盟造成直接的威脅。
前法國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他的父親是著名的加泰隆畫家)警告,本週末的獨立公投一旦如期舉行,導致加泰隆尼亞脫離西班牙獨立,將是「歐盟終曲」。
對西班牙內戰還記憶猶存的人,看到全西班牙各地的群眾歡呼憲兵起程前往加泰隆尼亞,還反覆高喊:「go get them(統統抓起來)」,一定感到不寒而慄。憲兵已逮捕了十四名高層政府官員,並在清晨搜索加泰隆地方政府各處室,包括主席辦公室、經濟部、外交部。處理公投選務的官員都遭警方盤問。憲兵沒收了選票,假如有必要的話,還會使用強迫手段阻止投票。
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的警察——Mossos d’Esquadra——對西班牙當局表示,如果會導致動亂的話,他們會拒絕執行上級關閉投票站的命令。他們效忠的對象,是加泰隆尼亞的團結。
馬德里的馬里亞諾·拉荷義(Mariano Rajoy)政府表示,憲兵前往加泰隆尼亞的目的是維持憲政秩序,維護西班牙的神聖不可侵犯的統一。
加泰隆尼亞的領袖反駁說,拉荷義正在進行政治壓迫,可能導致事情無法收拾。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主席,卡爾斯·普伊格蒙特(Carles Puigdemont)表示:「已發生的事件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不會忘記這種侵略性、這種對意見的箝制。」這跟 2014 年的蘇格蘭獨立公投,對比不能更鮮明。
市場對於兩方此番對決尚未作出回應。但西班牙的財政部長,路易斯·德金多斯(Luis de Guindos)警告,如果加泰隆尼亞獨立,就會「殘酷地變窮」。他說該地區的 GDP 會大跌 25-30%,失業率會上漲一倍,而一旦它被趕出歐元區,貶值的幅度將達 50%。
這是威脅,不是未卜先知。上述情況的發生,只有西班牙選擇報復獨立的加泰隆尼亞才有可能:封鎖兩國的經濟邊界、利用歐盟的否決權確保加泰隆尼亞不能加入歐盟,無法使用歐元、並阻擋加泰隆尼亞加入國際性的組織,如國際貨幣基金會。
問題在於,西班牙假如這樣做,自己也會遭殃。加泰隆尼亞是西班牙最富裕、經濟活動最頻繁的自治區,對於西班牙的 GDP 貢獻高達五分之一。
這種情況不可避免地將有損歐元區的完整性,重新開啟潘朵拉的盒子。西班牙政府公債的信用評等會變得不清楚。加泰隆尼亞若遭經濟杯葛,還有什麼動機繼續償付其中應分擔的債務?
市場將會認為殘存的西班牙,其公債不再是 GDP 的 99%,而近於 120%。西班牙社會也無可避免地變窮,經濟將一崛不振。
西班牙中央銀行本週四對此次危機輕描淡寫,只說如果情勢惡化,西班牙的借款費用就會升高。它說:「一開始它會影響到主權信用評等,之後將會感染到其他利率。」截至目前為止,各大信用評等公司都保持沉默。
加泰隆尼亞與西班牙的歷史恩怨——例如傷口未癒的五月事件(Las Jornadas de Mayo)、佛朗哥統治時期——外人無法置喙,也無法選邊站。加泰隆民族主義者認為壓迫始於腓力五世(Philip V),他不但廢除了當地(史稱亞拉岡,Aragon)的機構,強迫實施卡斯提爾的法律,以及君主專制制度。
清楚的是,拉荷義與人民黨對於此次危機處理不當。加泰隆尼亞要求的,是本來已經跟前任社會黨政府談好的權力下放,遵循巴斯克模式,掌握自己預算與徵稅的權力。拉荷義不但峻拒,還企圖利用歐元區的銀行危機打破各區的權力,迫使加泰隆尼亞必須向中央要求五億歐元的救助金。拉荷義之後就一直拿法律當他的擋箭牌。
當然,我們也一樣可以怪罪加泰隆民族主義人士,明知違憲,卻強行推動公投,「撕裂」加泰隆尼亞,造成贊成/反對獨立的兩派意見。然而,他們受拉荷義的挑釁而回應。拉荷義的回應方式既高壓又不聰明,說不定已經在加泰隆尼亞創造出先前不存在的獨立多數。
歐盟的問題,在於它受到法律的束縛。歐盟執委會主席榮克一定得支持拉荷義與與西班牙憲法,因為那是歐盟運作的基本原則。在加泰隆人眼中,歐盟等於與西班牙連手迫害他們。
巴塞隆納市長愛達·寇蘿(Ada Colau)——她反對獨立——呼籲歐盟「捍衛加泰隆尼亞公民反對西班牙國家政治壓迫的基本權利」。
加泰隆尼亞人民是否會反抗西班牙政府,前往被憲兵封鎖的投票站投票,週日即將分曉。普伊格蒙特說,他會片面宣布獨立,但結果尚未出爐,所以他沒有辦法這麼做。
歐盟目前左支右絀,它不但要處理匈牙利與波蘭的法治危機,還必須處罰東歐國家不肯接受移民配額的問題。它跟土耳其的關係變壞。現在西班牙的危機可能導致歐元區的分裂,除非加泰隆人就範。
對比之下,英國脫歐(Brexit)只是歐盟的小問題,只要雙方都有誠意,應該很容易就可以解決。
http://www.telegraph.co.uk/…/spain-threatens-break-euro-un…/
西班牙的 重大 歷史 事件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評價
【11.20時事!】升旗易得道 2020年11月20日
主持: Tony Jaa 1.5 , John Connor
11.20 重榜消息【朱利亞尼八大指控!】爆料指28州選票被送往德國和西班牙計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月贊助”支付方法:
(1)Patreon : https://www.patreon.com/tuesdayroaddaily
(2)Paypal : tuesdayroad2019@gmail.com
(3)HSBC Pay me :
(4)轉數快:
(5)銀行户口黨費,
升旗易得道【新】支持我們6步曲!!
1. 節目月費贊助
2.收看廣告,
3.訂閱節目Youtube頻道,
4.俾like,
5. facebook Twitter share
6.建設性留言,痛擊五毛
【2020年7月1日, 升旗易得道就港區國安法公告 - 】:
因應港區國安法, 本台嚴正作出如下聲明:
1.本台節目於港區國安法生效日起作出全面重組和整合。
2.本台於2020年7月1 日前所作的所有節目均為節目主持或嘉賓之個人意見, 與本台立場無關。
3.本台所有節目之內容均並非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境內製作。
4.本台所有時事節目內容均為引述消息來源、新聞媒體報導 (包括海外媒體, 香港媒體等) 之內容而作出, 與發言者之政治立場或、主張或意見無關。 本台節目內容包含戲仿、滑稽、政治戲仿、諷刺等內容, 與真實之人物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5. 任何接收本台節目內容、收聽的接收者請注意: 本台所有節目內容謹為對新聞時事之評論, 不論在任何時刻均無意構成任何 “煽動、協助、教唆” 行為。 本台節目內容包含戲仿、滑稽、政治戲仿、諷刺等內容, 與真實之人物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6. 最後, 本台據悉港區國安法內容可能帶來極嚴重法律後果, 本台奉勸所有接收本台節目內容、收聽人士小心其條文內容, 切勿以身試法。
-----------------------------------------------------------------------------------------------------------
現時, 香港形勢危急, 我們希望各位團結一致, 運用智慧應對。
希望所有支持者能在各方面支援本台繼續擴播。
-----------------------------------------------------------------------------------------------------------
本台一直致力提供日報式的時事節目予大家。 Youtube 局部恢復了廣告, 但是無理打壓依舊。 廣告收益難以維持本台營運及支援工作。故此, 我們仍然希望聽眾能月費支持本台擴播!
我們經營困難, 因此本台必須改變舊有方式以繼續維持營運。 經商議後, 我們將向聽眾及支持者收取自願性的“每月贊助”。 初步將每月收取贊助港幣200元 (考慮到我們節目集數比同類型網台節目多更多)。 我們致力於降低營運成本,不希望謀取任何暴利, 以達到聽眾及支持者以合理公平的成本即可聽取時事節目。 我們不希望阻止一般大眾繼續收聽節目。 因此, “每月贊助”, 是完全自願性的。我們會在一段時間後檢討計畫內容, 希望各位有能力的, 能盡力支持!
7.21, 8.31, 7.1。 我們, 退無可退。
齊上齊落! 團結一致, 不分割, 不譴責!
我們與前線抗爭者站在一起!
我們認為, 現在是世界歷史的重要關口, 能和近代歷史中的重大變化相比較。 2019年及2020年的事件均顯示出香港人對於民主、自由價值觀的追求, 並同時令這股浪潮捲進全世界, 不可逆轉。
保留實力, 等待黎明!
----------------------------------------------------------
升旗易得道Whatsapp: 97114085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逢有突發新聞, 立即和大家分析局勢! 關心香港! :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C3Ani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gaFbtbLtfY/hqdefault.jpg)
西班牙的 重大 歷史 事件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E7%9A%84%E8%A8%93%E8%AA%A1%E6%9B%B8%E2%94%80%E2%94%80%E4%BC%8A%E6%A0%BC%E8%A8%80%E7%9A%84%E7%98%9F%E7%96%AB%E6%9B%B8%E5%96%AE8%E7%A8%AE
☞本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223-culture-booklist-vir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書單 #新冠肺炎 #槍砲病菌與鋼鐵
─────
你知道隋煬帝楊廣為什麼要蓋運河嗎?難道他不知道修建大運河可能勞民傷財,民怨四起,導致帝國毀滅嗎?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隋煬帝之所以決定修建運河,其實根本是不得已的。
因為先前南北朝時期,連年征戰,為了一統天下,軍隊規模已過度膨脹。
而此刻天下太平,不再需要那麼多軍隊了;
留著他們,軍餉將拖垮國家財政;但要是讓他們全都解甲歸田,則等同於製造大量失業人口,導致社會問題。
束手無策之餘,只好開個運河工程讓大家來做了。
沒錯,這是一種解釋──而且是一種經濟學上的解釋。
修建運河,其實正是隋煬帝為解決民生問題,不得不採取的「擴大內需」措施。
我們暫且不去論斷此種說法的對錯──無論如何,用這種角度來理解歷史,是不是也給我們打開了不同的視野呢?
而類似瘟疫流行這種大規模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事件,事實上也特別適合讓我們拉遠距離,從更大的巨觀尺度上來理解它。
這正是一種「大歷史」的概念。
讓我們先從這種概念的科幻版本開始吧──首先,伊格言提到,瘟疫時期,我們應當讀讀科幻大師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基地》系列作。
這位俄裔美籍科幻大師出生於1920年,是美國科幻的代表人物之一。
看看他本人,是不是長得很像電影裡那種瘋狂科學家的樣子呢?
在他的經典小說《基地》三部曲中,艾西莫夫設想了一門全新學科:心理史學(Psychohistory)。
這是一個有趣的想像。「心理史學」是什麼?
那是一種用以**測度群體眾人之心理傾向與集體選擇**的統計學──它假設,如若群體人口夠多,則我們將可預測未來。
什麼意思?這乍聽之下匪夷所思,然而不難理解──
舉例,你無法預測伊格言今天晚餐會吃什麼,因為單一個人的選擇變數太大,無從評估。
然而,如果要預測整座港島今日晚間約有多少比例人口以撈麵為晚餐主食,則相對容易得多,誤差也小得多。
以此類推,當群體數量夠大,當數據蒐集夠多,我們將可預測集體的心理傾向;而當此類計算愈趨精密,則終有一日,我們將可預測未來。
聽來是否似曾相識呢?
對的,於《基地》系列成書之一九五〇年代,我們叫它「心理史學」,psychohistory;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我們叫它──**大數據**。
伊格言提醒我們,對,這不就是大數據的概念嗎?
在數十年前,人類蒐集資料的能力有限,所以也不容易蒐集到堪用的、數量如此龐大的數據。
而現在,這已經一點也不奇怪了──記得武漢封城初期,網路上相傳來自支付寶後台的那張「逃離武漢落點圖」嗎?
那張圖,和後來中國各地肺炎的感染數據,是否可能直接相關呢?
所以,理論上,在當初,我們是否能從那張圖相當程度地「預測」或「演算」出後來中國各地的病例數字呢?
對,瘟疫聽來科幻,一種全新的、無解藥的傳染病聽來科幻,
但我們終將承認,我們竟是如此真實地生存於科幻之中──那不正是這個世界給我們的一記警鐘、一紙訓誡書嗎?
所以,讓我們也來讀讀賈德‧戴蒙的經典名作《槍砲、病菌與鋼鐵》吧......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KgB1GK1Y7E/hqdefault.jpg)
西班牙的 重大 歷史 事件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在上一集的分享裡,我為你拆解了詐騙的套路之後,相信現在的你,已經對詐騙的模式有所了解,也有了最基礎的辨識能力。
那麼到了這一集,我會把詐騙事件關注的焦點,擺在那些最容易受騙上當的「特殊體質」上面;透過這一段內容幫助你理解,到底是怎樣特質的人,會吸引到騙子找上門?
事實上喔,詐騙集團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所以呢基於CP值的考量,他們會喜歡找那些最容易下手,又容易打發的人來開刀。
而這一類的人,又有三種最明顯可見的特質,它們分別是什麼呢?「害怕被討厭」、「絕對信任權威」、和「不想承認錯誤」。
先來說第一個,叫做「害怕被討厭」。
這樣的情況讓我想到八零年代,震驚台灣社會的「鴻源老鼠會吸金」事件是一樣。
在當年呢,台灣合法的投資產品還不多,因此呢只要有一個產品,它宣稱可以保證提供「4分」以上的利息,就很快的成為社會大眾眼中追捧的「金雞母」;而「鴻源」的主要投資人,又以退伍軍人跟公教人員居多。
在這些公教人員「呷好逗相報」的宣傳之底下喔,鴻源在將近十年的時間裡面,非法吸金了1000億台幣。
最後呢,在1989年6月30號,立法院修正了《銀行法》,而檢調單位開始強力的查緝地下投資公司。
鴻源機構在連續三個星期裡面,發生了四次的擠兌風暴,而主要的負責人,早就在案發之前脫產,所以投資人根本拿不回本金。
這個案子一直延宕至今,始終沒有辦法能夠完善的處理,也讓很多人賠掉了他自己的畢生積蓄。
然而時至今日,我們回過頭來看這件事情,稍微有點常識的人就會知道,每投資十萬塊,一個月就能夠領4千塊利息,這樣的一個「保證」,很明顯的就是不合理,就是一種詐騙手法。
要是天底下有這麼好本領的經營者,郭台銘又何必辛苦的經營事業,乾脆關了鴻海去投資他,不是賺得更快嗎?
「鴻源機構」呢,之所以會被餵養成為一頭金融怪獸,就是因為「害怕被討厭」這個心理因素。你想像一下喔,當年退休的軍公教人員,他們的社會和工作環境有什麼樣的特性?
他們是不是很強調合群、以和為貴、不要太計較、不要太有自己的想法?以至於呢,他們很怕提出異議會被討厭。
還有些人呢,是因為人情壓力而不得不投資,親戚朋友呢一吆喝,他們就掏出錢來,也許他們自己也想賺錢,但更多的是他們不想要破壞關係。
看著同儕或親人的一頭熱,就說服自己不要問太多,省得被排擠在小圈圈之外,所以才會受騙上當啊!
你問我為什麼對這個歷史事件這麼的清楚?因為我自己的父親,其實就是受害者之一。其實他有很多機會可以抽身,可是當法令一修正、擠兌一發生的時候。
鴻源內部上上下下,卻發起了一個叫做「支持公司」的運動,讓更多人把自己的身家財產投入更多。
在外人看來非常的荒謬,但是當你置身其中的時候,你的很多親友都在這個「局」裡面,所以只要有「暗樁」一配合「支持公司」的運動。
如果你不像是個火山孝子一樣,再投錢進來、反而是要把錢領出來,那是不是變得很不合群?
所以當年呢,目睹這一切的我,到了今天我都會警惕我自己。不要為了害怕被討厭,而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擁有自己思辨的能力,才是我們戰勝各種騙局的唯一解方啊!
再來,第二種很容易吸引到騙子的特質,那就是「絕對信任權威」。
這就讓我想到,美國的前納斯達克的主席~伯納・馬多夫的「龐式騙局」。
你千萬不要以為「龐式騙局」聽起來有多高明,它其實就跟俗稱的老鼠會一樣的。用短期暴利做為誘餌,拿新入會投資者的錢,去支付舊的投資者的那些高額利息,不斷的誘騙更多人投入資金。
而這個案子最誇張的地方,就是受害者包含了好萊塢的知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美國名嘴賴端金,還有世界各地像是加拿大、西班牙、法國…,這些國家銀行機構都是受害者。
那為什麼馬多夫能夠騙倒這麼多人?這就不得不說起他的「豐功偉業」啊!
原來啊,馬多夫是從六零年代開始投入金融的經紀;於是呢,他那個時候就開始靠著挖東牆補西牆,或者是找家人借錢。
甚至於拿公司的錢,補客戶的損失,去造假很多投資報表…這樣的方法;不斷的去營造他「穩賺不賠」的好戰績,從而去奠立了他金融戰神的地位。
也因為馬多夫完美的形象,和他多年來漂亮的成績單,所以讓人會毫不懷疑他「個人誠信」的問題。在很多的死忠追隨者當中,甚至於不乏他的部屬跟學生。
這些人因為馬多夫的德高望重,把他視為華爾街之神,對他深信不疑;最後很多慘賠資本的基金經理人,更因為這份「絕對相信權威」,當東窗事發之後陸續自殺,付出難以挽回的代價。
像是這種「絕對信任權威」的背後,經常伴隨的個人議題喔,其實就是我們「把選擇權交給了他人」。
而這個背後更深、更深的部分,就是我們「恐懼權威」,才會始終沒有提出一些必要的質疑,而踏上不歸路啊!
最後呢,會增加你遇上騙子的特質,就是「不想承認錯誤」。
這裡讓我想起「女版的馬多夫」,也就是喔這個世紀的大騙局,矽谷的獨角獸公司~「血液公司」的創辦人,叫「伊麗莎白・霍姆斯」。
霍姆斯呢,在剛創業的時候,她原本是一個很受外界期待的青年創業家。而且她崛起的軌跡,和已故的蘋果創辨人「賈伯斯」很像,前景一片看好。
她還被知名的雜誌評為「全球最年輕、白手起家的女性億萬富翁」、甚至於「2015 年最具影響力的100大人物」的這些封號。
那更不要說「下一個賈伯斯」這樣的一個名譽也冠在她頭上。而霍姆斯本人,也深信自己就是一個「下一個會改變世界」的人。
然而呢,她號稱只要通過指尖採血,就能夠完成 300 多項血液檢測的驗血機;他們在內部研發的階段,就不斷的失敗。
但於此同時,霍姆斯卻不斷的向外界誇大實驗的成果,不斷的宣稱自己的公司,即將為世界帶來重大的改變。
儘管喔,憑著她的三寸不爛之舌,和很高明的行銷手法,暫時矇騙了不少投資者;但是呢,醜媳婦終歸要見公婆,傳說中的驗血機,總是會遇到接受檢驗的時刻。
那你會不會不很好奇,霍姆斯打算怎麼跟外界交待這整件事呢?
在我自己的實體課程裡喔,我常常會提醒我的學員,你永遠沒辦法叫醒裝睡的人,除非她自己願意醒。而這位霍姆斯小姐,就是最典型的「裝睡的人」。
她一不做、二不休,乾脆造假數據,去播出事先拍攝好的造假影片,才終於讓這個造假的驗血機順利的上市。
你聽到這裡,我邀請你想一想喔,造假的驗血機,有可能去測出精準無誤的血液數據嗎?
而事實證明,造假的驗血機,只會讓醫生判讀失準,讓很多人誤以為自己得到可怕的癌症,造成呢病患精神啊、工作啊、金錢啊…等等的危害跟損失。
而更弔詭的是,即使已經紙包不住火,詐騙的事實就擺在眼前;霍姆斯呢,她要面臨的是二十年的牢獄之災。但她都始終都堅信自己的發明,雖然還「不成熟」,但終究會改變世界誒!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在心理學裡有一個名詞,叫做「認知失調」。
「認知失調」指的是在同一時間或處境裡面,有著兩種相矛盾的想法,而產生了一種不舒服的緊張感。
而為了改善這種緊張感,於是呢人們會很自然的,去改變自己的行為或自己的想法;讓自己相信的理念跟行為保持一致、沒有衝突的感覺。於是這樣的一個人,才能夠繼續順利的生活下去。
而不管這位跌落神壇的霍姆斯,她是基於什麼樣的理由不肯認錯;我都相信喔,在她內心當中有某一個部份,就是這種「認知失調」的狀態;所以她才會一錯再錯,還不斷「自我合理化」自己的這一切行為。
事情發展到此喔,我們都知道霍姆斯,是一個「不肯承認錯誤」的騙子。
但我邀請你想一想,那些曾經對她深信不疑的投資人,在某個程度上,會不會也因為面子或自尊的問題,不肯承認自己「錯信他人」,才會放任霍姆斯去扯出這個瞞天大謊?
而回到你身上,在你的生命裡,是否也曾經執著在某些錯的地方裡,想要找到對的答案。像是那些不斷的容忍花心、有賭癮、酒癮的情人,去期待對方回心轉意,或者是改變自己。
或者是明明你投資已經決策錯誤,每個月都在虧錢,卻還不斷的砸錢去補洞,不肯執行停損;這些都是同一種心理機制,不想要面對自己「認知失調」所惹下的禍。
也就是說喔,會讓我們上當的,不只是只有「詐騙集團」,還有我們心中的慾望跟恐懼,它會化身成為一個生命的考驗,在情感啊、工作啊、友情裡面,顯露出來。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在我的實體課程裡,經常會問學員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偷車賊會偷最好的車,還是偷好偷的車呢?」
假如你曾經受騙,或者你的身旁的人就是詐騙集團,像是職場裡霸凌你的同事、危險情人、對你進行情緒勒索的家人…。
你也可以好好問自己,是不是自己也有「害怕被討厭」、「絕對信任權威」或者是「不想承認錯誤」這樣的狀態?所以讓你變成那一台「最好偷的車子」。
這些功課的背後,都需要很真實的面對自己。然而面對自己,它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一直不面對,你只會活得更不容易啊!
這也是「啟點文化」一直努力的方向,我們讓每個有機會接觸我們的人,開始去面對真正的核心,無論是生涯的發展、還是人際溝通。
當然,最該面對的,就是你自己。只要你願意,啟點文化都在這裡,歡迎你~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們一起前進!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在近期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叫做【過好人生學】。
這一門課呢,集合了我這二十年自己創業、生命的實踐,還包含了超過上千人次的直接的教練跟諮詢。因為幾乎每一個人跟我談到最後,都會談到他要怎麼樣過出一個更好的人生?
其實呢,人生是一個時間軸的累積,如何讓時間變成你的朋友?讓時間幫助你累積、幫助你放大,這其實不難,但它需要一些必要的觀念,跟必要的作法。
【過好人生學】這一門課,歡迎你的加入。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影片的說明裡都有連結,我很期待跟你一起前進。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b7LKEcGk4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