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想要改變命運的人,是沒空抱怨命運的。
Those who are busy challenging their fate spare no time complaining about it.
后翼棄兵 (The Queen's Gambit), 2020
每集劇名深度解析:https://lessons.pros.is/393hc2
🔥過了4週依舊是Netflix收視冠軍,后翼棄兵魅力真的無法擋!
🔥開局、兌子、疊兵...每一集的名稱其實都呼應了關鍵劇情,也暗藏了許多暗示與秘密!
🔥捉雙是在講誰?封局又封住了誰?殘局該由誰來收拾?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這齣美劇之所以會引發熱潮,不僅是因為對不懂西洋棋的觀眾來說,完全沒有觀看門檻,更是因為影集的主軸不是在賽局本身,而是聚焦在主角Beth在下棋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看她如何從人生裡的『棄兵』一步步邁向棋后的。
西洋棋又被稱作國際象棋,根據「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定義『是一種二人對弈的戰略棋盤遊戲』。而編導運用了西洋棋的關鍵術語,來為這齣迷你影集的七集去做命名,讓每一集的劇情主軸呼應這些術語,將下棋歷程或戰術用來影射人生的各種階段與關鍵發展。
所以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想要藉由解析每一集的術語片名,來回顧女主角在棋藝與人生的成長階段與挑戰,相信會讓你更能欣賞每一集的主軸,也能看出編導在劇情中埋藏的巧思喔。在繼續看下去之前請先訂閱頻道並且按下小鈴鐺,也歡迎到各大Podcast平台上搜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聽我們聊更多的《后翼棄兵》喔!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KKBOX:https://bit.ly/3aJntQ8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點擊圖片可看完整影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過了4週依舊是Netflix收視冠軍,后翼棄兵魅力真的無法擋! 🔥開局、兌子、疊兵...每一集的名稱其實都呼應了關鍵劇情,也暗藏了許多暗示與秘密! 🔥捉雙是在講誰?封局又封住了誰?殘局該由誰來收拾?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這齣美劇之所以會引發熱潮,不僅是因為對不懂西洋棋的觀眾來說,完全沒有觀看門檻,...
西洋棋殘局 在 鄭麗文 Facebook 八卦
【防疫期間宅在家,就靠美劇打發時間,好好放鬆不要趴趴造~】
今天要介紹的是美劇《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
單看劇名很難看得出來出來,這是一部有關西洋棋的美劇,而讓人覺得高冷、難以入門的西洋棋主題卻在上架不到兩週就佔據Netflix熱門第一。雖然是以西洋棋比賽作為貫穿整部劇的元素,但卻不用害怕因為不懂西洋棋而影響看劇體驗,就連史蒂芬金也稱讚是年度最佳影集。
這個故事背景是在1950~60年代美蘇冷戰時期,9歲女孩貝絲因一場自殺車禍失去母親後被送進孤兒院,聚焦於女孩「貝絲」的一生,而貝絲被送進孤兒院後卻因年紀太大始終沒被領養。
在孤兒院的某日,貝絲發現地下室的工友爺爺在玩西洋棋,而產生了興趣,工友爺爺曾經把貝斯當成小屁孩拒絕教她,但最後他被貝絲過人的天份震懾,還特意為她找來了高中西洋棋教練,也引導貝絲正式踏上了西洋棋的道路,並步步走向國際西洋棋女王。工友爺爺是位相當有份量的幕後功臣。
但她的成名之路並非一路順遂,在那個年代的孤兒院,面對孤兒的心理創傷,院方的處理方式不是諮商也不是輔導,而是嚴格的教條和每天2顆小藥丸。(餵兒童鎮定劑在當時被視為合法的管理方式,能讓他們乖巧順從)
(但故事中出現的小藥丸「Xanzolam」是完全不存在的藥物,據網路資料這些藥物很可能是1960年代用來治療焦慮症或失眠的藥物「Librium」或「Chlordiazepoxide」,後來藥品改變成份後成了現今的「Valium」)
雖然貝絲在西洋棋中相當有天份,卻在成年之後酗酒,依賴精神藥物戒不掉這些壞習慣,成為貝絲邁向成功的阻礙。讓她失去了朋友,也失去了在比賽中擊敗強敵的機會,走進沉淪的生活,並且失去了自我。
編劇用了七集時間講述她在男性主導的西洋棋世界中與其他人競爭,努力成為國際西洋棋大師,同時與藥物成癮問題鬥爭的過程,她正努力克服著藥物成癮性問題。更一步步,在女權被漠視的保守年代,奮力在男人主宰的西洋棋界突圍而出。
最後回到片名:「后翼棄兵」這特別的片名是西洋棋一種開局方式,為了搶佔上風,先犧牲掉王后邊側的兵。棄子求勝,最能表明故事中的西洋棋元素外,更透露描述了女主角貝絲從小為棄子,到之後成為國際第一西洋棋手的故事,還有封后路上所面臨的犧牲。而影集的每集名稱像是開局、中局、殘局、疊兵,也都是使用西洋棋的術語命名。
如同各大影評所說的:棋風反映心性,貝絲總是直覺、即興進攻,充滿自信,勝負欲強,但天才棋手的成名路上,也與自己的心魔和成癮對抗。人生中,也是在得到與失去中不停交錯。冥冥中,命運就如兩邊的硬幣被不停翻弄,有高低,有起跌,有失去,有擁有,才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除了少見的西洋棋題材相當吸引人外,故事大綱雖然注重在「女性」價值上,但卻沒有讓人覺得有刻意提倡女權,甚至是打壓或貶低男性的感覺。這樣的影集你打算追了嗎?
西洋棋殘局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八卦
【32年前的電腦象棋挑戰】
人工智慧進步的最佳驗證
國內第二屆電腦象棋程式實力
已讓當年的象棋高手驚歎
雖然尚未被打敗
但未來絕對不容小覷
#人腦與電腦的鬥智比拼 #大數據處理
#觀棋不語真君子 #起手無回大丈夫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88/03/29
圖說:第二屆全國電腦象棋大賽,二十九日上午在台北舉行決賽,現場一隅
來源:聯合報
攝影:游輝弘
歷史新聞節錄
【1988-03-30/民生報/09版/文化新聞】
女棋王餘悸猶存
「早知道電腦棋力那麼強,我就不會答應跟電腦下。」
【本報記者林英】國內女子象棋棋力最高的陳慧文三段,昨天在與電腦象棋冠軍對弈後,餘悸猶存的說,到最後雖然獲勝,但在中間落後時,她嚇了一身冷汗,緊張的手都發麻了。
從女棋王這一段話,將電腦棋力的驚進描繪得淋漓盡致,就可看出電腦象棋進步的速度,在國內發展人工智慧之際,電腦象棋似乎將比電腦圍棋的發展,更為快捷。
台大資訊系副教授許舜欽說,就電腦象棋的發展來看,達到專家水準的地步,確實很有可能,以電腦西洋棋的發展過程,於一九五○年到現在不到四十年,世界西洋棋冠軍已經點頭要和電腦西洋棋試一高下了,足見電腦西洋棋棋力之高。而電腦象棋的研究雖比西洋棋晚,卻可吸引電腦西洋棋程式設計的成果,避免重蹈覆轍,發展起來反而較快。
許舜欽舉今年電腦象棋冠軍與人腦之戰為例說,電腦能在中局領先,就是靠其精密準確的細算能力,將敵我雙方的子力分布全部換成分數,所以再處理複雜的攻防時,比人腦還要快速。如第一局之戰,電腦祇費時十幾分鐘,而人腦卻超過一個小時多了。
他認為,電腦如能在殘局方面再加強,並克服一些設計的盲點,將來勢必更有可為。
比較有趣的是電腦象棋冠軍虞希舜在主辦單位舉行猜電腦勝或人腦勝之時,投了人腦一票,他說,並非對他設計的程式沒有信心,而是電腦程式本身沒有辦法克服的一些盲點,在關鍵的時候,往往失去準頭,反勝為敗。這些盲點就需要象棋界人士的共同參與,電腦象棋程式才能大放異采。
西洋棋殘局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評價
🔥過了4週依舊是Netflix收視冠軍,后翼棄兵魅力真的無法擋!
🔥開局、兌子、疊兵...每一集的名稱其實都呼應了關鍵劇情,也暗藏了許多暗示與秘密!
🔥捉雙是在講誰?封局又封住了誰?殘局該由誰來收拾?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這齣美劇之所以會引發熱潮,不僅是因為對不懂西洋棋的觀眾來說,完全沒有觀看門檻,更是因為影集的主軸不是在賽局本身,而是聚焦在主角Beth在下棋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看她如何從人生裡的『棄兵』一步步邁向棋后的。
西洋棋又被稱作國際象棋,根據「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定義『是一種二人對弈的戰略棋盤遊戲』。而編導運用了西洋棋的關鍵術語,來為這齣迷你影集的七集去做命名,讓每一集的劇情主軸呼應這些術語,將下棋歷程或戰術用來影射人生的各種階段與關鍵發展。
所以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想要藉由解析每一集的術語片名,來回顧女主角在棋藝與人生的成長階段與挑戰,相信會讓你更能欣賞每一集的主軸,也能看出編導在劇情中埋藏的巧思喔。在繼續看下去之前請先訂閱頻道並且按下小鈴鐺,也歡迎到各大Podcast平台上搜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聽我們聊更多的《后翼棄兵》喔!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KKBOX:https://bit.ly/3aJntQ8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后翼棄兵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TheQueen'sGambit

西洋棋殘局 在 [問題] 西洋棋的殘局 - PTT遊戲區 的八卦
我上次跟一位朋友下西洋棋,下到最後我剩一主教一馬和王,對方只剩王照理來說應該是能殺棋的(我猜),最後我把它的王逼到角落,不過技術太差,最後和棋收場. ... <看更多>
西洋棋殘局 在 [問題] 西洋棋的殘局- 看板chess | PTT遊戲區 的八卦
我上次跟一位朋友下西洋棋,下到最後我剩一主教一馬和王,對方只剩王照理來說應該是能殺棋的(我猜),最後我把它的王逼到角落,不過技術太差,最後和棋收場. ... <看更多>
西洋棋殘局 在 [閒聊] 截至目前為止史上最難的西洋棋謎題- 看板chess 的八卦
※ [本文轉錄自 puzzle 看板]
作者: terrorlone (憂鬱症有希望康復的星君) 看板: puzzle
標題: [閒聊] 截至目前為止史上最難的西洋棋謎題
時間: Sat Apr 18 20:41:07 2009
在 2006 年時,Marc Bourzutschky 發表了如下的「題目」:
8 黑白
7 r pP = 小兵
6 rR = 城堡
5 n nN = 騎士
4 k bB = 主教
3 b qQ = 皇后
2 K N kK = 國王
1 Q
abcdefgh
題目:黑先,白方 517 步獲勝(假定不採用 50 步規則)。
註:所謂獲勝指的是將死對方或者讓局面退化成一個理論上已知必勝的單純殘局。
這個就是目前為止史上最難的一道西洋棋謎題。
好啦……我開玩笑的,其實這並不是真的用來給人解的,
而是用來讓超級電腦回答的題目。
進入電腦時代之後,隨著殘局資料庫的建立,
很多過去對於殘局的認識都有了非常大的改變,
除了一些過去被認為是和棋的局面被發現其實能勝之外,
還發現了很多這種雖然必勝法存在但卻極度困難而且攻防漫長之局面,
上面這個局面就是目前為止發現最長的殘局局面:
如果黑方永遠以最佳棋步回應的話,
白方要經過整整 517 步之後才能吃掉對方的城堡,確定勝利。
如果依照標準的規則,老早就會因為 50 步規則的限制而被判定和棋了。
當然,在現實當中人類是完全沒有可能下出最佳棋步的,
因為非常多殘局資料庫所導致的結論是人類的邏輯所完全無法理解的,
純粹就只是暴力窮舉之後的結果。
所以如果現實中真的出現這種局面,視雙方的實力差距而定,
也許白方是有辦法在 50 步之內進入勝局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9.121.14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9.121.14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