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20年來最強大的熱帶氣旋安芬(Amphan)挾帶暴雨狂風,在20日登陸印度與孟加拉邊境。安芬的最高風速一度達到每小時230公里,強風豪雨,造成至少上百人死亡,上千萬人受災。印度當地媒體報導,擁有1500 萬人口的加爾各答,許多地區電力和網路中斷,主要幹道因倒塌樹木被中斷,房屋倒塌。西孟加拉省省長班納吉表示,這是前所未見的災難,對西孟加拉省造成巨大損失,至少需要3天才能評估損失。而在孟加拉,26個縣市重創。低窪地區淹水、道路和電力系統還有房屋毀損,損失約新台幣38億元。而接下來的幾天,對這兩個都是重大考驗,因為大批的災民被安置在簡陋的避難所,有些偏遠的地區醫療設備本來就不足,也無法做到安全距離的防護,擔心又讓冠狀病毒的疫情再擴大。而致命熱帶氣旋所帶來的破壞,災情慘重,如何協助數百萬的災民離開庇護所,返回家園,接踵而來的問題也讓國際關切。】
{內文}
狂風挾帶著暴雨,超級氣旋安芬(Amphan),20日下午從印度加爾各答附近登陸,為印度及孟加拉邊境帶來了可怕的狂風暴雨。
每小時190公里的狂風,將鐵皮屋頂吹走,海岸邊掀起高達3至5公尺的致命海浪,安芬是20年來,侵襲當地的最強風暴,雖然登陸之前,安芬還是個「超級氣旋」,登陸後略減弱為「特強氣旋」,但衝擊依舊強大,路樹壓垮汽車,房屋被洪水衝走,造成上百人死亡。
(印度國家災難應急部隊指揮官/Satya Pradhan)
所有的支援部隊已經抵達,全部前進災區進行救災
暴雨帶來大量洪水土石流,孟印兩國邊境,緊急撤離了300萬人,災民被收容在簡陋的空間。
(天主教救濟會主任/Snigdha Chakraborty
起初災民不願意撤離,除了有危險的颶風,還有看不見的新冠病毒,他們沒有了收入,也失去房屋,同時農作物也全部泡湯,基本上,這是他們所面臨了災難及痛苦之中
擁擠的救難中心,如何維持防疫安全距離?答案當然是不可能。位於孟加拉東南部,還居住了數千名的羅興亞人,安芬氣旋來臨時,他們只能用塑膠布遮避已經殘破的屋舍,暴雨來襲,讓衛生及居住條件本來就惡劣的難民營無力招架。
(DW記者/Nimisha)
Cox's Bazar被認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然而,上周,該地區出現了第一例COVID-19,颶風即使沒有在Cox's Bazar造成嚴重破壞,也肯定會使新冠病毒的防疫更加複雜
超級氣旋帶來的打擊,還有生態。
(CNN記者/Vedika Sud)
蘇達班這是一個紅樹林地區,也是皇家孟加拉虎野生物種的家園,所以這也是被稱之為重創的原因,我們也注意到西孟加拉邦的兩個地區也受到影響,在這裡的電信基礎設施,已經被完全摧毀,此外我們也知道的是,西孟加拉邦沿海地區的房屋被巨浪衝毀,在這個時候,他們不僅要評估損失的情況,還要處理如何保持安全距離的問題。
協助撤離災區的救援人員,前進的是兩國邊境的偏遠地帶,同時要面對地,是缺乏醫療資源,無法做到完備防疫的問題,。
(CNN記者/Vedika Sud)
我們將討論的是一個非常貧窮的地區。這個syntax Hill是一個民居的村莊。對於他們來說,對冠狀病毒的認知,以及面對這場風災都是難以承受的。我們所知道的是,有一些人已經離開避難所,回到自己的家中去清理家園。國家救災隊還告訴我,一些村民開始重新蓋房子,修理他們的房屋,一邊等著救難隊到來,但在那之前,他們已開始自己動手。
(大氣科學專家/Vinoj Velu)
我們都知道氣旋的發生基本上取決於海洋的溫度,如果海洋中的溫度過高,就會變成更強烈的氣旋變化
助長安芬成為超級氣旋的原因,是五月以來,孟加拉灣的海水溫度高達34度,如此熱的溫度加快的暴風的速度,雨量更多了20%,專家說未來這種氣候變化將是這裡的新常態,對於貧困國家,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截至21日,印度累計的新冠確診病例超過11萬人,3,400多人死亡;孟加拉超過2萬6,000確診,近400人死亡。分秒必爭的救災行動中,安芬已在21日中午,跨越兩國邊界、進入孟加拉。儘管22日氣旋強度就減弱至熱帶低壓,但伴隨而來的極強降雨、洪水等各種災難,仍讓國際高度關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印度的新冠病毒疫情再擴大,2日新增3689起的死亡病例,創下新高,單日確診也連續12天突破30萬。不過就在疫情這麼嚴峻的情況下,西孟加拉邦的地區議會選舉依舊照常舉行。開票結果,是由莫迪率領的印度人民黨敗給在野黨,當地還有民眾不顧疫情,上街慶祝選舉結果。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
西孟加拉邦 在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acebook 八卦
#明代的麒麟神獸就是長頸鹿
史上最為人熟知的「盛世吉兆」,莫過於榜葛剌國(今天的孟加拉國和印度之西孟加拉邦)所進獻的長頸鹿。在《明史・成祖本紀》中記載 榜葛剌 在永樂十二年(1414) 遣使奉表上貢麒麟。
長頸鹿在明代被視為麒麟神獸,並象徵祥瑞,附圖的這件〈明人畫麒麟沈度頌〉有翰林院沈度(1357-1434)撰寫〈瑞應麒麟頌〉,以紀念來自遙遠國度的瑞應事件,由宮廷畫家繪圖並抄寫頌詞於其上,再由皇帝頒賜給臣子,達到政治宣傳的目的。
※據《西洋朝貢典錄校注》,麒麟即是長頸鹿,由東非販運而來,阿拉伯語稱之為zurafa(譯作「徂剌法」或「徂蠟」),麒麟則是索馬里方言語giri之對音。
【明人 畫麒麟沈度頌(軸)】 Kylin Painting with an Ode by Shen Du
*************************
四方來朝—職貢圖特展(2020/01/01 ~ 03/25)
陳列室:210, 212 【北部院區】第一展覽區
The Four Quarters Come to Court: A Special Exhibition of Envoys Presenting Tribute (01 JAN 2020 ~25 MAR 2020)
Gallery: 210, 212 (Northern Branch) Exhibition Area I
網站(Website): https://theme.npm.edu.tw/exh109/FourQuarters
日本語:https://theme.npm.edu.tw/exh109/FourQuarters/jp/page-2.html
*************************
【Kylin Painting with an Ode by Shen Du】
Anonymous, Ming dynasty (1368-1644)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rs on silk, 90.4 x 45 cm
A record in "Annals of Emperor Chengzu"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states that in 1414 (the 14th year of Chengzu's Yongle reign) the state of Banggela (Bengala of modern Bangladesh and West Bengal of India) came to the Ming court and presented tribute in the form of an animal called a "kylin (qilin)." As it turns out, the term for this mythical beast was also used in the Ming dynasty to refer to a giraffe, a tribute item originally from Africa.
After Bengala became part of the Ming tributary system in 1408, it maintained close contact with the Chinese court. To commemorate the presentation of this auspicious beast from a distant land, Shen Du (1357-1434) of the Hanlin Academy composed and calligraphed "Eulogy on an Auspicious Kylin," which was illustrated by a court painter. Shen Du's text is transcribed at the top of this painting, and copies were presented to high officials as propaganda to extol the emperor's virtuous rule, as evidenced by the appearance of this auspicious animal.
西孟加拉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印度衛生部8日公布,新增40萬1078例確診,這是連續第3天突破40萬例,累計確診2190萬多例,死亡人數4187例,累計死亡人數接近24萬。
印度的新冠肺炎疫情,未如印度官方模型預測的那樣,在5月5日達到峰值。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光是上週印度新增的染疫的總人口就佔全球總病例數的近一半,全球46%的確診個案就是在印度,但目前情況恐怕還不是最差,根據印度科學理工學院預測模型,到6月11日,印度累計染疫人數將逼近 5000 萬。但一般認為,印度的檢測能力不足,真實的數字是10倍到20倍。
印度這波疫情為何爆發?為何無法控制?恐怕都與印度政府的鬆散、忽視與失能有關。首先,基於印度總理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放任在3月底4月初各種大型印度宗教節慶活動,在沒有任何防疫措施下舉行,潛伏期過後的4月中 疫情大爆發,這徹底擊潰了原本就脆弱的印度醫療體系。
另一個讓疫情升溫的原因,是持續進行中的印度地方大選,新德里當局顧及民意,沒有祭出果斷的防疫政策,反而由莫迪帶頭,舉行多場造勢活動。雖然本週結束的西孟加拉邦議會選舉,草根國大黨取得2/3多數,擊敗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只重視選舉、忽視防疫,最終遭民眾以選票懲罰。
但並非所有印度人都有這樣的覺醒,莫迪在全國性的民調仍有很高的支持率,且印度國會大選是三年之後,即便當前疫情失控,莫迪的政治地位仍難以動搖。
也或許仰仗莫迪的政治光環,印度官僚系統在對抗災難般的疫情上完全鬆了螺絲,他們雙手一攤,把責任推給變異病毒的蔓延;甚至持續操弄民族主義,抨擊中國網上言論,對印度無法控制疫情的嘲諷;更有甚者,對於各國捐贈物資新德里當局就扣在機場,除了荒謬的討論著要不要課徵關稅,更花了7天時間才制定出分發各地的SOP,而在這7天裡,全印度死了2.3萬人。
疫情無法壓抑,印度的火葬場持續忙碌,這是一個失能政府下的悲慘世界。
{內文}
這是一個失能政府下的悲慘世界
新冠病亡家屬:「我們的孩子已經康復了75%了,如果有一個氧氣瓶,如果有氧氣,他就不會死啊。」
沒有足夠的床位,許多病患與家屬,被拒於醫院門外,即使送進了醫院,沒有氧氣,也是等死。
新冠病亡家屬:「我真的感到,國家的司法系統徹底失敗,我父親沒及時得到幫助,一切都被拖延了 所有一切。」
北方邦高等法院的法官說,收了病人不供氧,形同種族滅絕,各地法院也介入調查,這讓許多醫生成了箭靶,反而讓他們在氧氣用盡前,逃離醫院,躲了起來。
新冠病亡家屬:「這個醫生是殺人犯,他正在殺害所有人,打他,他不是醫生。」
Sky News新聞(聲音來源):「他們只是設法挽救垂危的病人,新冠疫情正滲透整個印度,和每個醫院的病房。」
新德里巴特拉醫院院長 SCL Gupta:「今天有8名患者死亡,(8個) 剛剛過世的,有5名患者正在康復中,可能會,或可能無法倖存,僅僅因為在首都德里,因為缺少氧氣,這是生命線啊。」
CNN新聞(聲音來源):「趕快叫醫生過來,這男子呼喊著。」
CNN記者:「這家醫院完全崩潰,醫生說他們有55張病床,目前正在治療超過100多名患者,你會發現人們就只能躺在地板上,迫切希望得到一些醫療照顧。」
CNN新聞(聲音來源):「32歲的Kavita說,她在這裡4天了,沒有獲得她乞求的氧氣。她說,我越來越焦慮,『這裡沒有人聽到我說話』。你呼叫困難嗎,她告訴我們,『我無法自由的呼吸,沒人照護我』。」
CNN新聞(聲音來源):「我們聽到加護病房的呼喊,Rajbala又再次病危,她兒子拚命的按壓她的胸部。一位醫生趕來,他檢查她的脈搏,但是為時已晚,這次沒有任何辦法救活她。她兒子們的痛苦,如同這國家的很多人一樣,失敗的醫療系統瀕臨崩潰,而政府被指控無法管理這場危機。」
莫迪在今年初,向世界宣布戰勝了新冠病毒,並基於他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放任在3月底4月初,各種大型宗教節慶活動,在沒有任何防疫措施下舉行,潛伏期過後的4月中,疫情大爆發,這徹底擊潰了,原本就脆弱的印度醫療體系。
華盛頓郵報駐新德里記者 Barkha Dutt :「大部份印度人甚至無法獲得病床,他們無法獲得醫生,即便有了醫院的病床,他們也會死在醫院,因為我們醫療機構,如謀殺般的缺乏氧氣供應,所以我們所看到的,如同一位醫生的話說,醫護人員用棍棒去打一場核戰爭,這是一個巨大的背叛,是一個巨大的政策失敗,這是錯誤判斷的鐵證,而且根本沒有為第二波疫情做準備。」
另一個讓疫情升溫的原因,是持續進行中的印度地方大選,新德里當局顧及民意,沒有祭出果斷的防疫政策,反而由莫迪帶頭,舉行多場造勢活動。然而,本週結束的,西孟加拉邦議會選舉,草根國大黨取得2/3多數,擊敗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只重視選舉、忽視防疫,最終遭民眾以選票懲罰。
但並非所有印度人都有這樣的覺醒。
紐約時報南亞分社社長 Jeffrey Gettleman:「他(莫迪)在這國家仍受歡迎,沒有任何反對派領導人能與他比肩,他的政黨至今仍是最強的黨,且下次的國會選舉是三年後,所以不會有人期待,這次的疫情會擊垮莫迪政府。」
也或許仰仗莫迪的政治光環,印度官僚系統,在對抗災難般的疫情上,完全鬆了螺絲,他們雙手一攤,把責任推給變異病毒的蔓延。
WION主播:「中國正把這(印度疫情),當成嘲笑印度的工具。」
甚至持續操弄民族主義,抨擊中國網上言論,對印度無法控制疫情的嘲諷,更有甚者,對於各國捐贈物資,新德里當局就扣在機場,除了討論著要不要課徵關稅,更花了7天時間,才制定出分發各地的SOP,在這7天裡,全印度死了2.3萬人。
而在各國捐贈的物資中,俄羅斯送來了,15萬劑的衛星5號疫苗,但對當前印度的疫苗缺口,是杯水車薪。莫迪無視於疫苗短缺,宣布一項籠絡人心的政策,讓18歲以上公民打疫苗,已被疫情嚇壞的印度人,全擠向疫苗施打點,大排長龍,但只有少數人能打上疫苗。
新德里市衛生局長 Satyendar Jain:「我們目前沒有疫苗,我們已經向企業發出請求,會盡快讓你們知道什麼有疫苗。」
喀拉拉邦衛生部長 KK Shailaja:「我們正在為疫苗接種做準備,但是我們沒有疫苗。」
賈坎德邦衛生部長 Banna Gupta:「即使我們有錢買疫苗,我們也買不到啊。」
有疫苗王國稱號的印度,曾為全世界供應首波的疫苗生產,卻沒留給自己的人民,新德里這會兒硬了起來,宣布疫苗不再出口,施打疫苗達到群體免疫,是應對當前疫情的方法,只是疫苗生產能力有限,補足短缺恐怕要幾個月的時間,而斷絕傳播,全面封鎖的政策可能更立竿見影,但莫迪就是不做這個決策,讓地方政府十多個邦,自行下令程度不一的封城措施,反而讓城市裡的農民工流竄,至少數千萬人回到農村,印度首席科學顧問拉科萬就警告,擴及偏鄉的第三波疫情已不可避免。
印度政府首席科學顧問 K Vijay Raghavan:「第三波是不可避免的,鑑於當前這種高傳播性的病毒,但是目前尚不清楚,第三波疫情將在多長時間內發生,希望是一個漸進式的,但我們應該為新一波做好準備。」
印度教祭司 Ram Karan Mishra:「印度正陷入一場混亂,願神仁慈,願神賜予那些離開這世界的人,一個可以安息之地,並願那些家人的靈魂得到慰藉,願大流行從印度消失,這是我向神的祈禱。」
這是印度教祭司的祈求,但確診與死亡人數,持續創新高,疫情走勢未如官方模型預測的那樣,在5月5日達到峰值,死者遺體持續往火葬場裡送。
印度教祭司 Ram Karan Mishra:「人們來這裡時會感到沮喪,光是今天我已經火化了70到80具遺體,一直到晚上 是150具,如果還有屍體,必須將他們退還,醫院的人早上開始來,我們在這裡無法保持淨空,十天了,情況一直是這樣,我們沒辦法休息。」
疫情無法壓抑,火葬場持續忙碌,這是一個失能政府下的悲慘世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qy3t9lDal0
西孟加拉邦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印度的新冠病毒疫情再擴大,2日新增3689起的死亡病例,創下新高,單日確診也連續12天突破30萬。不過就在疫情這麼嚴峻的情況下,西孟加拉邦的地區議會選舉依舊照常舉行。開票結果,是由莫迪率領的印度人民黨敗給在野黨,當地還有民眾不顧疫情,上街慶祝選舉結果。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441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uAXf4jwSJo/hqdefault.jpg)
西孟加拉邦 在 印度選舉照辦執政黨西孟加拉邦慘輸【國際快訊】 - YouTube 的八卦
印度#選舉#疫情2021.05.03【國際快訊】印度3、4月間舉行的地方議會選舉2日開票,在選戰最激烈的 西孟加拉邦 ,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印度人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