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家逛花博,很開心巧遇景觀協會成員,包括龔書章老師及褚瑞基老師等人的參訪,不過就在這五分鐘前,兩歲靖文走丟了三十分鐘!還好在茫茫人海中,被一群和藹的阿公阿嬤保護著,趕緊把他撈了回來!出口的地方,五歲的靖宇在雨中奔跑差點被公車撞上!還好在老婆的震耳獅吼中解救了!這兩事件讓我們嚇得一身冷汗!真是老天保佑🙏!
褚瑞基 在 黃心健 Hsin-Chien Huang Facebook 八卦
11/18(六)北美館見!
報名已額滿【免費講座】📌VR展覽《沙中房間》:安德森對話黃心健,開幕座談即將開放報名!!📌
#僅此一場小編都想搶
即將於11月18號開幕的VR展覽《沙中房間》,特別邀請藝術家黃心健與Laurie Anderson,以及技術總監Jason Stern,與觀眾第一線面對面,聊聊創作過程。
機會難得,名額有限,想一睹VR背後推手趁現在。
⚠本講座免費參與,需線上報名,現場「不」開放候補。請報名成功朋友務必參與。⚠
➡報名網址(11月13號上午10點正式開放): https://goo.gl/zHt86X
----------------------------------------------------------------------------------
《沙中房間》:安德森對話黃心健
與談人 Speakers:
蘿瑞‧安德森 Laurie Anderson │ 藝術家Artist
黃心健 Hsin-chien Huang │ 藝術家 Artist
傑森‧史登 Jason Stern │ 技術總監 Technical Director
主持人 Moderator:
褚瑞基 Ray S.C. Chu │ 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台灣建築》總編輯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Ming Chuan University; Chief Editor of Taiwan Architecture
時間 Event Hour:2017.11.18, 17:00-18:00 (活動開始前半小時開放入場及翻譯機借用 Doors open at 16:30)
地點 Venue:臺北市立美術館視聽室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Auditorium
名額 Seats:210
2017年11月13日 上午10時起 開放北美館網路預約報名,額滿為止。無現場候補。
The online registration starts from 10am, 2017. 11. 13.
*本活動為《沙中房間》開幕座談會,現場備有中英同步口譯。須預約報名,無需付費。
This event is the opening forum of La Camera Insabbiata.
Preregistration is required. Free admission.
這是一個被引誘及期待走入的新世界之旅。在這場無懸念的旅程中,體驗必須是場全新的學習,因為地面上的智慧必將擱淺,所被依據及判斷的準則即將成為無用;在這場旅程中,肌肉的纖維取代的忙碌的腦神經,而由夢囈所牽引的直覺成為新的認知。這是一場位在不在任何經緯線可被註記的地點發生的旅程,這啟動的鑰匙是一副新的身體,它的重量1800公克、它的尺度30公分寬。當它被注入的「生命」被啟動,它成了新的「我」。我能看到什麼?看不到;我是誰?不清楚。當一種身體的態勢開始,似乎一切被提出、書寫、描繪的「我」都包攏而來,我於是明白、我看到、我也認知了;我知道了:我就是我的一切。「隱去的景致旅程」是一個發生在無限尺度長寬高的地點;這是一個由文字、圖像、各種符碼交錯的景致集合,它交織出的是最深處的自己的殘影。
This is a trip leading to a world, that is obscure but not dark. In the trip that provides new experience devoid of our current perception and makes all the contemporary wisdom obsolete. Anyone embarked for the trip will lose feasibility of judgement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body and mind collapses. The trip starts from a room, and a key will launch the trip. The key is an piece of object, weighted in 1800 grams and measured in 30 centimeters in width. Going on into the trip, one will immediately lose orientation; but what is becoming enlightened is a piece of wall where he/she find the answer to a deepest secret – how am I? “A Journey Into Sub-Landscape” opens up a view toward a “world”, full of beautiful conglomeration of pieces of writings, graphics, images and icons. Experiencing the “world” will gives a revelation that extracts all the secret about “you”.
褚瑞基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八卦
【2017臺北設計獎 Design for Adaptive City】
今(30)代表柯市長出席2017臺北設計獎的「設計‧臺北」國際論壇,本次邀請到各國代表包括IDEO設計總監Nastasha Tan(美國)、Fons Hickmann M23設計工作室共同創辦人Fons Hickmann(德國)、ico-D 理事Peter Florentzos(澳洲)、國際設計研究協會聯盟主席李健杓 (韓國)、C+S Architects總監Maria Alessandra Segantini(義大利)、英國林肯大學藝術學院資深講師Elana Van Der Wath(南非),以及我國之仁寶電腦集團創意中心資深副總經理暨WDO Board member臺灣代表陳禧冠、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秘書長郭介誠、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理事長暨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龔書章、台灣建築雜誌總編輯褚瑞基以及陳永基設計有限公司創意總監陳永基皆參與本次論壇。
臺北設計獎今年邁入10週年,其系列活動「設計‧臺北」國際論壇今日起在誠品生活松菸店B2表演廳舉辦,邀請包括來自美國、德國、韓國、澳洲、義大利及南非等國家的優秀設計師來臺,針對「產業創新*都市進化*社會幸福」議題與國內設計師進行高峰對談,透過他們前瞻創新的觀點,解構設計影響力,我深信將讓與會的不同世代的設計師,感受到一場豐富的設計饗宴,更能內化成設計能量,有深度、有廣度、有溫度,展現屬於臺北的城市設計,讓世界認識臺北、看見臺北、愛上臺北。
臺北設計獎第10屆參賽作品數量高達4,757件,是歷年件數最多的一年,其中76%為來自海外的作品,顯示臺北設計獎已然成功的行銷成為臺北品牌並走向國際,其卓越的成績也持續獲得世界設計組織(WDO)、國際設計社團組織(ico-D)及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團體聯盟(IFI)三大國際認證,可見臺北設計獎已經是世界級設計競賽之一。而最具城市代表意涵的「台北市長獎」,為跨類別榮譽性獎項,將從今年所有參與決選的作品中,評選出對城市有具體貢獻、價值,具特殊代表性的優秀設計作品,相當值得期待。
歡迎今天與會的嘉賓們,以及每一位來自國內外設計界的老將與新秀共同參與本次論壇,相信透過活動將幫助更多設計師吸收國際設計潮流,改變臺北城市樣貌,展現臺北設計獎「為不斷提升的城市而設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