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已經沒落這麼多年,怎麼不去中國呢?】
週日清晨,一聽到鬧鐘的聲音,總是要整理複雜心情。 對於瑞士人來說,週日早上是 « un moment sacré » 「神聖時光」,我國法律禁止禮拜天工作,讓國民好好用這時間來陪伴家人,在家裡休息。
在瑞士的時候,禮拜天從來不會設鬧鐘,所以在台灣聽到手機嗶嗶叫,提醒我週日早上也得上課,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想要把手機丟到窗外。不過,一想到週日早上班級,是一個氣氛特別好的班,腦中的煩躁立刻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精神、興奮灌入身體,一刻都不想賴床,立刻從床上跳起、換上衣服、刷牙洗臉、出門!
記得,在高中的哲學課,經常聊到 « le sens de la vie » 「人生的意義」。高中畢業已經十年多的我,已經把四年的「經典古希臘哲學理論」全部還給老師,腦海中僅剩的哲學道理,是當時老師聊天講到的理論:
« La majeure partie de vos vies sera consacrée à travailler. Si vous réussissez à prendre du plaisir en travaillant, vous n’aurez donc pas l’impression de travailler. Et c’est ça, selon moi, la clé pour mener une vie heureuse ! »
「你們人生多數的時間會花在工作上。如果你們能夠享受『工作其中』,而不會覺得自己在『工作』這就是我所定義的『快樂人生』!」
而這個道理,也改變我週日早起複雜的心情,期待一天的開始,只要整理一下起床氣,提醒自己正過著幸福的生活:我不是把「神聖時光」拿來工作,而是拿來陪伴我很喜歡地學生,一起享受學習美麗的法文。
週日中午下課後,心情總是很開心。成就感與期待享受週日午後的心情,正在心裡雀躍著。
今天,一如往常,抱持著愉快的心情,到附近的早午餐店用餐。當時,我正專注地看著桌上的報紙,旁邊一個「姊姊」盯著我喊出:
- 「哇噻!你看得懂國字嗎?好強喔!」
身為比較慢熟、在乎隱私的瑞士人,面對過度熱情的陌生人,總是一種挑戰。不過,在台灣三年半的我,也學會了不少和台灣人社交招數,總能讓我順利應付熱情姊姊突如其來的搭訕。
- 「嘿啊!」
平常只要開啟「敷衍」模式,陌生人的興趣會突然降低。
- 「天哪!你『嘿啊』都知道!真的太厲害了。你是哪國人?你是娶個台灣老婆嗎?還是你在師大念書嗎?為什麼中文講這麼好呢? …」
不過,這招有時候對某些人無效,他們對於「我的敷衍」覺得無感。因為對方總是話題源源不絕,根本不需要對方認真參與對話,就能莫名地讓話題順利進行。
- 「我不是學生。我在這裡『工作』。」
- 「嗄!為什麼要來這邊?台灣已經沒落這麼多年,怎麼不去大陸呢?」
來台灣之後,心境變很寬。幾年前假設要面對刺探隱私的人,我很快就會失去耐心。但是現在,有一種見怪不怪,我都會禮貌的應付,配合對方聊幾分鐘,再找個藉口失陪。
不過,一旦認識不到五分鐘的人,開始挑戰我的人生大決定,桌下難免會緊握拳頭。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不需要繼續勉強聊天,立刻拿出耳機,忙自己的事。
這第一次發生嗎?其實不是,那一句,我已經聽了太多次了。也許是我無法理解的一種禮貌,在外國人面前貶值自己國家,為了表示謙虛?還是那些人心裡也真的很看不起自己的國家呢?即便這樣子,怎麼會對外面的人說出這種話呢?
我很難以想像法國人問住法國的外國人:「為什麼要跑來法國呢?怎麼不去美國呢?」不管疫情多嚴重,恐攻多普遍,經濟景氣有多差,歐洲人對於自己國家,都有一種基於愛國的驕傲,總是不會對剛認識的外國人吐槽自己的國家。難道不是全世界的人都這樣嗎?
算了,他們看不到自己能夠在台灣生活有多幸福,這也就是他們的損失。不需要更浪費時間溝通。
離開了早餐店,來到家裡附近的咖啡店休息。坐在面對牆壁的高椅,我開始發呆:早上課堂上的笑聲、住海邊的姊姊、工作與幸福生活的關係等等。
突然我抬頭,便看到牆壁上的紙條,好奇地跟著紙條上的字小聲地讀著:
「香港加油!自由,民主!撐香港!」« Vive Hong Kong la liberté et la démocratie ! Soutenez Hong Kong ! »
「港台友好」« Amitié taïwano-hongkongaise »
「民主挺同志,同志撐香港,香港人加油」« La démocratie soutient la communauté LGBT. La communauté LGBT est de tout cœur Hong Kong. Vive Hong Kong ! »
看著眼前百張小紙條,才頓時清醒,突然想要回到早上那些未能反駁姊姊的話:
我一定不會想去「中國」,也不會想去任何其他地方。要在國外生活,台灣是我「第一」也是「唯一」的選擇。也許台灣景氣在疫情爆發前不如其他國家好,不過,在選擇長住的地方,要考慮的事情,不僅是金錢方面。
儘管台灣離我國家非常遙遠,卻和我們國家卻很像。兩個小國,夾在一群大國中間,也雖然受到了各鄰國的深刻文化影響,到如今還保留自己獨特文化,也發展出強烈的民主精神。
在妳眼中台灣也許「很小」,正在「沒落」,不過在我眼中台灣有「家」的感覺。不只是人民善良、本地朋友多給我帶來的感覺,除此之外,國家環境跟我成長的地方很像。不管是這幾天路邊很多彩虹旗、貼在咖啡店的小紙條、每四年的民主投票,是只有在台灣才能感受到的風氣。
台灣已經成為我家,不管其他人有沒有看到這個地方的獨特,我會留在這裡,隨時挺你到底 ❤️
#杰宇的法文邂逅
#快樂人生
#台灣是我的家
----------------------------------------------------------
【與法文的初次邂逅・入門法文】
朋友們!募資優惠倒數 4 天!
歡迎想認識法文、法國文化的朋友們來加入我的線上課程!從基礎發音、生活用語、文化大小事等小驚喜,通通分享給你!其中我的基礎發音,除了用注音符號協助之外,也放上了國際音標,讓世界各地想學法文的華人朋友可以快速掌握發音技巧!也會告訴你有哪些道地的日常法文單字、用語,讓你可以輕鬆融入法式生活,掌握交流的秘訣!
想來一場與法文的邂逅嗎? 目前推出的三人學法文66折的優惠活動,歡迎你帶著家人、朋友、鄰居,甚至是地球另一端的朋友們,一起相揪學法文!
點進來,拉近你與法文的距離 👉 https://jella.tw/native_languages/66
相揪學習夥伴團購區,一起開心學法文 👉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2974467811714/?active_tab=discussio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霜語VanessaD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練習摘要‼️ 1.整首歌曲段落為:Intro-A-Bridge-B-Bridge-A-B-Outro 2.編曲為合奏版本,如果你是彈唱的同學也可以參考和弦刷法喔! 3.單旋律-A段可用二指法(大指與食指連續交替撥弦)演奏,節奏有許多附點16分音符及32分音符的連續彈奏,練習時切記放慢速度練習,手指...
複附點四分音符 在 Facebook 八卦
【2021.9.19更新】
馬來西亞的陸君奕先生在《萍聚》原作者~作曲的嚕啦啦11期傅傳傑先生以及作詞的嚕啦啦11期戴榮旭先生的遺孀李玲玲女士出面說明之後,來訊表示對他們很抱歉,並對自己之前信中所言作出以下的解釋:
1985年,知識報出的題目是真的,那時候我才六年級,就把萍聚的歌詞填上去拿獎,結果,誤會就此產生。
那時候全校的同學都以為是我寫的歌,誤會鬧得更大。於是我就當成是我寫的,一個小學生的心態。
直到初中,萍聚這首歌在全世界流行起來,第二個誤會又產生了,我就以為我寫的歌給歌手唱出來了。
誤會一直延續下去,直到我遇到有人跟我說,萍聚在很久以前,已經有人在唱。我就覺得奇怪,為什麼時間不吻合的,但那時,網絡資訊還不發達,我的疑問一直無法解答。
後來,馬來西亞又有傳言說萍聚寫詞人來自吉隆坡尊龍獨中,我的誤會又給放大了,是不是在找我?
網上搜索,萍聚歌詞的原創是個謎,也有人在blog留言尋找嚕啦啦。誤會又來了,我人生哪裡可以得到安靜!
所以我在信裡面提到的事情,一直得不到答案,直到看到你們的貼文,我才確定了錯誤點發生在哪裡,就是小學時候的我所犯的錯誤。
人生的記憶是不能騙人的,假如我在中學時期就確定,歌詞是有主人的,我就沒有今天的誤會和錯誤。
【2021.9.17更新】
嚕啦啦23期王慕榕來函表示,他已與11期傅傳傑學長聯繫上,也告知目前討論的情況。傳傳傑先生確認《萍聚》是由他譜曲,並由同為11期的戴榮旭先生填詞,兩人共同創作完成。
萍水相逢,
有緣相聚!
就是「萍聚」歌名的緣由
【2021.9.17更新】
救國團團康活動歌本上記載的《萍聚》作者戴榮旭的遺孀李玲玲女士來函如下:
張先生您好
我是嚕啦啦十一期戴榮旭的太太
看到這麼多人在談論「萍聚」
實在覺得遺憾
我先生戴榮旭
在民國91年已經過世
所以也無從查證
想請您再詢問曲譜上
寫的作曲人傅傳傑先生
看他是否還記得
當年一同創作萍聚這首歌曲的
戴榮旭?
我很確定的是
民國63-66年左右
在榮旭讀五專時期
他的確時常在救國團服務帶隊
戴榮旭帶過許多霧社先鋒團的
各校年輕朋友
相信很多人都會記得他
他生前也告訴過我
他曾寫了《萍聚》這首歌
但是當時沒有智慧財產權等法規
隨著他的逝世
我想也就無法
再做什麼說明或澄清了
謝謝大家的熱情及支持
我相信
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
對你我來說已經足夠
感恩
【2021.9.15更新】
謝謝提供相關資訊的網友們,我特地將有關《萍聚》作者的資料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早在1970年代救國團活動的團康歌本裡就已出現《萍聚》這首歌,上面記載的作者為嚕啦啦11期戴榮旭。
而在YouTube 有一個上傳於2017年4月底,由嚕啦啦13期之敏和11期傳傑合唱《萍聚》的影片(https://youtu.be/j-4ThaLm0NU),上面記載《萍聚》的作者是嚕啦啦11期的戴榮旭(作詞)和傅傳傑(作曲)。
不過在2009年有新聞媒體報導,宜蘭一位音樂老師孫正明聲稱自己才是《萍聚》的作曲者,創作時間為1967年,而作詞者則是當時的兩位救國團輔導員。(新聞連結:https://news.tvbs.com.tw/life/119642)
另外,已故歌手江明學曾於2017年在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uHS7tjCQTsw)留言處回覆網友詢問他是否為萍聚的作者時提到:
萍聚的詞曲作者是嚕啦啦,嚕啦啦是一個筆名,這首歌四十年前開始在台灣的團康活動傳唱,至今都還沒找到真正原作者!網路上流傳著各種傳說⋯⋯,我印象中曾經三位人士出來表示自己是原作者,但是因為說法都不夠令大眾及版權團體信服,也都拿不出有力的證據,結果全不了了之。因為當年使用過的正版唱片公司,都有提存了一筆詞曲費用在銀行的專戶,多年下來已累積了一筆不小的數字,所以一定要有人、事、物的確定證據,才能領走這筆錢!
如果您也有關於《萍聚》作者的資訊,歡迎您留言或私訊告訴我,謝謝。
——————
今晚我要跟大家分享來自馬來西亞的陸君奕先生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表示,他才是華語歌曲《萍聚》的詞曲作者,以下是他的來信全文:
張哲生大哥你好,
小弟陸君奕今年48歲,來自馬來西亞怡保,有一件事情埋藏在我身上已經 36年,一點也不虛假,是我人生經歷過的事情。
1985年,當時我小學六年級,因為學校販賣的報紙(名字叫《知識報》)上頭的一個填歌詞遊戲環節,讓我寫成了一首歌的歌詞,後來有人把它取名《隨緣聚首》,也有人把它取名《萍聚》。
我不曉得為什麼網上把《萍聚》說是1967年創作的歌呢?
(編按:根據2009年1月27日的TVBS新聞報導,宜蘭一位音樂老師孫正明表示自己是《萍聚》的作曲人,他說,1967年夏天,他就讀師大二年級,在偶然機會下,接受兩名救國團輔導員委託,為他們寫的《萍聚》歌詞譜曲,當時師大音樂系風氣保守,禁止學生私自參加校外比賽和活動,所以他才沒在創作上留名。)
以下是我當年寫《萍聚》這首歌的來龍去脈,記憶猶新。
1985年,那時候,我還是一名六年級學生,萬里望萬華二校小學有販賣華文報《知識報》,我是它的忠實讀者;報章第二頁印著有獎遊戲環節題目,題目通常都很簡單,學生只要填對答案,再填寫學校名稱、姓名、班級,然後寄到報館,相隔幾期後,幸運的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例如收到禮物。
就是這一年,春節過了,月考也過了,所以學生們在班上有許多悠閒的時間,這一期《知識報》的有獎遊戲題目顯然不簡單,題目是讓學生們嘗試寫歌詞的機會!
只有一個空白的四方格留在題目下面,方格上面有一段已經寫好詞語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四方格下面用比較小的字寫著參賽條規:
(1) 歌詞需要 50/60 個字(已經想不起是50還是60)
(2) 參賽者必須把所有草稿紙都一起跟寫好的歌詞寄去參賽
(那時候我還小,不懂原因,現在懂了,為了確保歌詞是真的本人寫的,我還記得曾經從垃圾桶撿回草稿紙再弄乾淨。)
我起初看過題目後,沒有頭緒,還未想到什麼,不把它當成一回事,直到有一天放學,我在禮堂等父母來接我回家。
放學時段,學校鼓笛隊時常在禮堂旁邊訓練,這天我聽到他們剛開始訓練時有一段交響曲,只有鼓聲響,其它樂器沒有,很自然地,我就念出一句詞語:「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也同時候聯想起《知識報》的題目:「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這時候發現兩句好像有押韻,於是興趣來了,我認真聽著交響曲,再念了一遍這兩句,欸!非常押韻 !
我有了新玩意,寫歌詞,對,有興趣寫歌詞!! 我得想個辦法怎樣才能想到第三句,我數學分數名列前茅,第一句和第二句同樣有九個字,我決定利用 9x9 的表格來想歌詞。
回到家裡,用畫圖用的大白紙,畫成很多橫線和直線,每一行9個格,後來我改用學校的練習簿,學生們都稱呼它為大方格簿。
寫歌詞的方法找到了,就是好像上華文科一樣造句,只不過造句每一行都必須9個字。
第二天,在學校科室裡,我很快就想到第三句:「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可惜這一句不能夠連接我之前的詞語,不押韻,但是我把它保留下來,繼續想第三句歌詞。
有一次開週會,看到兩位女學生互相責罵對方,聲音惹來老師前來看個究竟,經過老師的教導,女生們都互相承諾,說以後不敢再犯錯。
我人在附近望著,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心裡有點靈感,想到一些詞彙,他們互相承諾,又彼此約束;我默默地想一想怎樣用上述的詞彙造個9個字的句子,於是想到啦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一下子,想到兩句歌詞,押韻嗎?心裡想一想跟之前的有一點押韻,然後在心中暗念了一遍: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
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我覺得押韻也很滿意!
學校的環境清幽,當我回到科室後,只能再暗中從心裡用唱歌的形式唱一遍,我覺得歌的韻律跑出來,歌詞也同時帶出涵義。
對,我真的很滿意歌詞寫到現在的情況。再說,我對寫歌詞的興趣也大大提升!很好玩呢!
在學校嘴巴閉了那麼久,放學回到家裡,終於可以放大聲唱出這些歌詞。我擔心用詞不當,我問爺爺「彼此」是什麼意思,爺爺解釋說:「你我、雙方,或者敵對」,同時我也學會一句「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想歌詞到現在,4乘9,只有36個字,還得繼續想⋯⋯
一天又一天過去,想不出什麼,沒靈感,怎麼辦 ?
另外,我們陸家的家教很嚴,第一個家規就是不能碰毒品,誰沾染毒品就馬上被踢出陸家,所以爸爸和爺爺都常灌輸思維,做人要知足常樂。
我爺爺是寫詩人,讀春秋書籍,萬里望升旗山,山水觀音亭的詩詞是我爺爺遺留下來的,他的筆名是浩然,原名陸其廣。事實上,歌名「萍聚」是我爺爺取的名字,這還有一段故事可以講,不過以後再說吧!
那時候,我家經營萬里望有名氣的醬油廠,家中環境還算不錯,有錄影機、唱機,錄影帶和卡帶都有很多,那時候流行的歌手有台灣的林淑容Anna、香港的譚詠麟Alan。
受到 Anna 這個英文名字的啓發,我取了 LULALA 作為筆名,主要是因為我性格內向,怕別人嘲笑,所以不敢用真實名字,而用 LULALA 來代替。
然後,我到房間放卡帶的地方參考看看有什麼詞語可以用得上。 就看到一個字「擁」。這時候,我想起第二天想到的那句「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於是,造句靈感來了:「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我發現將這兩句歌詞合併,不就是代表知足常樂的意思嗎?
好的,重新排列歌詞: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
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
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
在我想歌詞及韻律的時候,發現「相聚過」和 「擁有過」是可以互換位置來唱的 !但是最後我總覺得,人還是要相聚過,才能夠擁有。
歌詞想到這裡,因為作詞的興趣濃厚,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我也不怕羞恥,朗朗上口地把歌詞唱一遍,所以那時,學校有許多老師都知道我曾經寫過一首歌。記得有一次,一位女老師到班上教科(現在已經想不起老師名字),我非常大膽地跟老師說,我有一件事情要做,要不然我會後悔一輩子!老師脾氣真好,不但沒有責怪我,還讓我完成這事情,就是寫完歌詞,老師只是溫柔地提醒我,下一個月考快要到,要快點專心讀書。
這時候的歌詞已有7乘9,共63個字,可以想結尾的歌詞了!畢竟再不專心聽課,老師肯定會責罵我。
我的座位在科室最前排,偏向窗口,萬華小學當時只有一排科室有兩層樓,我的科室在樓上。學校地理位置在萬里望小鎮的正中央,所有本地人辦喪事的出殯隊伍都必須經過小學的大路,小學生都很怕聽到出殯隊伍的敲鑼打鼓聲。
我感慨地想到一句連我自己都會流出眼淚的詞語:「人的一生有許多回憶,只願你的追憶有個我」。
前前後後,我用了21天寫成歌詞,然後將成品連同草稿紙寄去參賽,大概一個月後,成績出來,我拿了冠軍,學校也把那張《知識報》張貼在學校禮堂。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
【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
【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
【人的一生有許多回憶】
【只願你的追憶有個我】
這首歌詞很單純地是一個小學六年級,身材略胖的男生的作品;
它只不過是《知識報》遊戲環節的一部分,是無心插柳之作。
得獎後,馬上有來自台灣的人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江明學,是他教我江字怎樣念,他說跟將來的將同音。
他是第一個要求把歌詞拿去唱的人,我猜《隨緣聚首》這個最初的歌名應該就是他取的吧!他還要求把歌詞裡「的」這個字唱得不一樣,各位可以聽聽他唱的版本。
另外,當時還有人站在我旁邊,要我把歌詞認真唱一遍,他就抄下音符,假如可以聯絡到作曲人孫正明,或許能得到解答。
我那時候還跟他們說,回去台灣找個姓李的人,為他取我的名字當藝名,他一定會把這首歌給唱紅;後來上華唱片為李華苓取個藝名叫李翊君,「翊君」二字恰好是我的名字「君奕」倒過來念。
音符抄完後,他還問我,這首歌你是想單人唱或者是雙人唱,我想一想就問:「可不可以男女合唱?女聲清脆,女先唱,男聲粗壯,跟隨在後,就這樣一前一後,我覺得比較好聽。」我還強調一定要用小鼓作為主要樂曲。
而後來李翊君唱的版本,就和我認真唱的這個版本的音調一模一樣!
所以除了江明學以外,我非常肯定娛樂圈一定有人知道誰是 LULALA,他們肯定有來過我現在住的地方~怡保萬里望。
翌年,1986年,快要上中學,我複印一份寫著我名字和學校名稱的《知識報》放進一個白色信封,信封上我寫上三道題 :
1、萍聚是什麼?
2、萍聚有多少個字?
3、萍聚是誰取的名字?
再托付給爺爺保管,還跟爺爺說等我長大以後交還給我,好讓我留給我的兒孫看。
還有一件事情,我除了把歌詞寄去《知識報》參賽,也另外寄了一份我親手寫的歌詞在白紙上,再寫上我的筆名LULALA,寄去香港 TVB,我還在信封後面留下回郵地址。
1986年,某一天,我家人租錄影帶回家看,是歌唱綜藝節目,鄭裕玲主持,節目的後段,她把我寄過去的歌詞念了一遍,用廣東話說了一句:「你以為香港沒人才,膽敢把歌詞寄來 TVB。」她也提到這封信是來自南洋的。
小學和中學,相比之下真是天淵之別,中文是小學主流教學語言,也是我的強項,中學全部馬來文,是我的最弱,預備班,我迎頭趕上,把馬來文搞好,但是我逐漸把托付爺爺保管的「萍聚」文件遺忘掉。
中學時期初中一,1987年,某一個星期六,我走路經過圖書館,遠處操場傳來收音機聲音,仔細聽,很開心,是我親手寫的歌,跟隨聲音方向走過去看個究竟,收音機裡卡帶還在轉動,旁邊擺放著一個青色封面卡帶盒,後面寫著萍聚,作詞作曲人:嚕啦啦。興奮的心情參雜著後悔的感覺,後悔當初沒有用我自己的本名。
中學時期,我有跟其他同學提起《萍聚》的歌詞是我寫的,但是沒人相信。
事與願違,相隔36年,現在已經是2021年,我的爺爺、爸爸都已不在人世,而且托付保管的確鑿文件已經不復存在,我非常失望,感到非常低落。
人總要面對現實,也想了很久,下一步應該怎樣應對,好的,那就拿起勇氣,把這件事公諸於世。再說,我患有糖尿病30年,現在也正值全球大流行 COVID-19,這病毒對於三高人士有很大的威脅,馬來西亞疫情非常嚴峻,每天超過萬宗確診,我萬一遇到什麼壞情況,這件事情就永遠埋在地下,沒人知曉,值得嗎?
我僥倖寫出那麼令人感觸的歌詞,但其實我的性格時常都保持開朗,且因為家教嚴格,我自認為人正直,但遺憾的是,我的人生總是被《萍聚》困擾著,不但沒人相信我是原作詞人,而且,我曾經從兩位人士的口中得到一些不符合時間邏輯的消息。
第一個人是我的表嫂,她是台灣人,1993、1994年間,表哥表嫂還未結婚,表哥時常往來馬來西亞和台灣兩地,也有把我寫萍聚的事告訴表嫂,她回去台灣問她的長輩,得到的回應是長輩們早已唱過這首歌。
第二個人是我的老同學,他告訴我說2014、2015年時,他去台灣旅行,導遊的車上播放著萍聚歌曲,比我同學大4歲的導遊講,他小學時期也是唱這首歌。
我本人真想搞清楚,1985年的時候,《知識報》從哪裡得到消息,把它作為該報的有獎遊戲題目讓小學生作答 ? 台灣民眾早期曾經唱過的萍聚歌詞又是哪一個版本?
我有從網絡找到信息寫著一位音樂老師孫正明於1967年拿到兩位女生交給他的萍聚塗鴉歌詞紙張,又是那一個版本 ?
我很確定李翊君唱的版本是我寫的歌詞,也是我想歌詞時候的旋律,音韻,歌曲長度 3分18秒也是我唱過很多次,估算出的時間。
1993年,我讀學院校時期,有一位理髮店老闆娘跟我說「嚕啦啦」這個名稱在台灣已經有團體把它佔為己有,是一個愛國團體,她還說那在台灣等於是對抗中國的共產黨!也是這個原因,我媽媽吩咐我以後絕對不能夠再說《萍聚》是我寫的歌。
這世界是怎樣了?一位單純的六年級男生,僅僅是學校《知識報》遊戲作品,居然可以影響他的一生到現在!
複附點四分音符 在 韋禮安 Weibird Facebook 八卦
他是我這輩子認識最熱血最執著的人 2014年你必定要認識的聲音 王舜
2013年的尾聲
無名小站熄燈了
在它關閉前我又回去逛了逛
所有回憶也都湧現出來
因為那描述著我如何從一位芭蕾舞者
變成現在這個音樂家的過程
照片
是我剛上台北念書的第一張照片
在這之前
我還是個躺在家鄉的草皮上望著星空
並對未來有無限想像的小孩
後來對舞蹈有興趣
於是高中考進了藝術學校的舞蹈系
那時候我16歲
在上電腦課時老師要我們拍照
看同學們紛紛擺出舞蹈相關的肢體
我很叛逆的想了想
決定要特別點
接著告訴自己
內心永遠都不要變得混濁
所以有了這樣的動作
念舞蹈學系的初期
最討厭大概就是拉筋了
尤其是身段課
老師總要我們這幾位男生排成一排
把腳打開面對牆壁
然後出其不意的一腳
把我們踢進去
你可以聽見第一位慘叫
幾秒後又是第二位慘叫
我是第五位
就快輪到我了 ...
開始習慣這些痛苦後
在某次舞史課上
老師播放了男舞者的影片
是一些充滿技巧的獨舞段落
還記得那時候目不轉睛的自己
被那流暢又帥氣的動作吸引
後來發現自己對芭蕾舞著迷了
每當撥放起音樂
身體跟隨每個音符與節奏擺動
內心就會感到無限的富裕
幾乎每堂學科下課時間
這短短十分鐘
我都會一個人跑去舞蹈教室練習
那時心中有一個目標
就是在公演時
我想跳海盜 !!
在第一年快結束時
學校多了新規定
若非上課時間
學生禁止私自進入或使用術科教室
我的熱情被澆了冷水
有好幾天都在煩惱
但最後
是趁著放學大家走的差不多時
把中庭舞台當做練習場地
因為它與舞蹈教室相同都是標準黑膠地墊
就這樣延續了本來理想的軌道
第二年開學前的暑假
暑期輔導還未開始
所以偶爾會去外面的舞蹈社上課
但在某次課堂上
遇見一位氣質非凡的女孩子
她每個動作優美又精準
幾乎是當下最出眾的焦點
我整個看傻了
讓我覺得自己的動作都像同手同腳
在她看見我愚鈍的動作後
露出天使般的笑容
大概就是唐伯虎點秋香裡那種 " 笑你是個白癡 "
總而言之
在那堂課結束後
我超孬的啊 !!
完全沒有勇氣去跟她搭話
只有變成暑假天天去舞蹈社報到
但卻再也沒見過她 ...
第二年開學了
在我心裡
幾乎只有芭蕾舞與那位不知道名字的女孩
看似複雜但又有點單純
依然在下課時溜進沒人的舞蹈教室
放學後趁大家離開後在中庭練習
持續這樣一陣子後
很快就到了學長姊的公演
可能因為舞蹈這個環境不大
所以有演出時
幾乎相關行業的人都會去看
我覺得這是我很有可能再次見到她的機會
但從進場直到演出散場
我都沒有看見她
有點失落
於是約了同學到附近的便利商店買東西
在過馬路時
來往的人潮擁擠
我在斑馬線的另一頭看見了她
她跟我對向行走並擦身而過
那瞬間我彷彿找回失去的片段
但我卻沒有勇氣跟她打招呼
她就像陌生人從我眼前走過去
後來仔細看在她身旁的女生
咦 ?
那不是我的學妹嗎 ?
第二年中
從學妹那邊打聽許多消息後
得知她跟我同年
是別所高中的舞蹈班
可是就算我知道得再多
卻一直都是處於
她根本不知道有我這號人物的情況
因為
她沒有用手機
也沒有在上網
聽說她每天都只有跳舞跟練習
非常規律
也沒有思考過戀愛這回事
我受不了這樣的情況
開始做一些蠢事
例如他們高中的舞會
我不要臉的自己跑去參加
結果在台下找找找
還是沒看見她
忽然間音樂風格轉換
DJ : 告白時間 !!
我搶先他們學校所有人第一個衝上台
拿起麥克風說:我叫王舜 ! 我喜歡的是中正高中舞蹈班 xxx!我喜歡妳!從半年前的暑假遇見妳之後。一直到現在
台下這時一片歡呼
DJ : 請女主角上台 !!
我興奮又緊張的等了一下子
台下變得安靜 ...
DJ : 啊 ? 原來她根本沒來啊 !?
第二年尾
雖然沒跟她講過半句話
也沒有見過面
但她身邊的所有人我幾乎都認識了
特別是他們從小就一起在舞團跳舞長大的夥伴
幾乎都跟我同年
但在舞蹈界都已是頂尖了
因此有一段時間
只要他們有空
我就會在放學時
從陽明山上搭公車下山
再轉捷運到他們所在的學校或教室練習
他們總能給我最多資訊與指教
雖然常獨自搭末班公車回陽明山的宿舍
但我一點都不覺得辛苦
因為總是充滿收獲
第二年末
學校的藝術交流團
要去義大利跟維也納演出歌舞
有甄選考試
不小心我考上了 ...
於是反覆排練了老師給的段子
終於到了出國那一天
許多同學站在校門口
像我們交流團揮手道別
我想出征打仗的感覺
應該就是那樣吧 ?
接著出發
開始一路吵鬧
從候機室直到飛機上
但我是個很淺眠的人
上飛機的休息時間
燈雖暗了
我還是亮著眼睛
看著窗外聽著音樂
起初這一切都很美好
但卻開始因無法入睡而感到痛苦
8個小時之後
我眼前是本來一起吵鬧的同學
睡醒後
他們又繼續吵鬧
但我已精疲力盡了啊 ...
之後開始的旅程
大大小小跑了許多演出場地
從維也納搭車到義大利
搭船到過威尼斯
也踏進了梵蒂岡
除了被歐洲當地飾品小販狠敲了一筆外
最難適應的就是歌劇院的舞台
都是往前傾斜
轉圈都會不小心往前滑
但還好我是年輕人
完全沒在怕 !!
第三年暑期輔導
有了想出國當職業舞者的打算
也開始覺得學校會遷就團體的程度
而我想要的東西
只是更專一的芭蕾舞
而不是武功、身段或民族
除了芭蕾課外
開始變得會翹課去外面上課
持續一陣子後
老師警告我
說我操行已經不及格了
但我還年輕
認為台灣有兵役問題
在還未18歲前
就該有立即出國的打算
不然18歲後需先服完兵役
最害怕就是當兵後
舞蹈可能會太過生疏或荒廢
但在這時
我意想不到家裡開始反對
反對我想走的路
要我當成興趣就好
原來是經濟狀況出了問題
頓時我已進退兩難
第三年初
一切只能慢慢走
到了公演舞碼的選角日
大家都在舞蹈教室等待公佈
我很興奮
覺得自己從第一年到第三年
這段時間裡
做了很多準備
只是
接下來在公佈名單時
所有舞者陣容
都沒有我
我連忙上樓去找主任
從主任的表情
我知道
自己被退學了 ...
於是
轉過身走下樓
經過中庭的舞台時
想起曾經跟班上同學說過的夢想
" 我公演想跳海盜 就算公演不能跳 也要畢業之前在全校面前跳 "
腦海裡閃過這些記憶的我
把鞋子外套脫了站上舞台
發現自己
終究面對的是空盪盪
沒有觀眾與沒有音樂的空間
我把還沒練完成的海盜
零零碎碎的跳完
這一分鐘的獨舞
只有我的呼吸
跳完後
聽到三樓傳來"加油!王舜!別放棄!"
接著是一陣掌聲
原來是幾位女同學知道我要離開了
雖然看見他們帶著不捨的淚水
但我什麼也沒說
便走出校門口
第三年中
因為經濟壓力
我開始打工並繼續跳舞
本來一起練舞的夥伴
包括那女孩
幾乎都要出國了
有的去舞團
有的去學院
在離開前
他們約了我到一間舞蹈教室去
說有位老師或許可以幫忙我
到那之後
老師知道了我的狀況
也知道我熱愛芭蕾
便給我優惠且單獨的指導
讓我在那上課
第三年尾
在那教室待了一陣子後
老師看我常打工與教室兩邊跑
忽然間找我聊了一下
建議我換個方向試試
說在我身上
看見了更該發揮的特質
那是較為流行的樣子
而不是因為家裡無法支持
就一直傻傻的打工
堅持著古典流派
忽然間覺得這句話涵意很深
也提醒了我不是當初想考舞團嗎 ?
那現在到底在幹嗎 ?
若再怎麼努力只能到達這樣
或只是抓著這軌道不放
會是好事嗎 ?
第三年末
我告別了老師
開始了長達一年自我放逐
平常就是打工
從咖啡廳、網咖到燒烤店
幾乎沒有再跳舞了
我開始認真思考
我的未來
我發現自己
沒辦法重複做一樣毫無心意的工作
我需要挑戰
我需要創意
第四年中
忽然想起自己很喜歡唱歌
雖然從小到大
都一直被笑五音不全
但剛開始對芭蕾舞也不是那麼擅長吧 ?
如果我付出與那時相同或更多的時間 ?
那結果又會是如何 ?
於是
我辭去所有工作
借了一把吉他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
看懂網路上的和弦
學會四首歌
並在地下道開始了我的音樂人生
天再冷也要出去賣藝的街頭藝人時期
讓我學會了唱歌跟表演
再想睡也被導演逼著配樂的作曲時期
讓我學會了編曲跟混音
唱片才是我的最終目標
相信未來還有許多時期
每個時期都會堅持努力
因為我已經放棄過一次
這次我不會再放棄了 !!
回顧了這青春的五年
希望未來再回顧五年
是更美好浪漫的現在
今年是上台北的第十年
這個跨年
我要回到我的故鄉
龍潭
讓我再到那片草皮上望著星空
那是我一切的開始
晚安。
複附點四分音符 在 霜語VanessaDing Youtube 的評價
🐍練習摘要‼️
1.整首歌曲段落為:Intro-A-Bridge-B-Bridge-A-B-Outro
2.編曲為合奏版本,如果你是彈唱的同學也可以參考和弦刷法喔!
3.單旋律-A段可用二指法(大指與食指連續交替撥弦)演奏,節奏有許多附點16分音符及32分音符的連續彈奏,練習時切記放慢速度練習,手指才不會打結喔!
4.和弦刷弦-Intro及第一次的Bridge彈法為二指法。B段的刷法較複雜,可先省略連結線練習,再加入連結線,在最後F的刷法與唱歌對結奏相同,可以用「下上,上下,下
上,上下, 下 -上-」口訣練習!
*影片中4分02秒出現的刷法中,第四拍為下上,不是圖片的上下!
👩🏫樂譜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vanessadingmusic/photos/pcb.3000167856743645/3000164210077343/?type=3&theater
💁中山社大 《跟著霜語玩烏克》暑期班報名中
課程編號:C4026
時間:每週一 19:00~21:30
開課日期:7/13為第一週,共六堂
地點:稻江護家(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55號)
報名連結及課程資訊:https://zscc.twcu.org.tw/course/s/10903
喜歡我的烏克麗麗教學影片記得要訂閱霜語的頻道喔!😊
🎈想要在家也能跟霜語一對一視訊教學嗎?快來FaceBook粉絲專頁私訊我唷https://www.facebook.com/vanessadingmusic
💕Ukulele Model:aNueNue Bird UC 5K
https://www.anuenuemusic.com/tw/ukulele/UC5K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anessa_dsy/

複附點四分音符 在 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 Youtube 的評價
#小一新生 #幼小銜接 #運筆 #ㄅㄆㄇ
宅在家也能自主學習的工具--幼小銜接必備:運筆練習、ㄅㄆㄇ認讀拼音、點讀筆、健腦益智桌遊~~~~這些內容是豆豆媽在親子天下的書單中,每一本都是我親自試用、玩過、精挑細選後,為大家整理出來的學習工具~~希望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們減少上網搜尋、做功課的時間🥳
#小行星運筆系列
這套運筆書和一般市售的運筆書最大的不同是它有『凹槽設計』,孩子們可以藉由凹槽,熟悉字體在格子裡面的「空間感」,避免寫字超出格子、或是寫成螞蟻字、無法掌握以及分配空間的困擾…
所以要如何掌握每一筆劃的大小、長短、位置,是可以靠著「仿寫」來練習的,而凹槽設計可以幫助剛學寫子的孩子,跟著凹槽輕輕描寫,先養成字體分配田字格中的「空間感」,打下寫好字的基礎。
#小行星點讀系列
這次開團了新款和舊款的點讀筆,共同點就是它們都能無限擴充,任何親子天下小行星系列的點讀書都能聽、連小行星育兒誌也能聽~~不是那種買一支筆只能點讀1-2本書的封閉式點讀筆
再來就是可以利用錄音貼紙,把家裡面的書都變成「點讀書」爸爸媽媽可以親自錄音、或是讓小朋友練習講故事,這功能我超喜歡的哦!💕
新舊款點讀筆的差別是在容量和充電的方式,舊款是用乾電池充電,容量8G,而新款2.0版是用USB充電,容量有32G,大家可以挑選自己適合的點讀筆
建議大家可以直接買套組才有點讀書,比較划算喲~~~
#溫美玉ㄅㄆㄇ注音學習套組
內容包括注音骰寶&注音寶盒&注音筆記書★獨家加贈【中英語詞配對碰套裝組(包含A3低幼五卡板一張+中英情緒性格貼紙四張)】 團購價789元,限量只有50份哦~~
我相信很多爸媽都跟我一樣:不希望孩子學習注音的方式是用反覆抄寫的方式來記憶,希望孩子在輕鬆有趣的互動遊戲中,自然而然學會注意,這組ㄅㄆㄇ桌遊輔具系列,就是讓孩子在邊動、邊玩的過程當中,一邊也在練習注音
老師或是大人可以用這個骰寶遊戲,訓練孩子的認讀拼音能力,也可以取代紙筆測驗,用遊戲的方式來降低學習的焦慮,順便檢視一下孩子有沒有把注音符號記下來了~一舉數得哦!
#走到哪玩到哪健腦益智桌遊
總共有七冊,每盒都附有50張益智遊戲卡片,和一支可以輕鬆擦拭與重複書寫的白板筆,讓小朋友可以隨時隨地抽出卡片動動腦!也可以加購買單冊哦~~
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渡過漫長宅在家的時光,讓他們有事做、邊玩也邊學習,豆豆媽都幫大家挑好了,推薦給大家~~

複附點四分音符 在 附點音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加有一個附點後音符的音長比其原來的音長增加了一半,即原音長的1.5倍。比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音長是三個四分音符的音長,一個附點八分音符的音長是 ... ... <看更多>
複附點四分音符 在 1篇學會如何推算附點音符的拍子有幾拍,附點休止符的拍長怎麼看 的相關結果
在4/4拍,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所以二分音符實質上有兩拍 · 那只要把二分音符的拍長減半就是旁邊小附點的拍長了,那二分音符的一半就是四分音符,所以「2÷1=1」,小附點的拍長 ... ... <看更多>
複附點四分音符 在 复附点音符是什么意思 - 梦谱五线谱网 的相關結果
复附点音符. 右方带有两个附点的音符,叫做复附点音符。 带有复附点的几分音符,就叫做复附点几分音符。如:“1”为复附点二分音符,“2”为复附点四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