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台北市啊,你們真的不要參考一下其他縣市的造冊接種嗎? (是說市場人流管理也是晚了人家快二個星期😒)
昨天看到好幾個台北市的診所抱怨:「叫我提供診所資料,造冊造了四次!還沒被通知!就看到市長說打不完要收回去了!😡😡😡」
二週前我就提過, 地方醫療人員執業登記在 #地方衛生局 。衛生局再忙不過來,還有 #地方醫師公會 #地方診所協會 #地方牙醫師公會 #地方護理師公會 #地方職能_物理治療師公會 #地方藥師公會 等等醫事人員組織,可以協助衛生局造冊安排醫事人員接種。 所以台北市衛生局你跟這些醫事團體感情很不好嗎?
✅ 再幫忙提醒幾個很容易被忽略的職種和醫事相關工作人員,麻煩各縣市協助完成接種,也讓之後全面開放各類民眾接種前,協助參與的醫事相關工作者就已經有達成第一劑疫苗免疫力的保護。
1. 診所、長照、復健機構醫事人員及行政人員
2. 醫療機構實見習醫學生、護生等未有醫事人員登記但參與醫療業務的學生
3. 藥局藥師及行政人員
或許他們都不是列在「武漢肺炎專責醫院」的工作者,但是在未來台灣社區內部可能有一段時間無法完全脫離病毒存在的情況下,他們都是第一線會照顧到可能罹病者的人。
👉 也建議在開始接種長照機構長者的時候,直接委託醫護 #以長照機構為單位 進去接種,不要搞到行動不便的高齡長輩們要被輪椅或推床大規模的推出來接種。
補充,詢問桃園市,他們有一部分疫苗是預留給航空機組人員接種,正在等他們的航班空檔。
可能台大醫都是直接讀原文書,我們當年期中考念不完的時候,會參考學長姐和同學的筆記,這樣至少可以最快速有基本觀念,不然可能唸到期末考都還在introduction 😛
衛生局護理師執業登記 在 蘇治芬 Facebook 八卦
「新」縣長不要再凸槌了⋯
嚴肅地說,醫護人員是高度專業又辛苦的工作,我們政治人物應該要喚起社會對衛生議題的認識,但千萬不要cosplay過頭。就算過去是護理師,多年未執業又無執業登記,依法就是不能打針。
而且"麗善扎針"的現場,有副縣長還有衛生局長,縣長說「妳不能叫喔,給我一點面子」,都沒人覺得奇怪?
#你敢讓林益世拔牙嗎?
補充:根據護理人員法第8條、第33條,護理人員應向執業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執業登記,如果沒有申辦執業登記就執行業務,依法可處6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鍰。
衛生局護理師執業登記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八卦
[報備支援簡化整合]
衛福部要因應醫療人力不足或不均,需要整合協調醫事人力,而醫師也願意跨區支援某些特定科別業務,是好事。
可是「報備支援」的程序繁瑣,規定不明確,對於「急救、支援、應邀出診」以及報備支援時間登陸與認定的標準,事後健保勾稽認定的不一,都讓醫師非常困擾。想多幫忙,又怕被公務機關刁難或者認定違法。
「報備支援造成醫師很多困擾。」是醫師們常常跟我抱怨的事,之前在某些座談會上,醫事司的代表常常說「現在放寬了」,但是今天質詢部長,部長說,「正在規劃檢討。」(哇咧)
我認同為了避免分級醫療制度實施之際,醫院以「到診所報備支援」來以「院前診所」規避分級醫療實施,所以必須有一定的審核和支援上限。
不過,有一些問題醫事司和健保署,以及地方衛生局必須一起整合。
其實醫師要看診,查閱病人的雲端藥歷,必須除了病患的健保卡之外,醫師還要鍵入醫事人員認證。也就是說,一個執業登記在台中的醫師,如果到雲林看診,其實鍵入醫事人員認證之後,健保應該能夠勾稽到醫師在另一個診所的登入與醫療處置項目。過去這個健保的事後勾稽,常常變成拿來比對「與事前申請的報備支援內容不符」而質疑或裁罰醫師的工具。即使醫事司已經表示,報備支援因為醫療需求超過原先申請時間,是沒有問題的。
操作定義不清楚,太多「因個案認定」,其實讓醫師們充滿不定性與恐懼,不知道那個「認定」是否跟事實或臨床相符,甚至有衛生局對於醫師要到他院支援葉克膜,衛生局要求醫師說明「是否緊急」這種荒謬程序。
衛生主管機關把醫師、醫事人員當賊看,什麼都要審核比對,結果是「報備支援」讓有心的大型醫療所可以每個月報備支援1000多人次的護理師,特殊專科的醫師要提供緊急或者支援業務,卻綁手綁腳。
而台灣雖然說落實醫藥分業,但是因應民眾就醫習慣和地理特殊性,其實多半以「(診所)門前藥局」方式提供服務,連立院的門診都是門前藥局。問題是,藥師緊急請假、因故出缺,對於診所的藥師緊急支援系統在哪裡?目前藥師法第十一條,藥師要提供職業處所外藥事照護相關服務(這定義為何?),要事先報准,偏鄉基層醫師遇到調劑需求而藥師請假或不克前來時,到底要怎麼申請「藥師報備支援」?
台灣的醫療人力資源已經長期集中在大型醫療院所,而城鄉差距更是明顯,不積極規劃整合人力,只會讓大型醫療院所資源集中,基層醫事人力繼續萎縮。衛福部今天表示要整合各司署重新檢討、簡化報備支援程序,我們會繼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