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全球最大熱帶雨林,有「地球之肺」稱號的亞馬遜森林正遭遇有紀錄以來範圍最廣也最頻繁的火災。但今年並非遭遇乾旱,問題指向是人為的過度開發,今年初上任的巴西右翼總統波索納洛卻把矛頭指向環保團體,並以殖民心態回嗆全球多國的關切。直到法國、愛爾蘭拿貿易協議做為要脅,逼巴西政府積極處理,波索納洛才決定出動軍隊,但由於亞馬遜雨林占地比整個歐洲還要大,巴西也坦承,滅火恐力有未逮,危機能否及時化為轉機,仍在未定之天】
橫跨八國,佔地700萬平方公里,位於南美洲亞馬遜盆地的熱帶雨林,由於面積是全球雨林的一半,生物多樣性也最豐富,且每年可吸收多達20億噸的二氧化碳,替地球製造20%的氧氣,過去一直有著「地球之肺」的稱號,但隨著森林砍伐日益加劇,2005年亞馬遜又遭逢百年來最嚴重的乾旱,維繫地球生命的肺,正一天天地感到窒息。
(新聞旁白)_
亞馬遜(雨林)著火了,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今年以來已偵測到創紀錄的火災數量,超過72000起,烈焰吞沒了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大片區域,煙霧飄散得既遠又廣 它使天空變暗,甚至遠達起火地區南方兩千多公里處的聖保羅
這是史上頭一遭,巴西亞馬遜雨林以破紀錄的速度劇烈燃燒,幾乎每分鐘都足以摧毀掉,一個半足球場大小,根據巴西國家太空總署,最新發布的森林火災統計數據,截至今年一到八月,全巴西共發生了7萬2843起火災,相較於2018同期增長了83%,是自2013年有紀錄以來最高,同時自15號以來,衛星空照圖顯示,巴西共發生9507起火災,大部分也都位在亞馬遜流域,且霧霾蔓延到鄰國秘魯 波利維亞和巴拉圭,整個南美洲都難以倖免。
(波索納洛/巴西總統)
關於亞馬遜雨林的火災,我覺得它可能是由非政府組織「自導自演」,因為他們需要錢,所以刻意為巴西帶來問題
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率先把責任推給環保團體,波索納洛這位有著「巴西川普」稱號的右翼總統,自今年一月主政以來,便高舉發展經濟的旗幟,力主鬆綁環保法規大舉開墾雨林,並高調駁斥「環保重於一切」的論調,《衛報》報導 就算沒有這場森林大火,光是今年五月,巴西境內遭到砍伐的雨林面積,也高達739平方公里,換算下來,每分鐘就有兩座足球場大小的雨林消失,緊接著八月初《經濟學人》雜誌,也正式以封面故事點出亞馬遜雨林的危機,直言「巴西有能力拯救地球最大的森林」,「也可以摧毀它」,卻沒想到這麼快就迎來了這場致命野火。
(Paolo Brando/亞馬遜環境研究中心學者)
今年和之前最大的不同在於,去年亞馬遜火災的增加和乾旱有關,今年我們並沒有發生重大乾旱,但我們仍然看到火災大規模地增加,如果我們看到這個情況,最可能的原因在於,這些火災集中在少數幾個城市,正如我所言,10個城市幾乎占據了森林砍伐的50%,因為火災是森林過度砍伐的副產品,是消除所有生物質肥料的最後一步,我擔心的是隨著乾季的不斷延長,下個月會有更多乾燥的條件,這些乾旱嚴重的問題都可能導致森林大火,然後它可以燃燒蔓延數十萬公里,例如燃燒面積可能又擴大10%,是10倍或20倍柏林的大小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說法,亞馬遜雨林因其潮濕環境,歷史上相較於其他森林地帶,較少出現森林大火的嚴重天災,然而近期受到全球暖化,森林濫伐,乾旱及沙漠化的多重衝擊下,亞馬遜雨林大火確實越來越頻繁,再加上巴西和亞馬遜地區盛行的農業方式,向來是砍伐樹木後將其點燃,以便用於農業用途,新上任的波索納洛政府為鼓勵這種模式,還大幅削弱了環境部門對亞馬遜開發的控制權,英國媒體包括衛報及BBC報導稱,今年巴西對雨林管理上的罰款數量,比過去11年都要來得少,實地抽查雨林開發情況的次數也大跌七成。
(抗議民眾)
你要怎麼面對你的子孫
巧的是此刻正好是2019巴西氣候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國家齊聚一堂,針對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積極研擬因應對策,這位巴西環境部長卻幾乎要被噓聲淹沒,因為他在2016年才被揭發更改環保計畫地圖,圖利採礦公司而遭到定罪,對正在燃燒的亞馬遜雨林大火,拿不出任何辦法,卻有臉待在台上夸夸其詞。
(Manuel Pulgar Vidal/前祕魯環境部長)
我認為此刻在巴西舉辦氣候週會再好不過了,因為今天在全體會議開幕式上出現了,批評巴西環境部長的聲音,這也證明了三件事,第一我們沒有空間否認氣候變遷的存在,它被排除在討論之外,因為已經有如此強烈的氣候證據,證明否認是荒謬的,第二有這麼多公民來抗議,而且不只是今天,所有的孩子會在星期五罷工上街頭抗議,人們要求採取更多行動並告訴政治人物,你們沒有做好你們該做的工作,第三是承認我們正處於危機和緊急狀態
亞馬遜的開發熱潮從1970年代開始,有權有勢的外來地主陸續把整個森林剷平養牛 種大豆,整整半世紀,亞馬遜雨林被砍掉的樹,比歐洲殖民開始的450年還要來得多,粗估盜伐後留下的馬路多達17萬公里,讓以前到不了的森林,從此門戶洞開。
(國家地理雜誌編輯/史考特華勒斯)
他們到達很深的地方開始濫伐,一旦路成形,便成了侵占者的捷徑,包括地霸也跟著進來這個保護區開始罷占,我們過去數十年,已經看到這些在亞馬遜雨林發生
當年從巴西出口的大豆,有將近一半銷往歐盟,中國買進20%,牛肉則有34%和19%,分別被賣到歐盟及俄羅斯,至於木材整整一半是銷往美國,靠著出口為巴西賺來滿滿外匯,但短短數十年,巴西內部卻已有上百人,為了捍衛雨林慘遭地霸買兇殺害,卻仍前仆後繼,誰也沒想到,如今的亞馬遜雨林,竟是由政府雙手奉上給企業營利開發。
(Ricardo Galvao/巴西國家太空研究所前執行長)
在這個政府裡,很顯然存在明顯的,反對科學的意識形態,因此如果政府沒有採取強有力行動,來阻止森林濫加砍伐,我們預計在10到20年內,我們將走向難以挽救的不歸路
為了遏止巴西政府的一意孤行,挪威和德國已經先後停止對亞馬遜基金,提供數千萬美元的「保護津貼」,法國總統馬克洪第一時間推文稱「我們的家著火了」,「地球的肺每年替地球製造20%的氧氣」,「這將是一個國際的危機」,「即將登場的G7峰會應該一起討論關心」,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也說,自己「非常擔心亞馬遜雨林的野火」,「這是地球氣候的危機」,「我們承擔不了這個後果」,但此舉卻引發巴西總統波索納洛情緒性反彈,直言「我們正面對一場戰爭」,最新一期《時代雜誌》更點出,亞馬遜雨林大火燒出了,巴西新政府與歐洲間的緊張關係,包括法國及愛爾蘭都已明確表態,除非巴西採取具體措施阻止亞馬遜雨林繼續燃燒,否則將投票反對南方共同市場自貿協定的簽署。
(抗議民眾)
波索納洛下台
南美洲的民眾全站了出來,周五在利馬 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地,抗議聲浪遍地開花,逼得先前拿殖民主義為藉口,悍然拒絕外國勢力干預的巴西總統波索納洛,也不得不放軟身段,強調亞馬遜雨林比整個歐洲還要大,巴西要控制火勢恐力有未逮,但絕對會全力以赴。
(波索納洛/巴西總統)
我願意接受那些說法,並授權在法律與秩序的前提下,派出武裝部隊打擊那些正在進行非法活動的機構與人員,對保護環境做出努力,以控制該地區火勢的發展
一場世紀之火,映照出人類的貪婪與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的僵硬,危機能及時化為轉機嗎?
中文字幕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7BqpvaSKM4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衛星空照圖」的推薦目錄:
- 關於衛星空照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衛星空照圖 在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Facebook
- 關於衛星空照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衛星空照圖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 關於衛星空照圖 在 農委會的空拍圖與GOOGLE的衛星照片何者清楚?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衛星空照圖 在 Google Map內台鐵車站廠段衛星空照圖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衛星空照圖 在 開啟GOOGLE地圖的地球(衛星空照圖),就可以用點擊的方式來 ... 的評價
- 關於衛星空照圖 在 即時衛星空照圖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衛星空照圖 在 即時衛星空照圖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衛星空照圖 在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Facebook 八卦
【黑色,不應該是大海的顏色】
圖為中國童裝紡織重鎮,福建石獅的外海衛星空照圖。當地污水處理廠將放流管線隱身在離岸數公里的海底,但其排放的廢汚水依然在海面上形成了清晰可辨的黑色色塊。
今天,紡織企業仍持續使用且排放含有有害化學物質的廢污水,污染著江河海域。這就是我們將要留給孩子們的未來環境嗎?
加入綠色和平,要求時尚品牌從生產鏈上停用有毒有害物質!
►►http://www.greenpeace.org/taiwan/detox-manifesto/…
衛星空照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2020年4月22日是地球日50週年。一篇刊登於《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的最新研究發現,即便全球致力減少碳排放,並適當控制氣溫升幅,北極部分地區的海冰仍可能在2050年以前的夏季融化消失(是偶爾消失,不是永久消失)。此次研究使用來自全球21個研究機構,最新的氣候模型,經過128次分析發現,在碳排放量低於一萬噸的情況下,有101次結果顯示,北極夏季的海冰面積,會在2050年以前減至100萬平方公里以下。共同參與此次研究的德國漢堡大學(University of Hamburg)教授諾茲(Dirk Notz)說:「即便我們繼續將全球暖化升幅控制在攝氏2度以下,北極海冰仍將可能在2050年以前的夏天偶爾消失。這個研究結果確實令我們感到驚訝。」永凍層危機,在地球上最冰冷的角落有一層地球表層從不解凍,即使每年夏天,這層土地上的地面會融化,但是地面下,始終保持如同岩石般的凍結狀態,這就叫做「永凍層」。2016年12月,西伯利亞一個偏遠的村落,爆發了一場不明的神秘疫情,90多人送醫,一名12歲孩子病故,不久後,俄羅斯政府確認少年的死因,是感染了炭疽病毒。隨著地球暖化,北極圈永凍層範圍逐年縮小。沉睡在永凍層裡,數百數千年的生物屍體,伴隨著不明的細菌、病毒,重見天日。】
{內文}
2020年4月22日,世界迎來了一個絕無僅有的地球日。拜新冠肺炎之賜,地球上的人們首次得以親眼見識到,沒有人類汙染的地球,本該是什麼模樣。
(旁白)
拿空氣汙染來說,當路上沒有了車潮,印度新德里的天空從以往的灰濛濛,回到了罕見的藍天,這是法國巴黎的衛星空照圖,可以看見凱旋門旁的街道空無一人,此刻的巴黎空汙較疫情前緩解了46%,澳洲雪梨空汙緩解了19%,美國加州空汙緩解了29%。不過科學家認為,有些事不會因為這場新冠疫情而改變,那就是「地球暖化」,地球上人類製造的二氧化碳的濃度,即使眼下有所減少,但總體而言還是與日俱增。當美國各州慢慢解除隔離,未來幾個月美國人重回正常,狂跌的油價可能會讓人們,比以前更樂意開車出門
(哥倫比亞大學生物科學系作者/ Meehan Crist)
長遠來看,未來空氣汙染會更嚴重,在人們渴望回歸正常生活的情況下,溫室氣體排放將會更多
即使大規模、快速減少全球碳排放,恐怕也改變不了北極海冰消失的現實。
(紀錄片旁白)
「搶救北極」問題不在於「我們該做些什麼?」而是在於「我們還來得及嗎?」
(德國漢堡大學海冰研究小組的負責人/Dirk Notz)
我們試圖找出的答案是:北極的海冰何時會全部消失?以前即使是在夏天,也會覆蓋北極的海冰,這個海冰的面積迄今已縮小50%,北極海冰的厚度也變薄了,意思就是以前可能有3公尺厚的海冰,現在厚度只剩下1.5公尺了,兩個數字相加起來,海冰在面積與厚度上都同步縮小50%,意味著未來20-30年,北極夏天的海冰將比現在少掉3/4,夏天的北極海冰將只剩下1/4,我們在努力調查的是這剩下的1/4海冰會在何時全部消失
答案出爐了。2050年,北極的夏天將看不到海冰。這個由諾茲博士(Dirk Notz)研究小組研究的結果,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報告說,北極的生態,將因海冰消失遭受重大浩劫。北極海冰的「永凍」神話即將消失。人們該擔心的,不只是如何搶救北極熊,或是海象,而是類似新冠肺炎這樣的新未知病毒,將更加頻繁的出現在地球上。
(紀錄片旁白)
2016年12月,西伯利亞Salekhard一個偏遠的村落,爆發了一場不明的神秘疫情,90餘人送醫,一名12歲孩子病故,不久後,俄羅斯政府確認少年的死因,死因是感染了炭疽病毒,詭異的是這個地區至少有70年以上,沒有爆發過炭疽病毒感染,為了找出炭疽病毒的來源,俄國科學家開始往地底找原因。在地球上最冰冷的角落,有一層地球表層從不解凍,即使每年夏天,這層土地上的地面會融化,但是地面下,始終保持如同岩石般的凍結狀態,這就叫做「永凍層」。地球上多數的「永凍層」都集中在這裡,位在北極圈的北邊
隨著地球暖化,北極圈永凍層範圍逐年縮小。沉睡在永凍層裡,數百數千年的生物屍體,伴隨著不明的細菌、病毒,重見天日。何止炭疽,科學家擔心永凍層的解凍將釋放出眾多,人類以為我們已能控制的疾病,像是西班牙流感 鼠疫和天花。
(《冠狀病毒解碼》/比爾蓋茲)
如果真的出現了一個傳染迅速的呼吸道疾病,我們根本無法壓低感染病例數
(《冠狀病毒解碼》旁白)
會不會再出現一個新冠肺炎疫情,一定會。是的,我們一直在討論「氣候變遷」,這是因為人類製造的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之中導致的惡果,其中2/3是因化石燃料的燃燒所產生,小至家庭,乃至於發電廠 產業及汽車,這將是人類遭遇到最大的挑戰,但我們仔細思量,實現一切不可能達成的任務,也是人類最在行的。致力削減溫室氣體得到的回報,將遠高於阻止極地融冰,當然,我們還可以順帶搶救一下海象和北極熊
(聲音來源:太空人)
哇 這拍得還真是漂亮啊!
更多節目內容,請點閱完整版
【完整版】2020.05.02《文茜世界周報-亞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qunveEjphU
衛星空照圖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指著衛星空照圖,高雄小港大林蒲自救會長邱哲民說,臨海工業區將大林蒲地區包圍在內,中油、台電、中鋼等工業污染,一直危害著居民,這裡早就不適合居住,現在傳出國光石化備案又相中這裡,若是環評沒過關,將用這裡的150公頃土地,作為輕油裂解廠。
小港大林蒲及鳳鼻頭地區,共有六里一萬多人,當地里長表示,過去這裡相當繁榮,但自從石化工廠設立後,並沒有真正嘉惠地方,反而讓人口外流、老化,而且貨櫃車不分早晚急駛外環道路上,威脅居民安全,國光石化備案要來建廠,先決條件就是遷村。
而中油高層對於這樣傳聞,已經緊急消毒,強調國光石化規模遠超過這個150公頃的輕油裂解廠,不算是備案,但並未說明究竟會不會蓋。從先前傳出設廠林園北汕里,到現在的大林蒲,國光石化議題已經讓高雄市民議論紛紛,市政府也要求中央說清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hzlZKQ1VG4/hqdefault.jpg)
衛星空照圖 在 農委會的空拍圖與GOOGLE的衛星照片何者清楚? - Mobile01 的八卦
請教是否有人有申請過農委會的空拍圖?實際上看起來跟GOOGLE的衛星照片何者清楚呢?以GOOGLE Maps來說, 在台北市的比例尺的最小單位是10公尺,在台北縣只能到50公尺 ...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