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表示當選之後要取消川普對中國新加的關稅+大選現況簡短評論】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日前表示,他主張要取消川普對中國製造貨物新加的關稅。
🗞 Forbes報導:https://pse.is/V3FGT
(參考中文翻譯:https://pse.is/UJH8R)
他接受美國公廣(NPR)「Up First」節目主持人Garcia-Navarro的訪問時,做出以上表示(按:NPR的這個podcast很受歡迎,每天早上精選當天值得關注的三個新聞,推薦大家可以拿來練聽力以及了解美國政治)。
拜登如此表態的主要理由是:根據各種經濟學研究,貿易戰之後新增的成本是由消費者和廠商吸收,實際上對於美國廠商及人民而言是弊大於利。
拜登認為,中國的確破壞了自由貿易的規則,也正在偷竊智慧財產權,必須要去處理這些問題。然而,川普對中國的政策實在太「單邊主義」,造成盟友之間對美國高度不信任,因此不斷強調要走多邊主義的模式(按:這樣的立場可從近期多位民主黨策士的投書、訪談、演講當中多次確認)。
不過,主持人問說,如果要取消關稅,你要中國用什麼來換?如何確保他們可以改變?(按:貿易戰的目的就是要用來逼迫中國改變特定行為,遵守貿易規則,但至今顯然還沒有達成這個目標)
拜登回答:我們必須要先問,中國在國際關係中適當的行為模式是什麼?他們必須要遵守國際貿易的規則。然而我們先前的政策卻是讓自己沒有對付他們的武器,尤其是對歐洲、加拿大、亞洲其他國家所加的關稅。(按:這裡應是指,加關稅不符WTO規則,而且也讓盟友不信任,因此認為這樣的做法反而自損美國手邊可以箝制中國的武器。民主黨較主張用多邊機制和國際組織來要求中國,因此很在意盟友們不開心。不過,對於取消關稅後如何迫使中國遵從貿易規則,目前看來拜登沒有直接回答到問題)
拜登認為:我們必須要集結盟友們的力量,才能讓中國改變。
▍背景補充+短評:
自從貿易戰以來,各項研究顯示,美國的確需要付出一定程度的代價,尤其是因為關稅變高而導致的出口減少,農業和製造業受創嚴重。許多農業大州深受影響,而他們在上次選舉當中主要是川普的支持者。因此,川普政府在貿易戰之後,為了弭平一些負面影響,推出許多針對農業的補貼計劃,這點是目前民主黨抨擊的。
Forbes的報導最後引述哥倫比亞大學及紐約大學的研究,說美國公司在貿易戰之後損失的股價數字驚人。
不過我們也要提醒大家,美國之所以會發動貿易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政策形成,而是長期以來中國不斷偷竊或者強迫外國廠商「自願」做技術轉移,導致現在許多商業界巨頭也已逐漸覺得這個成本超過利潤了,近年向美國政府求援的廠商也愈來愈多。不過,到底該如何迫使中國做出結構改變,似乎仍是一個未解的問題。
根據〈大國攤牌〉(Superpower Showdown)這本書所記載的貿易戰始末,中國在談判過程中最在意的事情就是美國要撤回關稅,顯然這是一個美國目前所擁有的籌碼。我們認為,對中國到底要採多邊或單邊這樣「手段」上的辯論,會是接下來到大選前的重點。
不過,根據媒體報導,拜登的幕僚有出面澄清說不會立刻取消關稅,只是會重新評估。然而,民主黨策士們普遍來說比較不贊同太過「單邊地」強硬「對抗」中國,假設民主黨重返執政,可以很確定的是,其對中政策不可能維持目前這樣的手段與程度(國會方面的氛圍不會改變太多,畢竟近期好幾個亞洲相關法案都是近乎無異議通過的)。
▍背景補充+短評2:
目前各家媒體民調顯示拜登大幅領先約10%,尤其是在幾個關鍵搖擺州(密西根,威斯康辛,賓州,明尼蘇達,佛羅里達)。看美國總統大選,其實全國民調一點都不重要,看幾個關鍵州就夠了。
但是,經過上次的美國大選,很多人會說民調不準,又或者說這都是假民調等等,事實上2016年的民調完全沒有失準,是大多數媒體解讀錯誤而已(我們podcast第11集有提到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2016年的民調其實是歷年來最準的)。當時希拉蕊普選票贏兩百萬票,正如同全國民調所預估的那樣。不過,在以上這些搖擺州,民調本來就是五五波,而川普最後都贏一點點,1%上下。
不過,距離選舉還有三個月,變數還有很多。第一大變數就是拜登自己。他的失言頻率有點高,常常自爆,尤其遇到記者的一些稍具挑戰性的問題,常常會莫名其妙生氣。他談話的方式(每次遇到黑人訪問者,就一直講hey man裝熟,看得令人尷尬癌發作)、反應的速度等各方面來看,狀況都不是很好,跟以往當副總統時期更是差很多。接下來會有三場辯論會,這會是一大挑戰。
事實上,拜登目前民調領先,主要是因為討厭川普的比例很高,而不是因為真的喜歡拜登。在支持拜登的人當中,三分之二說主要原因是討厭川普。疫情影響之下,兩大黨都不能辦大型造勢活動,這也會影響到最後階段的選民動員。
▍總複習:
川普對中國加稅主要是從2018開始,有很多項目。主要的幾次加稅包括:
➤ 2018/4/4:針對500億美元商品加25%稅。
➤ 2018/9/18:針對2000億美元商品加10%稅,並將於2019年上升至25%。
雙方談判並成功將10%調高至25%稅的時程延後。
➤ 2019/5/6:由於先前已接近談成的deal遭到中方反悔,先前延後的25%稅正式實施。
➤ 2019/8/1:川普表示將從九月開始針對所有剩下的3000億商品,加徵10%關稅。
➤ 2019/8/13:經過協商,將3000億商品拆成兩部份,其中1800億商品暫緩,1200億商品確定於九月實行,另加徵5%。
➤ 九月正式實行15%加稅時,中國向WTO提起訴訟。
➤ 2020/1/15:雙方簽署第一階段協議。先前所有加稅部份,只有九月時加徵的15%砍半成7.5%。
➤ 中美雙方即將於8/15展開會談,檢視第一階段協議的實行狀況(中國保證購買美國商品,以及在某些方面減少市場障礙)。
✨ 支持獨立內容,贊助觀測站:https://pse.is/MG557
🎙 收聽觀測站podcast:
➤ SoundOn:https://pse.is/QSLXX
➤ Spotify:https://pse.is/RCQ2K
➤ Apple:https://pse.is/R2RXV
➤ Google:https://pse.is/U4JMN
➤ Youtube:https://pse.is/QSM4H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我過去分享的許多心理學作品裡面 最常被引用的書籍就是這本《快思慢想》 在這世界上也活了幾十載 但我是怎麼做決策的我心中卻還沒個譜 而這本書就為這個疑問給出詳盡的解釋 為什麼我們會在很有自信時 做了一件明顯不理性的決策? 為什麼早上看見別人在吃薯餅 晚上的宵夜就像吃鹹酥雞? 為什麼我們被問今年工作...
行為經濟學書推薦 在 超級歪 SuperY Facebook 八卦
#超級歪10月好書推薦 (七本)
以後每個月除了說書影片以外,月底我都會從當月看過的書裡選幾本來跟大家推薦一下呦(這不是業配,台灣出版社很窮的你們知道嗎QQ)
1.《銀翼殺手》 / Philip Dick / 難度:★☆☆☆☆ / 352頁 /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這本書是啟發《銀翼殺手》的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我不會說銀翼殺手是「改編」自它,只要一講「改編」,原作與電影孰優孰劣的比較就會隨之起舞,陷入這種爭執不就又是人類跟複製人對立的另一個版本嗎?我傾向把這本小說當成補充《銀翼殺手》未呈現的一面,書裡可以看到許多電影沒有的未來世界的想像,像是控制情緒的潘菲德心情機、防輻射下體護具(咦?)、共感箱、男主角的電子羊,最重要的是可以比較Philip Dick跟雷利史考特對於人/複製人的態度,還有Deckard是不是複製人的謎團。等你讀完這本小說的時候...大概就是《超級歪電影院》第九集完工的時候 (?)
2.《絕望者之歌》 / J.D. Vance / 難度:★★☆☆☆ / 346頁 / 八旗文化gūsa
《經濟學人》說這是「今年關於美國最重要的一本書」。我在書店翻到了劉安婷寫的推薦序,她說這是普林斯頓大學校慶當天的講座中,Anne-Marie Slaughter教授叫所有人回去讀的一本書。當天我一口氣看完後就開始寫稿,決定列入11月《書來面對》的影片清單裡。這本書是一位美國白人工人階級男子的自傳,寫著從肯塔基州的山間小鎮來到中部工業區的鄉巴佬家族如何跟自己在文化與經濟上的不協調搏鬥,寫著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美國夢如何從作者眼中的上一代到這一代逐漸破滅,最重要的是,作者的家族史就像美國白人工人階級的縮影,反映出民主黨如何一步步失去整個階級的支持,最後迎向川普的崛起。川普為什麼當選?是因為美國的蠢蛋太多了嗎?翻翻這本書吧。每個荒謬背後都曾經是一顆希望的種子。
3.《欲罷不能》 / Adam Alter / 難度:★★★☆☆ / 400頁 / 天下文化
📣先預告一下,11月我在天下文化有一場直播,會跟泛科學總編一起聊聊這本書呦!這本書也是讓我一口氣就看完的,作者是行為成癮的心理學家,裡面引用了許多心理學實驗來告訴你成癮背後的機制,以及科技、網路、APP是如何透過這些心理機制來掌控現代人。作者不只分析現象,也提供了一些解方,例如不能壓抑自己不用手機,因為你越壓抑,越會把焦點放在要壓抑的事物上!所以不能只叫自己不要做,而是要提供替代行為,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這本書是從心理學看科技成癮現象,另外有位學者Sherry Turkle則是從社會學角度來處理,她的書我也非常推薦值得一讀。
大家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看看 啾啾鞋 的影片呦: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Xs_slagYAI
4.《情緒勒索》 / Susan Forward&Donna Frazier / 難度:★★★☆☆ / 400頁 / 圓神
前陣子走紅的一個關鍵字「情緒勒索」,老實說這種走紅令我懷疑,大家是真的看了書理解這組概念的意思,還是藉機用聽起來很厲害的術語來「反勒索」?就像那被誤解已久的「我思故我在」一樣?結果9月Susan Forward的這本原典就出版了。作者指出,情緒勒索有三種媒介:恐懼、責任、罪惡感,四種型態:施暴、自虐、悲情、欲情故縱。基本上起手式就是:如果你不這樣做的話我就...,這不一定是用說的,更多可能是用暗示的。書的前半部診斷勒索者的心理,後半部診斷被勒索者的心理,並提出一些可以面對勒索的策略。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不要忘了作者提醒的,那些被我們稱呼為勒索者的人,很少是真的想要這麼做,是他們的焦慮跟不安全感無意識地讓一段關係產生了質變,如果沒有被勒索者的「一臂之力」,這場「交易」一開始就不會發生。沒有人是完全無辜的。如何重塑自我與他人的關係,Susan Forward都寫在這本書裡了。
5.《失控的同理心》 / Paul Bloom / 難度:★★★☆☆ / 320頁 / 商周出版
一翻開就停不下來的一本書。第一次知道Paul Bloom是在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公開課,當時就已經對他的口才跟幽默印象深刻,他的這本新書《失控的同理心》一樣書寫流暢,作者對同理心的定義沿用自亞當斯密, 是能感受他人感受的「情緒同理」,而不是能理解他人感受的「認知同理」。書名Against Empathy容易讓人誤以為作者是反同理心,準確的說,作者反對的是:世界趨勢正走向把同理心當作道德判斷的「最主要」基礎,而看不見理性。想想看:罹患絕症的小女孩能否因為被同理痛苦指數比較高就插隊就醫而延誤其他生命?但是理性地思考卻要求我們衡量這麼做的動機、結果。同理心是主觀且不公正的,理性則是客觀且公正的。這本書的主題雖然看起來是心理學,但內容也涵蓋了許多道德哲學的辯論,可以算是道德心裡學的必讀之作。
6.《決斷的演算》 / Brian Christian&Tom Griffiths / 難度:★★★★★ / 350頁 / 行路
這本書我目前看了三分之一,已經決定排入12月的《書來面對》了!這本書很難,滿滿都是資訊科學的術語,但要理解演算法、電腦決策對當今世界的影響與運作為何如此方便,這本是難得之作。例如作者一開始舉了一個「最佳停止問題」:如果你一次只能跟一個人交往,你要跟多少人在一起過,才會知道誰最適合你?你取得的資訊越多,越能掌握到最好的那個人,但代價是以前的人都會錯過。讓演算法告訴你答案吧:答案是37% !! 如果你打算跟100個人交往,那第37個會最適合你。為什麼呢?請看12月的《書來面對》…😉
7.《正義與差異政治》 / Iris Marion Young / 難度:★★★★★ / 448頁 / 商周出版
非常好看而且當今非常需要看的一本書!作者是20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政治哲學家Iris Marion Young,這本書難度高,理論涵蓋當代政治哲學的正義辯論、歐陸批判理論、精神分析、女性主義,Young既博學又能夠把對現實社會的關懷跟這些理論結合起來,並聚焦指出體力勞工、黑人、女性、同性戀者,這些社會群集之所以弱勢不是天生所致,而是在跟他們不斷互動並且做出差異、劃界的其他群集所共處的社會中,充斥著使特定群體陷入無能為力的社會壓迫。壓迫的可怕之處在於它根植於日常生活中未被意識到的假定,Young認為壓迫是一組概念,包含五種型態:剝削、邊緣化、無能、文化帝國主義、暴力。要解決壓迫問題,不能像過去的政治理論家(馬克思、羅爾斯)一樣只強調分配,這樣做等於只看結果就以為平等,而沒看到弱勢群集在社會互動過程中是如何被放到特定位置。用Young的話來說:「社會正義要求的不是要消弭差異,而是一個能夠促進群體差異的再生產對群體差異的尊重,同時不產生壓迫的制度。」
行為經濟學書推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推薦閲讀:如果丘吉爾領導當下的美國,美國能避免衰落嗎?》
Niall Furgeson /英國歷史學家,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 原文刊載於英國《經濟學人雜誌》8/21
當美國於一片混亂中撤離阿富汗時,它的衰落令人回想起一個世紀前大英帝國的殞落。
一位歷史學家警告:阿富汗只是開始,未來可能會因此導致更大的衝突。
「許多人仍沈浸在無知之中……而他們的領導人為了獲取選票,不敢點醒他們。」
在《集結風暴》(即丘吉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的第一卷)一書中,丘吉爾如此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者:英國。
他痛苦地回憶:「拒絕面對令人不愉快的問題,渴求人民的擁護和選舉勝利,不顧國家的重大利益。」
美國讀者看著他們的政府「丟臉的」離開阿富汗,聽著拜登總統緊張而努力地為他造成的不光彩撤離辯護,可能會發現:丘吉爾戰前針對英國的批評,有一些會令他們心裡不舒服、但卻似曾相識。
借用耶魯大學的歷史學家Paul Kennedy 的一句話,當時英國的精神狀態是整個國家的疲憊和「帝國過度擴張」的產物。
自1914年以來,英國經歷了一次世界大戰和1929年大蕭條,並且在1918至1919年經歷可怕的大流行病——西班牙流感。
財政被堆積如山的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
儘管英國仍然是全球主要貨幣發行國,但在貨幣方面,它已經不再是當年無可匹敵的角色。高度不平等的英國社會,促使左派政治家要求即使不實行徹底的社會主義,也要進行社會財富和權力的重新分配。
一部分知識分子在這方面走得更遠,他們選擇擁護共產主義甚或法西斯主義。
與此同時,凝固而無法變通的統治階層,傾向於忽略不斷惡化的國際形勢。英國的全球主導地位在歐洲、亞洲和中東都受到威脅。集體安全體系——當時建立在國際聯盟的基礎上,它是1920年戰後和平解決方案成立的國際組織,也正在崩潰,只留下了一個鬆散的聯盟,勉強補足業已離散的帝國影響力。
但結果卻是另一場更大的災難式的失敗:英國人既沒有認識到極權主義威脅規模之大,也沒有積累出阻嚇獨裁者的手段。
英國的教訓,是否有助於我們理解當下美國權力的未來?
美國人更喜歡從美國自己的歷史中吸取教訓,他們很少從他國歷史,看待世界。但將美國與上一任大英帝國的全球霸主對比,或許會為我們帶來更多啓發。因為今天的美國與戰時的英國,在許多方面都很相似。
與任何歷史類比一樣,這樣的類比當然也有缺陷。英國在20世紀30年代統治了廣闊的殖民地和其他附屬國,今天的美國卻沒有相同的統治區域。
這一點使得美國人在自我認知上認為美國並非一個帝國,即使他們的士兵和公民在阿富汗駐紮了20年才撤退:他們依舊如此認為。
儘管美國的新冠病毒死亡率很高,但也並沒有嚴重到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經歷的那種受創傷的程度。當時英國有大量的年輕人被流感屠殺(近90萬人死亡,15至49歲的男性中,佔了大約6%,至少170萬感染者)。美國如今面臨的威脅也不像納粹德國對英國造成的威脅那樣明顯而迫切。
不過,某些相似之處還是很驚人,而且這兩個國家在阿富汗強行建立自己相信的價值秩序,都相繼失敗了。
早在1930年2月,在「過早的」現代化改革引發了一場叛亂之後,《經濟學人》雜誌已指出:「很明顯,阿富汗不會採用西方的東西。」
近幾十年來,預測美國衰落的書和文章已經太多了,以至於「衰落主義」已經成為一種陳腔濫調。
但英國在20世紀30年代和50年代之間的經歷提醒我們,還有比溫和的、漸進式的衰退更糟糕的命運。
《以金錢為導向的價值觀》
我們從堆積如山的債務開始談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公共債務從1918年佔GDP的109%,上升到1934年略低於200%。而美國的聯邦債務與英國雖有所不同,但在規模上是可以比較的。如今她的債務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近110%,甚至高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前一個高峰。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到2051年,它可能超過200%。
當今的美國與大約一個世紀前的英國有一個重要區別,美國聯邦債務的平均期限相當短(65個月),而英國超過40%的公共債務採取的是永久債券或年金的形式。這意味著,今天的美國債務對利率的變化,要比當初的英國危險且敏感得多。
另一個關鍵差異是財政和貨幣理論的巨大轉變,這很大程度上正是凱恩斯對英國戰時政策的建議。
1925年,英國決定以戰前過高的價格將英鎊回歸金本位,這使英國陷入了長達八年的通貨緊縮。工會權力的增加意味著大蕭條期間,工資的削減落後於物價的削減,這導致了就業機會減少。
在1932年的低谷期,英國失業率為15%。然而,英國的大蕭條主要還是因為英國在1931年放棄了金本位制,這使得貨幣政策得以放寬。實際利率的下降意味著償債負擔的減輕,為英國財政創造了新的迴旋餘地。
在未來幾年,美國似乎不太可能出現這種償債成本的下降。以美國前任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mers為首的經濟學家預測,當前美國的財政和貨政策,將導致通貨膨脹的危險。
英國的實際利率在20世紀30年代普遍下降,而美國的實際利率預計將從2027年開始轉為正數,並穩步上升,到本世紀中期達到2.5%。當然對利率上升的預測,往往是錯誤的,而且美國聯準不急於收緊貨幣政策。但是,如果利率真的上升,美國的債務將需要更多的成本來償還,擠壓聯邦預算的其他支出,特別是國防等可容易調整的支出。
這將問題的關鍵,擺在我們面前了。
丘吉爾在20世紀30年代最關心的問題是:政府在拖延時間——這是英國綏靖政策的基本原理——而不是積極地重新武裝英國軍隊,以應對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帝國主義政府越來越多的侵略行為。丘吉爾反對英國綏靖主義者另一個關鍵論點是,財政和經濟方面的限制——特別是管理一個覆蓋斐濟、岡比亞、圭亞那、溫哥華的帝國,其高額成本使得快速重新武裝英國,變得不再可能。
稱美國今天面臨著類似的威脅——不僅是來自中國,還有來自俄羅斯、伊朗和朝鮮的威脅——這可能顯得異想天開。
然而,僅僅是這一事實,就說明問題所在。
大多數美國人,就像二戰之前的大多數英國人一樣,根本不想考慮在國家已有大量債務下,如何面對希特勒正在發動一場重大戰爭。
如今的美國也正在走向相同的道路。預計美國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將從2020年的3.4%下降到2031年的2.5%。
這會引起丘吉爾主義者的驚愕。他們也將會經歷相同的敵意和指責——如同當年譴責丘吉爾在煽動戰爭一樣。
《力量是相對的》
美國與其他國家相比的相對衰退,和當初的英國另一個相似點: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遜估計,到20世紀30年代,英國經濟產值不僅被美國(早在1872年)超越,而且還被德國(第一次在1898年,在經歷了災難性的戰爭、惡性通貨膨脹和不景氣的年代後,於1935年再次被超越)和蘇聯(1930年)超越。
大英帝國作為一個整體,其經濟規模比英國大,特別是如果把各殖民地包括在內的話,也許是其兩倍大。但美國的經濟規模更大,儘管大蕭條對美國的影響更嚴重,美國的經濟體量,仍然是英國的兩倍多。
今天的美國也面臨著類似的經濟產值相對下降的問題。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考慮許多中國國內商品的價格更低,中國GDP在2014年已趕上了美國。按當前美元計算,美國經濟體量仍然更大,但預計兩國的差距將會縮小。今年,中國的美元GDP會是美國的75%左右,到了2026年,則將達到89%。
中國給美國帶來的經濟挑戰比蘇聯曾經帶來的更大。這不是什麼秘密,因為蘇聯的經濟規模在冷戰期間從未超過美國的44%。
在許多運用於國家安全應用的技術領域,從人工智能到量子計算,中國正在努力追趕美國,這也不是什麼機密消息了。中國領導人的雄心壯志也是眾所周知的。
這五年來,美國對中國政府的好感明顯轉變為負面。即便如此,公眾對於應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也沒有多大的熱情。如果中國攻打台灣,大多數美國人可能會與英國首相張伯倫的觀點一致,他曾臭名昭地將德國在1938年分割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動描述為「遙遠國家的爭吵,而我們對爭吵的雙方都一無所知」。
在兩次大戰之間,英國態度軟弱的一個關鍵原因是知識分子對帝國的反抗,以及更普遍的對英國傳統價值觀的反抗。
丘吉爾厭惡地回憶起1933年牛津大學辯論社在辯論中提出的動議:「我們拒絕為國王和國家而戰」。他指出:「在英國,人們一般會對這樣一個插曲一笑置之,但在德國、俄羅斯、義大利和日本,他們會有英國已經變得腐朽墮落了的根深蒂固的想法,這種想法也動搖了許多人的盤算。」
當然,這也正是如今中國新一代「戰狼」外交官和民族主義知識分子對美國的看法。
納粹、法西斯和共產主義者都認為英國人對自己充滿了憎惡。「我甚至不知道大英帝國正在消亡,」喬治·奧威爾在他的文章《獵象記》中記錄了他作為殖民地警察的時光。沒有多少知識分子能有奧威爾這樣的洞見,認為英國仍然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許多人——不像奧威爾——他們選擇了信仰蘇聯共產主義,他們為西方國家的情報部門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與此同時,令人震驚的是,大量上流社會的貴族精英還被希特勒吸引。甚至《每日快報》的讀者,也樂於取笑而非讚頌大英帝國。
《帝國的終結》
美利堅帝國不像曾經的大英帝國一樣有英聯邦自治領地、殖民地和受保護國,但它現在所處的國際主導地位,以及過度擴張帶來的代價,完全與大英帝國相似。
現在美國的左翼和右翼都習慣性地嘲笑或謾罵美國帝國主義的計劃。《國家》雜誌的記者湯姆·恩格爾哈特(Tom Engelhardt)幸災樂禍地說:「美利堅帝國正在崩潰。」
對於右翼來說,經濟學家泰勒·考恩(Tyler Cowen)譏諷地想像著「美利堅帝國的衰落會是什麼樣子」。:
與此同時,進步的非裔美國哲學家康奈爾·韋斯特(Cornel West)認為「‘黑人的命也是命’與反對美利堅帝國的抗爭殊途同歸」,還有兩位支持川普的共和黨人瑞安·詹姆斯·吉爾·杜斯基(Ryan James Gir dusky)和哈倫·希爾(Harlan Hill)認為最近的新冠疫情揭露了「美國其實穿著皇帝的新裝」。
右翼仍然捍衛著美利堅共和國建國的傳統:與此相反,「覺醒」的左翼則試圖將美國歷史改寫為充斥著奴隸制和種族隔離的血淚史。但政治光譜中的任何一方都沒有多少人渴望回到上世紀40年代開始,美國扮演全球霸權時代。
簡而言之,就像20世紀30年代的英國人一樣,21世紀20年代的美國人已不熱衷於帝國主義——中國的觀察人士注意到了這一現象,並對此津津樂道。
然而,帝國仍然存在。
美國幾乎沒有多少真正意義上的的殖民地:只有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和美屬維爾京群島、北太平洋的關島和北馬里亞納群島,以及南太平洋的美屬薩摩亞。按照英國人的標準,這些殖民地根本不值一提。然而,美國與曾經的大英帝國一樣,軍隊遍布全球,無處不在。美國的武裝部隊人員在150多個國家都有部署,駐外軍隊總人數約為20萬人。
承擔如此廣泛的全球責任並非易事。但是,要想擺脫他們同樣不容易。
英國人為此吃過苦頭,美國人則要吸取英國人的教訓。
拜登決定從阿富汗進行「最後的撤軍」被認為是不明智的,這說明了美國想要減少其在海外所承擔的責任,並不容易。
歐巴馬曾經也做出了類似的從伊拉克撤退的決定,並於2013年宣佈「美國不是世界警察」。
川普的「美國優先」(American First)原則只是同一種衝動的民粹主義的版本:他太渴望離開阿富汗,並以關稅取代「反恐支出」。
在阿富汗發生的撤軍災難完美的說明,想要放棄對全球的主導權,這個過程是不太可能和平度過的。不管用何種措辭,宣佈放棄這場歷時最長的戰爭,就是承認失敗。
這不僅僅對塔利班,是他們的勝利。
中國也在密切關注,畢竟中國與阿富汗也有一段狹小的接壤土地。俄羅斯也在幸災樂禍的作壁上觀。
就在歐巴馬宣佈放棄做世界警察的幾個月後,俄羅斯立刻就對烏克蘭和敘利亞進行了軍事干預。
這並非巧合。
拜登相信美國可以像之前從越南撤軍、擺脫越南這個泥淖一樣從阿富汗撤軍。
越戰是段不光彩的歷史,美國在越南受到的屈辱確實產生了後果。它為蘇聯及其盟國以可趁之機,在其他地方製造了麻煩——包括非洲南部和東部、中美洲以及蘇聯於1979年入侵了阿富汗。
於是我們可以推論在喀布爾重演西貢當年的淪陷,未來也將產生類似的不良影響。
即便新保守主義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後抬頭,狂妄自大到了頂峰的時候,美利堅帝國的終結也不難預見。
我在《巨人:美利堅帝國的興衰》一書中首次提出,當時美國的全球地位至少存在四個根本性的弱點:一是人力赤字(很少有美國人願意在像阿富汗和伊拉克這樣的地方長時間工作);二是財政赤字(見上文);三是關注度不夠(選民在大約四年後就對任何大規模干預失去了興趣);四是歷史視角的缺失(決策者不願從前任那裡汲取經驗教訓,更不願意從其他國家吸取經驗教訓)。
但是曾經的大英帝國從來沒有這些事件。
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這比財政赤字要深刻得多——是美國的負國際投資(NIIP),它佔GDP的比例是-70 %。
負的國際投資本質上意味著外國人對美國資產的所有權,超過了美國人對外國資產的所有權。相比之下,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儘管有大量的海外資產被清算以資助一次世界大戰,但它仍然有著龐大的正國際投資。從1922年到1936年,它一直保持在GDP的100%以上:到1947年才下降到3%。
拋售剩餘的帝國白銀(準確的說,是迫使英國投資者拋售海外資產,交出美元)是英國為二戰買單的一種方式。
但是美國作為一個債務大國,並沒有與之對等的儲備金。只有通過更多的公債出售給外國人,美國才能負擔得起維持其世界霸主地位的成本。
這對於維持其超級大國的地位而言,實在太不穩定了。
《丘吉爾:「我當首相不是為了主持大英帝國的葬禮」》
丘吉爾在《集結風暴》中的論點並不是在借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的崛起這一不可阻擋的進程來譴責英國的衰落。相反,他堅持認為,如果西方民主國家在1930年代早些時候採取更果斷的行動,戰爭本來可以避免。
當小羅斯福總統問丘吉爾這場戰爭應該叫什麼時,丘吉爾立刻回答說:「不必要的戰爭。」
同樣的道理,中國的崛起也並非不可阻擋,更不用說俄羅斯了。從朝鮮到委內瑞拉,所有與他們結盟的小國都是經濟上的弱國。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比預期的還要快,勞動力正在萎縮。
居高不下的公營及私營部門債務正在拖累經濟增長。它也可能在氣候危機中,首當其衝,因為它無法輕易改掉依賴煤炭,作為工業能源的現象。
然而,一系列事件的發展又很容易導致另一場不必要的戰爭。
最有可能是在台灣問題上爆發。
中國要統一台灣,而美國模糊地承諾要防禦中國——隨著東亞地區軍事力量平衡的轉變,這種承諾越來越缺乏可信度。
美國航母越來越難招架中國的東風-21D等反艦彈道導彈,而這還只是美國國防部無法解決的問題之一。
如果美國的威懾失敗,習近平發動突然襲擊,美國將面臨更嚴峻的選擇,要不然打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戰爭——就像英國在1914年和1939年所做的那樣——要不然就像1956年蘇伊士運河事件那樣,直接認輸。
丘吉爾說他寫《集結風暴》是為了表明:
邪惡者的惡意如何因善良者的軟弱而愈發猖狂;民主國家的結構和習慣為何——除非與更大的有機體結合在一起——會缺乏為卑微大眾提供安全感的毅力和信念;甚至在自我保護的問題上……謹慎和克制的忠告反而會帶來致命的危險……以及因為渴望安全和平靜的生活,而採取的中庸之道,可能會直接導向災難的中心。
他用一句精辟的格言作為這卷書的結束語:「事實勝於幻想。」
近年來,美國領導人過度熱衷於幻想了,譬如小布希領導下新保守主義者「全面統治」的幻想,還有川普想像出的美國「大屠殺」的黑暗噩夢。
隨著另一場集結風暴的到來,也許是時候面對現實了。
丘吉爾看透了這一點:帝國的終結很難不伴隨著陣痛。
——圖片:美國運輸機撤離阿富汗難民、美國最後離開的軍事領袖、拜登在白宮發表演說
行為經濟學書推薦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在我過去分享的許多心理學作品裡面
最常被引用的書籍就是這本《快思慢想》
在這世界上也活了幾十載
但我是怎麼做決策的我心中卻還沒個譜
而這本書就為這個疑問給出詳盡的解釋
為什麼我們會在很有自信時
做了一件明顯不理性的決策?
為什麼早上看見別人在吃薯餅
晚上的宵夜就像吃鹹酥雞?
為什麼我們被問今年工作如何時
卻只想到這幾個禮拜如何?
如果你想知道心智上的系統性錯誤
這本《快思慢想》我超級超級推薦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行為經濟學書推薦 在 冏冏子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介紹《資訊分享,鎖得住?:還在抱怨盜版?可是,網路科技已經回不去了。》(行路出版)
本書沒絕版喔,有第二版。
■博客來連結 https://goo.gl/hGnWBi
#經濟學 #冏說書
訂閱頻道 ▶ https://goo.gl/ZZNqvj
加入「冏星人Kyon」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hintaroReview
加入「冏說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kyonbook/
👉 每週一三五晚 20:30 有空就來說書
👉 直播記錄 24 小時內可重播
支持我的頻道運作,你可以:
★ 參加冏說書「嘖嘖」付費專案
【9/1 前訂閱每月 NT$ 199,至少聽六本書】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kyonbook-premium?r=0ed1f155a4
★ 贊助支持囧說書
您若覺得內容不錯,願意支持這個沒有任何業配盈利的節目,點下面連結小額打賞一下,我會深感榮幸
■ 綠界 EcPay → https://p.ecpay.com.tw/83yhc
■ 歐付寶 Opay (信用卡可) → https://goo.gl/bsJ2su
■ PayPal → https://goo.gl/qEdZU7
__
更多的囧說書
▶ 播放清單 → https://goo.gl/y59GO9
更多的囧知識
▶ 播放清單 → https://goo.gl/Fmuvvb
更多的電影點評
▶ 播放清單 → https://goo.gl/IyJAsz
__
本頻道只有簡單的聊天規範,犯以下行為者直接封鎖:
1. 打廣告的 2. 來吵架的 3. 侮辱其他觀眾的
4. ……我覺得以你的智商不適合待在這裡。
為免你被其他人霸凌,我要保護你,所以你不要再說話了。
就這樣啦
__
關於著作權『合理使用』的法條聲明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美國法律】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中華民國法律】
民國十七年(1928年)首次制訂。現行中華民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四條至第六十五條規定了著作財產權的限制,除了第六十五條規定合理使用的判斷標準外,第六十五條前各條規定需在合理範圍內得使用,而著作財產權人之權利受限制的各種狀況,是屬於廣義範圍中的合理使用概念。
第52條
為報導、評論、教學、研究或其他正當目的之必要,在合理範圍內,得引用已公開發表之著作。

行為經濟學書推薦 在 冏冏子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介紹《羅輯思維:我懂你的知識焦慮》(天下文化) https://goo.gl/RUzDF0
蘋果橘子經濟學【擴充.修訂紀念版】 https://goo.gl/qgtxjo
訂閱頻道 ▶ https://goo.gl/ZZNqvj
臉書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shintaroReview
#歷史 #社會學 #冏說書
訂閱頻道 ▶ https://goo.gl/ZZNqvj
加入「冏星人Kyon」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hintaroReview
加入「冏說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kyonbook/
👉 每週一三五晚 20:30 有空就來說書
👉 直播記錄 24 小時內可重播
支持我的頻道運作,你可以:
★ 參加冏說書「嘖嘖」付費專案
【9/1 前訂閱每月 NT$ 199,至少聽六本書】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kyonbook-premium?r=0ed1f155a4
★ 贊助支持囧說書
您若覺得內容不錯,願意支持這個沒有任何業配盈利的節目,點下面連結小額打賞一下,我會深感榮幸
■ 綠界 EcPay → https://p.ecpay.com.tw/83yhc
■ 歐付寶 Opay (信用卡可) → https://goo.gl/bsJ2su
■ PayPal → https://goo.gl/qEdZU7
__
更多的囧說書
▶ 播放清單 → https://goo.gl/y59GO9
更多的囧知識
▶ 播放清單 → https://goo.gl/Fmuvvb
更多的電影點評
▶ 播放清單 → https://goo.gl/IyJAsz
__
本頻道只有簡單的聊天規範,犯以下行為者直接封鎖:
1. 打廣告的 2. 來吵架的 3. 侮辱其他觀眾的
4. ……我覺得以你的智商不適合待在這裡。
為免你被其他人霸凌,我要保護你,所以你不要再說話了。
就這樣啦
__
關於著作權『合理使用』的法條聲明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美國法律】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中華民國法律】
民國十七年(1928年)首次制訂。現行中華民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四條至第六十五條規定了著作財產權的限制,除了第六十五條規定合理使用的判斷標準外,第六十五條前各條規定需在合理範圍內得使用,而著作財產權人之權利受限制的各種狀況,是屬於廣義範圍中的合理使用概念。
第52條
為報導、評論、教學、研究或其他正當目的之必要,在合理範圍內,得引用已公開發表之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