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到了!原來楊蕙如們藏在行政院
行政院發言人室幕僚昨(3)日遭媒體拍攝到,直接在立法院議場2樓旁聽席製作「網軍圖卡」過程,隨後在親綠網紅、粉專廣傳,攻擊在野黨及國會議員。國民黨團今(4)日上午召開記者會,痛批行政院放著重大會議不開,公然利用國家資源、人民納稅錢,組「網軍國家隊」肆無忌憚攻擊政敵、在野黨,倘若是發生在歐美民主國家,已經是天大的醜聞,行政院還大言不慚地硬拗說是「蒐集輿情」,國民黨團嚴正要求行政院蘇貞昌公開道歉,撤換發言人、相關領公務員薪水的小編必須立刻辭職,國民黨團呼籲其他在野黨,在行政院沒有正式清楚回應前,應拒審行政院相關預算。
總召林為洲表示,行政院機要人員領國家薪水、身份是公務員,現在直接當起網軍,製作修理在野黨的圖文發給側翼,匿名做政治攻防戰,過去批評1450都是從政府發包出去,現在直接在公務體系做1450做的事情,把行政院東廠化,如果這樣的事情可以,那將來所有公務人員都可以做側翼。林為洲進一步指出,行政院現在是連用「1450」網軍都免了,直接用自己領國家薪水的機要人員拚命帶風向,行政院長蘇貞昌根本是踐踏公務體系、濫用權力,黨國不分,把行政院東廠化,這也難怪行政院沒空開治安會報、食安會報,因為幕僚都忙著當網軍。國民黨團嚴正要求行政院長蘇貞昌公開對外道歉,發言人丁怡銘必須下台,這3名政院幕僚已違反公務人員準則,他們必須辭職道歉。
書記長林奕華表示,行政院公然在院內組「網軍國家隊」,國民黨團佔領議場代表民意表達訴求時,行政院不但沒檢討道歉,還大喇喇地把立法院當成「行動辦公室」製作網軍使用的圖卡。這是蘇貞昌準備要選總統?已經把行政院變成總統競選辦公室?林奕華嚴正指出,網軍國家隊做的不是對國際宣傳,也不是跟對岸資訊戰,而是對台灣人民的洗腦戰,用納稅人的錢洗台灣人的腦,非常離譜。
林奕華指出,行政院發言人室已經成為網軍上游,製作圖卡後,傳給親綠網紅、粉專、民代散播,這根本就是1450網軍產業鏈,蘇貞昌不只是行政院長,還是網軍頭,這比不召開食安會報、治安會報還更嚴重。林奕華痛批蘇貞昌沒資格當民主國家的行政院院長,踐踏公務體系,破壞行政中立,是個嚴重的醜聞。
藍委洪孟楷表示,行政院有發言人體系,每周四的院會後也有記者會,甚至可以召開臨時記者會,捨棄公開方式開大門走大路回應,竟然這麼偷偷摸摸的派小編進國會議場製作攻擊在野黨圖卡,根本是暗黑手法,洪孟楷呼籲國會其他在野黨罷審行政院的預算,畢竟今天攻擊國民黨,明天可能也會攻擊其他在野黨。
藍委李德維表示,行政院在蘇貞昌的領導下,已經是無法無天、忝不知恥,放著這麼多重要的會議不開,指著在野黨杯葛施政報告領高薪不做事,結果自己和行政院幕僚在做些什麼?唆使行政院小編進入立院議場,即時製作攻擊在野黨的圖卡,領著人民納稅錢攻擊政敵。李德維指出,現在國家有疫情、食安、治安這麼多重要的事情要做,結果行政院在做這麼骯髒的事,根本是民主之恥。李德維呼籲司法院、監察院應該主動調查,必須出來說話,更該思考該做些事情了。
藍委吳怡玎強調,若圖卡是具名用來做政策宣導、澄清假消息,那沒有問題,但梗圖沒有出現在行政院官網和臉書,而是出現在側翼粉專上,打擊在野黨,顯然行政院知道這不是行政院該做的事,如今自圓其說稱是搜集資料,但媒體所拍到製作圖卡的時間,比焦糖哥哥發文的時間還早,難道行政院小編可以穿越時空搜集未來的資料嗎?
行政院院長 薪水 在 賴清德 Facebook 八卦
「聽見人民的聲音,行政院對2018選舉的檢討」
2018年九合一選舉已經結束,每張選票不僅是人民對政府的期待,也應視為對政府施政的檢驗。選舉結果明白顯示,人民對施政並不滿意。身為行政院長,難辭其咎,自應與團隊虛心檢討,方不辜負人民藉此次大選所傳達的強大聲音。行政院會從人民的角度,檢討敗選的原因,也必須按人民的需求,調整施政。
今天的報告分三部分:
第一、人民最期待政府做什麼?
人民最期待政府改善經濟。
很多人努力工作,省吃儉用,生活仍然拮据,真能存錢也不多,生活品質不易改善,遑論買車、買房。年輕人不太敢結婚、生子。
大家希望優質工作多一點,薪水高一點,生意好一點,房租、房價低一點,每個月多存一點錢,吃健康一點,生活品質好一點。這些需求如果能滿足,成家立業就比較容易,為人父母者也比較不用擔心孩子將來找不到好工作,無法過生活。
我相信經濟不是人民唯一的願望,但大家最期待政府把經濟顧好,這樣才能安心追求其他目標和價值。
第二、政府過去兩年多的施政,是否符合人民最急迫的需要?
政府這兩年多來,並未滿足人民最急迫的需要,讓人民失望、不滿的施政包括:
一、未能深刻體會人民生活的辛苦
全球資本主義拉大貧富差距,數位、平台經濟創造的新商業模式對傳統產業產生衝擊,都對台灣的經濟發展發生影響。過去兩年多,台灣的總體經濟表現不差,政府公布的數字指標也都是真實呈現,但經濟成長的成果並非人人受益,尤其是部分產業承受轉型的陣痛。低薪加上物價,內需型服務業營運困難,基層民眾對經濟成長無感,政府未即時察覺並即時改善。
農產品產銷失衡,雖然是長期存在的問題,但近年來因氣候變遷影響更顯嚴重,而政府過往措施已系統失靈,不但沒有超前佈署,預作調控,訊息掌握也不足,農漁民權益沒有得到即時關照。
過去兩年來,中國以減少陸客數量作為抵制台灣的手段,造成以觀光產業為主的縣市流失許多商機,新生客源包括新南向客源雖然補足缺口,但遊客多停留於中、北部,而南部、東部地區深受影響,觀光業者業績滑落自有怨言。
二、政策規劃不夠周延完善
勞基法一例一休的初次修法倉促,未顧及台灣勞資狀況及台灣中小企業面臨數位經濟新商業模式帶來的挑戰,勞資權益的平衡欠缺輕重緩急思維,造成中小企業作業困難,基層勞工生活也受到衝擊,雖然經過再次修法給予彈性,但民怨已成!
台灣每年秋冬季節所面臨的空污及P.M2.5懸浮微粒影響民眾健康,其中牽涉專業及科學問題。能源開發與空污防制本應循序漸進,逐步達成,但因空污法規劃不周,期程訂定操之過急,授權環保署嚴格執行老車污染物排放標準,引起抗議不滿及社會不安,顯見事先規劃與溝通皆有不足。
選務公開、公平、公正是台灣最引以為傲的事蹟,然而今年九合一選舉合併公投,整個規劃未臻完善,民眾等待排隊時間過長及一邊開票一邊投票的現象,均惹民議。
三、改革做法引發重大爭議和不滿
2016年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與立法院多數席次後,首次完全執政。基於人民對改革的期待,開始啟動年改、勞基法、轉型正義、司法改革等工作。改革用心雖獲民意支持,但大部分民眾在不瞭解實質內容情況下多有誤解,以致於在執行時引發爭議,尤其在假訊息的攻擊下,只有負面效應,改革沒有呈現正面的支持力量,司法改革尙未有明顯進展,也招來民怨。促轉會的「東廠事件」,更嚴重挫傷政府的公信力,使改革進一步蒙上陰影。
能源政策力推再生能源,但能否靠再生能源和其他非核發電,達成2025年非核家園,儘管政府有決心,但社會有所保留,尤其是環保團體對深澳電廠和觀塘天然氣接收站的興建有不同意見,即便深澳電廠採用超超臨界機組,觀塘天然氣接收站則盡量降低生態衝擊,但反對聲浪仍大,讓社會和企業相當憂心,對台灣未來的電力供應,沒有足夠的信心。
四、假訊息攻擊來勢洶洶,政府欠缺有效、快速的因應能力
傳統文宣及訊息澄清因應方式,在本次大選中已完全失靈,網路已重新定義媒體及輿論。對於假訊息的流傳與不實攻擊,在第一時間無法遏止,部會處理態度不夠積極,政府部門也缺乏在網路有效的說明,讓政府在數位時代中無法掌握民眾的偏好與需求。
五、立法與行政的互動要領及政府用人皆有待改進
依據現行憲法,總統及立法委員民選產生,行政院院長由總統任命。但政策與法案擬定則由行政與立法部門共同形成,目前立法行政互動與溝通顯然不足,民意無法及時反應在政策的檢討上,亦應從速檢討與改進。憲政制度上,也應有另一番考量。
政府能否用對的人做對的事,也經常受到社會批評。日後應正確判斷、用人唯才,方不致造成施政問題。
第三、接下來政府該怎麼做?
此次敗選原因是民進黨政府沒做好,失去民心,但並不代表台灣人民願意用犧牲主權和自由、民主、人權的生活方式,來換取經濟利益。
未來政府各項施政,應輕重緩急掌握得宜,完整規劃並有效執行,包括人民最關心的經濟、教育、環保政策等,除了專業的考量外,也都要從人民的角度思考:這項施政對多少人民有幫助?有什麼樣的幫助?是否能即時幫助人民?會不會帶來負面衝擊?有符合人民迫切的需要嗎?以此進行各項施政檢討,並在追求經濟繁榮的過程中,不忘公義價值。
政府應該記取這寶貴的一課,誠實面對過去兩年多來的錯誤和問題,並根據人民的需要,來調整政策,用實際的行動和改變,再度爭取人民的信賴和支持。
總結而言,民主政治的精義在於廣大人民第一,安居樂業至上。在政黨輪替已步上常軌的台灣,任何執政黨都只是階段性存在,然則國家生機無窮。政府深刻體認,唯有與廣大人民同一呼吸,與廣大社會同一脈動,俾不愧對台灣人民的託付,才能對國家作出貢獻。
去年9月我堅定地來接任行政院院長,因為當時的執政已經出現問題,我願意協助解這個難局,但很可惜,經過一年的努力,並沒有成功。11月24日我堅定地留下來穩定政局,民進黨已經大敗,但不能夠敗不成軍,不能夠潰敗,更何況在我任內發生的普悠瑪事件,立法院已經排定要我到立法院報告,我也希望能夠就後續的公投事項,跟立法院共同妥善處理,也希望讓立法院審議中的預算跟各項法案能夠持續順利地推動,現在我也要跟社會報告,時間一到我也會堅定地離開,負起政治責任,不讓檢討流為空言。
11月27日我重新回到我曾經服務12年的國會殿堂,全國最高的民意機關接受備詢、接受質詢,我深刻感受到,民主政治肩負起政治責任是最高的價值,任何人都不可違背,更何況我是「民主萬歲」的人。但是在此之前,我與我的行政團隊都會全力以赴,不會讓行政空轉,不管是我堅定地來、堅定地留下、或堅定地離開,都不是為了我個人,我不計毀譽,我都是為了大局、都是為了台灣,也只有我離開,總統才有可能大破大立,新的局面才有可能產生。
行政院院長 薪水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八卦
好久不見的江宜樺教授,在停電風波後出來講話了。
不講還好,一講倒讓人想起一些回憶。以下是史料備份,與各位分享。
2017.8.16 江宜樺教授:
「如果核四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運轉,我們將可在2055年前達成非核家園目標......民進黨在野時操作反核,硬生生把蓋好的核四擋下來......能源的問題實在不是三言兩語講得清楚。但是我相當確定:以民粹凌駕專業,最後受苦的是人民。」
( https://goo.gl/fSBCWQ )
2014.4.28 行政院(院長:江宜樺)發言人新聞稿:
「國民黨在4月24日立法院黨團大會做成決議:『核四完工,通過安檢後,不放置燃料棒、不運轉。日後核四是否運轉,必須經公投決定』。」
「昨日馬總統召開執政縣市首長會議,達成兩點共識:第一,『核四一號機不施工、只安檢,安檢後封存;核四二號機全部停工』,第二,『儘速召開全國能源會議,以確保未來供電無虞』。」
( https://goo.gl/Vp4yPn )
-------------
不知道2017的江教授是不是忘了2014的馬總統和江院長做過什麼政治決策???
政治立場可以辯論,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真理,都是價值選擇。但「忘了我是誰」就很令人困惑。
這兩天有好多專家學者發表各種高見,真的讓人佩服佩服。這些明明過去幾十年參與國家大政方針、能源政策的高級人士,此時紛紛跳出來提出各種真知灼見,怪民粹、怪人民笨、怪萬惡的政敵煽動。
什麼都講了,就是永遠不會講到自己佔了位置的時候,有哪些事情沒做到。不會承認為了位置,做了哪些違心之事。反正下台之後變成教授,再哭哭說都是民粹逼我的,都是在野黨惡鬥、我也不願意,都是they的錯就好了。
核四就是在江院長任內封存的。選輸下台之後,核四會封存都是民進黨煽動民粹。
我一介草民,沒拿國家的薪水,還繳稅給國家,每天都要面對各種監督質疑檢驗。倒是真正坐過高位、領過薪俸的人,下台之後一手繼續領錢,一邊搖身一變,理性中道清流路人。
這不是立場的問題。坐過高位的人,隨時都能忘記自己的主張、忘記自己的作為、忘記自己的政治責任,這是政治倫理的問題。
而台灣的政治文化允許這種「我跳出去了、我又跳進來了」的政治表演,也難怪台灣人常常要哀怨怎麼政客都不守信用,不負責任。
如果真的覺得封存核四是錯,當時就該請辭明志;就算戀棧,卸任之後也該檢討自己為何做了違心之事;要罵核四封存,至少也該向全國人民說明當初為何配合你現在所說的民粹。但江教授做了最失憶的選擇:跳出來說核四封存是錯的,而且都是民進黨造成的錯。
從學者變成政客,江院長在318學運忘了我是誰;從政客又變成學者,江教授在跳電之後又忘了我是誰。平心而論,我們可以發現,在忘了我是誰這個層面,江宜樺倒是很一致的。
以下開放支援江宜樺院長/教授各種史料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