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開始,每個週末我在區長的陪同下,進行各個行政區的一日走讀。藉由實際走訪台北市的各個角落,去瞭解為何有些案子總是難以推動。
這些案子存在幾十年不能解決,一定有它的困難存在。但是知道問題卻不去解決,這不是我的風格。對我來說,政治不難,「心存善念,盡力而為」而已。很多的陳年問題,只要拿出良心和勇氣就能解決。因此,在各區的走讀過程中,我們盡量請教當地的意見,希望能讓第一線的民眾感受到市府的決心。
去年底,我帶領市府各局處首長到萬華舉行首次行動市政會議,以行動展現市府軸線翻轉的決心。 當時我就承諾,未來一年我們將繼續前往各區舉辦行動市政會議,實地檢視各區的建設。106年度的第一場行動市政會議將從士林區起跑,明天上午歡迎打開手機,跟我一起開會、一起看見士林區的改變。
| 士林區行動市政會議 - 直播預告
直播時段:3/21 10:05-10:30
直播內容:
1. 看見改變士林影片
2. 士林區區政報告
3. 士林區長照計劃報告
4. 士林再生計畫推動成果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670的網紅侯友宜 houyui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30翻轉新北是我們的願景,啟動「#塭仔圳旗艦計畫」讓 #新北市 變成大台北的中心點,躍上國際大舞台與國際接軌,最有生活品質城市。 #機場捷運 或 #高速公路 行經路線是台灣的門面,尤其捷運路線經過 #塭仔圳 看到一側是6000家大小鐵皮工廠林立,另外一邊新莊副都心則是大樓,一線之隔就有很大差別...
行動市政會議 在 柯文哲 Facebook 八卦
#堅持理念
#看見改變
各位市府團隊的夥伴、各位媒體朋友,今天我們到萬華舉行「行動市政會議」,就是以行動展現市府實現軸線翻轉的決心。今天我們聽取了「艋舺地區觀光活化及文化復興計畫」、「西區門戶計畫」以及「大西區市場改造與商圈活化」等相關報告,感謝市府團隊在過去兩年的努力。我認為台北的改變應當落實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這就是a的n次方理論,只要a>1,a的n次方就會無限大。所有人進步一小步,合起來就是很大的進步。未來一年,我們將前往各區舉辦行動市政會議,檢視各區的建設發展,集合各區的發展,合成台北市整體的大進步,讓市民看見改變。
上任第二年,我們沒有放慢腳步,但市府團隊越來越有默契。過去我常說四個互相,「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其實不僅適用於兩岸,也適用在市府內部、府會關係。過去兩年來,我平均每週和市府基層員工進行兩場便當會,我希望透過面對面的交談,可以更快的直接幫助大家解決問題。面對這個城市幾十年的沈苛,其實不是柯文哲要快,而是我們的城市不能再慢了。
公務員常因為受法令規章限制,導致防弊過度幾乎無法興利。但如果長官願意承擔,公務員就會比較勇於任事。兩年來,我發現我們的同仁變快了,變得更勇於任事。我真的要謝謝辛苦工作的市府同仁們,「謝謝你們,台北開始改變了」。
經過一年的討論,我們透過策略地圖確立了台北市政府的整體目標。台北市的願景,要成為一個宜居永續的城市,台北市政府的使命是「為市民服務、替城市創新」。我們是一個有反省能力的團隊,SOP不夠好,我們就修正,讓整個制度越來越好。經過兩年的磨合,我們已經穩健前進了。
台北市有許多陳年問題,需要決心和勇氣才能解決。有人說,問題存在幾十年不能解決,一定有它的困難存在。但是知道問題卻不去解決,甚至當作問題不存在,這不是柯文哲的風格。以前在醫院,我面對的永遠是最棘手的重症病患;現在在市府,我們也不怕面對最難解決的市政問題。
今年過年時,我們花了六天拆除忠孝橋引道,讓北門重現;環南市場改建也在延宕18年後,終於在今年十一月六日開工。此外,大龍國宅、永春都更案、合家歡海砂屋等延宕十幾年的工程,也都在今年改建。這些都是過去十幾年做不到的事情,但是我們做到了。
為什麼過去做不到而現在做到?因為我們「堅持理念」。有任期的選舉政治加上沒有理念的政治人物,造成今日台灣的困境,因為沒人要做「對」但是「不討好」的事。我們施政的過程,最常問一句話:「五十年後來看,現在應該如何決定?」只要確定是對的方向,我們就應該勇敢去做。
所以我要問,面對台灣人口急速老化,我們要一個健全永續的老人照護系統,還是只發重陽禮金而不做任何準備?我們希望一個綠能、共享、E化的大眾運輸環境,還是放任私家汽車增加,都開上馬路去造成交通壅塞?我們希望一個進步、衛生的現代市場,還是是一個傳統、髒亂的市場,既不改建也不管理?我們希望一個對行人友善的巷道,還是讓路邊停車占滿巷道,甚至消防車開不進來造成公安危險?答案應該很明顯,只要是對的事情,我們就應該堅持去做。
今年三月我拜訪美國舊金山市,發現 Apple, Google, facebook, youtube, Tesla, Cisco, Uber, Airbnb, 等等都起源這裡,為什麼過去20年人類重大創新都出自舊金山?因為他們創造了一個不怕失敗的環境。其實創新也是台灣唯一的出路,在華人世界中,最民主、自由、多元、開放的地方就是台灣,台北又是台灣最有創新能量的城市。但是過去我們常常害怕失敗,所以越來越保守,保守到這個世界都快遺忘我們。
今年,台北市推動禁用一次性餐具及美耐皿餐具、推廣線上學習酷課雲、首創影視音實驗學校、透過公共住宅帶動台灣智慧城市產業等,這些都是新思維的引入。我希望台北市的公務員越來越不怕失敗,越來越敢創新。唯有不怕失敗,我們才能重建台灣奇蹟。
今天我們來到萬華,其實是有很深刻的意涵。「一府、二鹿、三艋舺」,萬華是台北市發源的起點,後來因為城市往東發展,舊城區就沒落了。過去的政府喊「軸線翻轉」,方向是對的,只可惜流於口號。
我們推動西區門戶計畫,拆除忠孝橋引道讓北門重現,拆遷國光客運、三井倉庫,北門廣場以及交六廣場將在明年六月前完成,包括北門、鐵道博物館、郵政博物館的城市博物館園區將在台北車站周邊成形,屆時所有來台北的朋友們,走出台北車站的那一刻,就會發現台北改變了。以北門為中心往南,位於萬華車站的萬華雙子星完工了,明年春天正式啟用;環南市場開工了,第一果菜市場、魚市場預計明年底開工;艋舺公園變乾淨了,龍山寺地下街轉型成為文創基地,在今天開幕重新出發,艋舺大道的都市計畫也將重啟。從北門往北,建成圓環已經拆除,將改建成公園;大龍國宅、大龍市場正在施工中,蘭州國宅第一期改建明年開工,社子島解禁目前在內政部審查中。歷經一年多的努力,軸線正在翻轉,台北西區真的改變了。
我也要預告,明年2017年的台北燈會,將在中華路與北門周邊舉辦,屆時從北門、西本願寺、中山堂、紅樓到龍山寺,歡迎全台灣所有遊客都來體會台北舊城區的美好。
明年台北市最重要的活動就是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台北市政府傾全力準備中,我們有信心將世大運辦好。硬體建設例如林口選手村、大安區的籃球運動館、內湖區的網球中心,及其他場館都按照進度進行中。世大運是一個行銷台灣的機會,除了讓外國友人來台北體驗我們豐富的文化外,我們也將藉機把台灣的產業利用世大運平台讓國際看見,「台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讓世界看見台灣」,這就是我們舉辦2017世大運最重要的精神與目標!
明年下半年,我們將啟動以南港車站為中心的東區門戶計畫,目前高鐵已經開通到南港,南港轉運站西站即將在明年五月營運。位於南港的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國家會展中心第二期,兩年內完工。忠孝營區開發、南港車站BOT案、南港機廠,還有內科2.0園區計畫等等,正在規劃中。
我常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台北市政府團隊會繼續前進,未來兩年還有更多的問題等著我們解決,我們會堅持核心價值和信念,讓台北市的改變被更多人看見。
我們一起努力讓台北看見改變。
台北看見改變:
https://youtu.be/MPRF2F6v_Mc
攝影/潘俊霖
動畫/白輻射影像 Whitelight Motion
臺北市環保局 臺北交通大家談 勞動臺北 臺北波麗士 台北旅遊網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 Taipei Zoo 臺北市立動物園 Taipei 2017 Universiade - 世大運 World Design Capital Taipei 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熊讚Bravo
行動市政會議 在 柯文哲 Facebook 八卦
中正區的改變,在臺北市政府同仁的努力下,用不到三年的時間,解決了一些累積幾十年的陳年舊賬。
今年,「西區門戶計畫」告一段落,不只還給臺北一個順暢、寬闊、綠意的國門意象,也重新活絡北門周邊的老舊商圈。今年,全新推出的「杜鵑花季」,讓臺北市的杜鵑花成為城市新特色。今年,延宕超過十年的捷運萬大線,終於真正開始動工。
今年,這些看得見的改變,是北市府公務員展現實力的指標。
可見的未來,我們要改造高齡八十年、連結中永和的中正橋,今年底會以「新舊並存」的方式發包改建;擁有許多傳統風味的南門市場,也會在明年啟動改建計畫。我們會繼續努力,讓已經慢慢找到生機的舊城區,加速復甦。
#行動市政會議
#進步價值光榮城市
---
走讀臺北,看見更多改變
改變信義 ▸ https://goo.gl/hr3wQP
改變大同 ▸ https://goo.gl/f5cwDn
行動市政會議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評價
2030翻轉新北是我們的願景,啟動「#塭仔圳旗艦計畫」讓 #新北市 變成大台北的中心點,躍上國際大舞台與國際接軌,最有生活品質城市。
#機場捷運 或 #高速公路 行經路線是台灣的門面,尤其捷運路線經過 #塭仔圳 看到一側是6000家大小鐵皮工廠林立,另外一邊新莊副都心則是大樓,一線之隔就有很大差別。不僅市容觀感不佳,過去這些鐵皮屋在2年內發生70多起火災,成為公安的死角。
市府團隊經過20年的都市計畫努力,#新北新莊 及 #新北泰山 多數民眾引頸期盼,完成塭仔圳397公頃市地重劃,雖然執行過程沒辦法盡如人意,但我們仍會盡力求其圓滿,決心、魄力來輔導工廠搬遷作業。
目前 #五泰輕軌 已經完成可行性評估,配合30米綠軸道路,建構出藍綠交織廊帶。不僅將27座高壓電塔下地或拆除,還將 #貴子坑溪 與周邊12座公園綠地打造水岸廊帶,結合休閒、娛樂、醫療的優質住宅環境,將塭仔圳變成最現代化的區域。
上個月中,市府團隊首次以 #行動市政會議 型式在府外舉辦,並邀請在地專家、產業、文化、社團及學校交換意見。昨天,我們再次移師到 #新莊區公所 針對新泰塭仔圳市地重劃來向在地代表進行交流,往後將到各重大發展區舉行市政會議,聽取在地意見,才不會跟民意脫節。未來挑戰會越來越艱辛,不可能沒有反對的聲音,身為市長只有這個懸念,好好把市政工作做好,我們一起努力。加油!
#新北大工程 #安居樂業 #侯友宜
行動市政會議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評價
首場 #行動市政會議,市府團隊來到 #鶯歌區公所 開會。
以往的 #市政會議 都在市府大樓內舉行,這次我們將市政會議結合各地重大建設與發展,直接與在地學者、專家、產業、文化及各民間團體進行溝通交流,做一個整合型報告。
今天由新北市文化局 #龔雅雯 局長以「鶯歌.藝術城」專案計畫報告主題,分享未來將推動的19項硬體工程、16巷軟體計劃,希望透過城市景觀改造、生活美學營造、文化觀光體驗、產業創新加值及品牌活動建構等五大面向打造鶯歌藝術城。
#新北市 未來10年發展方向會以 #大漢溪 為界,分為溪南、溪北兩個重點區域。為了平衡區域發展,目前溪南除了市府所在地 #新北板橋 是重要的政經中心外,#新北鶯歌 及 #新北三峽 將成為另一個重點發展區域。
「#三鶯文創整合計畫」從鶯歌區出發,帶動溪南地區發展 #文化創意產業。我們整合超過10個局處,打造 #新北市立美術館、#捷運三鶯線、#三鶯轉運站、特色公園及休閒廊道營造等。
尤其新北市立美術館不可能跟台北、高雄美術館一樣,這裡將成為全民美術館,不能只是蓋一個美術館擺在那裡,而要為當地產業、藝術、休閒、觀光都能蓬勃發展,打造新北最重要的 #藝文廊帶。
感謝傑作陶藝董事長 #許元國、李梅樹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李景文、甘樂文創創辦人 #林俊丞 等貴賓給我們寶貴的意見。這次來到鶯歌區公所開會只是個開始,未來市府會隨著會議議題安排開會地點,透過這個機會傾聽在地所有人的聲音,也能詳細的報告與解說我們的決心和施政方向,落實 #簡政便民 和 #行動治理 的精神。
#新北大工程 #安居樂業 #侯友宜
行動市政會議 在 疫後首辦行動市政會議里長民代猛追建設進度-大台中新聞 的八卦
疫情穩定,台中市恢復 行動市政會議 ,首場來到北屯,台中市長盧秀燕率領團隊,在北屯區公所禮堂召開,與地方直接對話溝通,讓施政更接地氣,里長們踴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