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她們能老得這麼優雅 ?」
這幾天櫻花陸續開了,這讓我想到幾年前,那個還可以出國的日子,我跟太太趁著春櫻初放,飛去東京賞花。
地鐵上,我們看到幾位約莫 70 歲的日本女性,身著低調高雅洋裝,素雅的妝容,手上掛著小提包,顯然是精心打扮過。應該也是去賞花吧,我心想。
「真好」我太太讚嘆,「 #為什麼她們老得這麼優雅?」
其實,不是她們老得優雅,
而是她們從年輕的時候,就一直為了保持這種優雅努力著。
——
『優雅』,是一種 #身心靈和諧 的狀態。
日本人的長壽眾所皆知,但如何活得久又優雅,絕不只是「多吃納豆跟味噌」就能做到,而是更細微、更深入生活各層面的生活態度。
其他不說,就說牙齒,日本人光是為了「#保住牙齒」,就做了很多長期規劃與努力。
事實上,日本從 80 年代開始,就有一個名為「8020」的護齒運動,意思是:希望國民到了 80 歲,#還能擁有20顆健康的原生牙齒。
【小知識:成年人的完整牙齒數量約為 28 至 32 顆,但最少需要 20 顆牙齒才能保有最基本的咀嚼能力,這在牙科被稱為短牙弓咬合 (Shortened Dental Arch)】
「8020」的護齒運動,當然不是到了 80 歲才開始做,而是 #從出生後的各個階段都不能怠慢,例如:
幼兒 1.5 歲後,必須開始進行乳牙檢查與清潔指導。
青壯年時,培養正確的飲食與生活習慣,降低蛀牙的機率。
中年後預防牙周病,尤其是 40 到 50 歲這個關鍵期,必須徹底解決牙齒問題來預防未來生活照護上的風險。
到了老年,日本人每年會定期接受牙周疾病檢查、咀嚼力測定,甚至有 8020 運動表彰大會,由社區牙醫師表彰 80 歲以上超過 20 顆牙的老人家。
唯有這種『一生懸命』的認真看待,才有機會達到「8020」的目標。
2017 年,在「8020」推行 30 年後,日本全國調查結果發現,80 歲以上老人從平均 4.7 顆原生牙齒,上升到 15.2 顆原生牙齒,成功保住 20 顆牙齒的人數也超過了一半。
——
你說為什麼日本人這麼重視牙齒?
因為吃飯、咀嚼、睡覺,#再日常不過的每件小事都和牙齒相關。
——
〖好好吃飯,人類尊嚴所在。〗
通常年輕人很難想像失去牙齒對一個人生活的影響。
這時我都會舉這個例子:
我一位 82 歲的患者朋友,因為咀嚼功能退化,每天只能吃像嬰兒吃的泥狀、細碎食品,靠著牙齦咀嚼、囫圇將食物吞下肚,漸漸地胃口也不好了、一天比一天消瘦。
「脾氣越來越怪。」有一次他來看診,我聽到家屬小聲地這樣說。
其實,我們將心比心,
曾經的一家之主,可能某天不小心聽到孫子跟女兒吵說:「我晚上想去吃牛排,可是阿公不能吃。」
「沒關係,你們去吃吧,我自己可以處理。」
因為擔心成為家人的負累,自己吃飯還比較輕鬆;就算一起吃,看兒子點菜時還要小心翼翼,問服務生這個煮得夠不夠軟。
久而久之,除了越來越沒自信,更重要的是失去的家族相處時光,與錯過的許多話題。
『飲食能力的健全,從根本聯繫著我們 #人類根本的尊嚴。』
——
〖好好咀嚼,防止失智。〗
另外一個與尊嚴有關的,就是記憶。
長壽專家白澤卓二表示,咀嚼能夠刺激腦部,近代史已知最長壽命的法國女姓 Jeanne Louise Calment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活到 122 歲的她,即使晚年眼睛幾乎看不見,但牙齒咀嚼狀況卻非常好。
而現代也有越來越多研究證實,#牙齒越多的老人,越不容易失智。因為 #牙齒咬合的感覺,會由牙齒根部的牙周韌帶傳到大腦,活化海馬迴,而海馬迴負責暫時保管短期記憶,最終移到大腦皮質,成為長期記憶。海馬迴如果出現問題,就容易出現失智狀況。
所以 #細嚼慢嚥,不只是對食物的尊重,也是保持頭腦清醒的練習。
而有趣的是,這種咀嚼出現的「口感」,對大腦的刺激,#只有原生牙齒才有。
——
〖好好睡覺,養生抗老。〗
缺牙除了和吃飯有關,常常也跟 #睡眠 以及 #呼吸 有很大的關聯。
2006 年義大利學者 Bucca 在『呼吸醫學』期刊中提到,大量缺牙會導致臉型變短、舌頭變大,進而增加睡覺時呼吸道阻塞的機率。
輕則 #打呼,重則導致 #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影響睡眠品質。
身體組織的缺氧,是百病的源頭,導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發生率增加,身體越來越虛弱。
更特別的是,身體缺氧也會造成 #牙齒的進一步破壞,變成負面循環,這我們之後再聊。
——
所以到底要怎麼老的優雅?
『好好吃飯、好好咀嚼、好好睡覺』,能讓我們下半輩子活得更自在。
很明顯的,#原生牙齒 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想保留上天給我們的原生牙齒,需要從幾個日常的小習慣做起:比如上一篇提到的 #有意識地避免白天磨牙。
還有接下來要提的
#原型食物飲食、
#心理壓力調適法、
#提升睡眠品質的睡前儀式、
#顳顎關節與咀嚼肌減壓、
#口腔酸性調控......等等。
(你想先知道哪一個呢?)
這些都是 #可以靠自己察覺的 預防口腔破壞好習慣。
每一個好習慣,都是為了讓我們的下半輩子可以優雅一點、自信一點、自在一點。
最好,還能少看幾次牙醫。你說是吧?
——
▶︎▷ #悦庭口腔功能修復團隊︎ ▶︎▷
你很怕看牙,但其實身為牙醫的我們,比你更怕看牙。
我們是一群牙醫師,在我們多年執業,經手上萬個案後,我們發現:
「#只需要一點點的習慣改變,#每個人都能少看幾十次牙醫」
然而卻沒有人整理這類資訊,於是我們成立了這個粉絲團。
讓我們一起為了『不看牙』而努力!
——
願你能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口腔健康,少看牙醫。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明明就沒有被嚇到,也沒發生什麼特別的事,但常常莫名感到心跳加速或不規則跳動,有時還會合併胸悶、頭暈,這樣心慌慌的感受是所謂的心悸嗎?立達診所周孫立醫師說明,心悸是指在普通、沒有特別注意的情況下,對自身心臟的搏動感覺到不舒適的一種自覺症狀。 心悸是什麼? 周孫立醫師解釋,心悸是一個概略的稱呼,發生...
血管阻塞怎麼通 在 筋肉媽媽 Facebook 八卦
【理所當然從來不存在】
本來今天想發上週育兒心得,但今天著實被高以翔的新聞震撼嚇到,也難過的哭了一段時間直到學生進來......我想是因為前陣子同樣不被認為是風險族群的筋肉爸爸,突然中風也差點離開我,觸動了難過的情緒點。
不到40歲,愛運動,外表健康帥氣,甚至剛做完健檢,卻突然離開了......這跟大眾認知的慢性健康風險族群差異很大。
我想,或許,接下來又會有人開始說:
「都是高強度運動害他過世的,不要做什麼高強度運動」
誠如當初筋肉爸爸中風後,許多人說:
「都說拿重量會中風吧!拿那麼重的啞鈴幹嘛?」
我不認為是運動讓高以翔過世;
我也不認為是運動讓筋肉爸爸中風;
運動這件事,只是讓隱藏了健康風險的身體,提早出現狀況,而不是導致身體出狀況的兇手。更多文獻報告,都證實了運動能夠預防慢性心血管疾病,甚至讓病後的身體更有康復的潛能。
讓人煩惱的是,有時候,身體隱藏的問題,是連健康檢查報告都檢查不出來的!!
例如:原本檢查報告什麼數字都正常,卻因為後續一直熬夜導致身體壓力大心跳變亂、血管收縮,剛好又有栓塞在血管內,就堵住了血管的某一個部分,阻塞在腦血管變成中風,塞在心臟血管變成了心肌梗塞。
又例如:健檢都健康,卻後續喝水喝很少,導致血液滲透壓變高(血液濃稠),無疑又為心血管造成了風險。
又或者:健檢項目若全都做,包含每個部位的核磁共振,這是一筆驚人的花費,但遺漏的某些項目可能就剛好忽略掉了健康的問題。
那怎麼辦呢……
如果健檢也無法保證你健康。
至少,
可以改變生活習慣吧!
很多時候,真正殺掉一個人的兇手,就是過勞與熬夜。
熬夜與高壓過勞,都會讓身體荷爾蒙亂掉,也就是讓『細胞與細胞之間的溝通』出現混亂與不明,於是身體運作就亂了!
之前筋肉爸爸中風時,許多身邊朋友了老公開始運動,有健康風險的也去看了醫生。前陣子我問朋友:「你們老公還有繼續運動嗎?」,結果朋友笑說:「有一搭沒一搭啊~~」
但知道嗎?
身體就只有一個!
這個精密的身體,一個螺絲壞了,要維持正常生活就很辛苦了;一個運動出差錯了,可能生命就終止了。
我們的生命,是何其的珍貴又脆弱!
你我都必須每天每刻的好好愛護身體!
現在的每一天,老實說我都活在恐懼中。
忽冷忽熱擔心老公感冒會引發其他身體問題;
天氣變冷擔心腦血管收縮會導致再次生病;
腦傷過要擔心他未來是否得帕金森氏症;
即使在恐懼中,我也還是只能努力讓生活更健康一點,去減少任何可能再危害健康的風險。
#要好好健檢
#要天天不熬夜早睡早起
#要吃好食原型食物計算宏量營養素
#要好好補充微量營養素
#要多做適合自己體能的運動
恐懼無法避免,但也因為恐懼,提醒我每一天要更珍惜能擁抱對方的日子。
#盼望你我都能更加愛惜身體過健康生活
#健康沒了什麼都沒了
#健康才是真正的財富
健康時,我們以為那是本來就理所當然擁有的。
生病時,才知道每天健康起床都是最大的幸福。
再大的紛擾煩惱,能健康活著都可以解決。
許多庸人自擾,都是擁有了太多,自尋煩惱。
血管阻塞怎麼通 在 筋肉媽媽 Facebook 八卦
【理所當然從來不存在】
本來今天想發上週育兒心得,但今天著實被高以翔的新聞震撼嚇到,也難過的哭了一段時間直到學生進來......我想是因為前陣子同樣不被認為是風險族群的筋肉爸爸,突然中風也差點離開我,觸動了難過的情緒點。
不到40歲,愛運動,外表健康帥氣,甚至剛做完健檢,卻突然離開了......這跟大眾認知的慢性健康風險族群差異很大。
我想,或許,接下來又會有人開始說:
「都是高強度運動害他過世的,不要做什麼高強度運動」
誠如當初筋肉爸爸中風後,許多人說:
「都說拿重量會中風吧!拿那麼重的啞鈴幹嘛?」
我不認為是運動讓高以翔過世;
我也不認為是運動讓筋肉爸爸中風;
運動這件事,只是讓隱藏了健康風險的身體,提早出現狀況,而不是導致身體出狀況的兇手。更多文獻報告,都證實了運動能夠預防慢性心血管疾病,甚至讓病後的身體更有康復的潛能。
讓人煩惱的是,有時候,身體隱藏的問題,是連健康檢查報告都檢查不出來的!!
例如:原本檢查報告什麼數字都正常,卻因為後續一直熬夜導致身體壓力大心跳變亂、血管收縮,剛好又有栓塞在血管內,就堵住了血管的某一個部分,阻塞在腦血管變成中風,塞在心臟血管變成了心肌梗塞。
又例如:健檢都健康,卻後續喝水喝很少,導致血液滲透壓變高(血液濃稠),無疑又為心血管造成了風險。
又或者:健檢項目若全都做,包含每個部位的核磁共振,這是一筆驚人的花費,但遺漏的某些項目可能就剛好忽略掉了健康的問題。
那怎麼辦呢……
如果健檢也無法保證你健康。
至少,
可以改變生活習慣吧!
很多時候,真正殺掉一個人的兇手,就是過勞與熬夜。
熬夜與高壓過勞,都會讓身體荷爾蒙亂掉,也就是讓『細胞與細胞之間的溝通』出現混亂與不明,於是身體運作就亂了!
之前筋肉爸爸中風時,許多身邊朋友了老公開始運動,有健康風險的也去看了醫生。前陣子我問朋友:「你們老公還有繼續運動嗎?」,結果朋友笑說:「有一搭沒一搭啊~~」
但知道嗎?
身體就只有一個!
這個精密的身體,一個螺絲壞了,要維持正常生活就很辛苦了;一個運動出差錯了,可能生命就終止了。
我們的生命,是何其的珍貴又脆弱!
你我都必須每天每刻的好好愛護身體!
現在的每一天,老實說我都活在恐懼中。
忽冷忽熱擔心老公感冒會引發其他身體問題;
天氣變冷擔心腦血管收縮會導致再次生病;
腦傷過要擔心他未來是否得帕金森氏症;
即使在恐懼中,我也還是只能努力讓生活更健康一點,去減少任何可能再危害健康的風險。
#要好好健檢
#要天天不熬夜早睡早起
#要吃好食原型食物計算宏量營養素
#要好好補充微量營養素
#要多做適合自己體能的運動
恐懼無法避免,但也因為恐懼,提醒我每一天要更珍惜能擁抱對方的日子。
#盼望你我都能更加愛惜身體過健康生活
#健康沒了什麼都沒了
#健康才是真正的財富
健康時,我們以為那是本來就理所當然擁有的。
生病時,才知道每天健康起床都是最大的幸福。
再大的紛擾煩惱,能健康活著都可以解決。
許多庸人自擾,都是擁有了太多,自尋煩惱。
血管阻塞怎麼通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明明就沒有被嚇到,也沒發生什麼特別的事,但常常莫名感到心跳加速或不規則跳動,有時還會合併胸悶、頭暈,這樣心慌慌的感受是所謂的心悸嗎?立達診所周孫立醫師說明,心悸是指在普通、沒有特別注意的情況下,對自身心臟的搏動感覺到不舒適的一種自覺症狀。
心悸是什麼?
周孫立醫師解釋,心悸是一個概略的稱呼,發生時我們會很明顯的感受到心臟跳動,而跳動的感覺遠大於平時能承受,例如:心跳加速、心臟搏動明顯、不規律等,甚至開始感到不舒服,同時可能還會合併手腳冰冷、手心冒汗、全身冒汗等症狀。
心悸發生時怎麼辦?
周孫立醫師表示,首先應先檢視自己的狀態及環境,如果在爬樓梯或是跑步等運動中發作,可以先試著停止當下的活動,最重要的是馬上休息。此外,也要保持所處環境的空氣流通,他說明,心臟的血液供應最需要的是充足的氧氣,因此一個通風良好的環境很重要。
當我們立刻休息,並確保環境通風,盡量將危險降至最低後,再規劃下一步該怎麼做,例如:去醫院就診或是其他的藥物處置。
心悸的原因?
周孫立醫師指出,造成心悸的原因有很多,分別為下列4種:
血管性因素
心臟中的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臟本身的傳導受影響。
代謝性因素
周孫立醫師指出,可能與我們身體的電解質有關,包括:鉀、鎂、鈣離子,造成心臟的傳導受到影響。
全身循環因素
可能因身體的水分攝取不足,導致脫水;又或是水分過量,導致肺部在與空氣做氧氣交換時出了問題,此時也會心悸。
飲食因素
可能與吃進太刺激的食物有關,例如:咖啡、酒精等都有可能。
有心悸症狀,需要做什麼檢查?
周孫立醫師說明,首先會先檢視心悸的成因,分別鑑別診斷。首先會從最容易致命的方面開始檢查,也就是上述提到的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問題。
因為冠狀動脈阻塞就會造成心肌梗塞,死亡率非常高,因此醫師會看心電圖,另外也會做一些冠狀動脈的檢查。
另外,也有24小時監測的儀器,檢視患者的心臟在一天的跳動中是否規律、完整;還是偶爾會出現一些惡性的、比較嚴重的心律不整。接下來就是比較容易做得到的,例如抽血,藉此檢測身體是否有代謝性或電解質的問題。
周孫立醫師強調,代謝性及電解質的問題不會在一般人身上發生,因此若是因心悸去做檢查,發現血管及24小時心電圖監測都沒事,但後來抽血卻發現某個電解質有問題,就要特別當心,因為這可能是某個器官造成的,例如腎臟、肝臟,不見得是心臟本身的問題。
心律不整的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
周孫立醫師回應,心律不整通常會看其程度及危險性,若是較危險、死亡風險高的,就會考慮用藥物介入治療。
電燒治療
然而,對於某些患者而言,藥物治療效果較差,周孫立醫師說明,此時就會用電燒的方式介入,會先檢查患者心臟上頭是否有神經過度增生、過度傳導或有些捷徑的產生,造成傳導異常,再用電燒的方式減少這樣過度興奮的神經活動。
周孫立醫師也說,當然如果評估危險性沒那麼高,也不見得要吃藥,但一定要去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可能的原因,例如:喜歡喝咖啡,又喝得很多很快,或喜歡抽菸,不愛喝水,甚至吸毒等。
心悸日常生活中如何改善?
周孫立醫師表示,若是短時間內發作的心悸,經過醫師評估也不願意藉由藥物或電燒等外力介入治療,則會建議患者心悸發作時平躺,並確保空氣流通。
此外,也建議可以做屈膝的動作,能增加流回心臟的血流量。周孫立醫師指出,當心臟有足夠的血液回流時,就能刺激心臟良好的收縮。
【精彩文章】
心跳忽快忽慢不得輕忽!心悸、心律不整該如何應對?|周孫立醫師|健康連線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63
【心臟、心悸相關影片】
每天手轉60圈,肩頸痛、自律神經失調一次解決!
https://youtu.be/pXxTloundCE
這些竟是心臟病徵兆,注意4件事遠離心臟病風險【健康連線/林謂文醫師】
https://youtu.be/rLmTVGgmhY4
飲食、保暖、冠狀動脈疾病,注意3件事遠離心因性猝死【健康連線/林謂文醫師】
https://youtu.be/hPABECFlsLc
【心悸、心律不整相關文章報你知】
心律不整怎麼辦?按3穴道減少心律不整、預防心悸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369
心悸怎麼辦?先釐清心悸13種可能原因病症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064
莫名心悸是心律失常!數手指操讓心臟永遠年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794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血管阻塞怎麼通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現今社會西化飲食盛行,隨著年紀增加,我們的血管會逐漸沉積很多垃圾,長久下來就容易積累成斑塊,如果不及時清理,斑塊愈來愈大,血管就會變得日益狹窄,影響供血。而若這個情況發生在頸動脈,就會造成 #頸動脈阻塞 !頸動脈阻塞程度超過5成時,就容易產生血栓,進而引發 #腦中風 。
立達診所周孫立醫師說明,頸動脈位於喉結(無論男女生)後方大約一指到一指半幅處,主要功能是供應大腦血流。雖然不是所有大腦血流都依靠頸動脈提供,但大部分腦部循環還是靠它協助。
頸動脈阻塞會有那些症狀?
針對頸動脈產生阻塞的原因,周孫立醫師回應,無論是頸動脈的管徑變小,造成血流變少;或因血管管徑局部變小,讓血流通過時產生渦流,並使得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被活化、啟動,進而產生血栓朝腦袋跑去,或直接在原地塞住,造成供應腦部的血流不足,都可能引發相關症狀。
周孫立醫師說明,頸動脈阻塞的症狀很多樣,從輕微到嚴重都有。
輕微症狀:
頭部脹痛
頭暈
注意力不集中
坐立難安
嚴重症狀:
#中風
半身癱瘓
無法說話
意識改變
至於頸動脈阻塞是否會遺傳?周孫立醫師說,頸動脈狹窄的問題是有可能遺傳的,與血管內皮生成的相關因子,以及血液品質、凝血功能是否良好,甚至我們血液的代謝機能等都有相關。
周孫立醫師舉例,很多人會問「高血脂症」會不會遺傳,答案是會的,而高血脂的問題也跟頸動脈是否狹窄、阻塞也有莫大關係。
頸動脈硬化如何治療?
頸動脈內皮刨除術
周孫立醫師舉例,若是今天有水管塞住,或藏汙納垢造成管徑變小,我們最直覺的方式就是「把它清乾淨」。而頸動脈也是相同,我們可透過頸動脈內皮的刨除手術,將管壁清理乾淨。
但血管畢竟與水管不同,假設今天手術是為了清除右側頸動脈,就要確保左側的頸動脈情況是較好的,也不能過度狹窄,能夠繼續維持腦部的血流供應。周醫師進一步解釋,因為進行手術的血管血流肯定很差,甚至幾乎沒有血流;也可能在清除過程中產生血栓,若是兩側血管都無法提供充足的血液給大腦時,對患者本身就會有風險。
周醫師也指出,患者本身的心肺功能也不能有太差,因為手術需要全身麻醉,若患者心肺功能也有問題,則可能導致心跳停止、心肺衰竭等狀況。
「這樣的手術可以有效避免日後再發生頸動脈狹窄的相關症狀,」周孫立醫師提及,手術成功率很高,甚至能夠降低五年後中風的機率,但相對地也得承擔較大的手術風險。
血管支架
另一個較新的方式則是裝設血管支架,利用氣球擴張術擴張血管後,就能在血管中放置支架,確保血流暢通,也能預防血栓的形成。周孫立醫師表示,相較需要全身麻醉的刨除術,這樣的手術方式風險小很多。
藥物治療
此外,有些患者的頸動脈狹窄程度沒有那麼嚴重,可能只有20%∼30%,周孫立醫師說,其實是可以不必透過手術處理,較輕微的症狀會先考慮用藥物治療,預防血栓形成及避免雜質再附著在血管壁上,避免阻塞愈來愈嚴重。
頸動脈硬化的患者,飲食該注意什麼?
少油少鹽少炸物
周孫立醫師表示,就跟平常在談論任何與健康相關的議題一樣,我們都會提到減少攝取油炸物,因為經過高溫油炸處理後,就容易產生自由基等有毒物質,都有可能攻擊我們身體的所有細胞或組織,若在血管內皮上就可能造成硬化、粥狀的動脈硬化,進一步造成血管狹窄、阻塞,更不用說可能造成惡性病變,引發癌症等等。
日常生活中也要限制鹽分的攝取量,周孫立醫師說明,吃下過多的鹽,就會導致血管外的空間有大量水分被吸引出來,此時除了會造成血管內的壓力增加,心臟、腎臟的負擔也會升高。
另外,周孫立醫師也提及,頸動脈同時也是感應器,能夠偵測血液濃度,若身體長期處在鹽分過多,導致血壓不穩定的狀況下,感應器有可能快速退化。此時當血壓變化,身體就會有一些不良的反射出現。
周孫立醫師提醒,不好的飲食對身體造成的傷害都是長期累積的,不會是急性傷害,因此若是不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長久下來對身體就會有很大的影響,都應該盡量避免。
【相關影音】
眼中風 前兆:眼前一黑、秒殺視力 治療:搶救黃金90分鐘【眼科醫師鐘珮禎/健康顧眼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nTJfv3XR3o
這些竟是心臟病徵兆,注意4件事遠離心臟病風險【健康連線/林謂文醫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LmTVGgmhY4
坐著踮腳踏步10秒鐘,血管年輕了就能遠離失智中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PRR24CvtHA
【相關文章】
走對了,血壓就穩了!院長教你踮踮腳尖降血壓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641
咳嗽太用力七年級男竟中風險癱!醫:3徵兆警覺中風危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6244
突然眩暈會是腦中風嗎?醫師:伴隨4大症狀要小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710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血管阻塞怎麼通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被稱作無形殺手的「心肌梗塞」一發作,彷彿在跟死神拔河!資深藝人馬如風、戎祥、茂伯、馬兆駿、小北百貨創辦人黃卜文、親民黨前立委馮定國等,皆因心肌梗塞而離世。
秋冬季節交替,因溫差大,像近日早晚較有涼意,中午較高溫,有時不注意,也可能會有心肌梗塞的風險。究竟為什麼會發生心肌梗塞?又該注意什麼?
周孫立醫師說明,通常造成心肌梗塞的原因是不會突然發生、出現的,大部分人都是因為長期不良的先天條件、不良的後天環境及不良的個人習慣造成的。
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
有高血脂、高血壓家族病史
周孫立醫師說,由於現今外在環境汙染等問題很多,就容易讓原來先天存在不良的體質,提早誘發問題,所以才會有漸趨年輕化的現象。若是發現自己的家族有相關心血管疾病的遺傳因子,就要特別注意。
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患者
代謝及血管功能失調也是導致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
慢性腎臟病
先天心臟功能不全
心臟傳導異常
腦血管疾病,或身體其他各處血管疾病
心肌梗塞有前兆嗎?
周孫立醫師指出,心肌梗塞從過去至今的死亡率都很高,原因就是表現出來的症狀都不太明顯或不太專一,最常見的症狀為「胸痛」,但也有很多患者是出現其他症狀,導致錯失警訊,因此延誤就醫。此外,在某些神經功能退化的人,尤其是老人家,甚至沒有症狀。
心肌梗塞症狀
胸痛(大部分)
肩膀痠痛
牙齒痛
胃痛
脖子痠痛
背痛
呼吸短促
未出現症狀
突發心肌梗塞怎麼辦?
心肌梗塞前兆並不明顯的狀況下,當發生時我們該如何應對?周孫立醫師回應,若發現自己沒來由的肩頸痠痛,此時千萬別輕忽,應即刻拿出血壓計量血壓,確認自己的血壓狀況是否與平時無異;也可測試自身脈搏,是否過快過慢或不規則,先用這樣簡單的方法,或身邊就有的儀器來檢視身體是否有異狀。
周孫立醫師強調,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症狀,若這些症狀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就應先找出最有可能致死的疾病,設想最緊急的情況來預防。
心肌梗塞如何治療?
心導管手術
周孫立醫師說明,若是冠狀動脈已嚴重阻塞到壞死的程度,此時唯一的做法就是做心導管手術。先用氣球擴張術將血管撐開,再置放支架,讓血液能夠恢復暢通,拯救剩餘的、還未壞死的心臟細胞,避免再惡化。
內科藥物治療
若是冠狀動脈阻塞還沒那麼嚴重,心肌細胞並沒有完全壞死,只是暫時性的缺血,此時可以考慮以內科藥物治療,溶解造成血管阻塞的血栓,預防進一步的阻塞,讓血液能夠持續供應心臟養分。
但周孫立醫師也說,若藥物治療狀況不佳、醫師評估患者未來還有可能再發缺血性心臟病,或缺血性心肌梗塞時,最後可能還是得置放支架。
慢性期預防:阿斯匹靈
除了緊急突發的心肌梗塞治療外,在日常亞急性或慢性期的預防,一般還是常用阿斯匹靈,或其餘控制血壓的藥物,以減少心臟負擔。
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如何預防?
少吃油、鹹、重口味
周孫立醫師表示,盡量避免食用高油、高鹽等身體不容易代謝的食物。可以適量吃點「蔥、薑、蒜」,能減少身體壞膽固醇的形成,減少堆積,還能增加代謝。
控制血壓
高血壓患者可用藥物控制;非高血壓患者或慣性吃藥的人,就用飲食控制,平日飲食盡量以蔬果為主。
有氧運動
周孫立醫師說明,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以有氧運動為主,除了能夠幫助身體代謝調和外,還能幫助維持交感神經的穩定度。根據WTO統計,一周若能有氧運動150分鐘以上的人,可降低2∼3倍因心血管疾病而導致的猝死。
【更多心血管相關影片】
心跳忽快忽慢不得輕忽!心悸、心律不整該如何應對?【周孫立醫師/健康連線】
https://youtu.be/329m7IN7EIU
造成糖尿病、動脈硬化,腸漏症絕對別吃...【錢政弘醫師/破解健康密碼】
https://youtu.be/cTEk8Bso1V4
糖尿病、高血壓都跟它有關:維生素D健康補充法【健康連線/江坤俊醫師】
https://youtu.be/zlyW4MoHic0
【心血管疾病文章報你知】
每天「踏步1分鐘+休息30秒」,1週後血管年輕9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9397
一天1杯清血果汁,血液變乾淨、跟三高說掰掰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459
美官方認可抗癌食物第一名!高血壓、低血壓都該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121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血管阻塞怎麼通 在 還能清通嗎?醫師一句突破盲點解答 不私藏冬季心血管保養3要點 的八卦
人體 血管 一旦 阻塞 了,還有機會像通水管一樣,恢復通暢嗎? 【醫分鐘快問快答】 #聯安診所心臟 血管 內科主任- #施奕仲醫師, ... ... <看更多>
血管阻塞怎麼通 在 打通血管阻塞,讓血管暢通無阻,血栓悄悄不見了! - YouTube 的八卦
膽固醇偏高並不是小事,血清膽固醇水平過高容易導致血管阻塞,並大大增加心臟病和動脈硬化的風險。膽固醇偏高的人,平時可以透過飲食習慣來降低血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