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圈出高舉的警棍]
法庭審訊有一個做法,就是當播放閉路電視或新聞片段舉證時,或以投射器展示地圖時,若去到關鍵畫面,控或辯方律師會以電腦技術把流動的影片定格,再就截圖盤問證人。例如問:「你當時身處哪一條街?」「你看不看到有東西掉在路上?」
隨着證人的答案,大狀會進一步追問那條街的地勢,或看到的物件是甚麼。然後,就會再要求證人在截圖上用電腦畫筆,把相關街道範圍、或物件圈出來清楚標示。每張截圖都會給予一個詳盡的證物編號,讓大家都清楚,以後容易翻查。
聽審到這裡,節奏往往會慢下來。因為法庭電腦系統操作緩慢,也需要技術人員協助。把視像紀錄回帶,定格,播放,有時過了頭,需要再回帶一次,逐格重播。證人拿起面前那枝觸感電腦筆,操作或不純熟,來來回回,畫錯了,需要delete再畫過,連那支筆用甚麼顏色也講究一番。
圈好了,雙方同意加上證物編號,又是一連串十餘個英文字母數字,由法庭人員朗讀出來,令原本法庭已經沉悶的氣氛,更加枯燥,庭上眾人忍不住呵欠連連。
沒有去過旁聽過的人是不會明白,若由時下年輕人在手機操作,「小畫家」的改圖工藝三十秒也可以搞定,在法庭裡如何耗費時光。
不過有時候,透過把直播鏡頭定格,再由大狀一步一步盤問證人,到了一個時刻,直播新聞片般上清晰可見之事,竟和證人的口供有明顯出入。此時,真相在那裡?是否有人張大眼講大話?那就成為法庭裡氣氛最令人情緒翻滾的時刻,席上眾人又會忍不住暗嘆:「嘩,乜咁都講得出口既?」那一些極罕時刻,又戲劇化得像在看大台電視劇的法庭戲一樣緊張,令人透不過氣來。
星期六頒下裁決和判詞的8.31灣仔暴動案,就曾經有過這麼一刻。8人被指去年8月31日約晚上八時在灣仔一帶參與暴動。其中,多條電視新聞直播片段拍攝到,第六被告18歲的速遞員簡家康被拘捕時情況。
其中,《有線新聞》當晚直播畫面清晰可見,五至六名防暴警員一湧而上,在行人路上上下揮動警棍,被告人當時就在行人路上被警員圍起,旁邊是鐵閘,被捕者無處可逃。另一條時間上稍後的《蘋果日報》片段則看到,被告已被制服於行人路上,面前地下有大攤鮮血。
代表第六被告的曾藹琪大律師,反覆盤問負責拘捕的警員4906。該警員的說法,和畫面明顯有落差,他說,自己一個人獨自上前制服被告,被告掙扎,而他只向其手臂打了兩下。曾大律師追問,畫面見到多個防暴警毆打第六被告,警員否認,連旁邊同僚一起上前舉棍的情況都說不知道。警員更一時指「不肯定片段裡的是我」,一時又說因為看不到正面,但又「相信那個是我」。
法庭裡大家都傻了眼。如何解釋第六被告人流下來的血?最匪而所思的是該警員承認,血是來自被告人的額頭。但至於血為何會流出,警員卻表示「不清楚為何被告額頭流血」。
更離奇是,直播片段裡見到五至六個防暴警同時一湧而上揮棍的畫面,這位負責拘捕的警員竟可以說:「無留意其他同事揮棍」,只堅稱自己打過被告手臂。辯方律師直接質問:「你打過被告個頭,所以佢流血。」警員表示沒有。
有一刻,辯方律師再問:「你們六個警察圍住一個人佢已經走唔到,然後戴住頭盔既防暴警員圍住佢『亂棍』毆打被告,你打過落佢頭度。」警員堅決表示:「我不同意係『亂棍』,我印像自己只係打佢手臂。」當時法庭裡眾人嘆氣,對警員回答感到嘩然。
令人難忘是,盤問過程中,曾大律師把相關的有線新聞直播畫面截圖定格了出來,時間器顯示在晚上7時58分50秒,主播王春媚在旁白,指防暴警察向銅鑼灣方向走,推進到修頓球場外。就在灣仔花旗銀行外,定格了在行人路上。
從截圖裡,可見最少五個防暴警察戴着的專用頭盔在晃動,每個頭盔上有螢光燈號,眾人一湧而上,漆黑之中,綠色螢光燈貼在光滑的黑色球型頭盔上閃閃發光。
這盞螢光綠色頭燈,按作供警員稱,原意是為讓同隊同袍即使走散了,也可以憑燈相認,今次反而成為了武力人手數目的佐證。
「請你圈起警察頭盔。」警員照做,一、二、三、四、五……。像幼稚園學童在學數目字,這位表示甚麼都不知道的警員,在截圖上圈出了多個頭盔,只有防暴警才配戴的專屬頭盔。
再播放下去,幾支黑色的棍狀物,在頭盔之間,快速高舉了又放下,商戶光管慘白的燈光,射在灰色捲閘上,出現了視覺反差。白與黑,明顯不過;光與影,對比磊落。轟一聲,透明的盾牌擋在記者眼前。旁白的王春媚也反應不過來:「見到防暴警察在嘗試……係制服示威者。」
少於一秒的影像,反覆逐格在法庭播放,平日直播一晃眼就錯過了的景像,時間在法庭的空間裡,像忽然拉長了,真相變得清晰可見。
曾大律師再請那位警員,那位認不得自己,不清楚同僚在幹甚麼,不肯定被捕者為何流血的警員,用筆再圈起那一支支揮動中的警棍。
「你看到警棍嗎?」庭內誰沒有看到?這位甚麼也不清楚甚麼也不記得甚麼也沒印像的警員,也只能說,「看到。」
「那你能用筆把高舉的警棍圈起來嗎?」忽然,法庭的安靜,工序的緩慢,反覆檢驗的沉悶,在那一個凝固的靜止時空之中,額外添了另一種意義。
空氣的聲音,警員舉起手用筆在電腦屏幕劃圈的動作,如此安靜,有一種莊嚴,如同剝洋葱的清脆,無聲勝有聲,那是真相展示於人前的聲音。畫面比說話更能說明事實。那警員,最後還是把數次高舉了又揮下去的警棍,標示了出來。
裁決判了下來,法官沈小民說得清晰:「從錄影片段可見,有五至六名防暴警員多次向第六被告揮動警棍,但警員回答辯方律師質詢時,不認自己曾以警棍擊打第六被告人頭部,而他亦不清楚其他同僚有否擊打第六被告人頭部,還強調自己沒有留意其他同事的行為。」
「經律師反覆提問,向證人指影片看見數名防暴警舉起警棍毃打一名人士,證人才回答他看見了警棍,但仍強調證實不了他們在擊打示威者……在六對一的情況下,本席相信專業警察絕對可以徒手制服第六被告人,不用出現流血場面。」
「警員被問及有否使用過分武力,明顯是在迴避。面對客觀的事實 — 錄影片段,他仍選擇不講真話,顯示警員不是一名誠實可靠證人。法庭無法確定他的證供那些是真、那些是假。」
一條直播新聞片段,少於一秒的畫面,凝固了的真實,說明了客觀的事實。那些是真、那些是假,一目了然。
最後,第六被告,與其餘7名被告的暴動罪,罪名不成立。
那些晃動不清的條狀黑影,在光滑的頭盔之間,在商戶燈箱的慘白光線之中,於冗長的檢控工序旅程裡,是如此清晰地留下了一個畫面,至今我仍清楚記得,法庭裡那一格截圖,成為了真相的無聲吶喊。
當晚有線直播片段可見:https://fb.watch/1upXrCJbHw/
圖為當日傍晚灣仔情況。
螢光燈英文 在 陳德政 Facebook 八卦
十年
(原文載於《小白兔通訊》2018年5月號)
這篇文章不是要談陳奕迅的那首歌,如果你是Eason的粉絲,請別往下讀。
閒雜人等都離場了嗎?好,我們繼續。
2018減10,是2008,那年的二月與三月,宛如地磁逆轉似的,一些過去大家覺得不太可能來台灣的樂團,開始絡繹不絕地、前赴後繼地出現,天空爆炸的前腳才走,崩世光景的後腳馬上又到了,兩者相差不到二十天。
會讀這本雜誌的人,應該不需要在這裡介紹誰是天空爆炸和崩世光景吧?我還是雞婆一下好了,前者的英文團名叫Explosions In The Sky,後者則是Broken Social Scene。
兩場演出都是小白兔主辦的,而兩團的專輯,在台灣也是由小白兔代理,這篇憶往的文章刊登在捲土重來的《小白兔通訊》,我感覺沒有比這更適合的發表地點。猶記得2008年初PTT的小白兔板接連公布兩場演出的訊息時,網友無不回應道:
這真是太神奇了!可以滿足我們下一個願望嗎?!
英文裡有一句話叫「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我寫這篇文章,不可能不提起(或是想起)我當時的女友,她是彼時小白兔唱片行的店長,我每天看著她回家後仍工作到很晚,雙眼盯著筆電,和兩團的經紀人聯絡這個、安排那個,就怕過程中有什麼環節沒搞對。實際上我並沒有幫到什麼忙,但確實是用很近的距離直擊了兩場至今依然清晰的夢。
那當然是夢,不會是別的。晚上,我們從市區搭上預先訂妥的小巴士,到桃園機場的入境大廳等待幾個手提樂器、背著大背包的搖滾漢子;帶他們上車後,在車上聽他們用豪邁的語言喜孜孜地點評著映入眼簾的一景一物:台灣高速公路兩側特有的特別醜陋的T霸、小巴上的螢光燈泡和卡拉OK、台北街頭衝鋒陷陣的摩托車隊。
進城後,帶他們到同一家旅館check-in,再帶他們到旅館附近不同的餐廳用晚餐 — 金牌啤酒加冰塊、筷子要怎麼用呢?你們時差調好了嗎?請問國語的「謝謝」要怎麼說?
從餐廳散步回旅館,途中遇見幾個眼尖的樂迷(天啊!是朱凱文耶!),在大廳向他們say goodbye,約好明天去The Wall試音的時間。午夜時分,我騎著那輛至今仍在騎的橘色機車載她回我們的公寓,我倆會在心裡回溯著從機場開始發生的種種,一邊期待著明天和他們相見。
睡前會有一個扎實的念頭滑入我的腦海:Explosions In The Sky(或Broken Social Scene)那一夥人此刻就住在離我們騎車只要十分鐘的地方,明天醒來我們又可以很快地見到他們了。照例,臥房裡的睡前音樂是那首〈First Breath After Coma〉,而起床音樂又是〈It’s All Gonna Break〉。
2008,極有可能是我認真做一個搖滾青年的最後一年,當時那樣純真、義無反顧地在乎一個搖滾樂隊的心態,我後來是沒有辦法再重製了。兩團離開台北的清晨,我們到旅館門口送他們上小巴,騎回家的途中,我們都會捨不得地哭。
有的時刻,你內心知道那就是「最後一次」了,最後一次看見誰,最後一次一起和誰做了什麼事,最後一次說再見。
天空爆炸和崩世光景後來又各自來過台灣一次,我都沒有再去看了,為什麼呢?原因我也說不清楚。我當然也沒有再去接機、送機、和他們打撞球、逛師大夜市、吃熱炒、到路邊買咖啡、聚在路燈下抽菸,或在The Wall裡被兇兇的蚊子叮。
有些時刻,停在某處也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往未來延伸。人生本來就是一個loop,我們的生活經驗並不是線性的,時間、感情、輕重、緩急、哪一張專輯在哪一張專輯之前、哪一場演出又在哪一場演出之後。
Thom Yorke說不定今夜仍在基隆路的郵筒前像個流浪漢一樣漫步著呢。
一年、十年、一百年,愛上、解離、又愛上,世間沒有一件事是線性的,it’s all gonna brea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sA_t9cty-I
雜誌翻拍 by 李盈霞 Sia Sia Lee
#小白兔通訊 #天空爆炸 #崩世光景
螢光燈英文 在 淳貿天然水晶-BLANCO CRYSTAL- Facebook 八卦
螢石矽鋅礦
英文名稱:Willemite 中文名稱:矽鋅礦
化學式:Zn2SiO4 晶系:六方晶系,三角菱面體族
硬度:5~6 比重:3.9~4.3
折射率:1.691~1.719 代表產地:美國紐澤西Sussex, Franklin,比利時,格陵蘭,剛果等。
特性:
為沸石類(Zeolite Group)之一,晶體呈現細長或粗柱狀結晶性,有底軸面解理,斷口呈現參差狀,在螢光燈下呈現強烈反映。經常會與方解石,薔薇輝石,紅鋅礦,鋅鐵間晶石等等共星。
注意:硬度低,請小心各種刮傷,請勿用海鹽水浸泡消磁。
靈性功能:
1. 螢石與矽鋅礦共生礦,這種特殊的共生性質,提供了一種「歡迎」「邀約」的特性,尤其對那些即將展開靈性之旅,追求自己性靈方面成長的朋友,尤其有激勵作用。
2. 有種「啟發」作用,可以幫助修行人開啟對存在的不同「層面」(Planes of Existence)認知,且能排除修行路上的各種阻撓障礙。
3. 螢石矽鋅礦可減輕肉體的凝重感覺,袪除物質層面的壓迫感,而更能體會來自不同次元所傳遞的訊息。
4. 螢石矽鋅礦有「靈魂之鏡」美稱,可助人脫離肉身,超然的看待自我。以一種不帶批判的超然角度,完整地看待並接受全然的我。促進一個人靈性的成長,直到開悟。
5. 矽鋅礦還能加強一個人的耐心與毅力,面對人生、事業的各種挑戰,能夠不屈不撓,忍辱負重,共體時艱,奮力去達成人生目標。
6. 能夠經常在靜心時凝視在螢光燈照耀下的螢石矽鋅礦,可以有助於打開心靈的不同視野,有可能可以切換不同頻率,接受不同次元訊息的傳遞。
http://www.blancoage.com/search/search.php?Action=Search&skey=%E8%9E%A2%E7%9F%B3%E7%9F%BD%E9%8B%85%E7%A4%A6&gprice_from=&gprice_to=&bid=0&SearchallSub=1&Brand=&Submit=%E9%80%81%E5%87%BA%E6%9F%A5%E8%A9%A2
螢光燈英文 在 日光燈英文-在PTT/MOBILE01上推薦與議題-2022-03(持續更新) 的八卦
搜尋日光燈英文相關結果都幫你找好了 · fluorescent lamp - 日光燈-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 日光燈英文,sunlight lamp中文,電機工程- 三度漢語網 · 日光燈英文怎麼說- ... ... <看更多>
螢光燈英文 在 日光燈英文-在PTT/MOBILE01上推薦與議題-2022-03(持續更新) 的八卦
搜尋日光燈英文相關結果都幫你找好了 · fluorescent lamp - 日光燈-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 日光燈英文,sunlight lamp中文,電機工程- 三度漢語網 · 日光燈英文怎麼說-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