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黨派出的市長候選人都是這等貨色?】
文:李雨蓁 Lí Ú-chin
被民意唾棄的「被罷免人」韓國瑜,今晚將回到高雄,推薦李眉蓁為他的繼任人選。
很多高雄人都很好奇,為何中國黨在高雄,只剩下這樣的貨色能競選市長?
言必稱庶民的韓國瑜,當然不是「菁英」,但頂多是「墅民、土豪」,而不是「庶民」,他象徵了黃復興黨部與數股非主流利益的合流。然而在中國黨打倒在高雄執政二十年的民進黨,爽的要死的時候,背後顯示出來的警訊,卻是中國黨人才培養系統的徹底崩潰。因而在韓國瑜被罷免後,只能推出學歷造假,連話都講不清楚的二流派系政二代李眉蓁。
全台第二大黨,把高雄人藐視到這種程度,恐怕連在地的一些中國黨支持者都不一定能接受。
這篇文章又是一篇長文,但若你是「解嚴後」一代,我們邀請你花點時間,了解中國黨是怎樣在高雄政治佈局,怎樣培養地方到中央的行政人才,卻佈局佈到全盤敗退,連在地市長的人選都派不出來;又是怎樣不得先用叛將,再被一個養出大批親衛軍的黃復興鐵藍+雲林土豪挾持的?
#省轄市時代的派系政治
這個故事當然很長,最關鍵的那年,還是1979年。
當年7月1日,高雄升格院轄市,資源變多同時,其實很重要的就是「#再也不用選高雄市長了」,每一屆市長,從此都會由中國國民黨直接指派,在選舉制度改變前永無政黨輪替可能。這招,在台北升格時中國黨已經嚐過甜頭。中國黨在台北市長的選戰中,先是意外輸給黨外的高玉樹,好不容易做票贏回來,卻又被美國警告首都市長作票試試看而再輸。在台北升格後,終於可以無後顧之憂,任意的安插自己人。
在1979年以前,高雄市長大致上是派系輪替的格局,由於高雄是1920年代後才快速成長的移民城市,因此在早期,高雄的地方政治由外縣市移民基於同鄉情誼產生的派系維繫,大致分為澎湖派、台南派,和本地政治家族三大勢力。
在實施地方自治後,第一、二任市長謝掙強是澎湖派,第三任市長陳武璋是台南派,但在陳武璋任內,由於十全路開闢工程、愛河原木浸泡等案圖利岳父,而被議員巫義德發動高雄史上的第一次市長罷免,但中國黨動用國家機器,硬是透過威脅利誘,讓已經連署罷免的市民紛紛放棄,巫義德也被列為重點觀察名單,但他仍然繼續爭取「真普選」(國會改選)而被警備總部以「中(華民)國版國安法」逮捕,判處十年徒刑,顯示雖有選舉,但沒有人民表達政治理念的空間。
然而,中國黨也發現陳武璋的施政引發眾怒,因而第四任市長提名本地派的陳啟川參選,並連任到第五屆。陳啟川家族實力、名望都足夠,震得住各方,但在他卸任時,中國黨因再次提名過了風頭的台南派陳武璋,引發認為應「派系輪替」的澎湖派不滿,導致中國黨分裂,雖然在選戰過程,中國黨不斷打壓政敵,黨外的楊金虎(也是台南出身)仍意外當選第六屆市長,成為第一位非中國黨籍市長,亦是戰後學歷最高(台大醫科,日本醫科大、南洋大學博士)的市長。
不過,楊金虎並非堅持民主改革的堅定反對派,在中國黨統治的環境下,也受到「中央」種種政治干擾,不得不妥協求生,在任內將壽山和愛河改名「萬壽山」與「仁愛河」來諂媚蔣介石,但又涉及市府顧問洪劍鋒「賣官鬻爵」案,詳情如何雖不得而知,但結果就是楊金虎一屆任期結束就被收押,官司纏訟17年,至死都未定案。
1973年,中國黨提名本地出身,政商雙棲的前市議會議長王玉雲競選,擊敗已退黨的「澎湖派」謝掙強成為第七屆市長,這顯示了兩點:
一、派系與中國黨的結合大抵只出於利益,而若得到黨的加持,一對一廝殺大致都能獲勝。
二、到了1970年代後,高雄成為人口近百萬的工商大城,早期同鄉移民的「人親土親」影響力漸漸減弱,地方的家族取而成為政壇要角。
有趣的是,王玉雲原本僅小學(公學校)畢業就出社會發展,但擔任議長後,竟然取得「日本產能短大工商管理系」學位,引起對手謝掙強質疑。謝掙強敗選後還一狀將王玉雲告上法院,控告偽造文書(學歷),並向庭上表示,如果王玉雲能從頭到尾把26個英文字母寫完,他就不姓謝,改姓王。當然,在當時的環境下,揭發中國黨籍的政治人物偽造學歷還是不了了之,眉蓁若活在當時可能會很羨慕吧!
#官派時期
在王玉雲連任第八屆高雄市長就任期間,高雄升格直轄市,「高雄市長」這個職缺在升格後,與台灣省長、台北市長並列,成為層級最高的地方行政首長職位。由於中央部會官僚和行政首長政務性質仍有不小差異,因此當時黨國想培養的重點對象,大多要經歷「院級地方首長」歷練。但對中國黨來說,高雄在他們眼中最低下,因此也成為一個「入門級」職務。
在高雄升格院轄市之前,中國國民黨的選舉要擺平各方不同的派系勢力,還要抗衡黨外逆襲,升格之後就沒這種煩惱,因而王玉雲當完任期後,中國黨不再讓地方派系出任市長,在院轄市官派時期,前後共指派四位市長,分別是楊金欉、許水德、蘇南成和吳敦義接掌高雄,其中楊金欉和許水德卸任便升任台北市長。以下我們就簡單介紹為何是這四位。
楊金欉是「台電幫」出身,典型的「技術官僚」,他能獲派素無淵源的高雄市,是因為擔任行政院長的老長官孫運璿力挺。楊金欉剛進台電時,被派到水力發電廠,就曾讓前來孫運璿留下好印象。因在台電表現優異並曾赴沙烏地阿拉伯擔任技術團團長,1978年在台電協理任內被拔擢擔任台灣省建設廳長,又以黑馬之姿出任高雄市長。但僅做不到一年就「升任」台北市長,是史上任期最短高雄市長,看來只是來高雄過水,但孫運璿中風後,楊金欉身體亦有狀況,政治道路最高止於台北市長。
接下來三位,許水德、蘇南成、吳敦義則是延續蔣經國「催台青」風潮下,逐漸成為中國黨主流的「本土藍」地方政治菁英。
在1970年代,中國黨政權在長期堅持僵化與脫離現實的外交政策下,最終走進死巷,退出聯合國,也和美國漸行漸遠。當時蔣介石的生命已如風中殘燭,稍微務實一點的中國黨人也都知道「反攻大陸」無望,自己的命運和他們佔領的這個島嶼再也分不開,於是實際領導人蔣經國,在1973年掌握大權後,一面繼續鎮壓反對運動,一面把把中國黨加入本土化的成分,推動了「催台青」政策,提拔台灣籍的官僚進入政府較高層位置,讓台灣菁英有支持政府的誘因。
在蔣經國統治下,台灣人能做到最大的實權行政長官職位是「台灣省長」,而在內閣裡面只能做到「內政部長」,而與外交、國防無緣。這隱含著你們台灣人跟英國統治下的印度、馬來人一樣,地方可以給你們族人「自治」,提拔你進中央政府已經是極大恩惠,但我們「中華民國」的法統還不能直接給你。至於打破這點的人叫李登輝,其政治手腕實在無人能及。
1931年生的許水德,教育界出身,歷任高雄市、屏東縣、台灣省教育,社會等公職,在王玉雲任內擔任市府秘書長,自創「水車哲學」,認為現實與理想要兼顧,屬於處事圓融之官僚,卸任後出任台北市長。
1936年生的蘇南成,曾退出中國黨,在1977年參選台南市長當選,其貼近民眾,舉辦活動,大興土木的風格,已是嫻熟於選舉的一號人物,當選後被蔣經國再度「收編」回到中國黨,於1985年空降高雄,任期中和地方家族派系為主的議會頗多摩擦,在1990年卸任後轉任國策顧問,侯任國大代表與議長。
接下來這位,大家就很熟悉了,他是年輕許多,1948年出生的吳敦義。
台大畢業,由中國時報記者從政,歷任台北市議員,南投縣長,當時是中國黨培養的新生代政治人物,成為末代官派市長,他和議會的關係稍微圓融,也順利當選第一屆民選市長,然而,吳敦義任內市政格局突破不大,無法解決市民關切的交通、環境等議題,而在1998年敗選。
吳敦義在1998年的敗選,以及接下來2000年中國黨失去政權,李登輝被趕出黨內,讓中國國民黨地方的發展,從此走上另一條道路。
最大的直接影響,就是中國黨差不多忘了有高雄這個地方。
#後李時代的地方崩潰
在後李登輝時代的中國黨,黨內保守勢力復辟,排擠所謂本土藍,先是造成一波親李登輝人士出走,仍有強大勢力的黃復興黨部等死硬組織,從此對「台籍人士」充滿戒心,並將中國黨路線帶向極端化,在李登輝之後,20年間,竟然沒有所謂「本省人」再度代表中國黨參選總統!
當「高雄市長」不再是個可以培養領導人的方便空缺,而天龍人也不願意「下」高雄深蹲打辛苦選戰,中國國民黨在吳敦義的副市長黃俊英兩戰皆墨後,只能再次由派系中擇人出戰高雄市長。
然而,在長期地方勢力缺乏向上發展機會的狀況下,地方派系以佔領議會,鞏固地盤為優先,在高雄經濟快速發展的年代,幾大家族紛紛跨足地產、金融等多元產業,形成政商複合集團,既然中國黨殖民體系不容許本土派進入層峰,那對政二代而言,守護家族的地方利益,就比起政治上的專業更加重要。
再者,由於中國黨既失去地方執政權,又不願意從頭培養專業素人參政,在沒有一套世代交替的遊戲規則下,地方黨部放任小諸侯政治分贓,割據一方,卻又沒有一個明顯霸主。在金權政治影響下,2002朱安雄議長賄選案中,許多家族雖被牽連其中,包含李眉蓁父親在內,但都隨即派出妻子兒女出馬競選,更令年輕一代選民感到厭惡。
因此,當中國黨要從地方政治人物中挑選市長候選人,不是自己有案底、就是家族或樁腳涉案,就算我們看本人就好,這些地方議員的學經歷或談吐,大多一看就是靠爸才有辦法從政的。
在2010年黃昭順慘敗,首次落居第三後,中國國民黨迫於無奈,只能在2014年啟用叛將楊秋興出戰。可以看出,在韓國瑜出現之前,中國黨地方人才庫已經山窮水盡。
#中國黨引狼入室
韓國瑜的背景特別之處,是作為黃復興鐵桿深藍出身,但又娶了雲林地方砂石派系的女兒,成為中國黨「外省權貴」和「本省派系」的匯流,因而能調動許多高雄境外資源參與選戰。
但在韓國瑜靠著矇混詐騙的風格獲勝後,沈溺在勝選中的中國國瑜黨,不知耕耘地方,治理能力一塌糊塗,把高雄當墊腳石落跑,惹惱93萬高雄人,進而將他罷免成功。
韓國瑜任內,其實也沒有培養任何人才,一幫挺韓市議員在議會荒腔走板的護航,一下唱歌,一下追蹤器,當主子被罷免後,要從這其中挑人出戰,還真是不容易的任務。
因此,我們就看到李眉蓁,一個二流政治家族,講話講不清楚,比韓國瑜還草包的地方政客,竟然雀屏中選。在短短一個多月的選戰中,鬧出申辦已經截止的亞運與世大運,用抖音拍片侵權,發明丹丹沒有的食物,論文整本抄襲還不誠懇道歉,主張全民種甘蔗釀蘭姆酒,全市引海水沖馬桶.......除了給予市民一些樂趣外,只是讓中國黨難堪而已。
中國黨在高雄提名這些人選,等於在羞辱全部高雄市民。
事實證明,中國國民黨永遠沒有下限,而且從來都輸得不夠慘。明天再一次出門投票教訓中國黨,讓他們連陳其邁的1/3票數都拿不到,早早瓦解進入墳墓,才是唯一正途。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9萬的網紅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超詳解!無敵好吃的巧克力布朗尼 作法!!best brownie recipe 有字幕記得打開喔! 新增 中文簡體字幕/ 英文字幕 English subtitle 有關材料的分組: 材料A組:粉類 低筋麵粉130克 可可粉 30克 鹽巴 1克 泡打粉 1-2克 材料B組:糖跟雞蛋組 三溫糖...
蘭姆酒英文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市長政策最終對決:城市好過日podcast第13集】
#分享給高雄人一同投票實踐民主
離市長投票開始只有不到60小時了。2018年,好過日認真製作市長政策辯論對比,結論是「#陳其邁講政策,#韓國瑜話唬爛」,結果至少在當選人韓國瑜部分,一語成讖,分析完全命中。
這次,我們仍然用心比對各候選人提出的不同政策,呈現給大家比較。
我們之前已經分析過了 #產業(podcast第12集)、#國家定位、#區域治理、#大眾運輸、#大港開唱...等熱門議題的態度。在這集中,主持人會盡量把各候選人的政策要點與差異處整理出來,並針對一些爭議話題與政策名詞,包含海水沖馬桶、統籌分配款、TOD、MaaS......進一步說明。
簡單來說:
#產業:
陳其邁銜接中美貿易戰與科技供應鏈重組脈絡,推動橋頭科為主的南部科技走廊、高階製造中心、設置新創園區助青創、加速亞灣經貿數位發展、引進文策院、設計院進駐高雄來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吳益政認為蓋科學園區已是舊思維,希望產業與有機農業共存,發行高雄幣促進在地經濟,直接補助設計人才進駐閒置空間來媒合製造業升級。
李眉蓁表示當選後要先「界定何謂旗艦產業」,很有可能種甘蔗釀蘭姆酒會是她的首選。
#交通:
陳其邁和吳益政都支持輕軌與捷運建設和接駁配套,但陳其邁更強調以TOD精神,場站開發結合商圈、社宅、運動中心的模式,並透過數位工具來進行運具整合(MaaS),吳益政則希望引進豐富的共享交通提供不同接駁工具。李眉蓁除了念念建設名稱外,論述極為薄弱。
#財政:
陳其邁說明,在蔡英文上台後,高雄在一般補助與專案補助款方面獲得投資遠較馬政府時期多,例如勞健保補助增加173億,2017-2020Q1中央補助達1759億,包含多項重大投資,他認為,改善高雄財政不能只依賴統籌分配稅款,希望爭取中央更多預算資源,和地方通力合作,促進城市發展、產業轉型,帶動商機。
吳益政認為,馬政府時代積欠高雄少撥給的818億統籌分配款,不該怪中國黨,應該由蔡英文、蘇貞昌和陳其邁負責。他希望進一步修改財政收支劃分法,讓高雄獲得更多補助。並認為分配公式修正後台北分配款是否減少並不是重點。李眉蓁贊成開源節流,增加高雄稅收,但內容並不明確。
#環境與防災:
針對環團需求,三位候選人原則上均同意,陳其邁表示要建立定期「空氣污染防止會議」並與台大公衛學院合作進行大林蒲等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吳益政則額外提出要設定「每年減碳行程進度表」,以監測政府的工作成效,並開徵燃煤税,來補助環保產業。李眉蓁則要在5年內超英趕美,領先全球達成「淨零碳排」,但並無說明減煤以外的配套措施。
陳其邁另外強調「全流域治水」,並透過大數據建立系統性防災能力,吳益政強調要取用「伏流水」,而李眉蓁則表示要「用海水沖馬桶」來增加水資源。
#教育社福:
教育方面,陳其邁表示要廢除滿天星計畫(每人補助60-90萬元出國一年之計畫),將經費用於「數位拉近城鄉」、技職教育等,並同時推動「多語學習語母語教育」,吳益政表示「全力支持滿天星計畫」,認為公務人員在職期間,再教育也非常重要。李眉蓁則強調,絕對會延續韓國瑜推動的滿天星計畫。
社福方面,陳其邁表示,將增加長照據點與能力,並讓非營利幼兒園,教保中心,前瞻幼稚園建設,社區關懷據點加倍。吳益政表示要善用閒置空間做長照,並增加公托、公幼,希望中籤率一半以上甚至免抽籤,李眉蓁則強調「托幼、校安、顧長輩」與青銀共居。
#看完政策務必出門投票
更多比較內容,請參考圖卡,以及podcast中的進一步分析:陳其邁延續過去規劃詳盡的基本功,並連結到國家戰略,跨域發展,從大到小都有很高的可行性。吳益政主要政見部分延續了過去強調永續綠能發展的理念,選戰中大部分心力卻放在抨擊民進黨中央不給錢,而沒有時間把自己政策的細節與可行性論述更完整,較為可惜。至於李眉蓁繼承韓國瑜路線,就是降級版的草包,可稱為「#草包中的草包」。
最後還是要強調,8月15日一定要出來投票,才能改變高雄的未來!
#podcast連結請見留言(上傳中):
Ep.11:回顧2018年政策辯論
Ep.12:市長補選產業政策
Ep.13:交通、財政、環境、社福教育、文化政策
蘭姆酒英文 在 奧地利寶盒 Facebook 八卦
台灣黑糖 酥頂葡萄乾司康_無蛋司康食譜
收納台灣黑糖所有深藏的層次與焦香的甘美。
台灣黑糖 酥頂葡萄乾司康,也酥美,也潤澤,鬆香滿滿,風味滿滿。
◼︎ ◼︎ ◼︎
・大烤盤: 鋪烘焙紙。
・烘焙溫度: 上下溫,190°C。旋風功能,170°C
・烘焙時間: 18~20分鐘
・製作7~8個壓模成形的圓形司康
* 全程手動方式完成 *
◼︎ ◼︎ ◼︎
【台灣黑糖 酥頂葡萄乾司康 食材】
(以食材使用順序列出,奶油是冷藏溫度)
◎ 司康
葡萄乾: 80g
蘭姆酒: 1小匙
冷開水: 1小匙
• 中筋麵粉: 150g
• 黑麥麵粉, Rye flour: 30g
• 泡打粉: 1 ¼小匙
• 鹽: ¼小匙
• 台灣黑糖: 40g
• 無鹽奶油: 35g
• 全脂鮮奶: 85~100g
◎ 司康頂_烘焙前
• 全脂鮮奶: 1小匙
• 剩下的司康麵團: 約20~25g
• 黃糖或是二砂糖: 2小匙
◎ 司康頂_烘焙後
• 糖粉: 適量
~~ 使用烘焙專用量匙,平匙為正確份量 ~~
◼︎ ◼︎ ◼︎
【台灣黑糖 酥頂葡萄乾司康 製作步驟】
* 全程手動操作。
~ 溫浸蘭姆酒葡萄乾
◼︎ 溫水沖洗~ 葡萄乾放在篩子上,用流動的溫水沖洗,讓葡萄乾略微展開。加入蘭姆酒與冷開水。
◼︎ 微波爐加溫~ 速度較快的方法是使用微波爐加溫,以低功率微溫加熱,以15~20秒間隔,取出翻拌讓葡萄乾均勻吸收水份並完全展開。完全冷卻後再使用。
◎ 司康
~ 司康製作
1.)所有乾性食材過篩後加入黑糖~ 低筋麵粉 + 黑麥麵粉 + 泡打粉 + 鹽,混合與過篩後,再加入黑糖混合均勻。
2.)手搓奶油~ 加入奶油後,將奶油與乾性食材用手搓成粗砂狀。
3.)加入酒漬葡萄乾~ 加入後,用叉子略微混合。葡萄乾要瀝乾與冷卻後再使用。
4.)加入鮮奶~ 用叉子將所有食材拌合,完成時會成質地不均勻的小團塊狀。
5.)翻折+整形+切割~ 以刮板協助麵團進行翻與折動作。麵團經過翻折疊步驟後,輕輕壓平,使用直徑5公分的壓模切割成塊,可製作約7~8個司康。
保留剩下約20公克的司康麵團做酥頂用。放入鋪好烤紙的烤盤上,中間留下間距。
**TIP:這個司康麵團不黏手。如司康麵團的質地較乾,可加入少許鮮奶調節。**
◎ 司康頂_烘焙前
1.)刷鮮奶~在司康頂部刷上鮮奶兩次。
2.)裝飾酥頂~ 剩下的司康麵團先捏碎成小塊狀,加入黃糖後混合。將酥頂撒在司康頂部,稍微輕壓一下固定。
3.)完成後,入爐烘焙。
◼︎ ◼︎ ◼︎
【酥餅烘焙】
◦ 烘焙溫度: 上下溫,190°C。旋風功能,170C。
◦ 烘焙時間: 18~20分鐘 *依司康實際大小與厚度調整。
◦ 烘焙位置: 大烤盤鋪烘焙紙,烤箱中層。
◦ 直到司康上色均勻。台灣黑糖非常容易上色。
◦ 出爐後,司康留在烤盤上約5分鐘後,再移往網架上。
◎ 司康頂_烘焙後
烘焙後,撒上糖粉。
台灣黑糖 酥頂葡萄乾司康適合溫熱時享受。
搭配果醬,蜂蜜,凝脂奶油 Clotted cream,是傳統享受司康的方式。也可嘗試將果醬或楓糖拌入優格或是奶油乳酪的搭配。
◼︎ ◼︎ ◼︎
【寶盒筆記】
*
黑麥,英文:Rye,又稱為裸麥,略酸並微帶苦味;黑麥所磨成的黑麥麵粉色澤明顯的比小麥麵粉深。
*
黑麥麵粉風味獨具,沒有任何麵粉能夠完全取代黑麥麵粉的特殊性。以整粒小麥研磨的全麥麵粉是替代黑麥麵粉的最佳選擇。
*
或是完全以低筋麵粉或中筋麵粉製作。完全使用小麥麵粉時,所需液態食材份量略有不同,建議不要一次倒入所有鮮奶,應觀察麵團的乾濕度後調整。
*
葡萄乾可以使用其他家裡有的乾果,例如杏桃乾,椰棗,蔓越梅,無花果⋯⋯等。乾果在使用前建議先浸漬或浸泡展開。
*
切割司康不一定要用壓模。用刀切割成塊,也是種呈現的方法。
*
◼︎ ◼︎ ◼︎ ◼︎ ◼︎
~ 無論計劃換什麼,無論怎麼換。請按照自己的想法實驗與驗證。~
◼︎ ◼︎ ◼︎ ◼︎ ◼︎
#台灣黑糖酥頂葡萄乾司康
#奧地利寶盒家庭烘焙食譜
#無雞蛋司康烘焙食譜
◼︎ ◼︎ ◼︎ ◼︎ ◼︎
蘭姆酒英文 在 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 Youtube 的評價
超詳解!無敵好吃的巧克力布朗尼 作法!!best brownie recipe
有字幕記得打開喔! 新增 中文簡體字幕/ 英文字幕
English subtitle
有關材料的分組:
材料A組:粉類
低筋麵粉130克
可可粉 30克
鹽巴 1克
泡打粉 1-2克
材料B組:糖跟雞蛋組
三溫糖 80-100克(隨個人調整)
常溫雞蛋三顆
這個甜度比較低,適合不愛甜的人喔!
*(其實布朗尼是一款重巧克力、重甜味的甜點,但是我自己很不喜歡吃甜食,調整成自己喜歡的口感跟甜度,喜歡甜一點的人,可以加到180克的糖喔!)
材料C組:隔水融化組
調溫苦甜巧克力 240克
無鹽奶油 120克
材料D組:配料組
核桃200克(可以隨喜好做調整喔!)
蘭姆酒40cc
#巧克力布朗尼 #巧克力 #布朗尼 #甜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xMW9UwI-kI/hqdefault.jpg)
蘭姆酒英文 在 MASA's Cooking ABC Youtube 的評價
今年跟大家分享巧克力風味的草莓蛋糕
雖然流程不少 真的值得做!
非常有成就感。
自己做的蛋糕特別好吃喔~!(๑˃̵ᴗ˂̵)و
聖誕節-巧克力草莓蛋糕/チョコレートのショートケーキ
巧克力草莓蛋糕
チョコレートショートケーキ
[可可海綿蛋糕]
~模型~(15cm/6″)
雞蛋 Egg—3個
砂糖 Sugar—80g
低筋麵粉 Cake Flour—85g
可可粉 Cocoa powder—8g
奶油 Butter—30g
[Syrup/糖水]
砂糖 Sugar—30g
水 Water—30cc
蘭姆酒 Dark rum—少許
巧克力 Chocolate—80g
鮮奶油 Whipping cream—80g
鮮奶油 Whipping cream—300g
砂糖 Sugar—15g
草莓 Strawberry—10~12個
糖黺 Icing sugar—少許
*如果可以的話請幫我翻譯英文字幕~!m( _ _ )m 謝謝..
*Contribution for texting 中文&English caption is much appreciated!
◎MASA ABC翻譯/Caption Editing Platform: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r90FXGOO8nAE9B6FAUeTNA&tab=2
-------------------------------------------------------------------
*MASAのYoutube頻道(高畫質):🍅http://www.youtube.com/masaabc1
*MAS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asa.abc
*Instagram:Instagram.com/masa_cookingram
*食譜書:📘www.masa.tw/masas-book
*沙拉油:泰山均衡369健康調合油 TAISUN 369 Blend Oil
*砧板:W2 WOOD X WORK
*鍋具:BEKA Kitchen Roc晶石鍋系列 26cm 單柄平底鍋
*鍋具:BEKA Energy 黑鑽陶瓷健康鍋 單柄平底鍋
*鍋具:THERMOS 蘋果原味鍋單柄湯鍋18cm
*BGM:
MusMus
OtoLogic
甘茶の音楽工房
PremiumBeat-Studio Le Bus
PremiumBeat-Joe Sacco
PremiumBeat-J Kyon
ポケットサウン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29zixhGbSc/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LeY-Mp2O9nB7TUWXivmeKmfMg3A)
蘭姆酒英文 在 Dream Chef Home 夢幻廚房在我家 Youtube 的評價
🌹影片已經有英文字幕囉!記得點選設定開啟
🌹If you need English translation,open the caption setting.
🌹About |Dream Chef Home 夢幻廚房在我家🌹
Facebook ➩ https://goo.gl/tM5wCF
Instagram ➩ https://goo.gl/ekbJa3
Line@ ➩ https://goo.gl/upB6Z5
(第一時間的團購優惠資訊都會公佈在Line官方帳號❤️)
Blog ➩ https://goo.gl/wD27iV
(文字食譜都會更新在這邊哦!)
「夢幻廚房在我家」書籍購買方式
博客來 ➩ https://goo.gl/dGZkFS
🌹Business E-mail🌹
➩ dreamchefhome@gmail.com
⚠️ This video is no sponsor ❌
網路上有相當多自製香草精的方法,作法十分簡單,但需要點時間待味道熟成。一般來說,就是將數支香草豆莢,浸入蘭姆酒、伏特加或白蘭地中!我試驗了4個不同浸泡時間、方式比例的食譜,目前這個比例、配方是我最滿意的!
瓶口密封後放置於陰涼角落,每三週搖晃一下,需要泡五-六個月,浸泡越久味道越濃厚,等到液體顏色轉為深褐色(有點像可樂的顏色).酒精味道已經不明顯,也由此判斷香草精已經完成可以使用了!
為何要浸泡在烈酒中,根據食物與廚藝(On Food and Cooking)書中所描述,因為天然香草精(vanillin)與香草豆莢中其他氣味成分較易溶於酒精中,故想淬取越多香氣成分,酒精濃度也需越高。用到一半可以再補充酒精繼續淬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727W5IVt9A/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PKOmyTwkdQi1-sTZ0sn9hws1E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