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翻唱1948年發行的日本童謠《里の秋》(故鄉的秋天)的國語歌曲《又見炊煙》,收錄在歌林唱片於1978年8月發行的鄧麗君個人專輯《鄧麗君之歌:又見炊煙、儂情萬縷》裡,同年9月香港寶麗金唱片發行的鄧麗君個人專輯《島國之情歌第五集:愛情更美麗》裡亦收錄了此歌。
根據影片中鄧麗君在中華商場的唱片行裡所拿的唱片封套《情花》(1973年發行)與《是否記得我》(1974年發行)來判斷,這段影片拍攝的時間應該是在1974年(當時鄧麗君芳齡21歲),因為唱片行通常都會把最新發行的唱片擺在明顯的地方。
這段影片裡出現的地方都在台北市,包括了艋舺龍山寺、中華商場、跨越中華路(漢口街口)的天橋、故宮博物院、圓山兒童樂園,以及陽明山等地,其中當鄧麗君走在天橋上時,可以明顯看到路口的第一股份有限公司 First Co.,Ltd.(簡稱第一公司或第一百貨)。
1965年10月5日開幕的第一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與漢口街口,是台北市第一家設置電扶梯的綜合百貨公司,後來於1979年8月改名為「新第一公司」,最終在1981年11月歇業。而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上(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迄愛國西路口,全長1171公尺)於1961年4月22日啟用的八連棟「中華商場」,則是已在1992年10月底完全拆除。而於1991年更名為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的圓山兒童樂園,也在2014年12月14日下午5點吹了熄燈號。
《認識鄧麗君》
1953年1月29日,鄧麗君出生於台灣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排行老四,上面有三個哥哥,下面還有一個弟弟,是父母親唯一的女兒。父親鄧樞是河北人(職業為軍人),母親趙素桂是山東人,兩人在1943年結婚,並於1949年帶著三個兒子跟隨國民黨撤退到台灣。
鄧父採用軍中袍澤的提議,以清代小說《再生緣》中元朝才女孟麗筠之名為女兒取名麗筠,雖筠的發音應為雲,但家人卻都「有邊讀邊」將之讀做「君」,所以後來唱歌便以「鄧麗君」做為藝名。
在鄧麗君出生後,鄧父從軍中退役,於是舉家遷至台東池上,並在軍營營區附近開麵攤,全家人一起幫忙做生意。
1954年,五弟鄧長禧出生後,又搬家到屏東市的眷村,鄧麗君在這裡展開她的童年時光。年幼的她受到喜歡黃梅調電影的母親影響,對小調及歌仔戲感到興趣;上幼稚園時,她善於舞蹈與朗誦,常常跟著收音機裏的歌聲唱唱跳跳。當時台灣農村裡四處公演的歌仔戲團,也是鄧麗君模仿的對象。鄧麗君五歲時,父母便安排她到屏東市仙宮戲院附近學習芭蕾舞。
1959年,全家再移居臺北縣蘆洲鄉(今新北市蘆洲區)的眷村,就讀蘆州國小。小學時代的鄧麗君常利用課餘時間,隨著駐紮於學校附近的空軍93康樂隊到處勞軍表演,也曾參加僑大先修班的校內晚會演出,其歌唱天分亦嶄露頭角,從流行歌曲到黃梅調,聽過兩三遍就會跟著唱了,並經常參加學校的各類演出活動。在父母親的悉心培養下,鄧麗君在七、八歲時正式接受歌唱訓練。
鄧麗君曾說:「在從前,唱歌對我來說只有一個唱字,站在台上心裡還有點害怕,感情和外型都不敢太過分。但自從到了日本,才明瞭表演是怎麼回事,我學會了放開自己和盡情地表現,這才叫做真正的唱歌。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不過我是覺得不管作什麼事情都好。我今天雖然是個歌星,但是我唱歌的時候把我所有的感情,所有的FEELING,都用我的歌聲表達出來了。內心的感受,不管是歡樂也好、寂寞也好、痛苦也好,我只是用歌聲來表達的。」
鄧麗君是一位在亞洲和全球華人社會極具影響力的歌唱家,也是20世紀後半葉最富盛名的亞洲歌壇巨星之一;她的歌曲在華人社會廣泛的知名度和經久不衰的傳唱度,為其贏得了「十億個掌聲」的美譽,亦被日本藝能界尊為「亞洲歌唱女王」(アジアの歌姫)。
鄧麗君的演藝足跡遍及台灣、香港、日本、美國、東南亞等地區,發表過國語(中文)、日語、英語、粵語、閩南語、印尼語歌曲1000餘首,對華語樂壇尤其是中國流行樂壇的啟蒙與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也為開創日本演歌流行化新曲風和促進亞洲流行音樂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因急性哮喘病發作,猝逝於泰國清邁,享年42歲。
鄧麗君被譽為華語流行樂壇裡永恆的文化符號,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時至今日,仍有許多歌手翻唱她的經典歌曲,向其致敬。
《又見炊煙》
詞:莊奴
曲:海沼實
又見炊煙升起
暮色罩大地
想問陣陣炊煙
你要去哪裡
夕陽有詩情
黃昏有畫意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
我心中只有你
又見炊煙升起
勾起我回憶
願你變作彩霞
飛到我夢裡
夕陽有詩情
黃昏有畫意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
我心中只有你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
我心中只有你
蘆洲搬家公司 在 旺福軍方專頁 Won Fu Facebook 八卦
『給女鵝的信』 2014.11.16 -- 搬家
親愛的女鵝
這張是把拔跟妹妹還有弟弟的照片
那時候我們全家
住在一個叫做『中華商場』的地方
那個地方有許許多多的回憶
大概在把拔國中二年級的時候
有一天放學回家
這個住了這麼多年的家
就被拆掉了
變成了一堆掉在地板上的塵土
變成飄在空中的灰塵
雖然這個地方把拔很懷念
很捨不得
但也只能離開
那時候的家裡變得更困苦
之前全家大小
都是靠在中華商場的天橋上擺地攤維生
經營很久的人脈與客戶
也跟著房子拆掉而消失了
也就是 全家都失業了
新的家 還是在西門町
因為把拔跟把拔的弟弟妹妹
學校都是在這附近
阿公阿嬤 不希望我們還要花時間適應轉學
所以還是搬到離我們學校比較近的地方
在這個新地方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重新開始
我想應該至少花了12年吧
但還是非常貧窮
不過我們全家還是開開心心的
我們這一家從那時候就懂得小確幸到現在了
後來把拔開始去打工
遇到了送我人生第一把吉他的店長
開始有自己的吉他可以練習
在這個時期的把拔也因為組樂團的關係
認識了妳的馬麻
把拔在這個新的家
寫完了第一張專輯所有的歌
除了第一張專輯的歌
另外也完成了
『肝功能衰竭』『環遊世界』『上海花』
『水蜜桃輓歌』『先生』
還有『天天天天』的副歌
直到有一天
把拔的馬麻突然離開了我們
因為無法承受每天眼睛張開
就要看到的那些往事回憶
看到廚房 就會想到阿嬤煮菜的身影
看到那些椅子 就會想到阿嬤坐在那邊看電視
諸如此類的強烈悲傷
從阿嬤離開後 無法平復
所以 我們又搬到了另一個地方--蘆洲
在這個新的地方
把拔人生第一次 有了屬於自己的房間
每天努力的寫歌
後來把拔開始變得非常忙碌
有一天
把拔因為很睏但又非得騎車去報稅
在路上發生了還不錯嚴重的車禍
把拔的鎖骨斷掉了
那時候 把拔正在錄第三張專輯
好險 該錄的都錄完了
只剩一首還沒錄
那首歌叫做『小美人』
把拔是在右手吊著紗布的情況下
把這首歌的吉他錄完
到了第五張專輯的時候
把拔自己搬出來了
因為那場車禍
把拔變得很少騎車
把拔很清楚自己如果睏的時候
是會邊騎邊睡的人
所以搬到了公司附近
一方面也是希望自己可以多睡一點
到了第七張專輯
把拔跟馬麻結婚了
所以 就搬到現在的地方
就是妳出生後第一個住的地方
也就是把拔現在正在寫這封信的地方
搬家的時候
永遠會充滿許多不捨與回憶
親手一件一件打包東西的時候
每一件東西
都會讓妳想起某個時期的自己
不過
搬家並不會因為這些回憶 而變得比較好玩
搬家是全世界最難玩的事情
把拔超討厭搬家的
就好像被迫要改變自己的人生一樣
但不得不說
搬家 有時候或許是一個新的契機
在打包東西時 回憶過去
並且告訴自己
既然都幹了搬家這麼麻煩的事情
就要努力讓自己的下一個家更好
但是因為搬家
把拔最深刻的體會是
家 可以搬
但家人之間的親情
一定要穩若泰山
如果沒有了親情
不論到哪都生不了根
別忘了把愛 也一起打包帶走
搬家打包天王把拔
1986年,小學二年級的旺福小民(中)捧著心愛的聖戰士(機甲艦隊),與妹妹(左)和弟弟(右)在中華商場仁段(第3棟)3樓的住家前留影。畫面左後方可以見到位於中華路與漢口街口的今日百貨(前身為第一百貨)。(謝謝旺福小民分享珍貴的童年照片)
蘆洲搬家公司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40年前問世的《又見炊煙》
鄧麗君翻唱1948年發行的日本童謠《里の秋》(故鄉的秋天)的國語歌曲《又見炊煙》,收錄在歌林唱片於1978年8月發行的鄧麗君個人專輯《鄧麗君之歌:又見炊煙、儂情萬縷》裡,同年9月香港寶麗金唱片發行的鄧麗君個人專輯《島國之情歌第五集:愛情更美麗》裡亦收錄了此歌。
根據影片中鄧麗君在中華商場的唱片行裡所拿的唱片封套《情花》(1973年發行)與《是否記得我》(1974年發行)來判斷,這段影片拍攝的時間應該是在1974年(當時鄧麗君芳齡21歲),因為唱片行通常都會把最新發行的唱片擺在明顯的地方。
這段影片裡出現的地方都在台北市,包括了艋舺龍山寺、中華商場、跨越中華路(漢口街口)的天橋、故宮博物院、圓山兒童樂園,以及陽明山等地,其中當鄧麗君走在天橋上時,可以明顯看到路口的第一股份有限公司 First Co.,Ltd.(簡稱第一公司或第一百貨)。
1965年10月5日開幕的第一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與漢口街口,是台北市第一家設置電扶梯的綜合百貨公司,後來於1979年8月改名為「新第一公司」,最終在1981年11月歇業。而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上(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迄愛國西路口,全長1171公尺)於1961年4月22日啟用的八連棟「中華商場」,則是已在1992年10月底完全拆除。而於1991年更名為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的圓山兒童樂園,也在2014年12月14日下午5點吹了熄燈號。
《認識鄧麗君》
1953年1月29日,鄧麗君出生於台灣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排行老四,上面有三個哥哥,下面還有一個弟弟,是父母親唯一的女兒。父親鄧樞是河北人(職業為軍人),母親趙素桂是山東人,兩人在1943年結婚,並於1949年帶著三個兒子跟隨國民黨撤退到台灣。
鄧父採用軍中袍澤的提議,以清代小說《再生緣》中元朝才女孟麗筠之名為女兒取名麗筠,雖筠的發音應為雲,但家人卻都「有邊讀邊」將之讀做「君」,所以後來唱歌便以「鄧麗君」做為藝名。
在鄧麗君出生後,鄧父從軍中退役,於是舉家遷至台東池上,並在軍營營區附近開麵攤,全家人一起幫忙做生意。
1954年,五弟鄧長禧出生後,又搬家到屏東市的眷村,鄧麗君在這裡展開她的童年時光。年幼的她受到喜歡黃梅調電影的母親影響,對小調及歌仔戲感到興趣;上幼稚園時,她善於舞蹈與朗誦,常常跟著收音機裏的歌聲唱唱跳跳。當時台灣農村裡四處公演的歌仔戲團,也是鄧麗君模仿的對象。鄧麗君五歲時,父母便安排她到屏東市仙宮戲院附近學習芭蕾舞。
1959年,全家再移居臺北縣蘆洲鄉(今新北市蘆洲區)的眷村,就讀蘆州國小。小學時代的鄧麗君常利用課餘時間,隨著駐紮於學校附近的空軍93康樂隊到處勞軍表演,也曾參加僑大先修班的校內晚會演出,其歌唱天分亦嶄露頭角,從流行歌曲到黃梅調,聽過兩三遍就會跟著唱了,並經常參加學校的各類演出活動。在父母親的悉心培養下,鄧麗君在七、八歲時正式接受歌唱訓練。
鄧麗君曾說:「在從前,唱歌對我來說只有一個唱字,站在台上心裡還有點害怕,感情和外型都不敢太過分。但自從到了日本,才明瞭表演是怎麼回事,我學會了放開自己和盡情地表現,這才叫做真正的唱歌。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不過我是覺得不管作什麼事情都好。我今天雖然是個歌星,但是我唱歌的時候把我所有的感情,所有的FEELING,都用我的歌聲表達出來了。內心的感受,不管是歡樂也好、寂寞也好、痛苦也好,我只是用歌聲來表達的。」
鄧麗君是一位在亞洲和全球華人社會極具影響力的歌唱家,也是20世紀後半葉最富盛名的亞洲歌壇巨星之一;她的歌曲在華人社會廣泛的知名度和經久不衰的傳唱度,為其贏得了「十億個掌聲」的美譽,亦被日本藝能界尊為「亞洲歌唱女王」(アジアの歌姫)。
鄧麗君的演藝足跡遍及台灣、香港、日本、美國、東南亞等地區,發表過國語(中文)、日語、英語、粵語、閩南語、印尼語歌曲1000餘首,對華語樂壇尤其是中國流行樂壇的啟蒙與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也為開創日本演歌流行化新曲風和促進亞洲流行音樂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因急性哮喘病發作,猝逝於泰國清邁,享年42歲。
鄧麗君被譽為華語流行樂壇裡永恆的文化符號,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時至今日,仍有許多歌手翻唱她的經典歌曲,向其致敬。
《又見炊煙》
詞:莊奴
曲:海沼實
又見炊煙升起
暮色罩大地
想問陣陣炊煙
你要去哪裡
夕陽有詩情
黃昏有畫意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
我心中只有你
又見炊煙升起
勾起我回憶
願你變作彩霞
飛到我夢裡
夕陽有詩情
黃昏有畫意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
我心中只有你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
我心中只有你
蘆洲搬家公司 在 台北市信義區搬家公司合法立案.PTT推薦.免費估價 的八卦
營業範圍遍及台北、新北、桃園、基隆搬家、中和搬家、永和搬家、板橋搬家、土城搬家、三重搬家、林口搬家、三峽搬家、新店搬家、新莊搬家、蘆洲搬家、五股搬家、樹林 ... ... <看更多>
蘆洲搬家公司 在 ptt搬家推薦】價格公開透明口碑極佳不亂加價!搬運過程小心拆 ... 的八卦
搬運過程小心拆裝定位全部搞定讓你入厝安心免操煩~~#搬家公司推薦#台北搬家#新北搬家#基隆搬家#三重搬家#回頭車#貨運#新莊搬家#蘆洲搬家#永和搬家#中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