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很好吃耶!」
最近動保議題熱議,想起那次埋在心底的恐怖親身經歷。鬼故事般毛骨悚然,適逢鬼月,和大家分享。沒有很長,3千字。
今年上半年的某日,和幾位朋友到苗栗一位友人的私人莊園作客。管家阿姨(或許應該稱大媽?),煮了簡單的午飯,和大家一起用餐。席間大家閒話家常,身為苗栗銅鑼鄉當地人的阿姨,從午餐的臘肉,聊到她們那邊的居民都會打野味的日常生活。
田裡的、山區的、路邊的田鼠或小型哺乳類,都會打來吃。有時候也會抓到蛇,把蛇剝皮,吃內臟、蛇肉、喝蛇血、泡酒。小朋友下課了,就揪同學一起來吃。下午或晚上大家也會串門子烤肉,感覺整個村子,整個社區鄉里就是這樣愜意的日常。阿姨講的起勁。
我就順勢問一下關於社會禁忌的話題:「那你們會吃貓咪和「香肉」(狗肉)嗎?」
「吃啊,為什麼不吃?」阿姨秒回。然後描述一些吃貓狗的料理細節。這邊我已經有點出神了,因為腦中正在醞釀下一個問題。其實我真正好奇的不是貓狗,只是怕問地太直接,不知道對苗栗人來說會不會冒犯、覺得有成見、偏見、污辱當地人?不過,經過了阿姨熱心介紹貓狗料理的過度性話題潤飾,也差不多可以很順的接上正題…
「那…你們會吃石虎嗎?」
「石虎很好吃耶!」阿姨又是秒回。
這時候,席間友人們包含我,看似平靜的聽阿姨敘述。但內心就像漫畫分鏡那樣,低頭吃飯裝沒事,但眼睛睜的大大的滿臉汗珠。好像美國驚悚殺人魔情節,意外發現兇手是誰,又像是惡靈古堡的里昂來到奇怪的村莊,突然發現村民怪怪的…
「石虎很好吃耶!」這句話實在太震驚了!不只是描述的事件本身,而是阿姨在說這件事的時候,是那麼的輕鬆自然,好像一個圍著圍裙的大媽,端出一盤烤雞,說著「烤雞好吃唷~」那樣的稀鬆平常。
阿姨一邊述說料理石虎要用什麼漿料、吃起來像什麼肉,但我記不得了,太可怕了。
更驚悚的是阿姨他們吃石虎的心態:獵到石虎的時候,是很爽的,是值得慶祝的,會把村子認識的都找來,阿姨說:「因為石虎是稀有、珍貴的」。所以他們根本就知道石虎是稀有的保育類,而不是因為好不好吃。
這並非個案,對某些人來說已經是普通的飲食文化了。(後面會附上網路新聞資料)銅鑼鄉,也不是很偏僻深山的地區,查了一下地圖,大概也算是有個規模的鄉鎮吧。參與這樣飲食文化的居民,究竟有多少人呢?據阿姨說,他們打野味使用的工具是獵槍和捕獸夾。但捕獸夾不是已經被動保法禁止使用了嗎?不過,都吃石虎了,違法使用捕獸夾也不意外了吧?
村民們打到石虎,就開揪,開酒,老幼婦孺都來吃,石虎是一種食材,一種分享、榮耀。更可說是一種「炫耀」。阿姨確實用了這個詞彙。
想起之前去帛琉,當地一個中國人餐廳,也是有賣野味「水果蝙蝠湯」之類的,就有華人客人向老闆詢問,是否有賣帛琉國寶魚「蘇眉魚」。庫存還真的有!不一會就端上桌了。點餐的客人,心態就跟那些吃石虎的一樣,就是炫耀。拿起相機拍照,一臉滿足的樣子。你幾乎可以看到,那些人回國之後,跟親友炫耀他吃了珍奇異獸時的得意嘴臉。
不想給人貼上特定族群或地名的標籤。但是就阿姨的自白看來,銅鑼鄉有人吃石虎,可說是公開的祕密,甚至某些當地人心中連祕密都不算,是可以分享給外人聽的故事。更可怕的是,有石虎可以吃的時候,苗栗銅鑼當地的民代鄉代,還常常負責主揪!
席間,我依稀想起以前也看過苗栗有政府官員反石虎,甚至吃石虎的新聞。且好像不是個案。於是拿出手機搜尋「苗栗 吃石虎」,果然就搜尋到一堆新聞標題:
環評大會鄉代:品嚐石虎來找我!全場譁然
「石虎多到可拿來打牙祭」 銅鑼鄉鄉代為失言道歉
「石虎可以吃」遭批!苗栗鄉代改口:玩笑話
挺三義外環道鄉代:石虎多得很,當地人拿來打牙祭!
這些新聞日期落在2014年4月16-17日,地點就是這位阿姨的家鄉銅鑼鄉。
「交通部與苗栗縣(劉政鴻)政府主導開發台13線三義外環道闢建,因穿越台灣特有貓科動物石虎的棲息地引爆強烈抗議,環評會上銅鑼鄉代會副主席林九台在會議上語出驚人,他說苗栗的石虎和野狗一樣多,當地人拿來打牙祭用的,如果要品嚐石虎滋味可以找他,引發全場譁然」
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吃石虎,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金。那些中國黨籍的鄉代,除了口頭表示失言,說是玩笑話,當然一如往常的不用負任何政治和法律責任,就安全下庄。
2014年那時候看到這樣的新聞,就像聽到台灣有邪教吃小朋友一樣不可思議。當年反對環評的銅鑼鄉代會副主席林九台,說吃石虎可以找他,真的是玩笑話嗎?代理石虎大餐的民代,只有他一人嗎?回到2021年的當天,我在餐桌爬文,對照銅鑼阿姨口述現今的日常。彷彿什麼都沒改變。
近十年來,台灣瀕臨絕種動物石虎,路殺數量122隻
資料來源: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石虎路殺數量統計)
苗栗縣 83
臺中市 14
彰化縣 2
南投縣 23
其他縣市為「零」
全都是中國黨長年執政的縣市,並幾乎集中在苗栗。
石虎不但是保育類,又超可愛,社會輿論的容忍度(或者該說漠視度)怎麼會這麼高?依照近幾年的民眾對監督執政黨(限中央,不含地方)的責任標準,只要發生一兩起石虎路殺,輿論就該要炎上了。路殺5隻,就該有主管單位高層要下台了不是嗎?
苗栗那些中國黨鄉代民代,選擇了開發,把石虎視為擋路石,覺得吃光最好的心態。可是比村民為了炫耀和虛榮心,更加可惡。環境與經濟勢必需要找到平衡點,那苗栗這些年來除了負債快七百億,有什麼說的出來建設?有誰這些事負上政治責任?民眾對這些事有什麼記憶?
前鎮子在吵保護藻礁反天然氣電廠的時候,一堆中國黨陣營的政客和網路聲援者衡空出世。我就一直想起「石虎很好吃」的事。如果連藻礁,都一夕之間,有那麼多人要來聲援。那更有靈性更可愛動人的石虎,怎麼會任由苗栗的官僚陋習帶頭踐踏殘殺,輿論是船過水無痕?
大家都知道,主流中間選民對議題的情緒性關注和淺碟,非常容易受媒體操弄。那麼,一直以來主流媒體是掌握在什麼陣營的手上呢?
和這幾天的中國狂犬病疫區走私品種貓事件一樣,藻礁公投也是徹頭徹尾的假議題,容我趁今天再講一次基本重點:2018年,沙包黨的燃氣方案,已經迴避兩個最主要的潮間帶,開發面積為馬政府的十分之一,且那十分之一,是使用馬政府任內已經開發的土地。等於三接燃氣站在民進黨任內,開發的藻礁面積是「零」。但是反對者仍不滿意。2021年五月,沙包黨再退讓的方案是,退到海外五公里,等於幾乎完全退出「潛在、可能」的藻礁生態區了。這樣的外推方案,要再增加150億經費,延遲三年完工。這不論在環保或在經濟民生上,都是為了安撫民眾情緒的作為。根本反專業。但這就是民主政治,不要把這些愚蠢的決策,又再一次怪給順從民意者。什麼叫做巨嬰政治?就是只會拉屎又不負責清。這不叫民主,民主是人民為自己作主,作主就是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不是針對公眾議題罵一罵,就叫關心社會關心政治。
連藻礁的保護,做到上述那樣,還要被罵是環境殺手,連署立案順利通過,年底要和減碳能源轉型(也就是平日大眾最關心的產經民生議題)的取捨,做對決公投了。這藻礁在大眾心中的份量,不是普通的重要啊!
石虎議題呢?保護石虎的公投在哪?罵苗栗縣長和民代是石虎殺手,滾下台負責的聲音在哪?「水泥石虎公園」聽過嗎?2018年的事而已。
苗栗花了八千萬前瞻計劃的經費,在佔地五公頃的生態溼地,蓋了一片水泥公園(還非常醜!),摧毀石虎和其他原生動物的棲息地來「復育石虎」。
砸8千萬把苗栗石虎家變公園 專家PO千字文+衛星照狠打臉
2018年12月23日
石虎保育》苗栗石虎公園成為生態墳場(連結整理在留言)
很多議題,拿出來比較一下,就知道滿嘴公平正義的輿論,其實多是失衡和不理智。本月21日查獲中國走私品種貓等後續,引起的社會輿論轟炸,因為連總統都親自出來「安撫社會情緒」。再過幾天。誰會記得這些日子,記得急著跳出來做政治鬥爭的政黨和政治人物的嘴臉?誰還記得那些議題在罵什麼?一日政治迷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要嘛偽善刷聲量,要嘛幫倒忙。
不只是動保,任何議題都是。政治議題非我們多數人本業,大家都在學習的路上,10年、20年前學生時代的你,看一個議題,跟現在的看法,如果還是一樣,那是你沒有成長,還是政治太簡單?
就像以前,我也覺得安樂死很殘忍,幻想如果能推動零安樂死,世界該有多美好。現實是,零安樂死其配套代價是否為公眾可以承擔?結果推行了漂亮的口號,後續衍生骨牌效應,卻是把更多動物推向無間地獄。這就是當初都沒有想到的殘酷現實。
民主政治遠比獨裁複雜,因為人民要自己作主,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人民如果不好好做功課,了解自己在堅持的政策,經歷史不斷證明,往往在做劣幣驅逐良幣的蠢事。永遠是在幫媒體聲量高的一方在推動他們的政治利益而已。
查獲中國狂犬病疫區走私名種貓事件,至今過了4天。也差不多沒有人再討論了。雖然只過了4天,也產生很多很精彩的論述,晚點陸續整理在留言,大家真的有心要解決問題,就多爬文,多做功課,多學習。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環保團體發起「珍愛藻礁」公投,第二階段連署已經接近截止日期,不過仍不足22萬多份,上午有學者跟學生代表出席記者會,呼籲民眾支持,這周在校園短短三天,已募集一萬八千多份。 完整報導: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4620 #藻礁#連署書#公投#觀塘天然氣#大潭藻...
藻礁公投日期 在 Facebook 八卦
【關於藻礁、三接、核能與政治 - 想邀請大家共同理解「三接再外推方案」】(怕jpg)
首先,要po這個文我是真的相當惶恐跟掙扎,畢竟我只是一個創作者,不是學者也不是政治人物,當然創作者與社會有連結是一個選擇,我也一直都這樣選擇,但我主要的工作,依然是創造藝術與娛樂方面的服務,再度發聲有超越這個身份的壓力,以及折損商業價值的危機,也擔心造成合作對象的困擾,老實說就是,我真的超怕再參與的啦!但,看到周遭關心這件事情的朋友,以及在不同角色立場中間,不願放棄建立溝通的各方志士,最終明白無法置身事外,如果還能為此盡力,用自己的方式開啟對話空間,那還是得去做完它的,所以在這邊,希望借用大家一點點時間,閱讀一篇有點長的文章。
關於「桃園大潭觀塘區工業園區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建設,與保護藻礁生態的拉鋸,週一行政院提出新的「再外推方案」,從目前已經避開潮間帶藻礁區的作法,再往外推455公尺,等於離岸將近1.2公里左右。而先前我們關心是否還是會破壞到礁體的部分,政府的方案認為:因為已離岸近1.2公里,水深也超過需要浚挖的範圍,所以不用浚挖,也不用填方,並不會破壞到礁體,可以說是最大程度避開藻礁的工法。
當然,新方案有其需要付出的代價,包括時間成本與預算成本的增加、燃煤期限延長等。但整體而言的成本跟時間,都比台北港、林口港節省上許多,因為台北港等方案至少都是十年以上的工程,成本也是打掉重練的計算。
一個月前,我曾經po過一篇希望大家共同參與藻礁公投連署的文章,當初的初衷,是不願藻礁生態受到難以回復或被滅絕式的影響,而面對地球生態,應該謙卑互動是我一直以來的態度,所以在陸續收到幾個主推護藻礁的網友私訊請求之後,閱讀完資料,覺得可以幫忙推廣。
不過,當初我應該要做的事情,是呼籲大家一起「思考」,一起理解這整件事情。我太心急於為藻礁盡力,用很簡略的方式要大家跟隨支持,而實際上,這整件事情比我當初所接收到的都複雜很多。
其後湧進的大量留言,無論好壞,我其實都花了很多時間去理解跟消化。我很感謝多半都是好的,是善意並且能夠互相理解的,即使針對我個人予以指正,也都是以「資訊交流」為前提,我是真的有因為那些留言,很認真地反省了自己的做法。但是,對於部分「不理性」,甚至有到「惡意」的攻擊,朝我來就算了,主要是開始傷及底下所有有心參與討論的網友,最終因為擔心這些爭執已經無法收拾,恐將造成更大的撕裂,於是把文章刪除。但是在那之後,其實依然一直持續關注著這個議題的發展,包含各個面向的社論、各方新聞報導的觀點,以及,也感謝長期關注環境議題的朋友不吝撥出寶貴時間接受我對話的懇求,讓我盡量不遺漏任何重要資訊。
這段時間,看到除了部分民間環團很積極地舉辦各種對焦會議討論,很努力的促成民間跟政府的對話,我想大家也都逐漸了解到,這個議題並非只是單純的藻礁生態保護議題,而是降低燃煤的能源轉型與藻礁保護的權衡議題。
能源轉型為什麼重要?其一是,面對當前迫切的全球暖化問題,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開始致力於往減碳之路邁進,而大家在討論的「核能重啟」議題,這是「絕對不可行」的!這是安全問題,是核廢料處理的問題,是很大、很大,大到人類的力量無法解決的問題。
藻礁保育始終非常重要,但這與同等重要的能源轉型之間,必然有權衡找出平衡點的必要。理解這件事是痛苦的,不過這陣子,無論是政府和民間,都有許多人在為求取「雙贏」方案和共識做努力,知道這件事,我個人是覺得很感激的,也很肯定政府與民間的對話,做出更大調整的方案,努力降低大家的疑慮。
這是很關鍵的時刻,好的對話空間和品質,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反過來說,「無論基於哪一種政治立場」過度簡化、標籤式的網路攻擊現象,不僅對事情沒有幫助,還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因為失去對話空間以後,我們又倒退回政治對立,讓「政治」這個東西,沒有辦法往更健康的道路發展。政治本應該是與你我息息相關,可是它被二元化了以後,大家不僅覺得離自己遙遠,更甚至討厭這個東西的存在,這樣我們的社會是沒有辦法前進的。衷心希望,也真的相信我們能夠用理性對話,理出最大共識,找到對這塊土地上包含人類的每一種生物而言,最好的選擇。
回到個人的立場問題,首先再次感謝因為看到我的發文而連署的朋友,因為大家共同的關心,讓藻礁這個議題被社會看見並且重視,現在公投已經成案,我知道目前有部分團體,基於「公投發起人」的責任,以及長期致力於藻礁保育的心思,不能夠接受新的方案。但我自己這樣了解下來,想要在這邊邀請大家,我們一起來關注這個新的方案,一起思考怎麼樣可以達到生態保育與能源轉型之間,最好的平衡,當然,也希望政府同時能夠跟所有人民詳細溝通和說明,讓大家可以理解:這是一個「對減煤期程」影響最小和「更大程度保護藻礁」的方案。
另外,因為8月又要重啟核四公投,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從三月開始繼續反核四五六,每個月第四個週五的晚上六點,在自由廣場集會,有演出與短講。5/28當天,我會到現場進行演出。詳細活動內容和時間會在近一點的時候再另行公佈,不過大家可以先把日期記下來,並且近日有空的話,繞去自由廣場看看。
以上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希望我們都能夠做真的為這塊土地好的選擇,因為反過來說,那也就是對我們好的選擇。謝謝。
—
(話說,關於那些積極中傷的,不管是留言或者特別tag我的發文,其中有看到幾個網友批評我「不藍不綠」(明明我的文章內容就不是這個意思),一開始覺得很生氣,好像被意指為牆頭草,但仔細想想他們說的確實也沒錯,永遠希望立場、觀點能夠全面,就是我生來便必須面對的核心性格吧,大家要說兩面討好的話,那大概也是吧,這樣講的話,我不僅不藍不綠,還「不男不女」,很複雜的(?)。
那麼,如果說不同性格承擔不同的社會角色,那我會在我的角色之上去盡力開啟對話的。
以上博君一笑,再次感謝大家的閱讀。)
-
針對文章裡沒有說清楚的地方進行補充,以及對目前前來洗版的憤怒的大家,有一些話想說:
我在文章裡面說,當初「太急著保護藻礁」,應該呼籲大家思考,而不是直接說出希望大家怎麼做,那一部分,就是因為這違背了我對於自身角色責任理解的初衷,但,我「並沒有任何一絲後悔」對於能夠參與開啟討論,督促政府與民間協商的過程,所以,這並不是一篇「贖罪」的文章,這是一篇把重點放在新的「再外推方案」,呼籲大家一起關注的文章。
為什麼要關注「再外推方案」,是因為我們不得不面對三接的急迫性,所以,如何對藻礁生態損害最低,同時達到能源轉型,這真的很重要!
真心希望大家能理解,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是邀請還不理解的,或是當初參與藻礁公投連署的大家「認識」再外推方案,了解它做了哪些權衡,對藻礁、能源轉型各自帶來什麼樣的好與壞,並且持續關注這個議題。
如果我想要大家「認識」一件事情,我的態度就不能是「不管怎麼樣,你聽我的就對了」,不能是這樣的。在大家都花時間、心力去了解了以後,我們再來討論「那我怎麼選,理由是什麼」,那這個選擇,才會是最完整並堅定的選擇。
如果每一次在面對重大的議題,我們都要急著要求他人做跟自己一樣的選擇,這樣,其實就是對於他人判斷能力的不信任。我相信我的對話對象,這很重要。
可能很多人覺得我在說漂亮的話,但實際上,我一直以來都是這樣說話的,我說過最不漂亮的話,大概就是覺得一直被叫左膠很煩,所以大喊「我就是左膠!」,但針對這件事,我也並不後悔。
當然,我想大家有各自的堅持,就像你們堅持這整件事情都是環團的陰謀,以及藻礁是一片死掉的石頭,這可能確實短時間內不可能有共識,在這個部分,我們是在天秤的兩端,我想不管任何事情勢必得要以這樣的方式達到平衡。
我覺得最悲傷的只是,部分過去對於當前政府大力支持的朋友,沒辦法相信除了自己的方法之外,其他人用他們的方法,也可以在你們看不見的角落,為讓事情變好盡力,我不知道這題怎麼解,什麼時候開始台灣人民彼此之間產生這麼大的信任危機?
如果要讓事情變好,真的,不能再吵了!!!
最後要說,我不會刪文的,因為這很重要,這真的很重要,重要到我必須下定這個決心出來讓大家砲,所以大家不用擔心。
以上,我真的盡力了。
藻礁公投日期 在 羅智強 Facebook 八卦
柯市長
請一起為公投宣傳而戰
四大公投剩不到100天的時間
我今天也質詢柯市長
知不知道今年的公投日是幾號?
結果柯市長猶豫了一下
竟回答了12月8號
我告訴柯市長
答案是
12月18號!
12月18號!
12月18號!
公投改期
很多人都不知道時間
卻沒想到這個重要的日子
連柯市長都記錯
讓我對公投的成敗憂心忡忡
民眾黨為了宣傳反萊豬、護藻礁公投
預計要在全國召開300場的說明會
每場至少都有20人以上
我跟柯文哲說
依照民進黨的最新規定
柯文哲辦理公投說明會
就是「防疫破口」!
柯文哲一開始還搞不清楚狀況
說室內20人有遵守防疫規定
但他不知道的是
國民黨的變形金剛環島
我在車上跟民代直播宣傳公投
含司機總共三個人
就被民進黨發言人連續幾天炮轟「防疫破口」
所以民眾黨跟柯文哲辦公投說明會
以民進黨政府的標準
柯文哲的民眾黨
竟然全台灣巡迴辦公投說明會
豈不是超級防疫破口!
公投日改期
理應由民進黨政府花錢來宣傳
如今卻是在野黨出錢出力
還要揹負防疫破口的罵名
但宣傳不能不做
如果今天連柯市長都不知道正確的公投日
一般的民眾又從何得知?
又如何投下手中那一票?
今天這樣質詢下來
柯市長應該記得公投的正確日期了
我衷心盼望在野黨能攜手合作
柯文哲加油
一起為公投宣傳而戰
鼓勵人民行使投票權
藻礁公投日期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環保團體發起「珍愛藻礁」公投,第二階段連署已經接近截止日期,不過仍不足22萬多份,上午有學者跟學生代表出席記者會,呼籲民眾支持,這周在校園短短三天,已募集一萬八千多份。
完整報導: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4620
#藻礁#連署書#公投#觀塘天然氣#大潭藻礁#珍愛藻礁公投#粉紅風暴行動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追求真相.深度紀錄.多元觀點 ◤
看更多新聞:
■【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藻礁公投日期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藻礁公投議題持續延燒,截至3月1日,已經募集超過31萬份的連署書,也讓35萬的安全門檻近在眼前。公投小組也喊話,要在收件截止日期之前力拚45萬甚至50萬份,讓政府聽見民間的聲音。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藻礁公投日期 在 藻礁公投日,國語文競賽保障公投,8月早公告延期,反觀可恥中油 ... 的八卦
台南阿翰wrote:不會裁人是沒錯,但閒(恕刪)虧網友護航到這種地步下一秒就被打臉打的真慘這種事都是一被抓包就站不住腳的藻礁公投跟考試同日被人戳穿才 ... ... <看更多>
藻礁公投日期 在 [新聞] 大潭電廠移工快篩採檢71人、其中52人陽 - PTT Web 的八卦
新竹縣政府昨晚漏夜派出大安醫院篩檢部隊進入大潭發電廠新豐移工宿舍,結果有52人PCR陽性。(記者黃美珠攝) 2022/03/27 13:35 〔記者黃美珠/新豐 ... ... <看更多>
藻礁公投日期 在 1211公投第20案藻礁公投意見發表會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