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即將畢業的女孩問我,如果她想多看世界、茁壯自己,畢業後她該立即唸碩士?還是旅遊、打工做些什麼?
我的答案是後者,並且為她開了一個旅行清單,共四站。
1.非洲 剛果
我是國際戰爭婦女救援組織「Women For Women」的志工。這個組織專為專門戰爭中的女性救援奔走,如果你還年輕,請跟著他們到非洲剛果,看看大屠殺後的人們怎麼活下來。這趟旅程可能將永遠改變你的人生觀。
當地內戰頻仍,女子在大屠殺中不是被強姦然後殺害,就是被強姦後,強暴者以刀,活生生割下其陰蒂,表示戰利品。施暴者們相信沒有陰蒂的女子,從此不再有性高潮。這些女人雖然疼痛尖叫之後活了下來,表面上傷口愈合,但子宮、陰道往往在割切過程中未經消毒而潰爛,導致終生不能生育。
當地的戰爭結束了,她們受到的傷痕卻會永遠留下來。
國際女性救援組織在當地教導她們編織、製作衣袋,而她們最常編織的圖案是:花。
我的朋友 Zainab Salbi 是「Women For Women」的創辦人,她第一次抵達時曾好奇地問,「為什麼如此鍾愛花?」
剛果的女子回答道:只有沈浸於美的事物,我們才能在無比的絕望中,仍然感到美好,找到力量。
從世間最苦最悲慘的地方出發,看到這些悲劇下存活的女人,仍然充滿生命力。
年輕旅人在敲開了殘酷的一扇門後,才能開始他的成長之路。
2.美國 紐約
紐約自 1895 年起就已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文化、媒體與經濟中心。
1931 年人類最高的摩天大樓——帝國大廈,建造完成。當時正值大蕭條時期,美國總統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為它剪彩,但直到 1945 年二戰結束之前,它還一直是空的。
因此本命名為Empire State Building,卻被謔稱為Empty State Building(Empire:帝國;Empty:空的)。
帝國大廈只用了 410 天就完工了,但仍是當年建築材料之最。它是人類以鋼骨結構建造的第二棟大樓,創造了「不可能中的可能」,至今仍是最美的建築之一。
而關於它的一切,皆是在大蕭條的絕望及嘲弄中開始的。
另外在紐約,每日盡量到中央公園散步或者跑步;累了,就和炒花生的小販聊天。
中央公園附近是世界富豪的置產之地,也是歷史輪轉的見證之地。小販往往英文不好,但他們總有許多故事可以娓娓道來。
中央公園內跑步的、遛狗的,不同口音、不同衣著,是個觀察大千世界的好地方。俄羅斯人、波蘭人、法國人、義大利人、南非人……我甚至碰過來自西伯利亞的富豪,和他們打招呼,說點家常。
帶一本當年林語堂以英文撰寫的《生活的藝術》,想像沒有飛機的年代,多麼貧窮的中國小伙子,搭船越過萬里,向這裡的洋人說著來自東方的文化生活。
相較林語堂的勇敢獨立,現在的年輕人怕什麼?猶豫什麼?
每個人都有機會在紐約大展身手,這裡凝聚了全球的人才。
無論移民的、致富的、逃難的……紐約不拒絕人才,它屹立不倒的秘密便是:吸納一切。
當這個城市最初興建時,它的高樓已保證了格局與視野。別著急日本人或是中國人買走了半個曼哈頓,那不過是一時,時間會證明他們只是在美國發生儲貸危機、房地產衰退時,為紐約注入了新血。
包容、創新與自信,是紐約永遠不會被取代的原因。
這是年輕人要去感受的第二站。
3。北京 圓明園
圓明園的修建始於清代康熙皇帝時期,前後共修建了 150 年,直至嘉慶年間。
康熙 40 年(1701年),紫禁城的炎熱讓康熙之子雍正在此修築江南之園。初始將蘇州園林之美複製於乾旱的北京城,後期一步步發展為中國歷史上中西園林工藝極致的「萬園之園」。
幾乎在同一個時代,西方正一步步全面超越中國。
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修建凡爾賽宮時,渴望義大利造的鏡子。路易十四派出無數商業間諜收買來自威尼斯的工匠,一個又一個禁不住誘惑的工匠在邊界被義大利政府發現,殺了:但路易十四始終未曾放棄。最終,法國成功取得了製造鏡子的秘密。
為了展現路易十四自己美麗的腿部線條,人類有了從頂至地的鏡子,也創造了法國的時尚文化。
凡爾賽宮的鏡廳,是人類對「鏡子」——這個當年的高科技產物最大的敬意。
而清朝的皇帝蓋圓明園時,他還只能透過銅板的反光或湖水端看自己的模樣。他想像的敵人只來自北方,於是修長城、派軍平回亂......卻從未意識到自鄭和下西洋之後,歐洲海上強權正一步步茁壯。
根據歷史學家的比對,西方和東方歷史上各有強盛時期。
西方崩潰了兩次,唐宋時期是東方真正與西方共同稱霸世界、打成平手的時代。明代之後,歐洲各國即投注精力發展軍火及海軍,東方則節節敗退。而西方也鮮少出現如乾隆皇帝這種孤立主義的君王。
就在康熙駕崩(1722年)後,西方的發展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速度。槍炮、發現美洲、咖啡、古典音樂、華麗衣衫、男女臉上撲粉、頭飾花俏......而中國人只綁著滿洲辮子,穿黑藍染布,女子纏足。
西方諸國林立,固然紛擾革命,但是軍武競賽、科技競賽,思想繽紛,從未停過。
康熙死後不過 54 年,工業革命徹底改寫了東方與西方的差距。
那一年在蘇格蘭的亞當·史密斯完成了《國富論》、在倫敦的愛德華·吉朋完成了《羅馬帝國衰亡史》,西方從經濟到歷史理論,重塑著自己的世界觀與發展論。
1776 年英國人詹姆斯·瓦特的蒸汽機成功了,接著紡織實現機械化,工業革命全面推動英國成長,每年經濟增長率幾乎接近 25%,是所謂「中國製造奇跡」的數倍。
而同一時期,乾隆皇帝還在品賞他的書畫愛好,甚至不屑來自英國女皇的特使。
乾隆之視野,孤立且傲氣。當時仍有傳教士來到中國並進入朝廷,但他的興趣只在借由傳教士給明式瓷器多添點西洋彩色。
哦,還有他自以為是的噴泉和音樂盒。
火燒圓明園時,英法聯軍粗魯掠奪,但同時也赫然發現當年英國特使送給乾隆的加農炮,被放在一間倉庫角落,和南洋來的貢品如象牙雕塑、波斯地毯、日式銀盤、玻璃器皿等,擠在一塊兒,乾隆老皇帝只把加農炮當成破銅爛鐵。
如今,每日太陽仍在這個曾經號稱「東方最美的園林」升起和落下。近 170 年過去了,誰使它成為廢墟?
歷史的過渡,驀然回首,已越重山。圓明園中遊坐,是歷史但也不僅僅是歷史,廢墟中能悟得一件事:驕傲自滿及眼光短淺,足以滅國,遑論個人。
4.澳洲 &紐西蘭
「每個年齡,都有每個年齡相匹配的煩惱,無一例外。每個年齡的煩惱,都會在那個年齡的地方,安靜地等著你,從不缺席。」
我建議的第四站:澳洲或紐西蘭。
如果要克服「少年維特」必然的煩惱,就要學會更踏實的生活態度。現在到澳洲、紐西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但多數擠在雪梨或者奧克蘭,在咖啡館或餐廳,非常可惜。
如果今年我才二十出頭,擁有強壯的身體,我會找一個農場住宿打工。
紐西蘭是一塊從南極分離出來的土地,它的自然風貌與動植物生態,充分顯示極地的風景。它的地景及文化都像一個從戰爭苦難中逃出來的孩子。當地的子民沒有過度的慾望,生活簡樸、崇尚自然、寧靜且感恩,這種心情很像頓悟修煉後的老禪師。
一個年輕人來到此地,從事農場工作,鍛鍊的將不只是體魄、英語,還有心志。
在工業社會革命之前,農業社會如果一年 GDP 增長 1%,就是不得了的盛世。即使 GDP 為 0,至少表示那一年沒有天災與人禍,舉國歡騰。
紐西蘭的許多農莊主人,至今還保持著這種態度。
種植奇異果的農場,以科技身份證追蹤每一顆奇異果的成長、收成及品質管控。誠實,使得紐西蘭的奇異果透過自由貿易銷售到世界。即使使用了高科技認證,農民仍然每日小心翼翼,日出而作、日落而憩。對他們而言,高科技只是加強了一名農夫對出產農作物的品質與生產總量的管制,那種敬天的古老文明從未離開。
年輕人,最糾結的莫過於少了毅力,卻擁抱太多煩惱。但事實上不論未來你做什麼,使你不會後悔的、不斷累積實力的,唯有學習腳踏實地做事、不分大小事皆全力以赴的敬業態度。
在農場的日子,一片麥田從一粒種子慢慢長大,直到終於發芽。此時農夫沒有猶豫,在麥田最完美、迎風搖曳的時刻砍掉麥稈,收成麥穗。於是麥田又回到光禿禿的一片,然後一切從零開始。
農場的生活,讓你沾污了身體,卻洗滌了心靈。
你漸漸明白,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不能猶豫也不必感傷。
你無法真正擁有什麼,只是不斷周而復始地經歷。
用一顆瀏覽的心,看待人生,得與失、隱與顯,都不過是生活札記中的一頁。
在和大自然作物的相處中,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這樣的人生:不訴苦、不煽情、不靠苦難博取同情。
世間萬難中,每個人都還在按部就班地生活。早起的麥片、月下的馬鈴薯加魚排,農夫們日夜生息、世代繁衍。
或許平凡漫長的一生充滿辛苦,但卻被農人們當成遊樂場,一點點豐收,即是上天莫大的賜予。這大概才是人生應習得的意義:無論如何只要還能生活,就值得歡喜。
我們都喜歡《小王子》,其中有段名言:「用心才能看見真實。真正重要的事,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十年前,我在紐西蘭的一個農莊和在當地工作的女孩聊天,她說:經營一個牧場兼農場,你只能向大地臣服。你對所有努力的結果沒有把握,只能相信上天不會辜負有心人。
她在農場工作 20 年,養殖山羊,也整理莊園。同一品種,同一時間種下的樹,有的茂盛,有的枯萎,你看不清土地為何如此分類了它們的不同命運。但是當你用心感受葉片的變化、日照的差異,你會漸漸明白,在什麼狀況下,植物會活得更好。她常常在月光下唱歌給植物聽,她相信它們感受了她的心跳。
有一天,當你年老,有人問你,人生的哪一段時光最快樂?
也許,你會毫不猶豫地說:在農場的時光。那時,虛榮不存在,日子只知道太陽、溫度、雨水、月亮。
那時覺得身體承受很大旳壓力,精神上卻清楚感受到:自己活得多麼清醒而飽滿。
藍象餐廳布吉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英國首相強森3月27日被確診,進行隔離10天後仍有症狀,包括發燒不止,因此接受醫生建議,轉送到倫敦Guy's & St Thomas' Hospital接受治療。6日強森病情急轉直下,院方將他送入加護病房,消息傳出,震驚全球,不過,英國官員表示,強森情況尚未危及到需要使用呼吸機,而且意識清醒。英國財長Rishi Sunak在8日表示,首相病情已見好轉,並可以坐在床上與醫護人員交談。英國政府9日表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首相強森已經由加護病房轉至一般病房休養,目前精神不錯。政府發言人指出,強森在當地時間晚上離開加護病房,12日出院。
{內文}
當他從唐寧街10號,被送進對岸的聖湯瑪斯醫院時,他也許還不知道,這家醫院會成為他個人生死交戰的舞台。
(英國首相/強森)
我還在發燒,因此根據政府的建議,我必須繼續自我隔離,直到症狀消失為止
他一直是位唱作俱佳 鮮明討喜的政治人物,完成英國脫歐已經為他在歷史上留下一席之地,但他還算不上是一位英雄,因為英雄從來不是喜劇泰斗。
(英國外交大臣/DOMINIC RAAB)
如各位所知,昨晚首相在醫生的建議下,被送往醫院接受檢查,這是一個預防性措施
口口聲聲要求大家遵守禁足令,不要增加醫院負擔的首相,如果不是情非得已,不會輕易被送進醫院。
(英國外交大臣/DOMINIC RAAB)
他在醫院接受觀察,並定時得到有關疫情發展的最新消息,他將繼續領導政府
沒有任何攝影機捕捉到,他離開首相官邸前往醫院的鏡頭,因為幾乎同一時間,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即位68年以來,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罕見的第四場電視演說上。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這讓我想起了我在1940年,在妹妹的協助下進行的第一次廣播,我們當時還是孩子,我們從溫莎這裡講話,對象是那些為了自己的安全,而被撤離家庭送走的孩子們
對於英國二戰期間首相邱吉爾的崇拜,應該是強森唯一從來沒有動搖改變的立場,領導各國對新冠肺炎的防疫,是當今全球領袖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在他住院之前,強森也是領導英國防疫的主帥。
(英國首相/強森)(2020/3/24)
我們將擊敗新冠病毒,我們將一起擊敗它,因此我敦促您,在國家緊急狀態的這個時期留在家裡,保護我們的國家衛生系統NHS並挽救生命
他在3月24號頒佈了禁足令,英國是歐洲最晚啟動禁足令的國家,3月12日,當世衛組織正式宣布全球大流行的時候,英國採取的還是「群體免疫」的策略。
(英國首席科學顧問/Patrick Vallance)(2020/3/13)
如果你全面性的封鎖和禁足,也許在一段長達四個月以上的時間,可以達到壓抑這個病毒的效果,但是所有過去的防疫經驗明確的顯示,當你這樣做了然後一旦解除封鎖,疫情會再度爆發
除了英國之外,瑞典也選擇了和大多數其他國家背道而馳的防疫戰略。
(新聞旁白)
熱鬧的街道,客滿的露天咖啡座,生意興隆的餐廳,瑞典至今仍拒絕對全國居民實施禁足令
瑞典中學和大學雖然關閉,但是所有的小學都還照常上課。
(瑞典WHO顧問兼首席流行病學家/Johan Giesecke)
首先是孩子似乎沒有傳播這種疾病,他們不是傳染源,他們沒有任何症狀,如果不咳嗽 不打噴嚏,那麼就不會傳播病毒,那是第一個原因,第二瑞典有100萬個0歲至10歲的兒童,必須有人來照顧他們
小學裡唯一被取消的只有游泳課。
(瑞典WHO顧問兼首席流行病學家/Johan Giesecke)
第三個理由是,什麼時候停止,英國人對此有想法嗎?重新開學上課的條件是什麼?在英國難道連一例新冠病毒都沒有嗎?我不知道,但他們並沒有解除禁足令的策略
瑞典認為將有70%的人口會被感染,然後就可以產生足夠的抗體,防止病毒繼續擴散。
(瑞典WHO顧問兼首席流行病學家/Johan Giesecke)
我們的戰略是只要保護老人和病人,只有這些人需要留在家裡,我們這樣做的目的是要達到「群體免疫」
瑞典的防疫效益當然引起很多關注。
(美國總統/川普)
現在他們談論的是瑞典,但是瑞典正在遭受嚴重的痛苦,你知道嗎?瑞典就是這樣做的,他們稱之為「群體免疫」,瑞典的痛苦非常非常嚴重
截至4月11號,瑞典的確診病例逼近一萬人,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數已達到870人,瑞典也在考慮要緊縮防疫措施。反觀英國,從否定封城的效益到頒佈禁足令,強森猶豫了12天,這12天裡,全世界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數,從4981人飆升到18895人,歐洲淪為全球疫情的震央,歐盟決定關閉申根範圍內的歐洲國界,強森面對國內外各界壓力,被迫在防疫戰略上急速大轉彎,但就在他3月24日宣布全國禁足令的兩天之後,自己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
(英國首相/強森)
我接受了測試結果是陽性,所以我在家工作,我在自我隔離
不論是他的政敵還是他的支持者,不論對於他確診感染是幸災樂禍還是心有戚戚,沒有人希望看到他住院。
(新聞旁白)
但是星期一晚間,唐寧街宣佈強森的病情惡化,他必須被轉移到重症病房
他的醫師表示強森的意識清醒,目前也不需要使用人工呼吸器,轉移到重症病房是預防性的考量,然而這是英國最需要主帥領導防疫的非常時期。
(代理首相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
有鑑於這種情況,總理要求我作為首席大臣在必要時代理首相,以推動政府打敗冠狀病毒的計劃
46歲的拉布,曾經擔任過前首相梅伊的英國脫歐部長,後來因為反對她的脫歐協議而辭職,長期以來拉布一直在爭取英國脫離歐盟,強森點名拉布為代理首相,釋出了一個明確的信息,那就是不論首相有任何狀況,他的英國脫歐計劃不會動搖。
(美國總統/川普)
得知他今天下午被轉入重症病房,我們感到非常難過
強森轉入重症病房的消息震驚全球,特別是時間點正好就是,大多數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突然急速惡化的第12天,國際領袖從馬克洪 孔蒂 到杜魯多,也紛紛以推文表示關切祝他早日康復。
(代理首相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
他不僅是我們的老闆,還是同事也是我們的朋友,我們目前所有的思想和祈禱,都與總理 嘉莉和他的整個家庭一起,我有信心他會堅持下去,因為如果我對這位首相有一點了解,就是他是一名鬥士
隨著他被轉入加護病房,強森在防疫政策上游移不定所引起的強烈批評,轉而被一面倒的支持和祝福所淹沒,朝野各黨各派都放下了分歧與攻擊,同心祝福這位陷入與病毒苦戰的首相。
(新聞旁白)
他懷孕的女友因出現症狀而臥床休養,她推文「懷孕時感染新冠病毒是令人擔憂的」
就在他住院之前,32歲的未婚妻已經平安康復,結束自我居家隔離,但是他轉入加護病房的消息,就連女王也向他的未婚妻表達慰問。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我們應該感到安慰,儘管我們可能還要忍受更多的苦難,但是美好的日子將會回來,我們將再次與我們的朋友在一起,我們將再次與家人在一起,我們會再見面的
但是英國的疫情還在繼續升溫,政府卻面臨著領導核心真空的危機,因為大家都清楚,一旦因為新冠肺炎被轉入重症病房,平均所需要的治療時間是三個星期,警察和消防人員鼓掌並打開藍色閃爍應急燈,向聖湯瑪斯醫院致敬,藍色是英國醫療衛生系統NHS標徽的顏色,在英國頓時失去領導的憂慮中,公開表示支持已成為全國團結和情感釋放的時刻。
(新聞旁白)
在英國首相強森在三個夜晚之後,已經離開重症病房,根據唐寧街表示,強森先生仍在聖湯瑪斯醫院接受密切觀察,但現在是在另一病房,強森先生通過面罩接受了標準的氧氣治療,但不需要人工呼吸機,政府說他的病情在「繼續改善」中,並接受極好的照顧
英國沒有憲法明文規定,要如何替代一位無法視事的首相,更沒有說明代理首相的權限內容,而強森之前所頒佈的全國禁足令,原訂將在三週之後,也就是4月13號將重新評估再做是否延長的決定。
(英國衛生大臣/MATT HANCOCK)
目前在醫院中出現冠狀病毒症狀的人數為19304人,在感染病毒的人中有8958人不幸死亡,比昨天增加了980人
強森病情好轉,應該英國人眾所期盼最好的消息,但是再創下新高的單日死亡人數,讓這個復活假期又蒙上陰影。
(英國衛生大臣/MATT HANCOCK)
這次復活節將再次考驗全國的決心,因為這是一年中人們通常聚在一起的時間,截至4月11日中午,英國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數已經逼近9000人,成為全世界第五個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英國衛生大臣/MATT HANCOCK)
我們需要每個人都待在家裡,因為在全國各地的醫院中,NHS的工作人員日夜不停地戰鬥,以確保絕望的病人可以呼吸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40年)
我想以所有禁足在家的小孩之名,寄上我們的愛心和最好的祝福,晚安和祝大家好運
1940年,只有14歲的伊莉莎白二世,還不知道80年後的2020年,在英國面對二次大戰以來最嚴竣挑戰的時候,她會成為英國人心裡最穩定的力量。強森還不是邱吉爾,還在醫院裡努力自行呼吸的強森,也在人們的心裡脫胎換骨,從一個大家眼中譁眾取寵的政客,轉身成為與病毒奮戰的鬥士。
藍象餐廳布吉 在 跟著四寶媽環島旅行 Facebook 八卦
2020年一打四環島旅行44天行程篇+住宿篇:
一打四環島旅行開始,我會花很多時間在找資料、旅遊景點、各式體驗等等來豐富整個旅行,所以每天一早起來我都非常期待帶著孩子去認識台灣世界各地的美以及感受台灣最美最溫暖的風景~人!
環島第四年了,有很多景點都是舊地重遊,主要是和當地的好朋友、土地產生了情感連結,而有了歸屬感,每次環島幾乎就像是回娘家般回到家人身邊團聚,這對我們來說是難能可貴的感情,也就更十分珍惜。
也有因歷史、文化是本島無可取代的,如:蘭嶼的飛魚文化、達悟族文化、湛藍的海洋都是獨一無二的,哪怕交通再不便,都要搶破頭買機票、甘願坐海盜船回來。
☀如何找行程:
1.直接在粉專找資料複製玩是最快的喔!
2.善用估狗搜尋,各地觀光局、鄉鎮公所、部落協會、社區協會、市集、部落格等當地社團等尋找適合自家的屬性。
3.參與所有體驗課程都需提前預約報名,大多都是10人開團,可商請店家找人並團。
4.配合節慶、季節找資料,如:5月飛魚季、7豐年祭、8月金針花季,來規劃路線行程。
歡迎大家可以按照我的2017~2020的行程玩看看,幾乎都是上山下海的戶外活動,喜愛此類活動的你,一定要去體驗看看,用開放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天的挑戰,會玩得更盡興有趣。
2020一打四環島旅行行程篇分享:
D1:營天下樂窩露營區公益活動➡住逗點露營區
D2:營天下樂窩露營區公益活動➡住桃園家
D3:雲朵朵親子露營區公益活動➡住雲朵朵親子露營區
D4:彰化哈哈漁場親子團➡住姿靜家
D5:彰化漢寶國小一日導師夏令營➡住哈哈大哥家
D6: 清晨虱目魚池換池體驗➡鱻味早餐➡安仁家園育幼院➡故宮南院➡威融家晚餐➡故宮南院看水舞➡住威融家
D7:跳島澎湖三天兩夜➡吉貝潮間帶➡吉貝環島➡住奇蹟民宿
D8:馬公海洋牧場➡夜釣小管➡花火節➡住黃姐老街民宿
D9:台灣好行媽宮-北環線➡搭船回嘉義布袋➡高雄岡山羊肉爐➡夜市➡住芬家
D10:台南麻豆柚園公益活動➡住家妤姐家
D11:有溫度的樹攀活動➡住芬芬家
D12:屏東六堆型農採瓜趣➡住雅玲家
D13:圖書館➡旭海小學堂➡舞浪園露營區搭帳
D14: 收帳➡水上草原➡馨香森林風味餐➡南迴公路➡鹿野高台熱氣球➡池上小雄72搭帳
D15: 騎乘池上➡大坡池午餐➡關山米國學校➡騎乘池上
D16:漫遊池上➡紅茶冰➡收帳
D17:吉拉卡樣部落捕魚祭+豐年祭
D18:鳳林花生節➡啄木鳥餐廳➡
D19:鳳林吉拉卡樣部落➡台東真柄部落-真柄禾多露營區搭帳
D20:真柄聯合部落公益活動:生物積木課、黏土課、擴香石、攀樹、星光電影院
D21:真柄聯合部落公益活動:攀樹、兒童瑜伽、壽司DIY、歡送舞
D22: 齒草埔料理➡隱藏版美式料理下午茶➡真柄銀行趴
D23: 長濱閒妻烘培坊早餐➡璧瑩姐操刀剪男生頭➡雲豹自救課程
D24:全家合體
D25:收帳➡台東市貓追熊民宿
D26:台東搭飛機到蘭嶼➡野銀部落-馬鞍藤民宿
D27:野銀冷泉➡東清灣玩水➡東清夜市
D28:氣象站➡漂流木餐廳➡雯雯冰➡涼亭跟阿公們玩象棋➡東清灣玩水➡東清夜市➡漁夫嶼海民宿
D29:小天池➡雯雯冰➡涼亭跟阿公們玩象棋➡東清灣跳港玩水➡東清夜市
D30:潮池浮淺➡採集鵝頸藤壺
D31:潮池浮淺➡東清灣跳港
D32:東清灣跳港游泳➡東清夜市冬瓜茶、雞排飯
D33:蘭嶼搭船回台➡鐵花村➡小野柳露營區搭帳
D34:台東大學圖書館➡森林公園騎腳踏車➡小野柳露營區
D35: 收帳➡大俱來無菜單原民風料理➡白桑安白蝸牛農場➡小白屋咖啡
D36:竹湖山居拜訪➡長濱圖書館➡長濱漁港釣魚➡書粥➡小白屋咖啡
D37:長濱閒妻烘培坊午茶、午餐➡大港口珊瑚針織課➡真柄禾多露營區烤肉趴
D38:長濱秀蘭姐海邊秘密基地➡長濱漁港釣魚➡碧瑩姐家看漫畫書、看巧克力➡長濱圖書館➡小白屋咖啡
D39:台東長濱小白屋咖啡➡花蓮鳳林吉拉卡樣部落➡部落溪邊釣魚
D40:花蓮立川漁場
D41:花蓮鳳林吉拉卡樣部落慢活一日遊
D42:花蓮鳳林➡宜蘭南澳接阿爸➡那山那谷露營區
D43:宜蘭那山那谷漂漂河➡大同圓頂360露營區
D44:宜蘭➡桃園
露營區:7家
親朋好友家:6家
民宿:5家(跳島住民宿為主)
#平安歸來即是福
藍象餐廳布吉 在 【拖住遊布吉】 去藍象拜師!情侶學廚大亂鬥 - YouTube 的八卦
去到 布吉 除咗嘆世界,仲有好多嘢可以做嘅。同另一半一齊去學煮泰菜都係一個好選擇 嚟到泰國最出名嘅 藍象餐廳 ,除咗去食飯之外,仲可以跟大廚拜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