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腳步接近,身邊好多朋友都開始訂粽子
在疫情未平息前,宅在家網購最安全😁
今天分享『⑤招吃粽不增重』撇步✨
#我最愛吃鹼粽❤️ #大家愛吃什麼粽來分享
❶#選擇清爽的南部粽:
南部粽約450大卡/顆⇾以水煮的方式煮熟生糯米,口味清淡且熱量較低。
北部粽約550大卡/顆⇾多用豬油爆香、拌炒,油量多熱量自然高。
❷#替換健康低脂的食材:
全穀雜糧(如薏仁、小米、藜麥等) ⇾取代部分糯米
瘦肉⇾取代五花肉;若能加入些黑木耳、乾香菇增加膳食纖維,才不容易「胃堵堵」不舒服喔!
❸#挑越小顆越好:
越小顆的粽子代表糯米份量較少,熱量也越低;一顆正常大小的粽子約等於一碗飯的澱粉量、沒包餡的鹼粽約等於半碗飯喔。
❹#搭配足量的蔬菜:
粽子主成分是糯米,屬於高升糖指數(高GI值)的食物,容易影響飯後血糖,而且糯米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腸胃不適的問題,即便作為正餐,建議要搭配至少1碗滿滿的當季蔬菜,能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也能補充膳食纖維,幫助腸胃蠕動。
❺#一天上限一顆 #少沾醬
粽子配料如有調味過(像鹹蛋、滷肉、蝦米),就要少沾醬甜辣醬或辣椒醬,來減少鈉量攝取,而鹼粽則要少淋果糖或蜂蜜喔!
希望嚴峻疫情下,大家都能平安健康過端午,開心享用粽子🥳🥳🥳
記得吃飽後不要馬上坐著,在家活動走路,促進消化喔‼️
薏仁gi值 在 財務管家 Facebook 八卦
【探索新知】糖是癌細胞的食物
https://www.facebook.com/epochtimes.tw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2013年7月7日報導,科學家研發1種新技術,藉由追蹤人體吸收如何糖分來發現癌症,原因在於惡性腫瘤為了讓腫瘤快速成長,會比健康組織消耗更多葡萄糖。
...Continue Reading
【探索新知】糖是癌細胞的食物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2013年7月7日報導,科學家研發1種新技術,藉由追蹤人體吸收如何糖分來發現癌症,原因在於惡性腫瘤為了讓腫瘤快速成長,會比健康組織消耗更多葡萄糖。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員調整核磁共振(MRI)掃描器器,來查看葡萄糖吸收情形。研究人員發現,如果人食用甜食,腫瘤在儀器照射下會發光。研究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Nature Medicine)。
藥理學教授田材豐幸認為:平時好吃高醣類食物的人,由於自身免疫功能減退,患癌症的機會比普通人大4~5倍。近年來,國外的權威人士提出:鑒於人們每日攝入糖50克的限量仍太高,應該再降低。日本厚生省已建議每人每天糖攝入量不超過20克。
在研究食糖過量可能致癌這一現像中,糖對乳腺癌的促發作用則尤為令人注目。1977~1979年,世界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對20個國家的糖消耗量與乳腺癌發病率作了專門調查,結果表明,那些糖消耗量大的國家,如英國、荷蘭、愛爾蘭、丹麥和加拿大等的乳腺癌發病率都很高,而糖消耗量小的國家,如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南斯拉夫和日本等的乳腺癌的發病率則很低。另外,調查還發現,65~74歲的老年婦女發病率最高。
這些發現有力地提示,老年婦女多吃糖有更大危險性,像蜂蜜、糖漿、果子原汁和葡萄糖攝入的多寡都與乳腺癌的發病率成正比。
關於糖與癌細胞的關係,許多專家研究認為,癌細胞對糖具有持殊的嗜好性。日本的名和能治醫師在《怎樣防治癌症》一書中提出了糖與癌症的關係。他說:“癌細胞等腫瘤細胞的生活能源是什麼呢?它們不像一般正常細胞那樣依靠氧呼吸,而是主要依靠糖酵解作用為生。這些腫瘤細胞分解糖的能力非常強盛,約為血液的20倍。如果使血液流過腫瘤,約有57%的血糖被腫瘤消耗掉。由此可見癌細胞是多麼喜歡糖了。
”聽說過‘糖會引起癌症’的傳言嗎?還有癌症患者應避免吃糖,因為‘糖是癌細胞最喜歡的食物’嗎?現在,這不僅是道聼塗説了,實際上有許多科學證據表明糖與癌症之間的聯繫,及糖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在這裡簡單的介紹十個有關這方面的研究:
~~~~~~~~
1)大腸癌女性(美國)由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愛吃高GI食物的女性(Glycemicindex的簡稱,中文稱為“升糖指數”見下附注A),比起少吃這類食物的女性,未來有罹患大腸癌幾乎高出三倍的風險。基本上說,包括精製的糖類和加工精製食品,如糖果,糕點,餅乾等零食,都為高GI的食物。這項研究有約4萬美國女性參加。
2)大腸癌男性(美國)哈佛大學的另一項研究發現,同樣的飲食趨於高GI食物的中年男性,有多出32%的機率會得到大腸癌。這項研究有超過50,000人參加,他們同時還發現,體重較重的男性這種影響似乎更加明顯。
3)乳癌女性(美國)一個為期7年的婦女研究發現,那些飲食含高GI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提高了135%。
4)子宮內膜癌的女性(美國)在愛荷華州婦女健康研究中心做了一個長達15年23,000位停經後的婦女的研究,發現那些高GI飲食的女性比一般女性多出46%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5)子宮內膜癌的女性(義大利)另一項在義大利的研究發現高GI飲食提高了110%得到子宮內膜癌的婦女的風險。
6)胰臟癌女性(美國)一項為期18年,約90,000名美國護士健康研究中發現,高GI飲食的婦女有多出53%得到胰臟癌的風險。此研究還發現,肥胖及少運動的婦女的風險更大。這組婦女罹患的機率是高GI飲食的比低GI飲食者多出2.67倍!
7)胰臟癌男性和女性(瑞典)瑞典斯德哥爾摩研究7年以上有78,000並未罹患癌症或糖尿病,介於45至83歲的男性和女性。發現那些喜愛甜的飲料,含糖的食物者會增加胰臟癌的風險。那些吃最多糖比最吃最少的糖的增加了69%的風險。愛喝甜的飲料的相對風險提高了93%。
8)前列腺癌的男性(義大利)一個義大利研發現男性介於46歲到74間已罹患前列腺癌的男士們,與那些飲食與選擇低含糖食物比較下,提高了57%得到前列腺癌的風險。
9)各種發生在男性和女性的癌症(韓國)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韓國漢城延世大學一項追蹤了約10年的大型研究,年齡介乎30至95歲130萬的韓國男性和女性。此研究發現,那些空腹時血糖水準高的人更可能發生及死於各種癌症。對男性來說,最多為胰臟癌,另外還有食道癌,肝癌和大腸癌。對於女性,最多的為肝癌和子宮頸癌。另外,肥胖也會是發病原因之一。
10)各種發生在男性和女性的癌症(瑞典)在瑞典于默真大學醫院的做的為期8年,將近65,000人的研究。此研究發現,女性血糖水準最高的有較高的患癌症的風險,這類的女性也有較高的婦女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而那些49歲以下的年齡也會有較高的乳癌風險。此外,不論男性或女性那些具有高血糖水準的人會有較高罹患胰腺癌,尿道癌,以及惡性黑色素瘤的可能。
研究小組指出:‘保持血糖水準在正常範圍內可降低罹癌風險’。為什麼癌細胞愛糖?一項調查研究建議…..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提出一個癌細胞為何這麼喜歡糖的可能原因。根據研究人員指出,在正常細胞中,某些生長因數能調節新陳代謝和細胞的存活。但當一旦這些生長因數沒有了,身體失去了正常葡萄糖攝取和代謝功能,細胞就會死亡。
然而他們發現,當沒有這些生長因數的時候,癌細胞卻能夠使用稱為“Akt的蛋白質”來維持和促進葡萄糖代謝,以止癌細胞死亡。所以癌細胞不像一般正常細胞般會死亡。有關糖,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什麼根據上述調查結果的研究,我們能得出‘糖能餵食癌細胞’這樣的結論嗎?事實上,醣類能餵食我們的身體‘所有的細胞’。所以糖也不是全然壞的。
兩件事情我們必須注意的,是我們攝取糖的‘數量’和‘種類’。另一個關鍵的一點是要避免‘單糖及甜的食品’(見附注B,糖的種類)。廣義上來說就是避免加工和精製食品,包括汽水,可樂,含糖飲料,糖果,糕點,甜點等,以及其他零食。這些都是高GI食物,可能會導致胰島素水準暴漲。
另一方面,存在於蔬菜和水果等是屬於天然的糖類,對我們是安全的。最重要的是,天天吃足夠新鮮完整含有天然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來取代的精製糖類製品。單糖還會導致肥胖當一個人胰島素突然增加,血液中的血糖可能突然崩潰,這會使人感到強烈的饑餓。於是人們因此而吃更多,並很快再次感到饑餓,就不斷的重複這樣的迴圈。此外,含單糖的食物基本上只是卡路里,缺乏營養素,當人體的營養需求得不到滿足時,會仍然渴望食物,就會不斷的再吃吃吃。
結論精製糖類食品缺乏營養素,導致肥胖,蛀牙,疲倦,鈣質流失,也增加多種疾病及癌症的風險。如果你或身邊的人正罹患癌症或希望避免罹患任何嚴重的疾病,你千萬要注意一下這個危險物質‘糖’的攝入量才是。
----------------------------
附注A:GI值(升糖指數):所有的碳水化合物(含澱粉與含糖食物)經人體消化後,都會轉化成葡萄糖,不同的碳水化合物,轉化速度與形成葡萄糖的量都各有不同。一般用GI值作為衡量的指標;碳水化合物形成的葡萄糖越多,血糖就升高越多,GI值也就越高(如:精緻的澱粉類食物,白飯、糯米飯、白吐司或白麵包等),反之就越低。研究顯示,日常飲食的GI值指數較低的人,血脂肪通常較低,罹患心臟病的機率也較低。要降低飲食中的GI值,可以多吃點含澱粉、低GI值的碳水化合物,如小麥、薏仁、義大利面(全麥)、黑麥麵包、地瓜、燕麥、豆類、扁豆等。
附注B:糖的分類-“碳水化合物”是“各種不同類型糖”的總稱,它主要包括:
1)單醣: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這些糖不需要在腸道中分解,吸收入血的速度最快
2)雙醣(低聚糖):甜食中的蔗糖,奶中的乳糖及麥芽糖等,雙糖只分解一次,吸收速度僅次之單糖(如:白、紅/黑、冰糖及牛乳中的乳糖均是雙糖)
3)可消化的多醣(高聚糖):米、面等各種食物中的澱粉,不宜消化
4)不可消化的多醣:蔬菜、水果中的纖維素(即膳食纖維)單醣和雙醣都有甜味,"多醣"雖然叫糖,但卻沒有甜味,才是我們該適度攝取的醣類。
德國波達的一所醫院。這裡因全身溫熱療法而聞名。在這裡,患子宮癌和卵巢癌的患者,裸著身體接受紅外線的照射,把體溫提高到40度左右後,在血管裡注射10%的葡萄糖。
在這裡負責全身溫熱療法的亞裡山大.赫容博士說:“正常細胞主要以脂肪為原料產生能量,而癌細胞主要是利用葡萄糖。”“在癌症患者的體內加入葡萄糖後加熱,葡萄糖急劇分解,產生乳酸,這種乳酸能夠破壞癌細胞。”
這是以癌細胞喜愛的葡萄糖這種糖為誘餌,使癌細胞進行過度的新陳代謝,令這時產生的乳酸破壞癌細胞的方法。這種治療法究竟提高了多少癌症患者的生存率,目前還沒有經過科學的驗證。但是它得出的一個重要的事實是癌細胞喜歡葡萄糖等糖。癌細胞代謝葡萄糖的量比正常細胞多3~8倍。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醫藥大學曾經發表了研究論文,內容是限制動物的葡萄糖食用量,引導容易變為癌細胞的不良老化細胞自己死去,出現變易細胞的自殺現象,最終預防癌症。
來源:正見網 編輯:秉姍
------------------------------------------
這裡是學生.家長與老師們的共同平臺。
大夥一起為孩子開一扇窗,點一盞燈,
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牽引幫助,找到他的希望和未來。
如果您覺得我們所發表的圖文『棒』
懇請您按『讚』與『分享』,讓更多的朋友們都知道
www.facebook.com/epochtimes.tw
薏仁gi值 在 筋肉媽媽 Facebook 八卦
【 🏋♀身形要好看的兩大關鍵要素!___與___超重要!🏋♀ 】
我平時每週會保持至少五天的運動,注意飲食「熱量」跟「營養素」的份量及均衡性。除了三餐正餐飲食,有一般食材以外的營養補充品,對運動人生是有很大便利性的:當運動量及運動強度變大,除了吃正餐以外,能夠在額外時間內,快速補充到熱量及蛋白質補給,是運動後有沒有成效的關鍵之一!
幾個正餐以外要補充營養的時間點:
➠運動前,如果飢餓感來襲一定要先補充好消化的食物,建議以碳水化合物為主,最好GI值(升醣指數)要低,才能讓血糖在整個運動中保持穩定。
➠運動中,如果是很長時間的運動例如馬拉松,也建議要多補充碳水(我的運動都保持在一小時左右完成,所以沒有額外補充碳水)
➠運動後半小時內,立刻補充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人體可以一次快速吸收的蛋白質大約20克,所以20克蛋白質是很理想的。
➠如果是運動量大者,蛋白質需求較坐式人生來得高,這時候要額外在正餐時間內,將蛋白質少量多次攝入,一次同樣抓20克以內。
這時候大家可能會有兩個疑問:
❓『我到底需要多少蛋白質?』
❓『是否多吃肉就可以攝取足夠蛋白質?』
蛋白質的需求,簡單以體重來計算(如果可以除脂體重將會更精準):
💪久坐不動健康成人,蛋白質目標為1.2-1.8 g/kg
💪超重或肥胖者,蛋白質目標為1.2-1.5 g/kg
💪希望保持體重且運動活躍者,蛋白質目標為1.4-2.2 g/kg
💪希望建立肌肉並運動量大者,蛋白質目標為1.4-3.3 g/kg
在秤食物時,雞胸肉100克不代表100克都是蛋白質,那中間蛋白質只有20多克。所以除了正餐時間,建議蛋白質需求高的人,可以使用營養補充品來補充蛋白質,以維持身體的需要,又不過度攝取卡路里與脂肪。
我這次使用的是Sunrider仙妮蕾德兩個方便的植物性蛋白質補充品,一個是『sunfit protein plus欣體健蛋白奶昔』,一個是『VitaShake維體福隨身包』。
植物性蛋白質,對於素食者十分合適,並且當使用多元的豆類與穀物來源時,是可以包含完整必需氨基酸的。
Sunrider仙妮蕾德的Sunfit蛋白奶昔,通常我會用在需要快速及方便補充蛋白質時,比如強度較高的重訓或是高強度間歇運動後,身體有快速的蛋白質吸收需求,人體一次的蛋白質快速吸收約為20g,Sunfit蛋白奶昔兩匙粉末含有20克的植物性蛋白,來源有穀類及豆類,因此包含完整的必須氨基酸,可以提供身體當下一次性足夠的蛋白質需求。
Sunfit蛋白奶昔另外一個很好的地方是,它同時還有3種維生素,12種礦物質,水溶性膳食纖維(幫助排便),非水溶性膳食纖維 - 零膽固醇,零反式脂肪,主要成分為 :豌豆蛋白、米蛋白、薏仁、大麥、菊糖、竹纖維、燕麥粉、 山藥、芡實、蓮子、蓮藕、百合、白白茅根萃取物。其實運動人生中,想要成效好,只單單補充蛋白質是不夠的,要同時也補充維生素與礦物質,才能維持身體的需要,讓運動效果更好,Sunfit蛋白奶昔厲害的地方就在這全面性,可以一步到位!
還有另一個不可忽視的:碳水化合物,也是運動前後不可缺乏的!碳水的補充,Sunrider仙妮蕾德的VitaShake也想到了!它主要也是植物成分,每包含有4g植物性蛋白,及14克碳水化合物,一包熱量只有95卡,熱量很低,但喝下去卻很有飽足感。通常我會使用在餐與餐中間,讓我運動時不會因為飢餓而不舒服或是感到虛弱。
我平時飲食會以正餐及一般食材為主要,這才是不可取代的,而在正餐以外,需要快速省時的方便營養來源時,我就會使用這類產品,方便我隨時掌控工作及運動時間的調配利用,也讓我更能掌握運動表現及營養均衡,一舉數得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