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支持明德宿舍群的保存]
分享出去是最簡單的支持方式
有關於明德國中舊宿舍群的拆除計畫,以及文化資產保存的衝突這件事我們所應該知道的。以下我會就 1.歷史與建築風格。2.人文與自然價值。3.相關案例。4.實際發生的問題。等四大項在此做詳細的說明,並且希望各位可以支持對於這個古老宿舍群的保存。
1. 歷史與建築風格
明德國中的宿舍群,可以說是目前基隆市在二戰後最早蓋起來的宿舍,根據民德國中校史記載,校舍是於民國四十三年選定於七堵火車站對面山麓籌建校舍,四十五年破土動工,四十六年完成初期校舍工程,因此,本宿舍群的歷史大約有六十年了,算得上是本市最古老與保留最完整的宿舍群。
根據學校老師透露,當年瑞三煤礦礦主因為不忍學校大量的單身老師無穩定居所,因此捐地蓋起延山四排約七十間的單身宿舍,山莊的設計是沒有個人衛浴以及烹飪空間的,所以在這個社區裡還留有食堂,澡堂,鍋爐間,公廁,儲水塔… 等等現代人匪夷所思的公共建設遺跡,而這些設備在我小學時(約民國68年左右)仍然在使用,之後便慢慢地被淘汰廢棄。這是山莊裡最有趣的一項歷史遺跡。
這些特別的公共設施,在基隆的文化耆老李正仁老師的眼哩,十分類似礦場的辦公廳建築形式,尤其是宿舍中的一個卅幾階的直通頂層的大階梯,其氣勢之壯真的是這一類公家宿舍建築中少見,但是在金瓜石的太子賓館或是瑞三煤礦礦區的這些基隆河流域的依山而建的集合式建築群,多少都可以看到風格類似的空間處理手法,我們因此可以大膽的假設(因為沒有任何建築師以及工班的檔案資料),瑞三捐了地,甚至還提供了設計圖以及工人(對於曾經捲入228事件的瑞三李家或是其他的本省籍商賈,這種慷慨其實不奇怪,然而這純屬推論需要被檢驗)。
初蓋成的宿舍取名”明德山莊”,現在在某幾間宿舍的門上還是可以看到一兩塊古老的木牌子,上面用楷書端正的書寫著明德山莊的名字。宿舍沿著緩緩的山坡地蓋了五排,幾乎全部都是紅瓦屋頂木頭隔窗的紅磚平房,當初的宿舍全部都是供作單身教師的棲身之所,所以每一間宿舍都是簡單的一房一廳,一個宿舍大約五或六坪,簡單地分成前面的書房或是接待室以及後面的臥室,簡單樸素至極,我童年的回憶中還有著那一份空間窘迫困苦的記憶。
2. 人文與自然價值
山莊的六十年的歷史當中也出現過幾位有名的人物,其中最有名氣的就是現代水墨畫家劉國松,劉國松教授本來在明德教書,因此也就住在山莊裡面,跟我爺爺私交不錯,本來還送了一幅畫給爺爺,後來離開了明德在外地出了名,他在1956年成立五月畫會以及在1961年開始與徐復觀展開的現代畫論戰時,都有可能正住在這個地方。另外一位則是曾任成功大學文學院院長的閻振瀛教授,青少年時也住在山莊內,閻院長除了文學造詣深厚之外,目前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現代水墨畫家。這些人物都為這個地方增添了深厚的人文歷史的價值。
山莊裡有參天的巨木,紅花綠葉的灌木叢,松鼠,台灣藍鵲,老鷹,斑鳩,螢火蟲,知了,螳螂,天牛,獨角仙,蜻蜓,豆娘,蓮霧,刺波,不知名的藥草,各式蕨類,這裡顯然已經變成了一個何謂最佳居住狀態的完美的範例,然而這樣了完美狀態並不會得到應有的呵護,畢竟它的出現是一連串偶然的集合,而對它的保護則是要靠一連串的必然才能達成,而我要說的正是這個宿舍正面臨的拆除的問題。
3. 相關案例
簡單說,明德國中舊宿舍群,在學校擴建的計劃之下面臨被拆除的悲慘命運,這個案子與之前在台科大校地擴建的蟾蜍山的事件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說校地開發 vs. 文化資產保護。雖然說這種事情在本島已經司空見慣,但是我們有義務對這樣子的短視規劃表達不滿以及讓相關單位知道,是該停下來好好反省的時候了,畢竟前面整理出來的一堆文化價值的相關資料,是足以叫我們冷靜下來,好好省思這個粗糙的做法是不是這個土地上唯一的選擇,我們在台科大的蟾蜍山的案子裡看到學校動用行政資源對住戶訴訟,而基隆也不惶多讓,上周基隆市教育處國教司與明德國中校方挾七堵區的民意代表至文化局施壓,場面十分難看,看來對於關心明德國中宿舍的人們來說,最壞的狀況似乎還沒到來。因此,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這整件事情到底是如何演變至此的。
4. 實際發生的問題
整件事情,依照學校方面的闡述是非常的複雜的,但是我們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看這個問題,一個是發生在學校內部的事,另一個則是當地居民的看法。
4-1.發生在學校內部的事:
a. 道路拓寬: 學校外面的東新街,因為人行道狹窄,無法負荷周邊三所學校的學生上下學的人數流量,為行人安全考量,學校需要內縮(約五公尺)以俾道路與人行道拓寬。如此一來,將直接消滅民德國中緊鄰東新街的風雨操場,學校因此需要一個新的風雨操場。
b. 校內空間問題: 值此校地縮減的危急存亡之際,明德國中卻在自己校園最寬敞的戶外操場中間興建龐大的校舍,所以! 所以要拆掉另外一整排教室來另外再蓋一個戶外操場,所以! 所以原來的學校沒地了(其實還有),但是學校還是需要一個風雨操場。{我們要保障學生的受教權}全市學生家長聯合會會長如是說。
c. 腦筋動到宿舍上: 因此,學校就在招生人數肯定會越來越少的時刻,決定要更大手筆的將學校後面綠樹如茵的排水溝加蓋,並且派出怪手把這個具有豐富人文與自然環境的宿舍群拆掉一半,來蓋風雨操場。{希望各位可以支持我們的這個計畫,讓我們可以拆掉宿舍的一半}國教科科長在會勘時如是說。
4-2. 當地居民的看法:
a. 工程之必要性與功能性: 大部分的本地居民都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要在學校的正中間蓋校舍,而這麼大的工程竟然沒有建造地下停車場來紓解七堵火車站周邊極嚴重的停車問題(學校下方興建地下停車場已經不是一個前衛的做法了喔),而學校老師也有提說要在宿舍這邊蓋停車場,足見這個校舍的工程本身就是一個沒有完備思考的工程。而在這個少子化,各地都在減班撤校的時刻(比如旁邊的長興國小就面臨裁撤的危機),學校的龐大建築計畫(幾乎全校都會被掀過一遍之外還會摧毀骨董宿舍群)令所有人費解,講白了,套句這邊居民的話: 你先把孩子生出來再說吧! 學校蓋那麼大沒學生是要給誰用?
b. 糟蹋了一個好地方: 當地居民一致認為宿舍群是個鳥語花香的宜居環境,在妥善的規劃下也可以充分發揮教育的功能,並不是辦教育就一定要先蓋大房子,做大建設,這已經是落伍的思維跟做法,讓學生認識自己學校的歷史,親近自然,這是一個最適合的大教室。
c. 風雨操場: 明德國中已經有一個禮堂可以做室內活動空間使用,如果不夠,其實在蓋目前這個超大的校舍時,本來也就可以將一樓空間挑高設計成風雨操場,但是沒有。退一萬步,學校的邊角位置仍然可以生出風雨操場的地出來,比如已經沒有功能的舊圖書館就可以整理出來一片完整的空地使用。
5. 結論:
有關於舊宿舍群的開發計畫,幾十年來各種想法都有,有開公路的,造停車場的,學校的烘焙教室,戶外活動場… 各式各樣,其花樣之多,反映了兩件事,第一,教育權責單位對於這個地方的規劃一點頭緒都沒有。第二,從來沒有人以文化歷史的角度來看待及思考這個地方的可能性。
而教育權責單位在學校推動的這麼龐大粗糙無秩序的工程計畫,不僅僅對於學生的學習節奏造成無謂的干擾,而另外又是否對學生做出良好的示範其實是一個值得好好討論甚至究責的事情。在現代的社會當中(尤其是我們所標榜的文明的),學生要學會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思考在開發與歷史的保存的衝突當中展現出屬於人的智慧而不是商人的貪婪與粗暴,很顯然的這個拆除計畫的規劃者並沒有這方面的考量,而走筆至此,各位可以看得出來我正在捍衛孩子們在成為文明人的過程中的受教權吧!
歷史的形成是在模糊瑣碎的片段事件中,經由時間的催化而慢慢成形,但是也可以在一瞬間遭到破壞,扭曲,人的教育以及價值觀的養成亦如是。台灣目前正遭受的許多危機,其問題之根本就在文化根基的薄弱,對人文歷史價值的輕忽怠慢,這個沉痛的醒悟,在看到幾位原本理當重視文化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岌岌於執行各項工程計畫時,更加感受深刻與難受。基隆市的文化資產已經不多,我們曾經在寒風凜冽中擋下西二.三碼頭的拆除,而明德國中的舊宿舍群會是一項新的挑戰,還記得高遠新村吧? 希望這不會是高遠第二。 (分享出去是最簡單的支持方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阿傑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大屯山。大屯山主峰為海拔1092公尺,可飽覽群山...
蕨類分類 在 農傳媒 Facebook 八卦
【踏上尋回桃園淺山特殊蕨類之旅】
穿梭於桃園西側丘陵臺地間乍看平凡無奇的開墾地與次生林時,陸續發現多個過往文獻未見的類群,或少見物種的新分布地,因此於本文集結近年的調查成果,首次報導桃園淺山地帶別具特色的蕨類植物群相。
-
🤜看更多農報導:https://www.agriharvest.tw/
#蕨類 #桃園淺山 #蕨類植物群相
蕨類分類 在 城邦讀書花園 Facebook 八卦
【#出版報報】
出版史上首次依照2016年11月發表的PPG I分類系統編排蕨類名錄,物種清單最新,收錄種數最多的台灣蕨類大圖鑑!http://bit.ly/31IDLnc
★ 許天銓、陳正為、「植物獵人」洪信介、Ralf Knapp 等中外蕨類專家首次聯手寫作
★ 自石松目的石松科起至水龍骨目的烏毛蕨科為止,共收錄28科409種
★ 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前台北植物園園長邱文良專業審定
目前世界上全部的蕨類種數約有10,000餘種,其中全歐洲僅有約150種,美洲約400種,而台灣就佔了800種以上,而且有約三分之一是稀有物種,在島上保存得相當完整,無論是世界最大、最小、或是最古老的蕨類植物,在台灣都可以見到。而和亞洲的鄰國相比,台灣的面積雖小,但由於得天獨厚的複雜地形,垂直分布容納自熱帶、亞熱帶、溫帶及寒帶的氣候與植物帶特色,加上氣候與四面環海的地理位置,令台灣幾乎擁有全世界最高的蕨類物種密度,也成為蘊藏豐富蕨類的重要寶庫。
本書為《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的八卷:蕨類與石松類》上卷,以448頁的大篇幅,詳細呈現蕨類植物在不同分布地的特性與辨識特徵。根據2016年11月最新發表的PPG I分類法與最新的研究結果,自石松目的石松科起,至水龍骨目的烏毛蕨科為止,包括所有的新種、未定種與未發表種,在本卷中完整收錄了409種蕨類植物。
這不只是台灣1896年初次有植物誌出版至今,收錄種數最多的蕨類圖鑑,再加上資深的蕨類專家,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前台北植物園園長邱文良老師的專業審定,是台灣有史以來專業度最高,內容也最為詳盡的蕨類全紀錄
📙 看更多 #貓頭鷹出版《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八卷(上):蕨類與石松類 石松科--烏毛蕨科》http://bit.ly/31IDLnc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系列書籍:http://bit.ly/2RqvHDa
❤6/26之前,單筆實際消費「滿$799現折$100」👉看更多「年中慶愛閱」https://www.cite.com.tw/2019iread
蕨類分類 在 YOYOTV Youtube 的評價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阿傑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大屯山。大屯山主峰為海拔1092公尺,可飽覽群山環繞的台北都會區景觀,可眺望七星山、大屯南峰、西峰、淡水河口。
大屯山地理上屬於大屯火山群的大屯山亞群,為一錐狀活火山,也就是所謂的休火山地形。也因此在天山頂部西側的向天池就是一個完整漏斗形噴火口地形,積水成池。「後火山作用」所形成之噴氣孔、硫磺結晶、溫泉及壯觀的崩塌地形最具特色。小油坑附近有箭竹林步道,觀察箭竹林、芒草原和火山植物。
1. 黃星天牛:分布在平地至中海拔山區,是台灣常見的天牛之一。體長約18~29mm,體色底色為黑色,全身滿布灰色短絨毛,有許多大致左右對稱的黃色或乳白色大小不等的圓點。成蟲在春、夏季出現,夜晚有趨光性,幼蟲的寄主植物為桑樹、無花果和油桐等,在樹幹中鑽洞蛀食的幼蟲會將糞便排在樹幹外。
2. 雲帶天蛾(幼蟲):雲帶天蛾的幼蟲,又叫作雙斑白肩天蛾,是低海拔山區常見的昆蟲,也是台灣特有種的蛾類。牠們在野外主要以華八仙、繡球花這些植物為食。其實我們看到的眼睛狀構造,是長在腹部前端的眼紋,又叫作假眼,並不是真正的眼睛。其作用可用於威嚇敵人、轉移焦點。真正的眼睛則非常細小,位在最前端綠色球狀的頭上。其實各種各樣的「假眼睛」、「尾巴」可是天蛾類的幼蟲常具有的特徵。
3. 鳳頭蒼鷹:又稱粉鳥鷹(台語),為台灣的特有亞種鳥類,也是第二級保育類動物。分布於2000公尺以下的森林環境,是中海拔山區森林常見的日行性猛禽。會停棲在視野開闊的隱密樹枝靜候獵物,也會空中追捕鳥類和昆蟲。繁殖期時,雄鳥常會有振翅行為,會快速振翅且下壓翅膀,之後滑翔而去。頭部鼠灰色,後面有一小搓羽毛(冠羽),也是被稱為「鳳頭」蒼鷹的由來。
4. 栗蕨:栗蕨是低海拔常見的蕨類,它生性強健,可以適應非常惡劣的生存環境,例如在台灣北部的陽明山國家公園火山噴氣孔附近,一般植物是無法生存的,但只有像栗蕨或芒草這類植物耐得住乾旱、高熱及強酸的惡劣環境,在沒有其他植物搶地盤的情況下,栗蕨及芒草就稱霸該地了,也因此,陽明山國家公園裡時常可以看到栗蕨成片的生長。
5. 黑殼蝦:黑殼蝦正式的名稱是多齒新米蝦,生物分類屬於匙指蝦科新米蝦屬。黑殼蝦是淡水蝦,只生活在乾淨的溪流裡,所以也做為自然環境的生物指標;雖然牠黑黑小小的不起眼,但是牠可是養魚人的最愛,只要在水族箱裡放上幾隻,就能讓水質乾淨不混濁。也因為黑殼蝦對氨之毒性敏感,被應用於放流水(廢水)生物急毒性檢測方法。
6. 日本樹蛙:日本樹蛙是一種不會爬樹的樹蛙,體型較其他樹蛙小,雌性的日本樹蛙比雄性樹蛙稍大一點。牠們身體背面粗糙,有X或H型深紋。其中一個明顯的特徵是牠背部的中央近肩胛的地方有一對短棒狀突起。身體顏色會隨著環境而變化。分佈在平地及中低海拔山區,會在步道、水溝、溪流和地面積水處出沒。因為喜歡聚集在溫泉附近,又稱溫泉蛙。全年皆可繁殖。叫聲為「唧、唧唧」很像蟲叫。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蕨類分類 在 擬蕨類2_郭智琳 - YouTube 的八卦
生物 分類 # 蕨類 植物#擬 蕨類 #石松科#水韭科#木賊科#松葉 蕨 科DeltaMOOCx 台達磨課師是高中/高工及大學的免費公益磨課師(MOOCs)平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