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手機記住台灣的故事」
謝謝阮義忠,我的《池上日記》許多圖片將在台灣故事館展出。跟專業攝影家一起展出,我很心虛,因爲我的照片都是手機拍的,談不上任何攝影技巧。
2014年秋天開始,我在池上駐村,每天遵醫師囑咐,早晚都要走路,走一萬步。
晨昏的光,大坡池的花開花謝,山巒間的雲昇霧卷,秧苗水田映照的雲影,稻穀結穗在風中的搖擺,清晨每一株草葉上的露珠,油菜花的金黃,苦楝的粉紫,好像要走到每一朵花前面,凝視每一朵花的綻放,認一認自己的前生。
許許多多畫面,都忍下住,用手機一一記錄下來。沒有想到專業技術,只是想留住那麼留不住的刹那,分分秒秒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兩年多日子,手機裡存留了八千多張相片。有鹿從其中選出百餘幀,出版《池上日記》《池上印象》。
很感謝義忠看重這些圖片,很感謝義忠費心挑選安排,能在台灣故事館與義忠的攝影專業作品一起展出,非常開心。
-----
阮義忠台灣故事館
蔣勳《池上日記》&阮義忠《花東縱走‧1979》攝影聯展
展期:2018/4/3至2018/6/24
開放時間:
每週二至週日09:00-16:30
週一以及國定假日休館
※清明連假4/4-4/6休館
地址:宜蘭市中山路二段430巷33號
電話:03-933-4670
「蔣勳池上日記」的推薦目錄:
- 關於蔣勳池上日記 在 蔣勳 Facebook
- 關於蔣勳池上日記 在 蔣勳 Facebook
- 關於蔣勳池上日記 在 彭樹君 Facebook
- 關於蔣勳池上日記 在 第十一課池上日記(建議播放清單,非屬龍騰版權) 的評價
- 關於蔣勳池上日記 在 【有鹿文化】蔣勳《池上日記》(附贈「大地行走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蔣勳池上日記 在 【經典.TV】20160731 - 池上日記池上印象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蔣勳池上日記 在 池上日記:自然秩序與土地倫理- 蔣勳(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蔣勳池上日記 在 【美學系列】蔣勳/池上日記5(上) | | 聯合新聞網 的評價
- 關於蔣勳池上日記 在 蔣勳池上日記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蔣勳池上日記 在 蔣勳池上日記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蔣勳池上日記 在 蔣勳 Facebook 八卦
六月十一號星期六下午,在靜思書軒,以《池上日記》為題,談自然秩序與土地倫理,歡迎大家報名聽講。
-----------------------------------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靜思書軒心靈講座
【蔣勳池上日記:自然秩序與土地倫理】
時 間:2016/06/11(六) 14:30~16:00 (13:30開始入場)
主講人:蔣勳
主持人:許悔之
電話報名:(02)2898-9999轉4111(報名時間:每日9:00-18:00)
網路報名:http://goo.gl/forms/Ejv3vA4ueNyoQFTI3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樓(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交通方式:捷運淡水線關渡捷運站1號出口,步行10分鐘
蔣勳池上日記 在 彭樹君 Facebook 八卦
前些日子到池上採訪蔣勳老師的報導,昨日見報。
對我來說,這是一次《金剛經》的切身體悟,經驗十分珍貴。請見內文採訪後記。
我問同行的樂融,你覺得這件事是要告訴我什麼?
他說,《金剛經》再唸八遍吧!
我開懷大笑,說得真好!
............................................................................
山水相照,蔣勳的池上心境
採訪 ∕ 彭樹君
攝影∕ 莊瓊花
蔣勳說,走遍天涯海角,他總是記得島嶼東岸那樣的海和那樣的山。
年輕的時候,他常常揹著一只背包,遊走於東部海岸。然後,他去了巴黎,去了紐約,去了世界上很多地方,人生走過風華,也走過空寂,看過所有的美景,也看過所有的榮枯,而今,從心所欲的他回到台東池上,寫作、畫畫、散步、讀經,以最少的物質需要過著最簡單的生活。他說,在這裡,他找到自然的秩序,也找到自己內在呼吸的秩序。
.
*
.
「四時這樣輪替,萬物並育,天地真的無私,天地也不仁,不會為任何生命驚叫留連。我走在池上田壟間,知道不應該有多餘的眷戀牽掛。 」
.
三年前,台灣好基金會邀請蔣勳擔任池上藝術村的首位駐村藝術家,他即在2014年10月長駐池上至今。走進蔣勳在池上的家,只見小小的客廳裡一張舊桌子,幾把舊椅子,一角有個陳舊的佛案,不禁令人驚訝美學大師的室內陳設竟是如此簡樸。隔璧是他作畫的畫室,那就更簡單了,除了畫作與顏料,可說四壁蕭然。而他笑說,自己其實只是回到了小時候的家而已。
這屋子原是大埔村的舊教師宿舍,紅色磚牆,黑瓦平房,還帶著院子,他一見這屋子,就覺得熟悉且親切,因為他童年的家就是這樣,彷彿他曾離開了,他又回來了。「我想到《金剛經》說的『還至本處』,原來找來找去,最終還是回到最初,回來做真正的自己。」
做真正的自己,面對自己的本來面目。蔣勳在池上生活一切從簡,沒有電視,不看報紙,沒有社交應酬,卻也因為如此簡單,他的心靈層面才能無比豐富。
他日日清晨在大波池畔散步,看著池裡荷花的開落;他日日走過一望無際的稻田,看著農家如何春耕夏耘秋穫冬藏;他日日作畫,從秋收畫到燒田,在土地表象的生滅中領悟了色相與空幻的關係,色相成空,空又生出色相。在他完成大幅畫作〈野燒〉之後,他如此寫著:
「收割以後,土地上殘留著刺刺的稻梗。不多久,田野裡燒起大火,火勢沿著稻梗蔓延。濃煙衝上天空,噼噼啪啪,四處是嗆烈氣味。火燄熄滅,煙隨風散去,田裡剩下焦黑墨痕,粗獷沉鬱,是大地上令人震撼的書法。晚雲絢爛,在天空灑成金紅赭紫,大風吹過,色相、墨痕,都成過眼雲煙,只是觀想者的執著嗎?」
大地無言,卻說盡了成住壞空。池上的稻田不只有金黃的美,還有焦黑的壯烈,就像人生不只有繁華,還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一無所有。走過池上的四季,蔣勳的心境更澄徹空明了。
.
*
.
「池上秧田寬闊平坦,淺水映著雲天。
田土如心境,不寬闊,不平坦,擠滿忌妒怨怒,很難長出新生命吧。」
.
2010年12月,在忙完一場畫展之後,因為急性心肌梗塞,蔣勳動了心臟手術,那當然是一場生死邊緣的劫難,必然令人對生命有了更深的體悟。也因此在閱讀他的上一本書《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時,讀者如我常有一種彷彿從體內某處泉湧而出的顫慄,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動,也是一種心悅誠服的共鳴。那字裡行間的透徹與了悟,一如他在清邁無夢寺看見的那位披著絳紅色衣袍、直走進林木深處的僧人,「彷彿把光影搖曳的繁華都留在身後了」。
然而來到池上,當我看見蔣勳與他所生活的環境如何緊密連結,才發現他並非過著不問世事的隱士生活,而是以一種謙遜的方式,將自己縱身投入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們。就像這回他在台東美術館開畫展,同時也在池上一些他常去的店家牆面掛上他的畫作與詩作,做為一種呼應,這些店家包括池上書店、吉本肉圓、保庇素食店、曬穀場手作坊、田味家、多力米穀倉和走走池上,它們所串連起來的路線,就是蔣勳在池上的日常生活動線。
蔣勳也在勤懇勞動的農人身上,看見樂天知命,樸拙寬厚。他說,住進池上之後,他更貼近自然二十四節氣的變化,什麼時候驚蟄,什麼時候雨水,什麼時候芒種,什麼時候霜降,也才懂得,「原來抽象而有一點文人詩意的節氣名稱,其實或許是農民數千年口耳相傳的土地和季節的具體真實記憶。」
他謙虛地說,也因此,來到池上,他覺察到自己過去難以發現的知識份子的傲慢,原以為在寫完《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之後,生命有些明白了,池上的生活卻讓他知道,還有落實在土地中的修行,那種彎腰的謙卑,讓他看見,原來更不容易的是在平凡中做人。於是,他終於懂得金剛經裡所說的「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那一層層境界的「實無所行」。
.
*
.
「大山篤定,流雲自來自去,彷彿天長地久。
山水自然,才是永遠讀不完的詩句。」
.
長駐池上一年半的時間,蔣勳完成了《池上日記》與《池上印象》兩本書,近日已於有鹿文化出版。前者是蔣勳在這裡的生活記憶,關於土地、天空、海洋、植物、人物、動物,關於他的種種思索,種種情懷與感想,書中攝影也出自他手,與文字兩相對照;後者則是他的畫冊,一共收錄29幅作品,他畫山、海、花、田,也畫貓與人。他說來到池上,面對縱谷平原,每天觀望廣大無遮蔽的田野,很自然地就想在大幅畫布上作畫。除了出版成書之外,這29幅畫作目前同時正在台東美術館展出。
在畫展現場,兩件大幅作品「野燒」與「雲淡風輕」各據兩方,彷彿二元沉默的對話,然而那其實來自同一個靈魂,一如溫暖與清明,慈悲與孤獨,在蔣勳身上融合成一種完美的和諧;就像在他簡樸的居室裡,院子裡總有啁啾鳥鳴,外面街道卻也總有偶爾經過的咻咻車聲,安靜與喧嘩,出世與入世,也能奇妙地融合為一種境界一樣。
池上的山安然篤定,池上的水潺湲綿延,山水永恆的對話,都在蔣勳的文字與色彩之中了。
*
.
*****採訪後記***
.
採訪蔣勳,當然是一次十分珍貴的經驗。能與美學大師談生活之美,本身已是一件美事,更何況還能親耳聆聽他對《金剛經》的體悟,更令我感動莫名,甚至流淚。
然而,採訪結束之後,當我在離開池上的小巴士上檢查錄音是否清楚時,卻不知是哪個環節出了錯,整個錄音檔竟然全都消失了!
在滿車笑語喧嘩聲中,我的心如沉鉛直落,墜入最深的谷底。車窗外的風景不斷掠過,然而我無心觀賞,只覺得滿心失落。
對一個採訪者來說,這是不該發生的悲劇。而對我來說還不只是採訪稿不知怎麼寫的問題,更讓我難過的是,這錄音檔代表了與我所景仰的老師同在一個時空相處的紀念,那些交談中的感動,那些發自內心的歡喜,就這樣消失在無盡的虛空之中了。
我想起《金剛經》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消失的錄音檔,是要我體悟這金剛要義嗎?
無論如何,事情已經發生了,唯有接受。再多的懊惱,又有何用?
我又想起《金剛經》裡的句子: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既然無須執著也無法執著,那就放下吧。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佛陀如是說。
過去心不可得,但發生過的也已永遠存在於那個時空之中了吧。於是失魂落魄的我收攝心神,回到眼前來,專注地欣賞當下窗外掠過的風景。
.
﹝本文內文標題皆取自蔣勳《池上日記》與《池上印象》二書﹞
﹝版面設計:靳昌玲﹞
﹝出處請見以下連結﹞
http://week.ltn.com.tw/Newbigpaper.html?P=11&Y=2016&M=06&D=03
http://week.ltn.com.tw/Newbigpaper.html?P=12&Y=2016&M=06&D=03
.
蔣勳池上日記 在 【有鹿文化】蔣勳《池上日記》(附贈「大地行走 - YouTube 的八卦
蔣勳 《 池上日記 》,2016年5月6日與您見面(附贈「大地行走— 蔣勳 朗讀池上縱谷詩句」CD) 試聽連結:https://youtu.be/SZHjwbPPGLQ 縱谷的雲在山巒谿 ... ... <看更多>
蔣勳池上日記 在 【經典.TV】20160731 - 池上日記池上印象 - YouTube 的八卦
因媒體渲染而聲名大噪的 池上 ,迎來了喧擾,卻在 蔣勳 筆下,找回它原有的平靜。 ... <看更多>
蔣勳池上日記 在 第十一課池上日記(建議播放清單,非屬龍騰版權) 的八卦
第十一課池上日記(建議播放清單,非屬龍騰版權) · 作家動畫-池上日記|蔣勳 · 2013.04.16中天青年論壇完整版【蔣勳-喚回少年台灣】 · 優人物/70歲蔣勳池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