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原文某些推文,我他o火就來,不回應對不起自己
本人外公,民國38年來台灣的榮民,官階只有士官長
來台後負責為高官開軍車,長時間憋尿,再加上國共抗戰期間基本上是有一餐沒一餐,身體健康底子不好,年老後最後得膀胱癌離世
外公祖籍江蘇,因為父親生下他後,和別的女人跑了,所以當初國民黨來徵召少年兵,就跟著國民政府、從軍報國
他15歲就背槍桿子,槍總長比他身高還高
背槍桿子幹嘛?當然是「拿槍幹共匪」
隨著國民政府一路退敗來台灣,他只記得蔣中正要他們反攻大陸,要幹麻?
「拿槍幹共匪」
.
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
這口號是幹麻的?
「拿槍幹共匪」
.
民國76年,小蔣開放到中國探親,我外公回蘇州看他那當初拋棄他的爸爸
他爸爸見到他後,隔一個星期離世
我外公後來和我說,他和他父親台灣中國這樣分隔兩地,誰害的?
「卑鄙可惡的共匪害的」
.
我外公家在龍潭陸總部對面
對,就是上次阿帕契直升機掉下來那排其中一戶
房子破的可憐,軍區外面房價也因為禁見,別說是交通工具了,都更也不可能
還是他存了一輩子的薪水,貼錢買的
因為官階只有士官長,別說是大富大貴,基本上糊口就不錯了
終生奉?身體壞掉他不到60歲就去世,領個頭
別說是保險,基本上待遇可說是極差
.
好了,然後呢??
今天國民黨,整個魅共賣國,恨不得趕快成為中國台灣省
當初這些老兵拿槍幹共匪,你們這樣對的起這些不到15歲跟著你們退來台灣的人???
民進黨呢?每次選舉就分化族群
說這些榮民是支那人,滾回中國去
覺青群起激憤,恨不得拿石頭丟死這些人
先不論這些榮民從從軍開始,就開始接受國民黨反共教育的洗腦,根本是最反共的一群
當初這些榮民在「拿槍幹共匪」的時候
你們民進黨在哪邊還不知道咧
然後民進黨反共,榮民也反共
結果今天榮民就是該死外省人,滾回中國去??
每次看到榮民
成為政治選戰角力的工具
成為意識形態批鬥的犧牲者
成為催票選舉的道具
心裡真的覺得
台灣社會真是悲哀』
Re: [新聞] 暖捐7百萬畢生積蓄!老榮民「饅頭開水」度日:回饋國家 https://disp.cc/b/163-cxkC |新聞原文 https://disp.cc/b/163-cxdn
蔣中正身高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1961年4月落成、1992年10月拆除,僅擁有短短31年歷史的中華商場,曾是台北市的著名地標,也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
謝謝旺福小民在2015年寫了這首歌,謹以此影片獻給我們魂牽夢縈的中華商場。
《我小的時候都去中華商場》
詞曲:姚小民
編曲:旺福
演唱:旺福
影片製作:張哲生
有記憶的時候 我就已經在這生活
我家住在三樓 沒挑高卻有樓中樓
隔壁的算命仙 脾氣壞到快昇仙
二樓的牛肉麵 吃麵還讓我欠錢
一樓的西裝店 隔壁就是皮鞋店
所有好吃好玩好聽好看的 都在這邊
Ya!
如果想聽音樂 有多少大前輩
小時候不知道在這裡 買了多少唱片
從黑膠唱片 買到光碟片
時代在改變 音樂也跟著改變
該怎樣 才能夠 以不變 應萬變
現在只剩佳佳唱片 還在西門町開店
回不去 也不能帶走的回憶
還在我心裡 變成我 身體裡的血液
回不去 那就往前吧
帶著那 故事往前進
舊故事 我來寫新劇情
有點想吃宵夜 到西門町走一走
那時候 阿宗還推著麵線在路上走
回到了天橋上 路邊攤還在忙
想不到後來 我也在這裡擺攤
放學就來擺攤 試著混一口飯
期待今天口袋 可以多幾個銅板
不管是晴天陰天 還是下雨天
我最喜歡的那天 就是星期天
人客快看這邊 看東西不用錢
買越多越帥氣 買越多越美麗
我天天在這裡 擺地攤練身體
警察來了 馬上打包 跑到快斷氣
回不去 也不能帶走的回憶
還在我心裡 變成我 身體裡的血液
回不去 那就往前吧
帶著那 故事往前進
舊故事 我來寫新劇情
國中放學後的某一天
我的口袋裡面 還剩下十塊錢
走去便利商店 買了一枝枝仔冰
今天考試成績太爛 需要壓壓驚
慢慢地走回家 才發現我的家
變成了一堆石頭 躺在中華路上面
Oh No!
十幾年的回憶 就這樣倒下去
就像是枝仔冰 融化成一灘爛泥
小時候貼在牆壁上的貼紙 再見了
靠著牆壁量身高的那些線 再見了
各位街坊鄰居 謝謝你們 再見了
親愛的中華商場 好好睡吧
再見 再見
回不去 也不能帶走的回憶
還在我心裡 變成我 身體裡的血液
回不去 那就往前吧
帶著那 故事往前進
舊故事 我來寫新劇情
Special thanks to 旺福軍方專頁 Won Fu.
《認識 中華商場》
二戰結束後,台北市中華路鐵路沿線搭建起一整片違章棚屋,聚集了一千餘戶無處容身的難胞,蕪雜零亂、殘破不堪,成為1950年代台北市的獨特景觀。
1959年,蔣中正總統指示整頓重建。
1960年,台北市政府決議將中華路鐵路東側的市集聚落改建為新式商場,並於同年7月1日起開始進行違建的拆除與商場的興建工作。
當時迫於經費不足的限制,因此以居民一次負擔的方式籌措改建經費。負責規劃興建施工的是陸根記營造,工程進展相當快速。
經過八個多月的施工,1961年4月22日,單一建築體呈長條狀,以連棟方式形成一長串排列的八座三層樓水泥建築正式落成啟用,由當時的台灣省主席黃杰命名為「中華商場」並題字,中華商場以八德做為各棟之名,成為當時台北市的新地標。
中華商場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一段中央,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由八座三層樓建築所組成,由北而南以「八德」為名分段,分別為忠段、孝段、仁段、愛段、信段、義段、和段、平段,總長1,171公尺,興建經費總計為新台幣47,335,845元。曾為大台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緊鄰西門町,興盛一時。
八大座商場共可容納1,644個租戶,平均每戶只分得約2坪大的空間。中華商場為獨立八棟三層連成一線之房舍;一樓為商店,二、三樓為住家(後來二樓也幾乎成了商店)。
以早期中華商場第一棟「新美達照相材料行」的地址「中華商場忠段下東五七號」為例,得以一窺當時中華商場店家地址的陳述方式:
1. 中華商場以段為單位,而非我們現在慣用的棟。1961年落成的中華商場共有八大棟,以八德命名,從北到南依序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忠段指的是八棟中華商場之中,位處最北邊的第一棟。
2. 「下東」意指位於東側的下層(一樓)。中華商場一樓的東側與西側分別為不同的店面,西側臨鐵路,東側面對寬廣的中華路,是大家較常在老照片裡見到的中華商場正面。
3. 中華商場的東側是單號,西側是雙號。一樓有單號與雙號,二樓跟三樓則只有單號(因為西側沒店面)。
1964年,台灣松下電器在西門町的中華商場信棟南端樓頂,豎立了當時台灣最大的霓虹燈,閃爍的霓虹燈提供了城市繁華的意象,也在民眾心中留下鮮明的記憶。
經過多年發展後,八棟商場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具特色:
販售家用電器、音響與電子零組件的商家多位於忠、孝兩棟,1980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產業興起,販售相關軟體、硬體與週邊設備的商家也開始出現;
玉器、琺瑯及台灣民俗藝品曾經是1970年代台灣中南部及日本遊客採購的重點,此類商家與販售古董、古玩及字畫的商家皆分布在仁、愛兩棟,郵票、古幣蒐集與交換專門店及相命、堪輿舖子則零星穿插其間;
信、義、和三棟有許多中國各地的小吃,著名的有「徐州啥鍋」、「真北平飯館」、「點心世界」等;
成衣、制服、牛仔褲、軍用衣料、老人茶館、旗幟徽章等相關商家則分佈於和、平兩棟。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
1984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1985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1985年5月1日之後,商場樓頂的大型霓虹燈開始進行拆除。之後,中華商場樓頂的廣告物便被完全拆除,西門鬧區的夜景也因此失色不少。
1986年,台北市西區新計畫出爐,中華商場拆除之聲漸起。
1990年,中華商場東側開挖捷運工程,中華商場生意一落千丈。
之後,為了因應市區重新規劃與捷運施工等需求,台北市政府於1992年10月20日開始拆除中華商場,從北往南一棟一棟地拆,八棟建築終於在10月30日被全部夷為平地,原址則配合中華路改造計劃,成為林蔭大道的一部分。
歡迎光臨中華商場專頁
蔣中正身高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回不去,那就往前吧!
帶著那故事往前進⋯⋯
舊故事,我來寫新劇情。
~~紀念在27年前的今天
被夷為平地的中華商場~~
1961年4月落成、1992年10月拆除,僅擁有短短31年歷史的中華商場,曾是台北市的著名地標,也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
謝謝旺福小民在2015年寫了這首歌,謹以此影片獻給我們魂牽夢縈的中華商場。
《我小的時候都去中華商場》
詞曲:姚小民
編曲:旺福
演唱:旺福
影片製作:張哲生
有記憶的時候 我就已經在這生活
我家住在三樓 沒挑高卻有樓中樓
隔壁的算命仙 脾氣壞到快昇仙
二樓的牛肉麵 吃麵還讓我欠錢
一樓的西裝店 隔壁就是皮鞋店
所有好吃好玩好聽好看的 都在這邊
Ya!
如果想聽音樂 有多少大前輩
小時候不知道在這裡 買了多少唱片
從黑膠唱片 買到光碟片
時代在改變 音樂也跟著改變
該怎樣 才能夠 以不變 應萬變
現在只剩佳佳唱片 還在西門町開店
回不去 也不能帶走的回憶
還在我心裡 變成我 身體裡的血液
回不去 那就往前吧
帶著那 故事往前進
舊故事 我來寫新劇情
有點想吃宵夜 到西門町走一走
那時候 阿宗還推著麵線在路上走
回到了天橋上 路邊攤還在忙
想不到後來 我也在這裡擺攤
放學就來擺攤 試著混一口飯
期待今天口袋 可以多幾個銅板
不管是晴天陰天 還是下雨天
我最喜歡的那天 就是星期天
人客快看這邊 看東西不用錢
買越多越帥氣 買越多越美麗
我天天在這裡 擺地攤練身體
警察來了 馬上打包 跑到快斷氣
回不去 也不能帶走的回憶
還在我心裡 變成我 身體裡的血液
回不去 那就往前吧
帶著那 故事往前進
舊故事 我來寫新劇情
國中放學後的某一天
我的口袋裡面 還剩下十塊錢
走去便利商店 買了一枝枝仔冰
今天考試成績太爛 需要壓壓驚
慢慢地走回家 才發現我的家
變成了一堆石頭 躺在中華路上面
Oh No!
十幾年的回憶 就這樣倒下去
就像是枝仔冰 融化成一灘爛泥
小時候貼在牆壁上的貼紙 再見了
靠著牆壁量身高的那些線 再見了
各位街坊鄰居 謝謝你們 再見了
親愛的中華商場 好好睡吧
再見 再見
回不去 也不能帶走的回憶
還在我心裡 變成我 身體裡的血液
回不去 那就往前吧
帶著那 故事往前進
舊故事 我來寫新劇情
Special thanks to 旺福軍方專頁 Won Fu.
《認識 中華商場》
二戰結束後,台北市中華路鐵路沿線搭建起一整片違章棚屋,聚集了一千餘戶無處容身的難胞,蕪雜零亂、殘破不堪,成為1950年代台北市的獨特景觀。
1959年,蔣中正總統指示整頓重建。
1960年,台北市政府決議將中華路鐵路東側的市集聚落改建為新式商場,並於同年7月1日起開始進行違建的拆除與商場的興建工作。
當時迫於經費不足的限制,因此以居民一次負擔的方式籌措改建經費。負責規劃興建施工的是陸根記營造,工程進展相當快速。
經過八個多月的施工,1961年4月22日,單一建築體呈長條狀,以連棟方式形成一長串排列的八座三層樓水泥建築正式落成啟用,由當時的台灣省主席黃杰命名為「中華商場」並題字,中華商場以八德做為各棟之名,成為當時台北市的新地標。
中華商場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一段中央,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由八座三層樓建築所組成,由北而南以「八德」為名分段,分別為忠段、孝段、仁段、愛段、信段、義段、和段、平段,總長1,171公尺,興建經費總計為新台幣47,335,845元。曾為大台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緊鄰西門町,興盛一時。
八大座商場共可容納1,644個租戶,平均每戶只分得約2坪大的空間。中華商場為獨立八棟三層連成一線之房舍;一樓為商店,二、三樓為住家(後來二樓也幾乎成了商店)。
以早期中華商場第一棟「新美達照相材料行」的地址「中華商場忠段下東五七號」為例,得以一窺當時中華商場店家地址的陳述方式:
1. 中華商場以段為單位,而非我們現在慣用的棟。1961年落成的中華商場共有八大棟,以八德命名,從北到南依序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忠段指的是八棟中華商場之中,位處最北邊的第一棟。
2. 「下東」意指位於東側的下層(一樓)。中華商場一樓的東側與西側分別為不同的店面,西側臨鐵路,東側面對寬廣的中華路,是大家較常在老照片裡見到的中華商場正面。
3. 中華商場的東側是單號,西側是雙號。一樓有單號與雙號,二樓跟三樓則只有單號(因為西側沒店面)。
1964年,台灣松下電器在西門町的中華商場信棟南端樓頂,豎立了當時台灣最大的霓虹燈,閃爍的霓虹燈提供了城市繁華的意象,也在民眾心中留下鮮明的記憶。
經過多年發展後,八棟商場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具特色:
販售家用電器、音響與電子零組件的商家多位於忠、孝兩棟,1980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產業興起,販售相關軟體、硬體與週邊設備的商家也開始出現;
玉器、琺瑯及台灣民俗藝品曾經是1970年代台灣中南部及日本遊客採購的重點,此類商家與販售古董、古玩及字畫的商家皆分布在仁、愛兩棟,郵票、古幣蒐集與交換專門店及相命、堪輿舖子則零星穿插其間;
信、義、和三棟有許多中國各地的小吃,著名的有「徐州啥鍋」、「真北平飯館」、「點心世界」等;
成衣、制服、牛仔褲、軍用衣料、老人茶館、旗幟徽章等相關商家則分佈於和、平兩棟。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
1984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1985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1985年5月1日之後,商場樓頂的大型霓虹燈開始進行拆除。之後,中華商場樓頂的廣告物便被完全拆除,西門鬧區的夜景也因此失色不少。
1986年,台北市西區新計畫出爐,中華商場拆除之聲漸起。
1990年,中華商場東側開挖捷運工程,中華商場生意一落千丈。
之後,為了因應市區重新規劃與捷運施工等需求,台北市政府於1992年10月20日開始拆除中華商場,從北往南一棟一棟地拆,八棟建築終於在10月30日被全部夷為平地,原址則配合中華路改造計劃,成為林蔭大道的一部分。
歡迎光臨中華商場專頁
蔣中正身高 在 蔣萬安三寶誕生『#蔣萬安生了』身高50.5公分、體重3531公克 的八卦
跟大家分享一個好消息,在農曆新年的喜氣中,我們家正式迎來了「三寶」。他是一個活潑健康的小男孩,身高50.5公分、體重3531公克;在產房中, ... ... <看更多>
蔣中正身高 在 蔣中正身高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八卦
蔣中正身高 ... 其實172cm的身高對一個上世紀二十年代的青年來說已可稱高大。 蔣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 浙江奉化人[6] :1461 , 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