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相信,就會看見』
在一次講座後有一位來賓問我:
「請問我要怎麼做,才能把孩子教得更好」?
我認為...對孩子很多時候,
不是應該要討論當出問題時我們要怎麼反應;
而應該是在平時事情還沒發生時,
我們就要思考該怎麼預備好自己。
孩子是我們的一面鏡子,
我們的世界更是自心的反影。
我們對孩子的相信,
會令我們看見孩子更偉大的一面。
『只要相信,就會看見』;
這是吸引力法則,也是教養育兒的真相。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成人心靈預備,
也是我們需要不斷修煉的科目。
如果您問我:
「是什麼原因讓我在教育這條路上,
一直樂此不疲地一直做下去?」
我想原因是:「因為我相信,所以我看見」。
我看見很多孩子的蛻變,我也看見自己很多的成長。
我看見孩子是上天安排來到我身邊的天使,
他讓我們有更多的反省、更多的柔軟、更多的愛與智慧。
我們要相信孩子能變得更好,
更要相信自己能變得更好。
只要相信,就會看見;
只要努力,就會做到。
新的一年要來了,
在此送給大家在農曆新年以前最後的一份禮物,
祝大家新年快樂,來年一切圓滿:
———————
面對孩子,
我選擇先相信後看到:
1、我相信:
世上没有引導不好的孩子
世上只有不會引導的家長
所以『教女教兒,先教自己。』要瞭解孩子的發展需求,也要懂孩子的心。一切的教育智慧,皆需從柔軟心、恭敬心、謙卑心中求。
2、我相信:
孩子是生命中的過客伴侶
孩子是成長中的共同伙伴
所以我們要『活在當下,做個好爸媽』,他終究會離我們而去,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不要為以後留下任何的遺憾。
3、我相信:
我是正向能量起源與示範
我是孩子學習動機與镜子
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當您覺得孩子「不乖」的時候,不要什麼都只罵孩子,不懂反省。其實孩子一切問題的源頭,很可能是我們自己。
4、我相信:
只有讓自己願意變得越好
才會讓孩子願意做得越好
所以不要『只有批判,沒有讚嘆。』對孩子不要這樣、對自己更不應該如此!很可能最需要「休休」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們自己!!唯有從內心柔軟處,才能找回我們對孩子、對自己本有的愛。記得每天愛自己多一些,每天將生氣減少一些。
5、我相信:
父母越能理解和尊重孩子
孩子就越理解和尊重父母
所以『尊重孩子,猶如尊重成人。』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將會養成他將來的自重。(ps: 但必須配合有原則的「自由與紀律」。有機會一定要來聽『自由與紀律』的講座!)
6、我相信:
站在孩子的角度靜觀覺察
發現孩子越多可能與創意
所以蒙特梭利博士說:『Follow the Child. Have Faith in Child.』成人唯有謙卑地觀察孩子,才能窺探到孩子內在更深層的童年之秘。
--------------
祝大家新年快樂!!
羅寶鴻 2016-2-3
蒙特梭利起源 在 親子天下‧寶寶生活 Facebook 八卦
「園長,到底幾歲讓孩子上學比較好?」
如果是早期的我,大概會很制式化的回答:「當然是三歲,不論是就孩子的發展,或是教育體制、甚至蒙特梭利的理論設計都是以三歲作為一個階段的區分」,但經過十多年來與時俱進的觀察與學習,我發現答案也許沒有那麼簡單...
👉完整全文→https://cplink.co/lCJTBFqd
蒙特梭利起源 在 大V生活 Facebook 八卦
【孩子懂什麼?】 #早教的心態
今天正媽們聊到,當父母興致勃勃跟著康軒帶讀時,發現就算講解了孩子還是不懂,遇到這種狀況該怎麼辦呢?
我很推薦康軒作為閱讀的基底,多元題材廣度夠,深度則可以端看孩子當期的反應做挖掘。
而月刊更不是一個月收刊一次,帶讀一次看完後就擺著,那實在太可惜啦~
正因為康軒跟著時事走,這個月你會有很多機會重新看過康軒,孩子每一次聽到的角度都不一樣(就算你的講法總是相同)透過多次的螺旋交疊,內化成孩子的養份。
🔸事實上無論孩子或是成人,在面臨新東西時,都不太可能「一次就懂」
早教的學習方式跟我們以前死板硬背相差甚遠。
舉個例:中秋節,有很多個主題能帶~中秋節由來,中秋節的水果,月餅是什麼,家庭樹(團圓)等等
每一年我們都重複述說一樣的故事(或是有微調也沒差)每一年孩子都記得不一樣的細節,等他過了好多次中秋節後,他就會記得關於中秋節的事了!
說到這我就不得不提蒙特梭利小學的核心「宇宙教育」,也是類似的概念。
📌宇宙教育的基本框架是五個偉大故事,無手之神(宇宙誕生)/生命起源/人類的故事/文字的故事/數字的故事。
孩子在進入蒙特梭利小學後,一直重複的聽這五個故事,透過五大故事來做延伸。
這五個偉大故事內容對於成人都可能不太熟悉,何況是剛進入小學的孩子呢?
💡像是,生命起源的故事,有的孩子可能對於為什麼水中會有生物引發好奇,也有的孩子看到的是為什麼動物需要演化從水裡跑到地上,也有的孩子看到的是恐龍為什麼滅絕?
🔸我們到底該教給孩子課綱上的進度,還是不加入偏見的廣泛給予,讓孩子決定自己的興趣所在,作為深入的研究?
📌蒙特梭利曾經在大學演講時提到。
真實的興趣非來自於要求,教育不該基於成人的興趣選擇,更糟的是,成人的選擇往往相當膚淺,因為小孩對所有事情都有興趣。
小孩對於用宏觀的角度來看事情是感興趣的,很快的小孩會注意到特定事件作為專注的研究。
以此途徑,由全體走到部分,再回到全體,小孩能發展出一種整體宇宙論,用以梳理他們的智能,以及讓他們針對自身處境擁有較佳的洞見能力,同時讓他們有機會發展創造動能。
而早教我最在意的不在於知識吸收了多少,而是「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每個孩子天性都是好奇的,想一想從哪一天起,你不再問為什麼了?
是因為你身邊的成人或環境,有沒有那麼看重你的為什麼嗎?
「好的教育是培育小孩的心智發展,如同在沃土下灑種,在種子發芽成長中,給予他們想像的能量。因此,教育的目的並非只是讓小孩擁有缺乏記憶的理解,而是去點燃想像之火,那也是小孩最為內心的渴望。」(Montessori, 1989 )
🌟這也是破喉嚨的主旨,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一個月專心陪伴孩子做一件事,日積月累的親子互動,都會成為孩子的養份。
早教絕對不等於要手作教具,體驗或是玩中學不一定需要教具,直接帶出去參觀也很好,整段過程中一定有適合你家的陪伴方式。
別忘了,小小孩從打開眼睛的那一刻,就如同海綿碰到水不加以分別的概括吸收身邊所有事物啊。
💡我還記得亮亮小時候跟我說,電視是正方形。
我跟他說,電視真的很像正方形耶,因為他有邊邊四個直角,那媽媽跟你介紹另一個有四個直角的形狀,他的名字叫做長方形。
你把長方形跟正方形放在一起,觀察看看哪裡不一樣,電視是正方形還是長方形呢?
你覺得,告訴他電視究竟是什麼形狀比較重要,還是讓孩子有機會去想一想,差別究竟在哪裡呢?
若你喜歡陪伴孩子認真度過每一天,別錯過9/27的 #kidsread ,還有我的新品首賣最優惠歡迎加入破喉嚨❤️
🔸康軒在蒙芽: https://gbf.tw/xulgl
📹跟大V讀康軒聊教養:https://fb.watch/7dbxTIpjB5/
🔸第一次畫畫就上手,買過都推薦的點點筆:https://reurl.cc/mvqlvW
🔸美賣網紅節,優惠很殺還可以抽iPhone :https://pse.is/3mkduc
🔸Jojo精品童裝,零碼出清價格親切很多:https://pse.is/3md7ju
🔸母嬰好物,bbox寶寶水壺:https://reurl.cc/NZ60De
🔸玻璃瓶身更安心的平價調理機,小份量嘟嘟好:https://pse.is/3kzl2q
🔸Lingumi 月費最優惠,輕鬆學英文~只有大V團獨有:https://bigv.com.tw/lingumi/
#好亮育兒日誌
#大V聊教養
#救救媽咪破喉嚨
#早教
蒙特梭利起源 在 蒙特梭利教育法簡介【選幼兒園必看】 - YouTube 的八卦
蒙特梭利 幼兒園十分常見,但「 蒙特梭利 」教育法的主要特色是什麼呢?這裡為大家簡介「 蒙特梭利 」的由來與主要理念,內容皆根據 蒙特梭利 原著整理而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