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叔的話]
驚聞廖啟智因病離世,我亦想起2013年曾因港視失落免費電視牌照相約他作了一次訪問,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副刊,再收錄於《文字欲》一書裡。訪問引起無線電視管理層關注,表示會檢討藝人福利。而這次訪問後,亦幸運地獲得智叔及其太太敏兒的回饋。
智叔言簡意賅地表示「訪問寫得很好」;而敏兒亦同意,文章把智叔的真性情表現了出來。雖然文章之中,智叔是個深沉內歛的人,但他每句說話,都是聆聽了我的問題,再深思之後才說出來的,用字謹慎,樸實無華。隨着自己年歲漸長,才愈來愈懂得欣賞智叔的厚實和智慧,特此把文章與讀者分享。
***
死水翻不了波濤——專訪廖啟智 (2013年10月20日)
廖啟智記得TVB 對他的恩情,一九七九年藝員訓練班畢業後,不久就獲派電視劇《上海灘》重點角色,九十年代《歡樂滿東華》不乏他的亡命表演,最經典要數「穿高跟鞋踩鋼線」和「用喉嚨頂纓槍推郁小貨車」。九十年代中工作量更創紀錄,有一陣子,平均天天在公仔箱曝光半小時,連年「爆騷」讓他有條件養妻活兒。太太陳敏兒是訓練班青梅竹馬同學。智叔有今日,不能不歸功於TVB。
性格上,智叔為人低調,甚少在娛樂版投訴抱怨,更多是默默耕耘。大眾記得,早些年幼子文諾因血癌病逝,兩夫婦靠宗教力量互相扶持,好爸爸形象深入民心。在觀眾心裏,智叔就像他拍的外傭廣告一早已和我們「融入家中」 。
然而,今次訪問,第一次接觸真人,才發現智叔內斂深沉,有點dark。不笑的時候,他那淺灰色眼珠望着你,嘴巴半張,像個洞悉世情的智者,又像個哀傷悲劇人物。導演爾冬陞 說過,智叔眼神「凶狠非常」,筆者見證,裏面像個深海,時而波平如鏡,時而翻起暗湧。
筆者問一個問題,他思考良久,最長一次想了一分鐘,他不是迴避你,而是不願信口開河,在一分鐘裏,他瞇着眼,頭傾側,吃力從深處挖出最精準用字。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答案,缺少了「無綫」「政府」等主體語,但批評依然扔地有聲。有時他會說寓言故事,聽得人模稜兩可,但只要連同那豐富的形體演譯和千變萬化的眼神,你會明白他說什麼。
在這個脈絡裏,你知道,當他要批評自己前僱主,嘉許一個新玩家,智叔的話,句句肺腑。離開無綫多年,去年替王維基 拍了一套劇,在新工作模式下,讓他重拾了久違的拍劇樂趣。今天,看到這個讓藝人有基本尊嚴,肯提升製作水平的老闆不獲發牌 ,智叔極度失望:「這次不發牌,是我演藝生涯的一件大事。我幾十年沒有享受過工作,現在有機會享受,忽然沒有了,還不大件事?」他更形容,現在發兩個牌,沒大幅改變電視生態:「一潭死水要加入活水才有生機,現在是在潭死水裏,加了兩滴水,泛起了兩個漣漪」。
發牌被阻,有人激憤得今天要上街 。智叔不肯透露他會否參加,但哀莫大於心死:「一字咁淺(嘅發牌道理)都要上街,我寧可唔要(個牌)。」更實際的做法,智叔說,大家「唔好睇」某大台才是力量所在。
然而更令人心寒的,是一種集體絕望。王維基說香港公義已死 ,智叔說得更深入:「香港沒有公義?從來都沒有,只是以前它(當權者)會給你一個希望,𧨾你說有希望的,傻啦,有(希望)的,現在是連希望也要幻滅你……」說到這裏,智叔在筆者眼前耍了兩下魔法,尤如一個欺哄人的小丑,然後忽然變臉,放空眼神,以poker face木訥地說:「現實就係,無!」在昏黃的初秋夜,一陣無情風颳起,把樹葉紙張吹得亂作一團,筆者打了個冷震,眼前恍惚看到扼殺香港創意工業的死神。
***
「壟斷」出現客觀現象
廖啟智出名謙虛。筆者致電邀約訪問,請他這位TVB老臣子又拍過王維基劇集的資深藝人,評一評發牌事件。智叔最初說:「我看法未必夠全面」,記者情急解釋,他才安慰:「我只是說自己經歷未必代表全面,但也願意跟你談。」到了約會時間,現於浸會大學教演戲的他下課後趕來,遲到五分鐘不忘道歉。記者上前跟他握手,他有點生硬,你可以感到一種害羞和慢熱,但骨子裏有一種誠懇。
入行三十多年,智叔是個「TVB傳奇」,自小在基層家庭長大,因親戚在大東電報局 工作,家裏得以用便宜價安裝「麗的映聲」 ,在粵語長片 裏看到童星馮寶寶,啟蒙他要做演員。中學畢業後,兩次投考無綫藝員訓練班才入圍。智叔常說,做人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高大靚仔」,但多年來在電視及電影機會不絕,兩次獲得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
智叔說,自己愛穩定,而無綫「樹大好遮蔭」,收入又不錯,一直沒動機外闖:「熟了制度,工作模式掌握到,人的自省能力會減低,(大台)沒競爭,偶然隔籬(亞視)咬一啖,我哋就醒一醒神,當隔籬台無嘢咬,我哋就繼續,叫對得住份人工。」智叔承認,演員也不敢進取:「要求太多,跟整個氣氛不夾。」
智叔認為,不理無綫認不認,「壟斷」已經出現:「像賽跑一樣,跑道上只得我一個跑,「沒人跟到我,我為何發力?」所以,無論它是否承認壟斷,客觀現象是出現了。」
智叔在TVB服務二十五年,至二○○五年離開。他強調,和舊公司關係不錯,亦感激對方給予的工作機會。然而,外界一直報道他離巢主要為家庭(其幼子二○○三年患病),但今日智叔透露,當初離開,和舊公司管理手法也有關。
智叔形容,最初TVB 成立,藝人大都是簽同一種合約:固定薪金,每月包十個「show」(一個show是半小時節目,即每月曝光五小時)。至九十年代中,合約種類變多,知名度低藝人出現不合理待遇:如只簽一個show 卻被合約綁死一年,亦有藝人因出show 不足,在下一期合約被追討:「有人覺得這些條款匪夷所思,或不合乎合約精神,但亦有人說:你可以不簽,但藝人有選擇嗎?」
智叔發現,公司氣氛有所改變:「以前覺得公司好溫暖,大家一齊打拼,而家(公司)建立了,開始同你計數,「不要跟我講感情」,甚至同事傾約,管理層說話和態度已經「公事公辦」,甚至出現「尖銳挑釁性字眼」,這個變化,令我向心力不強。」智叔形容,同事在負面情緒下工作,促使他於二○○五年離開。
部頭拍劇綁死兩年
離巢兩年,一位相熟監製邀請他回TVB拍劇,以「部頭」 形式接了一套劇,簽約前卻發現條文無理:一套只拍兩個月的劇,竟要綁死兩年,期間不可於其他免費電視台工作。智叔說,對方解釋「這是制度」「這是規定」,並不是針對他。智叔憤憤不平,「唔係嘛?我拍兩個月咋,拍完不就是拍完了嗎?」但也無奈接受,因為更悲哀是,爭取了自由身也沒用,事關另一個免費台亞視近乎沒製作,但智叔依然有氣:「我感受是不好的」。
智叔表面有點酷,卻掩蓋不住一個演員的高度敏感,訪問裏多次提及「感受」。他分析,無綫沒實質競爭,故此沒動機維持員工士氣,但叫他惋惜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創意工業,竟悄悄流失了「人味」,說到這裏,他聲線柔軟,但字字清晰:「最初入TVB一切都是新的,可以說不成熟,但很人性。當它成熟到一個階段,變成脫離了人味,它變成不需要顧及感受,但人往往需要一種感受。」
電視台沒「人性」可以去到幾盡?大台為了提升生產力,白天外景,晚間廠景,同一班演員早上六時開工,凌晨三時收工,每天只剩數小時回家冲涼睡眠,但人不是機器:「觀眾可以看到,畫面裏的演員好唔夠瞓,狀態跟劇情應有的不一樣」。藝人拍劇期間想有社交,想有正常生活,是一種「奢望」。
去年夏天,廖啟智參與王維基新公司的《警界線》製作,飾演一個亦正亦邪的卧底。電視界老臣子如他,像劉姥姥入了大觀園,首先是技術上的創新:全實景拍攝,兩部攝影機同步運作:「這些條件是「革命性」的,過往幾十年香港電視製作,沒人會想過用這些方法,是一種「奢望」。」
更可貴是,資深演員如廖啟智,數十年來首次覺得,「原來工作可以如此享受」。他形容,以前拍劇是在「精神體力極度壓縮」,現在是「有空間給演員入戲」:以前二十集拍兩個月,現在拍半年;以前每日工作十九小時,現在縮減至十二小時,當然,老闆給演員的支票大張了,花在製作的開支上升了:「除了頭幾年入行,慢慢已沒有享受過拍劇,這一次才有番。」怪不得,有人形容無綫叫「舊世界」,王維基開拓了「新世界」。
聽到這裏,筆者感到一陣悲涼,香港演員多年委曲求全,過着比「碼頭工人」更剝削的生活,還有人拿着「自由市場」作藉口,指藝人「自願」被剝削;亦有藝人把這種舊秩序「內化」,揚言感謝大台霸權,才能練就一口流利普通話回應其他電視台訪問。
筆者大學主修心理學,記得一個經典實驗,科學家把狗放在大箱裏,箱子一邊通電,只要狗躍過中間欄柵跳到另一邊,就可以免卻被電刺痛,研究發現,狗會不斷跳躍,即使氣來氣喘,心理依然健康。但若欄柵另一邊也是通電的,意味牠如何努力跳躍,一樣會被懲罰。最恐怖是,有一天,欄柵另一邊不再通電,狗也放棄再跳,只會伏在地上任電流刺痛。簡單說,這隻狗「認命了」。科學家說,人亦一樣,長時間發現努力白費,會產生一種後天養成的自我放棄心態(learned helplessness) ,現在政府的做法,如同關掉了創意工業工作者等待多年後的最後一扇逃生門,把業內最後一線生機也要滅絕。
人味流失希望幻滅
智叔像個智者,一矢中的點出今次事件最令人擔心的事實: 「希望的幻滅」。他承接了王維基所說,香港沒有了公義,卻更透徹地分析,公義或許從來也許沒有,但至少當權者會願意假裝,欺哄我們「有的有的,這世界有希望的」,但今次決定,如同把香港人僅有的希望也要消滅: 「現實就是,無」。
請智叔分析,事件對香港整體社會的啟示。他像老僧入定,苦苦思索,良久才語帶相關地指,這次發牌決策,也反一種「無人味」的管治思維: 「這次結果是,它不需要理會你的感受。」筆者追問,「它」是當權者?智叔沒否認,只慎重地重複:「它不會理會你感受囉。」
慎言的智叔,沒有落力稱許王維基,只是陳述客觀事實:在王維基治下,創作團隊過着較有尊嚴的生活,製作水平提升,藝人有空間可鑽研演技,觀眾多一個選擇。這不過是一個健康的自由市場裏應有的生態,六天之前,政府無情扼殺。智叔回憶,周二晚聽到港視失落牌照,愕然非常:「我腦海裏諗,唔係嘛!」
對於政府不發牌的理據,連兩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廖啟智也看不明白蘇錦樑局長 的戲碼。智叔幽默地道:「我真係理解不了,什麼叫一籃子(因素)?個籃幾大,裝什麼也不知道,我怎樣理解?我只是知道,(牌照)沒有。」
最大力量: 關電視
智叔說,不想猜度背後原因,說愈想愈令人難過。自稱懦弱的他說,感到扭轉事態機會渺茫,今天會否上街,他形容自己「思考中」,更有點絕望地說:「一字咁淺嘅嘢,(政府)都做唔到,如果下下要上街才可得到,我寧願不要,你可以說我消極,但消極也是一種抗爭。」他反而認為,關電視是一種可行方法:「既然,大家看到這個現象,就用選擇權去選擇,我覺得最大的力量是「唔睇」……觀眾要醒覺,有些習性我們不一定要堅持。」
兩個新牌電盈和有線 ,不會主攻電視劇,坊間認為,未能改變一台獨大,智叔以寓言故事,形容電視行多年如「死水」,今次選擇性發牌,死水也翻不了波濤:「水唔郁係死水,有嘢郁才是活水,你看死水裏沒可能有太大生機,活水才能養生,生命才可以延續。現在(發兩個牌)只能說是在一潭死水裏,加咗兩滴水,產生了兩個漣漪。」
一場革命需要勇氣
訪問在戶外,由黃昏一直進行到入夜,一陣陣秋風吹來,加上智叔的悲觀看法,令人絕望。我哀問智叔,香港人如何還有希望?智叔忽然小人物上身,推說自己沒責任令香港人有希望。大家靜了片刻,他又於心不忍心,引述港視同事收到噩耗後,發給他的短訊,內容是:「這是一場革命,革命不一定成功;一定成功的革命,便不需要勇氣。」智叔解讀,若大家把這件事看成革命,就知道革命會失敗,會流血,有犧牲,雖然過程難受,但至少「勇於去革命的人,才可貴。」
不少演員擔心得罪「舊有秩序」。智叔笑言,近年已轉向以電影為主,亦已過了「無嘢做唔得」的階段,故不太擔心。這次和王維基以「部頭」形式合作,不獲發牌他最傷心的是作品沒法重見天日。問他是否被大台列入黑名單,智叔笑着問:「我怎知道?但在公開場合,它(無綫)不會訪問你。」
對於香港電視觀眾,智叔有什麼說話要說?這個擅長演譯深沉角色的實力派,還是勸勉大家要內觀,要自省,戒掉對一間電視台的情感依賴:「其實人是需要有感情依附,一路慢慢成長,我們要學會不帶感情,或至少設個界限,做觀眾也是。觀眾好想有感情寄託,奈何有時所託非人,我哋都要有所取捨。」訪問完畢,我們客氣地道別,他一轉身,沿着昏黃的街燈漸行漸遠。我想起《無間道2》 ,智叔飾演的黑道人物,殺人之後,旁邊有人在埋屍,他在荒野裏用口琴吹起一首《Auld Lang Syne》。
***
[後記]
每一次訪問,都擴闊我的眼界.以前我以為,演藝人物在幕前口齒伶俐,幕後他們也應該口甜舌滑.訪問完智叔,令我大跌眼鏡.
我保留了當日訪問的錄音聲帶,教新聞採訪課時會播放節錄給同學聽.智叔在錄音中說話零碎、斷裂、主語欠奉,有時我問一個問題,接着是一片死寂,dead air數十秒,他才老鼠拉龜地回應.談話內容有時抽象,聽得人不明所以.學生聽到智叔的反應,忍不住苦笑,有時皺眉.
我會問同學:「廖啟智不想接受我訪問嗎?不是.」我的觀察是這樣的.從第一通我打給他的電話開始,他的每一個反應都顯示他願意做訪問,但他的開放程度有限,有意識去保護自己的私隱.例如他只把辦公室電話留給我,跟我碰面後握了一次手,握手的力度有一點僵硬(我在課堂上經常跟學生玩握手遊戲,請學生判斷不同力度握手表達了主人翁的甚麼性格).
遇到如此受訪者,採訪風格也要作出配合.由於智叔說話風格簡約,不少意思是由身體語言、語氣傳達,我大膽在文章裡做了一些詮譯和解讀.文章刊出後,有人認為我的書寫太過主觀.完稿後,雖然文章受歡迎,但我的心情仍然忐忑.直至幾天之後遇到一件事,才放下心頭大石.
話說港視不獲發牌後,員工連日在金鐘政府總部公民廣場留守,晚晚舉行集會,不少藝人出席,獨欠廖啟智.直至一個晚上,我在金鐘現場,赫然發現台上發言的正是廖啟智,我忍不住走近台邊.本來站在台上的叔智,在人群中看到我,緩緩地走到我面前,更彎下腰伸出右手,示意邀請我握手.我立即伸手回應,在數以百計的群眾面前,我們握了第二次的手.他一如以往簡約地說了幾個字:「篇文寫得好好」.那一刻,我的滿足感難以言喻.
之後,在台下遇到廖啟智太太陳敏兒.敏兒和她丈夫的性格相反,熱情親切,她捉着我的手,溫柔地說:「文章寫得好呀.」我忍不住說:「最初也擔心,把智叔寫得那麼悲觀會不好.」她答得有權威:「怎會呢?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呀!」我放下心頭大石,跟她說,現在我在大學教學生做記者.她如同媽媽般叮囑我:「現在很多傳媒寫的東西都是假的,你記住,要教導學生,只寫真的東西.」我會好好記住,謝謝你,敏兒.
(照片:明報星期日生活副刊,明報攝影記者陳淑安)
葉奈法維基 在 游錫堃 Facebook 八卦
我要譴責洪素珠辱罵老榮民。因為不管先來後到,只要「認同台灣」就是「台灣人」,「族群和諧」是全體國民應該堅守的核心價值。任何「族群」的尊嚴與安全,國家與社會都應該嚴加保護。
洪素珠的言論是應該譴責的。事實上她的影音曝光立即引起政府與社會群情激憤、群起達伐,足見洪素珠之流在台灣是極少數中之少數。
但是昨日葉毓蘭教授臉書發表的「自己從沒那麼悲憤過」及其引述江漢先生「如今看來,世界首惡非台灣人莫屬」等語,我認為這樣的言論也對台灣的社會與族群和諧難以帶來幫助。
我也看到蔡總統臉書針對洪秀柱主席貼文所問:「我們的社會,能夠停止內耗,中止撕裂嗎?」謙卑地答以「我願意從我自己做起」。如此氣氛下身為國家元首謙卑是好事,但身為黨員如我,覺得有必要為民進黨說幾句話。
民進黨雖然主張台獨,但從圓山組黨開始就一直非常重視「族群和諧」、「族群平等」,也非常尊重榮民,從舉黨推動「返鄉省親運動」可以證明一二。
(附圖為證據,出自:《臺灣省參議會訪談錄》)
1987年,兩岸隔絕已達30多年,基於蔣經國不通商、不通郵、不通航的「三不政策」,台灣的「新住民同胞」無法返鄉探親。該年2月23日行政院重申多年政策:「審度當前時勢,仍不宜開放國人至大陸省親、掃墓或通訊」。
誕生不到半年的民進黨於3月2日在中常會以「人道為先、親情第一」為訴求,通過「返鄉省親運動」推展方案並成立專案小組負責,這個行動等於是引爆返鄉省親的第一炮,也立即引起各界熱烈迴響。
3月23日自立晚報刊載「還給他們一個春天」專文,呼籲國民黨政府開放返鄉省親以發揚人道精神,但是4月3日行政院長俞國華仍然重申反對開放「人民往來探親貿易」;4月18日外交部長朱撫松又繼續強調「民間與大陸進行通郵探親現階段不能考慮」;5月22日台灣省議會返鄉省親提案遭國民黨省黨部抵制。
國民黨黨意終究紅敵不過民意,在民進黨努力推動下帶動了社會各界對返鄉省親的探討、聲援與支持,各地老兵群起響應,民間以自由返鄉為宗旨的社團也紛紛成立,蔚為風潮在各地舉辦演講會、母親節遙念母親等相關活動,引起蔣經國總統極大震撼。
迫於無奈國民黨乃於10月14日在中常會宣布開放探親,並於11月02日正式實施,結束海峽兩岸38年的隔絕,讓將近200萬的「新住民同胞」得以重聚天倫。
回顧返鄉省親運動這段歷史,可以知道台灣的民主政治並非僥倖而得。它是以台灣為念的政黨、族群與無數人共同努力與付出的結果。已經成為民主國家的現在,國內絕大多數人都會敞開胸襟接納、包容不同族群、信仰、及不同言論的人。
希望大家不要因洪素珠個人一己之論而對台灣失望,我相信「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將永遠存在。(本文已刊登於新公民議會。若想閱讀更多,除史料外,可於網上參閱維基百科。)
葉奈法維基 在 新《番薯藤》國防軍事網 Facebook 八卦
✅➡️拉法葉艦案沒收款項 瑞士將歸還台灣74億元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2-04/533530
插播最新媒體速報:媒體報導指瑞士於三十年前查扣台灣與法國爭議拉法葉艦軍購弊案九億美元回扣。瑞士今天表示將向台灣歸還其中近1/3款項約2.66億美元(約新台幣74億元)! ...... 本站認為事過三十年後再回頭看拉法葉艦案實在是令人感嘆。台灣本有機會打開與法國長期軍購的大門,但無奈情勢變化反倒使台法之間軍事合作陷入一段極長低潮期;台灣也從此認清籌獲武器最可靠的方式依然只有『自製』與『對美軍購』兩條路
▫️
圖片來源:WIKI維基百科
▫️
------
新《番薯藤》國防軍事網
https://www.facebook.com/military.idv.tw/
#專業軍事評析 #關心台灣國防
------
葉奈法維基 在 葉奈法星座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八卦
利維亞的傑洛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他曾經要求抓住他們的松鼠黨只殺他自己而放過丹德里恩,不顧一切的尋找希瑞, 犧牲自己從狂獵手中換回葉奈法,置 ... ... <看更多>
葉奈法維基 在 葉奈法星座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八卦
利維亞的傑洛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他曾經要求抓住他們的松鼠黨只殺他自己而放過丹德里恩,不顧一切的尋找希瑞, 犧牲自己從狂獵手中換回葉奈法,置 ... ... <看更多>
葉奈法維基 在 [閒聊]巫師三:總算了解為何特莉絲那麼迷人XD - 看板Steam 的八卦
盧文伯爵寶藏支線玩到後面這段差點笑死,
特莉絲看起來那麼嬌俏沒想到狠起來也蠻猛~XD
(好奇如果這邊是葉奈法的話她會出什麼招~XD)
https://steamcommunity.com/sharedfiles/filedetails/?id=2104803618
https://steamcommunity.com/sharedfiles/filedetails/?id=2104803701
好不容易完成葉奈法線後終於來到特莉絲線,話說二世、黑幫和盧文伯爵寶藏這幾條
支線流程還蠻複雜的,不看攻略真的很難達成全綠勾的目標,但玩下來感覺很精彩。
玩到特莉絲被刑求那邊真的會猶豫,但一來已經是葉奈法本命,加上想要知道寶藏地點
,所以只好犧牲一下特莉絲忍到最後才開戰,但之後特莉絲的反應有點超出我預期,原
本以為她會有點埋怨老傑選擇讓她被刑求,但事情結束後覺得也許是因為她一直想證明
自己沒有老傑幫忙也能獨自面對難關,所以被刑求反而可能是她心甘情願做的事沒有一
絲怨言,這點和葉奈法在無名之人的表現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兩人的表現方式各
有特色。
基本上玩到這邊更確定特莉絲是不可錯過的情人,而葉奈法是天生一對的妻子,不過因為
我是葉本命,所以特莉絲只能排第二了,前提是想辦法無視各種誘惑~XD。
https://steamcommunity.com/sharedfiles/filedetails/?id=2104803618
https://steamcommunity.com/sharedfiles/filedetails/?id=2104803819
****************************************************************
我自己是從巫師三開始知道這系列的,之前的一二代沒玩過,也不知道小說原著,
所以對於老傑和葉特的故事糾葛以及人物形象個性,完全是照著巫師三遊戲的鋪陳
去了解。
透過遊戲一開始的影片我知道葉奈法被追殺,後來老傑做了惡夢踏上尋找 Yen 的路途
,這樣的鋪陳讓我知道 Yen 對老傑是個非常重要的女人,而 Yen 也出現在他的夢裡,
和維瑟米爾、希里像是一家人般的相處互動情節,加上 Yen 一出場就讓我心動,所以真
的會認定遊戲的主軸就是尋妻之旅 (其實是尋女兒)~~XD。
因為有上述的鋪陳,所以對於第一次接觸這系列的我來說很自然就認為 Yen 對老傑有著
和妻子差不多的崇高地位,而遊戲裡也一再強調他迷戀 Yen 身上的香味,這些種種安排
我猜想是因為 Yen 畢竟在一二代裡沒有登場,所以要做這樣的鋪陳向玩家交代一下她這
個人是怎樣的存在~XD。
不過也可以了解如果是從一代玩到三代的話可能會覺得不太一樣,因為畢竟一二代陪老傑
在身邊的是特莉絲,結果到了三代 Yen 這個正宮突然「班師回朝」,的確是會覺得有點
不習慣~XD。
這部分的差異後來聽說是當初因為小說遊戲授權的關係,所以導致 Yen 沒有出現在
遊戲一二代的劇情而變成了特莉絲,不過我會認為這反而是「美麗的巧合」,因為這讓老
傑的感情線更加精彩動人,而我們也有嬌俏甜姐兒特莉絲和冷傲御姐 Yen 可以選~XDD。
**************************************************************************
https://youtu.be/aBBgbt4Viac
看了上面這段劇情後真的很難不愛上 Yen,根本是母愛爆棚,也說明她真的把希里當自
己女兒看待,而特莉絲感覺比較像是把希里視為自己的妹妹。
不過我覺得特莉絲在這個場合有點尷尬,讓她看著 Yen 和老傑打啵有點可憐~XDD。
--
Numb---Linkin Park
I'm tired of being what you want me to be feeling so faithless lost under the
surface.Don't know what you're expecting of me.Put under the pressure of
walking in your shoes.
(Caught in the undertone just caught in the undertone)
Every step I take is another mistake to yo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12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eam/M.1590129926.A.D26.html
※ 編輯: zomb12 (114.44.123.2 臺灣), 05/22/2020 14:46:42
※ 編輯: zomb12 (114.44.123.2 臺灣), 05/22/2020 14:50:09
... <看更多>